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五零巧媳妇-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社里头忙,我这是趁着中午吃饭的工夫,赶紧把咱娘送回来。下午还有活呢,不能耽误。”
  陈民生说完,也不等巧莲说啥,转身就走了。
  巧莲还想问问公社那头的事呢,结果陈民生直接走了,于是只能摇摇头。
  “娘,那你坐会儿,我先去收拾着弄点儿菜,等会儿去食堂领了饭,咱们就吃饭。”
  开春之后,食堂里没菜了,做不出吃的来。
  加上大家伙都抱怨,说是食堂的菜做的太差,都不洗干净就做。
  所以公社那边上报县里,经县里研究决定,往后食堂里只做饭,各家按人口领了饭,回家炒菜自家吃。
  这样的办法,倒是比以前合理,毕竟各家各户都有菜园子。
  每家种什么没法统一,也不能天天都把种了的菜送去食堂,那样太麻烦了。
  再说了这开春的时候,家家户户也没啥吃的,都是进山挖野菜,难不成还为了食堂做菜,得组织人一起进山挖菜?
  倒不如各家做各家的菜比较方便些,咸了淡了的也没那么多事情。
  各家自行预备菜,这吃油就成了问题,因为去年打的粮食可都在公社里呢。
  没有黄豆怎么榨油?没油吃哪行?
  最终定下来,从今往后,油料吃供应,每家每户按人口定额。
  一个人一个月,只有三两油。每个月,到公社粮所去领。
  一个人一个月才三两油,可想而知根本不够吃,那又能怎么办?只能尽量节省啊。
  如今就这个时候,没别的办法。
  曲家倒是还好点儿,曲维扬每个月还有供应,当然,还有系统在,做饭做菜的,并不受难为。
  “中午咱炖豆角丝行么?去年我晒了不少呢,也没往食堂交。
  这时候也没啥吃的了,除了大葱大酱婆婆丁,也就是干菜。”
  巧莲刚才已经把豆角丝泡好了,只等炒菜下过就行,于是赶紧去厨房,拿出一块肉切了,然后刷锅炒菜。


第471章 瞎指挥
  大营乡气候早,四月十五到二十号开始,就可以春耕播种了。
  老太太既然回到了曲家,巧莲当然就得下地去干活,可是今年春耕刚一开始,就把巧莲气的不行。
  开春时还没等土化透,社里就让人挖地深翻。不顾当地的地形,非得修梯田,改水田。
  这些巧莲也就忍了,谁让现在就刮这股风呢?
  她只是暗地里跟几个相处比较好的生产队长说了,让他们干活故意放水。
  别听孙建勇瞎忽悠,不能把底层的土都翻出来。
  别看巧莲不在公社里上班了,可她毕竟当了那么多年的副书记,威信还是有的。
  再者大部分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农,哪里不知道该怎么干活?
  所以像一队二队和庙岭、河北、温泉等生产队干活时,都故意的磨洋工不出力。
  以免将地底下那些寒土层挖上来,那样非但不能高产,反而会不长庄稼。
  可是到了播种的时候,孙建勇这脑袋抽的,竟然告诉种地的人,一亩地要下十几斤到几十斤种子,苗多将来产量也就多。
  看着孙建新领人直接往地里大把的撒种子,甚至直接往地里倒种子,巧莲可真是忍不住了。
  “孙建新,你们这是种地么?这不是在祸害种子祸害东西么?
  这么密的种子下地,长出来的苗什么样?都细的跟牛毛一样,怎么长?
  你也是多少年种地的老把式了,苞米地六八寸的规矩你不懂么?
  这是要干什么?照着你们这么干,到时候秋天收不上粮食来,要让大家伙饿肚子么?”
  太气人了,这都是什么狗屁东西?
  亏得这些人都是种地的老把式呢,怎么能这么种地,这不是祸害人是什么?
  “陈巧莲,这是县里的意思,公社下的命令。
  多撒种才能多出苗,到时候才能多打粮。
  咱们公社今年的目标,苞米要亩产三千斤呢,种子下地不够,怎么打粮?”
  孙建新一看是巧莲出来说话,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陈巧莲,我可告诉你啊,你现在不是公社副书记了,也不是什么妇女主任,你就是平头老百姓一个。
  这是咱们公社书记心胸宽广,不跟你一个女人计较,才没把你撵走,。
  要是换成我啊,早把你们家都赶走了。能让你继续留在公社就不错了,你就老老实实的干活得了,少说话。”
  “你一个女人,懂什么种地啊?这是上面的命令。
  难道说上级领导,还比不上你一个女人家么?
  上一边儿去,别捣乱啊,耽误了春耕,我看谁能负责?”
  孙建新如今是仙人桥生产队的队长了,比以前腰杆儿直,说话声音也大,即便是面对巧莲,也不像以前那样从心里打怵了。
  反正他身后有公社书记,有县里马书记做靠山呢,怕啥?
  “孙建新,我就算是个女人,我也知道什么叫合理密植。
  种苞米,六八寸是老例子,最合理的间距,这么多年都是如此。
  你这么往地里撒种子,到时候出苗太多,互相争阳光和养分,能长好么?”
  巧莲见着孙建新那德行就来气,这人就是典型的小人得志,一朝得意就不知道要嘚瑟成什么样子。
  巧莲真想给孙建新一句话,当心嘚瑟掉了毛过不去冬。
  “如今是新社会了,不兴那些老例子。
  有钱买种没钱买苗,苗多了不愁长,到时候肯定能结大苞米棒子。
  大不了多施肥,这还有什么?你一个女人家家的就别管了,不嫌烦得慌啊。”
  孙建新不想理巧莲,扭头就要走。
  “走,赶紧干活去,就照着我说的这么做,不用怕浪费种子,没种子下地,怎么打粮?”
  巧莲快被气死了,“孙建新,你站住。
  你敢拍着胸脯保证,你这样真能多打粮么?万一大家伙照着你说的去做,今年歉收了,你敢承担全部的责任么?
  来来,咱们把仙人桥生产队所有的人都叫来,当着大家伙儿的面,你立下字据。
  说今年粮食一旦歉收,全都是你的责任。
  你敢不敢?只要你敢,我就让你这么往地里下种子。
  你要是不敢,那就照着以前六八寸的办法种地。”
  要是换成别的事情,巧莲才懒的出面,她现在对大营公社已经没什么好感了。
  要不是担心现在搬到城里去,她藏的秘密会被人发现,她早就搬走了,才懒得跟这些人磨叽呢。
  巧莲从心里不喜欢进城生活,供销社分的公房她看过了,一家只有两间房子,住的窄窄巴巴太挤了。
  曲家这么多口人呢,咋住?更不用说,公房都是挨着的,山墙连着。
  恨不得这边有点儿风吹草动,那头都能听见,没有多少隐私,哪成啊?
  还有,公房各家没厕所,连解决个人问题,都得去公厕。
  光是这些巧莲就忍不了,更不用说什么吃菜不方便之类的,她真的忍不了。
  再说接下来这几年都不太平,住在城里她的系统就一点儿都发挥不了作用了。
  而石嘴子这边依山傍水的条件那么好,她可以利用系统做不少事情。
  两下一比较,就知道该留在石嘴子。
  也正是因为这种种考量,巧莲没有很冲动的一怒之下搬走。
  既然她还住在石嘴子,就还是公社的社员,就不能对孙建新这些人愚蠢又作死的举动置之不理。
  如果不是为了这些,她才懒得搭理呢,谁爱作死就作死去,跟她有什么关系?
  “孙建新,我就问你一句,你敢不敢写保证书?”
  巧莲不肯轻易放过孙建新,喊了不少人过来,当着众人的面,质问孙建新。
  孙建新哪敢写保证书啊?要是真的写了,万一今年秋天粮食歉收,这些社员还不吃了他?
  “你这娘们儿怎么胡搅蛮缠呢?你说你这么闹腾图什么?
  这是上级的命令,执行不就完了么?费那么多话做什么?”
  孙建新有点儿抹不开面子,气急败坏的说道。
  “我就想知道,照你这么做,万一粮食歉收了,是你来负责,还是孙建勇来负责?
  你只要告诉我这个就行了,其余的我不管。”
  巧莲才不怕孙建新呢,她如果要做一件事,不管谁拦着,她也必须做成。
  “大家伙也都是多少年的庄稼把式了,你们来看看,这么种地以前谁见过?
  这要是出了问题,谁能负责?”巧莲把周围的人喊过来,让他们看看地里的那些种子。


第472章 觉悟
  生产队里的人,并不都是孙家的亲信,大部分人都跟孙家不怎么亲近。
  刚开始大家伙也觉得这么做不妥当,只是碍于孙建勇,不敢开口而已。
  此刻巧莲带了头,周围不少人也都纷纷开口。
  “就是就是,种了一辈子的地,从来没遇见过这样的情况,哪有这么种地的?
  到时候这得出来多少苗啊?你说是间苗还是不间苗?”
  “间苗得累死,不间苗这苞米根本就不能长,哪有这么种地的?这不是开玩笑么?”
  生产队里有很多人都跟巧莲家关系不错,而且这件事大家伙都明白谁对谁错。
  于是不少人都站在巧莲这一边,纷纷指责。
  孙建新一看这样子,脸上挂不住了,“我都说了,这是上面的意思。
  今年就得这么做,你们怎么回事啊,这是要造反还是怎么?”孙建新气的跳脚。
  “孙建新,你少拿上级来说是,上级领导有几个是农民出身,他们种了几年地?
  有的领导连苞米怎么长的都不知道呢,就在那瞎指挥。
  他们是不愁啊,人家吃供应粮的,人家管你庄稼丰收还是歉收?人家照样发工资领供应。
  咱们能一样么?咱们就指着地里的庄稼吃饭呢。
  这要是万一歉收了,到秋天没粮食吃饿肚子,谁负责啊?”
  原本的生产队长李春雨,这时候开口说话了。
  李春雨当了好多年的村长、生产队长,在仙人桥还是很有威信的。
  他都开口了,其他人也都纷纷质问孙建新一干人。
  “就是,要是歉收饿肚子了,我们上你家吃饭啊?你能负得起这个责任么?”
  面对这么多人的质问,孙建新哪里还敢态度强硬?“那你们说,怎么种?”
  “还是照着以前的老例子种,六八寸,谁也不许浪费种子。
  这些种子也是粮,剩下了还能吃呢,哪能这么浪费?”李春雨等人哼道。
  “好,好,听你们的,听你们的行么?老例子就老例子。
  不过我可告诉你们,要是上级最追查下来,你们负责。”
  孙建新很显然不太甘心,还想用上级来威胁人。
  “负责就负责,孙建新,你们今天上午种的这些地方,单独划出来。
  你们自己侍弄,就当做实验田了。
  咱们也别说是各执一词难分上下,今年这一块地方就当做实验田做对比。
  要是到了秋天,你这一块地里面丰收了,亩产三千斤,那明年咱都这么种。
  要是这一块歉收或是绝收,孙建新,你得向大家伙道歉。
  因为你的失误,才让生产队遭受了损失,这是你的责任。”那边,巧莲冷冷的说道。
  “对,对,这样做对,咱们就留下一块实验田,看看到底什么结果。”
  众人一听巧莲的话,纷纷赞同。
  那边孙建新憋的满脸通红,却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他这样的根本不是巧莲对手。
  “哼,不用你们闹腾,早晚有你们好果子吃。”气的孙建新一甩手,走了。
  瞧见孙建新走了,李春雨等人都朝着巧莲竖起大拇指。
  “弟妹,这也就是你有这个胆子敢说话,我们,唉,别提了。
  今天这事要不是你出头,咱今年秋天,怕是真要饿肚子了。”李春雨颇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巧莲看了看身边的众人,笑了,“我知道,咱们这些人,没几个听他们指画的。
  大家伙心里都有杆秤,知道该怎么干活。
  可咱们知道归知道,也不能没人拦着他们啊。
  你看看,这一上午,他们这些人祸害了不少地呢。
  这些地,今年怕是收不上来什么粮食了,大家看着不心疼么?”
  巧莲的话,让大家伙都垂下头长叹一声。
  是啊,他们虽然不听孙建新指画,依旧照着老例子种地,可谁也没来拦着孙建新那些人。
  这要是让他们种上十天半个月,队里不知道要祸害多少种子,秋天不知道要少打多少粮食呢。
  “弟妹,你说的对,咱们不能这么沉默不出声。
  以后要是再遇见这些不合理的事情,我们也学着弟妹这样,该说话就说话,有什么了不起?
  我这生产队队长都没了,还怕啥啊?”李春雨颇受触动。
  自打他被撸下来当不成队长之后,一直都浑浑噩噩的不知道该做什么。
  可今天巧莲一番话,让他明白过来,就算不当这个生产队长,他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大家伙的利益受到侵害。
  “对,春雨说的对,咱们往后该说就说,怕什么?难道他们还能把咱撵走不成?”众人都纷纷点头。
  众人这般表态,巧莲心里倒是松快不少。
  她就怕,这些人的脑子都僵住了,由着孙家人摆布,没人敢吭声,要真是那样,就真的没治了。
  “得,干活吧,抢春时呢,咱们都别聚在这儿了。
  抓紧时间干活吧,等下就可以回去吃饭了。”
  巧莲挥挥手,又回去点种踩埯,继续种地。
  大家伙似乎也受到了鼓舞,于是一个个赶紧都回去干活,该刨埯的刨埯,点种的点种。
  整个地块儿又恢复了平静,只有刚才孙建新等人干活的地空着,没人。
  大家伙又干了一会儿,就到点儿放工了。
  这边离着仙人桥不算太远,三四里地,于是大家伙扛着家什从地里出来,直奔食堂。
  巧莲到了食堂,照着家里人口打了饭,中午是苞米面饼子,于是捡了饼子用网兜兜起来,然后骑着车子赶紧往公社走。
  家里只有老太太和三个娃,他们的口粮都不在生产队,所以巧莲在家里留下了粮食和肉、菜,老太太中午做点儿吃的,领着三个娃吃就行了。
  嘉俊嘉和在学校里念书,中午不能回家,要在张家吃。
  可他俩的口粮在仙人桥,不在公社,所以巧莲要带着饭,到张家去吃。
  等巧莲赶到张家时,嘉俊嘉和已经先到了,正帮着巧娟看凤英呢。
  张文广兄弟看样子也是刚从地里回来,正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呢,见到巧莲骑车子过来,张文广就笑了。
  “二妹妹,你还真把口粮带过来了啊,其实不用,这边也够吃了。”
  “哪能够吃啊?你们家风林风华都正是能吃的时候,我家这两个也不少吃。
  我要是不带着口粮过来,怕是你和我姐,就得闲半根肠子了。”
  巧莲笑笑,张文广那是客气话,她可不能当真。


第473章 天旱
  “姐夫,你们今天种地,没出什么幺蛾子吧?”巧莲有点儿不放心,赶忙问了句。
  张文广一听就知道巧莲问的是什么了,笑着摇头。
  “春耕前,孙建勇给大家伙开会了,他弄的那套明显就不对,我能听他的么?
  不光是我,不少生产队的队长我们都在一起碰头过,孙建勇弄的那一套不能听。
  我们都打算好了,他说什么,我们就哼哈答应着,该怎么干,我们都有数。”
  “这玩意儿关系到咱们吃饭,谁敢大意胡闹?
  只是可惜,今年改了不少水田,而且旱田种的也是豆子比较多。
  这东西不当粮啊,也不知道上头是咋想的,为啥种这么多豆子?
  还有春小麦,咱这地方虽说也长,可春小麦太娇贵了,产量也不行。
  我就弄不懂了,为啥就不让咱多种些苞米高粱呢?”张文广叹气,现在上面的政策,是真的看不懂了。
  巧莲也叹气,这里面的原因太复杂,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清楚的。
  “姐夫,你心里得有数,虽说计划是定了,可里面机动性还是有的。
  尽量做一点儿小调整,把那些产量低的作物减少面积,还是多种点儿苞米高粱吧。”
  太多的话不能直接说,巧莲也只能点到为止。
  “还有,让各家各户在自家园子和自留地里面,多种一些土豆和南瓜这些,听我的,不会错。”
  人民公社成立之后,各家各户的土地都归公有。
  但是每家每户会划出来一点儿自留地,随便种点儿菜蔬或是杂粮杂豆之类。
  今年开始,上面的政策是不允许自留地里面种粮食,只允许种菜。
  所以巧莲告诉张文广,让大家伙尽量种土豆,因为土豆算作蔬菜,而地瓜是粮食。
  张文广虽然不明白巧莲这话说的上面意思,但他知道巧莲绝不是随口说说,肯定是有什么含义。
  这些年的相处,张文广对巧莲很佩服,所以对巧莲的话,也不怀疑。“好,我跟他们都说说。”
  能做的也就这些,她只是尽了自己最大的能力,试图阻止一些她不想看到的情况。
  别的地方她够不到也管不着,只希望不要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发生那些凄惨的情况。
  俩人刚说了几句,那边巧娟出来喊他们吃饭,于是大家伙赶紧进屋去吃饭。
  这个季节也没啥吃的,不过是咸菜、大葱、大酱而已,巧娟要照顾凤英,也没时间去林子里薅菜。
  好歹去年晒的豆角干茄子干还有些,中午随便炖了一盆,大家伙就这么对付着吃一顿。
  吃过饭也没休息多会儿,时间就差不多了,于是巧莲又骑上车子往回走,到了干活的地方,继续种地。
  下午的时候,张文广找了机会,跟二队的队长韩运鸿碰头。
  当天晚间,他们又找了河北、温泉等生产队的队长一起开了个小会,张文广把巧莲的话,带给了这些人。
  这些人都是以前跟巧莲还有老韩书记非常好,暂时还没有被孙建勇撤下来,大家伙对巧莲的话很信服。
  于是彼此约定,这事儿尽量宣传到每一家,至于社员们怎么做,那他们就管不着了。
  春耕种地,种自家菜园子自留地,时间就在忙碌中匆匆过去。
  一晃眼五月都过去大半了,可今年竟然一场雨都没下,地里旱的冒烟儿。
  大家伙成天仰头看天,等啊盼啊,就盼着下雨,可是怎么等怎么盼,也不见雨的影子。
  “这可咋整啊?要是再这么旱下去,咱地里的庄稼可就全都毁了。”
  大家伙都心急如焚,却没有什么好主意。
  “老天爷这是不给咱饭吃啊,这要是再旱下去,今年咱可就要饿肚子了。”众人都这么说。
  “是啊,你看地里那小苗都啥样儿了?细细黄黄的,干脆就不长啊。
  再这么旱下去,就那点儿小苗也能烤死了,这可咋办?”
  人们都急的抓心挠肝,却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各生产队的队长全都聚在公社,找孙建勇给解决困难。
  “我能有什么办法啊,我又不是老天爷,是老天爷不给下雨,我能怎么办?听天由命呗。”
  孙建勇也是很无奈,天不下雨,他又不是海龙王,能够行云布雨,找他也没用啊。
  “实在不行,就挑水抗旱吧,咱公社不是有好几个鱼塘么?
  鱼塘里还有水呢,这时候也顾不上什么鱼了,挑水浇地,也不能让庄稼旱死啊,能救多少就救多少吧。”
  这个时候,巧莲扶着老韩头,从外头进来,老韩头稍微有些费劲的说道。
  老韩出院后就在家休养,每天找董大夫下针,慢慢锻炼。
  再加上巧莲以曲维扬的名义,给送去了一些比较好的药,经过这半年多,身体比以前好多了。
  说话就是慢点儿,但是吐字很清楚了,走路也还行,微微能看出左腿略有些拖地,但是不算严重。
  今年天气这么旱,老韩在家里也是成天惦记着。
  正好今天巧莲来公社,老韩看见了,就扯着巧莲俩人商议,怎么应对这干旱。
  巧莲提出来,挑水灌溉,老韩一听是个办法,最起码临近鱼塘的那些地能够保住。
  韩运鸿今天在公社开会,老韩知道,所以就跟巧莲俩人一起来了公社。
  走到门口听见孙建勇说他没有办法,老韩哼了一声,这才开口说话。
  大营公社前几年在涝洼地挖了不少鱼塘,鱼塘面积不小,也很深。
  去年因为被县里点名批评了,鱼塘里的鱼都捞出来吃了也没卖,所以今年开春也就没往里下鱼苗。
  眼下只能趁着鱼塘还没干枯,赶紧把鱼塘的水都挑到地里浇地,多少还能挽救一些地方。
  “我刚才去看了,鱼塘的水位也下降了一些,但是现在还有水,估计附近的一些地方浇灌够了。
  远的位置就怕是挑水太累,不好办。
  眼下也没别的办法了,能挽救多少就挽救多少吧。”巧莲对着那些生产队长们说道。
  “对,对,还是韩叔和巧莲这话在理。
  是啊,咱们还有鱼塘,还有汤河呢,想办法从鱼塘跟河里挑水,也不能让庄稼全都枯死啊。
  那这样,我们立即回去组织人,想办法挑水浇地。”张文广第一个站起来响应。
  “说的轻巧,挑水?咱公社一共多少亩地?这要是挑水,得挑到哪年去?能救活多少庄稼?”
  有人赞同,就会有人反对,孙建新跳起来表示不同意。


第474章 水泵
  “不管要挑到哪一年去,也不管要费多少力,总比现在眼睁睁看着地里的庄稼枯死好。
  怎么?你觉得挨饿比干活还好受是么?
  那你要是不想干就算了,你们仙人桥生产队厉害,都不用吃饭,随便。”
  巧莲看着孙建新,冷哼道。
  孙建新最怕的就是巧莲,这女人嘴茬子太厉害,怎么也说不过她。
  “你,你这不是抬杠么?谁说俺们生产队的人不吃饭啊?当然得吃饭了。”
  孙建新让巧莲两句话给怼的脸红脖子粗,吭哧吭哧的说出这么句话来。
  “那还费什么话?再过几天,恐怕鱼塘里都没水了。
  到那个时候,我看就算你想挑水,也没得用。”
  巧莲根本就不理孙建新,朝着张文广等人点点头。
  “眼下也只能这样了,临近鱼塘的就从鱼塘挑水,临近汤河的就从汤河挑水。
  其余没地方挑水的,那就真的只能眼睁睁等着了,就看老天爷什么时候下雨。
  要是早点儿下,或许还有救。”
  “另外,抓紧时间赶紧弄点地瓜育苗,要是谁家还有土豆栽子南瓜栽子,都留下吧。
  目前这情况到底咋样谁也不敢说,浇地万一来不及,就得预备补苗。
  种粮食肯定是够呛了,就看看土豆地瓜什么的,能不能给面子长点儿了。不然,今年冬天就等着挨饿吧。”
  巧莲也是忍不住叹气,她千算万算,还是算不过天气,算不过这几年的自然灾害。
  能有什么办法?人祸可以尽量避免,可天灾真的无可避免,接下来如何,一切只能看天意了。
  “是,咱们是该有所准备,从现在开始,每天口粮定额减三成,尽量多留一点粮食到秋天吧。
  要是这两天能下雨,估计今年的粮食减产一些,可还能有救。
  要是再有十天半月不下雨,那就等着绝收吧,从现在开始,各家都得有所准备。”那边老韩也开口说道。
  老韩跟巧莲俩人直接布置了接下来的任务,这些生产队长听了大部分都立即站起来打算赶紧回去领人干活。
  大家伙都把孙建勇忘了,好像还跟以前一样,还是老韩书记和巧莲在领导大家那般。
  那边,孙建勇十分尴尬的看着大家就这么把他给忽略了,没忍住咳嗽了两声。
  孙建新和三队四队的队长忽然回过味来。“不对,你俩是干啥的?凭啥在这指手画脚啊?
  这是公社,不是你们家炕头,你们已经被免职了,还跑这来啰嗦什么?这哪有你们啥事啊?”
  孙建新是孙建勇的大哥,孙建勇不好说的话就得孙建新说。
  “孙建新,这都什么时候了?你们还在计较这些?
  我们大家来找孙书记,让他给大家伙出主意,他什么狗屁主意都没有,就眼睁睁看着天旱受灾。
  咋地?我爹和巧莲妹子有办法,还不让别人听啊?
  一点能耐都没有,官儿架子倒不小,不就是个公社书记么?县长也没这么威风呢。”
  韩运鸿不乐意了,直接怼了几句。
  “抗旱要紧,谁也没那么多闲工夫听你们扯淡。
  走了,大家伙儿赶紧回去,不管多苦多难,赶紧想办法浇地再说吧。”
  韩运鸿说着,便过去扶着亲爹,领着众人从办公室出来,赶紧回去安排活了。
  巧莲跟着张文广和韩家父子一起出来,走到外面,巧莲轻轻咳嗽一声。
  “韩叔,维扬那边可以从他朋友那里借来机器,可以抽水用。
  可就是有一样,咱没有柴油或者汽油,用不了,那个是吃油的。”
  前几年的时候天旱,巧莲曾经想过用水泵抽水灌溉来着。
  可是系统里买不到柴油或者汽油,加上后来下雨了,所以就没买水泵。
  今年这天气看起来太邪性,都这么多天了还不下雨,巧莲担心,要是再不下雨的话,地里的庄稼真的要完了。
  咋说呢?看在这些亲朋好友的情分上,巧莲也不能真的袖手旁观,但凡有省事的办法,她肯定不会藏私。
  系统里有那种柴油汽油两用的抽水泵,价钱也不贵,可就是有一样,没有油就转不起来。
  之前巧莲试着在系统里搜索电动水泵来着,想着用太阳能电池板带动,可是找了半天发现,好像不行。
  抽水泵功率太大,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根本供不上,所以只能用柴油或者汽油泵。
  可是这油也成问题,想要弄到油,不容易。
  “弟妹,你这话可是真的?哎呀,那要是这样可就太好了。
  别的不敢说,这汽油柴油的,咱家还真是能弄到。咱家老二可不就在县里管这个的么?
  得了,弟妹,你跟曲兄弟说,让他尽量帮着接水泵,我这就去弄油,肯定能行。
  这时候了,不管花多少钱,只要能保住咱地里的庄稼,都值了。”
  韩运鸿一听巧莲的话,高兴的不得了,立即就转身要去县里找韩家老二韩运升。
  巧莲以前还真是没问过韩家老二在哪里是做什么的,如今一听这话,倒是也松了口气。
  “韩大哥,你先别急着去找二哥,先去找孙建勇,让他拨款。
  你也别说是维扬有办法,就说是二哥那边借着的,机器可以借来用。
  但是油钱需要公社给出,让公社给拨款,公社每年都要扣下不少钱呢,现在是动用这些钱的时候了。”
  韩运鸿一听也对啊,这是公社的事情,他搭上人情去想办法就已经很不错了,难不成还让二弟在里面垫钱么?
  “对,对,我这就去,这就去,哎,文广啊,走,咱俩一起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