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校花凶猛-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办法,现在她同李红已经在是否加入极光文化旗下有了意见分歧,李红出于对自己追求的考虑,认为能够解决未来电视剧和电影拍摄的资金来源,这比什么都强,加入到极光文化旗下就可以全幅心思放在自己的影视剧事业上面,而不是花很多功夫同各个投资商周旋。
她的影响力还没到张老谋那种想拍什么,自然有人想着解决资金问题,即便是《英雄》这种史无前例的大制作,几个亿啊!
但是人家就是把钱都筹全了!
李红也很眼馋张老谋这种待遇。
现在她就有这个机会了,听说极光文化只看项目好坏,不限制投资额度,再大的投资都敢做。
这事,当刘洋找到李红聊过后,她还真下来花功夫仔细了解过,《无间道》、《英雄》、《流星花园》。。。。。。
当李红知道这些片子的投资的时候,完全超出了她的想象,一家初生的企业,投起这种项目完全不计成本。
《无间道》成功了,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当然大家对投资赞不绝口!
《流星花园》也眼看会非常成功,未来赚钱是大概率事件,大家也只能羡慕嫉妒恨极光文化的眼光。
但是这些片子放在决策的当初,哪一部不是可以让投资人伤透脑筋的?
这个世界聪明人那么多,为什么大家都放过了这些珍珠?
这就不是简单靠运气能够解释了。
李红认为极光文化的灵魂人物柳若依有着超强的眼光才是主要的因素。
她同乐小婉看事的思路不一样,乐小婉比较注重看眼前,看手头的东西是否能够变成经济效益,李红是看长远,看未来更多些,或者说李红追求更高些,不会太斤斤计较金钱和控制权势这些。
但是乐小婉需要考虑这些啊,好不容易将公司拉扯到了正轨,她还需要在娱乐圈有大展宏图的一天呢。
自从李红同刘洋单独沟通过一回后,同乐小婉商量了将公司整体加入极光文化旗下的意愿,在李红看来,估值都不会是什么问题,前面有先例可循,公司也亏不了,至少在套现一笔出来,公司的一众元老都能够拿到一笔不菲的现金。
公司收入虽然最近几年来走上了正轨,但是结余收入真不算多,除了必要的流动资金,账上可供分红的钱相当有限,这就导致公司员工收入在国内虽然马马虎虎过得去,但是绝对不算高。
充其量也就是中等收入水准,一些技术骨干和俩三年都没有出头的新人,在这种情况下也是进进出出,留不住人。
在李红的角度来说,这种束手束脚的做法,发展起来还是有点不爽,如果有机会让她一展抱负,她还是像试试完全把精力放在创作上。
乐小婉带着节目交易会上听到的信息,回到公司后,同李红认真的沟通了一下。
“我觉得他们做事,还是有些太冲动草率了,感觉做事东一头西一头没个准,完全有点像靠运气在做事,尤其是听说他们公司是柳若依那个小女生在主导发展,坦白说,我对她真没有多少信心,现在那个娱乐公司能够像极光文化这样玩的?”
“小婉,我觉得不能这么看,我同刘洋接触过,感觉这个人很沉稳,说话做事非常有条理和章法,连她这样的人都对柳若依非常信服,这就非常说明问题了。”
李红摇了摇头,她在这方面主要靠直觉做判断,在同刘洋的交流中,真的非常直观的感觉出来刘洋这个总经理对柳若依是非常推崇的。
她是拍戏的人,哪些是真实感情,哪些是装出来的,基本一眼就看得出来。
“而且我简单了解过极光文化这一年多发展情况,坦白说,那只能是一个奇迹,他们做的事情几乎没有错过!几乎每一个项目都大获成功,剩下的项目现在只是还没有做完真正投入实际中,但是你看他们推进的模式,就算事前百分之九十人说要失败的项目,都能够做得出人意料的成功。”
“如果你仔细去了解一下细节,你会发现他们在关键步骤上超前准备非常好,你看《无间道》这部电影同《少林足球》相比就是非常明显的差距。
我听说《无间道》极光文化确定投资一开始,就要去制作方拿剧本到内地审批,发现问题后直接要求做了两个结局的版本修改,内地一个版本,海外一个版本,在拍摄的时候就注意到了这一点。”
“更厉害的是,他们事前就像估算到了这部电影会火一样,投入了不少资金做了英语、日语和韩语本地化配音工作!靠这个将原本也是非常优秀的娱乐片《少林足球》生生压住一头!
除了香江市场,其余市场《少林足球》都是完败!内地甚至都没有得到上映的机会,据说错失数千万以上的票房,导致今年那个周星星直接改换门庭到了极光文化。”
李红导演虽然不管什么公司运作的事情,不过这些娱乐圈的大事记,她稍微打听一下就知道来龙去脉了,所以在她的观感中,极光文化是有精准眼光的。
所以她是比较看好极光文化的发展。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她故意略过没提,那就是极光文化的俩个大老板都是豪门子弟,虽然其中一个听说人品风评不算好,但是背后都是有巨鳄级别的大家族啊。
相对于这俩人背后的家族来说,娱乐圈这点“小事业”,根本不会差钱!
当然李红并不知道这俩个大少现在纯粹是个人行为,尽管在做事的时候往往还打着家族虎皮狐假虎威,但是在资金方面,的确没有向家里伸手过。
第389章 妥协
“那我们就去接触谈谈?”看到李红已经倾向于那一边,乐小婉也不好强撑着,毕竟她只是公司老板之一,虽然说日常运营在她手上控制着,但是李红才是公司赚钱的主力!
在这种情况下,乐小婉再硬顶着的话,李红虽然不会说什么,但是心里肯定不会很舒服,这种事情多了说不定俩人就起隔阂。
“试试吧,条件合适,咱们找一个大树靠着也不错,说真的,《流星花园》这部连续剧我都有些看上瘾了,如果有机会拍这部连续剧的大电影,对于我来说还真一个挑战!”李红有些憧憬的提了一句道。
这才是她热心推动这件事的真实目的!
能够拍大电影,肯定比拍电视剧强啊,何况还是这种热门青春剧。
乐小婉一听这个,心里哀叹了一声,就知道极光文化那边的邀请没安好心,果不其然,一部电影基本上就把李红“收买”差不多了。
可是自己公司真没有实力供李红能够电视剧和电影一起搞,资金是硬伤啊。
既然明白了搭档的心意,乐小婉自然就知道取舍了。
谈判的事情,刘洋这边看到乐小婉改变态度,心里自然也明白自己的策略还是起了一定作用,不过刘洋并没有将这个作为要挟的意思,非常有诚意的按照宝国文化的模式给出了合理的估值。
坦白说,极光文化做事自成立以来就秉承多赢的思维,不会追求单方面的最大利益,即便是对待宝岛偶像片之母上稍微有些强硬了点,但是价钱上也并没有亏待。
至于说敢赌那么大,提前布局这些就是柳若依的超前眼光问题,在当时当地极光文化开出的价码绝对算得上公平合理。
对于乐小婉和李红的这家小公司也是这样,就算乐小婉本人如果找第三方卖出自己的公司,最多价格也就不过这样了。
双方在价钱上达成一致,加上保留股权这块也得到双方妥协的认可比例,这事很快就落实下来。
让乐小婉意想不到的是,刚刚加盟极光文化,自己就得到了重用。
“刘总,你说公司要我担任金海极光文化副总经理,分管电视剧业务?”签完公司转让不到二十四小时后,当乐小婉再度出现在刘洋办公室,听到刘洋的话,简直有些惊讶莫名。
不过更多的是激动!
不过她怎么质疑极光文化,现在的极光文化加上她的公司已经有了三个独立工作室在面对电视剧领域进行开拓,这意味着至少是她以前三倍以上的规模!
这样大的一个事业放在她面前,乐小婉过去虽然想过有朝一日能够在这个行业大展拳脚,但是最多的梦想也就不过如此罢了!
“当然,乐总你的能力没得说,放着你这么一个大将白白闲置怎么行?怎么样,挑起这幅担子压力有点大,家里那方面没有问题吧?”
刘洋笑道,她同柳若依早就看出来了乐小婉这是一个超强事业型女性,之所以以前谈判没有拿这个来做交易,那是柳若依觉得进入极光文化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一定要比较纯粹,对于极光文化有比较强的认可度,在思想上和行动上能够以公司利益为重,同公司共成长才行。
依靠交易捆绑来的高层,不是柳若依需要的。她前世见识了那么多公司购并,简单融合高层领导但是追求各不一样而失败的案例,这一世有机会实际操作这种事情,当然要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
宝国文化好办,那就是一个壳,名义上的老板都不管事,所以不存在这个问题。至于宝岛那位偶像片教母,基本上还不具备来内地工作的可行性,自然也没有这个问题。
但是乐小婉不一样。
上次谈判失败,有点咄咄逼人的乐小婉展现了一个女强人的个性,给柳若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说柳若依前世并不太清楚乐小婉究竟能够带着她的公司走到何种高度,但是柳若依可以判断这个女性不简单。
如果方向没有走错,这个人绝对在执行层面不会出大的纰漏,这是一个干事业的好手。
所以当柳若依听说谈判结果不错后,给楚洛和刘洋提了一下自己的想法,将电视剧业务分管这块交给乐小婉,楚洛和刘洋自然没有意见。
事实上刘洋现在的事情太多了,到了今天金海极光已经快速膨胀到了数百人规模,还一个副总经理都没有,幸亏刘洋也是事业心极强,放弃了不少家庭生活,每天工作几乎都超过十二个小时才堪堪顶过去。
如果有人能够将她手上的事情分担一部分出去,刘洋当然没有任何问题。
在她这个稳固的总经理位置上,刘洋已经不会再为自己未来担心了。现在她只需要把住宏观方面的执行,把各个方面事业让下面的总监具体去做,中间注意把控进度和决策就好。
“我没有问题的。”乐小婉虽然脑海中思绪万千,不过很快就从惊喜中恢复过来,“只不过工作室那边的事情?”
原来的事务虽然变成了工作室,实际上还是相对独立在运作,事情其实同原来的并不减少多少,更重要的是这块涉及乐小婉实际利益所在,如果公司将这块拿走,乐小婉担心这事是明升暗降,实际公司在分自己实际权力。
“工作室好办,乐总你自己找一个合适的助理或者总监就好,我们都是这样操作的,你看Annie那边就找几个助理把事情就处理得井井有条,至于一些公共性的事务,交给公司相关部门统一处理好了。”
刘洋很快就打消了乐小婉的顾虑。
乐小婉心里暗暗鄙视了一下自己的小人之心,极光文化做事这么敞亮,自己还在这里怀疑这怀疑那的,实在有点太小人了。
“没问题,谢谢公司对我的信任,同时也非常感谢刘总给我这样一个机会。”乐小婉诚心诚意地感激道。
“乐总客气了,在极光文化,我们追求的是共赢共享,个人相处上没什么弯弯绕绕,大家有事说事,不用担心其他公司那些乌七八糟的东西,乐总刚来,可能还不太清楚,不过咱们相处长了自然乐总就明白了。”
刘洋笑道,这也是她在极光文化干得非常卖力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不仅仅是因为自己是柳若依的师姐,实际上这个拐着弯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能起到多大关系?
最终还是楚洛、柳若依和赵少东他们三人用人不疑,放心大胆让执行层做事的风格,然后在收益上对于大家的贡献进行论功行赏及时体现,这才让人才在极光文化快速归心,扎根下来。
“明白了,刘总,工作方面的事情,还请刘总时时多多指教,小婉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刘总不用顾忌直接批评我就好!”
“呵呵,大家互相帮助吧,乐总你来极光文化,大家就是一条船上的人了,同舟共济这是必须的!”刘洋对于乐小婉的态度还是非常满意。
这个女人,该强硬的时候没有半点退让,该低下身段,好像也能屈能伸,是一个人才。
第390章 风投事业
乐小婉的加盟,对于极光文化来说,不仅仅是带来一个新的电视剧工作室那么简单,柳若依虽然说在战略方面有着“先天性”的惊人能力,但是在执行层面,柳若依却知道自己的短板。
所以很多不懂的领域,柳若依绝不会胡乱插手,只有遇到像《超级女声》这种开创性的项目,这个时代的人完全没有多少概念,以为还是另外一个青歌赛的做法,柳若依才会跳进来纠正这个操作思路。
凭借着自己一鳞半爪的记忆,将这块工作主导起来,以免方向跑偏。
事实上如果有人能够担当起大任,柳若依是不想深入到方案策划这种执行层面的工作的。
有这时间,柳若依宁肯干点别的,在她的脑海中,还是喜欢干原来的老本行,何况现在本来就是到处充满黄金的风投黄金时代。
乐小婉的到来,电视剧这块业务很快就接过去,她在这个行业干了这么久,在这个领域比刘洋更加有实战经验,面对极光文化复杂的电视剧板块毫无压力就担当起来,而且将这块工作理顺。
有这么一个能干的助手,不但将刘洋的事务接过去一大块,就是柳若依在电视剧领域关注的事情,乐小婉也能很快理解柳若依的思路,并很快实施下去,这样的局面,对于柳若依来说那就是最好的互补了。
有了这么一个好助手,柳若依将自己在电视剧的想法和看中的类型交代出去后,基本不再操心这块的后续实施。
有时间整理风投业务的事情了。
BAT三巨头中,柳若依已经搞定了T,同A接上了头,倒是B这块现在还没有找到沟通渠道,虽然说柳若依通过网聚已经挖走了一块B家的业务,但是搜索业务这块,柳若依评估了一下手头的情况,最终还是认为没法有人可以替代B家。
只是B家2000年拿到了1120万美元的俩轮后,遇到了网络寒潮,业务虽然增长速度很快,但是估值一直都上不去,在这种情况下,B家宁肯花钱控制严一点,都不肯廉价再融资稀释掉股份。
在这方面,B家黎老板是有追求的,控制权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里,释放出来的都是B股,俩轮给出来的1000多万股基本按照1美金一股的方式给出来。
这个价格对于柳若依来说,当然是便宜得令人发指,可是没办法,在这个时代起步稍微晚了一点,现在头啖汤已经被人捷足先登喝掉了,现在柳若依只想搭上起飞前的最后一班车。
当然现在看来,这个起飞前上车机会似乎并不太好上。
至少目前为止,柳若依都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接洽上,更别说投资了。
上杆子的买卖不是买卖,柳若依当然不会主动找上门去说我要给你们投资,这种投资商不是没有,不过大多被当成肥鹅宰得厉害。
“瑾瑜姐,关于内地互联网企业,目前由哪些融资需求?”腾出手来的柳若依,回到了香江,找到了极光风投总经理楚瑾瑜,浮出水面后,楚瑾瑜已经明白原来自己看不明白的这个小女生也是自己的大老板之一,因此对于柳若依交办下来的事情,那是不敢打任何折扣。
“目前我们公司手里收到了将近50宗内地互联网投资项目需求,但是大部分我认为都是没有什么价值的,目前正在跟的大约有十宗投资案。”楚瑾瑜将手中的报告递给了柳若依,柳若依翻开,快速将摘要看了一遍。
在自己熟悉的俩三家企业上画了几个圈。
不过楚瑾瑜团队接触的这些企业,都不是柳若依记忆中的巨头,只是其中画圈的几家还算不错,至少后面IPO是成功了的。
“我觉得这几家产品和服务还可以,瑾瑜姐可以重点关注一下。”柳若依没有找到熟悉的巨头,心中自然有些失望,这就证明了自己的极光风投在内地互联网还没有获得相当的影响力,所以那些知名的龙头互联网企业现在还没有想到极光风投。
“明白了,Annie姐。”楚瑾瑜虽然对于柳若依这么快速就圈定目标对象有点不以为然,不过老板嘛,能够在自己给出的资料下圈定目标,不管选择的标准是什么,起码也是给自己一个面子,将团队努力体现出来。
要知道从五十多个项目中,柳若依能够认可其中俩三家,这个命中率已经相当不错了,起码楚瑾瑜他们团队的投资业绩今年算是得到了认可。
这几个项目投资都不算大,最小的500万美元,最大的也不过1000多万美元,基本上都是拿到标的15%左右的原始股份。
柳若依记得这些公司未来IPO后,最少的市值都应该超过10亿美元,就算是经过后期多轮稀释股份后,基本上也应该有10%左右的股份,换句话说,这些投资最少都有将近十倍收益率!
这就是先知先觉的好处,柳若依记得这些公司未来是上市成功,那么闭着眼睛投这些股份都不会有什么风险!
虽然说有些公司可能要四五年以后才能见到效果,但是柳若依并不担心这个时间长短,她同赵少东设立的第一期风投基金规模高达十亿港币,在现金流方面极光风投现在还不缺钱。
电影和电视剧方面的融资需求,2002年可能也就是俩三亿港币了不起了,这点钱拿出来后,极光风投第一期基金账上都还有将近1个亿美金的投资额度,柳若依自然希望这部分资金能够投入到自己熟悉的那几个巨头上。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所谓的互联网BAT三巨头,整体估值相对后来真成为互联网龙头老大的时候的价格简直低得令人发指,B家的股份,现在A轮估值是按1美元左右卖出去的,当然这还是在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前的事情,如果放到现在,这个1美元1股的估值恐怕没多人可以认可了。
要知道在哪个时候基本凭着PPT就给出了这个价格,基本靠的就是市场想象的空间就能打动投资者。但是现在经过了2001年残酷的网络寒冬后,投资人全部都变得慎重起来了。
第391章 信心满满
“Annie姐,年底香江有一个华夏十大互联网新锐大会,我已经报名参加了,并且成为这个大会赞助商之一,届时我们极光风投会有一个展台。这个大会你有时间去参加吗?”
自从柳若依明确了投资方向后,楚瑾瑜抓住各种机会开始宣传自己。
“这个不错啊,什么时候召开,回头我有空也一起去看看。”柳若依在上次互联网峰会认识了马老师,搭上了未来A家的线,感觉这种行业大会的效果不错,也比较感兴趣。
“我们争取了一个大会主题发言的机会,如果Annie姐要去,或许可以争取一下司仪怎么样?”楚瑾瑜有点小心翼翼地建议道。
如果说让柳若依去当司仪,从艺人的角度来说当然非常的有份量,相信大会组委会是非常欢迎,但是这事在楚瑾瑜看来,对于柳若依来说却不见得喜欢做。
毕竟柳若依不是一个纯粹的艺人,到了现在,楚瑾瑜就算耳目再闭塞也清楚在公司里面究竟哪些人是老板了。
所以提出这个建议时候楚瑾瑜还是有点小心,因为对于其他艺人来说是露脸的事情,对于柳若依却是未必这样。
柳若依听了楚瑾瑜的话,还真是认真想了一会儿,如果是别的项目仪式,柳若依绝对是一口拒绝掉,这不是钱的问题,而是这种通告柳若依几乎完全不接了。
她在艺人的道路上,除了专辑、电影和演唱会、广告这种业务,就是一些大的综艺晚会还有兴趣参与一下,一般艺人热衷的各种活动通告则通通谢绝。
但是这个华夏互联网十大新锐大会有点特别,对口的正好是柳若依比较热衷的互联网业界,通过这个大会,想必会结识到一些互联网业界大佬,这个机会柳若依还是很看重的。
“这事瑾瑜姐可以操作一下,我这边空出半天应该没什么问题。”想了想这事的前前后后,柳若依终于下定决心,“不过我希望不是以艺人身份来主持这个开幕会,而是以极光风投战略总监的身份。”
“没问题,没问题,Annie姐你肯出席就是给他们莫大的面子了,至于名义这块,我们想冠名什么都可以,Annie姐你这边愿意出席的话,我还可以为极光风投争取到更多更好的广告位置,这样我们极光风投肯定是在大会上是最瞩目的风投机构了。”
楚瑾瑜一听大喜道。
的确,有柳若依这种超一线的巨星肯出席主持,对于互联网十大新锐大会来说,那绝对是一件非常长脸的事情,单凭这个楚瑾瑜有信心从大会组委会手里拿到更多好处。对于打开极光风投的知名度当然非常有好处。
何况这还是柳若依肯以极光风投战略总监冠名,更是为基金会增加一层额外的光环。
“这事瑾瑜姐放手去做就好,我这边让Cathy协调好时间,今年我希望除了为极光文化保留的投资份额外,第一期的资金全部找到合适的企业全部投出去。”柳若依点了点头,表示对于楚瑾瑜的操作认可。
但是后面这句话,对于楚瑾瑜来说却马上变成了沉甸甸的压力,她手头还有几个亿港币的资金,看起来在风投基金中是比较少的,但是总数要投到合适的项目中去却并不容易。
之前折腾了那么多项目,目前能够通过柳若依法眼的不过俩三个项目,一个亿左右的投资额度,这样的投资效率,显然对于柳若依来说是速度太慢了。
柳若依当然比较着急,在她的印象中,如果说2000年到2010年是内地互联网投资的黄金时代,那么从2000年起到2005年这五年间几乎可以算是互联网投资的白金时代,很多巨头都是这个阶段完成了投融资的大部分工作。
如果在这个投资阶段参与进去,看对了企业基本上都是少则数十倍,多则几百倍的投资回报率,在柳若依眼中,这就是抢钱的白金五年,只要在这个阶段成功进入到她有印象的那些巨头企业中,后面几乎就是躺着赚钱就好。
不管后面如何稀释,现在进入的股份都是下金蛋的金鸡!
“怎么,你是觉得有困难了吗?”看着楚瑾瑜不说话,柳若依笑着道。
“不用担心,瑾瑜姐,凭借国内互联网的发展,现在正是内地互联网事业各种业务冒头的时候,很多企业都会有很大的融资需求,在这方面我们其实应该担心的是钱不够花,需要精选更有潜质的企业去投资,而不是担心有钱投不出去!”
“Annie姐,你说的时机我是比较认可,但是什么企业才是投资的好企业标的,老实说我真是有些难以评估,如果没有一个业界具有深厚经验的专业人士进行把关,我担心投资的风险太难控制住了。”楚瑾瑜实事求是地说道。
老实说之前她并不是面对互联网这个领域进行投资的,在这方面虽然跳槽后已经非常努力进行了学习弥补,极力想补上这个短板,但是这个东西哪里是短时间内能够解决掉。
所以面对柳若依的要求,楚瑾瑜是真的有点为难。
这不是工作不够努力,而是真正对柳若依提供的公司的资金的负责任。
“没关系,项目方面,你这块努力去收集和整理各类项目,不管是什么项目我们都拿到手里评估评估,最终选择上,我来负责投资把关。”柳若依非常自信地说道。
“对于互联网项目,我在这方面还是有一定研究,不敢说百分之百的准确度,至少我觉得能够做到百分之五十以上成功率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百分之五十?!楚瑾瑜吃惊地看着柳若依,觉得柳若依是不是对于风投有什么误解?
这个行业是出了名的高风险,一般能够做到十分之一的准确度已经足以赚很多钱了,业界做到顶尖水平的风投基金都绝不敢说自己的投资成功率能够做到百分之五十这么高。
“呵呵,瑾瑜姐,给你开个玩笑而已,不过互联网投资这块,我对你和团队的要求,的确就是尽可能多的拿到项目,在投资决策方面暂时由我负责决断。
先把眼下的这期基金做出成绩来,我们好面向公众进行募资扩大我们公司资金管理规模,在我的计划中,5年内我们必须将资金做到百亿以上的级别,所以现在我们必须加大行动步伐了。”
柳若依非常明确地对楚瑾瑜说道,的确现在对她说什么都是虚的,唯有业绩才能实实在在的说明在投资方面,她柳若依一样是战无不胜的天才!
第392章 意外之喜
“热烈欢迎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光临2002年华夏十大互联网新锐大会,我是Annie,来自香江极光风投,感谢大会组委会的邀请,今天上午的大会将由我主持。”
随着柳若依的出现在大会主席台上,今天参加这个十大互联网新锐大会的来宾都有些意外,这可是当下最火的艺人之一,现在出现在台上自我介绍是风投行业的一员,这就让大家太惊奇了。
虽然说一个人跨界是很正常,可是一向都认为金融圈是一个非常专业的圈子,柳若依这样一个娱乐圈的艺人跨界到金融圈做风投,不管台下的人信不信,至少先声夺人给大家都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大会组委会挺牛啊,这种明星都可以请过来,看来没少花钱。”一个互联网公司的年轻老板显然有着不同的认识。
“我听说Annie是几乎不会接这种通告,这次组委会中看来有人手眼通天啊,不过一个艺人跨界到金融投资,我觉得有些不靠谱啊,尤其这个Annie本身据说也才刚刚毕业没多久。”
“谁说不是呢,不过在我看来娱乐圈的确来钱,这没干多久就有勇气来参与风投,看来人傻钱多这句话说得一点都不错。呵呵,我们公司还真差钱,会后倒是找个机会同这个极光风投沟通沟通,说不定我们公司的融资就解决了。”
……
台下议论纷纷中,绝大部分都是不太了解柳若依的路人,不过在台下几个大佬,比如企鹅马爸爸和网聚的丁石这些大佬,却对柳若依重新有了一种新的认识。
企鹅的发展,马爸爸同柳若依的几次见面,柳若依都给了马爸爸不少的想法,其中大部分想法马爸爸采用后效果简直立竿见影,比如群聊天,完全横扫对手,将国内的即时聊天市场份额基本上垄断下来!
尤其是这个群玩法多,除了在权衡后选择采用了200人免费群,而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