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校花凶猛-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尤其是这个群玩法多,除了在权衡后选择采用了200人免费群,而将500人大群,1000人超级群进行收费VIP群方式,这个服务一推出来后很快就收获了不少的付费用户,意外地开辟出一个生财之道。
    这就了不得了,企鹅几乎是现在内地人手几个号的必备工具,好多做市场推广的有了这个利器,简直是营销管理上的杀手锏,用作商业用途的各种群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
    当然在这个热潮中,一些不利于和谐的群也开始冒头,但是这些不和谐群的现象柳若依在指出群的未来应用方向的时候,早就给出了提示和解决方法,马爸爸几乎按照柳若依的说法一冒头就采用封群封号方式严厉打击,绝不因为一点点的VIP收费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为了方便大家的付费,企鹅支付通提前问世,对接上了这个时代的俩大付费渠道,一个是网络银行,一个是移动短信SP支付方式。
    虽然说移动短信SP支付运营商抽成较多,相对来说是有些不可克服的缺点,但是这个门槛对于用户来说是最低的,在十来块,几十块钱的这种小额支付场景下,意外成为这个时代的一个主要渠道之一。
    而网银这块,支付通对接上了这个时代比较稀少的网络支付银行,为银行带来数十万的新增客户后,对接银行果断同企鹅达成了战略合作关系,将企鹅的支付通作为一个重要的依托全力开展网上支付。
    这个巨大的变化比起企鹅前世来说,完全是一种超强的发展机会,有这个大杀器后,其实柳若依的布局就更加进退有凭借了。
    正因为看到了柳若依在互联网这一行的可怕天赋,企鹅的马爸爸现在对于柳若依完全有一种敬畏的心理在进行合作。
    只是这些东西不要说外部,就算是企鹅内部,马爸爸都仅限于最为核心的三五人才会透露一些,作为一个高度的机密秘而不宣。
    丁石也是这样,网聚的贴吧如同滚雪球一般将娱乐圈大佬几乎一网打尽!现在开始在IT圈,互联网圈这些比较前沿的圈子中蔓延。
    虽然已经开始有竞争对手在模仿,可是一时间哪里能够做到网聚贴吧这种完善的程度,何况即便未来解决了技术问题,现在用户已经在网聚扎根下来,后来者想要有所作为,除非是比起网聚多费十倍百倍的努力和金钱。
    从目前来说,这几乎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没有几家互联网企业比网聚更有钱,更有技术实力的了。
    所以在这个细分领域上,网聚也完全占据了先机成为了领导者。
    知道的人不说,不知道的人乱说。
    对于柳若依来说,这些都不是什么事。
    她按照自己的节奏认真的主持会议。
    其实这种会议的议程主持本身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对于柳若依来说,对于互联网未来的发展本身自己就有很清晰的认识,在主持会议之前,自己也做了一些当前互联网问题的研究和总结工作。
    针对这些问题,就算是是简短的描述了自己对于互联网未来发展方向和业务场景的看法后,原本对于柳若依跨界有些怀疑的专业人士,顿时对柳若依开始刮目相看!
    能够参加香江的这个内地互联网十大新锐大会的,几乎都是内地互联网一个方面的龙头,他们在听到柳若依主持间隙中,针对嘉宾发言人的简短点评,发挥出自己对互联网的看法,很多都是他们原本没有考虑的地方,但是的确是一些非常好的着手点或者痛点。
    比如玩网络订票的程总,原本以为自己就是这方面最牛的专家了,但是听了柳若依对这个领域的点评,将网络订票延伸成为一个成熟的商旅服务场景描述,顿时大受启发。
    还没有等会议结束,程总就迫不及待的找到了会场外极光风投的接待处,同接待的楚瑾瑜交换了名片,要求约时间详谈!
    不仅仅是程总,做网络人才招聘业务的王伟明也同样在听到了柳若依对于网络人才招聘服务的自己想法后,同样对于极光风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对于他来说,引进的战略投资者,本来就不仅仅是投钱,最好还是一个能够理解他们业务,给他们事业可以带来帮助的战略投资者!
    这样,通过这场大会的串场主持,柳若依的精彩点评反而是这场大会中最大的亮点,很多互联网细分领域的领军者都被柳若依所折服,开始同极光风投进行联系,讨论未来战略投资的问题!
    对于楚瑾瑜来说,这完全是想象不到的意外惊喜!
    

第393章 纷至沓来

  柳若依也没有想到,这次参加这个会议当一下主持人,小小展露了一下身手后,竟然有这么好的效果,一下子让极光风投拿到了不少公司的联系方式和寻求投资的意向。
    根据柳若依自己的前世记忆做的事后筛选来看,这些公司中,起码有十多家是她有印象在大浪淘沙后活下去的好企业。
    对于这些公司,柳若依毫不犹豫做好了标记,让楚瑾瑜深入跟进去谈判,这些企业现在不需要再做别的考察,只要做好确认投资份额和投资的估值工作就好。
    这些优质的投资标的的前期投资,按照最保守的估算,柳若依觉得楚瑾瑜在估值和谈判方面能力再差,放到三五年后IPO上市后,至少也是数十倍以上的投资收益率。
    如果楚瑾瑜在估值上谈判能力强些,投前估值稍微压低一点的话,就算收获上百倍投资回报都很正常,毕竟现在这些企业寻求的都是非常早期的投资,大部分企业不是天使轮就是A轮的投资,正是投资介入时机最好的时候。
    要知道柳若依这选择的项目几乎可以百分之百命中,如果等几年这种投资回报率出来,一旦拿出去公开后,简直可以亮瞎风投业界所有人的目光!
    有了这么多的项目可供选择,还没等到农历春节,极光风投的意向投资额度几乎就把首期风投的钱全部投完!
    原本楚瑾瑜还担忧自己的任务完不成,没想到一次大会后,柳若依就吸引了无数的互联网企业蜂拥而至,而随着之后很多人的确拿到了投资意向,极光风投的口碑一下子就爆发看来。
    当然如果只是投资,很多互联网人现在虽然缺钱,也未必找一家香江不入流的风投来做战略投资者。
    关键是这些项目拿到了极光风投后,如果极光风投确信感兴趣,他们会给出一个发展的方向性建议,这个建议完全结合项目的行业发展趋势进行未来业务的展望。
    尽管大多数时候这些展望都是比较模糊的趋势性描述,但是即便就这样,足以让这些互联网从业者吓出一身冷汗!
    因为但凡深入到这个行业进去,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后,这些从业者一般都可以判断极光风投建议的价值,如果落入竞争者的手中,基本上就是一场悲剧了。
    这个世界上,很多时候只需要提前一步布局就能够决定一个生意的前途,尤其是互联网生意上面更是如此。
    极光风投在互联网领域了解如此“精深”,至少在外界互联网从业者眼中是这样的“内行”,那么本身基金规模的大小就不是大家考虑的首要原因了,尤其是这些项目大部分还是早期投资,本身就很难拿到大的风投基金的投资。
    极光风投的投资意向处理的速度又快速,通常最多在一个周内,就会对项目给出投资意向是决定投入还是放弃,对于项目这方面来说,多增加这么一个投资者也不是什么坏事,起码并不费事。
    柳若依也没有想到自己一次无心之举就收到了这么好的效果,在收集到的项目上,虽然最终的决断是柳若依来拿,但是在项目的判断方面,柳若依还是非常注意锻炼楚瑾瑜团队的能力,有意识地让他们首先给出项目的判断建议和未来发展的建议。
    对于这些判断和发展建议,尽管有大部分可能与柳若依记忆中有出入,但是没有关系,柳若依最擅长的就是寻找其中的闪光点,然后在这些闪光点上进行启发,将自己笃定能够赚钱的项目给出少许提示后,让团队进一步深入去研究和给出新建议。
    虽然这样有点降低了处理的效率,但是柳若依认为非常值得,将自己前世记忆通过这个方式对团队进行培养,有了三五轮次的反复后,楚瑾瑜团队给出的解决方案和处置发展建议就非常有针对性和可行性了。
    在这种情况下,柳若依才会放行出去,这种操作方式在时间和对团队的压力上更加具有挑战性,但是效果却非常好。
    楚瑾瑜团队迅速从原来学习过渡到了合格参谋角色,柳若依这一波的操作,让楚瑾瑜风投团队快速成长起来,虽然暂时因为时间的关系,在投资收益方面还看不出来实际的效果,不过等不了几年投资的回收期一到,极光风投投资收益率会高到吓人!
    所以不管别人怎么看,柳若依都没有放弃现在这个千古难遇的大好时机,将有把握的项目都投入进去。
    不过这样一来,很快就形成了资金缺口。
    “Annie姐,按照瑾瑜姐那边提供的投资计划统计表,第一期风投基金的可用资金已经花完了。”俩个周后,Cathy拿着极光风投的报表报告道。
    “我们的投资计划是不是需要进行一些缩减?保留部分资金以备更好的投资对象?”
    “不用了,全部都按照计划投入进去,我们接下来准备进行第二期的募资工作,把整个资金链条建立运转起来。”
    柳若依也没想到这么快就花光了资金,虽然说这些投资未来都是投入到下金蛋的金鹅上面了,但是接下来还有那么多的机会,柳若依不会白等着什么都不做。
    “我看瑾瑜姐那边已经启动了第二期风投基金的募资工作,不过我们极光风投毕竟没有业绩支撑,我看报告认筹的资金还远远达不到重新开一期基金的数量。”
    这个倒是一个问题,柳若依想了想,这个没有过往业绩要募资的确是比较困难,这点柳若依短时间内也没有办法可想。
    可是没有资金,极光风投就没啥事干了,这也不是一个事儿。
    可是怎么样才能筹集到新的资金来呢,柳若依面对这个棘手的问题,还真花了些心思来思考。资金都是逐利的,可是短时间内如果看不出投资的收益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吸引到新的资金呢?
    柳若依虽然在前世干了十来年的投行业务,面对这种情况一时间也没有太多好办法,这种事情说一千道一万,最终还是靠业绩才能说话。
    没有业绩,一切都是空谈。
    

第394章 合作机会

  “听说我们极光风投的资金花光了?”赵少东干完了自己的事情,回到香江后,第一件事就找到柳若依说这件事。
    “对啊,年底开了一个会后,突然就吸引来了一大波投资项目,我觉得有一些是非常不错的投资标的,准备都投一下。”
    柳若依虽然说也打过赵少东的注意,不过想想最终还是作罢,这种事情,虽然在她看来是十拿九稳,但是对于旁人来说却未必是这样。
    “这事你看能不能这样,”赵少东确认了消息后,笑着说道,“你知道我还兼任赵家旗下一个投资公司的总经理,这个投资额度能不能分一些给我旗下的公司,好让我搭一个顺风车,我们做跟投。”
    赵少东现在对于柳若依已经有一种蜜汁自信,对于柳若依的眼光那是心服口服,眼下正好是极光风投资金缺口,赵少东才好开口搭顺风车。
    柳若依没想到赵少东会提出这样的要求,对于她来说,这个投资的钱肯定不是一家就吃得下的,赵少东能够信任自己跟投,那是求之不得。
    “没问题啊,只要你赵大少不怕亏本,我是举双手欢迎。”柳若依还真不怕有人跟投。
    “那说好了,以后有这种机会,你先保证我旗下这个公司投资额后再考虑对外融资需求,我就偷懒一下,反正家里给我这个投资公司,前面五年能够保值就谢天谢地了,能够赚钱那就是意外之喜。”赵少东还真是会顺杆往上爬。
    想来他对于家里塞给他的投资公司也没多大兴趣,现在心思基本都在香江极光文化上面了。
    不过现在有机会俩者兼顾的话,赵少东也不会拒绝这种好机会。
    “你手里有多少可支配的资金?”柳若依问道。
    “我还真没有详细了解过,凭印象现在可动用的资金应该有二三十亿的样子吧,这个公司就是让我练手的,交给我后,我没怎么管,随便找了几家指数基金投进去了一部分,剩下的还在账上呢。”
    柳若依一听赵少东这种不负责任的做法,摇了摇头,这种人的世界她是无法理解,不过有钱真好,不过是二十亿还是三十亿,这笔资金对于极光风投来说都是很好的一个补充。
    “先说好,你这完全跟投的话,我们极光风投会收取一部分费用,手续费就算了,收益部分,我们收取20%,回头让瑾瑜同你们投资公司签署一个协议,我们未来投资中,可以按照20%到50%的比例让你的投资公司资金跟投。”
    柳若依倒是不客气,对于赵少东的搭车行为用一个比较正式的合作协议来进行捆绑。
    这个费用相对来说还真不高,对于私募风投基金来说,正常的收费都是至少按照2%年费+20%以上的收益分成构成,最多的收益分成甚至可以高达40%。
    当然,一般只有那些收益率特别高的顶级大佬操作的私募基金才会有这个定价权,如果本身没有什么名气是没法收取这种高分成的。
    “没问题!”赵少东一口答应道,从收益中进行分成,那就是说本身在事前资金是没有费用的,只要能赚钱,赵少东对于分成这种方式进行合作完全没有抵触。
    “赵大少,你还真放心我啊,未必你就认为我投资就能够保证盈利吗?”柳若依看到赵少东说话这么干脆,半开玩笑半认真地问道。
    “当然,我个人直觉如果论写歌和投资,估计这个世界很少有人比Annie你更牛的人了。老实说像911投资机会的把握上,我觉得没有一个人比你更精准。”赵少东是尝过甜头的人,当然对于柳若依深信不疑。
    这事俩个大老板商定好了框架后,后续的事情就由楚瑾瑜和赵少东手下的副总经理去忙碌了。
    尽管楚瑾瑜不清楚柳若依怎么同赵少东谈成的,但是对于她来说,这些都不重要,能够拿到一笔高达20多亿,按照同对方接洽的准确数据来看,是27亿的资金量,楚瑾瑜底气又增加了不少。
    原本谈好投资几百万拿百分之十股份的事情,很可能根据现在的资金量可以商量再投资几百万拿百分之十五到百分之二十的股份。
    这样项目后续对于极光风投的依赖性就更强了。
    当然,在对项目进行评估后,楚瑾瑜对于评估特别优秀项目,投资额度的分配上面也有自己的私心,将自己家资金占比做得更高一些,这样确保特别优质的项目控制到自己手里。
    只是这些细节,柳若依和赵少东都不会去关注了。
    他们俩人对这些都不会在意,对于赵少东,原本就是不亏就行,现在跟着柳若依投资,他基本不担心会有亏损的风险,所以多赚一点少赚一点真的无所谓;
    而对于柳若依来说,同样也是如此,未来这几年投资标的多的是,现在多投一些和未来在其它项目上多投一些都是一样的,反正都是几十倍的收益,能够把盟友的资金在这一波互联网黄金时代快速帮助壮大起来,未来相互间也多一个照应。
    不过俩人没有想到的是,当楚洛听说了这件事后,要求自己也必须参与一手,上次柳若依操作股市期指大赚一笔,楚大少没有赶上这个机会,一下子在经济实力方面同赵少东拉开了差距,心中早就盯着柳若依的一举一动。
    现在一看果然柳若依和赵少东又开始有了新的合作,楚洛不想再度完美错过机会,他更加干净利落地从家族要来了5亿的资金,直接放进了极光风投成为第二期资金的种子!
    看到楚洛这么干脆,赵少东也憋不住面子,从家里也新拿出了5个亿投入到极光风投第二期,消息传开后这下就热闹了。
    李家二公子不知道出于什么心理,直接找到了楚瑾瑜投入了私人名下一个亿资金,而等他将消息散出去后,争先恐后来极光风投投资的香江二代不少,三五千万到一个亿的投进来,一下子极光风投第二期资金就达到了二十亿港币的规模!
    

第395章 创业综艺化

  有了第二期20亿的资金,加上赵少东投资公司的20多亿,柳若依现在能够支配的风投超过了50亿的规模,这个资金比起大的国外风投基金来说不算太大,不过在大中华圈内已经算一个重量级的角色了。
    有了这些资金,对于看好的项目,楚瑾瑜这下可以寻求更多的股份了。
    当然这是在内部来说是拿到更多的筹码,对于外部的项目公司来说,极光风投相当财大气粗,对于融资的标的看好后,在额度上基本不设限度。
    虽然对于有自信的团队来说,他们是不会在早期过多释放股份出来,以免摊薄未来自己的收益。
    可是对于有些项目创始人本身都没有多大信心的项目,他们对于资金需求就比较迫切了,20%甚至30%的股份都可以放出来。
    对于风投项目来说,其实早期的投资都不会有这么大的力度,因为风险太大,风投资金都是要先投一点看看效果后,再根据后续的表现继续跟进。
    这个才是大家常规的操作手段,不过有了柳若依试探这个环节基本就节省了。
    柳若依圈选好了项目后,对于楚瑾瑜的要求是俩个拿到多少股份就拿多少,当然最重要的是不能在早期让创始人套现。
    所有投资的资金都不会给创始人套现的机会,投资的资金都必须放到业务的扩展中,这样投入进去的资金就会转换成项目的飞速发展。
    而项目的迅速发展同时也会刺激创始人更加努力,在这方面,柳若依从来不要求获得项目的控制权。
    “Annie姐,如果有特别好的项目,我们能不能全盘接过来做?”楚瑾瑜曾经问过这个问题。
    “不,我们永远只做投资,不下场操作,”柳若依断然拒绝了楚瑾瑜,“这些项目就算是你们看清楚了方向,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千差万别,没有一个敢打能拼的团队进行努力,那根本成不了事,这个运营团队如果你找不到比创始人团队更厉害的,那就不用考虑控制权了。”
    “明白了,这样说,我们投资的其实主要就是投这个团队了,对吧,Annie姐?”楚瑾瑜点了点头回答道。
    “不错,我们做的风投,首先看的就是看创始人团队靠不靠谱,他们会决定一个项目的执行会怎么样,然后看的就是业务是否有发展空间,未来这个细分领域有没有机会。”柳若依对于楚瑾瑜还是比较满意,因此愿意给她一些更大的培养。
    “未来极光风投的主要风投就是互联网和娱乐产业,在未来互联网的发展前途是非常广大的,空间大到远远超过我们现在的想象。
    你只要想到不远的将来,内地就会产生几个亿的网民,在网络上会衍生出各种各样新的商业模式,少则几百亿,多则上万亿的产业空间,那么在投资的时候就清楚应该怎么做了。”
    柳若依就像一个传道士一样,让楚瑾瑜完全被柳若依的想法所惊呆。
    这个时候内地网民还是千万级别的时代,上亿都还没有看到,不过随着内地上网价格和电脑的价格不断下跌,发展速度的确让人眼热。
    只是这些网民数量增加以后,怎么样才能从他们身上挖掘出价值来,很多人都还在寻找方向。
    可是楚瑾瑜感觉柳若依似乎看清楚了未来的方向一样,对于很多初生的业务,很多直接宣判死刑让团队不再去浪费时间,尽管在楚瑾瑜看来有些业务还不错。
    不过在方向上,柳若依把控还是比较严格,她说不行的项目,基本都是柳若依前世没有怎么听说的,即便不是直接死掉,估计也发展空间有限。
    而那些能够做到柳若依前世都有记忆,那就是多半做上市的业务,这种项目基本上都是大赚的好项目,所以柳若依让团队尽力的争取好的估值条件和拿到更多的原始股份。
    “Annie姐,我们现在这一波的项目投入后,还有不少的额度,接下来是不是到内地去推介推介?”突然间资金增加了几倍,楚瑾瑜现在的追求也不一样了。
    尽管在投资方向上,还是有柳若依把控,不过具体到项目上,柳若依就全部放手给楚瑾瑜去谈,所以楚瑾瑜还是事情很多。
    “当然了,现在这个时机就是最好的投资时机,你们尽可能把知名度打出去,拿到尽可能多项目回来,我们研究看业务方向如果没有问题,团队又靠谱的话,就大胆投入进去。”柳若依对于楚瑾瑜的进取心还是比较认可。
    “好,我现在有一个想法,准备在内地办一个活动,搞一个互联网创业大赛,然后借助这个大赛,我们把现在公司投资项目和准备投资的项目进行一次巡演展示,北上广深和内地几个重点城市走一圈,争取让内地互联网业界一有融资需求就想到我们公司。”
    楚瑾瑜还是下了不少功夫,这种创业大赛其实并不会直接产生多少有价值的项目,不过如果操作得当,在宣传上有可能达到非常好的效果。
    柳若依一听这个,突然触发想到了自己前世的一个节目,“这个主意不错,我觉得这个大赛在方式上可以考虑创新一下。”
    “你看我们把这个创业大赛做成综艺节目一样,把决赛放到电视台这边来做,而初赛和复赛放到网络上同纸媒一起来,我们做成一个长期性质的创业竞赛,每年做一届。”
    柳若依一边考虑,一边将自己的想法整理出来,等她说完,楚瑾瑜已经又有点蒙圈了,她只是想做一个依托行业媒体做一个比较纯粹的比赛型活动,没想到到了柳若依这里,又是网络,又是纸媒,还有电视台!
    这个项目一下子就大到没边了!
    将生活综艺化,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还是一个非常新鲜的概念,虽然楚瑾瑜听得懂柳若依说的每一个字,但是针对柳若依提出来的这个未来操作场景,楚瑾瑜却不敢想象,这种节目会有人收看?会有很多网民参与其中吗?
    

第396章 综艺女王的诞生

  “Annie,这个创业竞赛的卖点在哪里?”柳若依将创业大赛的综艺节目创意提出来后,极光文化的三巨头都有些懵圈。
    把创业当成噱头来炒作,这事听着有些不靠谱,刘洋师姐首先觉得在电视机屏幕前大多数人应该对这个事情不感兴趣。
    这可不是明星,创业的项目很多都是非常专业性的,观众理解起来哪像看艺人展示才艺那么简单明确?
    “很简单,这个创业竞赛对于电视观众来说,就是对于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谁都不清楚未来谁会赢,将悬念一直放到节目的最后时刻才揭晓,因为这个大赛的冠军,我准备以千万级投资作为噱头。”
    1千万在这个时代那绝对是一个巨额的刺激,如果说拿出这么大的金额来做噱头,的确引人注意。
    在宣传方面,有了这个冠军的投资资金打头,简直可以自带话题得到很多的没费宣传机会。
    “可是,Annie,这么大的投资数额,你怎么确保未来兑现足额投资吗?换句话来说,你确定未来的冠军项目都值得了1千万这么的额度的投资?”楚洛直接指向核心问题道。
    “当然我们在竞赛中不能什么事儿都不做,种子项目筛选方面还是要费心的。”柳若依笑了笑,对于这个问题显然早就胸有成竹。
    “你是说竞赛项目中,直接放进去一些早就看好的项目吗?”刘洋有点惊讶地问道。
    “为什么不行,我这个竞赛又不限定太多范围,只要是基于互联网的创业,不管是成熟项目还是新开始的项目,不管是大学生还是连续创业者,我们只看项目的好坏,不管项目的来源。”柳若依在获得了这个节目的创意后,下来还是认真考虑了一些关键的因素。
    对于项目的质量,当然也是柳若依重点关注的地方,现在国内互联网创业刚刚进入黄金时代,好项目多不胜数,柳若依还真不担心选不出好项目来。
    而真要办成了一个有影响的创业项目,通过电视台的渠道传播道千家万户后,未来在这个领域,不管是琼海卫视的综艺频道还是网聚的贴吧网络渠道,以及极光风投这个投资渠道,全部都会占得先机。
    “最后一个问题,我们准备花多少钱,然后能够获得什么?”赵少东很实际地问道。
    “这个节目比起《超级女声》投入方面少很多,主要的海选工作量都放到网络进行,因此将节约掉大量人力物力,未来比较花钱的就是电视直播了,不过由于节目有收视率的话,完全可以通过广告费的方式回收回来,所以整个项目的开支我估计最多就是千万级,如果包括冠军和亚军等项目的投资,最多不超过3000万。”
    柳若依从实际操作简单估算了一把,这个项目宣传和制作费用,比起《超级女声》基本不在一个数量级上。操作方法上也会选择有所区别。
    毕竟这个节目要选择的是真正可以实施的创业项目,不会让观众来评判选择项目的好坏,而是将最终的选择权放到了真正掌握资本的极光风投手里。
    具体来说,就是放在了出镜的楚瑾瑜手中,当然这些项目最终定夺的就是柳若依。
    可是在项目进阶方面,柳若依却打算让观众充分参与,除了网络渠道,短信投票也是支持项目进阶的重要一个环节,在初赛和复赛决出全国三十强项目上,网络投票、短信投票和专家投票权重基本上差不多。
    可是在三十强晋升十强项目上,专家的权重就越来越高了,毕竟在这个特殊的领域,专家的意见才更有决定性,其中最重要的专家意见,自然来自极光风投评委。
    这个简单的规则,让柳若依给刘洋、赵少东和楚洛简单解释了一下后,这三人一时间也找不出什么毛病。
    收视率方面先不考虑,单纯从项目遴选来说,趣味性和专业性方面兼顾还算比较均衡。
    “我们可不可以考虑引入多家风投进来,在三十强或者十强项目环节,搞一个现场风投意向匹配环节来?”
    刘洋突然间提出了这个问题,不得不说,这种竞争性设计,在节目的观赏性上还真有比较大的增强。
    “刘师姐说的这个环节没错,不过我觉得可以放到以后开办了几届,等大家审美疲劳后再进行变化更好些。”柳若依虽然对于刘洋的这个建议进行了肯定,不过考虑到早期出现的项目几乎她都可以有很大的把握性,这个收益就不想让第三方占了便宜。
    不过柳若依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