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成七零女知青[穿书]-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男的说非小妞不娶,他家四弟也盼着女儿能嫁给县长儿子,和县长家结亲,就没给闺女介绍对象。
甚至还不让闺女去地里干活,怕闺女干了农活变糙了。
不过小妞也二十多了,他四弟说着等小妞二十二那男的家还不松口那就要开始相看了。
小妞和向红一样大,知道小妞对象是县长家公子后翠花酸了好些日子。
等后来两人因为门不当户不对拖延下来,翠花才算好受些。
然后,高考恢复,小妞念书好,就是考不上大学,也能上个大专。
而陆向红呢,初中都是瞎念的,恢复高考后翠花也想让陆向红去考一考,说不准瞎猫碰上死耗子就考上了。
结果建军出题,建设都答出来了,向红答不出来,陆三山这才知道陆向红连小学生都不如。
小妞自己争气,就是靠不了对象,以后也能靠自己过上好日子。
陆三山盘算着大毛二毛也大了,建国建党当了小十年的兵,应该能申请老婆孩子随军了。
建军建民念了大学,那以后肯定是要在大城市发展的。
建军说要去北京,建民想去林城。
建设脑子也好,他们老两口供着建设念了大学,倒时候有两个哥哥帮衬,建设应该也能留在市里。
可以说他们家一下就能从村里人成了市里人。
就是陆向红,陆三山发愁的不行。
要给她找个对象倒是不难,可眼看着她几个□□子越来越好,这向红真嫁个种地的,以后肯定埋怨他们。
但陆向红自己又不争气,你念书不行,那别的事情上脑子灵光点也好啊。
不说外人,就是她能和哥哥嫂嫂们处好,以后四个哥哥一个弟弟,每人搭一把手,这日子就能过的不错了。
可她呢,现在和老大老二老三家的都处的和仇人似的,尤其老大老二。
没了哥哥们帮衬,那就该靠自己。
还好的是陆向红这两年会做家务了,洗衣做饭都上手了。
陆三山决定等三儿子去念大学后,就张罗着给陆向红找对象吧。
五七年的姑娘,现在都二十二了。
临近过年,陆建军和苏敏窝在他们的小家里等录取通知书。
他的地址不是老家,而是他们他们这个小家。
令苏敏意外的是,□□后第一届高考竟然不会公布考试成绩,而是直接发录取通知书。
要是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那就是落榜了。
苏敏本来还猜测她和陆建军能考多少分呢,现在看来是没有机会知道了。
先收到通知书的是陆建民,通知书直接寄到了五大队。
他被林城师范大学录取了。
陆建军一直觉得陆建民的性格很适合当老师,有耐心又有善心。
陆建民自己也觉得当老师比当挥锤子的工人轻松体面。
从陆建民收到通知书后,不少媒婆都找上门了。
以前陆建民也挺吃香,但想嫁给他的大多是大队里的人家。
这回有好几个县里的姑娘。
苗翠花挑的眼花,她现在眼光高,她清楚着呢,陆建民考上了林城最好的师范,以后毕业了说不准就能在林城的初中高中教书。
最差也是分配到县里。
而且陆建民是大学生,到时候单位分房的时候肯定先紧着他。
有房,有铁饭碗,还不怕找不着对象!
除了陆建民,知青里杨树王国安夫妻,陈卫民,韩奋起,孙红卫,卫国,孙雯雯,许安安都陆续收到了通知书。
刘霞的小姑子陆云也考上了。
本来临近过年就热闹,现在邮递员隔三差五的送来好消息,就是陆三山这个当大队长的心里也高兴。
这些知青年龄从和他家建军差不多大到和比他闺女陆向红年纪还小。
他们本来是城里人,吃着供应粮,结果一下政策下来,让他们背井离乡的来他们这山沟沟里种地。
这十来年吃的苦,受的委屈可不少。
现在能考上大学,也是苦尽甘来了。
不过他又有些愁他家三儿和三儿媳,这两个的通知书怎么都没有下来?
苏敏同样也等的着急,她对陆建军有信心,但又觉得这十年,有很多大神,京大清大竞争肯定激烈。
终于到了腊月底,陆建军的通知书到了,京大法律系。
陆建军学法律是觉得现在的日子一天一个样。
他学了法律最起码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而且学了法律要是想进政府部门也容易些。
陆三山知道儿子考上了京大,乐的直接把家里的亲戚全请来,准备了好几桌的饭菜。
甚至把苗翠花陆大嫂陆二嫂拿来过年的鱼肉都做了。
京大可是全国最好的大学!
而且陆建军不仅考上了全国最好的大学,他还是他们市里考的最好的,是全市第一名,全省第二名。
全市第一,全省第二,想想全市全省有多少人,陆三山就觉得自己儿子真的是文曲星下凡。
他一直就觉得他家三儿从小就坐得住,长大了肯定错不了。
原本他自己寻摸的当了工人,还把弟弟也带的有个工作,陆三山就对儿子满意的不得了。觉得他儿子真是有能耐,比他这个当爹的强。
现在看来他儿子的造化大着呢。
与陆建军通知书一起来的,还有他们公社里,县里,市里,省里的奖励!
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啊,陆三山恨不得立刻偷偷去后山给他爹上个香,告诉他爹他最疼的孙子建军现在有了大出息。
苗翠花和陆家两个嫂子也高兴的不得了。
苗翠花是想着儿子给他长面子,他们公社今年有那么多人参加高考,就他儿子考的好,不仅考去了北京,还是京大。
前些儿还有村里的人闲话说她儿子陆建军心气太高,填志愿的时间竟然只填了京大,清大。
当时苗翠花就气的不行,可同时也觉得自己三儿太要强,要她说,老三和老四一样考个林城的大学也挺好啊,离家近,以后他们照顾他们老两口也方便。
没想她儿子真是争气,一下就考了全市第一。
这下那些人就不敢再说酸话了吧。
陆大嫂和陆二嫂也是盼着陆建军以后能教一教大毛二毛怎么念书,京大清大的她们不敢想,只希望自己儿子可以当一当大学生就行。
陆三山还特意给部队里的老大老二去了信,告诉他们家里出了两个大学生,其中陆建军是京大的大学生,还是市状元,省榜眼,这是给整个老陆家长脸的大事。
又给他五叔写了信。
陆建军的五叔是当兵的,两个儿子也是进了部队。
不过前几年闹腾的厉害,五叔一家虽然因为出身根正苗红,没有被严查,但也是小心翼翼的,生怕有个什么万一,到了siren棒倒台日子才好点,不用成天写检查,做报告。
陆三山的五叔年轻的时候入了党,那个时候局势混乱,为了不连累家人,一走就是十来年。
家里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都是陆三山他爹这个做大伯的照应。
陆三山和五叔家的堂弟堂妹一向关系很好。
前些天他们还从北京寄来不少年货,连带着拜了早年呢。
五叔家在北京,堂弟堂妹也都在北京成了家,以后建军去北京念大学,少不得要他们帮衬。
第69章 31。01
考试前苏敏一门心思都在复习上; 每天沉迷学习,不可自拔。
陆建军同样顶着很大的压力,他不仅把工作出手了,弟弟也受他影响做了同样的决定。
为此他只能更加的刻苦,不仅自己复习,还要辅导老婆和弟弟。
每天早上五点就起来,拖着陆建民背书; 还得注意压着声音; 不要吵醒苏敏。
背两个小时书就赶紧给老婆做早饭,顺便叫老婆起床。
等苏敏吃了饭去上班; 他就和陆建民继续看书。
中午苏敏吃食堂,陆建军和陆建民就凑合着对付一顿。
等苏敏晚上下班,吃了饭,陆建军就单独辅导苏敏。
三个多月; 每天日子过的就是尺子画过似的; 一分一秒都不敢随便浪费。
终于考完试; 陆建军心里的石头并没有落地; 反而心急着成绩好不好。
陆建军看上去不像苏敏陆三山苗翠花那么心焦,实际上考完后他常常紧张的睡不着觉。
一是怕辜负苏敏对他的期待。
看着苏敏对自己充满了信心; 陆建军实在是不想让她失望。
二来,在高考前苏敏就决定七八年春去北京报考电影学校。
要是陆建军没考上; 他能陪着苏敏去考试,但却不能陪苏敏留在北京。
到时候苏敏一定会让他回老家好好复习,继续下一次的高考。
陆建军不想和苏敏分隔两地; 苏敏一个人在北京无亲无故的他很不放心。
就是回大队办结婚喜宴,这样令人高兴的时刻,陆建军也还是分心在高考成绩上。
虽然来客们都很有眼色的没有问陆建军考的怎么样,怎么陆建民的通知书都下来了他陆建军的却没到。
还好腊月底他的通知书终于等来了。
陆建军的心彻底放了下来。
对他来说,考了全市第几,全省第几不重要,考上京大才重要。
不过考得好给的奖励也高,省里给了三百,倒是市里也给了三百,县里给了两百,公社给了一百,大队给了五十。
省里的三百是他只是第二,奖金肯定没有全省第一多。
市里是因为他给全市增光了,县里公社也是如此。
一共九百五,陆建军直接给了苏敏。
苏敏也没推脱直接收起来,心里盘算着现在她和陆建军手里有小三千块钱了。
三千块钱,还有一根大黄鱼,要是去银行能换一千七八,要是去黑市出,能出小三千。
尤其这十年中借着名头四处敛财的人,现在看着形势不妙,就想着换些保值的金条。
有这六千块钱,去了北京以后不管是买房还是留着等改革开放后陆建军做生意什么的都可以。
现在已经是腊月二十六了,陆建军和苏敏去给陆三山苗翠花报了喜,就回了县里。
主要在大队里他们也没个地方住。
陆建民一个屋,陆向红一个屋,陆家老两口还有陆建设一个屋。
要是住下,那就得陆建军去找陆建民,苏敏则要么和陆向红住,要么去找陆大嫂或者陆二嫂。
苏敏觉得有些不方便,由奢入俭难,她还是更喜欢她家里的大床厚棉被。
七八年这个年苏敏和陆建军是在县里两个人一起过的。
到了除夕,陆建军剁了肉馅,和苏敏一起包饺子。
苏敏擀皮,陆建军包,两个人配合的很默契。
饺子包好冻屋外头,陆建军又炸了丸子,鸡腿,做了红烧肉,清蒸鱼,排骨汤,炒了几个素菜。
陆建军还买回来瓶汽水,汽水放热水里泡过,喝的时候温温的,给苏敏解解馋。
把折叠圆桌打开,菜摆上去。
苏敏先迫不及待的吃了一个丸子,说:“好吃,陆建军,你真是厉害,做什么都能做的很像样。”
陆建军给她盛了一碗排骨汤:“大概是我有这个天分吧,来,先喝一点热的暖暖身子。”
苏敏接过来喝了一口:“好喝,我们两个的年夜饭好丰盛啊,会不会有点多,咱们两个肯定吃不完?”
“没事,咱们先吃肉,菜剩下就让大黄吃。”
苏敏扑哧一笑:“以前大黄可都是吃肉的,来咱们家改成素了。”
“那也比它吃了肉然后被人宰了当狗肉吃,说实话,它要是没来咱们家,现在应该已经出现在领导家的餐桌上了。”
“越听越惨,我刚才喂了它一截子生骨头,等会儿再喂它点吧,大过年的,也让它吃好点。”
苏敏也知道狗总吃素不好,吃人剩饭剩菜不好,可这个时候买肉得要票。
陆建军没了工作后,就苏敏每个月发一点票。
她和陆建军一个月吃两回都剩不下多少,哪里还有给狗吃的。
吃了饭,除夕守岁,苏敏和陆建军坐床上,苏敏玩着陆建军的手,问他:“唉,你有没有,就那种晕晕乎乎的感觉啊?”
陆建军感慨:“怎么没有,今年后半年真是过的太充实了,先是和你结婚,咱们两个还没怎么相处呢,又准备考试,考完等成绩,现在又过年了。日子真是刷的一下就过完了。就像做梦似的。”
苏敏本来打算在去北京之前就和陆建军好好谈谈心,现在正是个好机会。
她靠着陆建军,说:“我也是,你知道的,我对结婚这件事是真挺怵的。就是咱们结了婚,我也还是觉得,怎么说呢,咱们两个不太像夫妻。”
陆建军直接坐了起来:“敏敏,怎么了,是不是我做错什么了?”
苏敏安抚的拍拍他的手:“没有,可能我有些矫情,但陆建军,你做的太好了。真的,作为丈夫,我觉得你真是好的不得了。你不仅有能力,当工人就是最出色的工人,当司机也是很厉害,现在又考了全市第一。最重要的是,你对我真的很好。洗衣服做饭洗碗,这些大家都觉得该是女人做的活儿,你都愿意去做。”
陆建军放松下来:“你刚才可真是吓我一跳。做饭这事我确实做的比你好吃,那咱们两个过日子,自然是谁做的好吃那就谁做啊。再说我看你吃我做的饭心里也高兴啊。至于洗碗洗衣服,咱们住县里,烧火的柴都得买。想用热水就得开火。一壶子热水洗个碗,多麻烦啊。洗衣服更是废水,我又不能让你沾冷水。你的身体不好,每回来例假都疼的死去活来的。不过到了县里,你不再干农活儿后,我觉得你在慢慢好转。”
“是啊,这个月我就感觉不那么疼了。”
“看来那大夫给你开的药还挺有用的,等咱们去了北京也得继续吃着。”
苏敏蹭蹭陆建军:“好。”
说完她有些厚脸皮的说:“陆建军,就是你对我太好了,我现在才这么发愁。”
陆建军被苏敏说的一头雾水:“发愁什么啊?”
苏敏不好意思:“发愁我该怎么对你好啊。就你对我这么好,我常常觉得自己对你不够好。说实话,你前几个月没工作,我拿工资来养家的时候我特别开心,就觉得自己特别有用。”
“你有这个心就可以了,我一个大男人,也用不着你你怎么照顾。”
苏敏看着陆建军,很认真的道:“不行,咱们现在是夫妻,不能一直都是你付出更多啊。尤其过了年咱们就要去北京了,我是去报名考电影学校,你呢,是要上大学。要是不出意外的话,这之后的四年,咱们两个只有假期才能在一起。其他时候虽然是在同一个城市,可是不同的学校。陆建军,你要知道,我喜欢你,和你喜欢我一样多。我们两个要一起撑过这几年。”
陆建军抱住苏敏,拍着她的后背,坚定的说:“好,咱们虽然不在一个学校,可心是在一起的。上大学的这几年,咱们都专心学习。等毕业了,就留在北京,好不好?”
“嗯,还有,陆建军,以后你也要试着依赖我。你要想做什么事情,不要先想我不答应会怎么样,或者说你做了之后对咱们的这个小家有什么影响。而是要确认你自己的本心。就像你支持我当演员一样,以后你有了自己想做的事情,就去试一试。不要想什么体面不体面。我不要你给我的那份体面,我只要你高兴。”
在小说里,陆建军一直未婚,大学毕业后就去做生意了。
但是实际上在八零年代初的时候,做生意是很丢人的一件事。
有着铁饭碗的人很多都看不起暴发户。
尤其陆建军还是京大的学生,他不管做什么都有前途。
为了挣钱放弃了体面的工作,肯定会有闲言碎语。
苏敏就是怕陆建军不想让她这个做妻子的没面子,有一个当个体户的丈夫,然后放弃了自己想做的事业。
陆建军点头:“好,我记住你的话了,等我毕业准备选择工作的时候,一定会慎重选择。”
苏敏又点了点陆建军的脑门:“还有,你去读大学,要和女同学们保持距离,晓得不。”
陆建军抓住她的手,亲了一下:“放心吧,我都已经是成了家的人了,家里又有你这样漂亮的老婆,怎么会去喜欢什么女同学。”
苏敏是相信陆建军的,但是怎么说呢,这世上又不是只有她一个人眼光好,瞧中陆建军。
大概是情人眼里出西施的缘故,苏敏是觉得陆建军哪儿哪儿都好。
要是万一有别的女同志也发现了陆建军的好,主动缠上去呢。
苏敏逗陆建军:“真不会喜欢上别人啊?你看我,念书不行,性格也犟,没什么情商,不会来事儿。你要是遇上那种不仅考上了京大,还长袖善舞八面玲珑的,是不是会嫌弃我啊?”
陆建军说:“我就是喜欢你的性子才和你处对象的啊,除了你,我谁也不喜欢。再说我要真喜欢八面玲珑的当时就和沈知青处对象了。”
苏敏哼了一声:“那不一样,沈月那是不喜欢你,只是看上了你的身份。不说远的,就是搁现在,眼瞅着知青回城不像以前那么难了,沈月要是未婚,你也未婚,但你是京大的大学生,沈月都未必会嫁你。”
“这我当然知道,京大大学生的名头虽然好,但我毕竟只是个学生,未来究竟是个什么样也说不准。自然比不了已经奋斗有了成就的人保险。”
“你倒是想的明白,算了,不说这些了,反正陆建军你记住,去了学校和异性保持距离。我相信你不会沾花惹草,但同时我也希望你不要做那惹来落花的无情流水。”
陆建军看在苏敏浑身醋味的模样,赶忙保证:“好好好,我听你的。你呀,今儿是不是吃饺子的时候蘸醋蘸的太多了,瞧这酸的呀。”
“没办法,谁让我稀罕你呢。”
大年初一一早,陆建军起来给苏敏煮了饺子吃,就带着她大包小包的回大队。
陆建军结了婚,就要领着新媳妇给亲戚们拜年。
眼看着陆建军和陆建民就要有大出息了,家里亲戚对他们两个格外的热情。
尤其是陆建军那更是好听的话儿不停的往出冒,这个夸了那个夸。
看着陆建军的通知书到了,同样报考了京大清大的苏敏却没个消息,众人都知道苏敏这是没考上。
不过大过年的,也没人没眼色的问苏敏是不是真落榜了,或者问陆建军去念大学了那作为妻子的苏敏该怎么办。
倒是苗翠花叹了好几回气,想对苏敏说什么,都被陆三山瞪回去了。
苗翠花和陆三山都不知道苏敏要去考电影学校,陆建军也没和他们说。
他娘一知道那全村都该知道了,到时候七大姑八大姨的全来找苏敏瞎打听。
苏敏没好好填志愿,这话说出去村里人也只会觉得是苏敏没考上,好面子才故意找的借口。
要是再让他们知道苏敏去考电影学校,万一又没考上,这些人指不定说什么呢。
陆建军可不想让他们同情苏敏,苏敏也不需要这些惹人心烦的同情。
陆三山只以为苏敏今年没考上,打算明年继续考。
苗翠花却和陆三山商量让苏敏趁着陆建军没走争取怀个娃,到时候陆建军不在,她这当婆婆的也能帮着照顾。
陆三山知道苏敏心气高,肯定不愿意耽误复习的时间来怀孕,而且万一真怀上,那下回高考可怎么参加?
要是考上又怎么去念书?
不看大队的沈月沈知青,那还没确定能上大学呢,为了不让肚子里的孩子拖累她,不也是直接就去医院把孩子流了。
苗翠花却觉得陆建军已经够出息了,作为他的妻子,苏敏的首要任务就是给陆建军留后。
去年结婚的时候苏敏自个儿说了,她的身体好了很多,虽然还有些宫寒,但不影响生育。
既然如此,那苏敏就应该先生孩子。
至于考不考大学的,家里已经有陆建军这个大学生了,当媳妇的是不是大学生也不重要。
陆三山知道苗翠花的想法说出来陆建军和苏敏不仅不会听,说不准还会落下埋怨,就警告她不要瞎说。
苏敏也当没看见公公婆婆的眉眼官司,只规规矩矩的给他们拜年。
苏敏给公婆嫂子问了好,陆建民,陆向红和三个小豆丁也和苏敏问好。
陆向红现在看上去变了,整个人感觉文静了很多,不像以前那么张狂了。
苏敏给了三个小孩一人一块钱,还把年前特意给他们买的大白兔拿出来。
苏敏只买了三十颗大白兔,一个小孩十颗。
苏敏和他们说:“记得,从初一开始,一天吃一颗,吃到初十。不能一下全吃完,会坏牙的,记住了没。要是乖乖听话话,我下回还给你们买。”
三个小孩迫不及待的塞嘴里一颗糖,异口同声的说:“记住啦!”
苏敏是新嫁妇,结婚第一年,按着习俗陆建军要领着苏敏把亲戚家全走一遍。
这可是个大活儿,叔叔伯伯,姨妈舅舅,苏敏都笑僵脸了。
众人也都大方,这家给一块,那家给五毛的。
一个年下来,拜年钱苏敏都有二三十了。
这可真是积少成多啊。
过了年陆建军就要去北京,苏敏也要跟着一起去。
她已经和学校的校长谈过了,说打听到七八年春电影学校会招生,她要去试一试。
学校的校长挺支持她的。
还说苏敏的工作还是给她留着,要是苏敏考上了,再商量工作的事情。
出了正月,录取通知书邮局派送完了。
没有收到通知书的就是没有考上。
苏敏理所当然没有考上京大清大,刘霞朱红同样也落榜了。
就连沈月,为了上大学打了胎,也没有考上。
倒是李大强收到了通知书,好像是他老家挺有名的一所大学。
陆建军买的是二月二十三号的车票,正月十七。
他在家过完了元宵,就要坐火车去北京了。
过了正月初八,苏敏就开始收拾行李。
光是看着两床被褥苏敏就觉得发愁。
她这辈子还没有出过远门,更没有坐过火车,实在是不知道这被褥该怎么带。
陆建军说苏敏瞎发愁,这包起来上火车就行,有什么好愁的。
陆建军觉得很寻常的事情在苏敏看来真是困难重重。
苏敏懒得理他,继续收拾东西。
这家里值钱的东西其实不多,最贵的该是自行车和收音机,手表。
至于缝纫机,陆建军七五年买的那台直接放老家让他娘和两个嫂子用了。
有了缝纫机,她们做衣服也更方便些。
去年他们结婚的时候,苏敏再三说她不要缝纫机,因为她不会用,也不想用。
所以陆建军也没买新的。
自行车呢,陆建军一辆,苏敏一辆,苏敏的自行车送回老家了,可以让大嫂二嫂学着骑。
而且这自行车偏小,算是女式自行车,家里三个孩子也能试着骑。
至于陆建军的自行车,他是要带着去学校的。
苏敏觉得没必要,到时候直接坐公交就行。
陆建军却说有个自行车方便他随时随地能去找苏敏。
收音机也是要带去学校的,听新闻正好。
手表就在苏敏手腕上带着。
至于陆建军和苏敏保证过的磁带机和电子表,现在还没有踪影。
陆建军觉得对不起苏敏,这两样真不太好买,这小两年时间了他都没寻摸到出手的人。
苏敏觉得没个什么,这本来就是她和陆建军之前的小情趣,至于随身听磁带机,电子塑料手表,在苏敏看来都是过时的老古董。
尤其电子手表,仔细说起来还真不如她手上戴的这支好呢。
然后就是衣服什么的,这次苏敏只拿了冬天的几身,打算面试的时候穿。
考表演系嘛,当然要把自己拾掇的漂漂亮亮,精精神神的。
至于陆建军苏敏就把冬天春天夏天的没破的衣服全给他收拾上了。
破了的苏敏就全给陆大嫂陆二嫂,让她们给三个小子凑合做衣服穿。
因着陆建军和陆建民考上了大学,家里又有缝纫机,两个嫂子也忙里抽闲给他们一人做了一身新的中山装。
苏敏又拜托她们给陆建军做了三身秋衣秋裤。
背心内裤苏敏直接让陆建军自己去买。
毕竟按着她的手艺做来的贴身内衣肯定没有买来的好穿。
按着苏敏的生活习惯,她是觉得陆建军可以不拿衣服,等去了北京直接全买新的。
但这个年代的人节俭,要是到时候陆建军换的新衣服多,说不准还会被人说太浪费。
大包小包全收拾好,家里一下就空了很多。
苏敏说:“你下回回来就是暑假了,要是我也考上了,那咱俩说不准暑假也不回来。那咱这房子怎么办?”
“哦,对了,忘了说了,卫民堂哥说他想租咱这房子。你也知道,他现在是司机,方便淘换东西。他弄回来一些不要票的带回老家吧,容易被眼尖的人看见。尤其是他娘,我四婶。她是长辈,是亲妈,要是非拦着卫民堂哥说要看他带回来啥,你说该不该给她看。”
“当然不给啊,刘霞婆婆就是一个偏心眼的老太太,要是她看见了肯定会当成把柄,要挟刘霞他们的。”
“所以卫民就想着租咱家的房子,也有个地方放东西。我当时说考虑考虑,这事儿得和你商量。”
苏敏觉得房子空着也是空着,要是陆卫民时常过来,还能顺便扫扫灰,去去尘,就说:“那就租给他吧,至于租金,也不能不要,免得家里其他亲戚知道了,都想来占占便宜。也不能要的太多,我没和你处对象之前刘霞可是帮了我不少忙。”
“嗯,行,咱们一年要三十,到时候只租给他客厅那间,那间也有床,他要是想住也能住。至于咱两这卧室就不往出租了。不过得把钥匙给他,让他记得帮咱们通风。”
作者有话要说: 我…无债一身轻啦,开心。
至于前头两个周末的双更这两天再慢慢补。以后更新时间还是下午三点吧。
第70章 02 20 21
帝都; 陆新国看着手里的信,气的喊:“娟子,给大洋二洋大妞打电话,让他们过来一趟,还有,大洋二洋的媳妇也给我滚回来。”
刘娟赶紧走到他跟前,见他手里这信是老家寄来的; 忙问:“怎么了?是老家出什么事了?”
刘娟不识字; 就是念了扫盲班,也是囫囵吞枣的。
“什么事?丑事!大丑事!我的老脸都让老大家的给丢尽了。你知道这信里写的啥!大哥老三家的建军建民考上大学了。建军考的还是京大; 他考了全市第一,全省第二。”
刘娟一听这是大喜事啊,怎么老头子一肚子火?
“诶呀,这不是好事嘛; 你虎着个脸做什么。还好咱们当时听到了要恢复高考的消息; 赶紧让老大家的写信寄回老家通知一声。我还跟着咱隔壁的陈悦妈去废品站弄回来不少书; 我也不知道那书有用没。反正陈悦妈说有用; 我就全淘回来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