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1966年停止高考到1977年恢复高考,十多年的时间,大学招生数量极少,只有少数的推荐大学生。
1977年招收的考生,专科1979年底毕业,本科1981年底毕业。现在参加工作的大学生,凤毛麟角,是各单位的宝贝。
回到韩屯,村办公室里的电视节目正好结束,屏幕上就剩下晚安俩字,正好是晚上十点半。
村办公室里的公用电视,这两年各家都买电视了,轻易没人到这里看。
高主任意犹未尽的说:“没想到,在你们村能看到这么大的彩电,我家里刚换了17英寸的黑白电视,本来感觉挺好的,看了这彩电才知道差多了。”
高主任招呼悠悠娘俩吃宵夜。韩屯村给工作组送来了几箱午餐肉粉肚和熏肠和咸鸭蛋。
大伙围坐在办公室里,正在吃着,每个人的面前都放着个玻璃杯,里面到了一点酒,悠悠估摸着,最多一两。
白酒是洪城县委下午给王书记送东西带来的,十瓶一捆的简装58度景芝白干,0。98元一斤,瓶装酒中最便宜的。
散酒八毛辣,成斤要0。80元,论两买一两0。10元,比成瓶的景芝白干价格都高。
他们也算是地委和县委的重要领导,搞点特殊才喝最差的酒,这个时代的干部作风,比起后世来,确实是好。
韩屯村的三个村干部都在,他们也跟着一起吃喝。
他们一回来,高主任就安排小李:“你算一下,把钱给韩会计。”
韩玉林对他说:“高主任,这些东西和村里没关系。援朝有事回不来,打电话让我替他给大伙接风,
本应该摆桌酒席,可家里没锅没灶做菜也难,在食堂人多嘴杂怕给你们惹麻烦,只能拿了这些熟食。这是我个人掏钱买的,咸鸭蛋是自家淹得,和村里没关系。”
高主任赶紧喊住小李,举杯对韩玉林说:“我代表大伙谢谢韩叔和韩书记,您老这熟食比酒席强,全是实在货,可真解馋。”
一两多酒很快就喝完了,简单的接风宴也结束了。
村里几人告辞出来,跟着悠悠姥姥去了代销点,建业答应今天给回话,大伙都想早点知道结果。
悠悠也顾不得睡觉了,一步不离的跟着姥姥。
电话很快就打通了,建业在那边正等着,他把了解到的情况,详细的给姥姥汇报了一遍。
几个人大气都不敢喘,支朦着耳朵眼认真的听,恐怕露了重要的消息。悠悠紧贴着姥姥,不仅兑耳朵,还小声的给姥姥提建议。
据建业说,生产火腿肠的设备价格不算高,折合成人民币八百万元。
可配套设备太贵了,一套生产塑料肠衣的设备,加上技术转让费,就得两千多万。
另外还有制塑机、彩印机、包装机、喷码机,这些设备加一块,也得一千万万。
这一整套的设备加起来,最少三千八百万元。
方便面的设备,价格还可以,六百万就能买到。不过也得购买配套设备,主要有制塑机、彩印机、包装机、喷码机,其中制塑机和彩印机和制作火腿肠的机器能通用。
包装机和喷码机是必备的机器,价格也便宜,五十多万就能买到。
价格高的制肠机、制塑机和彩印机,可以不购买,但生产火腿肠的塑料肠衣,必须靠进口,世界上掌握这项技术的,只有少数几个发达国家。
进口肠衣价格就高了,每根价格大约0。10元,占成本价的百分之三十。
自己生产价格就低了,一分钱能制作两根,价格高在技术垄断上。
包装用的彩印塑料袋,现在国内就能生产,生产设备也是进口的,具体价格不清楚。
电话打了快一个小时,才把各种情况都问明白了。
第565章 凑钱
舅姥爷对悠悠姥姥说:“秀芹,你问问电动的面条机啥价?”
面条机建业还真知道,华人在国外喜欢吃面条,建业正好有这方面的信息,一套全自动的面条机,十万元就能买到。
最后,在悠悠的提醒下,姥姥才记起收割机的事,让建业先寄过来一份资料。
通话结束,已经到了凌晨,悠悠困得到头就睡,衣服都没脱,被子还是姥姥给她盖的。
韩道伟若有所思的说:“都说言传身教,秀芹姑,悠悠才多大点,跟在您后面也快学成了。您打电话我们好些都不明白,悠悠就能插上言。”
姥姥笑着摇头:“她对啥都好奇,三分钟的热度,丢爪就忘,没一点长性。”
舅姥爷和姥姥他们,兴致颇高,围坐在一起讨论起来。
悠悠一觉睡到上午八点多,还是被姥姥打电话的声音吵醒的,从被窝里爬出来就扒着姥姥听电话内容。
姥姥的电话是打给深南罗新华的,让他打听订做方便面和火腿肠外包装的价格。
同时,请他帮助办理纺织机器的转运,机器到震宇公司后尽快运往临水。
方便面和火腿肠的规格基本上是统一的,都是100克的独立包装。方便面50袋一箱,净重10斤。火腿肠10根一袋,十袋一箱,净重二十斤。
电话打完,姥姥回头就训悠悠:“这么大的姑娘了,蓬头垢面的像啥样,赶紧起来洗漱去。
看你困的那样,早上就没舍得叫你,这都八点多了,想吃啥姥姥给做去。”
她老人家话音未落,悠悠把布帘拉上,闪身进了仓储园。
洗漱完毕,吃饱喝足,悠悠从仓储园出来,看见床铺已经被姥姥收拾好了。刚想出去,就听见外面的说话声,还真吓了一跳。
仔细一听,是舅姥爷他们几个村干部来了,还有几个村民代表,姥姥正在给他们倒茶。
舅姥爷说话特意的压低了音量:“秀芹,村里的办公室让给工作组了,以后,我们几个有事,就在你这里商量了。悠悠这孩子跟着熬到半夜,还没起吧?”
悠悠家的代销点两间房,中间是柜台,柜台后面用布帘隔开,做卧室和库房。
姥姥带着悠悠在这里住,姥爷带着迪迪在自家分的一间房里住。
姥姥在柜台的前面,摆了一张八仙桌,上面摆着茶具,四面放着长凳,算个小会客间,几个人围桌而坐。
悠悠赶紧拉开布帘走了出来,嬉皮笑脸的说:“舅姥爷,我早就醒了,就是不想去上学,多躺了一会。”
二爷招呼她:“悠悠,不想去就不去,能考第一就行。今天没事,你先帮着二大爷把图纸画出来,我贴食堂的墙上去。
那录像片看着真实,可放影麻烦。你这画贴墙上,啥时候都能看到。吃饭的时候,抬头就能看见。”
“中,二大爷,我这就给你画。”悠悠说着就翻出妈妈给买的颜料,扯过一张厚白纸,爬柜台上画了起来。
这个时间刚吃完早饭,外村人还没过来,买东西的人不多,代销点里倒是清净。
悠悠边画边出主意:“二大爷,我把相卷捎给我妈,让她帮着把照片洗出来,都洗最大的,全贴食堂里,看着更真实。”
现在,只有京都和上海深南几个大城市,有洗彩色照片的,省会城市都没有彩印机。
二爷高兴的说:“好,二大爷给你出洗照片的钱。不过,二大爷还是觉得你画的好,最大的照片才多大点,你这次画个整张的。”
有二爷他们在一旁看着,悠悠也没法作弊,只好使出浑身的解数来。
幸好,有前世的速描功底,这一世上课偷懒画简笔画,绘画的技能还算可以。
刚画开了个头,姥爷就过来了。他老人家可是名副其实的绘画大家,有了他的指点,悠悠下笔更加的通顺。
姥爷看着悠悠,惋惜的说:“你这整体感比你妈好,就是不能沉下心来,可惜了这作画的天赋。
唉,随啥不好,偏随你馨儿姑奶奶风风火火的毛糙性格。”
感情好的绘画天赋来自艾家,毛糙的性格就是随了老吴家的根,悠悠头一次发现,姥爷也够自恋的。
有来买东西的,看到村里的干部都聚在这里,不挑不捡不罗嗦,买了就走,倒是不影响他们的话题。
舅姥爷他们几个聚在一起,主要是讨论买机器的事。昨晚,所有机器大体的价格都有了。
火腿肠的全套机器得三千八百万,方便面最少六百五十万,联合收割机七十万,三种机器加一块,4520万。
韩道伟先给几人转达了昨夜打电话的情况,接着说到:“这些只是买机器的钱,还有厂房和周转金,最少也得五千万。咱村里现在有四千万,还差一千万的缺口。”
姥姥开了口:“我昨天就说了,缺的一千万,让建业先垫上。到年底咱就能还给他,你们也别有负担。”
韩志杰年轻沉不住气,他开口说道:“姑奶奶,没有让人帮忙再垫钱的道理,实在不行咱就兑,多了不敢说,我自家能拿出40万,要不是盖房子,我能拿出50万来。”
他家四个孩子,这几年光是村里分的,就有40多万。
韩道伟6个孩子,他说:“我也能拿出50万来。”
二爷说:“我出20万。”
夯接上了:“我只能出40万,俩孩子都大了,这次我想建三套房。”
韩道存结婚没几年,就一个孩子,他说:“我盖一套房子就行,也能出20万。”
韩玉臣最后说:“分钱容易兑钱难,咱几个最多兑二百万,还差八百万。”
韩道伟堵住他:“我回去做工作,俺们家就能出二百万。”
志杰也说:“俺仨哥加上婕阁,也能再拿一百万。”
五百万了,韩道伟一大家子就占了三百万。韩玉臣他们一大家,人口不比韩道伟家少,要是也出三百万,加上几支小家族,一千万足够了。
韩玉臣红了脸:“我还真不敢说这大话,兑钱这事昨天到家我就提了,他们都不同意,还真是怕赔了。
我考虑了一夜,实在不行咱就先不买做肠衣的机器,能省下二千万,资金就足够了。”
第566章 面条机
韩道伟不亏是会计,他反驳道:“进口肠衣每个一毛钱,二两肉两毛,加上其他开支,成本就得三毛五。
进口火腿肠出厂价最多四毛钱,一根火腿肠咱最多挣五分钱,百分之十的利润。
关键是咱们是村级的厂子,和进口的东西根本没法比,质量好也卖不过外国的东西,只能降低价格。
要是这样的话,咱们干脆先买速食面机器,等明年钱宽裕了再买火腿肠机器。”
韩玉臣他们一大家子,占了全村百分之三十的人口,要是都不同意,这八百万还真是困难。
关键是群众都有观望心里,他们家怕赔钱,别人也不是傻子,估计全村人都得跟着学。
韩道伟前天还说村民手里有二千万的存款,到了关键时期,一千万也兑不上来。
“不行,前天咱们刚说了两个厂子一起上,李书记和援朝把地基给争取下来,咱又说不干了,这不是把他俩给架火上烤了。”二爷一激动,不仅站了起来,声音也有点高。
韩玉林赶紧扶了他一把:“二爷你慢点,大伙听我一句,秀芹既然有能力,就让她给村里出次力。
援朝年龄小,经一两次坎坷没啥。李书记这些年可没少帮咱,咱不能让他坐蜡。他的能力全省公认,正是提拔的关键时候,咱们不能扯他的后退。”
悠悠姥爷关键时候开了口:“大伙就听秀芹的吧,别的我不敢说,建业哪里绝对没问题。
你们可能不知道,建业从小身体弱,家里几次放弃救治,每次都是在秀芹精心的照料下挺了过来。
为了秀芹,他才自愿过继到我的名下,远走国外也是秀芹给他铺的路。”
二爷这才点头:“既然姑爷这么说了,咱们就领这个情。不过道伟你给秀芹打个借条,不光盖咱们村的公章,咱们几个也都得签名按手印。”
韩道伟说:“二爷,这事听你的。”
韩玉臣也表态:“二爷你放心,手印我按。不论赔赚,谁敢说二话,不用您老动手,我大嘴巴子抽他。”
也是,不同意的只能是他们家的人,真让二爷动手,确实不合适。
最后韩玉林提到了面条机,他说:“国外的东西好,可价格也高,听援朝说,咱们国产的电动面条机,才八千多元。可就是缺货,有钱也得等着。”
悠悠没忍住,小声的说:“舅姥爷,电动和全自动,可不是一码事。”
“悠悠,你知道全自动面条机,过来给舅姥爷说说。”
姥姥赶紧说:“哥,你听她个小孩子瞎说,不知道在哪听几句,就到处显摆。”
“姥姥,就是跟您去深南听罗爷爷他们说的,说是外国的全自动面条机,这边进面粉,那边出包装好的面条。粗的、细的、宽的、窄的、长的、短的,想要啥样的就出啥样的。”
“真的,还有这机器,那咱们得要一个,十万元也不算多。援朝可是说了,现在面条供不应求,面条的利润可比面粉高多了。”韩道伟两眼放光的说。
韩玉林说:“速食面和火腿肠,咱国内都没做的,到底啥样咱们心里没谱,面条咱们都熟悉,稳赚不赔的生意,我也同意上个面条厂。”
韩玉臣也说:“人家上面条厂买不到机器,秀芹姐能帮咱们买机器,咱村又有面粉厂,天时地利人和咱都占了,我也同意。”
二爷跟着说:“这就对了,不管厂子大小,只要挣钱咱就干。”
其他人也跟着投赞成票,办面条厂的事就算是定了下来。
十点半,罗新华打过来电话,印制外包装袋的价格打听清楚了。订单十万以上单价0。10元,订单百万以上0。08元。少于一万的订单不接。
这样一来,更加让几个人下定了决心,购买全套的生产设备。
方便面和火腿肠都得用制塑机和彩印机,这一千万也没法节省。
悠悠的画接近收尾,二爷过来看见,高兴坏了:“悠悠,赶紧画,晾干我就贴食堂里去,吃饭的时候让大伙都看看,咱们以后的村子,就是这么好看。”
姥爷也不说毛糙了,大发感慨:“确实漂亮,比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都好,我以后就在这里养老了。”
二爷郑重的说道:“姑爷你喜欢桃树啊,等房子建好了,你家的胡同里就栽桃树。”
“哈哈哈哈哈”
真的没法忍,悠悠捧着肚子狂笑。
“呵呵呵呵呵”,姥爷也笑开了。
几人莫名其妙的看着她爷俩笑,姥娘也笑,不过没笑出声,只是肩膀耸动着,忍的及辛苦。
最后,还是姥娘给二爷解了围:“二爷,其实震宇他喜欢的是翠竹。”
“额,原来是我弄错了,竹子也好看。可我觉得没桃树好,它不能结果。”
后来,等大伙明白了世外桃源的含义,想起今天的事情就笑。
悠悠画完稍微晾了一会,二爷他们小心翼翼的拿着画走了,舅姥爷留了下来。
他对姥姥说:“秀芹,我回去就让你嫂子给你拿存折,你放心大胆的用。这两个厂子,咱兄妹俩一定要帮村里办成了。一是报答乡亲们对咱俩的养育之恩,二是帮援朝一把。
我刚才说李书记正是提拔的关键时期,他私下里对我说咱们援朝也被省里看中了,马上就要去中央党校学习。
援朝是抓经济的,咱们村带头上两个全国没有的新厂子,肯定能给他增色。
李书记告诉我,援朝要是能再进一步,以后的成就不可限量,最低是个省级领导。”
姥姥在悠悠的商城里,看过这两种厂子的资料,信心十足。
“哥,您就放心吧,咱们这俩厂子,肯定能让咱援朝出大名。”
悠悠抬头说了句关键话:“一碗面吃出来的效益!”
说完就自得的显摆:“这可以做宣传口号,我真聪明。”
姥爷跟着夸:“嗯,这说法好,悠悠的脑子转的就是快,这点随你妈。”
悠悠不干了,回头问姥爷:“艾老,您这是夸我哪还是夸您闺女,不带您这样的。”
第567章 效果图
话音未落,姥爷和舅姥爷就被逗的哈哈大笑。姥娘气急了,抡巴掌就拍:“我让你贫,这么大的姑娘,整天没个正行,早知道把你喊起来去上学,坐教室里不学习,也能磨磨你这性子。”
“那多浪费人才啊,您看我这一上午忙得,水没顾上喝一口,手都累酸了。”悠悠夸张的摔了摔胳膊。
“你早饭咋吃的,不会是饿到现在吧?赶快洗手,咱娘俩这就去食堂。”姥姥这才想起来早上没顾上她吃饭的事。
看姥姥着急了,悠悠赶紧说:“姥娘,守着这一屋子的吃食,我能饿着自己。”
姥娘心知肚明,这一屋子吃食还有另一个含义,仓储园里花样繁多的早餐。
姥爷一边收拾八仙桌,一边吩咐姥姥:“秀芹,整治俩菜,我和咱哥喝两口。”
这事可用不着姥姥,悠悠手脚麻利的扒拉,油炸蚕蛹、焦花生、酱牛肉、山楂罐头。
不到十分钟,四个下酒菜外加五粮液,就端上了桌子,舅姥爷高兴的说:“俺悠悠就是利落,这眨眼的工夫,吃喝都齐活了。”
“舅姥爷您最好了,等着,我去给您们打饭。”悠悠找出饭盒,拿着就往外走。
“等着,姥娘跟你一块去,你一个人拿不了。”姥娘喊着也出了门。
路上,姥娘小声的问悠悠:“你那商城里,就能买到成套的机器,价格又低,还让建业买啥?”
这问题还真不好解释:“姥姥,晚上我再给您说,机器好买,扯上知识产权,就麻烦了。”
塑料肠衣的技术,一直到新世纪,华国才取得突破。现在这个时期,华国在新技术领域,可以说是一穷二白。
要是韩屯这高中生都稀少的偏僻的小村庄,突破了世界顶级的技术,悠悠敢确定,纸里包不住火,自己肯定得露馅。
为了全家人的幸福生活,还是稳妥点好。
后世有句粗话:钱是王八蛋,花了咱再赚。话糙理不糙,挣钱就是花的,能用钱解决的事情,都不是事情。
想到这里,悠悠笑着对姥姥说:“两千万算什么,咱们用鞋垫子就能换回来。”
姥姥也笑了:“还真是这样,我担心你舅姥爷他们着急,真没想到这上面去。你姥爷说对了,你这脑子转的就是快。”
“是,随您闺女。”
姥姥气得用手点着她的眉头,“咋就不值夸啊。你们吴家都是心直口快的人,可没一个贫嘴的。”
“俺可是跟着您老长大的,都怨您没把俺教好。”悠悠看着姥姥,话说的特委屈。
姥姥被逗得哭笑不得,无奈的扶着额头:“你就贫吧!”
娘俩走进食堂,就被吓了一跳。卖菜的窗口没人,全都围在一起,看墙上悠悠画的效果图。
“真好看,比录像里的还好。”
“能住上这么好的楼房,俺这辈子算值了。”
“这才是真正的共产主义吧,没想到这辈子真能看到了。”
“共产党真英明,领着咱老百姓一齐奔向共产主义。”
“那是,祖祖辈辈,咱县里有几家住楼的,咱们村这次全都盖楼。”
“不光是咱们村,石庙也盖楼,他们村可是五百多户,都盖楼得多少钱。”
“听说他们村不盖四间的,盖两间连一块的。”
“两间的也得两万元,他们村也得有盖不起的。”
三档赵芳看到悠悠进来,高声喊道:“悠悠,你再画张独栋的院子呗,那院子录像里可没有,让大伙都看看。”
“你们在哪看到的,咋没录像,又把录像带用完了。”
大卫第一年来,带的录像带少,最后急得叽里呱啦的,给大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赵芳赶紧给大伙解释:“不是,那是二爷自己想的,悠悠给画了出来,我觉得比看的那些楼房都要好。”
她刚说完,立即就有人喊道:“悠悠,下午别上学了,在家画房子,让三档说的俺心里直痒痒。”
“悠悠,我帮你请假去,一下午能画完不,不行明天再请一天假。”
建设局的副局长也在这里,他安排自己局里的工作人员:“你下午跟着悠悠,看她画楼房去。”
高主任对他说:“看了悠悠这画,我倒是有个想法,让你们建设局多来几个设计员,把石庙的楼房效果图画出来。
国家的政策也写到纸上,在大街上设个宣传栏。大伙随时都能看到,比我们开会效果好。”
悠悠在心里暗赞:怪不得人家三十多岁就混成了正处,这观察力可真敏锐,工作灵活主动,决断干脆利落。
悠悠被大伙围着,姥姥不放心,怕她顺嘴瞎秃噜。红英舅妈看见了,挤过来接过悠悠手里的饭盒。
“姑,我去打饭,您和悠悠就在这里吃吧。”
“行,你再喊上爱国,你爹和你姑父俩人喝上了。”
食堂里还是俩菜,大骨头炖土豆,洋葱炒鸡蛋。工作组的同志也不拿自己的饭盒了,都是空手来的。他们的饭盒根本盛不下一份菜,还是入乡随俗,用食堂里的大海碗实惠。
吃过午饭,悠悠本来打算睡个午觉,可被建设局的人跟着,午觉泡汤了,只好开工接着画。
这次,悠悠占了八仙桌,姥爷也陪着她。午饭后,买东西的人多,来的大部分是民工。
姥姥一个人忙不过来,找不到东西就喊悠悠。找东西姥爷真不在行,他经常自嘲的说:“不服老不行,眼越来越拙,找个东西半天也扒拉不出来,悠悠一眼就能看到。”
姥娘每次听到都偷笑,悠悠愧疚的想:您老可不眼拙,知名的鉴宝大家有眼拙的吗。关键是自己放东西的地方,您老人家看不到。
好在有姥爷陪着,建设局的同志倒是和姥爷聊得来,俩人对古建筑都感兴趣。
天气越来越热,结实柔软的腈纶运动服,成了民工们的工作服,年纪大的要深蓝,小年轻要浅蓝。
运动服布料是针织布料,厚实可透气性好。不像涤卡布做的干部服,一会就捂一身汗。
第568章 规划
腈纶的运动服还有一个好处,洗涤方便干得快,晚上洗了早上就干透了,不耽误白天穿。还不褪色,干干净净和新的差不多。
民工们一个月挣了俩月的钱,月工资合四十多了。听说还能接着干一个月,花钱也大方了。
年龄大的也都买身运动服,他们是这么打算的:穿运动服干活得劲,每天多拉两车土,衣服钱就挣出来了。回家洗干净了,还可以给孩子们穿。
所以,好多年龄大的民工,也买一身浅蓝的运动服,不过穿上,看着也不错,显得年轻精神。
这两年生活好了,吸烟的多了起来,民工白天干活,晚上没啥娱乐活动,守着收音机听评书和豫剧,抽的烟更多。
韩屯村家家有电视,村办公室,食堂和卫生室都有公用电视机,前面两个不开,可卫生室里的天天开,让住院的人看。
民工来的时候开过会,要求他们不能随便去村里打扰群众,因此,明知卫生室有彩电,虽然大部分人没见过彩电,可也没一个民工去看电视。
现在可不像后世,烟民买烟都是成条的要。民工买烟每次只买一盒,平时没啥娱乐活动,买烟也算是消遣。
五百多民工,别说一天一盒烟了,就是两天一盒,每天光是买烟的民工,也得上百人。
民工大部分吸九分钱一盒的宫灯烟,悠悠让玉玉阿姨换了一百元一分的硬币,放到个铁盒里,找零特方便。
关键是节省时间,不然这两间的小代销点,可转不开这么多的人。
其实,民工就集中在午饭和晚饭的一个多小时里,平时都上工,除了做饭的伙夫来买调料,基本没民工来买东西。
韩屯三个厂子,加上悠悠姥姥收鞋垫和手工活,韩屯的人流量多,代销点的客流量也挺多。
好在有大舅妈的娘家侄女冬梅,代销店里忙不开,她就过来帮忙。人少了,她就去帮着收鞋垫。
小姑娘手脚麻利,做事利落。都说侄女随姑,她的性子还真随了姑姑红英,爽朗直率,整天笑呵呵的,特别的讨人喜欢。
下午快两点的时候,民工该上工了,悠悠才抽出身来,动手画独立的院落效果图。
由于之前画过一次,这次只是放大版。尽管是彩色的,速度也挺快。
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画稿就完工了。
画稿完成,悠悠却没脱开身,被建设局的同志拉住问个不停。
悠悠的着重点在布局上,建设局的同志问的是专业技术,俩人鸡对鸭讲,交流起来真费劲。
还好姥爷懂行,由他在中间解说着,悠悠还能解释几句。最后,实在是没办法了,悠悠找出所有的录像,全部给他回放了一遍。
姥爷也挺感兴趣,俩人抵着头挤在四英寸的镜头前,看的津津有味。个别的录像还得让悠悠回放几次。
特别是小靳庄的别墅,设计者是国外的专业团队,好多建材也是进口的。
悠悠是后世穿过来了,在她眼里,这些东西都不算什么。姥爷虽然出身高贵,可毕竟在韩屯生活了十多年,也可以说是与世隔绝。看到这些国外的先进物件,也感到新奇。
别说姥爷了,就连建设局的同志,身为专业人士,里面的好多东西,他也没见过,有些甚至没听说过。
不锈钢的整体厨房,他不仅没见过,甚至没听说过。卫生间的花洒,他就不知道用途。
吃晚饭的时候,村里人看着贴在墙上的院落图,情绪更高涨。
“哎呀,三档说的真对,这楼房就是比录像里的好。”
“这才是咱们庄稼人住的楼房,不光好看还能喂牲灵子(家畜)。”
“还是咱们二爷见多识广,看了他们的楼房就能想出适合咱自己的院落。”
“那是,咱们二爷这家族长可不是光靠辈分长,他老人家能耐大着哪,为人正派,办事公道。要不是前些年身体不好,咱们二爷早就出息了。”
“那是,要是二爷身体好,大爷咋地也得在外面给安排份工作,听说大爷可不止老首长这一条门路。”
“就因为二爷身体不好,大爷也没了心气,这才回村陪着二爷,兄弟俩好歹在一块。”
“共产主义社会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电犁子电耙,咱们村真的都实现了。”
“就是,俺那时候嘴上喊着口号,心里暗自嘀咕,这没影的事哪辈子才能做到,就当做梦吧。没想到共产党真的给圆了这个梦。”
悠悠这才明白,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给广大人民创立了一个美好的梦想:共产主义社会,伟大的中国梦。
“这楼房是真好,也不知道得多少钱才能盖起来?俺听说小靳庄那院子快五万了,咱这比小靳庄的都好,五万可不够。”
他这问题也是全村人最关心的,接着就有人找韩道伟:“道伟来了吧?让他给算算到底得多少钱。”
在村里人的心目中,会计就是算账的,有关钱的问题,找他没错。
这次还真的错了,韩道伟被推倒人群前,苦笑着对大伙说:“我还真算不出来,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