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看见了我在那儿-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把追击那个穿着闪闪发光的长袍的人的事情和大家说了。大家先是为这样的一个人出现感到吃惊,后来又为这人投入怒江而感到惋惜。
我说,“现在,我们总算知道我们真正的敌人是谁了。虽然没有看到他的真面目,但对他已经有了一些了解。顺着这条线索追下去,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
说到这人,我的心里就有一个解不开的疑团。这个人的眼睛,身形,说话的声音都是那样熟悉。他一定是一个我非常熟悉,而且对我也非常了解的人。不然,他不可能准确地猜测到我的想法。他到底是谁呢?
小弟听了我的讲述,问,“那,接下来,我们怎么办呢?”
我想了一下,说,“现在,阿妹的棺椁失去了线索,我们只能暂时地放一下。我想,这人劫走阿妹的棺椁,他的目的并不是阿妹的棺椁本身。他只是要以阿妹的棺椁作一个筹码。他最终的目的没有明确之前,阿妹的棺椁还是安全的。既然他另有目的,他就必然还会再来找我。只要他再来找我,就必定会说出他劫持阿妹的棺椁的真正用意。所以,我们可以等他来找我们时,再作打算。现在我们要先做另外一件事情。”
………………………………
第六章 :我的复仇:四十一、博格达宣言
小弟说,“什么事情?”
我说,“从攻击博格达到劫走阿妹的棺椁,雇佣兵的影子无处不在。我现在要他们血债血偿,我要对这些派出了人的雇佣兵公司进行报复。”
小弟说,“有这个必要吗?那些雇佣兵公司是认钱不认人的,谁出钱他们就替谁干活的。”
我说,“太有必要了。我这次要将这几个派出了人的雇佣兵公司彻底铲除。我要以最残酷的手段,对这几个雇佣兵公司进行惩罚。我要告诉所有的雇佣兵公司,冒犯博格达之后,得承受一个什么样的后果。我要所有的雇佣兵公司,从此听到博格达三个字心里就发怵,就算是有人搬出金山银出在他们面前,他们也不敢向博格达派出一兵一卒。我要那人就算手里再怎么有钱,也找不到一家雇佣兵公司为他服务。因为哪一家雇佣兵公司胆敢为这人提供一颗子弹,只要这颗子弹是射向博格达的,这家雇佣兵公司就将从地球上消逝。”
小弟说,“这么大的动作,得动用多少人力物力?姐夫,是不是有点夸张?”
我说,“要那么多人力物力干吗?你当我们是去给人家搬家啊?没有什么多少人,就三个人,我和艾雅加上一个向导。”
我话音刚落,所有人都用惊异的目光看着我。
小弟说,“三个人还有一个是向导,是不是人太少了?要不,我也带一些人和你一起去,起码也能打个掩护什么的!”
我看着小弟说,“我倒是想带上你。可是你能干什么?你能从监视器前走过而监视器不能发现,还是子弹穿过你的身体而你的身体没有任何损伤?”
小弟明白了我的意思,不无沮丧地低下了头。
我伸手拍了拍小弟的肩膀,说,“你也不用那么垂头丧气。你不能冲锋陷阵,但还是有事情做的。你要做的事情可能更为重要。”
小弟听到有重要的事情给他做,一下又兴奋起来。
我说,“我要你先回美国去,有两件事要交给你办。第一件事,这次派出了雇佣兵的公司一共有五家,一家在金三角,二家在美国,一家在菲律宾,一家在欧洲。现在我还有二家公司的情况不太了解,需要你把这二家公司的详细情况,都帮我调查清楚。”说着,我看了看无脸,“这次,你恐怕还不能留下来。你得帮我护送小弟回去,保护好他的安全。到时我们在美国汇合。”
无脸点点头,说,“放心吧,我一定会护小弟周全。”
小弟说,“这个没有问题,以我们家族的力量,一定能把这些公司的头头脑脑的祖宗八代都查个清清楚楚。”
我说,“不过,你在香港还要先做一件事。你在那里想办法在网上给我发布一个博格达宣言。你必须要让这个宣言在网上形成影响,同时,决不能让任何人或机构查到宣言的出处。”
小弟说,“这个更容易了,只是我不太明白,这个宣言为什么要在香港的网上发,而不是其它的什么地方?”
我说,“这个,你以后会明白的。”
小弟说,“这个宣言是什么内容?”
我想了想,说,“宣言的主要内容是,博格达是神的领地,博格达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神圣的。任何染指博格达的人,都必定受到神的惩罚。然后你把那五家公司的名称列上去,说他们冒犯了博格达,神的使者将让他们在地球上消失,同时标明神的使者对他们惩罚的日期,以及惩罚的手段。最后说明,博格达是热爱和平的,一直奉行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原则。对胆敢窥视者,决不会心慈手软。”
小弟说,“这种指名道姓并标明明确的惩罚的日期,以及惩罚的手段的帖子,只要第一家公司在指定的日期应验了惩罚和惩罚的手段,必定会成为全球最火的帖子。这里面可有全球知名的公司啊。”
我看着龙川,说,“这一次,是从离我们最近的金三角开始。你以前是为那里服务的,能不能给我一点建议?”
龙川说,“金三角一直都掌握在那几个家族里,那几个家族对当地人欺压盘剥,无恶不作,当地人都恨死他们了。要是能将他们连根拔除,当地人可就要拍手称快了。我只希望这次的惩罚尽量不要累及到当地那些无辜的人,其实,他们也很可怜的。”
我说,“没想到,你还是挺有慈悲心肠的。要不,你和我一起去吧,顺便也把你的家人接过来,省得你的家人在那边没人照顾。”
龙川不无感激地看着我,“其实,我的家人都已经不在了,只有一个小妹妹,今年才七岁,一直寄养在一个亲戚家。要是能把她带过来,我就再也没有什么挂心的事情了。”
我说,“那就这样吧,你和我一起去。事情办完后,你就带着你妹妹回来。”
说完龙川的事情,我就交待多勒,让他安排好接应娟子的事情后,就先行返回部落,通知艾雅安排好娟子的婚礼时,也要安排好部落的防御,以免那个穿着发光长袍的家伙,趁我不在的时候,跑进去捣乱。让艾雅安排好这些,便带着那个凯恩,到鲁朗来和我汇合。另外,叫艾雅再带上那些神庙的守护者,我让这些人也去进行实战训练。”
安排好这些之后,我看时间差不多了,就让多勒先行出发,去东久沟那边安排接应物资的人和事。
多勒走后,我又找客栈的老板,让他帮忙雇了一辆车,将小弟和无脸两个人送到林芝。小弟和无脸二人将从林芝搭乘飞往广州的航班,再从广州转道香港。
所有人都离开后,客栈里就只剩下了我和龙川两个人。我们将在这里等着艾雅带人过来汇合,然后再从这里取道云南,去最近的金三角地区。
我和龙川在客栈里闲来无事,我就对龙川说,“现在反正没什么事,你就和我说说金三角的事情吧?!”
………………………………
第六章 :我的复仇:四十二、龙川口里的金三角
泰国北部清莱府有一个名叫美斯乐的小村,这里住满国民党军队后裔,那里的村民说一口纯正的汉语普通话,在他们的言谈举止和生活习惯上,仍然保留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他们是国民党在云南的93师残部及其后裔。
93师隶属于原国民党云南地区的第八军,在1949年战败后由于没有退路不得已进入现在的金三角地区 滞留在当地的原国民党抗日远征军残部合并为93师。1949年后,他们作为国民党残部由于无法退回台湾岛,被蒋介石训令畏缩于金三角地区,等待“光复大陆”时东山再起。由于当时台湾地区作为联合国的成员国,因此先后两次以“非法在他国领土驻军”被泰国政府上诉联合国,台湾对于这个客观的军事力量的存在也无法否认,先后派出两任原第八军高官要求他们一路撤回台湾。由于种种原因,只有极小部分人员经历千辛万险抵达了台湾,绝大部分人留下来保留军事力量以防止泰国武装围剿。在解放军手下屡战屡败的国民党残部93师对于几倍于自己的泰国军队却是小试牛刀,让泰国政府不敢小视。终于,泰国政府明白他们不是93师的对手,于是主动谋和了。泰政府愿意提供一片地区供93师定居,但不得离开圈地。唯一的条件是要求93师作为雇佣军围剿让泰政府军也同样感到棘手的泰共游击队。93师为了自己的生存,不得已答应在别国的领土上为别国政府去出生入死,由此换取了栖身之地,也就是今天著名的金三角地区中的一个山头。残酷的历史背景把装备精良的93师丢在南亚,当“蒋委员长”的反攻大陆美梦破灭之后,这部分在异国的部队便成了“无奶之娘”的孩子。由于金三角地区由于过度贫穷,根本无法种植粮食,加上当地缺医少药,93师当地人不得已种植罂粟为生并作为主要的药品服用。久而久之,93师的后裔普遍成为瘾君子。而坤沙自认为他是在从事第二次“鸦片战争”。他要把英国人引入中国金三角的鸦片重新贩卖回欧美国家,利用这种特殊的方式为先辈索回百年前的屈辱损失。必须承认的是,如果当初不是种植罂粟,我们的同胞可能早就全饿死了。这些农民把采集的“庄稼”完全卖给当地的贩子,由他们出口牟利。逐渐地,坤沙成为当地唯一的毒品收购者,并最终控制了世界上70%的毒品供应!
1981年,国民党93师要员们向泰国政府提出要国籍的请求,泰国出台了一个君子协定:即由国民党军队把泰北的缅甸、泰国游击队赶出泰国领土为代价。93师以血的代价换取了30万华人国籍指标,尚有近20万人到目前仍然没有取得国籍,我们所看到的都是非常简陋的房舍,在他们的房舍后面大字书写“换我国际”。如今,美斯乐已成为旅游景点,逐渐摆脱了贫困,但93师残部及其后裔们的生活却仍充满艰辛。这些93师的后裔和其他在泰国的华人有很大不同,他们从小就被限制在偏远荒凉的山区,遭受了其他群体不曾经历的不公平对待,心中充满委屈和辛酸。他们不愿意提起父辈当年的经历,对他们而言,有合法的身份,堂堂正正的生活才真正有意义。
他们想走出山区,强大的祖国是他们精神寄托,希望台湾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希望有一天可以回到祖国。
向我们介绍这段历史的是一位云南籍老兵的后代,提及悲伤之处满含热泪,也令我这个曾是军人的游客心中酸楚。分别时我们互相敬礼并拥抱,当时,我的眼睛是湿润的。我请求诸位网友,如果到泰国旅游一定去看看他们,我们都是炎黄子孙。
在泰国的金山角风情园里看到的一景;金山角风情园占地不大;大概四五百平米;逛一圈也就逛完了;但是它是我在泰国旅游途中印象颇为深刻的一站
那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是毛主席和蒋介石那场战争造成的后果;他们的亲人都在台湾;当他们想要回到台湾;蒋介石不同意;说他们是张学良部队的人;是共产党那边的人而共产党那边却说是蒋介石的部下;就由蒋来解决他们的去留;于是他们成了无家可归的;所以他们说;将这笔账记在毛主席和蒋介石二老账上
因此那个园子门口有两副联写:
一是〃国军之后是孤军;孤军之后是残军;残军之后〃
二是〃理不清台湾情;斩不断中国结〃
他们如此深刻的思念着家乡的亲人;牵挂着边境那头的中国;明明近在眼前的家园;却感觉咫尺天涯!翘首以待何时才是归程!
直到现在他们一直居留在这里;没有身份证;没有被认可的国籍;能活动的范围就在这片家园里;贫穷;孤独;无助
其中有个地方就建着一个叫〃有间客栈〃;被金三角政府认可为五星级;大家经过时都大笑;我也一样笑了;突然感觉到战争的残酷无情和历史问题;有点酸楚
大陆不承认他们,台湾不承认他们,留在别人的领土,自然也不会得到别国的认同。他们没有国籍,自然也只能局限在那一片狭小的弹丸之地。国籍的概念,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并没有感觉到什么,但是当你因为没有国籍必须封闭在那一片小小的土地时,因为没有国籍想要从善也变的不可能时,你就会意识到国籍,其实是那么的重要。
因为如此,他们为了合法的国籍身份,帮泰国当雇佣军,付出生命,却只换回20万个名额,剩余的只能期待领国的再次战争,因为只有战争,他们才有资格当雇用军,而得到的回报只是为了换到更多的合法国籍身份。
他们没有放弃自己是一名中国人,他们至今还在追求回到祖国的怀抱,即便身处异乡,他们还在坚持使用中文,外族要他们改用泰语,他们却在悄悄的办华语学校。即便加入泰国籍,他们的心中还是中国人。
更多的他们仍在等待,姓资或姓社对于他们已经不再重要。他们坦言,曾经也联系过两岸,但得到的回复却是说不清道不明,他们只能选择等待,等待祖国的统一,等待一个中国前提下的包容,但愿这一天不会太远。
斩不断中国结;理不清台湾情!!
1948年底的徐蚌会战,国民党军惨败,1949年大陆河山变色,中华民国政府的首都从南京搬到广州,再迁至重庆,最后撤到台北。然而,就在此时,却有一支中华民国的孤军,坚守在滇缅边境,开创出反攻的新天地,甚至两次大败缅甸军,轰动国际视听,最后还得要惊动联合国的仲裁,才逼得这批孤军一部份撤到台湾。
孤军的形成
1949年,国民党政府退守西南,希望能坚守四川、西康、云南等地伺机反攻,没想到云南省主席卢汉在1949年12月29日宣布投降,而当时驻防在昆明的国民党军部队第26军及第8军两支部队由于错判情势,于是撤退中缅边境的元江,但由于6万多人的大军越过无数的丛山峻岭,历经十几个昼夜的急行军,队伍又夹杂着许多老弱妇儒,不幸被共产党军部队追上,最后只剩下26军93师278团,8军237师709团,共一千多人退入缅甸。这支残军的主帅是第8军237师709团的李国辉团长,从一千多人发展到极盛的两万多人,是日后孤军的灵魂人物。
第一次中缅大战
1950年6月8日,中国缅甸正式建交,缅甸要求国民党军撤出缅甸并擅自逮捕孤军谈判代表丁作韶、马鼎臣。于是于1950年6月16日缅甸军一直打到8月23日,孤军以残缺不全的阵容胜利。
第二次中缅大战
1951年孤军在得到美国军火协助,士气大振,李弥将军在3月18日发布命令,向云南反攻,由于兵力太少,虽然能一再攻占县城,却无法分兵驻守。因此,撤回缅北猛撒基地。孤军为求生存,私底下反抗缅甸政府的克伦族和蒙族合作,犯了缅甸政府的大忌,缅甸动员一万人以上的精锐兵力,中缅又展开一场为期一月的中缅大战。
撤退到台湾
孤军原本以为胜利后会有一段时间的安定局面,没想到缅甸政府向联合国提出控告,指孤军侵占缅甸国土,紧接着在曼谷召开四国会议,由美国、中华民国、泰国及缅甸会商:中华民国政府必须要将孤军撤回,其中以孤军的长者丁作韶反对最烈,然而在国际间的压力下,中华民国政府不得不展开撤军行动,从1953年11月7日至1954年6月3日,撤出6750人到台湾。在表面上,台湾方面虽说已将孤军撤回,但实际上国防部又派出新的最高指挥官柳元麟将军前去领导留下的孤军。
1960年缅甸政府联合中国解放军南北夹攻孤军,孤军撤退到泰国境内,中华民国政府不得不将残余孤军再次撤来台湾,第二次撤军行动从1961年3月17日到4月30日,共撤出4406人。
其实;最悲惨的是那些还留在泰国的金三角美斯乐的孤军;他们没有身分;没有家;饱受当时的解放军及缅甸军的夹击;没有弹薬支援;没有薪饷;却一心效忠领袖;而今中国不承认他们;台湾也没有接纳他们;他们的血就这样流进湄南河和清菜的丛林里
身为中国人;却要为泰国人打仗??
走进文史馆里,顺时针开始逛,最早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幕幕发黄的照片,从当年云南昆明事变开始93师撤守缅甸,两度击退缅甸政府的军队,并且以反共救国军的名义数度反攻云南,接着在联合国的压力下,分批撤回台湾,而第三、五军部份未能撤回台湾的官兵,则转进到泰北,成为作家柏杨笔下的孤军。
随着馆长曾化仪婉婉叙述那一段历史,彷佛走进时光隧道,发黄的照片拉近了时间的距离,瞬间似乎枪声大作,走在枪林弹雨中,感受当年孤军的奋战。
当年担任第三军参谋长第五军副指挥官的陈茂修,虽然已经高龄88岁,但提起当年那一段历史,还是声如洪钟,精神奕奕,尤其说到协助泰国政府剿灭苗共,获得泰国政府认同,取得泰国居住权的往事,更显激动。
陈茂修指出,那是一场关键的战役,胜了,就能在泰国落地生根;若是战败,天下之大,恐怕连立足之地都没有。幸好孤军训练有素,泰国政府花了七、八年都无法剿灭的苗共,孤军只用了35天,彻底予以瓦解,当年的孤军在考牙山的光荣战史,至今仍是泰国军中的传说。
柏杨曾经这样形容孤军:「」生动地描述了当年孤军的处境。时隔数十年,孤军已经写入史页,也成为泰北孤军后裔永远不会忘记的痛。
身为中国人;却为了〃身分和居留〃就要成为泰国的佣兵;牺牲中国人的生命;流中国人的血;打胜仗或战死沙场都是一样的结局;这时;两岸不该在有50年代的感情纠葛;想想中国人的尊严;想想手足同胞在别人土地上的悲凉才是啊
令人心酸的无奈控诉
………………………………
第六章 :我的复仇:四十三、一个沉重的地名
四十三、一个沉重的地名
龙川看着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地吐出来。我发现,龙川虽然是看着我,但他的目光却穿透了我,停在我身后一个遥远的地方。
龙川停顿了一会儿,又慢慢地说,“后来,缅甸政府就想通过收编93师老兵的方法提高自己的战力,但是93师的将士不愿放弃自己的祖国,拒绝加入缅甸籍。虽然这么多年过去,他们从来都没有忘记自己是中国人!第二批人员撤往台湾后,为了避开缅军和泰国政府军的追剿,这支历经磨难和沧桑的军队撤到了一个仅有20多户人家的傈僳人的村子,这个村子叫密索隆。密索隆易守难攻,到处都是原始森林,虽然常有老虎出没,却可以开垦山地。按照汉语发音,一个军官给这里取了个吉祥的名字:美斯乐。93师在缅甸站不住脚,泰国政府竟然允许这支外国部队驻扎在自己的领土,这本身就是很不寻常的。那时的泰国政府的外交是跟着美国走,他们想借国民党这支反共部队来阻断缅共、泰共、老共之间的联系,帮助泰国政府清剿泰共游击队和泰老边界的老挝共产党部队。泰国士兵的战斗力很差,93师虽然在解放军面前总是被打得落花流水,但打泰共却一点都不含糊,最后顺利完成了清剿。93师因此在泰国有了可靠的栖身之处,美斯乐成了泰国的国中国,完全由这批逃难而来的中国人控制。为了生存,93师开始种植起鸦片,对过路的走私马队强行征税。据老人说,那时田边还有吸食鸦片的茅屋,游客品尝吸食每次10铢。但当时的93师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安定。先是为了地盘与泰国政府军打,站住脚后为了争夺押运毒品的渠道和毒贩打,最后是为了生存权与泰国共产党打。93师经历了多次决定命运的战役。直到后来,著名的叭当战役开战,泰国国防部为了取胜,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邀93师出战。条件是收复叭当后,93师可成立泰北民众自卫队。对93师来说,还有什么比能保留枪支和有一个稳固如驻地更有诱惑的?此后的几年中,93师6次出征,为泰国政府夺回了叭当,令泰方朝野皆震。庆幸的是,泰国政府履约了。于是就有了今天著名的金三角地区,有了美斯乐镇。当年,93师的总部和全部眷属都驻扎在这里。再后来,经泰国皇室出面、泰国国王拉玛九世亲自招安,占据金三角的93师余部,终于向泰国政府交出了全部作战武器,全体将士和所有眷属加入泰国国籍,享受与泰国军队及家属同样的待遇。当年,这一条新闻,曾占据了当天世界各大传媒的显著位置。至此,这个由兵败大陆溃逃到金三角地区、曾创造了金三角神话的国民党军队93师,终于正式解体。”
看着神色黯然的龙川,我说,“一切都过去了!”
龙川慢慢地摇摇头,“有些事情,有些经历,只有亲身体会过才能明白,那是过不去的。永远也不可能过去。”
我理解,这些经历,已经成了一个烙印,深深地烙在龙川的心里。
龙川说,“我曾经去过美斯乐,当时那感觉让人无法释怀。这些93师的将士虽然加入了泰国籍,但他们丝毫不掩饰他们想念故国的心情。那里面有成排成排堆积着厚厚的灰尘的枪炮。他们的大门口贴着一幅对联:孤儿是我们的名字,回家是梦里的呼唤。这些文字让人看了,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心酸。感到就像弃儿,只能在梦里露出苦笑。在美斯乐,当地人绝大多数都是华人,其中又以云南人为主。普通话和云南话是这里的“官方语言”,就连周围的少数民族都会说上几句。在这里,房子是中式的,家家户户的门口还贴着大红色的春联。至于吃的更不用说,以云南菜为主,外加几道中泰合璧的新鲜菜。那里的农贸市场摆摊的不仅有华人,还有周围的苗族、瑶族和阿卡族等,大家相处得很融洽,都说着中文。市场上玉米、南瓜、西葫芦、笋、莲白、咸菜、各种干货等等应有尽有。但在那里,给人印象最深的还是学校。当年93师来到美斯乐的时候,许多将士已经有了眷属。小孩子的教育问题摆在了面前。为了能够在异国他乡保留住中华文化的根,有人创办了兴华学校。这所学校包括了从幼儿园到中学的全部年级,学生们在这里接受与台湾小孩同样的中文教育。兴华学校如今的教师大多是从台湾等地过来的华人义工。记得那天,我参观学校的时候还没有到上课时间,所以诺大的操场上空无一人。教室大都锁着门,我只好透过窗户往里瞧。教室是按照台湾学校的风格设置的。课桌和椅子都很简陋,有些椅子还是塑料做的,看起来就像中国的乡村学校一样。看到美斯乐,我不能不想到我出生的地方,滇缅边区的一个小镇。小镇上,还有许多93师的老兵,当年,就是他们不愿放弃自己的祖国,拒绝加入缅甸籍。就是当他们已经成为花甲之年时。他们仍一次次向祖国提出,希望回到自己的祖国,毕竟几十年前的那场战争,已经成为了过去。但是,他们的要求一次次被拒绝。终于,留守滇缅边区的93师的这一部分官兵,成了一只没有祖国的军队。多少年来,他们为了生存,进行着不懈的战斗,体现着龙的传人的坚韧和坚忍。在异国他乡,他们不得不和缅甸政府军开战、和印缅联军开战、他们和黑帮开战、他们和缅共开战。但他们从来都没有忘记过,他们是炎黄子孙,他们每年还在过着春节、端午、中秋,唱着中国的民歌,说着汉语。”
龙川低下了头,接着说,“我就是他们的后裔。我就是那些被祖国抛弃的,没有国籍的人中的一员。你没有体会过这些,不会知道,我只要想起这些,我的心里会有多痛!”
………………………………
第六章 :我的复仇:四十四、毒源
过了许久,龙川才渐渐地平静下来。他说,
“93师注定是一个历史的悲剧。虽然他们的遭遇中让人不无怜惜,但当年为了生存,他们种植鸦片,使毒品泛滥,并让日后这一带成了世界毒品之源。”我说,
“给我详细地说说这方面的情况吧?”龙川点点头,说,
“金三角处于缅甸泰国和老挝三个国家的交界之处。因为处在这样复杂的地域之中,对于管理者,是很难真正深入进行统治。所以,当地的治安非常混乱。一直以来,这里的毒品泛滥,当地人也觉得吸毒贩毒这件事理所当然,这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由于炼制毒品的厂子,大部分都设置在深山中,所以也就逃避了当地政府的搜查。茂密的树林是最好的掩护,同时,警卫严格,稍有风吹草动,就可以随时搬迁。同时,厂子都有很多自用的军队,这些军队除了打战之外,更多的是给自己工厂当保卫。有的厂子为了让这些士兵认真卖命,给他们的报酬也很优厚,甚至可以根据毒品的利润进行分红。所以,大多数士兵的生活过的也算宽裕。毒贩们在自己管辖区域种植了大量罂粟,不仅如此,他们还设置了毒品过境税收,甚至在此基础上,打造自己的品牌。我之前服务的那个公司,自然也有自己的海洛因、吗啡提炼厂,厂子设在公司控制区内的一个深山密林中,厂区警卫森严,外人根本无法接近。我曾经在其中的一个厂子做过守卫,那个提炼厂很简陋,为了方便可以随时搬迁,设在几栋茅草屋中。我亲眼看到过鸦片、吗啡、海洛因提炼过程。第一间草屋里,几个人先用大铁锅煮着生鸦片。边上,一大堆生鸦片像排球一样大,用塑料袋裹着,堆在屋子里。一个人把生鸦片放入铁桶中,桶里已放了水。放好后,另一个人把铁桶放入一个正在烧煮着热水的大铁锅中,利用锅中的热水,把铁桶里的水加热。据说水温要保持在80摄氏度左右,因为水温若超过85度,吗啡的品质就会变得很低劣。一个男人不断地用一根木棒将铁桶里的生鸦片搅动,生鸦片逐渐溶于水中,另一个人则不断注意锅里的温度计以及锅下的柴火。生鸦片完全溶化后,第三个人倒了一大瓢的生石灰入铁桶里,拿木棒的人则不停地搅拌着,这时生石灰把鸦片液分解成吗啡和少许可卡因。这时,鸦片液呈乳浊色。于是木棒不再搅动,鸦片液里的其他生物碱、硫酸钙、及不溶解的胶质物都沉淀到桶底,鸦片液变成淡茶色了。第一个人提起铁桶,把鸦片液从一块绷着布的木框上倒入另一桶里,鸦片液经过这些紧绷的布滤过,把沉淀物过滤掉。滤好的鸦片液又重新如第一次一样在稍加热,第三个人放入两大瓢的氯化铵并加以搅拌。氯化铵使吗啡结晶而沉淀,再经过布的过滤,吗啡就自溶液中分离出来,这些灰黄色的结晶物就是吗啡了。听这些人说,普通10公斤重的生鸦片只能炼出1公斤左右的吗啡。这种第一道炼出来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