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第1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到韩志雄只是处于十五天的拘留,全家人都松了一口气。根据以往的惯例,数目这么巨大的豪赌,判个十年八年的都有可能。
他们家最庆幸的是,韩志雄和韩玉臣的凶杀案无关,别说拘留了,就是判个几年,也比杀人强,杀人可是要抵命的。
一家人提心吊胆的熬了一天,中午饭都没人吃,他们就怕韩志雄输急眼了,失手把韩玉臣给杀了。
轻判韩志雄他们三个,也是上级领导对韩屯村的保护。名声显赫的模范村,出了韩玉臣的凶杀案,纯属意外。可要是再加几个刑事犯,就彻底的摸黑了。
拘留在人们的心目中,虽然也叫蹲公安局了,可到底和判徒刑有着本质的区别。
李村被抓的参赌人员,也都是拘留十五天的处罚,不过丽丽被收监,她和参赌人员不同,是组织赌博窝点的主要人犯。
夯的两个叔叔,直呼倒霉,看着韩志雄满眼都是怨怼。自家的儿孙看着他们,也是一脸的嫌弃。
第816章 加强管理
公安局干警撤走后,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韩玉臣的几个儿子求大伙帮忙,匆忙把父亲下葬。
韩玉臣的三儿子,接到村里的电话,初八上午就赶了回来。紧急下葬也是他做的决定,韩玉臣的妻子本来不同意。
她对几个儿子说:“你们的爹也快五十了,你们都成家立业了,咋着也得给亲戚送个信,不说大发殡也好歹给他发个丧。”
可她三儿子却说:“还嫌不够丢人咋的,被亲侄子和外甥给杀了,咱发丧图好看还是图好听,入土为安,赶紧埋了都心静。”
韩玉臣在四个儿子中,最喜欢的就是这个三儿子。不光是三儿子学习好,关键是三儿子性格随他,头脑特别的灵活,阴人的手段比他都高明,表面上却特别的和气。
其他三个儿子,都随他妻子,性格比较执拗。韩玉臣提到自己的儿子,说的最多的就是:“随爹只一个,随娘一大窝。”
可真是他的好儿子,在外上大学,一个人比几个人花费都高,就是参加工作了,还是给家里要钱花。家里出事后,他怕回家磕掺,连着两个春节都不回来。
现在父亲遭此不幸,还是他怕遭人议论,不顾母亲的反对,连丧都不发,简单的埋了算完。
从初七下午死亡到初九的下午,也算是放了三天,可由于破案他们一家亲戚也没通知,葬礼该走的流程一样没办,只是托村里的木工组,加班做了个棺材。
他们家发丧真是节俭,连口茶水都没人喝。天色晚了,人们进他家的院子就觉得渗的慌,赶紧成殓把人抬了出去,谁都不想摸黑埋人。
韩玉臣妹妹一家倒是来了,他们是撵着公安局的警车来的,到村里后才知道娘家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
韩玉臣下葬,几个孩子把姑姑家的人堵在了外面,没让他们参加。韩玉臣的妹妹远远的看着哥哥出葬,瘫在地上痛哭,除了他婆家的人,韩屯村没一个搭理她的。
韩玉臣的妻子自始至终的骂不绝口,说韩玉臣白疼这俩狼羔子了,竟然对自己的亲人下手。听见的人都在心里吐槽:还不是跟韩玉臣学的,专门黑自家人。
韩玉臣下葬,他们家的近门子,没一个上前帮忙的。就是亲兄弟家的人,都离的远远的。由此可见,他们对韩玉臣都恨的不行。
韩玉臣的大嫂咬牙切齿的说:“丧良心的黑心肝,把一大家子都祸害到监狱里受罪,自家人都安安稳稳的享福,老天总算是看见他了,让他不得好死,下十八层地狱都便宜他了。”
这里有个迷信的说法,惨死不得善终的人,肯定是大恶大奸之辈,死后得下十八层地狱。韩玉臣倒是没做过恶,可在人们的心中,他绝对是大奸之人。
韩玉臣大嫂家的丈夫和三个儿子,都被判刑了。家里就剩下两个儿媳和孙子,小儿子判刑后对象也拔亲了。要不是韩屯村福利好,估计两个儿媳妇也得离婚。
韩玉臣的五弟媳,从看见儿子带着手铐开始,就躺倒了床上。村里解禁后,她娘家的人得信就赶了过来,听闺女说了事情的经过,都陪着闺女哭。
韩玉臣的妹妹看着哥哥下葬后,几个嫂子都不让进家,刚到五弟家门口,就被弟媳的娘家人给拦住了。
几个人围着他们破口大骂:“你个丧了良心的,你兄弟平常待你最亲,你家孩子从小在小舅家长大,侄子在你家住几天,你都不上心,惹出这么大的祸来。”
一家人无奈之下,只好找到村干部,询问事情的真相。他们虽然从村里人的议论中,听到些情况,毕竟对事情的原委不了解。
他们毕竟是当事人的监护人,张集镇的干部还有几个留在韩屯村,把案情对他们叙述了一遍。
韩玉臣的妹妹,当时就摊在了地上,一个劲的念叨:“怎么会这样哪,这俩孩子也忒大胆了。”
娘家人没一个留他们的,眼看天就要黑了,无奈之下,几个人只好架着韩玉臣的妹妹回自己家去了。
吃过晚饭,村里的干部聚在一起开会,所有的工厂明天就要开工了,他们得把有关的事情安排妥当。
村干部主要是讨论禁赌学习班的事,必须和镇里搞好配合,既要尽可能的减少聚赌这件事,给村里带来的负面影响,又要让参加聚赌的村民受到教育。
另外韩玉臣凶杀案,也给村里提了个醒,村里的治安必须加强。韩屯村这两年发展太快了,难免引起宵小之辈的窥视。
韩道伟再次提出,通过韩爱军的关系,和部队搞好联系,尽可能的多接受一些退伍军人。即便不是司机驾驶员,韩屯有的是工作岗位,这次招工先不进行,以安排部队退伍人员为主。
几个人一致认为,为了加强村里的治安,必须组建专门的治安队伍,暂定二十人,分两班日夜巡逻,治安人员最好由部队退伍人员担任。
至于退伍人员的住宿问题,村里多盖几栋楼就可以了,三十亩的温室大棚,腾出几亩来就够盖楼的了。
温室大棚收入是高,可比起工厂的收入,就不算什么了。保留一部分够村里人吃的就行。另外,温室大棚没必要非得建在村台上,在大田里就可以。
为了便于管理,村干部还决定,在村前建设一个大型的仓库,做为村里收粮的专门场所。
养猪场也扩大规模,新建的猪圈做为收购生猪的场所。有了这两个专门的场地,以后村里就清净多了,每天在工厂门口排队的地排车,都集中在村南护村林下等待了。
有护村林的遮阴,外来人员等待时也能舒服些,韩屯村的卫生也好维护了。原来的时候,面粉厂和肉食厂的门口,总会留下一些牲口的粪便和尿液,给环卫组增加了很大的工作量。
当然了,在村前卫生也得打扫,不过离村子远了,每天固定打扫两次就可以了。现在环卫组的人员,分开班盯着这两个地方,尽量做到随时打扫,保持公路路面的清洁卫生。
第817章 严管
村干部开会商议村里的大事,韩屯村的群众也分别聚在一起开小会,村干部散会后,接着参加自家的小会。
二爷一家人聚在一起,韩德库开口就警告儿子:“宝贵,你这次跟着去了京都,算是躲过了一劫。你千万要记住这次的教训,赌博绝对不能沾。”
“高高三”那个气啊,脖子一梗反驳道:“我记啥教训啊,您老咋就这么瞧不上自己的儿子啊,有了上次的教训,我不仅这辈子不沾赌,就连儿子我都得看住了。”
狗剩问他:“大舅,你受啥教训了?记忆这么深。”
宝贵也不觉得寒掺,对狗剩说:“小子,不是当舅的吓唬你,你舅我因为赌博,可是受过大罪。那年在水利工地上,连着干了两个月,冰天雪地的从水库里往外挖泥浆,脚都冻木了,咬着牙的往前挪,晚上躺被窝里,火辣辣的疼。
要不是村里人护着我,就我这小矮个,不死也得去半条命。”
二爷严肃的说:“受点罪不算啥,韩玉臣的外甥和侄子,这才多大啊,为了赌博就敢杀人,自己也活不成了。就为了一百多块钱,搭上了三条人命。”
现在这个年代,量刑比较重,对年龄的界限没严格规定,杀人偿命绝不容情。
大爷告诫他们:“自古以来,黄赌毒都是索命钢刀,一样也不能沾,你们都得记住了。”
狗剩也十三岁了,黄多少知道些,可毒是啥东西还真没听说过,本来想问的,可看到大姥爷严肃的表情,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韩道伟在他们家的聚会上,可就不是唱红脸的了,平时笑眯眯的神情不见了,脸阴的能滴下水来,一大家子不论老幼,都吓得大气不敢喘。
他们家这次参加聚赌的人最多,占了一多半。其实这也不奇怪,韩玉臣他们家的男人,大部分都在监狱里,现在村里就数韩道伟家的人最多。
没被带走拘留,他们都感谢韩道伟,说他看得远,让志明和冬梅订了婚,和韩玉林家攀上了关系。公安局不看僧面看佛面,看在韩援朝这个省里大领导的面子,也不能让他们蹲监狱。
韩道伟可不领这个功,他说:“我可没你们想的这么不堪,用孩子的婚事巴结人。志明和冬梅俩订婚,是孩子自己谈的。
你们可真有能耐,刚过了几年的好日子,就开始作死。韩玉臣他们家的人都蹲监狱了,你们也想跟着学是吧。
这次没被拘留你们别觉得侥幸,要不是领导顾着咱们村的名声,你们都得被判刑。
也不是我吓唬你们,以前公安局对赌博是咋处理的,你们心里都清楚,像你们这上千的赌局,判个十年八年的实属正常。
你们都不是小孩子了,这点基本的道理能不懂,我就想不明白了,这一大把年纪都活到狗肚子里去了,豁上坐监狱也得赌。
我丑话先说到头里,以后谁要是再摸牌,我就把你们的手给剁了。宁愿你们成了废人,雇保姆养着你们,也不能让你们去坐监狱给家里丢人。”
韩道伟说这话的时候,声音冷冰冰的,没带一点感情,一家子都觉得后背凉飕飕的。
韩志杰的家里却是一片惨淡,一大家子都聚在韩志雄的家里。韩志雄的妻子,经过宝景的多方诊治,伤势虽然止住了,可还是不能下床。
韩志杰的父母肠子都悔青了,懊悔的说:“都怨我们老糊涂了,要不是我们护着,志雄也不会到这个地步。
你们兄妹从小饭量大,我和你们爹,以前都没敢吃过一顿饱饭,好不容易把你们拉扯大了,娶妻生子,熬到今天过上了好日子。
没想到志雄他放着好日子不过,竟然迷上了赌博,这个丧良心的,为了赌博连家都不要了,竟然对媳妇下这么重的手。
爹娘年纪大了,管不动你们了,也护不住你们了,都怪我俩没本事,光顾着让你们吃饱穿暖了,没教给你们该怎么做人。”
韩志杰对他们说:“二哥也不是三岁两岁的孩子,您们还能管他到老死,他能有今天,都是自作自受的结果。
咱们家以后可得记住了,犯法的事绝对不能做。俗话说纸里包不住火,二哥这件事就说明了,干了坏事谁也别想蒙混过关,早晚有真相大白的那一天。
爹娘为了咱们兄妹,吃了一辈子的苦,受了一辈子的罪,二老现在的好日子,也不是咱们兄妹给的。咱们都成家立业了,不能孝顺二老,也不能让他们跟着担心受怕。
就是为了咱们的爹娘,咱们也得好好的过日子,不仅管好自己,也管好咱们的孩子。
说句难听的话,和孩子们比起来,咱们都白活了。咱们村赌博的,全都是大人。留在村里的孩子,都集中在一起学习,没一个惹是生非的。”
韩志杰的其他两位哥哥,也参加了村里的赌博,听了弟弟的话,都羞愧的底下了头。
韩玉臣他们家的人,除了韩玉臣和他五弟两家,其他的人都自发的去了韩道存家。
“老骡子”强势,儿子韩玉峰从小听从母亲的话,对家里的事很少操心,不过他种地是把好手,种大棚菜比临水的老菜农都强。
韩道存随了奶奶,性格开朗主意正,在村里的地位逐渐提高,自韩玉臣下台后,就成了他们这个家族的领军人物。
以前他们和韩玉臣家的矛盾,也逐渐化解。尽管韩玉臣的母亲和“老骡子”妯娌俩,还是不说话,可小辈人见面都和和气气的。
韩玉臣下台后,以前靠着他的人,都对他有意见,觉得被他给阴了,就为自己抓了个孬阄,把一大家子都撂了进去,自家的孩子反而被他拦在家里,没一个出头的。
整个家族都受了他的连累,所有的人家都有坐监狱的,有的一家进去了几个人。
韩屯村生活再好,孤儿寡母的也是难过,关键是这两年村里的收入越来越高,被判刑的人不能参加村里的分配,每个人损失三十多万。
第818章 想办法
明面上虽然没说,可心里都有数,不过既然自家的人进去了,韩玉臣可是有四个儿子撑腰,他们也不想把关系闹僵了。
这次韩玉臣没有了,他留在家里的三个儿子,都不是主事的人。能主事的三儿子,连家都不想回,韩玉臣活着都指望不上他,其他人哪里敢对他有奢望。
所以这些人都去找韩道存,更何况他们当中也有参加聚赌的。罚钱是小事,可他们心里不落稳,对学习班心存疑惑。
韩道存对自家这些所谓的亲人,真心没啥好感,从他记事开始,自家所受的委屈,大部分都是来自这些亲人。
不过他散会回到家里,看到一屋子人在等着他,而且大部分都是妇女,自己也感到悲哀。好好的一大家子人,就为了韩玉臣的私利,造成了今天这种凄凉的局面。
他们也不求什么,就等着打听学习班的事情。在这个问题上,韩道存真不比他们知道的多。领导只是指示在韩屯办学习班,具体操作没留下一句话。
韩道存把实情告诉了他们后,这些人倒是实话实说:“道存,以后咱们这一支,就全靠你撑着了。不过你放心,我们刚才都说了,以后都安分守己的过日子,保证不再惹麻烦。
今天过来找你,就是想告诉你,以后俺们哪里做的不是了,你提前给提个醒,咱们家就剩这几个人了,可不能再出事了。”
话说到这份上,韩道存也不好推脱了,对他们说:“其实以前你们都想错了,咱韩屯总共才三百多人,大家只有心往一处使,齐心协力的干事情,村里才能发展的更好。
这两年咱家的人是少了,可村里没让咱吃过亏,也没人欺负咱们,好多时候还特意的照顾咱们。
别的不说,就说村里的分配吧。咱们家剩下的都是妇幼老弱,对村里的发展没起多大的作用,可村里还是按人口平均分配。
你们都知道,以前生产队分配就两种方式,人口和劳力各占一半。要是那样的话,咱们这一大家子,才是真的吃亏了,收入至少比现在得少一半。
现在村里这样对待咱们,咱们要是再不知足,可就真的是不知道好歹了。
你们都听我一句劝,以后咱们就把自己当成韩屯村的一份子,大家同心同得的为了村子的发展着想,这样做啥时候也不会错。”
这些人倒是听话,异口同声的说:“行,我们都听你的。道存,你就请好吧,以后你咋说我们就咋办。”
韩道存一大家人,在经历了惨痛的教训后,总算是和好了。和他们情况相同的,还有夯他们一家。
夯的两位叔父都被县公安局带走了,和韩志雄一样,俩人都被判处了十五日的拘留。
他们两家的儿子都比夯大,叫的名字也硬实,一个石头一个门枕,可也都是实心人,给个棒槌就认针的主。
其实夯的父亲和两位叔叔,都是执拗人,不然怎么会为了给孩子起名字就闹了矛盾。就因为死心眼子,夯的两位叔叔,才一直和韩玉臣搅合在一起,对韩玉臣是言听计从。
夯的性格随他母亲,比较聪明可身子骨弱,当了半辈子厨师,也没把自己给养壮实了。
夯小时候经常和叔叔家的两个哥哥打架,他年龄虽小可心眼多,和村里的孩子关系好,身子骨弱帮手多,打起架来从来没吃过亏。
长大了就消停了,不过叔伯兄弟间的感情很淡,还不如和小伙伴的感情好。
夯为了给体弱的母亲调养身体,在厨艺上下工夫,学会了做烧羊肉,也成了村里的厨师。
他成年后每年的冬天都剥羊开羊肉汤锅,羊肉卖钱,羊杂和骨头煮羊肉汤。张集和水洼十天四个集,这四个晚上就在家里卖羊肉汤。
满满一大锅的羊肉汤,有钱买羊杂,没钱的喝清汤,村里的老少爷们都聚在他家,谁喝谁舀,都成习惯了。数九寒天,喝上两碗热乎乎的羊肉汤,从里到外都是舒坦的。
在那缺吃少穿的年代,羊肉汤就是难得的美味了,也能增加些营养。村里的老少爷们,为着白喝的羊肉汤,和夯的关系都挺好。
一碗羊杂一毛钱,一只羊能卖十来碗羊杂汤,这一块多钱是另外的收入,看着不多,可一个月下来,就是十多元钱。
夯虽然没有亲兄弟,可他在村里的人气好,两个叔叔家的儿子,从小和他打架就没沾过光,长大了也不敢主动挑衅。
夯年龄小,见面夯都是主动打招呼,他们答应一声,再多的交际就没有了。
这次家里出事了,几个兄弟没了主意,聚在一起唉声叹气,最后还是家里的媳妇拿的主意,找夯想个办法。
几个男人憨头憨脑的,耷拉着头进门,夯看见他们热情的让座倒茶,夯的母亲和妻子都是明白人,拉着跟来的几个妇女,嘘寒问暖拉家常。
几个堂哥都不好意思开口,还是家里的妇女把来意说了,求他把两个叔叔给救出来。
这事情的难度可是够大的,夯还真办不了。
“哥嫂,俺俩叔叔的事,是县长亲自批的,想翻案是真难。你们也别嫌我说话难听,要我说,这次的事情,咱们算是占便宜了。要是赶在前年严打的时候,最轻也得判几年。”
石头年龄最大,他不服气的说:“道强,你叔叔都是被韩志雄给挂累了,他俩就几百块钱的输赢,还没咱们村里人玩的大。
凭啥咱们村里的人都没拘留,就拘留咱家的人。还不是韩道伟和韩支书家搁了亲家,县里看在援朝的面子上,从宽处理了。”
夯反问他们:“你们没跟着沾光吗,咱们家跟着赌博的,就有七八个。照大哥你这说法,是都想蹲拘留所才算公平。”
夯一句话把他们都问懵了,他们两家参加的赌博的可真不少,除了韩道伟家就属他们家里的人多了。
门枕的媳妇是个明白人,看男人都不吭声了,她开口说到:“道强兄弟,我们是这样想的,既然咱们村里参赌的人罚款就不拘留了,你俩叔叔的赌资又不多,咱们认罚行不,多交点钱能不拘留也行。”
第819章 知足
“哥嫂,俺俩叔叔他们去的是李村,和咱们村的情况不一样。咱们村可不是专门的赌场,大伙就是单纯的凑在一起玩玩。
李村那可是专门开赌场的,俺俩叔叔玩的虽然不大,不过他们村里的赌局大,上万的输赢。
咱们觉得俺俩叔叔冤,人家跟着看赌的更冤。你们也知道,咱们村也有看着玩的,不一样跟着受连累。
再说了,咱们村的赌博能罚款,李村的根本罚不了,他们上万的赌资,照咱们村成倍的罚,谁能交得起。
哥嫂还有孩子们,以后咱们就老实的听村里的话,让咋干咋干,可不能再做违法的事了。
你们看韩支书和二爷他们,给村里做了多大的贡献,人家从不多吃多占,一分钱的光没沾,和咱分的一般多。
咱们家不用我说你们都清楚,全家就没一个有能耐的。你们还有个笨力气,我从小身子弱,连笨力气都没有,就凭着会做饭,找了个省劲的活。
就这咱们要是再不知足,可真是不知道好歹了。咱们村要是让韩玉臣领着,还不是和其他村一样,就咱们家这种情况,也就是混个吃饱穿暖。”
夯说了这么一大通话,还好真把几个叔伯兄弟给震住了。以前他们被韩玉臣给鼓弄的,一直觉得自家人老实,被村里人拿冤吃了亏,看到村里人那么多当干部的,自家十来个劳动力,却没一个当干部的,心里一直气不顺。
现在听了夯的话,还真有道理,村里的领导是多,村干部五个,各部门的负责人十个,还有负责收粮食和生猪的,加上村里的驾驶员,三十多个比较好的职位,他们家没摊上一个。
现在想起来,村里的这些工作,他们还真干不了。就连开拖拉机,兄弟几个都没一个学会的,还不如他们的媳妇,能上去开几圈。
不过要说出力干活,这哥几个倒都是好手,在各自的岗位上都是能手,挣的工资也多,这也是他们不服人的地方。
以前韩玉臣就拿他们干活好说事,夸他们个个都是好手,可村里人看他们老实拿他们冤,出力干活的时候看见他们了,重活累活都让他们干,选官的时候就把他们给忘了。
他们也觉得村里人欺负自家,除了服气韩玉臣,对别人都带着抵触情绪,村里人见此,也不乐意搭理他们,和一家子糊涂蛋能论出里表来。
现在韩玉臣死了,他们思来想去,还是觉得自家的叔伯兄弟夯比较靠谱,这才厚着脸皮凑了过来。
如今听了夯的分析,虽然不是向着他们说的,可还真有道理,比韩玉臣说的实在多了。也不觉得自家亏了,反而咋想咋沾光。
几个村干部,都是发固定工资,每月八十元。二爷对村里的贡献最大,拿的工资还没有他们兄弟多。他们兄弟几个,力气大干活多,每个月的工资都在百元以上。
村里的分配,全村男女老少都是一样的。认真的算起来,村干部还真没有他们的收入高。
农村里要说论力气,比他们力气大的有的是,哪个村都有几个力气大的,可他们力气再大,干活在猛,一年四季的劳作,别说万元户了,家里有几千元就是过的好的。
就靠他们兄弟这脑子,只会出个笨力,要不是村干部领着,靠单干还真不行。石庙村就是个现实的例子,撑死了挣个万元户。
思想通了,他们觉得还是自家人靠得住,对夯的态度也转变了。石头不好意思的对老人说:“大爷大娘,以前都是俺兄弟几个想差了,您二老别和俺们一般见识。听了俺道强兄弟的话,俺算是知道了,还是咱们一家人贴心。”
夯的父亲老实,对几个侄子说:“你大爷我没本事,不会领家,看着自家的兄弟被韩玉臣骗,却没有办法,不能怨你们。
孩子们,咱村的好日子别的村都眼气,咱们得知足,跟着村干部好好干,不能再给人家添堵。
等你们的父亲回来了,你们好好的劝劝他俩,今后别再轻信人挑拨了,好好干活挣钱才是正道。
还有,以后赌博可不能再沾了,就咱们家里人的这笨脑瓜,赌博只有输的份,你们还能赢了钱。”
一句话把几个人都说愣了,跟来的妇女都说:“还是大爷您看的准,他们几个可不都输了钱,好在他们胆子小,带的钱输光了就住手了。
就这连输带罚,那个人加一块也得好几百,半年的力白出了。要不是上级领导开恩,再蹲上半个月的公安局,那才叫丢人现眼。
你们都记住咱大爷和道强兄弟的话,往后好好的干活,别让人一鼓弄就信了,被人当枪头子使,给村里添乱。”
几个人也不犟了,老实的表态:“嗯,俺们以前是想差了,今后有啥不明白的,先来找咱大爷问问,以后咱们家,大爷您老人家说的算。”
夯的父亲倒是实在:“我和你们的爹一样,懂的也不多,年纪也都老了,对现在的新事物闹不明白。你们有事还是找道强商量,你们年轻人,比我们懂得多。”
加上妇女们有意的套近和,一家人总算是冰释前嫌,气氛越来越融洽。
悠悠家的孩子,别说几个小的了,就是昊昊和志亮都被吓住了,悠悠两世为人,亲眼目睹了血淋淋的现场,也是止不住的害怕。
前两天村里住着几十个公安人员,心里还有安全感,今天公安局的人撤走了,村里虽然布置了巡逻人员,孩子们还是无缘由的害怕。
就连悠悠妈都带着孩子搬来和姥姥一块住,胜男舅妈的父母也带着孩子,搬过来和舅姥娘他们住一块。志斌和志新更绝,他们去了二伯家,和志强兄弟住一起。
志新说:“二大爷是解放军,专门抓坏人的,坏人看见解放军自己就跑了。”
韩玉林嘱咐自己的儿子:“爱军,你回部队后,抓紧时间问清楚退伍人员的安置问题,有个二三百人,我们也能安排的了。”
第820章 建材支持
韩玉臣这件事,给韩屯村的人提了个醒,村里的治安迫在眉睫,一定得加强了。
韩屯今年准备增加四千五百万的投资,预计利税超过四个亿,安保压力越来越大。
光靠韩屯村自己的力量,还真抽不出人手来。大伙把希望都寄托在部队的退伍战士身上。
韩屯村干部的工资是每月八十元,按照这个标准,一百名的退伍战士,一年才支出十万元,现在这些钱对于韩屯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一套五十多个平方的小居室,五千多就能建起来,一百套房子才五十万。再说了,房子可是永久性的投资。
现在部队的退伍人员,国家只给排级以上的干部安排工作,工资每个月34。5元,就是一般办事员的工资标准。
一般战士退伍,除了城镇户口的给安排,农村户口回家种地。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时,入伍战士在家乡都给分了耕地。
韩屯村的工人,平均工资八十元。多的能挣到一百多,少的也在六十以上。比国家正式职工工资高了一倍多,福利也比他们的好。
唯一的不足就是,韩屯村的工人,没有退休养老保障。现在粮食富足,价格也低,好多票证也取消了,人们对于粮食关系,反而看的很轻。
这两年,经营个体饭店的越来越多,把国营饭店都快挤垮了。国营饭店没了廉价的肉蛋来源,运营成本增加,人浮于事,竞争力明显不行。
进饭店吃饭,不论国营还是个体,一律不要粮票了。就连城镇人口供应的粮食,也全部变成了细粮。价格也提高了,普通的八五小麦面粉,每斤从0。135元变成了0。175元。
去深南工资是高,可得有技术和能力。建筑工地的工人,每天干十四五个小时,工资也就是贰佰元左右。
不过深南消费也高,在哪里出一年的笨力,能落二千元钱,就算是好的。一般人吃喝完了,也就能剩下一千多快钱。
韩屯的工资比起深南来不算高,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