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峨眉祖师-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目光转动,李辟尘脚步一点,逍遥而去,直入南天门内峨眉观后,在那桃树之上,折下一枝,又脚步一起,风雷并动,不过盏茶便回转南天门外。
“桃木除邪,避祟,镇妖,驱浊,斥魔,这桃枝乃我观后那株桃树上所折,其中蕴含先天之气,为三清亦是根本源气,老丈持此物,可延缓寿元,强气增血,只是不能避疾逐病,有些遗憾。”
李辟尘把桃枝赠与张常,连连言语,后者方才收下,只是目光激动,满是慨然。
转过头,李辟尘又对张木槿道:“此番让你父亲长寿,却阻了你的道,倒是不好意思。”
“师兄如何这般说?增桃木,渡仙气,木槿便是谢师兄还来不及,又岂敢怪罪?”
张木槿连连摇头:“既然如此,我便在凡尘多侍老父,待数十年后,再回仙山。”
“不可!”
此时听得张木槿言,张常却是直接开口,话语之中含有严厉之意味:“你要求那长生仙道,又得真正上仙传授,我一个凡间老,如何能阻你求道之路?!”
“五年之后你便回山,不要再滞留此地!”
张常真正见到仙家之法,明晓自家女儿到底跟随何等上仙修行,自然不可断她路途,让她留恋人间,如今真正定下心来,要让张木槿离去。
张木槿面色陡然一变:“爹爹,这岂能……”
“莫要说了。”
张常摆摆手,语气变得缓和:“木槿,你非凡人,更不该在凡间多加逗留,你说你师父让你下凡斩断尘缘,侍我入土便回仙山,如今我已得小道爷仙法度身,寿远超原本,如何还能让你再滞留红尘?”
“去吧,去吧!你若是长生,便是对我最大的报答,待我魂归黄土,你来我坟前看上一眼,我便知足,我便欣喜,即使身在阴土,我也开心。”
张木槿面色变得有些泛白,一时之间不知该如何是好。
李辟尘站立在侧,此时眼中阴阳瞳再化,一看张常,只道他还有起码三十年岁月可活,原本只剩下四年左右,如今却是猛增数倍。
“幸而此方没有地府,没有生死簿,不然我这便算是乱了定数。”
李辟尘慨然,看着一父一女,一凡一仙,微微思量,便有了计较。
“木槿,你来,我与你言语。”
李辟尘招呼张木槿过去,后者踌躇,还是跟了过去,二人直至南天门下,李辟尘转过头来,见张木槿站定门前。
“你既称我师兄,我便告你一言,且听好了。”
张木槿凝神,此时只听得李辟尘缓缓开言。
“你入红尘了却凡缘,这本无错,如今我为你父渡了仙气,延了寿元,若是说错,当是在我之身,与你无关。”
李辟尘这般说,张木槿连忙一惊,直道:“师兄如何这般讲,不算的,不算的!”
“且听我说完。”
李辟尘一抬手,制止张木槿继续说,又言道:“峨眉观是因,渡仙气是果,你并不沾染半点因果缘法。”
“了却尘缘,不是断缘,你要记得清楚了,分的明白了。何为了却?因果尽去,缘法尽消,这是了却;何为断去?斩断一切,是是非非,过去种种,皆作两截,这是断去。”
“你要九叩,第一叩了却那生之恩,第二叩了却那养之恩,第三叩了却那育之恩,第四叩了却那伴之恩,第五叩了却那护之恩,第六叩了却那爱之恩,第七叩了却那亲之恩,第八叩了却那学之恩,第九叩了却入道之恩。”
“这是你的一生,同样是所有人的一生,把这九叩全部叩下,还清了,尘缘便了却了。三十年后,你来此方,见你爹爹最后一面,便可以彻底斩去此情。”
李辟尘话语说完,转过头去,对远方天上一朵云彩打个稽首:“敢问贫道所说,还合乎仙家心意?可有不当之处?”
言语落,那处天阙上,云彩散去,一尊道人出现,对李辟尘打个稽首。
“多谢……峨眉道人。”
第二百五十五章 铜烟火,师父嘱咐,木槿问,仙魔论道
这尊道人从天驾云,此时缓缓至南天门前,遥遥对李辟尘打个稽首:“好个福地,好个仙山,好个道人。”
“不请自来,多有叨扰,贫道静春山烛影真宗,峨眉道人可称贫道‘铜烟’。”
这道人身上披着麻布所制的道袍,右手托着一盏红烛,一点火光摇曳,随风而动。
他面如冠玉,身高八尺,然半数头发已经斑白,乃是玄白交织之色,由此可见其年纪已经颇大,不似外表看上去这般年轻。
道人居天不落,那南天门中,张木槿看他,目光霎时一惊,直道:“师父!”
她诧异非常,随即想到,莫非自家师父一直以来都在暗中护持,不曾在仙山深修?
李辟尘对铜烟道人言语:“前辈既来,何不落贫道山上?”
“不敢不敢,此山神秀,我非福地之仙,此番前来,也已至太华之地,不曾通告传讯,不敢擅自落在山头。”
铜烟道人哈哈一笑:“再言,此次前来,我也是感气数有变,这才从白螺州中匆匆赶至这方,一路行法,现在见木槿无事,我便放下心来,这便嘱咐两句,也就走了。”
原来并非暗中护持,只是察觉缘法有乱,气数有变,这才匆匆赶来。
李辟尘明晓因缘,眼前这位道人境界高绝,只是看其气息,便能窥得一二,那仙云萦绕,天光震世,当是一尊洞玄神人。
静春山不列仙玄之位,洞玄之境已经是了不得的仙家,而这番更能看出张木槿的不凡,只在仙玄之下的仙山修行,修道至如今,一十八年,算六岁上山,也有一十二载岁月,如此进境,居然比在太华中称为一代天骄的李元心,修行还要快。
一者一十二年化人仙,一者二十年化人仙,这般对比,当真无言。
并非是李元心天资太弱,而是张木槿天资太高。
“难怪要让她晋入太微修行,这般境界,不消五百年,又是一尊堪比无心道人的绝代人物。”
李辟尘心中如此想,那当初,无心道人以守缺之境,打出天桥一拳,一千年的精气神聚在其中,让四圣几乎被镇死,甚至要天桥地仙出世方能制止于他。
修行与境界相对分离,无心以守缺之境打出天桥之拳,这当真是太过恐怖,但仔细一想,他有当初的成就,却也是合情合理。毕竟八百年蹉跎,写出《三绝天功》,此法为开天辟地一种斩三尸的法术,这等若自开一道,可以通天!
这般人物,吕公也叹,苦界也赞,只是生错了乾坤。
李辟尘心中念头百转,但只是一瞬之思,此时回神不过三息,再对天上言语:“既如此,贫道退去,便不打搅前辈与木槿师妹自家言语。”
话语落下,李辟尘飘然而退,离开南天门,至远处张常之侧。
老汉看看天上,只见一团金光,看不见那仙人真貌,此时见李辟尘来了,赶忙问道:“小道爷,那光是什么?”
李辟尘哈哈一笑:“莫慌张,那光是仙,也是木槿的师父。”
张常老汉顿时一愣,连道:“不对不对,那十二年前我见过木槿师父,是一尊俊高的道人,只是半头白发,显得有些老态,如何能是一团……”
他话说到这里,又想起仙人道法,一拍脑门,道:“忘了忘了,仙人么,岂能没有奥妙玄法?又不是我这个凡人能看到的。”
张常了然,而李辟尘微微一笑,寻个白石坐下,手捏道印,闭目入定。
那南天门内,张木槿看望天空,打个稽首,连道:“劳烦师父挂念,徒儿惭愧。”
铜烟道人摇摇头:“若是为了却尘缘之事,那你本是无愧,何来惭愧之说。”
“人之情为心发,故不能尽除,强行斩缘断法是外道,非我等之道。”
铜烟道人笑:“这位峨眉道人说的就很好,了却尘缘不是斩断,这番人仙化凡,化的是因果,化的是凡缘,化的是尘法,不是彻底绝断。”
“他这般说,我觉得是非常有道理的,你听他话,把那九叩归还,届时便回宗来,再去太微金庭。”
铜烟道人如此说,张木槿先是一愣,随后顿时一喜:“师父可是……多谢师父!”
“不要谢我,要谢他。”
摇了摇头,铜烟道人指了指远处入定的李辟尘,那眸子中神采凝聚,对张木槿道:“这位道人境界不高,但修行却是远超本身境界,半个身子列在仙班,但那气息几乎堪比一阳人仙,若是结成大丹,怕是立作真丹之境界,那道行恐能触至玄光之边。”
“木槿,十年之后,九玄论道,届时你必为金庭宫所出,虽然金庭与镇岳交好,但天下气数消长不是儿戏,定劫定法明诸道更不是嘴上打炮,你须得小心。”
见张木槿有些不解,铜烟继续言语:“十年内,他便是你的‘师父’;十年内,他便是你的‘大敌’。”
“且万万记得,且万万记得!”
张木槿听铜烟言语,沉默半晌,却是开言:“师父为何如此之说?师兄方才助我爹爹延命,又赠桃枝,师父也说师兄言语九叩是对的,也有提点之恩,我转过头去便忘却这般恩情,只当其为大敌,这……”
“大道之前,何来恩仇?”
一言如天音回响,铜烟道人面色无悲无喜,对张木槿道:“徒儿,你天资高绝,但终究年纪不大,若是二十年磨砺化作人仙,便不会有这般想法。”
“九玄论道,事关云原天下气数!那人仙论道,神人论道,地仙论道,你若输一阵,便去一分气数,这事关金庭,对于这峨眉道人来讲,也事关镇岳!”
“到那时刻,仙魔不斗,神妖皆来,乃是云原千年一次的大会!如何可疏忽以怠?你此番觉他是善,若是十年之后,他心性大变,在论道之上辩理败你,再于斗法一道上将你杀死,你又如何去诉说?”
“每过千年,九玄便有一次论道,届时那魔也来,那神也至,那妖也齐齐见。徒儿,你不曾见过九玄论道之景,无法想象其中真影,而此次三千年大劫将至,此一辩为下次九玄之说定下伏笔,虽我也不曾参与过这般盛会,但见过其中真影,知晓其中是何等庄严肃穆。”
第二百五十六章 道恩仇,铜灯仙影,笑人间,龙过云霄
张木槿听铜烟道人言语,心神一震,却是无言再说,此时铜烟见她如此,连连摇头:“大道之前,何来恩仇?这八个字,你若是参悟透了,便是真的可挡一面,若是不悟,还似如今这般,便是天资横溢,也……诶……”
铜烟双眸微闭:“修行如何,天资固然重要,然后天努力更是不可或缺。岂不闻,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木槿,你可知杨安石此人?”
张木槿摇摇头:“徒儿不曾听过……”
铜烟听她这话,微微一笑,但那眸子仍旧不睁:“杨安石此人,无师无长,孑然一身,一介凡人,没有神兵天宝,没有奇遇天资,可以说普普通通,并无异常之处。”
“他是你上代之人,比你也只高了一辈罢了,然你可知,在他同代仙人中,此人年纪却是旁人两倍?”
“没有仙躯神体,便磨砺肉身,修精气神;没有天赐之法,便修剑意刀心,极于一道;没有高绝长辈指点,便自己摸索,入荒山野林,冰海魔窟,置之死地而后生,求一线之力;没有神兵青睐,便靠一双脚行走天下,取神石仙铁,自造一副神兵。”
铜言语气变得淡然,忽然又问:“不认杨安石,可知关山月?”
张木槿听得这名,微微思索,便蓦然想起:“可是那位太真山第一真传,渔阳剑主?言称同代之中无敌手的那位长辈师兄?”
关山月之名不单单在天寒流传,其掌渔阳仙剑,在诸仙宗之中都有听闻,此时只是稍加思索便已经想起,这般鼎鼎人物,如何不识?
铜烟嘴角微微咧开:“杨安石,名不见经传;关山月,天下鼎鼎的人物。”
“数月前,他二人在天寒州展开一场激战,木槿,你可知胜负谁言?”
张木槿不假思索:“定是关山月,渔阳剑出,谁能相抗?”
“非也,渔阳剑出了,但关山月却并不曾赢。”
铜烟开口,语气颇为慨然:“平手而归,各胜一招。”
话语轻飘飘落下,但听在张木槿耳中,却如同晴天炸雷。
不仅仅是她,那远方处,李辟尘也听到了这句话,当即眸子睁开一线,心中震诧。
“关山月居然没有胜出?这……杨安石,是那太虚山青云宫的道人么,提刀带剑,一人骑虎下青云,六十年水磨工夫化人仙,如今居然与关山月胜负难言?”
“原来如此,当初那一战居然是这般结果,也不知他如今如何了,也不知玉阳怎么样了?”
饶李辟尘心境极好,也不由得震了一下,关山月何等人物,无心也不能拿他,四圣布阵也不说能真的擒住,而这不过是他本身修行,若是渔阳剑全力施展,便是无心也不去硬抗。
铜烟道人继续言语:“关山月那天资弱么?杨安石那天资强么?为何至如今这般局面,正是因为向道之心坚毅不停,外道难惑,极于一道。天资重要,然那求道之心,修道之行却是重中之重!”
“你切切记得,大道之前,何来恩仇?若有恩仇,必为道起!”
铜烟真人长笑一声,此时手中灯火摇曳,一道云雾托起,只听得音如轻雷浮电,飘过青天,那一声回荡先天:“贫道去也。”
云卷雾舒,灯起真澜!
张木槿抬头一望,那正是:
……
南天门外大世清,孤灯一点道影荧。
铜光震世言妙语,龙衔烛火过金庭。
……
云烟袅袅,再抬头,却已经没了仙影。
张木槿站立南天门下,心中不知如何想,只觉得是五味杂陈,末了半晌,幽幽一叹:“大道之前,何来恩仇?”
“不对,不对,此言……不对。”
她连连摇头,目光开始变化:“大道之前,恩仇当有,何来无说?”
“恩仇因道而起,恩仇因道而消,我不认同此理……”
张木槿心中思量半晌,转过身去,那一头黑发迎风而扬起,寒风凌冽,大日当空,却有花雪相伴,悠悠回转。
秀足轻动,身已至南天门外,她抬起头,见前方人,朱唇轻启:“多谢师兄提点,木槿当下山去了。”
李辟尘起身,睁开眸子,点点头:“好,我这便送你与老丈下山。”
手指中法诀一起,只看片刻之后雷光化云,轻托三人起落,再瞬息,风雷忽聚,云雨相随,这团云朵载着三人一路向东而去。
“此回一千六百里,山河云原转眼过,老丈且坐好了。”
李辟尘洒然一笑,那云朵化海,此时浩荡而去,乘风破浪,不消多时,是半个时辰都不要,便已是一千六百里到了。
那村口处,青烟仍旧,稻田依然,此时天阙中一道轻雷悄然划过云巅,落入凡尘俗世之中,那瞬息后,雷光散去,只看张木槿显化身姿,那侧处,张常也走了出来。
李辟尘站立云端,摇摇对二人打个稽首,下方凡尘,张木槿回以道礼,而张常则是拱手,直道:“小道爷走好!”
天上,李辟尘哈哈一笑,再看张木槿,只道:“此十年,诸有缘法;此十年,天人再话!”
言语落下,又转眼望去,道:
“老丈勿念,贫道去也。”
一道雷光起落,李辟尘踩过云头,直上九霄。
云海滔滔,如浪潮潮,那上方,一轮大日悬耀,只看烟云萦绕;
金光道道,如圣昭昭,那云头,一尊仙人落脚,如是踏过天桥;
千古渺渺,如路迢迢,那天巅,一道阴阳震窍,却让乾坤皆倒;
神岳浩浩,如人傲傲,那尽处,一尊道影招摇,笑称人山不老。
两臂张开,李辟尘展望大日太阳,那金光落在身上,扬起白烟,荡起真阳。那背上,照地青伸张,三片金叶摇摇,突化木龙舞天,此时万古云海中,一头木龙化阳,啸动云霄。
龙过九天,云海潮潮,啸震天地,乾坤皆笑。
李辟尘坐在龙首上,此时木龙动作,化千里长身横天而过,那道龙吟响彻天地,传遍人间。
“好,好个人间,哈哈哈!”
天音震世,龙啸同起,凡尘中,黎民百姓皆抬头,面显迷茫,当再看见云海浪潮中,一道神光照耀,见那木龙从天探爪,身卷云涛,顿时惊的连连呼叫!
“龙!”
“真龙!”
木龙过,那龙首之上,李辟尘坐着,下方有人看清,只看龙首之上还有一尊人影,当即便心神皆动,叩首而呼:“仙!”
“有仙人乘龙!”
“龙驮仙!”
凡尘之中,百姓皆呼,只看这龙载仙,向着西方而去,那处天边,隐有仙光照耀。
“西方!”
那些人中,有贩夫走卒,也有王侯大将,更多的,是数不清,如张常一般的寻常百姓人家。那龙身卷着云海,撕开天雾,那仙人坐在龙头,仰天长笑。
驾着马的车夫停了手中鞭,骑着骏马的将军抬起了头;
城里的小贩惊的放下担子,田野中的农夫持起了锄头;
花轿中的姑娘掀开了红帘,泼墨的书生折断了那笔尖;
卖药的郎中抓散了茯苓草,牵牛的童儿扬起手里的花。
这般景象,半世也难以见到,只是让他们看的呆了,许久许久,方才有人清醒,连忙展开笔墨,把这幅景色勾勒下来,或是书写,或是墨画。
百年之后,此地流传言语,那当中传说留下,小儿也可笑言:
“曾有龙过云霄,曾见仙踏天桥。”
第二百五十七章 云霄上,紫气东见,南天下,童发成华
……
云海潮潮,日出东霄。
神光道道,落照南天。
峨眉山巅处,姬紫云已入定四十九日,那身上披了一层瑞雪,那衣衫已经斑驳的满是尘埃,那原本垂下的黑发变得有些干皱,入定至此,任凭风吹雨打,雷动云翻,依旧动也不动。
李辟尘站在观后,身前,那株桃树经过数日成长,已越发显得茁壮,此时那枝干之顶,桃花之冠已经隐隐接近峨眉观巅。
那南天门外,寅虎坐在石前,那头颅低垂,似在打盹,而他鼻尖上一只白蝶停留,驻在此方不动,只是轻轻扇动翅膀,随风而动。
一丝轻微的响动,如草叶上露珠滴落在水洼,如蟋蟀从泥土上蹦起。
寅虎猛地抬起头来,那双眸子中忽的爆发出一股凶悍之意。
人有九窍,需降九虎,妖化人形,也本如此。
这些日子,寅虎修行茅沧海传给他的《九关伏虎真解》,一日修行也不曾落下,如今进境颇好,已降了第一只猛虎,正降第二只中。
第一虎为精之虎,为精之所化,降此虎便镇自身五脏,五脏有神,虎降神出,可让人立身于此境之绝巅,因虎被降,五神齐出,故此五脏百病不入,百毒难侵。
第二虎为眠之虎,生灵睡时正是休息,能恢复体力,故此与五精相连,降此虎可在睡梦中锤炼气血,眠如醒来,骨发雷音,耳听风吹,捕风捉影,可炼肉身如神,不觉疲累。
寅虎抬头,他即将降服第二只睡虎,此时望向山巅,眸中光暗明灭不定,那鼻尖上,大白蝶扇动翅膀飞舞起来,在他身前盘旋。
“紫云小主醒来了?”
寅虎的耳朵动了动,清晰的听见山巅处,那一声轻吐浊气的声音。
大白蝶振动翅膀,飞入云巅,直至峨眉山前,见那女孩坐在雪地石泥之中,她身后,下方就是那株神异的大桃树,此时树冠已经长至与峨眉观巅几乎相差无几的状态,自峨眉山巅向下看去,尽是一片丹霞绯云。
姬紫云睁开了眸子,那双眼仍旧如原本一般,清澈明晰,深邃如墨。
身子动了动,居然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这是坐的太久,让身子几乎化作顽石的缘故,然峨眉山毕竟是洞天赐下,乃虚陵天中之峰,为先天之地,混沌所衍,在此之地修行,哪怕只是静坐数日,也胜过人间甲子苦修。
大白蝶飞舞起来,落在一瓣桃花上,此时姬紫云正抬头,站起身来,只是这一下,她望向前方云海,居然呆愣在原地,只恍然如过了千年岁月,此时已经认不得人间。
那天的尽头,是那轮大日,金光耀耀,如圣坐霄。
那天的尽头,是一缕绯云,光照云涛,长虹化碧。
隐隐间,竟然有一片紫气在萦绕,出现的极短,仅仅只是一瞬,那抹紫云便消散在天阙之中,被光华吞没,再也没了踪影。
姬紫云呆呆的看着那道光,其中有一道紫色在她眼中萦绕不散。
手抬起来,揉揉眼,再看东霄,不见紫云,只见丹霞绯烟。
过了半炷香,她终于回过神来,看看自己,满身都是尘埃泥土,然这些都是她自身之中所排除的污秽之浊尘,非是仙山福地所留。
四十九日入定,如一场大梦,自己似乎化作了徜徉的风,化作了暴烈的雷,化作了绵绵的雨,化作了那滔滔的云。
大雪落下,浑然不觉;大日照身,依旧不闻。
姬紫云深吸一口气,而后缓缓吐出来,一道浊风呼啸,紧接着就被三清之气狠狠灭去,连半点痕迹也没有留下,彻底消散于天地乾坤。
漆黑的双眸最后看了一眼天之尽头的太阳,那辉煌的光映刻在眸子的最深处,如永不磨灭的烙印,那是照耀天地的光芒,是真阳。
姬紫云下了峨眉山巅,此时,那桃花上,大白蝶震动翅膀飞舞起来,绕着神木兜转了几圈,便回返南天门外,落在了一根石灯柱上。
李辟尘不知何时出现在南天门内,站立在那白石阶上。
踏红尘昂起头,在南天门内嘶鸣,此时见李辟尘去了门处,便不再动作,只是侍在后侧。
姬紫云来了,她的衣衫何从山巅处下来时一模一样,没有去换洗,而那头发早已失去了光泽,唯一不变的是那容颜和深邃的双眸。
李辟尘站在南天门内,看着下方一蝶、一人、一妖。
“南天门内太华仙,南天门外凡尘人。”
李辟尘坐在了台阶上,隔着四十九道白石阶梯与三人相望,首先看向寅虎,开口:“师弟,你来峨眉之山,如今有十日光景,修行如何,进境如何?”
寅虎肃然,打个稽首,不称主公,而道:“敢叫师兄知晓,师弟自入峨眉,如今十日,已降五精之虎,镇眠觉之虎,便是再有一二日,可降二虎看三虎。”
“自身之境,已达引动三火,此时觉炼,只道寻三道真阳入身,引火炼神,成就筑基,这番功夫,师弟想来,需要有三四载岁月。”
三火化筑基是机缘,同样也是大坎。李辟尘当初得天地二阳化纯阳,有先天地神相助,这般机缘不是谁都能学得来的,需要大气数。
引动三火,若真阳旺盛可直接借助真阳筑基,无须第二次引动身中三火,而若是真阳不旺,则需再等,机缘一失便不得再来,只有自想办法,若想达引三火之上乘,那便要下苦工。
李辟尘点点头:“有真人亲传真解,化入筑基,炼成玉液也是指日可待,三载当是差不多了。”
说罢,头又转向白蝶:“你这蝴蝶,上我峨眉也有二十一日,满三七之数,真是魂魄齐开,如今汲取天地之根源气,三清之气,受日月齐照,风雷震神,雨云炼身,这般堪比人间数十年苦修,既如此,还不化出真身来?”
一语成谶,此时只看前方,那白蝶振动翅膀,此时李辟尘挥动袖袍,眉心中玄妙妙法清光显化,点落这只蝴蝶头颅,只看瞬间,这蝴蝶落在地上,渐渐化作白光。
光华渐渐散去,约莫半盏茶后,一尊身穿白袍金丝裘的童子站立在地,年约十岁,那满头华发,青丝成雪,宽袍舞动,合拢于身前,对李辟尘作个大礼。
第二百五十八章 长生法,逍遥一叹,玉蝴蝶,雨收云断
“谢师父点化。”
童子行礼,直起腰来,那双瞳孔呈现辉煌的金色,而睫毛却呈现雪白的色泽,此时轻轻颤动,配上那俊秀面容与一身白袍金裘,若是放在凡间,不知要让多少女子神魂颠倒。
然他自身似乎并不觉得有什么异常,连带着,那身侧,寅虎无动于衷,紫云只是低头,只有李辟尘微微颔首,笑了笑:“好俊的孩子,不消谢我,当时能抗我三声散去,已是得了缘法。”
“白蝶,你修持二十一日,看桃木遥遥,雪落花天,今日南天门前,我当问你,若是修行,你想求何道?”
李辟尘盯着白发孩子,后者微微沉吟,轻轻拱手:“敢问师父,有甚么道可求?”
白蝶眨了眨那金色的瞳,连带着雪尘般的睫毛也轻轻抖动。
李辟尘手掌微动,那之中,化出风雨雷云四气来,其中雷光莹莹,其余三法要弱了许多。
“我太华山中,修天时,晓天数,明天辰,问天心,掌天气,乃行天之道,代天而走,其中主修乾坤四法,一为风,二为雨,三为雷,四为云。”
李辟尘指尖轻动:“风之法,上游九霄,下看幽黎,乘风御气,观天地之间。”
白蝶拱手:“敢问师父,可得逍遥否?”
李辟尘听他言语,反问:“你所谓逍遥,何为心中所求之逍遥?”
问逍遥,这种询法倒是新奇,李辟尘不由得想起西游记中,孙猴子向菩提问长生的事。
修道者多为道去,所求长生久视,逍遥为心之所往,然许多修行者皆有心无力。
白蝶又是拱手,他的礼数非常周全,如人间有德行的士子,虽然容貌身材仅仅十岁,但心性极其老成:“逍遥者,身不受天地所束,心不被万道所窥,只道乾坤寰宇,大千万处,皆可畅游无碍,那神也不得阻挡,那仙也不得追随,那魔也不得来见。”
“逍遥者,看天而知四季之轮转,观地而知万物之生辰,人与天地皆合一,却又超脱而去,打作比喻,却无恰当之说,只道是一滴从天外来的雨,是一道从混沌中吹来的风。”
“乾坤未生我已生,天地未现我已现。”
白蝶如此说,这番言语,让边上姬紫云抬起头来,寅虎目光露出讶异之色。
“你这蝶妖,不过刚刚化形,居然能懂这等言语?”
寅虎上下打量白蝶,后者摇摇头,面色淡然,无有波澜,只道:“师叔不知,我于田野之中曾见一仙走过,听他于乾坤论道,与万物作声,那不久之后,师父便来,我停师父身上,听师父与那郭家小虎言语,何为心,何为仙,何为行,何为法侣财地,如此颇有感悟,只道原来仙也会死,神也会灭。”
“我等生于天地,只道乾坤茫茫,只追逐长生二字,但我细想,是长生重要还是逍遥重要?”
白蝶转过头去,又看向李辟尘:“师父在上,弟子且以为,若长生不能久视,那不如逍遥一世来的更好?我即天地,天地即我,而我又高于天地……”
李辟尘微微动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