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御仙魔-第1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继真连忙凝神静气,后脚重重踏在地上,沉腰立马,呈前后弓步,一声低喝,运足周身灵气,舞起手中狼牙棒迎上卢具剑。
    刀兵相交,卢具剑和狼牙棒俱都发出一阵翁鸣,各自以微小的幅度、高速的频率颤抖起来,仿佛要脱离李晔和陈继真的手。
    然而相击只是刹那,在巨大的反震力中,李晔在半空后翻回去。他脚跟踩在一面屋墙上,身如猿猴一样,借力弹射回来,再向陈继真递出一剑。
    刚才一击,陈继真被迫后退数步,方才稳住身形。这下好不容易缓过一口气,看到李晔再度杀来,他目光凛然,打起十二分精神迎上。
    在刚刚的交手中,陈继真竟然没能占到半分便宜,两人斗了个势均力敌,这是他怎么都预料不到的。饶是李晔占了地利的便宜,这也太过匪夷所思。
    现在陈继真终于体会到黄景元跟李晔交手时的心情,也终于明白黄景元为何突然如此忌惮李晔。
    有些事,终究是耳闻不如眼见。现在亲身体会过李晔的实力了,陈继真也不得承认,对方的确有掀起风浪,做他对手的本事。
    此刻,陈继真心中对李晔再无半分轻视,已经完全在用平等的目光看待他。哪怕对于大多数仙人而言,凡人都只是蝼蚁般的存在。
    也是到了此时,陈继真对黄景元的计策,才真正心服口服。在这之前,他一直认为,黄景元太过小心谨慎,对付李晔根本没必要大费周章。现在看来,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不愧是军师。陈继真心中如此想到,对黄景元得佩服又多了几分。
    李晔自然不知陈继真心中所想,他战意昂扬而又心如止水,不断向陈继真发动进攻,前者能让他一门心思都战胜对手,后者则能让他始终保持理智。
    在不停泼洒出去的剑光中,李晔身法敏捷又不失潇洒,犹如马踏飞燕。他的意识也在专心感受龙气之力,跟卢具剑之间的相互配合,带来的招式威力提升。
    对帝道的领悟,就像是一颗火种,点着,小黑脑袋一耷拉,就趴在废土堆上没了动静。
    杨亭阁怔了怔,失神良久,末了叹息一声,看向正在激战的双方修士。左车儿的身影格外悍勇灵动,左冲右杀、闪避突袭,下手又快又狠,战果辉煌。
    杨亭阁眼帘逐渐低垂,脸上却有了一丝笑容:“真像我年轻的时候啊!”
    说着,就闭上了眼。
    再无动静。
    半响,趴着一动不动的小黑忽然道:“老头子,你该不会是死了吧?”
    杨亭阁眼睛都没睁:“闭上你的臭嘴,老头子伤势这么重,还不能小憩片刻了?”
    除此之外,场中各处还有些零星战斗。那是后来赶到、散布在四周,此时意图冲到中心地带,接应黄景元、陈继真留下的人手的仙廷修士。
    只不过他们之前就被妖族、佛域修士盯得死死的,连头都不敢冒,这回虽然拼了命窜出来,但要真正去跟同伴回合,也是难上加难。
    很快,原本在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围攻中心地带仙廷修士的妖族和佛域僧人,又再度对仙廷修士形成了合围之势。不同的是,先前只是弓弩压制,现在却是短兵相接了。
    照此以往,仙廷修士全军覆灭只是时间的问题。
    李晔跟陈继真鏖战的时候,黄景元也跟飞鸿大士斗得激烈。
    不同于李晔跟陈继真的旗鼓相当,黄景元并没能在飞鸿大士手下坚持太久。
    噗嗤一声,飞鸿大士的长剑掠过黄景元的肩头,带飞一抹血肉,后者摔出去好几步远,这才在屋墙前站起来。
    “飞鸿大士就是飞鸿大士,哪怕是今时今日这种情况,黄某依旧不是对手。”黄景元说这话的时候,脸上却没有半点惊慌之色,反而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
    飞鸿大士只是轻哼一声,并未有其它反应,依旧是仗剑杀来。
    但就在这时,黄景元忽然祭出一物。
    与此同时,李晔面前的陈继真,也虚晃一击拉开距离,放弃了跟他的缠斗。

第九十三章 忽然的相杀
    黄景元虽然中了飞鸿大士一剑,但只是在肩膀上划开了一道口子,说起来也就是皮外伤而已,跟当时被李晔引诱入画遭受的创伤不可同日而语,对战力的影响并不大。
    陈继真和黄景元心有灵犀,几乎是同时拉开跟李晔、飞鸿大士的距离,退回到一座大院的屋顶。随即两人长袖一招,袖中各自飞出一件法宝。陈继真的依旧是那面幡旗,而黄景元的则是八卦盘。
    这两件法宝李晔之前都见过,威力的确不容小觑,根本不是凡间法器可比。然而此刻众人进入秘境,修为被压制到练气一层上下,莫说法宝,就连催动高阶法器需要的灵气都没有。
    若非如此,众人也不可能拿着弓弩互射。
    要是换做旁人,此刻定会以为陈继真、黄景元已经因为战局不利,失了方寸,在出昏招了。毕竟除了他两人,仙廷修士正在被妖族修士和佛域僧人压着打,每时每刻都有人受伤、倒下。
    但是李晔并不这样认为,也没有轻举妄动。不仅他是这样,飞鸿大士也是如此。黄景元和陈继真毕竟是仙廷派来的修士,怎么都应该有点压箱底的手段,任何时候都不能轻视。
    李晔和飞鸿大士在凝神戒备的同时,也伺机而动。如果对方只是故弄玄虚,那么他们也不会被人当傻子耍。
    事实证明,李晔和飞鸿大士的谨慎是必要的。陈继真和黄景元祭出法宝的时候,都是神色肃穆,一手掐诀,嘴里念念有词,衣袂无风自动。而那两件按理说应该需要莫大灵气才能催动的法宝,竟然霎时间就有了反应。
    陈继真手中的幡旗一分为二,二分为四,最终幻化成八面大旗,以他和黄景元为中心,镇住了周围八个方位。黄景元手中的八卦盘,则飞旋到两人头顶,散发出黄铜色光束,如同穹顶一样,将方圆数百丈都笼罩在内。
    黄景元跟陈继真飞速掐诀,两人眼神陡然一凛,大喝出声:“尔等妖孽,祸患世间,触怒仙廷,还不束手就擒?!”
    两人的大喝犹如晨钟暮鼓,震得李晔耳膜生疼,意识都有刹那的恍惚。眼前幻影一晃,他仿佛被黄铜色光束吸走,进入了某个不知名的空间走廊。而在走廊尽头,则是审判罪恶的高堂,光芒刺眼,让人望而生畏。
    然而李晔的恍惚只是刹那,伴随着一声响亮龙吟,一条散发着古老、威严气息的青龙,从李晔眼前的空间走廊里横亘而过,顿时各种色彩就如梦幻泡影,刹那粉碎。李晔的神识瞬间恢复清明,又看到了黄景元跟陈继真两人。
    黄景元和陈继真还在持续大喝,姿态犹如金刚怒目。李晔当然明白,他们的呼喝声,就跟九字真言一样,具有直接影响人心神的效果。
    同时映入李晔眼帘的,还有正在鏖战的仙廷、妖族、佛域三方修士,他固然很快恢复了神智,但是妖族和佛域的人,则明显大多精神恍惚,被震得一怔。他们本就在厮杀中,这一愣很快就遭受了灭顶之灾,被对方刀兵加身。
    然而让李晔意外的是,几乎是在他看清这场景的下一瞬,佛域僧人就恢复了行动能力,挥舞刀兵继续跟仙廷修士激战。一些个原本以为有大便宜可捡,正放心去砍杀他们面前佛域僧人的仙廷修士,没料到对方清醒得这么快,反而被打得措手不及。
    但是妖族修士却并非如此,他们几乎是在死了一半的人手之后,才被同伴的叫声和鲜血刺激得清醒过来。当他们意识到发生了什么,奋力想要为同伴报仇时,却发现自己的战力比之先前有大幅度下滑!
    由此妖族修士遭受几近灭顶之灾的重创。
    一眼将战场形势纳在眼底,李晔深吸一口气,双眸阴沉,持剑攻向陈继真与黄景元。
    很明显,眼下陈继真和黄景元使用的手段,就是他们压制妖族的秘法。如若不然,也不会对佛域僧人几乎无效,而对妖族修士却有如此大的杀伤力。
    仙廷治下,妖族曾今作乱,时至今日,仙廷外战域外诸神可能力有不逮,但对如何压制治下妖族,那是深谙其道。
    李晔早就知道仙廷有压制妖族的秘法,现在看来,这秘法效果无非两个,一是短暂影响妖族修士的神智,给仙廷修士创造瞬杀的机会,二是一定时间内降低对方的修为实力,让仙廷修士能够全面压制对方。
    这秘法效果如何,根本毋庸多言。
    李晔也终于明白,为何这回天下大乱,妖族明明想要谋求大出天地,行事却束手束脚,只肯派尤达枭和红孩儿来助战了。
    面对这样的秘法可能会带来的损失,妖族的确轻易承担不起。能够派尤达枭和红孩儿过来,已经是格外看重他李晔了。
    对李晔而言,他格外痛恨这样的仙廷。
    他出手的时候,飞鸿大士也动了。
    陈继真和黄景元此番下界,要代表仙廷对付妖族和佛域两方,自然有两手准备,眼下他们已经动用了压制妖族的秘法,飞鸿大士自然不会让他们有动用对付佛域僧人手段的机会。
    如果仙廷对付佛域僧人的手段,也有对付妖族那样立竿见影,那这场战斗她和李晔就必输无疑。
    飞鸿大士这个时机抓得恰到好处。
    眼见飞鸿大士和李晔齐头并进,站在屋顶上的黄景元和陈继真两人,眼中都闪过一抹厉色,后者更是叫道:“今日这一战,就决胜负、定生死!”
    言罢,陈继真掐诀完毕,伸手向前一指,八杆幡旗齐齐飞出,向飞鸿大士射来。虽然不知道陈继真用了什么手法,以此刻的修为还能驱动幡旗,但此刻这八杆幡旗的威力,自然跟之前无法相提并论。
    饶是如此,八杆幡旗齐射之威,也丝毫不弱于八支弩矢袭来。
    奔进中的飞鸿大士,面无表情的一扬手。白皙无暇的手腕上,被一根红绳拴住的羊脂玉净瓶,犹如阳光下的蝴蝶般飞了起来。
    这个平日里被她当作酒壶的瓶子,本就是仙域名声斐然的法宝。
    羊脂玉净瓶中洒出了几颗水珠,晶莹剔透,浑若星光。
    八杆幡旗分别被水珠击中。
    八杆幡旗瞬间幻灭了七杆,只剩本体回到他的袖中。
    陈继真如遭雷击,脸色一白,一口鲜血喷出,就再也站不住,直接从屋顶摔倒下来。
    这还不止,脱手飞出的玉净瓶,瞬间到了黄景元面前。
    黄景元已经收了八卦盘在手。
    玉净瓶犹如一座山一样撞过来。
    黄景元瞪大惊愕的双眼,将八卦盘护在身前。
    嘭的一声响。
    八卦盘没能挡住玉净瓶。
    黄景元被撞飞出去数丈远,跌落在一处杂草丛生的废弃花圃里,连吐几口鲜血,竟然一时再也爬不起来!
    飞鸿大士将黄景元和陈继真瞬间重伤。
    此刻她展现出来的实力,堪称主宰一切。
    她用她的实力,告诉了在场的所有修士,飞鸿大士为什么是飞鸿大士。
    不是随便什么人,仗着什么秘法手段就能挑战她的威严。
    不过这里到底是秘境,瞬间重创陈继真和黄景元后,飞鸿大士的双颊飞起两抹酡红,犹如碧蓝苍穹下的晚霞。
    很显然,看似轻松的两击,让她负担极大。
    若没有这个负担,只怕她早就将陈继真和黄景元打杀了,又何必等到现在。
    但她没有停顿。
    她转头,看向侧旁的李晔,目光清澈纯净,像一汪没有一丝一毫杂质的清水。
    她再度扬了扬葱根般的手指。
    羊脂玉净瓶转了个向。
    陡然飞向李晔。
    速度奇快。
    饱含杀机。
    连黄景元都无法接住的一击,李晔又如何能接得住?

第九十四章 山重水复
    黄景元和陈继真在祭出仙廷法宝,使用仙廷秘法的情况下,依旧被飞鸿大士重创,由此可见飞鸿大士的恐怖实力。这还是在她身处九州,实力本身就受到仙廷遥遥压制的情况下。
    黄景元和陈继真的受创也表明,在这回的河东天机争夺之役中,至少在战力部署上,仙廷没有能够斗过佛域。
    仙廷事先怎么都不可能料到,佛域会派飞鸿大士这个级别的修士下凡。
    通过昆仑下凡的修士,不仅实力大跌,性命难以周全,就算完成了任务,也未必能够回归仙域。而飞鸿大士这个级别的修士,放在任何地方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根本损失不起。在如今仙域大战的局面下,更是威震一方的存在,轻易根本无法抽调。
    道门仙廷因此只派了七十二地煞下界,却没料佛域派来的是飞鸿大士。
    眼见羊脂玉净瓶调转方向,向自己飞来,李晔心念急转。
    他脑海里瞬间掠过无数念头,唯独没有意外这个反应。
    他丝毫不意外飞鸿大士会突然反戈一击,对他出手。
    黄景元和陈继真败了,那就是仙廷败了。面对废墟铜块的争夺和生存,失去了共同的对手,联盟也就没了意义,妖族和佛域便从同伴变成了敌人。这个转变,在黄景元和陈继真被击败的那一刹那,就已经完成。
    现在妖族和佛域必须分出胜负。
    活着的一方,才能够得到铜块,在紫蓝电网进城之前,走出这座废墟。
    时间已经不多,因为紫蓝电网已经到了城外。在众人修为不过练气一层上下的情况下,没有人能够抵挡雷电,哪怕只是最普通的雷电。
    所以飞鸿大士果断出手,并不出乎李晔的意料,哪怕前一刻他们还并肩作战、相谈甚欢。
    瞬息之间李晔思考和权衡的问题,也不是这个,而是飞鸿大士的状态。
    在霎时间击败黄景元跟陈继真,飞鸿大士的攻击可谓雷霆,出手可谓果断。
    在妖族跟佛域的联盟,说坚实也坚实说脆弱也脆弱的情况下,出手太果断却显得不合常理。
    因为她没有让李晔出力。
    李晔没出力,也没付出代价,此刻状态完好。
    在她决定击败黄景元、陈继真之后,就立即转头对付李晔的情况下,李晔自然是状态越差越好,这样她才能赢得不费力。
    除非,飞鸿大士有绝对把握,哪怕她此刻状态受损,李晔状态完好,她依然能够不费什么力气,就将李晔击败。
    李晔感受到了飞鸿大士的霸气。
    如果事实是这样,那么飞鸿大士的气魄就只能用霸道来形容。
    李晔无暇多想。羊脂玉净瓶已经到了眼前。仿佛下一刻,他就会跟黄景元一样,被玉净瓶给击伤、轰退。
    他看到了飞鸿大士的眼睛,如天山湖泊般纯净无暇的双眸。没有一丝杂质,没有丁点儿波澜,只有宁静致远、浩瀚空灵的无双气质。
    李晔没有选择,也无需选择。他出剑。卢具剑平直刺出。
    这一剑,他必须出手。
    叮的一声,闪烁着青芒的剑尖击在瓶体上。无论是卢具剑,还是玉净瓶,都有刹那的停顿。然而僵持之势转瞬即逝,快得如同没有发生过。卢具剑反弹回去,李晔如遭重锤,身体跟着径直倒飞出去。
    轰的一声,他撞在坍圮的半段院墙上。灰尘噗洒纷落,落满他的长发与双肩。
    鲜血从他嘴角溢出。
    他握着卢具剑的手,也有鲜血顺着手臂淌下,滴落在身侧。
    他抬头直视飞鸿大士,双眸略显通红。但他没有起身。黄景元都无法接住的一击,他也无法接住。飞鸿大士的实力,的确强得符合身份。
    在李晔嘴角溢血的时候,飞鸿大士同样一口鲜血喷出。如雪白裙上沾了一滴鲜红。她随手抹了抹嘴角,扬手接过飞回的玉净瓶,就此跃至一座凉亭中,盘膝而坐,开始闭目调息。
    场中的局势因此发生剧变。
    起初仙廷修士一直被压着打,中心地带和外围修士加起来,也不过十五六人。骤然发起殊死进攻,在妖族和佛域反应过来后,他们损失不小。
    黄景元、陈继真发动压制妖族的秘法,让妖族修士损失惨重,李晔带来的七八人加上后来几日陆续赶来的五六人,因此死伤过半,再加上之前杨亭阁小组的伤亡,本就已经没几个人站着。
    但佛域僧人从始至终,都没有受到重创。
    在黄景元、陈继真被飞鸿大士击败后,场中能够站着的修士,足有十来个佛域僧人站着,五六个仙廷修士,和三四个妖族修士。
    现在李晔被飞鸿大士重创,短时间内无法站起身,这片废墟战场的大好局面,已经掌控在佛域手中。就算仙廷跟妖族联手,都无法战胜他们。况且,飞鸿大士到底伤到什么程度,能否再出手,都还是未知数。
    一切看似已经尘埃落定,胜负已分,生死将别。
    然而就在飞鸿大士刚刚入定的那一刻,场中异变陡生。
    有人站了起来。
    前一刻看起来已经重伤垂危,失去了再战之力,此刻再站起来,却腰板挺得笔直,而且气势勃发,分明就还有不少战力。
    足以打破平衡的战力。
    站起来的人,不是李晔。
    是陈继真和黄景元。
    两人跃上屋顶,俯瞰四方,脸上堆满笑容。
    陈继真心服口服的向黄景元抱拳:“黄兄不愧是七十二地煞中的军师,此计果然高明,让我们成功反败为胜!”
    黄景元一手负在身后,一手抚着胡须,用看战利品的目光,环视着场中的妖族、仙廷修士,重点在飞鸿大士和李晔身上停顿了片刻,笑容淡然:“好说,好说。”
    这一幕,让三方修士都一阵嗔目结舌。
    随即,仙廷修士放声高呼,再也不顾人数劣势,向妖族修士和佛域僧人发起反攻。
    佛域僧人愣的时间最长,他们刚要得意,庆贺自己成了最后的胜者,这突然的异变,让他们都成了一丈二的和尚。很快,他们每个人脸上,都有仿佛吃了苍蝇一样的神色,恶心到了自己。看飞鸿大士的眼神,也变得无比怪异。
    陈继真、黄景元竟然只是假装受了重创!
    这怎么可能?
    然而事实就是如此。
    佛域僧人再一次意识到,这里是九州,是仙廷的地盘。仙廷的修士在这里,对付外来的修士,拥有的底蕴和优势,还要远超他们之前的预计。
    至少超出了飞鸿大士的预计。
    这也就是说,飞鸿大士果断出手,竟然没有取得击败陈继真、黄景元的效果,只是杀伤了李晔,自毁了联盟,把获胜的机会双手送给了仙廷。
    妖族修士则个个悲愤不已。杨亭阁、小黑两人,本来已经只能坐着,此刻也拼命挣扎着站起身,准备迎接生命中最后的战斗时刻。
    黄景元和陈继真两人,无疑具有以一对多的实力,仙廷修士那点人数劣势,此刻根本就不算什么。况且到了此时,刚刚被背叛的妖族修士,也不会跟佛域僧人联手。在李晔丧失战力的情况下,他们已经注定了灭亡,此刻只恨不得佛域僧人都早点被仙廷修士杀了。
    黄景元和陈继真两人,选择了最直接结束战斗的方式。
    他俩直接走向飞鸿大士。
    仙廷众修士则拦住佛域僧人。
    黄景元的笑容里终于褪去了故作的淡然之色,显露出无比的得意,“飞鸿大士不愧是飞鸿大士,要我们用这种方法才能取胜,并且还付出了那么多修士的性命。你说,我们不先杀了你,如何能够心安?”
    飞鸿大士盘膝坐在凉亭中,抬起眼帘看了两人一眼,脸上没有丝毫畏惧的表情。或许对她而言,死亡跟喝酒并无差别。
    坐倒在坍圮院墙前的李晔,此刻是真的无人注意了。

第九十五章 谁写的命运
    天地一体,自古皆然。人间百姓供奉仙人,想着仙人替自己消灾解难,让自己财利滚滚;仙人则想着凡间香火鼎盛,百姓们贡献信仰之力,让仙廷保持繁荣昌盛。
    修士到了仙人境,得到仙廷认可,便进入仙域修行。仙域之广,不知其几千万里,但无可辩驳的是,仙域的每一寸灵土,都对应着凡间土地。凡间土地上的百姓,信仰仙廷,供奉仙人,由此产生的力量源源不断上达仙域,就会变成仙域灵气。
    修士修行,吸纳天地灵气是根本,凡间有锦绣河山,灵气自古不绝,凡间修士借此修行,强大自身。而仙域则灵气稀薄,绝大多数地方,本无灵气。仙域灵气之来源,是凡间百姓的香火供奉、信仰之力转化而来。
    故此,没有凡间百姓的支撑,也就没有所谓仙域、仙廷。
    一旦凡间香火供奉减少,仙域没了灵气,修士不能修行,那就是毁灭性的灾难。别说修行进阶了,就算维持原有的境界都是奢望。这很好理解,再强壮的人,三天不吃饭也没了力气,旬月不吃饭就得饿死。
    也就是说,人信天上有神仙,天上就有神仙。人不信天上有神仙,天上就没有神仙。
    这也很好理解,好比凡间的皇帝官员,是天下统治阶层,但要是百姓不纳税了,不养活他们了,那他们就得饿死,也就不存在了。
    朝廷治理天下,为百姓谋福祉,故而百姓纳税;仙廷为凡间抵挡域外神灵入侵,也行善积德以利百姓,所以百姓信仰、供奉。
    这是契约。
    一旦朝廷不为百姓谋福,仙廷不利凡间,这种契约关系被打破,那就会天地大乱!
    自巫妖大战,人教大兴,道门驱逐妖族,掌握仙廷以来,历经了千万年,仙人境的道门修士得到极大扩充。但是再如何扩充,人数终究有限。在千万年的历史中,道门仙廷也屡遭劫难,仙人损失惨重。
    每逢乱世,是天地劫难,也是天地更新血液的机会,对仙廷对凡间都是如此。
    道门仙廷,离恨天,兜率宫。
    云遮雾绕之处,有一片山林流水之地,百尺瀑布激流而下,碧色清潭前有大石方三丈,石前一片桃林,桃树四十九颗,枝繁叶茂正值花开,桃树前有草庐,庐中有人正在对弈。
    对弈的是一名老者跟一名中年人。
    老者鹤发白衣,中年人白衣鹤发,两人外貌有相通之处,五官亦多相类细节,然而两人的气质却天差地别。老者超然物外,不可见不可不见,中年人虽也气度不凡,但到底少了几分超然,多了几分市侩。
    在两人身旁,有五官晶莹剔透,犹如玉琢一般的童子,正跪坐在地,为两人煮茶。童子虽然只是童子,但其一举一动,皆张弛有度,和缓自然,让人禁不住去细观,而一旦细观,则于不知不觉间,便会神思摇曳,步步入迷。
    入迷如入画。
    对弈不知多久,中年男子终于投子认输,他轻叹一声,看着获胜了也不知喜怒的老者,颇有些奇怪的问道:“已经三个时辰了,老君便不问问,此时战事紧张,各方胜败无常,而作为仙廷军机大臣,弟子为何不顾诸方战事,反而来跟老君下棋?”
    老者神色如常,“你想说我便听,你不想说我便不听。你说了我不一定会回应,你不说我也未必不会回应。”
    中年男子自嘲一笑,索性也不再藏着掖着,略显苦涩道:“老君,这回七十二地煞下界,意在匡扶朱温,驱逐释门僧人,镇压妖族贼子,一统天下问鼎中原。这本是十拿十稳的事,但近来我等推算天机,却一片混沌,不知未来如何。不知老君可能示下?”
    老者接过童子递来的茶碗,示意中年男子也品尝一二,不急不缓道:“七十二地煞本事已经不小,寻常时候足以扫平天下。但我听说,这回释门派下界的,是飞鸿大士?”
    中年男子重重击节,心绪很不平静,“的确就是飞鸿大士!这事弟子之前万万不能预料!那飞鸿大士,是佛域有数的大能,那是何等重要的存在,冒然下界,可能连回来的机会都没有,佛域他们怎么敢?”
    老者淡然一笑:“太白,你这性子,还是太急了些。”
    太白不无懊恼道:“老君,弟子身在局中,要各处奔波,哪里能跟老君一样,身在世外,超然洒脱?”
    老者不置可否,“七十二地煞中,陈继真和黄景元还算不错。飞鸿大士虽然强悍,但在我道门仙廷掌控的地域内,有仙廷相助,他俩还不至于会败。”
    闻听此言,太白精神一振,语气也重了几分,声音中充满惊喜:“老君的意思是,这回就算有飞鸿大士下凡,七十二地煞也可稳操胜券?”
    不怪他失态,而是一旦这回七十二地煞胜了,飞鸿大士败了,那么往后释门佛域,失去了赖以辅佐的李克用,就将退出九州。七十二地煞匡扶的朱温,一统天下,就将无人可挡。
    那样的话,这回的天下大乱,虽然出现了很多意外,但到最后,道门对九州的掌控,还是不会变。
    老君品了茗,仪态闲适,听了太白的话,却呵呵一笑:“你莫不是忘了,此番河东之役,天机争夺,还有一人,也不可小觑?”
    太白一怔,想了半响,才不确定道:“老君的意思,难道是说那李晔?可他不过就是一介凡人而已。”
    老君晒然:“一介凡人而已?”
    太白再度愣了愣,不解道:“此人前世是扶苏、刘协,注定了是无法改变既定命运的亡国之人,这是他的命运,他还能翻腾起多大浪花?就算他如今成就不错,封安王,掌大军,伐河东,败李克用,但也不过是昙花一现。他注定是要覆灭的,这是命运,不可违逆!”
    老君再饮一口茶,看了太白一眼:“谁写的命运?”
    太白道:“仙廷为他写的命运!”
    老君道:“是仙帝吧?”
    太白张了张嘴。
    仙帝跟仙廷,确实有区别。
    仙帝虽然执掌仙廷,但仙廷派系繁多,有些人未必就会服他。
    太白想起广寒仙子。
    广寒仙子转世,现在可是到了李晔身边。
    还有巨灵天神卫小庄。
    太白咬牙道:“那些人到底只是很少一部分势力,不足为患。”
    老者笑了笑:“若是李晔跟飞鸿大士联手呢?”
    太白愣住。
    半响,他失声道:“这怎么可能?李晔跟释门”
    他话没说完,就闭了嘴。
    因为他知道,面前的老者说出来的话,绝对不会只是说说而已。
    太白金星很清楚,这名老者,太上老君,是多么恐怖的存在。

第九十六章 大争之下的处境与选择
    太白心中疑惑甚多,然而看老君的模样,并不愿意跟他就这个问题谈论过多,太白稍作迟疑,最终还是按捺住了好奇心,没有多问。
    道门风气向来洒脱随性,门内修士也多崇尚自由自在,众人思想不同,所以仙廷之内派系繁多。别的姑且不言,就说老君本人,那是六位圣人境之一,论修为应该他做仙帝才是,但他却超然于仙廷之外,根本不理会俗事。
    超然,却没有超脱。仙廷诸事,老君的看法、态度如何,依然是各方都会高度关注的重点。
    从兜率宫出来,太白的眉头始终没有舒展,因为他到最后都没有弄清老君的立场。太白心里其实已经隐约明白过来,这回的天下大乱似乎跟以往不同。
    在往先的时候,仙廷里的一些修士,也会去扶持其他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