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峨眉祖师-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人仙正是何百花,而剩下三人,当然就是韩晓镜、萧浮云、单北望了。
此时四人身上衣衫俱都不甚雅观,听闻李辟尘开言,也都点点头,于是六位太华仙人聚首,此时领着七百余下洲飞升仙人,乘云踏风,遥上青霄。
青龙化木,木聚成剑,那照地青落回李辟尘背上,剑躯上伸出一根枝条,缠绕在李辟尘身上,连着三道,那枝条之首处,形成一尊龙头模样。
自上次化成人仙,这兵刃之中三片金叶飞起气息,如今却是带着这柄木剑越发神异起来,此番却像是有了灵似的,居然还化了一尊小龙头出来,倒是让李辟尘颇有讶异。
“自老松化道,如今这木剑已浸纯阳,怕是日后当与岁寒之道相悖。”
李辟尘心中这般想着,这木类可通,并非只有一种晋升之道,就像不烬可化扶桑,岁寒老松同样可化其他神异古木。
诸仙乘云而走,忽的,此时看那前方不远,有一片祥云悠悠,此时那云头上打响雷霆,只看一名仙人走出,不是张翠灯,又是谁?
“师兄回来的早,倒是领了个好差事!”
何百花见到张翠灯,顿时抱怨起来,而张翠灯坐祥云前来,先对群仙作礼,再看何百花,笑道:“当初首座命我前去东方天门,你四人前去南方天门,然而那时候,我记得清楚,你这小子笑的可是开心,全没有半点不满,怎么现在又来我面前抱怨?”
张翠灯如此说,何百花听着,顿时道:“今时不同往日,且算是知道南方天门凶险,三步一个魔门,五步一个阴窟,那走上二十步,就见一片黑云镇世,当真是恶山恶水,难怪神道也顾不得多少,巫神也只能照拂一二,那处实在不是仙家去的地方。”
“能光明正大存世的魔道大地,也只有万墟与古羽二州,当然不得算上北海,我说的仅是大地罢了。”
何百花絮絮叨叨,而张翠灯摇摇头,道:“好了,待回头再听你抱怨,现在诸仙已至,我等东方天门三百仙人已经在青霄峰中入定一日有余,那西方天门群仙也已经到场,此时就差你们南北二天门仙家不曾到,快些回去,向首座复命。”
“晓得了,晓得了。”
何百花这般说,李辟尘听完,也是点点头。
二人前上青霄,此时向四方大天中雷霆闪耀之处而去,顺天而上,入青霄之峰,此时后方诸多仙人过那雷云天雾,见到存于云海之上不知多少的青霄大殿,顿时便是呼喊起来。
“诸仙入殿!”
有道人声音响彻,此时群仙不言,俱都在瞬息之间闭口,随着六位太华仙人入那青霄殿中。
那殿前有两尊白袍弟子前来,站立山门之方,此时见七百仙人来至,便退至两侧,口中念诵道号,言青霄无量,雷法无疆。
两位弟子仍是李辟尘当初上青霄时遇到的那两位,身在玉液之境。
太华六仙不觉有异,而那下洲诸多仙人见这两位弟子,却是瞬间炸开了锅。
那些来过一二次的人仙还好些,但那些弟子便是互相谈论起来,言语之中顿是惊诧,满是难以置信的神色。
玉液弟子,那在下洲之中,若是弱小宗门,都可成一方长老,便是像汉云宫,楚水宫这些下洲大宗,玉液弟子也可列在真传之位。
而此时,见福地仙人,这两位玉液弟子功行将要圆满,却只是在此镇守青霄天门?
这种反差让下洲诸仙难以言说,就像在人间见天上一尊神灵下凡,那紫袍金带,手握雷霆,脚踏两龙,身边日月相随,这般威势在人间生灵看来定然是一位了不得的神人,然而上了天阙才知道,这尊看上去神威无铸的天神,只是个守门的兵卒?!
天兵尚如此,天将何等雄?!
如今诸下洲仙人便是一种这般心态,而那些仙人中,大多数玉液弟子拿自己与这两位青霄玉液比较,却顿是自惭形秽,那气息雄浑大大不如,而那些筑基弟子便是更不能言语,只觉得自己曾经当真是坐井观天,这般成就便已在宗门之中沾沾自喜,实属不该。
“这还只是四脉之一罢了,且不是真正雷尊居所,那雷尊居住之处还在此峰之上千里有余,你等若是看了那真正雷尊居住中所,那又不知道该如何作想。”
此时群仙中,五灵仙剑派的老剑仙这般开口,而听他这话,顿时把几位领首仙家的注意吸引,那雨师使笑着询问:“老剑仙这般言语,是真的见过雷尊,亦或是四尊任意一位居住之处?”
“自然,三百年前,我那次同带人来至,当初我还是青葱少年,第二次前来太华听道,有幸窥得一次雨尊居所,却是撼不能言,只道是乾坤之外,天上圣境坠人间,不该在此方大地存续。”
“你等可曾能想,那雨如珠帘,汇在八方泼天?”
“你等可曾能想,那水如铜境,只让天坤地乾?”
“你等可曾能想,那桃如丹云,是聚千里如烟?”
“你等可曾能想,那雾如轻纱,可遮龙渔不见?”
老剑仙笑着言语,而他每说一言,便让诸多人仙心驰神往,却是暗自各叹,不曾有幸见过这种光景,实在是人生大撼。
过青霄天门,那群仙入殿,此时只看青霄殿内,浩浩荡荡聚了九百仙人,那东方天门来至仙宗不过七处,区区三百人,但那西方天门处,因连太华,却是来了足有十二个宗门,有六百仙家。
此时九百仙人俱都静坐在此,那目光望着大殿中看去,处处可见蒲团放置,上面坐着个兔子大小的仙家,正捏道印,静静入定。
此时,李辟尘和何百花上前去,那大殿中央,李元心已等候多时。
“禀首座,北方天门二百一十四位仙人俱已带到。”
“禀首座,南方天门五百零三位仙人俱已经带到。”
李元心颔首,那手掌一挥,殿内雷光汇聚,乌云绕梁,顿时又有七百余雷云蒲团落下。
一声轻喝,如大道在呼,李元心一言出,只道:
“既入青霄,诸仙还不归位?”
此言落,那后方七百仙人顿齐施法,刹那之间,这青霄殿内,处处皆起云光琉华!
青霄峰上见玄光,玉骨琉璃化真煌;
乌云聚蒲雷光荡,千仙齐笑落两旁。
第二百八十四章 三日开,众仙归位,福地说,圣拜群仙
至此一日,一千六百余位仙人归位,这其中,人仙四百三十一位。
至此一日,那青霄峰上,突起仙光,化入云霄,引动八方风雷齐至,绕在这方雷霆天下,让那峰峦之上,皆是青光清云,那其中甚至造化诸多雷灵神景,可见雷鸟飞舞,可见雷蛇绕崖。
诸般仙人入定,各诵本宗心经,摄青霄之气,回归本身;取三清之气,再造躯神。
一连三日,青霄峰顶上俱是光华震天,那气息贯穿云霄,浩浩荡荡,压盖五百里乾坤,当中各位仙人的法与道交相辉映,如天地初开,此时正诞先天神圣。
那天上世间,俱是道光招摇。
此正是:
……
清云聚峰窥天高,求真问法脱天牢;
群仙入殿知天浩,引风化雷唤天滔;
坐蒲摄气穿天袍,神出圣显登天傲;
万法千道称天渺,三日云光震天霄。
……
那青霄大殿中,此时三日已过,只看太华当初九位仙家齐齐聚首,坐在上位,而那下方群仙皆定,分立两侧,坐在蒲团,正这一日,忽然一道神光震天,唤云霄滔滔,那看一尊仙人突然拔地而起,身如施法,顿化原本模样。
这仙家睁开眸子,是一位玄光境的人仙,此时收敛气息,而那身侧,又接连有光华照耀起来,再看时,一位,两位,三位……于是仙光不断,一连八十余位仙人恢复原本模样,此时坐在蒲团上,那身侧还有玉液、筑基的弟子,他们不曾恢复模样,还和兔子般大小,此时与这些仙人一比较,就像巨人与娃娃。
这三日过,这些先行化归的仙家,都是东方天门接引来的,他们先入定一日,故此先于其他下洲仙人恢复真身,此时俱都不言,静静调息打坐。
于是又一日过去,这天,西方天门的仙人先行恢复,一连光华冲天,一道接着一道,只看那六百余道仙光直冲天阙,撕开云霄,直接化光雨落下。
那些仙气弥散,一位又一位人仙恢复真身,此时从蒲团上显化,那筋骨齐鸣,气血齐响,若是人仙者,顶上一花悠悠旋出;若是玉液者,则双目之中扬起烟云;若是筑基者,则眉心之中大放光华,如琉璃灯火静静灼燃。
继西方天门六百仙人化出真身之后,此时,南方天门五百仙人,北方天门二百仙家,俱是再起琉璃光华,那仙光如雨,气引太华,只贯紫府丹田,把那身子之中下洲之气化去,成云原三清之法。
此时只看那南方天门五百仙人俱都齐齐拔高,如神通如意,如大小有常。
此时也看那北方天门二百仙家俱都齐齐变化,如巨神化道,如妙法在身。
至此一千六百余位仙俱都恢复原本模样,那上方,李元心坐在首位,那两侧之处,以师兄弟排序,分别坐下四个蒲团,是张翠灯,何百花,方英武,李辟尘。
是雷脉四人皆在,而其余三脉弟子则是领受李元心之命,各自回峰禀报自家首座,待再三日后,请四脉首座共聚青霄,如此领一千六百位仙人同入镇岳宫中听讲。
这一次,也是四位新首座第一次聚集,同样也是重事。
李元心坐在上首,此时下方一千六百位仙人俱都睁开眸子,此时站起身来,那浩浩荡荡,千口俱张,都是躬身,打个稽首,对李元心言语。
“见过上仙!”
那音震天阙,在青霄之中回响,这般浩大之音,真正如同人间帝王一般,只是一座,便是万军齐拜,诸臣叩首,只道一声圣上。
然仙家不是帝王处,此时雷法五位仙人坐处长台,也仅仅比群仙高了三寸罢了,且群仙起身道谢言见,那李元心也站起身来,对群仙还礼。
然这般景色,仍旧是让人心神震撼。
你可能想,那一千六百位仙人,俱都坐在大殿两侧,目光一望,便看处处皆是道花,处处皆是烟云,那袍子拖在地上,那法冠上道起神光,此时一千六百余仙俱都对一人打着稽首,而那一人还礼,却面对的是一千六百位仙人!
当真是如同神话故事,直至此时,李辟尘坐在下首,看这群仙拜圣,那圣拜群仙,这种景象,若是不用笔墨勾勒下来,当真是一大撼事。
可惜,此处没有画仙。
可惜,此时没有墨龙。
李辟尘心中微微一叹,只是这种景色,才能显出福地之威。
何是福地之说?
那一仙下凡而万仙来朝,这般便是真正福地之处!
何是福地之说?
那一峰之上有千仙言道,这般便是真正福地之处!
何是福地之说?
那大道纶音在回荡天霄,这般便是真正福地之处!
何是福地之说?
那地仙如云那人仙如雨,这般便是真正福地之处!
云烟如绫罗,白雾似碧泉;
神火作大日,光雨洒人间。
李元心起了上身,那下方一千六百仙人矗立,各有其形,各有其法,各有其宗。此时李元心开口言语:“诸位还请静候三日,此三日,青霄殿内诸位可随意修行,三日之后,我等风雨雷云四首座齐聚,领诸位上太华听讲。”
话语落下,此时下宗诸仙中,有一位人仙出列,打个稽首,对李元心道:“敢问上仙,弟子听闻,云原之处,不过十年,便要开始九玄论道?”
李元心点头:“不错,不过如今还有九年光景,已不是十年之说了。”
这位人仙抬头,而此时,其余诸仙听闻此话,顿时皆是身子一颤,那目光颤动,互相照面,开始各自言语,却有面带激动之色,语言不停。
“敢问上仙,我等此番听讲,可留云原几载光景?”
又一位人仙走出,对李元心打个稽首,而李元心回应:“若说以往,诸仙听道三载,便可回归下洲,如今若是无甚差池,也是当和曾经一般,只留三载光景。”
“这……这般可是见不得那九玄论道的盛况了……”
有仙人听闻,立是自言自语起来,而有些仙家则是目光转动,起了心思,想着这般盛况,若是能在其中听得一二真法大道,说不得便可窥到地仙门户!
由不得他们不心动,由不得他们不胡思乱想!
第二百八十五章 问玄真,道经镇天,四首座,共聚青霄
一位人仙站出,对李元心行礼,而后道:“不知若是自愿留下,太华肯收我等弟子吗?”
他这话出了,许多人仙都是目光微动,然留在福地之中,便算半个福地之人,且以往太华对这种事情并不阻拦,只是要把留在福地之中悟道所得的心得、道理、法诀皆留刻在太华山中便可,毕竟这是太华传道,而他们是从中悟法。
结因拿果,是道不传非人,法不传六耳。他们的法留下,他们的道留下,存于太华山中,等候有缘人前来参悟。
正所谓:有缘有法,一日窥尽天下理;无缘无法,道在身前不得知。
这是道的意思,并不是可以强行更改的,天下芸芸众生,所行之路,皆不出“道”之左右。
李元心目光转向这位人仙,开了口去:“若是留下,自然有处让你等修行,但其之后留在太华,所参悟之道与法皆要留在我处,你等若是想好了,留下也可。”
有些仙家不愿自己的法被旁人窥视,但有一些却并不在乎这种事情。
而现在,这正是九玄论道将开,如此天地盛世将来,区区一法一道,留下便是留了,又何足挂齿?
再说了,自身一道气数归入太华,日后太华有召,须得立来,但自己等仙家本就是太华下宗,这般来去也是应该,却算不得什么难事。
听得李元心答应,这位人仙顿时喜不自胜,向他一拜,便回了自己位置,大袍一抖,坐了下去。
那两侧人仙汇聚,此时听闻这般讲话,顿时各起心思,那些个领人的宗主长老,仙使道辅,俱都把头转向自家宗门中部分人仙或是弟子,这九玄论道之机,三千年才有一次,这般若是不去听讲,当真是千古撼事!
三千年啊!人仙寿元不过一千五百年,即使服用天材地宝延命,即使吞下各类灵丹妙药增寿,也不得活到三千年岁月,而就算是勉强活到了,怕是也已经垂垂老矣,随时有羽化之危。
修道之人羽化便是寂灭,肉身化去,魂魄与真灵同去冥海转世,亦或直入轮回,再不能显人间。
若是自己宗门中有人留下,待九玄论道之时听闻无上妙法,来日回归下宗,说不得能造化出一尊地仙真人!
一尊地仙坐镇,只要无有意外,则宗门定然大昌,难以被磨灭,那万载寿元悠悠无尽,与山岳同高,与地海同老,若是修行高了,更是能继续走下去,再活上一二千年也不是问题。
且不看朔玄宗,举宗寂灭千年岁月,一朝复出,宗门内居然还有两位地仙!
地仙在,则宗门在!地仙不灭,则宗门不灭!
诸宗定下悟道弟子,各自细细嘱咐,这等盛会,那群仙也来,那群神也到,那群魔也至,那群妖也见,这天下间芸芸众生,凡有修行者,皆可来窥一道。
待一柱长香之后,这般议论吩咐之声才逐渐低落下去,而这些仙家眸中则是闪烁不一样的光彩,那中有兴奋,有雀跃,有激动。
正此时,那高台上,李元心开口言话:
“……
悠悠寰宇旷,太乙近天都;
我言纯阳意,大道似清天;
长梦千古问,天门玉湖边;
青丝银蝶舞,弹指千秋炼;
玄黄掌中见,青冥倒来颠;
阴阳知造化,叩在大道前。
……”
他这般话语落下,那群仙顿时肃静,俱都打起道印,刹那间,那修袍纷舞,云空猎猎,只看那些道花遥遥升起,在头顶兜转,俱都是大放光华。
这段话是太华中的经文,是入道时皆要听闻的功课,念诵此经,可不为外道惑,不为心魔侵,镇心聚神。
李辟尘此时听着这段话语,曾经接受李元心的“文篆”,故此也明白的这些经文,然而自己只念诵过一次,那还是在施展道规天门大阵时念诵的,是用来起法抵挡诸魔时所言,那次不过只是说了前面两句四段,如今这,才是真正的全文。
“短短六十字,说尽向道心。”
李辟尘坐在下首,此时只看那群仙皆是开口,随着李元心的话语不断念诵,那声音越来越大,下方群仙眼帘半开半合,那手中捏着道印,坐在雷云蒲团上,只看头颅上神光摇,仙光绕,道花不老。
群仙齐念,一时之间,这青霄峰顶,经声震天,这般景色,却又如同凡间学堂里,先生说了一语,那下方的孩子们俱都开口齐念,又像是前世神话中,那西天灵山,佛祖讲经,下方三千佛陀,八大菩萨,漫天罗汉皆静坐,与佛祖共念经文。
如同传说中的景色一般,而此时,那身边,张翠灯、何百花、方英武三人也开始念诵这段经文,李辟尘心神飘摇,那手掌中道印捏起,双目缓缓闭上半分,口齿轻启,却也是笑着念诵起来。
“悠悠寰宇旷,太乙近天都……”
这般念诵经文,持续一日,至后,各仙又自家修行二日,直至三日修行结束,此时青霄峰外云海之中,忽有三道光华汇聚过来。
西方天位,暴雨随行,那水如珠帘挡容颜,却仍能窥视一二真貌。此时来者,一身两仪道袍,阴阳交织,那背上收拢着八杆大旗,旗幡上刻八尊白龙之形,那手腕上带着一串碧阳之珠,面目俊秀,头扎道簪,两鬓略有斑白。
此人正是雨脉新任首座,楚端阳。
他行了一半,此时那南方天位,狂风陡起,阴气浩荡,来者身着两仪道袍,阴阳交织,那手中持着一面古镜,上刻诸多神秘篆文,面容英武,头带天冠,正是风脉首座邱言。
而同一时刻,那北方天位,云海滔滔,其中显化一道光辉,那来者踏着云头,踩着云涛,如谪世真仙,此时来至,同着两仪道袍,身上阴阳交织,容颜秀气,脑后黑发盘成一束,以道巾缠绕,那背上带着一块巨石牌匾,以铁索相捆。
此人正是云脉首座,虞湘云。
四脉新任首座共聚青霄,领一千六百仙人同上太华听道。
第二百八十六章 红云起,镇岳宫中,听讲道,近水楼台
风雨云三位首座驾临青霄,此时坐在上首蒲团的李元心睁开眸子,身子起来,背上一道光华显化,把那阴阳垂云扇负在身后。
殿中三日,群仙得雷音洗练身躯,已成太华法身,气数交织不散,此时俱都闭目,在验证自我之道。
李元心这般有了动作,那其后雷脉四位弟子也起了身子,而那下方群仙同是动作,就在这时,三脉首座已至青霄殿前。
“时辰已到,青霄众仙何在?”
楚端阳站出去,朗声开口,而大殿中,李元心两脚下踏起雷霆,只是一迈,便至大殿之外,那三位首座见到李元心,便俱都打个稽首,而李元心回礼,道声:“青霄在此,已等候多时。”
“既如此,我等莫再耽搁,速速上了太华峰去吧。”
四位首座商议事宜,此时李元心领着诸多仙家同时施法,只看这刹那,漫天皆是神光仙影!
云海浩荡,浪潮滔滔,那群鸾起舞,千仙登天!
太华开讲,除去下宗诸仙,自然本宗仙人也可去往太华峰上听道,这本就是公开之言,于是当下,李辟尘心思微动,对诸人道声小罪,踏出云罡,只在天阙一声呼喊,那远处顿时有一道红云飘来,其中传出嘶鸣,正是踏红尘。
“师弟我去接我那些徒弟,此番太华开讲,我等也算近水楼台先得月了。”
李辟尘对三位师兄打过稽首,于是乘踏红尘离去,而此时,张翠灯三人看李辟尘回山,这般便各自商讨一番,也是各自告辞,其中张翠灯随群仙同上太华,而何百花、方英武则是也回山头,去接引人来。
九位接引仙人,此番前去听讲,可得各脉大尊赐予灵丹,若是得大尊垂青,说不得还会赐下一二神通术法,这般好差事,谁肯落下?
李辟尘乘龙马而归,踏红云连去,施了道法真术,此时行有半炷香,便已经看见峨眉山,那南天门矗立当前,大放光华。
“一道南天门,仙凡如大梦……每次看见这个牌匾,我总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李辟尘看那南天门,不由得又是开口慨叹,而踏红尘不明他如何发出这种话语,便长嘶一声,发出疑问,李辟尘拍了拍它的头颅,理了理它那龙鬃,只笑道:“你不晓得的,这是只属于我的记忆,那曾经的过往,如今我似乎在看一场大戏。”
“把自身也置身在神话之中,这场大戏跨越了千万载的岁月,不知从何处而起,不知会停在何处。”
龙马长嘶,全然听不明白,便也不再想,只是踏在南天门外,此时只看远处,峨眉观后那株通天桃木下,有一尊童子睁开眸子。
李辟尘开言,天音震荡,让观中诸人醒来。
“庄周,列寅,紫云,皆出观来,随我上太华听讲。”
这话出了,那桃木下的童子睁开眸子,那如雪般的睫毛颤动,眼中金瞳轻放光华。
那观中,穿着散松长袍的列寅走出,此时脚下升风,只听得一声虎啸撼天,那风虎之相施展,上了天阙,对李辟尘打个稽首,道声师兄。
山巅处,姬紫云睁开眸子,站起身来,下了山头,来至南天门前,此时还不曾走过两步,那脚下便升起一团清云,于是二徒齐上云霄,此时列寅御风,把那四周云海俱都握在掌中。
三人齐来,李辟尘轻笑一声:“师弟,莫要秀了,且放了法术,待我施这神通。”
此言落下,只听得长空之中一道龙吟,这见那照地青猛地斩入天阙,直在风云之中卷数个来回,那剑躯横贯千里,此时只看一头青龙化出!
照地青化青龙,这般神景此处三人俱都不曾见过,列寅当初差了一些便能见到这条青龙,那是当时李辟尘以乙木雷法施展,把木剑化龙,与叶缘双蛇鏖战,如今这倒是真的成了一道圣景神通。
龙啸九天,此时刮起风雷,把四人一马俱都卷起,那驮在背上,带着众人直上青霄而去!
姬紫云与庄周坐在龙躯,此时目光仍有迷茫,只一转头,见那乾坤山河转眼瞬过,再看前方,那天阙之上纯阳真光大放,把大片天地照耀,那当中又有金黑二色齐显,真正如九霄天界落人间。
青龙舞天,转瞬之间便是千里云烟踏过,而那背上,踏红尘似乎很是不满,觉得自己比不上这条青龙,却是狠狠的跺了跺蹄子。
李辟尘看这马儿撒泼,顿时笑起:“照地青不过只是一柄木剑罢了,这般化龙也只是神通所致,并非真龙,你一个将化麒麟的龙马,和这兵器较什么劲?”
听得李辟尘这般言语,踏红尘才闷闷的摇头,但仍旧打了两个响鼻,似乎还有不满。
山河瞬过,转眼之后,不消三盏茶水冷热,师徒四人已至太华峰下,此时看那云烟萦山,高不可见,前方山门处有人仙巡守,是乘风骑鹤。
“不论来此几次,太华峰仍旧是这般模样,如天地之柱,让我心神震撼。”
李辟尘笑着开口,而此时诸多人中,列寅紫云上过太华,此番第二次见,虽也震撼,却不失态,反而是庄周,这孩子初见太华,那双金瞳顿时立起,只愣愣盯着,好半晌才缓过神来,只道一声“何等雄壮”!
青龙转上云巅,直向上行不知几千里,这般才至太华峰顶,于是龙化剑光入背,成木剑模样,而李辟尘领诸人前进,把那马儿也牵着,此时前方已可见一片云光,仔细一瞧,那镇岳宫中,已有真人坐定,那音如大道,正在开讲。
“来的不算晚。”
李辟尘再行几步,便见得那宫外处处皆是仙家,或坐悬浮仙石,或坐泥土地上,或立在锥尖,或站在树梢之上。
而下洲来此一千六百位仙人,俱都如初入弟子,凡间孩童,坐在那镇岳宫中,大殿之内,排的整整齐齐,手捏道印,前方是四位首座,各把兵刃放于腿上,侧耳静听开坛说法。
这些外头的仙人,都是太华的仙家,此番前来,不入宫中,都在外侧听讲,而也有些人入了宫内,这是出于习惯,毕竟已成人仙,或者得洞玄之果,自然有一些独特秉性。
李辟尘摇摇头,对三人一马道:“我等向里面走走,去那宫前坐下,这般立身在悬崖绝壁,你等作不来的,也切莫学他们,这是境界之差,若是他们掉下去了,身子一转便是清风托起,你们要是掉下去了,那就真的粉身碎骨了。”
第二百八十七章 宁真人,镇岳讲道,看混元,师徒言饿
镇岳宫中有地仙讲道,阐述乾坤之理,人身之理,寻物之理,这开口言语,此番论道是有三载光景,三载之后方才停歇。
那宫中,一千六百位仙人听得入神,那真灵完全沉浸在地仙之语中。
李辟尘四人列在宫门之外,此时看那九道石阶,上方便是大门,那头一昂,便能望见那讲道之人的容貌,李辟尘只是稍稍一看,便认出这位是定烟峰主宁真人。
上次有幸得见一次,也知六神无上,几乎位列天桥,此时听闻这位真人讲法,那其中玄妙之说尽皆被抽丝剥茧,细细言来,没甚么玄而又玄的话语,有的,只是连凡人都能听懂的,最根本的,对于道的阐述。
就像是在听一位贤者言语,把一篇文章仔细的,一句一句的,一字一字的剥离开来,这其中的意思,组合起来又是甚么意思,像是人间的教书先生,能把最深奥的道理用最浅显的语言与你说出,让你恍然大悟,而不是蒙在鼓里,一通下来,云遮雾罩,甚么也听不懂。
那宫阙里,蒲团上,高台处,宁真人手中持着铁拂尘,口齿开合,不断有大道之音从他口里吐露,用的是极其直白的语言,而非玄妙之说。
“……道为自然,自然为道,这天地乾坤之中,处处皆有道,然一人道不同,数人道相悖,这千人万人,大道皆是不一样,你的道,在他身上可能是魔道,而他的道,你修行了,或许根本没有用处。”
“那么,自然是什么?我们说,自然,是这天地万物,自之一字,是自己的意思,而然则是如此,这般。我们遵循天的规律,也就是顺应天道,然一味的顺天不能窥视大道,或者说不能看见自己所追求的道……”
“所以顺天心,逆天行,这不是阳奉阴违,这个行,是修行的意思,这个逆,是不屈的意思。也就是上体天心,而后冲破各种阻挠,以坚定的意志、心境,来进行修行。”
“修行修我心,也修天心,然天心非我心,我心也非天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