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峨眉祖师-第2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⒃蚨!
  太古圣人摇头,叹了一声,把老人请入不死之山,那开口道:“我已经看明白了,也听明白了,如果大榕就这样老去,就这样寂灭,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情。”
  “你听见了吗,那来自未来的猖狂与畅快,那来自过去的平和与收敛。”
  老人点头:“是太一和浑沦的声音。”
  太古圣人点头:“是的,确实是他们的声音,自遂古以降,自根源初始,何等再听闻过这般的笑声?一笑而明千古,我悟道了,凡尘众事皆笑谈,纵然是我,也不过是大梦一场罢了。”
  “死真是消亡吗?四大众生浑浑噩噩的活着,在夹缝中苦苦求生,对于我们来说,消亡之后,只要有意愿,并不会去到冥海。”
  “那么我们会去到哪里呢?道兄,你有想过吗?如果我们什么也不做,最后真灵当归到何处呢?”
  老人抚须,望着太古圣人,道:“这不应该是天尊的道路吗?所谓要意就是一个无字,但这无会以什么形式呈现,便是说‘无’之人自己的事情了。”
  太古圣人笑了:“难道现在在我面前的,不是一位天尊吗?”
  老人同样笑了:“我怎么会是天尊呢?如果我还是天尊,太上就不会圆满,太极依旧是太极,正因为我不是了,所以太极才是太上。”
  “你可曾听见太极天中传来的呓语?”
  太古圣人摇头,老人抚掌而笑:“太极天尊已经圆满,我正是那不圆满,我是道德,我是太上八十一化,我亦有凡人的名字,这是我所留在世间的证据。”
  “我姓李名耳,生时耳不聪,难以闻声,人生来都是有大缺憾的,孔丘,你也不例外。”
  太古圣人:“当年凤歌笑我痴狂,不该种下榕树,说是束缚了我自己,开道之事有大恶,如今不见故人身影,而我也明白了她的话……这凡尘诸事皆有尽,是的,道兄所言不错,众生有憾,我有大憾。”
  他望向老人,吐出惊天之语。
  “我死前有大愿不曾了却,道兄,我要去大道之间,见白骨道宫,闯天冥之门!”
  ……


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如果是李辟尘呢?
  元荒三百年岁月,踏遍山河四方,而剑匣铸出,沉寂百年,李辟尘终于要回到云原,不再滞留于此。
  “常羊山动,帝山也要离开,这里剩下一片莽莽高原,湟水也难以再向这方流淌。”
  “距离大荒还有二百年,这几乎就是眨眼的事情了。”
  李辟尘与陈道生谈论,此时天宫中有仙人来往,那种炁息撼动天地,这后来百年之中,陆续有人突破到地仙境,如今粗略看来,已有十位元神地仙。
  再加上一百零八龙首巨神,这股武力,李辟尘时常自嘲,言谈若是再多五六位天桥仙家,怕是都可以自开福地了,虽然龙首巨神都是凑数,不算仙家,但这看去,也确实是货真价实的地境高手。
  李辟尘坐在宫内,双手上升起一团云炁,其中有大千万象之光浮动,这团炁息被凝练,仿佛融入身躯再从双手衍化。
  “大庭圣部之事可以尽数交托那个孩子,他如今也三百岁了,只是道兄回归云原,我或许也该回到我来的地方了。”
  陈道生轻言:“三百年帝山修行,获益良多,虽然没有见到真正的天意,但我从道兄口述与感悟中,得到了很多重要的东西,这个事情不能急在一时,或许我也应该回到我出生的故乡去找一找线索。”
  他如是说着,但过了一会,又笑起来,李辟尘把手中那团炁息融入身体,看向陈道生:“你还在惦记着津水的天碑,但你可别拉着我去,眼下没有时间了,若是那天碑之中再衍化一个世界,困在其中不得出,两百年后,便是难以进入大荒了。”
  陈道生失笑:“衍化世界,如今这天宇乾坤,难道还有什么世界能够困住道兄的吗?”
  他话出口顿时回神,自知不对,那万一里面带着某些死去大圣的覆灭乐土,那可就真的有意思了。
  于是也只有摇摇头,道:“我临走之前去看看,算是撞撞运气吧,当然不会逗留太久,其实这也是有一点不甘心,我寻找了这么久,天秦部也寻找了这么久,其实我们都已经知道,这个东西看不上我们。”
  “我以为是五典,却没想到是三坟。”
  李辟尘回应:“我护送你入天门。”
  陈道生哈哈一笑:“道兄好意,那便多谢了。”
  七日之后,陈道生踏天而去,行有十八昼夜,落到北极津水,在游荡一圈之后,并不曾遇到三坟之炁,也不曾碰上什么神秘老人,亦或是书灵古圣之类,于是只能笑叹三声,失望而归。
  可就在临走之前,忽然有一道声音回荡津水之上。
  “道不同,不相为谋,归去吧!”
  这道声音浩大且恢弘,然而却并不曾被其余众生听见,陈道生顿时一惊,在呆住之后,仰天大笑数声,再不留恋半点,顿时是拂袖而去。
  道不同。
  三坟果然是有灵的,只不过却不认可他陈道生。
  这太古至圣所书写的东西,那位无名的执笔者,他所留下的证道之物,是有自己选择的权利的,而陈道生所想的,则是那可笑的姜天崋与秦火,耗费了四十八万年的岁月,到头来还不知道,他们根本不可能寻找到这本书。
  三坟对其嗤之以鼻。
  “圣人之坟,神人之影,至人之炁……罢了,能领悟多少,看你自身造化与悟性吧。”
  陈道生离去的身影顿了一下,忽然转头,看着那空无一物,只有巨大浪潮的津水,开口朗声道:“你是在问我所选择的道路吗?”
  没有回应,三坟之碑沉默下去了,陈道生叹了口气:“我寻找了天意这么多年,甚至不惜成为天帝的下属,愿意尊他千年,全都是为了至人之道,我认为这就是我的路。”
  “有人说我两面三刀,有人说我墙头野草,也有人说我心中根本没有故土故乡,我以前听过很多人这样骂我,甚至三姓家奴……”
  “但是,我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理解至人,我投靠于谁,只是为了道,他给予我桃花,我报之以琼瑶,但这一来,我已经报答了你啊,所以你我两清,在没有任何的恩怨情仇,这就是放下。”
  “情讲情,情还情,故而忘情至无情,这才是大逍遥,无牵挂。可对方不这样想,他认为我和他是旧识,应该留他一命,或者帮助他才对,可这没有道理啊?恩情已经还完了,对吧?我们已经是陌路人了。”
  “我一直认为,修行之事,要拿得起,还要放得下。”
  陈道生对空旷的津水开口,诉说着自己的道路。
  “有些人很可笑啊,他们自己没有放下,然后就去劝解别人,说你要看开啊,不要向心里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然后自己那点破烂事情还没有理清楚,谁给的脸面来干涉旁人?”
  “你一说他,他又不开心,说自己是好心被当做驴肝肺,既然这样,你我老死不相往来,我也没有求你过来,你自己凑上来……自作多情。”
  “他们拿起来了,但是放不下去,却要劝别人放下,然后别人放下了,他们还是没有放下。”
  陈道生叹息:“我以前就是在这样的生活中渡过的,故而我所认为,一事归一事,事事清楚,事事明白,日后你我是朋友还是敌人,都不会在有半点的牵挂。”
  “这就是至人,最大的逍遥,该给的,已经还清,该放的,已经放下。”
  三坟之碑有了回应,那浩大的声音带着疑问与嘲笑:“你是这样理解至人的,确实也是一个解法,但是你有想过吗,如果你真的能够放下,为什么还在元荒花费了三百年的时间?这不就是放不下吗?”
  陈道生:“因为我还没有拿起,所以放不下,你想让我拿起,很简单啊,现在现身,把无上大法给我,我就把你丢下。”
  三坟之碑发出笑声:“胡扯不是?你这个人啊,是古往今来都少见的,是四大众生之内,藏在有情众生中的……真正的无情众生啊!”
  “好了,我知道你的道路了,但再想从我这里套出更多的话,那是不可能的。我对于你有了些改观,但是依旧不会把东西交给你。”
  陈道生凝视着那波涛汹涌的津水,忽然笑道:“如果是李辟尘呢?像是你这种存在,会不会见到他,难以自己,随后直接就……送了他一道光华?”
  “他有圣人的碑,也有至人的炁。”


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这世上本没有路
  天宫外,有浩大天门应时而起,陈道生离去,临行之前向李辟尘道谢,而后渐渐隐没在那扇天门之内。
  这是通向一处小界的天门,李辟尘没有想到,陈道生所在的地方,居然是一处瓶中界。
  他并非是大洲来客,也不是名门大户,更不是仙山魔派,就仅仅是无数凡人中的一个,当真是得了机缘,这才一跃化龙。
  李辟尘颇有感慨,这和自己不一样的,这一位是实打实的,一步一步走上来的,能忍常人所不能忍之事,能闻常人所不能闻之声,故而最后,能得常人所不能得之物。
  送走了陈道生,天门关闭,大庭圣部以祝融氏为首的诸多大巫齐声恭送,而那位上上代的圣人也出现了,叹了口气,言道:“该还的恩已经还完了,他超出了我的预料,最后还是没能留在这里。”
  诸多大巫之中有人不解,而这位老圣人不欲多言,他已经十分年迈了,并且因为禅让的原因,跌下圣人境,炁息不断的开始衰落,难以抑制。
  李辟尘为他洗刷了身躯中的污浊,这让老圣人又能延命千年,因为他本身的寿元未尽,而大巫们的寿数是比不了仙人的,他还有进步的空间,只是因为衰老和操劳,而导致身躯内积劳成疾。
  巫道动用天地祖先之威,能摄神之权柄,可以说是十分厉害的了,但以肉身为兵,最后往往会留下一些伤痛,纵然是大巫本身也难以治好,这种就算是后天衍化先天的病根了。
  有些东西,有些疾病,甚至连仙神都难以根除,更会染上,这听上去简直匪夷所思,而这种疾病或者毒,往往对于寻常的凡尘众生根本无效。
  譬如最著名的一句话,香火有毒。
  这是在告诫诸神,不要过分依赖香火,否则最后会对神躯形成掣肘,李辟尘所能想到的比喻,大概就相当于吸食鸦片?
  或许有那么一些相似性,但是还是不同,因为香火是神必须要取的东西,有毒,只是先神在告诉后神,不要把香火捧得太高,无所不能,重要的还是修炼己身。
  即,说白一点,外力带来的东西终究是有极限的,如无根浮萍,如空中楼阁。
  “多谢天帝。”
  老圣人对李辟尘道谢,诸大庭巫人也同时谢过,再之后,便是整个帝山即将离去,李辟尘望着那些从五重乐土之中改修无缺仙道的人们,倒是忽然一笑,心中言道,掌教让自己开了一脉山门,原本就那么几个毛人,如今倒是人满为患,反而不需要广开门徒了。
  那么,这座五重的乐土,必须要融入峨眉群山之内,否则自立山头,还是会容易造成隔阂。
  李辟尘挥起了手中,身后的风筝剑匣内,天丧、天禾、天望同时飞出,带着撼动天地的伟大力量。
  遥远的东原,柏山圣人带了数位大巫前来相送,遥远的北原,仇夷圣人亦是到来了,言中称呼,恭送天帝归乡。
  老圣人看着这一幕,忽然大叹了一声,对李辟尘道:“火帝开辟了巫道,然而如今,巫道诸多圣部虽然还以祖庭自居,但却已经不如仙神之道了。”
  “毕竟是自遂古以来的道路,后来者开辟的诸多道路,似乎已经要走向尽头了。”
  李辟尘摇头:“并非如此,难道巫道没有飞升之人吗?”
  老圣人疑惑:“当然是有的,天帝有何指教?”
  李辟尘道:“我想起了一句话,但这句话不是我所说的,可是此时,用来和您交谈,却是十分应景的。”
  这并不是胡言,李辟尘确实是想到了一句话,虽然说话的人,早已经被玩成了一个梗,但先贤不可不尊敬,故而此时谈论,还是抱有十二万分的敬意。
  纵然这位所谓的“先贤”,比起李辟尘来说,要晚上了不知道多少岁月才会出生。
  老圣人带着疑问:“请天帝教我?”
  李辟尘一笑:“这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也有了路。”
  “把路换作道,其实也是一样的,火帝开辟了前方,后面如何走,是你们的事情。”
  老圣人听闻,悚然动容,惊道:“天人语也!能言此话者必然是一位当世大圣,不知道究竟是谁所言?”
  李辟尘摇头不谈,老圣人面露可惜之色,紧跟着,常羊巨人便站了起来,把帝山托起!
  那巨大的身躯扛着更宏伟的帝山,常羊巨人的身后,跟着一百零八位龙首巨神,踏着风雨,手擒雷霆,气势滔天震海,让整个中原四极都隆隆而动!
  “移山!”
  众仙家升天而起,乘风踏云,或驾驭云雾雷雨,那古老神话中说,神人主天,真人主地,仙人主风雨。
  常羊之土上空出一片广袤的天地,这里化作了高原,碧草连天,再不是曾经荒芜的模样,而诸多大巫之中,有人庆幸,有人叹息,有人则是感觉,压在心口的巨大山石终于落下了。
  各方起法过天门,而在遥远的津水,大地隆隆颤动,浪潮拍打着黄土汇成的河岸,这股波动从津水开始,在一刹那,传荡到了整个元荒。
  有山岳忽然拔地而起,透露出莫名的炁息,然而那座藏匿起来的碑文轻轻震了一下,那些拔地而起宛如石林的山岳,陡然寂静下去。
  是穹昊氏和太上昆仑补全了这片天地,这是没有错误的。
  但是同样,有大圣的血肉落在这方,这个传说,也是正确的。
  曾经被人斩落苍天的一只手,那铜衣甲士的影子萦绕在某人的心头难以散去,愤怒的咆哮贯穿诸天的星云,直至那一刀劈落,带着鲜血浸满青天。
  “既是死者,那就好好寂灭下去吧……带着古老时代最让人悲哀的秘密之一,再也不要醒来。”
  三坟之碑吐出了声音,于是那些血肉没有再次出现异动。
  浩大的天门内,众生的身影已经越来越淡,最后随着那浩大天门关闭,元荒之中便失去了太上的身影。
  “我确实是很想送他一道光华,但是他却不会接受,因为道不同,他最后会亲手毁掉现在的道路,这个人和你陈道生不同,他是至人,但却有着大执念。”
  天碑的声音还在诉说,但到最后却渐渐的消失,越来越难以听清,只留下诸如“寂灭”、“乡影”、“人间世”、“不闻不知”等渺渺的音词。
  ……


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仙武文明,天庭初立
  熙熙攘攘,人海人山。
  云雾在光的照耀下逐渐散开,那锦绣的山河涌现在世人眼前,层峦叠翠,凤鸣鸾和,浩荡的神木参天而起,河水中浪潮翻滚,与青天交相辉映。
  尘世醒来了,带着笑与哭,苦与乐。
  这里是太华山外。
  石明镇上,往来之人无数,在过去,凡尘中人难以寻到的仙山小镇,如今却出现了无数的游历者。
  隐世的石明镇出现在了众生的面前,而对于原本的镇民来说,如今他们多了一个职务,那便是对于这些“外来者”进行踏入修行之世的“引导”。
  所谓的“引导”是什么?
  那正是“升天”。
  这个事情,便要从头讲起。
  三百年了,云原发生了剧变,首先第一点,便是那高悬天宇的火云山。
  三皇治世,同入火云已有三百年。
  不论是不情愿的也好,巴不得的也好,无所谓的也好,总而言之,三皇已经共治世间三百年,对于人道,带来的变化简直是天翻地覆的。
  姜皇说行与武,主八方天时;
  魏皇论德与工,主六合地运;
  赵皇说法与理,主人间苍生吉凶祸福。
  最开始,三皇之间必然互相看不过眼,尤其是姜赵之间,前者常怒,后者卑微,但这三百年过来,两人之间的关系渐渐有了一个平衡。
  烂柯棋局所衍化的千年,事实上正是第一个百年,而诸多仙神在观察之后,发现了这三位弄的似乎还不错,故而就在第一个“千年”再度劝说三皇,把虚假的千年,试试变化为真的千年。
  姜皇没有反对,但他依旧不甘心。
  “孤看见了,天下确实开始兴盛繁华,孤知道各位得意思,无非就是把原本的推演,变成真正的三皇治世。”
  “但孤依旧不甘心,各位,算上虚幻的时间,孤如今也有千岁!但放不下,依旧是放不下!”
  “孤主八方天时,号曰天皇氏,让这人间风调雨顺,倒是也遂了你们的愿!但这一切,不过是孤想要告诉各位,即使没有那二人,孤一样可以统御天下!”
  “孤,一人亦可带给这人间平和安定!”
  人的意志并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改变的,但姜皇说归说,他依旧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诸仙神无奈,但这其中,有一位仙人出面,笑谈道:“姜皇已入局中,但只是他自己还不自知罢了。”
  局,什么局?
  又仙神不解,但同样,也有仙神明悟,抚掌大笑。
  于是三皇治世自第一个百年结束之后,再过二百年,这是真正的二百年,在这二百年里,人间的格局有了巨大的变化。
  小的仙门如雨后春笋般冒头,众生开始尝试把天雷地火代入生活,尤其是当天工术出现的时候,这人世间便多出了一种东西。
  偃甲。
  有修行者所用的仙兵被摩刻,成为人间所驱使的东西。
  随后,能遨游天宇的“仙舟”出现了,并且不再是仙人才能使用的东西,而是大范围的出现在了人世间。
  妖出现,化形,会在人间游走,这时候,需要去仙门或者神祠请来一份勾牌,如果这两处请不到,也可以直接向火云洞请。
  那么,越是靠近仙门的地方,人的德行与道理也会越发的近似圣贤。
  终于,在某个时日,当黎明的太阳升起,魏国境内,一位仙人游历凡尘,来到一条名为“洈水”的大河之畔,那河流中,有渔夫撒网,但紧跟着,却有白鲤出现,那渔夫却不上前抓弄,而是一眼就看出了他是妖。
  那白鲤向渔夫鞠躬,头颅点水,向这渔夫而问道,那仙人看的惊奇,因为心中想着,这渔夫不过是个寻常百姓,哪里知道化形之妙?
  但却没有过多时,那渔夫开口,吐出天人之语,不仅仅让白鲤惊讶,更让隐在一侧的仙人瞪起了眼睛,随后没过几个呼吸,便有雷光重重,大浪滔滔,看那白鲤登天而化龙的时候,这位仙人心中顿时发现了,人道的盛世,或许已经悄然到来。
  当众生注重法的修行,注重德的培养,亦同样不会落下武与器得时候,不轻视也不贬低其他的道理,会认真的去实践与试验。
  就连渔夫和樵子都能点鱼为龙,唤石人开口,到了这个地步,简直就是只存在于梦想中的世界。
  大德,大贤,悄然出现在茫茫的尘埃间。
  而由于三皇入火云,在人世间,“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思想居然短暂的被遏制了。
  有多短?
  约莫两个甲子。
  但却是最好,也是最妙的两个甲子。
  这是三皇,乃至于仙神都没有预料到的。
  貌似开始走上另外一条道路了?
  这般景色,倒是颇有些万八千年前,人道盛世的光景。
  于是,在三皇的决议下,人道之中的王朝开始渐渐式微,取而代之的,则是另外一种东西!
  天庭!
  以天庭统御天下众生,而诸修行之人,达到升仙的关隘之后,可以自己选择登神还是化仙,但不论是哪一种,首先要经过九玄仙山,或者六道神部,要在其中留下名讳,这才能去往天庭。
  天庭的出现,其实正是姜皇不甘心的产物,诸仙神也已经明白了个中缘由,但对于诸仙神来说,天庭的出现,似乎还有助于仙道与神道,当然,诸仙神同样也明白,依照姜皇的个性,他必然是不会放弃天皇地位的,那么等到上千年,数万年过去,当天庭发展成为一个庞然大物的时候,或许就是彻底把诸仙神镇压的时候。
  幻境棋局千年,不仅没有磨灭他统一的念头,反而更加的执着了,从这一点上,他有大执念,倒是和李辟尘有着巨大的相似性。
  这等于是变相的统一了诸世,而姜皇的算盘打的也十分的好,毕竟他身为第一代的天皇氏,主动八方风雨,从地位上来说,凌驾于地皇氏与人皇氏。
  从一定程度上,他便是天道在人间的代言者,当然,姜皇想的可不是区区的天道,他这一系十世,俱都是要效仿人皇行事,是所谓“替天行道”。
  这样一个庞大的怪物出现的时候,仙神知道自己正在喂养一个可怕的存在,但却没办法制止,只能用升天的手段来遏制,即用仙神二道来分开原本打算进入天庭的修行者。
  这里面自然是有很多人,原本想要前往福地仙山,后来因为无缘而不能入,现在则是没有这个顾虑了,但相对于原本九大福地来说,有很多地仙是不愿意看见这个模式的。
  原本收徒,一讲缘法,二说悟性,三谈道德,第四才是说根骨。
  拿太华山来讲,那钟灵铁谷,百丈飞索,静心之道,三千玉石台,哪一个不是为了磨练心性而设下的?而没有外观仙人的通碟引荐,休想寻找到福地所在之处。
  并且原本收徒,多数都是少年人,或是以孩童为多,因为他们的道德观没有彻底定形,可以正确的引导和塑造。
  但现在为了遏制天庭发展,故而不得不广开天门,这就导致一个后果,即那些从下面小仙门内出来的人,在某些德行,操守,乃至于为人处世之上,良莠不齐。
  于是有的仙门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而有的,则是隐入人间,彻底遁隐不见。


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反正不要钱,多少信一点
  事实上,诸仙神虽然知道,天庭之事是天皇氏搞出来,为了针对仙神二道的利剑,并且因为套用了他们道理的关系,导致这帮仙圣还不能反对,从心里上来说,能恶心仙神二道,确实是让天皇氏很爽,但是还有一个问题,这才是催生天庭,压垮他决定的最后一根稻草。
  那就是随着人世的发展,人人如龙似乎已经不是遥不可及,这就导致了一个巨大的问题。
  人间对天时众神,众仙,乃至于……对他这个天皇氏的祭祀与请求,开始变得少了。
  取而代之的,则是地皇氏与人皇氏的兴盛。
  因为诸生都可以修行法术了,那么,对于风雨这种东西,他们的请求已经不像是以前那么强烈,而且还有一点,众生凭借着法力,不断开凿大河大江,甚至引导大海和暴雨注入河床,在人世间造化了许多本不存在的水系。
  这些水系中没有神灵的存在,亦不受天庭管辖,而有了江水,众生得以灌溉农物,这就是开始祭祀地皇,因为他们虽然有法力,但开凿山岳,造化江河,还是要取得地皇氏的许可。
  不然地脉反噬,地龙翻身,这帮只是略有法力的众生,必然要损失惨重。
  紧跟着,因为吉凶祸福这种东西无法预测,故而人皇氏的祭祀也更加的兴旺。
  于是,随着这种状况的日益推移,当众生不再需要“看天的脸色,靠天吃饭”的时候,天皇氏的祭祀必然就会衰落下去。
  虽然仅仅是衰落,并非是不祭,但其中危机可见一斑,不过短短三百年而已,天皇氏的地位就已经岌岌可危,怕是这样过了一二千年,天皇氏彻底就会被扫入路边的枯叶堆里了。
  三皇的地位并非一成不变的,这取决于众生所尊奉的信仰,这让天皇氏十分的紧张,他的大业还没有完成,怎么可以在这种小事上输掉?
  地皇氏和人皇氏在窃取属于他的祭祀与气运!
  既然都是三皇治世,且从格位上来说,天皇比其余二人都要高,那如今自己的祭祀衰落,这就不可能还会安稳坐着。
  立天庭,必须立天庭!(愤怒)
  这几乎就是拍着桌子吼出来的。
  这天庭一立,天皇氏的地位便稳如太华之山,不可撼动!
  地皇氏和人皇氏想要升格?
  彼可取而代之?
  门都没有!
  于是他成功了,当然,立天庭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另外二皇没有理由反对,对于诸仙神来说,天庭确立了之后,他们才发现其中的隐藏问题,但这却也没有办法取消,因为他们没有资格。
  最初三皇治世就是他们弄出来的,现在搞了个天庭压在头上,也只能苦笑连连。
  于是天庭成立了,确定下祭祀的东西之后,天皇氏很是满意,自己这个最高的位置算是坐的安稳了,名义上还是地皇氏与人皇氏的顶头上司。
  他这千年虚幻修行,三百年货真价实的法力,在某一日,趁着地皇轮值的时候,天皇氏偷溜下界,化一道华光坠入人间。
  他要看一看众生对于天庭的反应。
  三百年,不,应该说是一千二百年,那千年虚幻对于天皇氏来说也是实打实的经历,虽然并没有真正的增加寿元,但那光影却在脑海中挥之不去,不可磨灭,成为记忆的一部分。
  这么久远的时间没有来到人间,这天地之内的变化,与其通过乾天镜来观看,不如切身实际的体会一下来的深刻。
  天皇氏化了个游侠的身影,腰间斜挎着一柄长剑,剑鞘的尖几乎都点到了地上,而那容颜,看上去不过方才弱冠,俊秀的很。
  摇摇晃晃,那目标选中了太华山脚的石明镇,毕竟火云山距离太华较近,当然也只是相对来说。
  ……
  周砾擦了擦脖颈上的汗,看着眼前熙熙攘攘的人群,露出了欢喜的笑。
  还好还好,总算是赶上了。
  太华山的升天时间就要到了,错过了这次机会,下次的升天就要等上两个甲子,虽然在第二个甲子之前,还会有一次福地开山,但自己没有外观的通碟,是不可能进入仙山修行的。
  自己的事情自己知道,周砾明白,自己本身的天赋并不高,这一次的升天法会,就是冲着登入天庭这个目标来的。
  入天庭,弃仙道入神道,可混个一方小神吏,从基层干起,慢慢向上攀爬,未必没有来日登临大神果位的时候。
  开始,土地山神什么的,必然轮不到自己,能做个传讯的神吏,已然是大福气。
  眼睛在四周望了望,很快就发现,这镇子上,几乎所有的歇脚处,不论是吃茶的,还是卖糕的,亦或是休息的,修行的,全都是打着同一家的招牌。
  并且其中,还特意注明了,有出售各种灵芝草药,能够恢复体炁与法力。
  他选了一个地方,赶了这么久的路,总是有些疲惫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