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惊雷逐鹿-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雷瑾回到宁夏镇的时候,幕府与那素真吉活佛、丹增朗杰土司最终达成协议的消息也恰好送达到雷瑾手中。
雷瑾看了通报,只是微微笑了一笑,这最后一个砝码对他们的威慑果然有效。
而通报中还提到青海吐蕃领部也重新恢复秩序,凡是参与叛乱的领部,其牧场被剥夺重新分配给其它立功的农牧领部,其属民则逐步迁移安置。
而幕府军团与鞑靼人的战事,由幕府塘报以“露布”形式通传河陇,让整个河陇一片欢腾,今年一冬没有鞑靼南下袭扰之患,是很值得庆贺的一件事,虽然也有人认为这一战即无必要,也看不出幕府在哪一点上赢了,胜负很难定论呢。
而对于幕府来说,这些个闲言碎语是没空去理会的。
明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军队的作用将更加凸显,雷瑾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幕府要处理的军政事务也将更加繁重,哪儿有空去理会这些闲言碎语。
这个冬天正是难得的厉兵秣马好时机,与鞑靼人的这一战,幕府参战军团的伤亡都是不轻,善后也是幕府一大难题,很难说这一战胜败如何,但毕竟这是最好的一次磨砺,总结经验教训,参战和没有参战的军团都将从中受益。
所有的将士都意识到,更频繁更激烈的战争正在等待着他们,要想将来建功立业,现在只能苦练,更加严厉,更加艰苦的训练。
——————————————————————————
2005。5。18发
第十六卷 土崩
第一章 轻烟楼上
公侯戚畹甲第连云,宗室王孙翩翩裘马,金陵秦淮还是旧时歌舞升平的光景。
秦淮河畔,喧阗达旦,桃叶渡口,喧声不绝,人们都忙于在丝竹弦管,笑语喧哗声中,妓女侑觞,寻欢作乐,挥霍着生命。
桨声灯影里,十里秦淮的艳色粉黛柔情娇娥,依旧争妍斗艳朝歌暮弦,装点这江南留都的富贵红尘分外妖娆。
贡院和夫子庙一带的闹市区,勾栏瓦舍人烟凑集,也许是士子如云的缘故吧,周围青楼楚馆随处可见,低唱南曲的艺妓,浅吟北曲的娼女,红袖飘香,花枝掩映,直让文人雅士们在这里夜夜长留明月照,朝朝消受白云磨。
刚交酉时,挂在夫子庙檐角上的夕阳余光,早已经一缕一缕地全收尽了,秦淮河曲水碧波,渐次朦胧。
虽然是冬深水冷,但柔美的流莺在金粉楼台上呢喃,秦淮河如常舒展开一向的温香彩丽,飘出诱人的习习香风,使人浑然不觉寒意。
在袅袅丝竹之音中,河中舟行如织,沿河成百艘绮窗雕槛的画舫也围了翠帷,两旁挂满了一排排流苏披离的羊角灯,在画舫里一色的大红蜡烛粉艳的烛光里,十里秦淮灯火通亮,交相辉映。
灿烂的灯火楼船之间水波荡漾,一艘快船贴着水面,轻灵穿行,船艄的秦淮船娘,轻舞双桨,嘴里还轻轻哼着清灵的歌声。
一个身形壮硕的年青汉子随意地踞坐在船头,不时举起手中套着皮套的扁扁酒壶抿上一口。
河上的灯光照到这艘快船时,便可以看清船头踞坐的这年青汉子,穿着一袭藏青玄狐风毛小羊皮袍,脸膛黑红,浓眉大眼,一脸的剽悍英武之气,浑身上下似乎都蕴藏着翻江倒海般的爆炸性力量。
他的目光偶或掠过靠泊岸边或缓缓航行的画舫,还有两岸那鳞次栉比的河房,精光闪烁,似若有所思,回忆着什么。
在别人眼中,这只是一位借船代步的寻欢问柳客,在秦淮河上再平常不过了。
南京乃六朝故都,衣冠文物,甲于江南,南朝金粉,风liu天下。
诚所谓“梨花似雪春如烟,春在秦淮两岸边”,南京的风liu渊薮尽在秦淮沿岸。
临河一带,密簇簇儿地一家挨着一家,凤阁鸾楼,雕栏画槛,丝幛绮窗,极为精巧华丽,看上去宛如神境仙界。这些临河的华屋高楼被称作河房或河楼,居住其中者莫不是艳惊江南的冶艳名妓,被文人骚客雅称为女史者。
要想登门造访这些色艺双佳、技压群芳的当红名妓,即便是公子王孙,豪门巨贾也得提前预约,否则难以一亲芳泽。
舟行轻快,载着那年青汉子的快船缓缓靠向岸边。
“二爷,前面便是轻烟楼。军门大人今晚便在楼上秘密宴会。”船娘低声在年青汉子身后说道。
被称作“二爷”的年青汉子眼中闪过一抹精光,露出一口雪白的牙齿,低声道:“哦,知道宴请的是谁吗?”
“有三位客人。一位是帝国佛道两教的精神领袖‘戒律会’十三峰之一,具体是谁没有查到;还有两位是长江水路上很有影响力的龙头大爷,‘参水猿’和‘怒蛟’。”
年青汉子环视四周,只见临河窗前粉红氤氲,各处河房都挂着大红灯笼,。河上画船相接,岸上楼阁参差,香氛缭绕,烛影摇红,箫鼓琴筝,不绝于耳。
收回目光,年青汉子豪放的气概中竟然隐隐透着几分深沉稳重的气度,微微笑着,赞道:“嗯,好。你就在这边等我回来吧。”
说罢,不待那船娘回答,纵身上岸,瞬间消失在灯火阑珊的人流中。
轻烟楼。
楼高三层,精美绝伦。
今夜,整幢楼都被南直隶西江总督预订,不再接纳其他客人。
在金粉繁华的金陵名都,贵戚勋爵世家的王孙公子,又或是养鸟尚书、莳花御史等失意官员,再或是在粉头堆里花蝴蝶一样飞来飞去的乌衣子弟们那是数不胜数,他们出则禅客书童,入则佳肴美姬,或是对月弹琴,扫雪烹茶,或是名士分韵,佳人佐酒,享受着无尽的闲情逸致,奢侈豪华。
轻烟楼绝对是金陵众多王孙公子富商巨贾趋之若骛的一个寻欢去处,但借他们一万个胆子,也没人敢抢南直隶西江总督的风头,更何况这军门大人还是帝国四大家族之一的顾氏家族中握有大权的重要人物。
任是什么王孙公子尚书御史,今夜也都只能怏怏而退了。
此时,在轻烟楼最高层,一队妙龄女子,个个身着汉装,妙曼云环、步摇叮当,手挥五弦,目送秋波,从两壁厢的帷幕中旋舞而出,厅中诸人霎时便静了下来。
上首主位端坐者便是帝国有史以来最年青的总督——顾剑辰。
右首两位,便是长江水路上称雄的黑道龙头之一, ‘参水猿’和‘怒蛟’两人。
‘参水猿’莫如,身形瘦高,臂长如猿,又擅“猿公”、“越女”剑技,称雄长江水路凡二十年;
怒蛟,无人知其姓名,崛起不过数年,声势却已经不下于其他水路群豪。
莫如、怒蛟都已经被顾剑辰招揽到总督幕府中,其手下不日接受总督衙门的招安改编,条件皆已经谈妥,总督府早就预定今日为他俩饯行。
左首两位贵宾皆着月白道袍,头戴幞头,唇红齿白,肤似润玉,乍一看好似翩翩浊世佳公子,但如何瞒得过莫如和怒蛟两人的犀利眼睛,这两位明明是易钗而弁的女流么。
戒律会十三峰的名头,便是这两位素来桀骜的黑道大豪也不愿意招惹。
倒并不是因为十三峰代表了戒律会中十三位武技、神通高深莫测的佛道高人,而是戒律会所代表的帝国佛、道两教的庞大势力令得他们忌惮不已。
而顾剑辰能够说服轻易不主动出面,通常厕身幕后,身份超脱的戒律会出面,甚至派遣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十三峰中人亲临南京晤谈,也让这两位决意归附的黑道大豪暗吃一惊。
这两位女流,明眸清纯,气质清华,不含人间烟火气,大概不是尼姑便是道姑了,只是现在都作俗世打扮,倒也不知道哪一位才是十三峰之一。
两位平时不羁小节的黑道大豪也尽量收敛起身上的江湖气,心里却在嘀咕:好端端的花容月貌,出的什么家啊?可惜,可惜!
娇语如莺,芳情似醉,笙歌曼舞,移时方退。
美丽的女侍奉上香茗,顾剑辰举杯致辞,主宾气氛欢洽。
稍歇,厅中闲杂人等尽皆退下,只剩下主客五人在座。
受命总督南直隶、西江两省军务,顾剑辰现在实际上面临着数面夹击,处境艰难,北面面临山东、河南多股流民军的威胁,西面有盘踞豫南、荆襄之间的流民军随时可能东进,南面有西江的多股流民造反,唯有东南面的浙江、福建目前尚无流民起事。
作为顾剑辰,他必须整合联结所有可以整合联结起来的力量,才能真正在南直隶和西江两省立定根基,站稳脚跟,尤其是南直隶,世家大族的势力盘根错节,只要走错一步,便是满盘皆输。
如何面对危局?
顾氏家族数百年经营,势力遍及帝国疆域,但顾氏根本重地仍是在江东、江南的富庶之地。顾剑辰虽然拥有顾氏家族的支持,仍然时时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之感。
他必须争取到四大家族以及其他世家大族的通力合作,还要适当缓解调和贫富矛盾,使得流民不再困窘无计而啸聚造反,等等。
“军门大人,”两名来自戒律会的贵宾,其中一位身量颀长,沉静内敛的女子,开口说道:“你今日曾言道,如今急务是西江乱事为两省之患,宜剿抚并用尽速平定之。剿则不论,抚之一途,如何筹措?”
“听梵大师客气,直呼小子之名即可。至于抚之一途,在足食和安居乐业而已,流民足食而乐业,又怎么会造反?”
‘参水猿’莫如和怒蛟闻言互相对视一眼,有会于心,原来这戒律会十三峰中的女流,其名为“听梵”。
“那具体又该如何?”听梵打破砂锅问到底,显然是重视实际的人物,对虚言空谈不感兴趣。
顾剑辰笑道:“足食一途,现受诏命都督陕西总摄军事的雷瑾都督曾寄书与小子,言及番薯、玉蜀黍、和兰豆、落花生等外番物产,可种植于贫瘠山地和盐碱、沙壤土地,以之储粮、备荒有大用,我决定明春即试行之。”
接下来,顾剑辰又顺便把雷瑾武装移民的一些设想,以及西北都督幕府正在实施的减租减息、雇工农庄、佥兵令、大修寺院文庙学宫道路桥梁水利城池、大兴农牧工商、大兴吃喝玩乐诸业、从‘扑买’发展来的‘竟买’制度等等都择要说了一些,虽然顾剑辰话里话外并不完全认同雷瑾所有的设想和做法,但不言而喻,他明显是要准备将这些做法也在南直隶、西江两省不同程度的加以实施。事实上,即使没有雷瑾的西北都督幕府作为参照,顾剑辰也会实施一些类似的措施,所谓鉴往而知来,西北都督幕府的大部分措施实际上都并不新鲜,绝大部分都可以从帝国的历史典籍中找到许多类似的依据,关键在于当政者有无眼光和魄力在当下采纳实施而已。
那仿佛不食人间烟火的听梵,悠然道:“俗世之人皆趋利,正如杨子所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譬如,帝国凡是拥有乘驿特权者,便拥有了许多方便和利益,以致各方人士都趋之若鹜,不惜施展各种伎俩千方百计谋取乘驿的特权,致使帝国驿政弊端百出,扰民害民困民日甚一日。而贫民却一般没有机会攫取这项乘驿的特权。”
“富者得益于时代,永远是当政者的同盟,享有许多利益。当政者若是太多地损害富者的利益,便会引起不满,甚至反目成仇,动摇当政者的统治根基。而贫穷小民虽是草根底层,他们却既是承平时期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又始终是变乱时期啸聚造反改朝换代的破坏或者说革命力量,威胁帝国的稳定。均贫富、均田免粮、杀富济贫可都是穷民造反的口号。”(注:古人所谓“革命”与今人所理解的涵义不同)
“大人又如何调和贫富、缓解危机?平衡贫富之间的利益冲突?”
顾剑辰颔首笑道:“听梵大师问得好。打破平衡,调整利益格局,势必侵犯和损害各有关方面的利益。人之性,皆趋利而避害,绝不肯甘心接受损害本身利益的事实,当政者操之过急,必然反抗愈烈,甚至有可能使当政者种种努力付之东流。倘能经过长期潜移默化,不仅反抗可以趋缓,并且能渐次接受现实。小子的体会是八个字: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哦?”听梵大师道:“治标作何解?治本又作何解呢?”
顾剑辰笑着答道:“所谓治标治本,若仅对平定西江乱局而言,剿则治标,抚则治本,其要在攻心。善抚之,不剿宜平;不善抚之,剿亦难平。”
“若对长治久安而言,治标者以足食而乐业为目标,议者或谓贪渎腐败、田土兼并而致民不聊生,解决之要在均田、廉政。吾谓此论实亦治标之法,非治本也!吾友平虏伯论曰:‘如今境内田土之所出,不足以供养境内日益繁衍孽生之民,宜当移境内之民于境外就食,则国内安,无流民之患矣。’小子亦觉此为可行之一道。虽有阻力,行之尚不甚难。”
雷瑾与吉囊一战,依靠苍狼军团的奇袭,歼灭了吉囊后军大部,使吉囊所部伤亡超过四万以上。西北都督幕府的总伤亡也超过两万以上。雷瑾在上报京师的战报中,只称小战未胜,全军而退,但京师的皇上似乎不这么认为,仍然以阻遏了鞑靼人南下掳掠的理由,加封雷瑾为‘功封二等伯爵’,号为‘平虏伯’。雷瑾还未到弱冠之年,在他人眼里还是小孩,但其不到一二年的工夫,从男爵而子爵而伯爵,扶摇直上,在他人眼中,其晋爵之快,恩遇之厚,在帝国亦属仅此一例,令天下人为之瞩目。现在凡是说及‘平虏伯’,很多人都知道指的是西北都督幕府的都督雷瑾。
而顾剑辰在这里所说的阻力主要是指帝国根深蒂固的儒家学说信奉者,儒家学说的大部分学派都是非常保守而尊祖的,对于那些所谓的为了追求财富而抛弃祖先坟墓,离开父母之国,远赴蛮夷番邦的侨民,有着切齿的痛恨,往往称他们为海贼奸民,经常用法律和监狱来对付他们。
向境外移民,若是承平时期,阻力可绝对不象顾剑辰现在所说的那样容易。
顾剑辰至此仍然没有说出,若从长治久安的角度,如何治本之法。听梵显然不想放过这个问题,紧跟着问道:“然则,治本之道又是怎样的呢?”
顾剑辰不答反问:“大师可曾读过泉州高阳的著作?比如〈大秦罗马帝国千年兴衰〉、〈罗马基督教廷事略〉、〈大食事略〉、〈奥斯曼事略〉、〈欧罗巴诸国〉、〈英戈兰大宪章〉等,这些都是西北都督幕府的印书馆新近所刻印的泉州人高阳所著作和通译的书籍。”
“倒也看过一些。”听梵淡淡说道,她们这些超然世外之人,对任何学说都不会先入为主,没有太强的门户之见:
“我细细读过这位高阳先生所著的〈罗马基督教廷事略〉,其中详细的介绍了许多基督教廷腐化堕落荒淫无耻的情形。
他们的最高领袖教皇是所谓的‘圣彼得’继承人,由圣教会的枢机团主教们在西斯廷教堂选举出来的。新教皇的当选,须要三分之二以上多数主教的同意,但是经这样选举出来教皇,却连称得上一声‘好’者,也寥寥无几。
譬如有的教皇非常的残暴,喜欢挖人眼珠子;基督教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婚姻完全掌握在教会手中,连国王也不例外,但有的教皇却拥有无数个情妇,甚至公然把梵蒂冈变成了妓院;又比如有一个乌尔班八世教皇,疯狂的迫害和杀害选举他当上教皇的主教;有的教皇罪恶滔天,四处抢掠、奸杀;有的教皇甚至不止于*掳掠的恶行,更大肆洗劫那些到罗马朝圣的基督信徒;有的教皇则干脆把教皇皇位以高价出售;教皇售卖圣职,售卖赎罪券,鱼肉无知信徒更是多见,而买得圣职的人也尽量利用圣职发财,或贪污舞弊,或诈骗钱财;还有的教皇甚至被罗马的贵族家族控制,出现所谓‘淫妇专政’,总之是一片乌烟瘴气,连我中土的外道邪教都比他们强。这和那些来我中土传教的西洋传教士所宣称的完全不一样。
蛮夷番邦之事,或可予我们以启示,借鉴其优长和教训也无不可,但完全照搬则非我华夏所应为。”
听梵身份虽然超然,毕竟还是帝国佛、道两教‘戒律会’的重要人物,对于西洋的基督教,想要其态度上非常友善热烈也是不可能的。
顾剑辰自然明白这一点,点了点头,说道:“大师说的极是。”
他知道自己的回答将决定‘戒律会’最终会在多大程度上支持自己。
他接着说道:“据那些书上所说,大秦罗马帝国曾经出现过‘四帝共治’的情形,真是让人匪夷所思。英戈兰国的‘议会’,有三大部分:国王及其御前会议,世俗贵族和高级教士组成的贵族上院,平民代表组成的地方下院;法朗斯国的‘三级会议’则按照僧侣、贵族和平民三大等级分为三大集团;德易至国的‘帝国议会’则有由选帝侯组成的选举院加上诸侯院、城市院三部分组成,而且他们的皇帝居然是由若干选帝侯选举产生,真是无法想像是何等情形。
这虽然是蛮夷番邦的做法,倒是和我中土帝国历史上的‘周召共和’不谋而和,给予小子很多启发。虽然小子仍不确知何谓治本之道,但这异域外番所谓的‘议会’,可能是平衡各方利益的一个好办法。血腥的内斗徒然消耗帝国的元气,如果利益冲突大多数都能够在议会中,放在明处解决,则可以为帝国保存大量元气,不失为一种可行之法。而且帝国许多家族内部也都有类似这种格局,譬如雷门世家的元老院。”
听梵略作沉吟,说道:“你说的也不无道理,借鉴一下未尝不可,但切记不可照搬。
你看,那经过大家推选出来的教皇,也未必就是贤能之才,所以议会也好,选举也罢,还需慎重斟酌才好,不要操之过急。
(注:欧洲中世纪的议会和选举与我们现代社会源于近代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革命的近现代民主、共和制度在本质内容上有很大区别;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而且近现代的议会、选举,其中属于共和的互相制约成分更多一些,与民主沾边的成分并不多。提请注意区分民主、共和、议会等词,其涵义是古今不同,中外不同的,是不断更新变化的。)
蛮夷番邦的做法可以启发我们,但还是要符合我们实际才行。自身没有那些个条件或者还不具备那些条件的时候,硬要把别人的一切都照抄照搬,就是邯郸学步的笑话了。就你说的‘共和’,要推行起来恐怕不是那么容易呢。”
“那当然。”顾剑辰点头说道,“小子还要多谢听梵大师提点呢。”
赢得戒律会的支持,对于顾剑辰现在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举动,只许成功,不能失败。从现在听梵大师的语气来看,无疑是已经得到了听梵大师的相当认同。
松了一口气的顾剑辰刚要见好即收,转换另外一个话题,突然从听梵大师那清澈无底的双眸中看到了一点异样的凌厉光芒闪现,心中一动,顾氏家族秘传的“祖卦真解”瞬间发动,乾阳坤阴,流转百脉。
所谓祖卦,乾坤两卦也。先天易数六十四卦,全部从乾坤两卦中衍生出来,所以乾坤又称为祖卦。顾氏家族的武技便是从祖卦演化而来,威力极大。
轰隆!
整个轻烟楼第三层突然间充满了汹涌澎湃,潮水翻腾的如雷潮音,盈贯耳鼓。
心神在震颤,整个空间仿佛都化作了浩瀚无垠的汪洋大海,明知道这是幻像,但这种天风浩荡,海雨倾盆的天地威势仍然迅猛地冲击着顾剑辰所有的感官,感觉到自己的渺小无助。
“雷天大壮!”
顾剑辰默念心诀,破除执见,硬是窥破了这‘无比真实’的幻境。
他看到的是一个英武剽悍的年青汉子疾迫而进,刀光如怒潮疾涌,凛冽无比的威煞杀意席卷而下!
刀锋所向正是听梵大师。
——————————————————————
2005。5。22发布
第二章 “大元帅”
怒海听潮!
这是怒海听潮!
顾剑辰额间冷汗涔涔,如果这如挟天地之威,狂野威猛的一刀劈向自己,我能接得住吗?
总督衙门部署在轻烟楼周围的卫队、密探不少,而轻烟楼的一、二层更是顾剑辰一手带出来的由清一色顾氏子弟组成的亲卫,忠诚可靠。
来人却轻易的摸了上来,如入无人之境,岂不震惊?
嘤——
剑鸣如磬!
宛如万籁俱寂的静夜,古寺钟声清清悠悠绵绵不绝的在天地间回荡,静者更静,幽者更幽。
坐在听梵大师旁边的那位幞头道袍打扮的清丽淡雅女子,背后斜背着一口式样古雅的古剑,一直静静而闲适的安坐,仿佛什么事情都与她无关,遗世而独立。
直到满楼潮生,刀光雷奔电闪,如明月朗照,纤尘无隐,天风席卷,不胜寒意之际。
她背后的古剑发出了清亮如磬的奇异剑鸣,嘤嘤而起,宛如自具灵性一般,一寸一寸的自行离鞘。
剑鸣之声,与那奇异的潮音相激,便如寒山钟声,悠远绵长,一点一点的“磨蚀”那惊天动地的如雷潮音。
古剑若有灵性,其鸣音虽然幼细,却一点也不能被轰鸣的‘潮音’所掩盖。
感官空间已经被潮音充斥的莫如和怒蛟,眼前所见无非浩瀚汪洋,耳边所闻无非狂潮雷鸣,幸而有这虽然细微但是强韧的剑鸣清音引导,才得以一点点从震撼的‘幻境’中回归现实。
他俩恰好看到了古剑出鞘的刹那。
古剑清鸣,剑光若练!
孤啸一声天地静!
所有的声音瞬间消逝,楼间一片静谧。
剑光吞吐不定,犹如烟霞明灭,堪堪迎住破空劈斩而来的长刀。
停滞。
死寂。
在那一刹那,天地万物似乎都凝滞不动。
是的,在那一刹那,莫如、怒蛟的感觉就是所有的一切都停滞不动,那种感觉怪异无比。
下一刻。
狂飙突起。
轻烟楼上诡异莫测威力无匹的力量凶猛迸发,压力及身,势如山压,沛然难御。
刚刚从噩梦一般的‘幻境’中挣扎出来的两位黑道大豪,都是绝不肯轻言放弃的人物,面对强大的压力,立刻下意识的作出反应。
莫如急掣软剑,猱身而迎,剑到处嘶嘶之声大作,宛如裂帛,但狂涌而来的压力绵绵沿剑传来,竟使他如逆水行舟一般,费力虽多,见功却微;
怒蛟身似游鱼,反转折向,势如剖水,一口分水刀一波三折,虽然是省力不小,收效也不大;
不断涌来的沉重压力下逼得两人不得不一步步后退。
倒是身为总督的顾剑辰巍然不动,‘天风姤’转‘水天需’,乾坤互易,消卸、牵引、分担了相当之压力,使得莫如、怒蛟亦能勉力抗住这瞬间爆发的狂暴气劲。
“寒磬,退!”
安坐不动的听梵手如拈花,信手挥出,暗流翻腾的轻烟楼内,噼啪噼啪的响起连串音爆,狂暴的乱流慢慢趋于平静。
那名唤寒磬的女子则应声而退,那口虚悬空中的古剑也随着这女子的退势,刷的一声,犹如长虹倒卷一般闪电归鞘。
而那剽悍英武的年青汉子,也无意再出手,手上幽蓝鳞光闪烁的缅刀轻轻一抖,如灵蛇寻穴一般,缠回腰间,仰天哈哈一笑,意甚畅快,沉雄豪迈之极。
这顶楼上的动静,兔起骸落,已经引起了楼下亲卫的警觉,有亲卫在二楼扬声说道:“军门大人,小的有事禀告。”
“我没事,不用担心。”顾剑辰连忙喝止道。
“是。小的遵命。”
顾剑辰打量了一下那年青汉子,拱拱手,笑道:“仲海老弟,多时不见,你怎么变成黑炭头啦?还给兄弟突然来这么一手,太不够意思了吧?”
那年青汉子拱手作礼,笑道:“墨桥(顾剑辰的字)兄,小弟听说你这里有十三峰中人,手痒了,所以不揣冒昧作了不速之客。见谅!见谅!”
“哈哈,”顾剑辰大笑,说道:“来,来,来!仲海老弟,愚兄给你介绍。这位是戒律会十三峰中的听梵大师,落日庵主人。这位寒磬,是听梵大师门下第一得意的弟子。”
“哦,原来是那一帮儿非尼非道非儒,非俗非隐非玄,不是尼姑的尼姑啊。”那年青汉子放肆的大笑。
“你!哼!”那寒磬闻言,一双秋水明眸中精光陡厉,倏地踏前一步,似欲动作,被听梵瞪了一眼,这才悻悻然沉默不语。
顾剑辰故作不知,继续介绍:“听梵大师、寒磬小姐,我这位仲海老弟,就是功封三等子爵的雷二公子雷琥雷仲海,出海远游多年,想不到今日居然能在金陵晤面,真是不胜之喜啊。”
雷门世家雷懋公爵的嫡亲儿子雷琥?
听梵、寒磬闻言倒没有什么反应,一旁的莫如和怒蛟却露出惊讶之色,这雷琥可不象雷瑾这花花公子,当年可是跟着功封三等勇靖伯雷刘浜出生入死,靠立下的战功博取了帝国子爵爵位,可不象雷瑾最初那个男爵爵位是‘不劳而获’。
雷二公子独创了适合其自身的武技‘怒海听潮’,当初还是初具雏形之时,就让令狐家族第一高手令狐青溪赞叹有加,若不是当年乱事初定后,雷琥就远走海外,在帝国销声匿迹了好几年,其名气怎么的也不会低于雷顼吧?
虽然顾剑辰对雷琥从一开始出现就向听梵发起攻击有些疑惑,且雷琥的攻击虽然表面上显得凶猛霸道,但留有非常大的余地,并没死死纠缠,似乎更象是一次试探而不象是有预谋的狙杀,而且于公于私雷琥都不可能与落日庵有什么过节才是。
倒是寒磬所表现出来的攻击方式与雷琥的‘怒海听潮’有些相似,顾剑辰猜想这或许是雷琥出手‘试探’的原因之一。
但既然现在连听梵都‘无意追究’,顾剑辰更没有必要多事,也就暂时撇下这个问题不提,他知道雷琥这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必定是有重要的事情,否则不会这么急切,等不及的就找到轻烟楼来了。
“这两位是水路上的英雄,这位是……”
顾剑辰又介绍了莫如、怒蛟,互相致意,互道久仰也都不必细说。
一会儿重整了杯盘,众人落坐。
心有未甘的寒磬冷言冷语的率先发难,讽刺道:“雷二公子,如今乱世,非匹夫逞一己勇力之时。请问二公子为何弃兼济天下之道而独善其身,远游海外?此举岂是大丈夫所为?”
“哼,”雷琥斜睨了寒磬一眼,道:“寒磬小姐,孔大圣人尚且说道不行,乘槎浮于海;人之患,束带冠于朝。我为什么不能出海,不能远游呢?
什么才叫达则兼济天下?什么才叫穷则独善其身?难道当官作臣子就是‘达’?连臣子都当不上就是‘穷’?
而且大丈夫顶天立地,当自辟天地容己身,岂能效腐儒之辈毫无新意的等待五百年一现的有道君王,整日价打着依附拥戴的心思主意?
丈夫落落掀天地,岂顾束缚如穷囚?
道不行,吾自为之,何必依赖他人欤?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天下之是非,自当听之天下,岂能偏听腐儒的一家之言?”
雷琥这番话,含着浓浓的‘非君’意味,认真算起来颇有忤逆不忠之嫌疑。
不过帝国自新建侯王伯安创立‘阳明心学’之后百有余年,有王门后学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