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真人剧本杀[无限]-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恶魔牌放到现场,而将死者原本拥有的那张牌放回塔罗牌的牌盒里,最后把盒子还到讲台下。被替换后的塔罗牌,仍然是14张。其余人就不会发现端倪。”
  “真凶最初是从教室拿走了所有牌、还是只是拿了部分,又或者,他是在教室里选好了一张恶魔牌,只带走了这一张牌,后面再只放回了被替换的、属于死者赵数学原本的那张牌……这些细节可能有出入。但大体上是这样错不了。”
  杨夜接过话顾良的话,再道:“那么对应到第二起案件,我们可以确定真凶那边有一个逻辑是,他是结合教室里现有的工具,来思考哪张牌是可以被用来放在凶案现场的。”
  “椅子、天平,这些东西教室都有,当然是正义牌最合适。虽然宝剑找不到,但可以用教鞭代替。所以他最终在剩下的14张牌里挑选出了【正义牌】,在杀人后,他将【正义牌】留在了现场,而把死者原本在23号上午抽到的塔罗牌拿走,放到了讲台下的盒子里。”
  “对。”顾良半眯起眼,略抬起下巴,瞧向讲台上的椅子。
  “算上单独催眠李晓玉、让她盗钥匙的时间,凶手也许真正犯案的时间,只有20分钟左右。因此,他得想办法利用尽可能少的道具,并且他做的事情越少越好。”
  “确认了凶手的这个逻辑后。在往下近一步推理之前,我们先来思考一下,这张椅子为什么会在讲台上。”
  “诚然也许有一个很明显的原因,是塔罗牌。正义牌上的正义女神,作为神、得俯瞰众生。但我仔细想了想,背后还有其他原因。而那个原因,才是最关键的。”
  “杨夜你看,咱们教室层高非常高,而讲台并不是特别高。我站在讲台上,也要把手臂彻底举起来,才能够着风扇。”
  “第一种可能,真凶的个头相对矮小,光站在讲台上还够不着风扇,于是他还需要一把椅子。把椅子放在讲台上,爬上讲台,再踩上椅子,他才能把那个遥控器藏到风扇叶上,之后他懒得把椅子放回原位,所以直接把尸体摆了上去。只不过尸体最终滚落到了讲台上。”
  “这种情况下,女生是真凶的可能性大一点。”
  “但真凶既然有嫁祸李英语的可能,布局要布完整,所以这也可能是他故意制造的效果。”
  “大家通过地毯式搜索,最终找到风扇上的遥控器,并不是一件难事。”
  “继而,大家通过遥控器和钟表的作用,联想到催眠。最后通过催眠,大家怀疑李英语。”
  “李英语正好相比男生来讲,个头小,需要加把椅子才能把证据藏在风扇上……到那时候,李英语方方面面,都像是真凶了。”
  “所以,光从这点来说,不足以判定真凶到底是谁。”
  “但顺着这条线思考,不管真凶把椅子放在这里,单纯只是为了踩在上面放遥控器、还是为了利用‘身高’的因素嫁祸给李英语……最后他直接把尸体放了上去,到底是为什么?”
  顾良回过头,瞧向杨夜,继续道:“第一张血牌是【恶魔】,凶手找不到铁链,所以用绳子代替。”
  “第二血牌是【正义】,女神举的是剑,真凶无法找到剑,于是用教鞭做了代替。他将死者放在椅子上,并没有进行固定,因为他没有固定工具,所以尸体从椅子上滑了下来,掉到了讲台上,只是在椅子上留下了血迹。”
  “我以前看过相关分析报道,连环杀人案之所以在现场留下特殊的记号,一方面是因为精神偏执、注重仪式感,很可能跟宗教信仰一类的有关;另一方面,凶手这么做有可能是为了挑衅警察,彰显自己的智商。”
  “去年的连环杀人案的凶手,在凶案现场放血塔罗牌,应该背后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但今年咱们经历的这个案子,真凶这么做,纯粹只是模仿办案,他应该只是想把一切嫁祸给去年的凶手;当然了,也许由于高智力的原因,他也有几分挑衅大家智力、或者警方的用意。但无论如何……从这两起案子来看,这回真凶还原塔罗牌的执念并不是那么严重。”
  “换句话说,这回真凶的仪式感并不那么强烈。那么,按道理来说,他简单模拟塔罗牌的牌面内容就好,他如果可以直接可以将尸体放在椅子上,也能凑合着模仿。”
  “那么,在犯案时间有限的情况下,他为什么不直接把他放到地面的椅子上呢?”
  “为什么他非要多一个步骤,将尸体摆放在讲台上的那把椅子上呢?”
  杨夜眉头倏地蹙起来。“尸体倒在椅子旁边的讲台上,带血塔罗牌上的女神坐在椅子上,这两点现象,让我们自然而然推理,尸体一开始是坐在椅子上,只是死后自行掉落到讲台上的。”
  “但也许——真凶其实从来没有把尸体放到过椅子上。”
  顾良对上杨夜的目光,眼神微微有些发亮。“还有一点。如果钥匙是李晓玉盗取的,而凶手只是在事后扔血布的时候用到了钥匙,那钥匙上的血是怎么产生的?”
  “毕竟,已经到了扔血布的环节,凶手肯定是清理过自己的手的。因为教室里再没有其他能擦掉血迹的东西了。所以,到那个时间,不可能是他手上的血染红的钥匙。”
  “那么接下来,就是印证我们猜测的时刻了。”杨夜这么说一句,朝外走去。“我去隔壁教室拿块干净的清洁布来。”
  顾良举起手机。“幸好这个剧本里人人都有手机,你来处理,我来拍摄全过程。”
  片刻后,杨夜拿着清洁布返回,顾良则举起手机拍摄。
  镜头下,清洁布一点点擦掉放在讲台上椅子上的血迹,如此,椅面上被血水隐藏住的一道痕迹,就清晰地出现在了两个人的面前。
  ——椅面原本是一个四角长方形的薄木板,对角的两个位置用了两颗螺丝钉固定。
  而现在这个木板上,没有用螺丝钉固定的那两个对角之间,有一道几乎呈直线的裂缝。
  顾良给了这裂缝一个特写,然后给了其中一个螺丝钉特写。
  螺丝钉是呈十字造型的。
  杨夜这会儿拿出一串钥匙,找出了一把钥匙。
  这把钥匙是开窗户锁的,头部居然也成十字型。
  杨夜拿着这把钥匙试了一下,居然完美契合,恰好能转动椅子上的螺丝钉。
  接连取下两枚螺丝钉,椅面被杨夜举起来,自然而然分成了两个三角。
  杨夜拿起其中一个三角,用其中角度较小、边长较长的那个角,对准尸体的胸口进行了比对,基本确认,这可以构成凶器。
  给录像点了保存之后,顾良收起手机,道:“我要修正一个说法,凶手盗取钥匙,并不只是为了将血布扔出去,这钥匙还有拆椅子、装椅子的功能。”
  “凶手用半个椅面杀完人,椅面从而沾满了血。凶手杀完人后,用钥匙替代螺丝刀,为椅面安装上两颗螺丝钉……钥匙上的血,就是这个时候产生的。”
  “而椅子安装完毕后,血水在不平稳的椅面流动、铺开,恰好遮住了椅面上呈直线的裂缝。由此,真凶并没有处理凶器上的血迹,反而正好可以用这血迹掩盖凶器本身。”
  杨夜拿出笔记本记录:“所以,我们现在可以还原凶杀真正的动线了。7点50左右,开始深层次催眠,7点55分,所有人进入深层次催眠,真凶将李晓玉单独进行催眠、引导她盗取了钥匙。”
  “拿到钥匙后,真凶将椅面的两颗螺丝钉拆下来,把古副班放在讲台上,直接在讲台上用三角木板杀了他,这期间真凶把清洁布用作隔档,避免衣服上沾上血。之后真凶用钥匙再将木板装回去,导致钥匙沾满了血。”
  “紧接着,真凶用清洁布上还没染上血的地方擦干双手、以及钥匙上的血迹,用钥匙打开窗,把清洁布扔到窗外的操场上,再把窗户关上。”
  “最后,真凶把复原后的椅子摆在了讲台上。”
  “嗯……等等,得补充一点。事实上,这是一把已经坏掉的椅子,两颗钉子、裂了的木板,坐人的话凑合着可以,但真凶应该没法站在上面、继而往风扇上放遥控器的。”
  “真凶应该是完成所有催眠后,站在讲台上,把遥控器藏到风扇上,之后才去杀人的。”
  “所以,真凶把椅子放在那里,一方面是为了通过身高的元素,嫁祸给矮个子女生。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误导我们。”
  “满血的椅面,他完全不需要处理。我们会被塔罗牌误导,以为那椅子上的血,纯粹是为了模仿牌面、让死者坐上去的时候造成的。”
  “真凶想让我们误以为,凶手的行动线是,把椅子摆到讲台上,踩在上面藏遥控器。之后凶手杀了人,不想多花时间挪椅子,而同时又要模仿【正义牌】,所以才直接把尸体顺手放到了讲台上的椅子上。”
  “由此,我们被误导后,会忽略一件事——椅子并不是模仿塔罗牌的道具,而是凶器。椅子上的血,也不是模仿【正义牌】、摆放尸体产生的,而是在杀人的时候产生的。”
  顾良点头:“对,没错。凶器、以及凶器上的血,真凶从头到尾都没处理,而是大大方方摆给我们看。而那张塔罗牌,就是误导我们的最佳工具。”
  “这样的行动线,非常简单、也完全合乎逻辑。给真凶的时间太过有限,这是最佳的选择。”
  “凶器上的血,反而能掩盖凶器本身。这……确实有些难想到。”
  杨夜道:“关于裂成两半的椅面,有两种可能。第一,凶手力气很大,自己把它扳断的;第二,椅子在被搬进来之前,就被人坐裂了。”
  “如果是第二种可能,我们排查一下昨晚大家搬椅子的情况,也许就能找出凶手。因为凶手肯定是事先知道这把裂了的椅子,然后有意把它搬进来的。”
  “哦对还有一点,真凶的个子一定比较高,站在讲台上就能够着风扇。这也可以作为排查点。”
  “嗯。”顾良举起塔罗牌,再道,“就算今天无法明确唯一的凶手,二选一还是选错了,我们还有一个机会。明天凶手杀人之前,一定会来取一张塔罗牌,杀人后再把死者的牌替换过来。我们想一个办法,或许可以守株待兔。”
  “或者——还有一个办法。”杨夜忽然道。
  顾良问:“哦?什么办法?”
  杨夜道:“我们先按常规方法盘查,比如再好好看下23号第一天的时间线,看有没有人去过器材室,以便能看到遥控器的说明。再来,就是刚才说的,从裂掉的椅子和身高数据下手。最后,还得跟李晓玉那边核对一下,看有没有找到有人有多种技能存在的可能。”
  “如果真凶太过狡猾,排查完那些,都无法完全锁定。那我晚些时候就把这盒塔罗牌收走,之后再让大家进这教室里讨论。真凶一定会留意塔罗牌。如果看见牌不在了,他多少会有些慌的。”
  “他用塔罗牌骗我们。我们也可以用塔罗牌来设套,等他上钩。”
  “嗯。”顾良瞧着杨夜,淡淡笑了笑,“聪明。”
  杨夜笑着上前揉他脑袋。“这案子你发挥得太好了。脑洞都是你想的。我得抓紧点赶上。不然回头你不喜欢我了。”
  顾良挑眉看着他:“你一天天的,想什么呢?”
  杨夜:“你这么优秀,你男朋友也要保持优秀才行。”
  “你不一直挺优秀的么。”顾良说得很诚恳。
  杨夜佯作不信。“你真这么认为?”
  顾良瞧着他,想着他总不会自卑吧?自卑的明明从来都是自己才对。
  他这人成天看上去都一副天之骄子的模样……怎么还担心自己不喜欢他呢?
  然后顾良反应过来了。
  ——杨夜这种人哪儿会自卑啊,这是变着法想听自己夸他吧。
  顾良反应过来了,就半眯着眼睛说了句:“对啊,我真的认为啊。你向来很聪明。不过……”
  话锋一转,顾良道:“你这聪明,该用在正确的地方。比如破案。而不是拿我逗趣。”
  “哪儿是拿你逗趣呢?”杨夜赶紧握住顾良的手,深情地看着人说,“就是偶尔也想听顾凉凉说说情话,骗你夸夸我而已。”
  顾良望着杨夜,寻思旁边还有具尸体呢,怎么也不是谈情说爱的场合啊。
  也就杨夜这种性子,能百无禁忌想一出是一出。
  不过顾良虽然最后什么情话也没说,但他主动牵起杨夜的手往外走,也算是哄了杨夜了。
  “凉凉主动牵我手了!”
  “收回刚才对你的评价。聪明什么?越来越傻了……”
  “那反正凉凉越来越喜欢我了。”
  “……”


第166章 血塔罗(15)
  离开101教室,杨夜和顾良先返回了杨夜住的教师宿舍。
  两个人打开杨夜的电脑,进入教学系统,把每个学生的资料又仔细看了一遍,一来是为了确认学生们的身高;二来是为了再细看一遍他们各自的特长和技能。
  从特长上看,暂时看不出什么端倪。
  资料里显示的,跟大家的搜证结果一样——会催眠的,就只有李晓玉。
  从身高上看,在顾良的视角里,排除自己之后,男生里唯一有可能的,只有钱化学,他的身高是180cm。
  这个班一共八个学生,由四男、四女构成。
  现在已经死了两个男生,赵数学和古副班,剩下的男生只有顾良和钱化学,所以如果凶手是男的,只能是钱化学。他也是杨夜第一天投票选择的嫌疑人。
  至于女生中,还活着的是疑似被接连嫁祸的孟语文、李英语,发言作好的吴生物,以及朱物理。其中朱物理,便是顾良第一天投票时选择的人。
  这四个女生中,李英语和吴生物的个子并不算高,分别是160 cm和162 cm。
  孟语文擅长体育运动,尤其是铅球,身高有177 cm;再来就是朱物理,她有178cm。
  但孟语文是被关在201教室,在顾良和杨夜的推理中,是可以把她排除的。
  那么,嫌疑最大的还是朱物理。
  在顾良的推理中,真凶做的步骤越少越好,而那把裂掉的椅子,是不能直接踩上去的。
  所以真凶应该不至于另外搬把完好的椅子放在讲台上,踩上去往风扇上放遥控器,最后再把当做凶器的带血椅子换上去。
  此外,凶手布这个局,还有把一切推给李英语的目的。
  因此,基本可以肯定,真凶就是踩在讲台上放的遥控器。
  那么从身高来看,凶手还是锁定在朱物理和钱化学的身上。
  其实昨天的时候,顾良和杨夜最怀疑的就是他们两个人了,经过第二起案发和今日的推理,也就近一步确认——真凶就在这两个人之中。
  距离下午5点的投票时间已经很接近了,时间紧凑的情况下,离开杨老师的宿舍后,杨夜和顾良开始了分头行动。
  杨夜去探其他人的口风,看能不能找出那个把裂掉的椅子搬进教室的人。
  顾良则找到了项主任,把他约到了主任的宿舍单独谈谈。
  下午3点半。
  项主任宿舍内。
  项主任看着顾良问:“我又不是嫌疑人,你找我干嘛啊?”
  顾良道:“7月23日,是这个剧本开始的第一天。我们上午上课、下午考试。考试结束后,孟语文最先去了图书馆;在她之后的下午6点,吴生物去了图书馆。而同一时间,钱化学去了你的宿舍,也就是这间房。”
  “钱化学是唯一一个没有去过图书馆的人,没可能知道去年的连环杀人案,也就不能模仿办案。所以吴生物很早就排除了他的嫌疑。其实这点,我们也基本都能认可。但我还是想详细问问,那一日他来这间宿舍,具体是做什么?”
  项主任想了一下,回答道:“哦,是我找他来的。本来应该叫去办公室比较正式,把学生喊来宿舍,有点随便……不过当时我想的是,我宿舍也有电脑之类的办公用具,跟他简单说会儿话,我就可以直接在宿舍休息了,他回对面自己的宿舍也方便,就叫他来了我宿舍。”
  “我找他的事情很简单。我下午查看学生档案的时候,发现他的资料不全。于是我在食堂碰到他之后,就找他来我宿舍,在我宿舍电脑上补全了他的资料。”
  顾良立刻皱眉,问:“具体是什么资料?”
  项主任回答:“家庭住址和家长的联系方式,这两栏是空白的,也不知道怎么遗漏了。我就让他口述,我补充了这两行。”
  顾良问:“其他的资料呢?”
  项主任:“其他都是全的啊。”
  顾良皱着眉,敏感地抓住什么,目光一沉。“但有没有这种可能,某些菜单栏里,并不是空白,但是不齐全。”
  项主任:“你的意思是……”
  顾良道:“我的意思是,既然学生的资料存在缺失的情况,那么其他人、又或者钱化学的资料,都是不全的。钱化学现在的特长只有跳高,但有没有其余技能,可能是被遗漏了、没有填进档案里的?又或者,他有没有得过其他奖,但档案里是没有的。”
  项主任:“这……我就不知道了。反正我的剧情里,只是我下午核查资料的时候,发现少了两栏。但其余的地方有没有填完整,我就不清楚了。”
  “等等……修正一个说法,学生得过什么奖,这个肯定错不了。这是我记录的。其他的一些基础信息,比如特长这栏有没有遗漏,我不知道。”
  顾良不由问:“那学生们的基础资料,比如每个人的特长,是谁填写的呢?”
  项主任:“就在教务处系统里啊。我看见的时候,已经都有了,反正没经过我的手。要不你去问问校长。”
  项主任这话,回答得着实有些奇怪了。
  但结合学生们的天才人设、以及去年和今年学生相似的情况,顾良只能认为,这是真正故事露出的冰山一角,是有待后续阶段挖掘的。
  那么他暂时还得把精力放在眼前的连环杀人案上。
  项主任的时间线透露出一个很明显的信息——学生资料有可能不全。
  那么,虽然这上面没有显示钱化学会催眠,但实际上他可能是会的。
  顾良打开项主任的电脑,再问:“能不能麻烦你用你的权限登录,我再看看?”
  项主任大方地输入账号密码,进入教学系统。
  顾良简单看了看,发现主任和杨夜的阅读权限是一样的,但写入的权限是不一样的。
  ——杨夜只能看学生的资料档案,不能改,但项主任有权修改。
  这其实给了顾良一个新的脑洞——有没有可能,钱化学的特长那一栏,曾有过“催眠”这项技能,但被钱化学自己改掉了。
  顾良想到这个脑洞,马上问了项主任:“钱化学来你这儿的时候,你有没有中途离开过?他有没有可能更改自己的资料?”
  项主任道:“我有出去接过一个电话,大概1…2分钟。不过……他没可能更改。”
  项主任用鼠标点了一下,给顾良看:“喏,这里有编辑的历史资料,你可以查看一下。”
  顾良仔细比对了一下,编辑更改学生资料的时间、改动痕迹,网页果然都有记录。
  而记录显示,钱化学的特长那一栏,确实没有进行过任何修改。
  顾良盯着电脑屏幕许久,想到什么,再返回主界面,打开了上一届七班学生的资料。
  上一届七班学生的大合照上,五个人的照片都被处理成黑白的,因为他们都死了。另外三个人则是彩色的。
  这些资料,顾良最初也是在杨夜的电脑上看过的。
  不过那会儿两个人已经就剧情展开了很多猜测和讨论,加上久别重逢,顾良也没顾得上细看这些资料。
  至于说刚才在杨夜那里,两人重新打开这个系统,重点看的也是本届学生的身高和特长,也就是没有点到上一届的资料细看。
  这会儿顾良仔细看了看上一届的资料栏,这才发现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
  顾良所在这一届,旁边菜单栏只有返回主界面的按钮,但这一届学生资料同样的位置,多了个“相关新闻”的按钮。
  顾良点击了这个位置,页面跳转,经出现了很多新闻报道。
  ——这些报道,跟他在图书馆看到的一模一样,只不过是纸质报纸转化成了文字版而已。
  顾良一一浏览过去年连环杀人案的相关报道,再看向项主任:“所以,钱化学是可能趁你去打电话的时候,看到这些报道的。他虽然没去过图书馆,但他可能看到这些报道,继而知道去年连环杀人案的详情。这件事,你之前没讲。”
  项主任眨了几下眼睛,挠挠头:“那我也真没想到啊。我们几个教职工,在第一阶段都挺划水的。我就有点没上心没想太多,忘了分析这件事……不过……”
  “不过也不能确定钱化学说了谎啊。万一他确实没看到呢。我当时就打了2分钟不到的电话,打完就很快回来了。那会儿界面啥的都没变。我就没想到……”
  顾良没再说什么。
  确实,钱化学只是有知晓去年连环杀人案的可能,但不能咬死他一定就说了谎。
  如此,离开项主任的宿舍,顾良回到花坛旁的回廊中。
  这是他跟杨夜约好的会面地点。
  过了一会儿,杨夜如约而来。
  顾良把自己在主任得到了信息与杨夜进行了分享,再问杨夜:“你那边情况怎么样?”
  昨晚锁门前,大家搬桌椅的时候,顾良和杨夜去食堂的自动售货机买东西了,所以没能看到现场的情况。
  杨夜摇头,道:“真凶果然很狡猾。我问了,当时是校长和主任说,男生干体力活,女生不用做。所以,桌椅是由钱化学、校长、主任还有高食堂四个男人一起搬的。而他们搬的,是离教室门最近的那几张桌椅。”
  顾良想了想,道:“真凶算准大家晚上打个牌、吃个零食,需要用到桌椅。如果没人提议,那么他不动声色暗示、提议,也不能就直接引起怀疑。因为这个建议非常合理。”
  “你刚才说的话则表明——昨天下午讨论结束,我们把桌椅一起搬到走廊后,真凶曾返回过走廊,将他要用到的椅子放到了离教室门最近的地方。这样一来,那把能被他用来杀人的椅子,就有很大的可能被搬进去。”
  杨夜点头:“对。我认为凶手在杀人前、才自己将椅子扳断的可能性很小,那会发出很大的动静,可能吵醒我们。”
  “而我问了一圈,没人知道椅子有问题。那么很有可能,是真凶自己把椅子坐坏的,很有可能就是上课的时候。但他没有声张。他只是事后悄悄查看了一下椅子,发现了螺丝的纹路,与窗户锁的纹路一模一样后,就想到了他能把椅子拆成凶器。”
  听完这话,顾良抬头望向不远处的花坛。那是第一起案发现场。
  此刻太阳偏西,洒下一片晕黄。
  顾良缓缓开口:“不得不说你的直觉非常准。我虽然第一次投的是朱物理。但我现在也认为,钱化学的嫌疑更大一些。但问题是,怎么才能在5点投票前,找到他真正的罪证呢?真要藏起塔罗牌试探?”
  杨夜道:“我刚才约了大家4点10分在102教室见面。另外,我确实决定用塔罗牌设套,不过不是藏起来,而是展示出来。”
  “凉凉,我想了个损招,要不要听?”


第167章 血塔罗(16)
  下午4点10分。教学楼102教室。
  杨夜把所有还活着的玩家召集到此地,进行投票前的最后一次集中讨论。
  而在这集中讨论之前,顾良和杨夜也有意无意和其他玩家对过口风——果然,好几个人都在怀疑,凶手有没有可能是李英语。
  待大家坐下后,杨夜走上讲台,直接说的是:“这一回的推理中,顾班长十分出色地推演了案情的整个过程,以及真凶是怎么决定杀人顺序的。下面请顾班长来为大家讲解。”
  杨夜把讲解过程安排给顾良,一方面自然是因为这回的推理过程中,顾良本身确实有非常多的高光时刻;另一方面,通过顾良说出凶手是基于“嫁祸”杀人的逻辑,自然是为了最后的投票考虑。
  顾良的推理明确帮李英语和孟语文做了澄清、解除了她们的嫌疑。
  但这推理是由杨夜说出口、还是顾良来说,效果是不一样的。
  毕竟在大家的眼里,顾良也是嫌疑人之一。
  如果是杨夜来说,也仅仅是能解除孟、李两个人的嫌疑。
  但如果是顾良说,也就能基本保证,起码这两个人不会投他。因为她们知道自己确实不是真凶,在她们的视角里,顾良的发言完全是好人玩法,是在帮好人分析的。
  顾良跟杨夜对视一眼,与他擦肩而过,走上讲台,面向众人,开始帮大家梳理思路。
  “整体来看,真凶杀人,是为了保证自己能进奥数比赛的前三。那么他最初第一个想杀掉的,当然是那个对他阻碍最大的人,或者说他最恨、最嫉妒的人。第一名的赵数学,就首当其冲成了受害人。”
  “但从第二个起案子开始,真凶的思路就有所调整了。”
  “在杀人案没有发生之前,所有人的嫌疑均等,谁都有可能犯案。所以第一个死者赵数学被杀,仅仅是因为成绩好、考了第一名。但从第一起案子发生后,大家开始分析、找线索、盘逻辑,每个人的嫌疑不再均等。”
  “出于自保心理,真凶杀人的时候,开始思考怎么能更好地撇除自己的嫌疑、嫁祸别人了,而不止是单纯看名次。因为他只要任意杀掉5个人,其实就可以达到目的。”
  “这就是最后一名的古副班,却在第二轮就被杀的原因。因为他犯案的嫌疑非常小,不再能被真凶利用和嫁祸。”
  “如果大家认可这个逻辑,我们继续往下盘……”
  紧接着,顾良讲述了真凶催眠的顺序、盗钥匙、扔血布等等内容,还给大家看了他拍的视频——杨夜拿新的清洁布擦掉椅子上的血,露出椅面上的裂缝的完整过程。
  顾良暂时讲述完,有两个玩家相继举手。
  第一个是李英语,她翻开一本讲催眠术的书,做了补充。“其实凶手如果时间充足,完全能够在第二夜直接杀五个人的,那样只剩三个人,他就一定能进前三了。”
  “但我这本书上有写,普通催眠师进行深层次催眠的时候,需将时间控制在20分钟以内。因为催眠是件对自身消耗极大的事情。稍有不慎,催眠师自己可能也会陷入某种梦境,可能再也出不来,直到精神力耗尽而死。”
  “注意了,还有一个关键点是,这书上写到了,普通催眠师在进行深层次催眠前,会给被催眠者的梦里施加某种意象。”
  “如果催眠师临时发生意外,在深层次催眠结束时,没能对被催眠者进行唤醒,那么也没有关系,进入深层次催眠状态的20分钟后,被催眠者凭借梦里的既定意象,可以自行从深层次的梦境转而进入浅层次梦境,也就是进入浅层次催眠状态,一段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