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心魔_沁纸花青-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再是一个人打理那龙王庙、走街串巷看人脸色、卖出去几张画就开心几天,然后在夜里早早睡了、第二天早上起来在前庭发呆时侯的一个人了呀。
  如果不是一个人了,那么另一个人并不在意自己在别人眼里的样子……自己还有什么好在意的呢。
  都这么多年了。
  刘老道,因为看到楼前那富丽繁华的景象而生出的畏惧,一下子就都不见了。
  他便嘿嘿一笑:“好,有心哥儿你呢。”
  “走吧。”李云心笑着说,“你饿了一天了。”
  两个人便挤出人群,要汇入那楼前的繁华中去。
  但走了两三步刚到街边,老道忽然又停了脚步。
  李云心当他就还是觉得自惭形秽了,就微微皱眉,觉得自己大概得花个几分钟时间,对他进行一次“心理干预”——这事儿对他而言手到擒来。尤其是对刘老道这样信任自己的人。
  专业人士,尤其像他这种专业人士中的专业人士,用几分钟的时间在较短的一段时间里,为一个原本就对自己没有戒心的人,构建出一道暂时性的、坚固的心理防御并非不可能的事情……但之前他从未想过这么干。
  他觉得自己大概更喜欢“原生态”的老头子。
  因为……很有趣。
  但刚要开口,老头子已经往右边转了身,朗声道:“时道友。在这里见了。一向可好?”
  李云心这才往右边看过去、挑了挑眉。
  刘老道这声音和腔调,是对来进香的信徒们、在堂中说话时才会用的。字正腔圆、浑厚里带着一丝清亮——在他这年纪很难得。
  然而眼下这三句话,每一句话的尾音都会有难以觉察的颤抖和上扬——
  这头老子现在很激动。
  但是因为某种强烈的正面情绪所引发的激动。
  等李云心再看到那位时道友,就在心里微微笑了起来。
  哈。最美不过夕阳红啊。
  时道友是一个女子。大概四五十岁的年纪。
  这个世界的女子到了四五十岁,大多便如他那个世界的六七十岁的模样了。但这位“时道友”看起来却竟然有那么一点……
  风韵犹存。大概是虽然是杂门功法野路子,多多少少也是有些效果的吧。
  她也穿青布道袍,梳道髻。脸上有皱纹,但并不令人生厌。皮肤倒光滑,样子有几分宝相,一看便像是个有些道行的道士。
  和刘老道站在一处,世俗中人打眼一看,便真觉得是出尘脱俗、很是有些修行者的高人风范了。
  这位时道友见了老头子,先微微一愣,然后眼睛快乐地眯起来,还了个礼:“刘老道,你也好呀。”
  这两句话的语调和声音让李云心对她生出了好感。这女人虽然年纪大了,但看起来也是个欢快活泼的性子。在这个世界,在她这样的年纪,很难得。
  老道忙道:“好、好。时道友……也是来宝华会?”
  “正是了。”那位时道友仍在眯眼笑,“本说这样的盛会,没我们这些小观什么事,谁知道真送了帖子来。送贴的人说是那位琅琊洞天首徒凌空子道人的意思,我昨夜接了帖子就上路,紧赶慢赶,此时才到呢。”
  刘老道眨眼:“啊?”
  那时道友便说:“说是那位凌空子道人,在会上有事要说——请贴上说得客气,说是要渭城附近的修士群策群力。实则我想……大概是要派些什么事情给我们做。咱们这样的人,哪里能算修士呢。是那位高人客气啦。”
  老道应了两声,短暂地沉默一会儿。
  李云心知道这是老头子冷场了。便微微一笑,上前对时道人见了个礼,道:“见过前辈。”
  女人之前就在看李云心,此时见他说话,笑得更开心:“哟。老道,这是你徒儿?生得真俊!”
  老道忙道:“唔……这个是……”
  “小道云心子。”李云心知道老道的为难之处,微笑着说,“正是家师的新徒。见过前辈。”
  刘老道向他投来一个感激的眼神——李云心不说,他真不晓得该不该自己说,“这是我的徒儿”。到此时忙介绍:“徒儿,这位是渭城外二十里地大孤山山神庙的庙祝、时葵子道长。是为师的……故交。”
  李云心又拜了一次,时葵子还礼。刘老道便一让,两人并排向琼华楼里走。
  老头子这时候又显得有些不自在,李云心也因为这小插曲,在心里笑起来——从没想过刘老道还有这段情。他看得出刘老道是爱慕那位时葵子的,亦能觉察那女道人并不厌恶刘老道,甚至稍有好感。
  但这两位离得这样远,又不是他那个时代可以方便地异地恋……之间到底是个什么故事?
  穿过街道上的车马,便到了琼华楼门前。
  之前有人挡着看得并不真切,到此时才发现门前左边的大石狮旁,已经候了一些人。
  琼华楼门前的大石狮,足有两人高。石狮中间又宽敞、门也开得大,就好似渭城里前朝废宫的大门一般,生生扩出了小小一片广场。
  有一群穿青布道袍的道人就候在左边的石狮子旁。
  两个小厮也在那边待着,见有穿着简朴的,便殷勤地将其引过来、看看请帖、说几句,让人在那边候着。
  于是便知大概是接引他们这样的宾客了——那些鲜衣怒马的都直入正门,并不会被拦下。
  不过这倒不是什么失礼的事儿——这样的时代、这样的世界,本就尊卑有别。真叫这些被邀来的野道士们同那些达官显贵同进门去、他们反倒会像刘老道一样,更不自在了。
  见三个人走过来,一个高瘦的小厮便凑上前作揖:“三位道爷可是来赴会?可有请柬?”
  时葵子还一礼,取出小小一封红色请柬递给小厮看了。便有另一位引她过去。
  老道微微皱了皱眉,略有些犹豫地、从袖子里摸出他的请柬。
  因为……同时葵子的不大一样啊。


第七十五章 玩笑话
  小厮本就是例行公事地瞧瞧,扫一眼,便过了。
  这样的盛会、又来了这么多大人物,敢凑过来的都不是来捣乱的。
  他接过来看一眼便说:“二位这边——”
  但说了这四个字便顿住了,下意识地又看看请柬,再抬头看老道和李云心。
  刘老道递给他的请柬他样式是知道的——烫金、宣花,做工精致复杂,一共发了十二份,都是给渭城里的头等人物。
  眼下这东西出现在刘老道的手上……
  他盯着刘老道看了一会儿,才客客气气地赔笑脸问:“道爷,您看起来有些面熟。敢问咱们是不是有缘在哪里见过?”
  琼华楼是渭城一等一的风流场所。在这里做事、又在今日出来迎宾,必定都是心思剔透的玲珑人——断不会像李云心读过的那些桥段里一样,只拿眼睛看人,却不会用脑子想。因此问得巧妙,只问老道是不是渭城人——倘若是渭城人,又拿了这帖子,他不该认不出的。
  老道也不是黄口小子,知道可能出了点岔子。便道:“唔……贫道是渭城人。柳河府桃溪路上的龙王庙——贫道是那里的庙祝。”
  那小厮想了想,又笑:“道爷您稍等,可能出了点儿岔子。小的不敢拿主意,还得回禀一下管事的——这儿有张椅子,您先歇歇?”
  两个小厮迎宾处有桌椅,为的是记录来访宾客,这时候就让了出来。
  老道见他说得客气,忙道:“不妨事、不妨事,你且去吧!”
  小厮又让了一让,便告了罪,捧着那请柬小跑着往楼里去了。
  原本来来往往的人都不会注意到这里,直到出了这么个小插曲。时葵子走到人群里打了几个招呼,转头再来看刘老道时,便发现师徒二人给拦下了。
  候在这里的几乎都是互相熟识的——这世界既然有修行者,必然道法昌盛。野道士们没有天心正法可修,但亦有不少强身健体、打坐炼气的法门。
  这又是个妖魔神兽的确存在于世的世界,因此渭城附近的道观、庙宇着实不少。修士们彼此知晓对方的门派,这些野道士们,至少彼此也是知道的。有几个人见时葵子是和老道一起来,便问了一下子,知晓老道的身份。见他被拦了,不免议论起来。
  这边候了二三十个人,时不时地将目光向那边一投,老道就也不自在了。
  时葵子便缓步走过去,问:“这是怎么了?”
  李云心便又在心里微笑了。这道姑对老道还真是有好感——这时候想着来过来说说话儿,好不至于叫他太尴尬。
  老道就给她说了缘由。时葵子听他说了,轻轻地“咦”了一声:“有这样的事呀。啊……那大概是弄错了。”
  听老道说那请柬,她便知道是请贵客的。她和刘老道相交已久,也知道他不会是那种“贵客”。但这么说了,却又担心老道不自在,便笑着转向李云心,道:“你可知道你这师傅,实则是极有本领的。”
  刘老道尴尬起来。
  时葵子只当他自谦,又说:“渭城有五位意境的画师,你师父也可算是一位的。虽说和那四位比起来,倒不尽如人意——”
  她边说,边笑着看了刘老道一眼:“但和我们这些人比起来,可是实打实的高人。你师父当初自己修行、领悟法门,到了二十多岁有小成了,才遇到你师祖,被传了修行的法子。”
  “唉。也是造化弄人。”时葵子真心实意地感叹,“倘若你师傅运气好呀,小时候遇到个出来游历世俗的洞天流派修士……也许今日也是神仙中人啦。”
  李云心微微诧异地看了看刘老道,但时葵子只当他“从不知道师傅这样厉害”。
  不过也的确是不知道的。
  李云心是被自己的父母、两个丹青道士一点一点教出来的。起点就高过了这天下间任何一个画师、丹青道士。因此哪怕是渭城那四位意境画师、京华的那位虚境大画师,在他眼中都像是小孩子过家家一样……
  他又怎么会关心刘老道的水平,在这些野道士里是如何的。
  这大概好比……在他从前的那个世界,一位资产百亿的富豪,并不会在意一个千万豪富和一个百万富豪的区别。
  实则在他的眼里,都还是“算有点小钱的”。
  这么一看的话……刘老道从前对他说的话,也不尽然是“吹牛”。
  他从前是堪堪摸到了意境的边儿,到如今,算是正八经儿的意境画师了吧。他也关注过那四位意境画师的情况——都是出身渭城的豪门世家,被各种法门、资源,堆出来的。
  所谓寒门难出贵子,并不是没道理。可刘老道这样一个无根无基的人,真的凭着自己本事一点一点地……到了如今这份儿上。
  李云心觉得自己从前,大概是看轻了他的。
  这边老道正要谦虚几句,那边的小厮却已经带着管事的急匆匆过来了。
  不等老道说话,管事的忙作个揖:“道爷久等了。是下面的人见识浅,误了您的时辰。我已斥责了一番,今日就不要他做事、碍道爷的眼了。您且随我来,我引您进楼。”
  老道和时葵子都愣了一愣。
  那边候着的人,也听见了这管事的话,又往这里看。有认识刘老道的,微微皱眉在想发生了什么。又不大熟识的,便在听人说。
  刘老道下意识地问:“那帖子……不说是出了点儿岔子?”
  管事的见多了来楼里的贵人,知道有些人看起来和和气气,但实则脾气怪得很,不好开玩笑。便当他是因为心中不愉在拿捏,忙笑道:“那是孩子们有眼不识泰山。您混元子道人,乃是我渭城五大意境画师之一,这帖子,可不就是请的您。一共十二份,除了您五位,另七份也都是一等一的头面人物——哪里能出岔子?”
  管事的只当老道是觉得自己在这群野道士面前被拦下了、落了面子。因此想要为他长面子、消消气,将这些都用不大不小却刚好能被这附近的人听见的声音说了。
  但刘老道“渭城五大意境画师”的名头,却大多时间是自己说着玩、别人也听着玩的。
  此刻管事的这样认真正经地说出来……
  一群人都愣住了。
  愣了一小会,都还没说话,却听见那边、在去正门的一边,一个年轻人嗤笑了一声:“这玩笑话,也能在这里说?”


第七十六章 不学好
  其实说话的人,看起来和李云心的年纪差不多,穿着也差不多。
  虽说容貌没有李云心俊俏,但也算是一个清秀的男孩子。他同样穿着青布的道袍、梳道髻、插木簪。
  但倘若细瞧——他身上那道袍的做工,和李云心穿的可就大不一样了。倘若再将这青布道袍翻开来,会发现里子是绸缎的。而他头上那一支看起来寻常的木簪,乃是沉香木的。
  再看他身边的人,是一个年约五十的老者。穿着同他类似,看起来干净简朴,但实则是“低调的奢华”。
  这边候着的,都要比那少年年纪要大。可是他这么插了嘴、语气又颇为不屑,却没一个人出声呵斥他。
  因为他身边那老人的身份。
  常在渭城进出的、做画师的,都知道这的确是一个“意境画师”了。渭城里的于家人,叫做于孟达,道号玄澄子。而这个于家,也的确就是之前于濛的那个于家。虽说并非主家,但在渭城里也属豪门了。
  少年见众人都看了他去,也并不觉得局促。他跟在玄澄子的身边久了、见过的世面多了,自然便有一种从容高傲的气度。
  他便又道:“我只知道渭城有四位意境画师,什么时候出了第五位?有些话,私底下开玩笑是使得的。但在今天这样的场合说起来,可不合适。”
  他说完了,看刘老道一眼,微微一点头:“倒不是针对道友你。只是今日琼华楼高朋满座、宾客云集。有些话说出来贻笑大方,亦是失了我们渭城画师的脸面——我想您也能理解?”
  他身边的玄澄子未说话,但也未走,只用眼神看刘老道。想是有些话他自矜身份不方便说,便有身边这心思玲珑剔透的小道童说。
  年轻人口没轻重,说得“过分了”,他随意呵斥几句也就是了。
  本来以他的身份地位总不至于同刘老道这样的人计较。可来之前也的确听说了……今天要来第五位“意境画师”。
  还是因为同他交好的凌虚剑派朴南子道人因事回门派不能前来,这帖子才送给了这“混元子道人”。玄澄子想要同朴南子攀交,不是一日两日的事情了。但修行人大多性情乖戾、喜怒无常,他也是经营了许久才慢慢建立好感、见了几次。
  本想今日到琼华楼再见,他前路已铺好,便打算再与朴南子加深一层关系,试着问……能不能讨到一点玄门正法。
  谁知道经营了这么久,却听说他突然回门派去了。
  修行人长寿,这一去不知多久能回。而他玄澄子可等不了多久,更有可能所有的计划都泡了汤,因此本来心中就相当不快。而走到这里要进门的时候,他身边这道童听见这些人的话、出口教训教训——他也就索性由着去了。
  再说那混元子是什么身份?他偶尔听说过——龙王庙的一个庙祝而已。
  看这群野道士在这楼前相互吹捧,他就已经觉得好笑。如今这人竟真要同自己并席了,简直不知所谓。要知道今日朴南子虽不来,却另有一位神仙要来——皇帝也难得一见的洞天高徒!
  混元子这样的人上了席面,岂不是贻笑大方!
  因此他这道童问了最后那样一句,他也还未出声。
  眼下,刘老道的脸色就不好看了。时葵子也皱起眉。
  玄澄子是何种人物大家都清楚,他身边的道童说几句话,也都可以生受着。等俩人说过走了,这些人虽说尴尬,但也可以开开玩笑、就此揭过。
  但今日这小道童问了一句“我想您也能理解?”之后,却是微微扬起下巴,没有走。
  他在……等刘老道回话。
  在这样多的人面前被一个十几岁的少年教训,如今还得应了……任谁都觉得难自处了。倘若今日真说一声“理解理解”,之后就真成了笑话。但因为骨气不去理会、在这种场合让玄澄子下不来台……大概今后会是更可怕的处境吧。
  刘老道的目光极快地在时葵子的身上扫了一眼,脸色涨得通红。
  他身后的那群野道士一同沉默了。哪怕是不熟识刘老道的人,此时也有了兔死狐悲之感。
  就在这么一两秒种的时间里,气氛变得极尴尬。
  但,也就如刚才这小道童忽然插话一样,另一个同样年轻的声音响起来——
  “小小年纪学什么不好。”
  “学人装比。”
  众人的反应几乎都先是一愣,然后以“你疯了吧”的目光看向刘老道身边、那个为师傅出头的徒儿“云心子”。
  却不知道这个俊俏的小道士到底从前是什么来历——在这么多人的目光里、面对着玄澄子陡然变得阴沉的脸色,依旧镇定自若,甚至——不知是不是错觉——唇边还有些轻松愉悦的笑!
  玄澄子身边的道童先一愣,然后倒吸一口凉气,用难以置信的声音道:“你在——同我讲话?你好大胆!”
  李云心叹口气:“我说你这个孩子,怎么这么不省心。”
  “在这里,你瞧瞧,哪一位不是你的尊长?一群前辈在这里说话,你偏要来插嘴。插了嘴没人理你,你就赶紧走嘛——还非要站在这里,等人接话。”
  “来来往往这么多人,都看见你一个孩子没大人管教,在这里撒泼打滚。你说怕今天贻笑大方——你觉得这事儿算不算贻笑大方?大家都知道了,那,渭城大画师玄澄子身边的小道童,没规矩、目无尊长、光天化日之下就中二症病发……”
  “我简直都没眼看啊。”
  李云心说得声情并茂,最后奉送一个“不忍直视”的表情。
  小道童被他这话说得目瞪口呆——理屈词穷是有的,但更多的是惊诧。
  这人敢这样和他说话?!
  他咬了牙,从鼻孔里喷出勃发的怒气来,正要反唇相讥,却又看见李云心,朝那位玄澄子点了点头——
  “我帮您管教管教他,我想您也能理解?”
  就如他所料的那样子。
  玄澄子……一言不发地看了看他。然后脸上的阴沉神色陡然消失不见,反倒朝那管事的微微点头:“关照好这位混元子道友,莫怠慢了。毕竟是贵客。”
  再向刘老道点头:“这位道友,楼上见。”
  说完一甩衣袖,大步进门了。
  那小道童便也不好说话,狠狠地瞪李云心一眼,也快步跟上了。
  玄澄子这样身份的人……当然不可能在这里、在大庭广众之下,同自己这么一个“无知小儿”计较、争执。因为他没想到有人敢在这里不给他面子嘛。
  刘老道看他们走了,便忙将李云心拉去了一边,低声道:“心哥儿……这是为何?”
  他知道李云心也有一颗玲珑心。更知道李云心最初是打算来渭城隐居,并不想生太多事端。但今日在这种场合触怒了玄澄子——刘老道并不担心心哥儿有没有法子解决问题,但只是怕对方仅仅是为了自己,才惹了这麻烦出来。
  他身后的那些人见老道把道童拉去了一边低声说话,只当是在教训他——倒是逞一时口舌之利出了气。可谁都见了玄澄子那表现……
  定是要在楼上,给刘老道一个“大大的难堪”了。
  但李云心只微微笑了笑:“别慌。我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嘛。正好他自己凑过来讨打。”
  “再说一会上楼没人踩我……我怎么愉快地装比啊。”


第七十七章 哪一个
  看见李云心的神色表情,刘老道意识到心哥儿……又在计划、图谋些什么了。
  他并没有什么大志,只是在跟着李云心走、卷进很多是非。但即便到了今日也并不觉得后悔,反而慢慢觉得……
  唔,似乎还不错的。比起从前的那种日子,心里要舒服很多。
  因此他便放了心:“那老道我,是该做些什么?”
  “你好好吃菜喝酒就可以了。”李云心随意地说,“今天只是露个脸儿——对了,那边那些,都是渭城周围的庙祝?他们那儿香火怎么样?”
  老道不知道心哥儿为什么关注这种问题。但知道自己没可能跟得上他天马行空的思维,便说:“实则香火,比咱们的庙要好——比咱们现在也要好。”
  “渭城里的人毕竟见多识广,心思要活泛许多,心并不诚。但再往外到那乡里,民风就淳朴很多、人也虔诚许多。再者那边都是几十里才一座庙,虽然人不如渭城多,庙却少。因此这么算起来……着实是比咱们好的。”
  “这倒是不错啊。”李云心想了想,“我看过城里的几座庙,都是泥塑。很多泥塑也只是泥塑,没什么神位在。那些庙里也都是泥塑?怎么不用画像?”
  这时候,时葵子走过来了。听见他的问话,微微一愣。
  本以为老道在教训李云心。她对这小道童印象不错,觉得“虽然惹了麻烦,但毕竟还是真心对他师父好”,因而想来为他说说话。
  结果发现两个人说的是这件事。
  可一点儿……都不像师徒之间说话啊。
  但还是忍不住叮嘱了几句:“一会儿你们上了楼……能忍则忍吧。你这孩子倒是有孝心,只是你师傅便为难了。往后遇事,可不能这样。”
  李云心并不在意时葵子的语气——这是一种长辈式的苦口婆心,也全是善意。就只微笑点头:“是了。”
  时葵子又觉得诧异。
  这个小道士……有点怪啊。
  到这时候又变得镇定从容,和方才简直是两个人。
  他究竟是怎么回事?
  琼华楼的管事也走过来,叹口气:“道爷,随我上楼吧。”
  原本这管事的下来说老道手上的请柬确认无误,那些道士都还觉得与有荣焉——毕竟和他们是差不多的出身。但发生了之前的事儿,又都觉得刘老道多半是要遭殃了。因此这时再看他,只在心里叹气。
  但刘老道的脸上并无太多忐忑,反倒一边同管事的一前一后地走,一边同李云心说话。
  说的是刚才的那些事情。
  “……虽说庙祝大多是画师出身,但没几人能弄出像样的画作。大多是画些清心镇宅的,卖给香客,实则效用也有限。若说像心哥儿一样为庙中正神作画像,那是想也不敢想的——能有本领画出那神位灵气来,也就不必做庙祝啦……”
  “哦。我来给他们画如何?”
  “这个……心哥儿的本领,我是信得过的。”老道听他这话,顿了顿,“但其他人就不好说了。那庙,是他们安身立命的庙。有些塑像上的确是神位的。心哥儿若现在说要他们毁了那神位、换新的……大概有几个人能信得过老道我。但其他人么……”
  “了解了。”李云心点头,“那么一会儿到了楼上,问你什么你只管应了。一切由我来。”
  两人这时候已经随管事的穿过了一楼大堂,往二楼去。
  若是往常刘老道来了这琼华楼、见到楼内的珠光宝气,必然得细细地端详体察了,留作日后谈资。但如今听了李云心的几句话,他忽然没来由地心慌起来。
  说不出为什么慌,可就觉得不对劲。
  心哥儿还是那个心哥儿,但今天……或者说最近的心哥儿不大对劲儿。
  老道总觉得,他可能要做一件很大的事情。
  大到……自己有可能再见不到他了。
  踏上最后一级台阶,管事的侧身让到一边:“二位,里面请吧。小的就引到这里。”
  刘老道这便收起心思往前面看。
  琼华楼的二楼是极宽阔的——一整个完整的大堂,中间只用了两排柱子支撑。依照李云心的印象来看,很像他在影视剧里看到的皇宫正殿的格局——对着楼梯入口处,大堂的另一边,是一扇巨大的鎏金屏风。屏风前便是主席。
  这个席,自然是指“案几”。
  琼华楼的席面原来是颇有古风的——分餐制。实际上这也是大庆朝比较正式的筵席制度。每人面前一案几、跪坐,连饮几轮酒都有礼制。
  刘老道一见这场面便苦了脸。他何曾见过这种阵势,更不懂什么“礼制”。
  大堂里一共有十三席——正位主席、两侧各六席。想想之前管事的说那种请柬一共就只有十二份,那么大概就是对应那十二人了。
  只不过眼下还没人入席。大堂里三四十个人,正三三两两地随意闲谈,似是在等正主儿。这情景令李云心觉得熟悉——如果每人手里再端一杯酒,他就觉得更像是他那个世界的“上流社会”聚会了。
  厅里的人只向他们两个看了一眼、稍稍打量,便转过脸不理会了。李云心笑了笑:“我们也不理他们。”
  他知道必然是那玄澄子的道童走进来说了些话。在这些人当中实际上也只需要那么几句话,便足以将老道和自己排斥在外了——本就不是一个圈子的人。
  既然不理,他也不急。就和刘老道走到窗边去。
  琼华楼的窗边是类似凉亭一样的围栏,有座,还有小几。小几上摆些冷食瓜果,黄黄绿绿红红紫紫,摆得煞是好看。两人在就在这里坐下来歇着,看厅中的那些人高谈阔论。
  玄澄子的那个小道童一直找机会想要对上李云心的眼神,好对他表达一下“你瞧着吧一会就要你好看”之类的意思。可惜李云心在心理上早过了和十几岁的孩子斗气的年纪,只略略地扫了这大堂的格局,便去想自己的事情了。
  先前觉得是尹平志给自己一个阳谋。但刚才在楼外知道了这帖子的分量,便清楚这不是尹平志能搞出来的事情了。
  那么其他人,针对的也不会是刘老道,只会是他自己。
  有一个人把自己弄到了这里来——通过尹平志令自己陷入思维误区、掉以轻心了。
  这人……很六啊。
  李云心边想着,边慢慢向人群里看。会是哪一个?
  竟然让自己吃了个小闷亏。


第七十八章 画魔
  可是只看了一小会儿,在不小心对上那小道童的眼神之后,李云心微微愣了一下子。
  方才在楼下,时葵子说她们在昨天接到了帖子,紧赶慢赶地来了,才在今日堪堪抵达。二十里路,十公里,在这个时代不算近。去送帖子的人必然走得更早。如果是骑着马或者乘牛车,也要昨天早上出发吧。
  那么“凌空子邀请他们来赴会”这个决定,应该是早于昨日见到自己做出来的。
  就是说在昨日见了自己以前,凌空子就已经抵达了渭城。
  这十二份之一的高级请柬,尹平志可弄不到。
  那么……
  是凌空子做的。
  这女人在昨日去乔家见了自己,可不是因为巧合。
  李云心这一愣,那小道童便得意起来。他觉得李云心之前顶撞他是因为不清楚自己的身份——如今看到自己也在这里,震惊诧异了。
  便想果然出门不该穿得太低调——今日是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