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典妾-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呦。这会儿你顾大官人倒想起您的侄儿了,前两天怎么就没想起这丧父失母的可怜孩子呢!”李玉娘嘲弄地瞥了过去,觉出身后顾昱揪着她衣服的手一紧,也知自己逞一时之快,让顾昱又想起伤心事了。当下,也不再抓着之前的事说,只道:“我手上有娘子临终时写的遗书。上面注明了小郎君由我照顾,这上面可还有她的指模,如果你不信,咱们可以上堂请大老爷看看,倒可以顺便对一对你手上的契约是不是有和我一模一样的指模了。”

顾润被她呛得愣住,眼珠子转了转,不过两秒就已经想明白再揪着这事儿对他也没什么好处。当下哼了两声,甩了甩袖子昂着头往门里去了。甚至都未再看一眼他亲亲的侄儿。

李玉娘低哼一声,伸手拉起顾昱往巷子外走。眼角瞥到顾昱一直扭头往后看去,她的手紧了一紧,在顾昱吃痛抬头看她时低声道:“不用觉得不甘心,总有一天,你还会回到这座院子里来的。”她就不信姜家会这么咽下这口闷气,且不说钱财,就这么窝窝囊囊地丢了姜氏的陪嫁的事儿也够让他们受不了的了。

她心里如斯想着,却不想顾昱突然停下脚步,回过身去,望着幽长的巷子,抬头看她,“玉姨,有一天我会回到这里的。不管多久,我一定会回来……”

讶然低头,看着顾昱一双眼睛熠熠生辉。板起的小脸上竟有有一种坚毅之色。李玉娘感慨里又有些黯然,只有经历过痛苦才会成长,而这种一夜而来的成长对顾昱来说不知是好是坏。

花了一辆破旧甚至没有车篷的马车,一路摇晃着往何嫂家去。车上几个人一路都是沉默的,直到下了车,脸上才现出几分笑意。【小说下载网﹕。。】

“昱哥儿,我家中简陋,你莫要嫌。”何嫂笑着开了门,带着几人进了院子。虽也是独门独院,可何嫂家却还不到顾家三分之一大,只有正房一大间,隔了两间小屋。又没有厨房,只在院里里搭了一个棚子遮着灶台。院子里也没铺青石板,虽是铺了沙,可一下雨大概也是一院泥泞。不止这样,院里还隐约有些什么臭味似。

一进院,顾昱就不自觉地掩起鼻子,原本就难看的脸色更加不好看了。李玉娘见状,拍了他一下,笑着道:“姨娘莫要和我们客气了,这么一大群人突然挤过来也是难过了你。不过好在只要雇好了马车我就可以带着昱哥儿往泉州去了。”

何嫂笑着看她,虽然有些舍不得顾昱,却没有出声作挽留之语。这个时候。没有比娘子的安排更好的出路,更何况,她们的身份和所处的环境也不容她来挽留顾昱。虽然大宋尚文,就是扫地老伯、打鱼老翁、酒楼博士都不乏出口成章的文人。可是,到底不过是少数人。

也不多说,她笑着推开门把众人往屋里让,“先歇歇,一会儿何嫂给你们做好吃的……”话还未说完,她的脸色突然变了。几步窜到通往里屋的小门,她神情慌乱地推开虚掩的门冲了进去。

虽然不知道发生什么事,可看着她的举动。李玉娘也毛了。姜氏的钱财大概就是放在这屋里的,可别是何嫂家竟闹了贼。

抬脚跟进去,就看见何嫂呆呆地跌坐在床前,在她脚下,一只花纹精美与这简陋昏暗的小屋很不搭的木箱大敞四开地丢在地上。不用细看,目光一扫就已经看出里面已经是空空如也。

张了张嘴,李玉娘的心跳得快要蹦了出来,好一会儿才能静下心来问:“东西都放在这箱子里了?”

被她一提醒,何嫂撅起屁股趴在床前,伸长了手臂往里够,好一会才扒出一只箱子,打开一看倒是松了口气。“娘子的首饰还在。”

也没去看箱子里的东西,李玉娘一扭身就往外走,“我去衙门里报案,也不知是哪个杀千刀的盯上你了。”

何嫂紧跟在她身后,张着嘴,想说什么又说不出口的样子,两人一前一后地出了门,可儿和顾昱两个睁大了眼看,有心问又敢问,眼看着李玉娘开了门,要往出走,何嫂实在是忍不住,叫了她一声,过去拉住她,还未张嘴,就愣住了似的。

李玉娘顺着她的目光扭头看去,只见不远处的巷子口正摇摇晃晃地走过来一个花胳膊。阳光下,被那花团繁簇的花绣眩花了眼,待那人走近了才认出这年轻男子竟是何嫂的儿子宋平。

宋平看着她们,扬着笑脸,挥挥手,把手里拎着的满满一包东西举得老高。何嫂却似傻了一般,怔怔地看着他,突然之间冲了过去,一个耳光就扇在儿子脸上。又抓着他大骂:“是不是你?是不是你?你是疯了,什么钱都敢动啊……”

此时此刻。就算何嫂什么话都不说,李玉娘也能猜出一二了。还当是何嫂行事不密,被贼人惦记上了,却没想到原来是家贼难防。沉着脸,她原本还要往外走的脚步就停了下来。

被老娘打得疼了,宋平支着胳膊也不还手,只一个劲地喊道:“娘,你别打了,我也给你买了东西,没忘了你啊……”

听了他的话,何嫂更恨,也不管打的是哪,拳头如雨般落在宋平赤 裸的胸膛上。还是李玉娘轻咳一声,上前去拉她才住手,喘着气喝问道:“那箱子里的银子我是数好了的,足一百五十两银子,你说,除了买了这身花皮,你还剩多少?”

“什么花皮啊?这可是杭州城里最好的纹身师傅的手艺,贵着呢……”宋平嘀咕着,看老娘又要挥拳打来,忙闪了闪把手里的大包小包往地上放了,伸手往腰间摸去,“也没剩多少了,这身花胳膊,我就花了三十两银子,又请兄弟几个吃了两次花酒,还借了些银子出去……”

他还没说完,何嫂已经一把抢过他手里的钱袋。看看里面只剩下一些散碎银子,她扑通一声就跪在了地上,拉着李玉娘的衣角求道:“玉娘,是老婆子教子无方,竟教出这么个没心没肺的混帐。这些钱,不管多少年,我都会还上的,只求你不要去报官了……”

李玉娘也慌了手脚,“姨,你快起来,起来慢慢说啊……”扶起何嫂,她瞪向挠着头一脸苦相的宋平,“你说借了钱出去?如今借据可在?说了要几日还的?”

“耶,借钱可兄弟还要什么借据啊?”宋平小声咕囔着:“女人懂什么是朋友有通财之义啊……”

被他的话险些气撅过去,何嫂上前揪着他的耳朵大骂:“你个没脑子的混小子,整天被那些无赖行子哄得团团转,恨不得把心掏了给他们。钱袋里的钱就从没有捂暖过,甭管谁,跟你一开口准往外掏,对别人是掏心掏肺的好,可你有难处时怎么就没见哪个肯伸手来帮的呢?兄弟、兄弟,我看都是一群把你当冤大头的债主!”

骂得宋平搭拉着脑袋不吭气,何嫂又上前来求李玉娘。李玉娘咳了一声,把眼睛往后瞄了瞄,“姨娘,那些钱可不是我的。”

被她点醒,何嫂拉着儿子一下子跪在顾昱面前。声泪俱下地求着顾昱不要去报官,又狠狠捶打着低头不住嘀咕的儿子,“就当我把这混小子卖了给小郎君,不管你让他做什么都成。我们娘俩一定会想办法把那钱补上的。”

看着从小照顾他到大的何嫂跪在面前苦苦相求,饶是顾昱这几日成熟得多了也闹个手足无措。看看李玉娘,虽然不想求她,却还是低声唤了一声,一双眼企盼地看着他。

李玉娘想了想,觉得自己不好直接说什么,便道:“昱哥儿,现在何嫂已经承诺不管花多少时间,也会把他儿子偷去的钱还上。说到底也是几年的情份,如果你愿意,就不妨让何嫂以后多还个几两当作利钱。你若是不愿,那也就当我什么话都没说过,该报官就报官,想怎么着就怎么着好了。”

一听到李玉娘又说报官,可儿也急了,冲过来求着顾昱:“小郎君,你千万不要报官啊,何嫂对你那么好,你怎么忍心把他的儿子送进衙门吃苦头呢!我听说,大牢里会死人的……”

被她们的话闹得头痛,顾昱摸了摸头,犹豫着道:“就照玉姨的话做好了,何嫂以后慢慢还钱,至于什么利息什么的就那么算了。”

听他说完,几个人都松了口气。那宋平也“腾”地一下跳起,竟伸手去搭顾昱的肩,“好兄弟,算你讲义气。以后咱们在一起,哥哥我一定会好好照顾你……”惹得何嫂伸手就来打他。

李玉娘皱着眉,瞥了一眼宋平,心里厌恶他的作派。便冷声道:“且慢,虽然昱哥儿说不用报官了,可这事儿还没完。”

何嫂一愣,脸上便现出惶恐之色,看着李玉娘的眼神也变得怪怪的。倒是宋平仍大大咧咧地傻笑,“李娘子,你还想要怎么着,你就直说,我宋平是个直肠子,可没你们那么多弯弯绕。”

“直肠子?我看你真是肠子太直了,只怕以后被人骂了还要帮人数钱,到那时候我姨娘没了送终的人,哭都哭不急了。”虽然李玉娘这话说得狠,可何嫂却松了口气。心里一想,倒被李玉娘的话触动了心事,忍不住又捶了宋平一下,抬起手拭起泪来。

被老娘打得没了脾气,宋平苦起脸道:“我的姑奶奶,你有什么话就直说好了,我可受不了这个熬心劲儿……”

李玉娘冷眼看着他,沉声道:“你现在就出门去,我不管你是把钱借给了谁,你都要让他写了借据,限他两个月之内把钱还回来,要不然,就是昱哥儿不报官,我也要去找陆都头的。”

被她一句话惹毛了,宋平横着眼睛瞪着她喝道:“真是小家子气的娘们,江湖救急,哪儿还有找人补什么借据的,要你这么做,我宋平哪儿还有脸去见人啊!”

“呸,你的脸面值得几钱几两?为了你,何嫂都不惜跪地求饶,只怕你被送进衙门吃苦头。你要是有良心,就该知道为她着想,彻底断了和那些狐朋狗友的来往。看看你自己现在是个什么德性,一身花绣就当把自己当成个人物了!不要脸……”李玉娘啐了一声,也不看宋平阴沉的脸色,又骂道:“这世上最可耻的就是自以为自己是多了不起的人物,却不知自己的逞能让自家娘家牵肠挂肚愁白了头的无赖。宋平,你要是真觉得自己是条好汉,就先学会什么叫孝顺,一个男人,连自己娘亲都不能尽顺,还好意思拍着胸膛叫自己是什么好汉?还江湖呢?我呸,就你这样的人也说什么江湖,不怕人笑掉了大牙……”

被李玉娘一连串的骂,骂得面红耳赤,想要发火,可看看一旁正抹着眼泪的娘亲,宋平只觉气闷难当。猛一地跺脚,他恨声道:“好好好,你说得有理,我宋平今天就豁出脸面去,现在就去找他们补借据……”说着,就往外面走去。走了两步,又回过头来对着老娘叫了一声:“娘,你莫哭了,这回我一定把借据拿回来……”

何嫂收了眼泪,看着儿子渐远的背影,抹了抹眼泪,突然笑了一声。看看李玉娘,她真心地笑着谢道:“这混帐家伙,我也没少骂他,可他总是左耳听右耳出,总是改不了那些个毛病。要是这一次,他真能被你骂醒。那玉娘你可就真是我的大恩人了……”

“什么大恩人?我看姨娘还是心疼儿子,下手太轻了。”李玉娘咕囔着,想想现在的情形,不禁又皱起眉来。“还是进去看看那些首饰吧,看起来要拿去当上几件,才能凑够往泉州的路费了……”

第二章 路遇淫僧

第二章 路遇淫僧

典当了大半的首饰。李玉娘又把姜淑云许给她的那部分钱留了下来。因为发生了监守自盗这样的事,何嫂也不好再拿原本说好的那份钱,推了几次见她还是不肯收下,李玉娘也只能作罢。

至于宋平,亲眼看到拿回来的写得乱糟糟的欠条后,李玉娘令他亲自打了欠条,画了押。虽然顾昱可能很长时间不在杭州,可这笔钱总还是必须得要回来的。甚至李玉娘很高利贷地加了半分利息。

整理行装,把剩下的几样好首饰都装好了给顾昱贴身放着,又好好嘱咐了一遍,这首饰就算是到了娘舅家也不要拿出,自己留着等日后娶了娘子这就算是姜淑云送与儿媳的见面礼。

在李玉娘想来,姜家手中还握着姜淑云的十顷地,就算姜家不愿为顾昱出面夺回家产,有这十顷也够顾昱衣食无忧了。因此倒不太担心顾昱今后的生活。

因为担心路上不安全,找的是熟悉的车行,而车夫正巧就是上次去余杭的那个老王头。说是老王头,其实也不过是四五十岁。只不过这时候的人平均寿命不是很长,年过四十,就算长者。就象何嫂虽然常说自己老婆子老婆子的,其实也不过才四十五六岁。这要放在现代还是正当年。

瘦马轻车,缓缓驶出杭州城。何嫂没有来送行,只是一早在门前带着一双哭红的眼睛告别。拉着顾昱的手叮嘱了一遍又一遍,去了舅舅家就比不得自己家,莫要太顽皮惹恼了舅妈要吃苦头。

顾昱一一点头应下,上了车却又跳下去抱了抱何嫂,这才重新上了车。毕竟不比在现代,浙江与福建虽然在李玉娘眼中相隔不远,可对大宋的人来说,却是相隔千里。今日一别,还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相见。

撩起了后面的车帘,顾昱坐在车上,默默地望着渐渐远去的城门,直到城楼上的旗影也看不清楚,才放下帘子,吸了吸鼻子。

“舍不得?”看了他一眼,李玉娘只是淡淡道:“没关系啊!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回来了呢!”

抬头看她一眼,虽然眼圈都有些红了,可顾昱还是哼了一声:“天气太冷了,我是在醒鼻涕可不是要流眼泪。”

可不是,已经快进入腊月,天气自然是冷的。

李玉娘一笑,也不多说什么,转过头去和可儿说话。原本没想带着可儿上路的。一来是为了省钱二来也是怕路上不安全。可这孩子却说什么都要跟着,似乎是怕李玉娘就这么一去不回把她丢下不管似的。

倔不过她,李玉娘也只好把她带上身边。倒是省得一路上只对着一个倔生生的臭小子了。

离开杭州城的前一天,陆五把办好的户籍送了过来。虽然仍然有些看不明白。可捧着那印了官印的户籍册,想着自己终于又成为一个自由人的时候,李玉娘从心里往外乐开了花。

虽然已经快进了腊月,可路上总还是有些绿色,两边的田里也有正在地里捡菜苗。这是油菜苗种得密了,要挑瘦小不易活的拔出来,好让剩下的菜苗活得太壮实。

远远地看着地里忙乎的人们,李玉娘心情大好。总觉得现在连闻到的土腥青草味都透着一种自由的味道。自然就忽略了顾昱一天比一天难看的脸色,倒是可儿,心思细腻,看出了顾昱有心思,便劝他:“小郎君,泉州和杭州虽然相隔甚远,可日后有机会我和玉娘姐姐都会去看你的,你也不用太过担心。”

顾昱看看她,张了张嘴,却什么都不说,又低下头闷不作声。可儿无法,只得悄悄同李玉娘说了。李玉娘细细一想,倒觉得顾昱不是舍不得她们,而是大概对泉州的生活有些恐惧。就算是大人。突然到一个地方也会觉得惶惑茫然,何况是个孩子。

“昱哥儿也不用那么怕,虽然你舅母凶了些,可你舅舅却很疼你母亲的,你去了,他一定会对你很好的。”

被李玉娘说中心思,顾昱抿着唇犹豫了下后才吞吞吐吐地道:“崇哥儿他……”

听了这几个字,李玉娘倒是真明白了。姜崇之前就经常和顾昱打架,那时候还好,一年见不了几次打起来也不过是两个亲戚之间的小孩闹别扭,可一旦寄人篱下……

突然之间心肠便柔软下来,伸手摸了摸顾昱的头,李玉娘轻声安慰道:“不用担心,你舅舅一定会对你视如己出的……”

虽然李玉娘的安慰并不能让顾昱完全放下心来,可随着马车一路向南,天气渐暖,道路两边的花草树木也更茂盛,官道上赶着回家过年的人也渐渐多起来,顾昱的心情也就好了起来。到底是没出过远门的小孩子,看了什么都觉得好奇。

沿着官道小路,穿过乡镇集市,终于到了福建境内。听着不大熟悉的半官话,三个人惊奇里都还有些发懵,还好有老王头在,要买吃食要住店都还没什么问题。

这一天,是腊八。正是祭灶神的日子。可巧行到一个不知名的小镇,从庙会前过,远远地看到庙前广场上筑了高台,架着大锅。有穿着淡黄僧袍的僧人站在高凳上搅粥。周围又围着许多信徒,手捧瓷碗,只等分到一碗腊八粥。

李玉娘看得奇怪,有心问却又怕人笑。在现代,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可为什么这么多人等在庙前吃粥,她就真的是不懂了。看着顾昱作老夫子状给可儿讲这典故,她也竖起了耳朵细听。听罢,不禁感慨:“原来,这吃腊八粥还是个舶来品啊!”

可不是,她从来不知道原来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这冬祭虽是在腊月可却从未明确定于初八日。直到佛教传入中国,因为腊月初八是佛悟道成佛之日,才把这腊八和“佛成道日”融为一体,演变成了后来的腊八节。

感慨完,她咂巴着嘴,一扭头看到正用奇怪眼神看她的两小,才恍惚记起自己好象说了些不该说的话。便打了个哈哈,笑着弯腰在座位下翻出带着的小锅。因为担心路上饮食不变,她特意买了个小砂锅,又带了调料什么的,虽然路上没用过几次,可却也方便不少。

“你们等着我。看我今天给你们抢一锅腊八粥来。”

那么多人,想来也没那么好抢到,不过这抢来的东西更美味。很久没有这么放肆,李玉娘在手上哈着气,鼓足了劲,跳下车去。两个小的也想跟着下车却被李玉娘哄住,“你们不看着车哪能行啊!”虽然没明说,可儿却还是明白看着行李的重要性,也不再闹,老老实实地坐回座位。偏顾昱是个不听话的,急急地跳下车就往前跑。如果不是李玉娘眼快抓住他都不知这小子又跑到哪去了。无奈之下,李玉娘也只好带着个小尾巴挤进人群。

大概是因为今天腊八,庙里派粥的缘故,今天的庙会上人特别多。不只是等着派粥的信徒,还有跑来闲逛的大姑娘小媳妇,眼睛乱瞄的无赖行子,叫卖的小商小贩,代写家书的,算命解卦的也排了一好长的一列……虽然没有杭州的商铺那么气派,可却是异样的热闹,带着一种扑鼻的乡土气。

李玉娘瞧热闹瞧得眼花缭乱,只觉这也好玩那也好看,虽然手里仍没忘了紧牵着顾昱,却一时也顾不上去管他。

原来宋朝的庙会这么有趣,不光是卖东西的叫卖声闹成一片,还有些意外的闹剧让人笑弯了腰。

也不知后面是哪家的小媳妇一声尖叫,随即响起一记响亮的耳光。然后是一个男人大声的喝斥声,再来就是被打的委屈辩解,却被对方狠狠痛扁。在李玉娘前面的人纷纷转身,往后面挤去,口中呼喝着,也不知是想打架还是起哄,场面之混乱和现代看热闹的场面有得一拼。

李玉娘好不容易拉着顾昱挤出去,还没等喘匀了气,一看顾昱,脸上通红,额上全是汗水,还不知是被谁捏了一把,颊上还留着几个指印。不好意思直接笑出来,李玉娘低下头,却正巧看到地上不知是谁被挤掉的一只绣花鞋,浅粉的鞋子弯弯一弓,虽不是三寸金莲却也恰似一朵花绽放。可偏偏这鞋出现的实在不是地方,李玉娘忍了又忍,还是暴笑出声。心里想着这小娘子发现自己丢了鞋还不知要臊成什么样呢!

眼角一瞥,看到顾昱已经涨红了脸狠狠地盯着她。李玉娘敛住笑容,装作一本正经的样子拉着顾昱穿过前面不太挤的人群。想想,忍不住还是笑道:“昱哥儿,你可要跟紧了,莫又让哪个不认识的女人占了便宜去。”牵在手心里的小手一紧,她却只是闷头低笑。

走近了,才知等候派粥的竟多半是些女人,尤其是以中老年妇女为多,远没有李玉娘刚才所想的那么拥挤。赶在其中一个施粥的僧人面前没人时挤了过去,李玉娘把手里的砂锅往前一递,那施粥的黄衣僧人立刻受惊地抬起头来。想来之前都是拿碗过来领粥的,少见这样直接拿锅上来的。

被那僧人盯着,李玉娘也不脸红,反倒冲着他大大方方地一笑,“有劳师傅了。”

那僧人看着李玉娘,竟也是抿了抿唇,眼中似有笑意,一张嘴说的竟是官话,“女施主不是本地人啊!初来乍到?莫非是还没安顿好,家中缺了粮,怎么竟拿了这么大的碗?”

李玉娘就是脸皮再厚,也忍不住脸上一热,幸好那僧人也未再问下去,只是漫声道:“寺中尚有派粮,若女施主方便的话可以去寺中领上一斗。”

眨了下眼,李玉娘惊喜交加:“寺中除了施粥还派粮吗?”是大宋朝人心太好?怎么她竟未听说过竟有这么大方的寺庙!

看着李玉娘晶亮的眼眸,那僧人点头笑道:“我们寺中也不过是本着慈悲之心,想渡大众于苦海尘埃之中享一分快活,是以每月都会施粥派米,积一分功德罢了。”

听得有米派,李玉娘暗在心里盘算,哪还理会这和尚说的是什么。眼看着她那个表情,顾昱伸手扯了她的衣角一下,悄声道:“玉姨,可儿还在等着我们呢!你快领了粥我们好回了。”

见那和尚低头往顾昱看来,李玉娘生怕被顾昱搅黄了事,便俯下身在他耳边低嗔道:“别闹,一斗米耶!还不是一升,值不少钱呢!就算咱们留着吃也够吃几天了……”也不管顾昱愿不愿意,她直起腰来就冲着那和尚笑:“我这甥儿也说多谢大师呢!”

从师傅荣升作大师,那僧人也不见多欢喜,只是温然浅笑,招过一个年岁更小了几岁的和尚过来。自己放下饭瓢施了一礼道:“我引女施主往寺中领米。”说着,便抢在前面往寺中走去。

顾昱扯了两下,实在扯不动李玉娘,只能小声嘀咕着跟在身后。听他一个劲地念叨这和尚看着轻浮惹人生厌,李玉娘不禁轻笑:“你这小孩,知道些什么?”口中虽是斥责,可心里却也不禁奇怪。这和尚倒是生了一张笑面,不象平常见的和尚那么古板,长相也生得不错,倒有几分传说中“无花”和尚的范儿。

胡思乱想之际,人已经穿过古旧的山门。虽庙门不大,可庙里却占地颇大。一道拱桥跨过一条河溪,才是威严的宝殿。可这和尚那并没有领着他们往殿前去,而是拐了个弯沿着一条铺着青石的小径往后院去了。

先是闻到一股香,幽香沁肺,待近了细看,才知近溪处横着一两枝腊梅,蜜腊样的黄色花朵精巧别致,尤其这样临水而开,暗香浮动,更美似一幅画,直可入诗。

“没想到这寺里还藏着这样的美景!”惊叹着,李玉娘松开顾昱的手跑过去围着那两株腊梅转来转去,因为兴奋而泛上红霞的脸青春逼人。大概,这是她穿来之后第一次露出这样飞扬的神采。因为自由而能够真心地去领略这大宋别样的风情,哪怕只是细小的惊喜,也足以让她绽放笑颜。

顾昱眨了下眼,看着花间明媚的笑脸,突然想起这个他已经习惯了称为“玉姨”的女人其实也不过只有十六岁。不知为什么,心里有些怪怪的,总觉得有一丝不自在的感觉。扭过头,无意中看到身后的和尚微眯着眼,目光所注,却是裙袂飞扬而起,漾出银铃般笑声的李玉娘。

皱起眉,他暗生不快,只觉得这和尚透着古怪。“师傅,”他轻唤了一声,看和尚收回了目光看向他,这才问道:“师傅,这领米的地方是在哪儿啊?”

“不远,就在前面。”那和尚微微一笑,也不再看顾昱,又转过头去看着李玉娘。

顾昱撇了下嘴,突然大声喊道:“玉姨,快走了!你再慢,大师可要把粮派给别人了!”

被顾昱喊得醒过神来,李玉娘掩饰地捋了下头发,为自己的失态有些汗颜。一时高兴,忘了这儿是寺庙,太过轻佻了。

整理了一下衣物,她走过去从地上捡起那只被她得意忘形之下丢下的砂锅。“大师,你们庙里倒是雅致。不过,这样的后院竟用来派米,倒有些浪费了,如果开发出来让人旅游应该能收很多钱的……”

看那和尚扭头过来奇怪地看她,李玉娘眨了下眼,笑着岔开话题,可不知为什么,心里突然有了一种怪怪的感觉。是啊,这后院怎么看都象旅游景点多过……

“师傅,你们派米的地方究竟是在哪啊?”心生警惕,她拉了下顾昱,停下脚步问着。

“就在前面啊!再走一会儿就到了。”和尚转过身来,望着他们的目光很是柔和,脸上也带着微笑。可李玉娘这会儿怎么看怎么觉得他不怀好意,甚至连眼神也有着那么点怪怪的,说不清的暧 昧。

咳了一声,她悄然向后退了一步。“大师善心,小妇人铭感于心,只是恐家人在外等候着急担心,今日还是先行告辞了。”

那和尚盯着她,竟是低头一笑,抬起眼时眼波流转,竟带出一丝妖魅,“娘子怕什么呢?难道贫僧还会吃了你不成?”

虽然仍是自称贫僧,可因着他突然改变的称呼,还有那双桃花四射的眼睛,哪里还寻得着半分得道高僧的模样。李玉娘抖了下,咽下要骂出来的“花和尚”一词,也不说话,拉了顾昱扭身就跑。

跑出几步后扭头看,却见那和尚脸上挂着若有若无的笑,慢悠悠地跟在身后,仿佛心中笃定他们是怎么也逃不出他手掌心一样。心中又惊又怕,恨不得使出百米冲刺的劲头来。无奈刚跑到刚才开着腊梅的溪旁,就听得头上“忽啦啦”的声音,仿佛有一片乌云从头顶飘过。还没等她反应过来抬头看,身前已飘落而下一人。

看着笑盈盈看她的和尚,李玉娘恨不得骂娘。靠!这古代就是不好玩,一色狼你会什么轻功啊?

不及多想,她顺手就把手里的砂锅甩了出去,只听得一声脆响,手臂一酸,轻了很多。这一下,竟似打在了铁块上,砂锅直接碎裂掉在地上。

愣愣地看了两眼,李玉娘再看和尚的眼神已经说清是惊吓还是佩服了。

“不用怕,娘子。只要你顺了我,我会让你享尽这世上的极乐……”

“世上极乐?呸,你有病啊你,还什么极力,你当自己是修欢喜佛的啊?!”眼看着他往身前凑,李玉娘不管不顾地破口大骂。

那和尚眼眸一闪,竟现出几分奇怪之色。就在这时,突然响起一声大笑:“你这娘子真是妙,居然也知道这假和尚是修欢喜佛的吗?!”

李玉娘一愕,抬起头来。晃眼的阳光下,一时之间,看不清蹲在假山上的男人的庐山真面目……

PS:咱也标题党一回。

第三章 小心爪子

第三章 小心爪子

抬头,眯眼,以手遮在眼前。李玉娘看了半天,才看清那个蹲在假山上的男人。

阳光很灿烂,轻风微微,带着一股暖意。假山上的男人笑容也很灿烂,带着戏谑意味的目光也很温和,可李玉娘的脸色却刷地一下白了。

那男人笑眯眯地看着李玉娘,忽然扬起手来,笑着招呼了一声:“唉,好久不见了,娘子。”

脸皮抽了下,李玉娘强笑道:“花大侠。”是她的运气不好?怎么偏偏这个时候竟又碰到这个仇家呢?莫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