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人神(南朝)-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哗,哥哥快来,这里好美呀!”
脚步伶俐的叶君眉在前头拍手叫道,嚷嚷着。
叶君生赶上去一看,却发现临近山顶处的一个山坳,用篱笆围一圈起来,里面单独开辟成一块园地,种植着十余株梅花。
当前正是梅花盛放的季节,花朵纷纷,十分娇丽,又有隐约的香气飘出,嗅一嗅,心旷神怡。
原来这竹山,不仅仅只种竹子呢。
叶君眉看着这片梅花,煞是喜欢,忽道:“哥哥,你可曾带有文房四宝,我要画画。”
来参加文会,叶君生并未背负书筪来。但少女知道,哥哥自有神通手段,另有乾坤空间,可以收藏物品,大概便是传说中的法宝吧,故有一问。
其实山间林道,两边亭子里,亦会临时摆上些纸墨来,供给大家即兴挥墨题诗,极为方便。只不过梅林周围,固然有亭子,但并未摆放上文房四宝,估计是漏了。
叶君生见四下无人,意念稍动,凭空拿出一副上好的文房四宝,摆在亭子中的石桌上。又撸起袖子,亲自帮妹妹磨墨。
平时叶君眉不知帮他磨了多少次墨,这番投桃报李,很是应该。
叶君眉不客气,端坐着,将袖子束起,露出一段赛霜胜玉的皓腕来,十指纤纤若葱兰,以前辛苦劳作所造成的老茧之类,尽数蜕去,变得完美无瑕。
叶君生明白,应该都是那枚乾元阴阳丹的功效。
趁着墨还没有墨好之际,叶君眉以手托腮,双眸凝聚,定定地瞧着一园梅花,正在酝酿呢。
这一幅“少女关梅”的情景,极美。
一会之后,墨成,叶君眉也捉摸到了思路,提起笔来醮墨,唰唰唰,毫无停滞地在纸上画起来。
叶君生知道她画梅花,要用到朱砂,幸好身上同样备着,又摄取了出来,摆在石桌上。
做完这些,他站开几步,立在亭子边上,等待画成后再欣赏。
竹山绿化成荫,这个世界又没有规模工业之类的存在,空气质量自然极好,呼吸之间,那种舒坦感受非常明显。
约莫一炷香时间后,就听到妹妹的叫声:“哥哥,我画好了。”
这速度,算很快了。当然,若是叶君生全力以赴,双手齐用,运笔如风,只会更快,不过水平孰高孰低,就不好说了。
叶君眉第一次作画,画《白狐饮水图》,就让叶君生很是惊艳了一番:人比人,原来有时候天赋的差异,真会气死人的。
眼下妹妹再次作画,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
转身一观,果然:但见山青竹林间,一树梅花借势而出,树干磊磊,花开娇艳,分外妖娆……
好画!
“哥哥,这画可入眼?请你帮我题上首诗词吧。”
诗画自古不分家,一向为最佳搭配,相映成辉。
叶君生略一沉吟,笑道:“好。”
接过了妹妹递过来的笔。
ps:
感谢书友“木子木辛”“断←雨”“丽江秋雨”的慷慨打赏!
正文 第两百一十二章 切磋
(求推荐票!)
山青迢迢,满山竹林,天空下着雨雪,气候冥冥,意近黄昏。但竹林苍翠,傲然而立,不肯向这冰雪低头;山麓下,一道石桥横斜,而就在旁边茂盛的竹林间,一树梅花怒放而出,枝干嶙嶙,花朵娇艳,比起翠竹的气节,却多了几分入骨的媚意。
任尔风雪漫天,我自香自苦寒来!
这是面对苦难的一缕微笑,宛如破开阴霾的一抹阳光——随时随地,希望永存!
此画叶君眉耗时不长,下笔如飞,但无论章法,或是意境,俱已达到了一种极高的水平。
无疑,作画行笔之时,少女饱含情感,以那株迎雪怒放的梅花自比,寄托良多。
——少时爹娘双失,唯一的哥哥痴痴呆呆,生活的重担完全压在她稚嫩的肩膀上。那时候难呀,真的难。春去秋来,烈日风雪;咸菜稀饭,粗粮杂食。每一天,都仿佛没有明天。
每一天,都仿佛没有明天,这是何等的艰辛苦困?
天可怜见,总算熬了过来。
自哥哥开窍的那一天开始,她便知道,最苦最累的日子过去了。
叶君眉永远记得那一天的点点滴滴。
然后生活顺理成章地步上正轨,一天比一天好。只是昔日的感受,从前的记忆,总不肯,亦无法忘却。于是才有现在,面对梅花傲放时的怦然爆发,以丹青为载体,寄托了所有的情感思忆。
艺术的魅力尽在此处,只要潜心品鉴体会,内心最软的一处,便会被触动,被打动。
叶君生拿起毛笔。面对妹妹画出来的丹青,同样感触唏嘘。略一思索,笔锋醮墨,在画上留白处题下一词,《卜算子》:
“山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写毕,轻轻一吹。将那墨汁吹吹。
叶君眉轻声念道,尤其念到结句“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时。不由痴了。
哥哥的词,写尽了自己的心声。与画境搭配起来,简直已完美。
此时叶君生又拿出天地玄黄顽石印所变化的印章,凝神运气,大印盖于词句后面的空白处。
“君生天地外。灵顽有无中。”
印鉴凛然,精气神立生。
不过妹妹可没有印章,无法盖上,要她署名,只微笑回答:“画好即可,何须记名?”
唯有作罢。
“放游兄。据说山上另种有一园梅花,如今想必已盛放,不如我们上去赏一赏吧。”
“自然要去。三弄兄你爱梅如命,肯定比我更心焦要上去赏梅的了。”
一阵笑语声,自山径下传来,有人上来了。
叶君生见丹青笔墨已干,便小心翼翼卷起来。让妹妹拿着,等回去后再请人裱好。留为珍藏。
不多一会,两名文士模样的中年人转过山径,走了上来,见到亭子里的叶氏兄妹,不由微微一怔。
这两人,吃饭的时候却没见着,不知是不是没有来,或是属于名士,在另外的地方吃喝。
叶君生早收拾好一干物品,带着妹妹离开,交错而过时,略略点头致意,算是打了招呼。反正彼此都不认识,也无甚话说。
等他们走远,一短须文士问道:“放游兄,此子为谁?”
那放游兄摇头道:“不识,或许为文会新人吧。倒是他身边少女,灵气钟秀,颇为脱俗。”
“所见正同。”
言毕,没有在这方面过多纠结,走入亭内赏梅。
“哥哥,接下来做什么?”
走在山径上,叶君眉轻声问道。
叶君生道:“不如再到那寒鸦湖看看?”
“嗯。”
……
扬州内城,西门家,庭院重重,富丽堂皇,尽显富贵之气。因为举办文会的缘故,庭院内高朋满座,人影绰绰,颇是热闹。
“好诗!”
居中一面小湖,湖边开辟出一个小型广场来,此刻聚集了不少人,正个个伸长脖子往前面观看。
前方摆一张宽大木桌,桌上文房四宝侍候着,古问道脱去外袍,青衫磊落,正在饱醮浓墨,挥毫作诗。
他似乎饮了不少酒,面色酡红,醉眼朦胧,然而抓笔的手依然稳定,酒兴酣畅,更增灵感。唰唰唰,竟又是一首七绝面世。
写完后,旁边即有小厮拿走,吹干墨汁,然后高高举起,向围观的诸人展览。
“吹酒飞雨问九天,雨雪霏霏忆流年……好诗!”
“这是第七首了吧?”
“算上两首词,共有九首了。”
“哗,厉害!”
“还用说,一个时辰,三壶酒,九首诗词,端有盛唐太白斗酒诗百篇的气势呀。”
“毫无疑问,今年新春文会压轴者,非其莫属了……”
因为开春后的才子竞赛,不少江南才子皆选择韬光养晦,闭门用功;除此以外,还有一种避免过早暴露的目的。要知道新春文会年年有,可才子竞赛,尤其是皇帝亲笔御书《天下第一才子》奖赐的机会,一辈子恐怕就这么一回了。
孰重孰轻,一目了然。
所以今届文会,注定比以往几届都要式微许多。确定参加,并保证会有作品出来的有名才俊,一巴掌数得过来,其中还会有不少出工不出力,很可能只是酬和应景之作。
没想到,从平州而来的古问道突然爆发了。
平州与扬州相隔不算太远,可以说比邻,互相文化交流较为密切。古问道的声名早就传了过来,他可还是出了诗集的,而且卖得不错。
如今,古问道受西门二公子的邀请,参加新春文会,可以说是一尊极为大牌的人物。
大牌今天仿佛受了刺激。喝着美酒,拍案而起,要即席赋诗。这一写,就是整整九首之多,而且每一首的质量,都可以说是水准之作。
真真切切的大爆发。
第九首写毕,古问道将手中毛笔一掷,大喝道:“痛快!”狂态毕露,更添几分风采。
“好!”
下面喝彩之声雷鸣。
西门二公子坐在边上,嘴角含笑。同样鼓掌赞赏。
忽有下人匆匆前来禀告,道是郭家三小姐出外归来了。闻言,西门二公子大喜。想起一事,忽问:“她是回家,或是去了竹山?”
“直接过去竹山了。”
“竹山?”
沉吟着,西门二公子又坐下来,今天不准备过去了。
……
竹山。寒鸦湖边,本来清幽的环境如今人满为难,声音不可避免地噪杂起来,间或有人鼓噪道:
“叶公子,你身负北方第一才子之名,无论如何。都请赋词一首,让我们欣赏欣赏。”
“不错,既然来参加文会。岂有袖手之理。”
前来参加郭家新年文会的人,基本为扬州本地的士子,自从听说叶君生现身后,一传十,十传百。迅速传遍开来,个个都打了鸡血似的。有自负才名的。直接放言要找叶君生切磋切磋。
又有些唯恐天下不乱的在一边煽风点火,不费多少功夫。一干士子就很自觉地调整枪口,一致对外,浩浩荡荡地四下去寻找叶君生。
见状,刘天辰暗暗叫苦。无奈他也不知道叶氏兄妹跑哪里去了,无法事先通报。后来有人发现叶君生在寒鸦湖边上观水,于是乎大部队蜂拥而至,才有这一幕的出现。
纷扰之中,叶君生静立如山:群情高涨,亦可视为民心的一种,至于里面包含多少恶意,又或者纯属看热闹的心理,那倒难以分辨。
是顺是逆,只在一念之间。
“你们在干什么?”
突然一声娇叱,不怒自威。随即有仆从出面,让众人让开一条路来,走进位妙龄女子,二九年华模样,容颜说不上多么美丽,但娥眉直鼻,大方端庄,很是雍容。
“郭三小姐……”
顷刻间,熟识的人立刻认出她来,赶紧腾身让开。、
郭三小姐,可不仅仅是郭家的千金大小姐那么简单,她自幼聪慧,有经商头脑,十五岁便开始帮忙家族打理生意了。可以说经营得有声有色,很是给力,属于巾帼不让须眉的一大典范。
而且她喜欢丹青书法,拜师木此行大师,颇有造诣,在文学方面亦有相当的天赋。故而家族每年举办的新春文会,俱由她主持,深得人心。
“公子可是彭城叶公子?”
郭三小姐莲步轻移,走到叶君生面前,双眸很是明亮地看着他。
“小生叶丰,见过郭三小姐。”
郭三小姐微微一笑:“叶公子不必拘礼,倒是妾身要赔礼才对。会上诸人,过于唐突了。”
寥寥数语,即可显示出一份大方得体的干练气度来,令人好感顿生。
“叶公子,请往这边请。”
这句话,等于解围了。
郭三小姐出面,要请叶君生到庄上奉茶,周围的士子们虽然有些不甘心,可谁都不敢反对,他们更没有任何反对的立场。只是转念一想,既然叶君生参加了文会,莫说他们,即使郭三小姐都会表达意愿,请叶君生作诗词的。届时水平如何,一看便知,并无需操之过急。
人群中的刘天辰见郭三小姐亲自邀请叶君生,立刻如释重负地长出口气。话说刚才这么多人围着,还真不好处理,场面太有压迫感了。亏得叶君生,竟能沉得住气。
ps:
感谢书友“阿五头”“有谁共鸣77”“来客系列”“mygoddie ”“兄弟好烦”的慷慨打赏!感谢“狐尾山下游荡的野猪”的1888!
正文 第两百一十三章 旖念(求首订)
(第二更,求首订,求自动订阅!)
与郭三小姐的交谈中规中矩,波澜不惊,说白了,就是一些家常话,偶尔问些无关大雅的问题。至于更深入些的,很有分寸,绝不会涉及。在这方面,对方保持得很好。
最重要的是,她矜持之余,并无倨傲之色,相比起身份地位来,难能可贵。
这让叶君生感到舒服,暗地里也是有些钦佩的:惜乎郭三小姐为女儿身,天生制约,否则很可能会成为一方巨富家主。
念头萌生之际,也开启灵眸去看她的顶上灵光,果不其然,一丝富贵气挺拔,势头喜人。
江南之行,以及这一趟参加地方的新春文会,叶君生最主要的目的便是拓展交际——没有任何人能独自成功,有益的交集必不可少。
哪怕他身为术士,也不能永远躲在修炼的象牙塔里头,裹足不出门。那么既不利修炼心境,也不符合他本身的脾性。
人,总是需要有朋友的,多少而已。
——心态超然,不代表超脱。
与叶君生说过话,郭三小姐不忘主动和叶君眉交谈,以免冷落。到了最后,反而两个年纪相差不是很多的女子一见如故,说个不停,倒把叶君生冷落了。
对于这个局面,叶大秀才也不是第一次遇见,以前妹妹与江静儿,大概如此。所以早锻炼出来了,丝毫不在意地坐着,自顾饮茶。
叶君眉聪明伶俐,确实讨喜,天真烂漫的女儿情态,就算同是女人,都觉得极为亲近。
言谈中。就谈到了不久前所作的画来。
郭三小姐一听,见猎心喜,连忙请叶君眉拿画出来,观摩观摩。
当《梅花图》展开于书案上,郭三小姐定神一看,不禁脱口赞道:“好画。”她学习字画久矣,又拜得名师,造诣自然不凡,目光独到,观阅无数。第一眼见到叶君眉的画作。立刻便被个中意境所迷住了,爱不释手地看着。
听到赞许,叶君眉面皮微微有些红。但自己的作品获得认同,少女的心总是兴奋高兴的。
叶君生依然一副老僧入定的状态,显得淡定——当然淡定,妹妹此画的水平毋庸置疑,更何况额外还加上一首《卜算子》。更重要的是,上面所留的印章可是天地玄黄顽石印呀。
这样的画,其实早超越了普通的作品,属于法器行列了。
“这,其实便是一种作弊呀!”
秀才内心悠然一叹,可很快便自我安慰:“没有作弊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山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很快。郭三小姐就开始念起题于画面上的词了,双眸神采飞扬。
毫无疑问,对于女子,尤其是云英未嫁,待字闺中的女子。这一首凄美缠绵,却又坚贞不二的《卜算子》。实在是一门大杀器。
“这首词,是叶公子写的吧?”
虽然已有七八分肯定,但还是问出了口。
叶大秀才正非常规矩地喝了口茶,还来不及回答,旁边叶君眉已抢着道:“嗯,哥哥写的,只有我哥哥才能写出这么好的词。”
太傲娇了呀,妹妹,低调点……
叶君生差点一口茶喷出来,面皮有些涨红。
郭三小姐的目光再度落在词上,红唇呐呐着,眼神竟有了些许迷离之意。
不好,不能继续让她看下去了……
叶君生自家知道自家事,倒不是词作配上画作真得具备那么大的冲击力,关键还在于宝印的加成效果,很容易让对方精神恍惚,乃至于胡思乱想。
开玩笑,那可是一件法器!
于是他赶紧干咳一声,朝妹妹打个眼色。
叶君眉眨眨眼睛,但很快就反应过来,灵机一动,道:“郭姐姐,你可看完了?”
其实这话说出口时,有些莽撞无礼,但现在顾不上了。
“呃,看完了……”
郭三小姐如梦初醒般,赶紧将视线离开去,一颗芳心砰砰乱跳,就连面色,都渐渐泛出晕红来:我刚才是怎么啦?意醉神迷般,竟像是做了场梦似的。而那梦,极为旖旎,居然还萌生出要跟叶君生私奔的念头……呜呜呜,我怎么会这样想,莫名其妙,荒诞至极……
不禁偷偷瞥了一眼叶君生,见到他坐得端端正正的,丝毫察觉都没有,这才放下心来,可当叶君眉卷起画纸时,又隐隐感到一阵莫名的失落。
“郭韵语呀郭韵语,你今天到底发了什么神经,突然间胡思乱想那些事情,几乎要出丑人前了。”
她内心告诫着自己,要沉稳,要定住心神。又长吐一口气。就在同时的瞬间,顶上那肉眼不可见的灵光中那蓝色的富贵气光芒一闪,犹如灯花闪烁。
一闪之下,心情顿时安定住,一缕旖念平息无波,不复存在。
于是,她又恢复成原本的那位端庄大方的郭家三小姐。
只是,在夜静人深的晚上,独自躺在绣床时,也许本以为平息住的波澜,才又会悄然冒头吧。
谁知道?
卷好了画,叶君眉一时间也不知该说些什么。
叶君生适时站起,一拱手,道:“三小姐,小生另有事务,要提前告辞,还望三小姐恕罪。”
事到如今,意兴已尽,不如归去。
“啊,这么快?”
郭三小姐脱口而出。
“呵呵,才子竞赛为期不远了,小生还得多做些准备才行。”
这是最好,也是最适宜的藉口。
果然,郭三小姐不好再挽留了,只提及假若叶君生想出手字帖的话,可以直接拿到郭府上来,她好价收藏云云。眼光却游离不定,不住地往叶君眉手里的画作瞟着,很想出高价买下。
不过观颜察色,深知叶氏兄妹没有任何出售的意思,于是识趣地没有开口。
对于三小姐的提议,叶君生表示感谢。
叶氏兄妹的离开,简直众目睽睽。
刚才虽然郭三小姐亲自出面,请他们入庄喝茶,闲人不敢冒昧打扰。可一众士子心不甘情不愿的,干脆三三两两地守在外面,表面假装看风景,其实一心要等叶君生出来,再讨教讨教。
无论如何,总要让叶君生当场露一手才行,否则白白放过大好良机,后悔莫及。
倒不是他们真得有那么仰慕叶君生的才华,急不可待要求得新作品赏。更多的在于一种不服气的心理,以及看热闹的情绪作祟。
叶君生是什么人?
北方第一才子,这可是获得北方文坛不少名宿鸿儒所点头推崇过的;而他得以流传的词作,虽然只得寥寥几首,可流传到了江南后,着实掀起不小的波澜,一时洛阳纸贵。
那些词作,是极好的,颇得认同;可不代表别人会佩服得五体投地,这完全两码事。
再加上叶君生出身北方的事情,无疑更加让人不服气。
如今,叶君生南下来参加才子竞赛,哪怕他不被盘口看好,可始终传达出一个不那么受欢迎的信息:北方才子要来挑战南方才子了!
固然这般狭隘的地方主义很无聊,但就是事实。哪怕叶君生压根没有这样想过,问题在于别人基本都会抱着如斯的念头。
究其本质,便是未经引导,未经征服的民心民意,它犹如瀑布从天而降,哪管你接不接受?
所以现在叶君生来参加新春年会,他们便要起哄着,无论打着的是“切磋”的名义,或是“仰慕”的说法,都是想叶君生即席赋诗,表现表现。如果在水准之上,他们也没损失;但如果发挥稍有失常,啧啧,那就别怪他们不客气了。
冷言冷语,先打击你的士气再说。
形势发展到了这一步,已远离张山宗邀请叶君生的初衷。无奈这时候,早轮不到他说话。
刘天辰更没有说话的资格了,他本身就是一个靶子。唯有寄望叶君生顶住压力,打一场漂亮仗吧。
出人意料的,仗竟没打起来。先有郭三小姐及时出现解围,后面叶君生带着妹妹出来,居然朗声说有事务缠身,要告辞,提前走人了。
借口,绝对是借口!
等待已久的士子顿时不满了,噼里啪啦,各种言语潮水般涌来,要把人留住。
无奈叶大秀才油盐不进,态度坚决,只团团一个揖,带着水灵水灵的妹子扬长而去。
剩得一票士子们大眼瞪小眼,一点办法都没有。
能有什么法子?己方又不是主人,即使是主人,也没有强自留客的道理呀;更无法上前拉人,出手的话,就不是读书人的作法,而是粗野武夫之流了;至于死缠烂打那一套,更是不登大雅之堂,眼下没人敢用的。
彼此之间,基本为初次见面,更不熟啊。
失策了……
一声叹息,不约而同在很多人心目中响起。
叹息之余,有感到大失所望的,未免就口不择言起来。所说的,不外乎是指责叶君生滥竽充数,本身并无真材实料,才会临战退缩,狼狈离开……内容强大,可惜出自书生之口,文绉绉的,一点杀伤力都没有。
倒是刘天辰听着义愤填膺,也想愤然告辞,却被张山宗死死抱住,才勉强留了下来。
正文 第两百一十四章 偷听
返回民居中,已是下午——路过的时候,顺手在街边买了菜,提拎着回来。说起来,叶君生衣装朴素地提着两捆食材,走在路上的时候,俨然一位家庭主男的模样。
别人看着,别说北方第一才子,就连秀才身份都瞧不出来,还以为是没出息的男子,否则如何会在市场买菜?
圣人有训:“君子远庖厨”,观念早已根深蒂固。真正的读书人,基本不会沾染这些事物。
而对于哥哥的非常理行径,叶君眉却早已习惯。以前倒觉得有些突兀,但自从明白到哥哥的神通身份,一切都可以有堂皇的理由解释:既然哥哥都会飞了,会买菜做饭又有什么大惊小怪,不可接受的?
进入庭院的时候,叶君生突然说了一句:“我们该换个地方住了。”
叶君眉先是一怔,随即醒悟过来:哥哥这是想换个安静的环境,以免频频被人打扰。
不难想象,今天以后,会有不少人找上门来,怀抱各种各样的目的,难免不厌其烦。
“哥哥,你拿主意就好了。”
一如既往,叶君眉没有任何异议。
“嗯。”
叶君生点点头,放下食材后回到房间去,不一会,有琅琅的读书声飘荡而出: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冀若垂天之云……”
《庄子?逍遥游》,想象无比瑰丽广阔的一个篇章。无论前世今生,叶君生都极为喜欢的篇幅。每次读着,心向往之,总是充满一种无拘无束的大浪漫情怀。只可惜纵然目前身为术士,掌握神通。但距离文中所述的超现实世界,仍然很远很远。
或者,正因为远,所以才显得如斯美好吧。
至少当前,他爱读书,喜笔墨,偶尔买买菜,下下厨,穿梭于市井之间,与其他人并无多少区别。
这。也是一种生活。
……
今天是大年初二,扬州城中热闹不减,尤其是各大家族举办的新春文会。更是增添许多兴趣浓生的话题。
得得得!
每隔一段时间,街上便响起马蹄声,皆是青衣打扮的小厮骑着马,打马从专用的过道上穿过,负责传阅交流各处文会的佳作。
一首首诗词。便通过这样的方式散播开来,广为人知。
有时候,口口相传的速度也不见慢多少,许多刚刚出炉的新作,一经快马传递,不用多久就传开。为人评头论足,连带一些精彩的点评赏析都受到追捧,热度直线上升。
相比市井之间。普通百姓那种简单而朴素的热闹,文会自然属于读书人的节日。一俗一雅,泾渭分明,宛如两个世界发生的事。
扬州三大豪门,郭家、周家、西门家。三足鼎立,属于规格最大的文会。无数的目光自然都注视追逐他们的动静。每每有质量不错的作品出来,总是第一时间便传出,传到别家文会上,供人观阅点评。
往年之际,周家邀请到的文人骚客名气最大,水准最高,例如江南三大才子中的梅雪海,便属于周家的座上宾。有他压阵,悬念总是最低限度的丧失。到了最后,公布出来,舆论结果十有八九都是推崇梅雪海的作品为尊,力压群雄。
不过今年,因为要全力备战才子竞赛的缘故,梅雪海一早就声明不会参加新春文会。
他的缺席,引得许多人大感遗憾。期间周家曾让人去游说,希望梅雪海能出席,随便写首应景之作即可。可被他断然拒绝了,慨然道:“除非不参加,一旦要参加,必然会全力以赴……如此,却又有违本心。”
其是个高傲的人,不满意的作品,绝不会公之于众。
对于他的自律,严格要求自己,许多人都大感赞赏。放言整个江南文坛,梅雪海的文品也是无可挑剔的,口碑不错。诸种因素加起来,他正名列才子竞赛盘口榜第一位。
第一,是一种莫大荣光;更裹挟着巨大的压力。
权衡之下,梅雪海干脆闭关,只等竞赛正式开始。
今年文会缺了他,无疑逊色不少,周家受到打击,气势明显低落,已被西门家压住。
西门家有古问道,来之平州的大才子。他痛饮美酒,意兴蓬发,一口气便写出九首诗词,每一首,都是水准之作。
九首齐出,风头一时无两,早早就确立了明显的优势。后来各家文会倒是出了不少作品,但相比之下,还是相差一筹。
随着时间消逝,大局渐定。
西门家已开始摆庆功宴了。
……
有人欢喜有人愁,竹山,郭家庄园的气氛就显得较为低沉。士子殚思极虑,可始终受限于文才天赋,差距就是差距,有时候根本无法弥补。
无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