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被系统坑在了六零-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曼就知道他是说着玩的。当惯了一把手的人再来给人当二把手,咋样都是不习惯的。
  她笑道,“这是整个县里的项目,要是连这点动静都没有,那才真的要担心了。反正你们就放心吧,回头厂里发展多大,那么你这边订单也是不停的。”
  老朱乐得笑呵呵的。
  因为南平家具之乡的带动,整个南平县一开年,都呈现出一种红红火火的势头。这种势头让南平的老百姓们都觉得日子是真的越来越好了。果然应了那句老话,一年比一年好。
  南平的老百姓们也知道了家具厂的重要性。知道省里都在扶持这个家具厂,要让家具厂成为万人大厂,成为南平的经济支柱。
  老百姓们也越发的想要进入家具厂工作。打听着家具厂啥时候招工。结果家具厂这边传来了招工的消息,但是又要求,要想进入南平家具厂,就要先去南平木工学校学习。
  南平县之前已经宣扬过南平木工学校了。
  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标语,“建设南平,从木工学校开始。”,“学木工,到南平木工学院。”,“学好一门手艺,幸福子子孙孙。”
  大伙儿也知道这么个学校。只不过以前没参加过这种学校,也没听说过。对于这种新的事物总带着点儿戒备,好些人家里都处于观望的状态。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交钱。涉及到钱的事儿,大伙儿就担心这个钱白交了。
  这次家具厂放话,学费可以厂里先顶着,回头要是录取到了厂里,就从工资里面扣。如果没录取到厂里的,都是学习太差的,学校也不收钱,只让你走人。并且还多次强调,要想进入南平家具厂工作,就必须先是南平木工学校的学生,经过学校正规培训的人才。
  有了这么个安排,学校这边的人立马就多了起来了。很多年轻人都跑来学木工。有些三四十的没工作的人,也跑过来学技术。
  学校这边都没拒绝,让他们学。
  按照副校长苏曼的说法。只要是南平人,哪怕他以后不进入木工学院,也要学会这个手艺。这才符合家具之乡这个名字。
  以后外人来到南平,就会看到家家户户,老人孩子都会做木工。这才是真正的家具之乡。
  一时间,木工学校人员爆满,因为场地不够,还只能排课上,三班倒。
  苏曼粗粗的估算了一下。按照现在木工学校的人数,等到新厂扩建起来之后,这批人差不多可以开始上工了,进了厂里再让老师傅带一段时间,就能够出师了。
  除了南平这边办的热热闹闹的,地区和省里那边也挺给力的。特别是省里,对南平这个项目,出乎了苏曼想象的支持。不止给南平这边弄来了几个大的销售供应渠道,在宣传上面更是不遗余力。不止省内的报纸上面大肆宣传,连外省都有南平家具之乡的宣传文章。苏曼他们的销售员出去跑销售,就在当地的省城看到了南平家家具之乡的文章。
  这让销售员们跑起单子来事半功倍。而且也大大的带动了各大百货公司专柜那边的销售量。
  赵县长就找地区那边打听了一下,才知道省里那边负责这个工作的,是一位姓顾的副省长。
  得到这个消息之后,赵县长就乐呵呵的去找苏曼报信了。
  “小苏啊,咱上次可真是走大运了。这个顾副省长肯定就是那个老顾。幸好提前遇到了他,要不然这事儿没这么顺利。而且省里的领导也不会像他这么重视这个工作。你看,咱们是不是抽时间去一趟省里,拜访一下他。上次都不够正式。”赵县长之所以问苏曼的意见,也是笃定苏曼肯定认识那位老顾。觉得苏曼了解人家,知道该怎么做。
  苏曼心道难怪省里会这么支持。原来是老顾。
  不过老顾能够这么卖力支持,确实让她也很惊讶。“我看还是不要去了。上次老顾既然不露身份,说明就是不希望搞这些虚的。咱们踏踏实实的把工作做好,做出成绩来,给他这边争口气,就是最大的回报了。赵县长,你得改改,有时候不是做太多,就是好事儿。好些领导不喜欢。”
  赵县长道,“习惯了,不过是得改。”
  因为知道是老顾在省里主持大局,苏曼和赵县长心里也是松了口气。毕竟也算是熟人了。老顾那天也表态会支持他们的南平的工作。
  所以苏曼想要请省里的同志带着南平县的同志去京市和上海两个大电影厂谈广告的事儿,也就开始落实了。
  省里那边果然很帮忙,申请打过去,那边的同志就答应了。
  第二天,南平这边的搞宣传的一个主任就领着人出发了。
  所谓背靠大树好乘凉。
  要是没有省里的同志带路,南平宣传部门的同志可真的是没办法见到电影厂的领导的。
  不过省里这边领导在京市这边都有认识的人,靠着京市这边朋友的帮忙,拐了几个弯儿,终于见到了电影厂的领导了。
  电影厂的同志还是第一次听说单位投资拍电影这种操作。还有单位来投资电影。这是钱多了没地方花吗?
  湖江省宣传部门的同志只负责带路,谈判的事儿由南平这边来谈。
  南平的同志出门之前就已经背好了稿子了,这会儿就一脸大公无私的表示,“宣传爱国影视,宣传革命精神,是我们所有单位应该尽的责任和义务。别的单位我们不管,但是我们南平作为老革命区域,就是要主动积极的来做这些工作。我相信,有了我们南平第一家,以后会有更多的单位来支持电影厂的电影。”
  说最后一句话的时候,这同志声音非常大。
  还别说,电影厂的领导真就把这最后一句话给听进去了。
  按理说,他们一个首都电影厂的人,还真的不是很瞧得上这些下面的小单位。
  可是拍电影是要花钱的。
  既然有人送钱,他们就愿意见见。
  其实从这同志说的要将标语写在电影里面的时候,他们就知道这单位的目的了。所以后面这同志说的大义凌然的话吧,还真的不是很相信。
  现在一听这同志说的话,他们想想觉得特别有道理啊。这来了第一家,别人看到效果好了,以后那不是都要来赞助吗?以后他们电影厂就不缺拍电影的钱了,想拍多少就拍多少。
  再也不用纠结的舍去一些特别好的作品了。
  不就是一句标语吗,在电影里面也就是一两秒钟的事儿。
  “同志,你们有这样的精神,我们表示欣慰和感谢。既然这样,那我们就接受你们的支持。”
  “不用谢,同志,这也是弘扬爱国精神。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对了同志,有没有即将上映的电影,不知道我们现在对他们进行赞助,还来得及吗?”
  “……当然来得及。”
  已经成片的电影,就只能在后面加宣传语了。
  不过影响也不大,只要能上电影就成。
  离开单位之后,湖江省宣传部的同志就好奇问道,“你们南平是老革命区?”
  南平的同志:“……是啊,革命军走过的地方,就是革命区。”
  湖江这边宣传部门的同志道,“你们南平的同志搞宣传,挺有一手。”


第214章 
  随着赞助资金撒出去之后,新出来的好几部爱国电影里面,都加上了南平家具之乡赞助的字样。这些新片子现是在上海和京市这样的大城市播出。
  这年头,看电影是年轻人最时髦的消遣方式了。
  周末的时候除了看电影,也没别的好玩的事儿。特别是有新片上映的时候,更是和百货公司搞活动一样的,都往里面钻。往往都能满座。
  因为电影票也不算便宜,一部电影看完之后,连片尾都舍不得放过。
  于是片尾的时候,年轻人们就看到了和往常电影不一样的地方。影片结束之后,幕布上面多了一行字——本片赞助单位:家具之乡…南平。
  南平家具之乡是个什么单位?没听说过啊。
  首都啥时候搞了个叫南平的家具厂。
  这还是有单位第一次出现在电影里面,自然引起很多人的好奇。在这个没啥新闻的时代,一点新消息都能让人生起源源不断的好奇心。于是就有人打听。有了人打听,消息就传的越来越广了。
  还有人去首都百货公司买家具的时候提了南平家具,售货员一听,完全不知道有这么个地方。毕竟南平家具厂可从来在首都这边铺过货。
  越是打听不到,越是好奇。
  本来首都的同志们查不到这么个地方,就以为是某个区开的小家具厂,也就慢慢的熄了心思。谁知道没几天,上海电影厂那边过来的新电影里面,也有两部电影是写了同样的字样。
  这下子老百姓的好奇心止不住了。连上海这边都提起来了。这南平家具之乡这地方不简单啊。
  还有人好奇的去查南平这个地方到底是哪个大城市。结果一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这哪里是什么大城市啊。经过层层查看之后,终于查到了湖江省下面一个叫华州地区的地方,有一个叫南平的县城。
  全国就这么一个地方叫南平……
  趁着这股东风,家具厂销售副厂长蒋晓亮亲自带着销售团队跑到首都和上海铺货。
  以前他们是不敢去的。这两个地方太大了,全国的好东西都往这边流通。而且还都是大厂。
  南平一个县城的厂子,去了百货公司,连人家领导都见不到。
  可现在不一样了,南平家具厂已经是省里重点扶持的大厂,带了个省字,那就不一样了,现在更是花了大手笔打广告了。正是让老百姓们好奇的时候吗,自然就有底气了。
  别说老百姓了,一些百货公司的领导也在打听南平这么个地方。
  作为全国首都和上海这两个顶级城市。百货公司的东西可以说是应有尽有。可是人家老百姓来问南平家具,他们竟然不知道。这就有些丢人了。
  所以这次蒋晓亮一行人来首都这边铺货的时候,就获得了一个柜台。
  当然,人家百货公司领导也没说一直给柜台。要看每个月的销量。要是真的受老百姓欢迎,那以后可以长期铺货,要是不行,那还是要撤下来。
  蒋晓亮当时就笑着答应了,心里却想着,咱南平都下了血本了,还能撤下来?咱就是要在这里落地生根。
  南平家具厂陆陆续续在首都几个大型百货公司铺货。然后转战上海。
  拿下这些市场,也就是一个月的时间。三月中旬的时候,那些赞助的电影已经在全国各地省会城市陆续播出。
  而且在这些省级城市里面不止播出电影,还在报纸上播报了一条消息,南平家具厂正式入驻首都和上海各大百货公司。
  双管齐下,南平的家具迅速在这些省会城市的老百姓心里上升到了十分高的台阶。
  能在这两个大城市卖的东西,能不好吗?而且人家还上电影了。多有名啊。
  要是买个南平家具厂的家具摆在家里,人家一问,就可一说,这电影里面提的那个南平的家具。首都人和上海人也买呢。那可真有面子。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发酵,以及南平家具不断以文字和视频的方式出现在老百姓面前。南平家具已经成为家具里面的‘名牌’了。
  只要提起家具,绝对知道南平家具。
  虽然南平家具在个大城市入驻,不过因为厂里人少,规模还没有完全扩大,总产量只有那么多,而且还都分散铺货,所以倒是对当地的家具厂销量没有造成什么影响。顶多是南平家具厂的一些销售模式引起了其他厂里的好奇。
  不过也就是好奇,要让他们有魄力的拿钱去投资电影,也没钱。而且也没有这个人脉路子去办这事儿。顶多就是羡慕羡慕。
  影响最大的,就是湖江省家具厂了。
  湖江省省城家具厂的领导最近嘴巴都起泡了。
  南平家具厂的家具已经称霸整个湖江省了。因为离得近,供应量也比较大,所以省城家具厂在省城内部销量大降。
  本来省内这一块,他们也不稀罕,全国那么多百货公司,他们作为省级单位,也是都能去的。
  可自从南平家具厂走了出去之后,他们同样作为湖江省的家具厂的家具就有些被影响了。人家会进行对比,觉得他们款式不够好,没什么新意,价格还定的贵。
  而且不像南平家具厂那样受众广,和卖手表一样定了好几个批次,不同的价格,选择余地还大。
  这下子湖江省家具厂领导们心里别提多憋屈了。
  当初省里支持南平搞家具之乡的时候,他们听到消息也去找过市里的领导。可市里领导并不重视。省城家具厂虽然是个千人大厂,可是和省城钢厂比起来,那是没法比的。多的是比家具厂规模更大的厂子。市里领导没觉得有必要为了一个家具厂就去省里。他们甚至还觉得省城家具厂有些草木皆兵了,还怕了县城小厂。再怎么扶持,那也顶多是个千人大厂,能有多大影响。
  现在好了,人家现在都跑首都和上海去了,全国闻名了。要是一直这么传下去,厂里扩大是迟早的事儿。到时候要扩大多少都行。
  而省城家具厂在这样的冲击下,里子面子都没有了。甚至效益方面要大大的减少。
  孙厂长连夜召开了会议,将那些报纸新闻甩给厂领导看。
  “同志们,看到了没有,当初你们都不看在眼里的南平家具厂,现在可走到你们前面了。”
  那些厂领导们一个个低着头。
  销售副厂长道,“要不还是去找市里领导商量一下,让他们去和省里说说。他们宁愿扶持一个小厂,也不扶持咱们大厂,这没道理啊。总不能是因为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吧。要是这样,那咱们也哭。”
  孙厂长道,“今天召开这个会议,就是让你们惊醒一下,不要再沉浸在过去了。咱们已经落后了。你们看着吧,这才是个开始,要是南平那边一直这么大手笔搞宣传,迟早他们的销量能在全国占名次。”
  管后勤的副厂长道,“不会吧,不说别的,首都和上海还有家具厂呢,能让他们猖狂?”
  孙厂长道,“这两家厂子再有底气,那也只能有那么多产量。看着吧,只要南平真的不断的招人扩大,他们产量充足到时候,绝对能排上号。”
  “那咱们咋办啊,咱们好歹也是省里大厂,不能让一个县城的厂子给比下去了,咱也去搞那个什么赞助?”
  “赞助是要搞,同时也要想办法得到省里的支持,明天我们几个一起去市里找领导,让领导管这事儿。”
  第二天一早省城家具厂这边就去找湖江省城市领导。
  这次事情闹成这样,作为省会城市的市领导也觉得脸上挺没光彩的。加上省城家具厂这边厂长和几个副厂长挺强硬,市里领导就同意帮他们去找省里商量,看看能不能把省城家具厂带上。
  结果才开了个口,顾城这边就给推了。
  理由还很多。
  “第一,南平一个小厂都能想到要壮大,省城家具厂却安逸现在,缺乏进取精神。现在才积极,也已经落后了。第二,省里只需要扶持一个家具品牌就好。多了反而顾此失彼,最后资源分散,什么都干不成。第三,省城家具厂是否能够担当重任?这个你们自己去调查,十年都没扩大,是领导的无能,还是工人同志不够努力。第四,你们来找省里求支持,却连一个计划都没有,这是准备效仿南平模式?”
  一个个理由,啪啪啪的就把人的脸给打回来了。
  市里领导回来就把省城家具厂的领导班子给批了一顿。没有进取心,不开动脑筋,也不做好准备,还好意思闹。
  先把自己那一摊子事儿整理清楚再说。
  孙厂长回到厂里就黑了脸,开了个会,决定自己搞。先去学南平那边搞赞助。把名字搞出去再说。
  省城家具厂这边的动静,华州地区这边的领导自然是知道的。林副专员打了个电话给了苏赵县长,说了这事儿,让他们别辜负省里领导对他们的坚定的支持态度。
  赵县长立马道,“咱一定干出个名堂来,保证不会辜负领导们的期望。”
  挂了电话之后,赵县长就找苏曼来商量,“省城家具厂这边动了。咱现在招人紧赶慢赶的也就八百多人。咱现在就是胜在宣传做的好。要是他们学习去了,那我们可怎么办?也是底子太差了,人才太少了。木工不好招,要不然咱一口气招个一两千人。”
  苏曼倒是不着急,“学别人的,那总是要比别人落后的。您放心,咱永远走在前面。我已经安排宣传部的同志继续去赞助了,这次赞助方式不一样,就是没上次反应那么快。不过这段时间正好够我们招人扩大生产量。消化之前的订单,所以咱们完全不用着急。现在才三月呢。今年年底,咱规模至少扩大三倍。”
  赵县长道,“就是怕那省城家具厂一直学。”
  “学不了多久的,能学销售模式,但是他们的款式不变化,可不行。咱先把厂里的款式变动一下。皮质家具,布艺家具,还有竹编、藤编家具都搞起来。磨刀不误砍柴工。”
  “行,小苏,厂里这边的事儿你比我懂,还是你做主。”
  赵县长现在是挺庆幸当初听了苏曼的安排,不插手厂里的事儿。要不然他还真的是搞不清这些事儿。想想就心焦。
  苏曼倒是没有赵县长的焦虑,在未来,最不缺的就是竞争了。所以她不怕竞争。
  而且,在未来,竞争对手最喜欢能做的事儿,就是打败自己的对手,吞并自己的对手。
  她还打算着以后把省城家具厂合并了,成为南平家具厂分厂呢。
  当然,这事儿她现在只能偷偷想着,计划着,可不敢往外说。要不然得把领导给吓到。


第215章 
  省城家具厂这边果然安排了人去赞助电影了。除了省城家具厂,还有其他外省的几个单位。虽然数量不算多,但是对南平家具厂那高大的形象还是有些影响。
  毕竟什么事儿多了,就显得没那么稀罕了。
  这消息可让县里小组里面都急坏了。
  特别是搞宣传的宣传部长。听到这消息就在会议上提出来了。
  赵县长之前也和苏曼说过这个问题,苏曼说不用着急。现在事儿来了,他看了眼苏曼,苏曼果然还是那个不着急的样子,他就不打算吭声了,都交给苏曼。
  苏曼心里却是不着急,让人学去。未来世界,广告那么多,厂子也那么多,市场不照样没有饱和吗?想要让国内市场饱和,一百个南平家具之乡都不可能足够。
  而且现在厂里人数不够,还在培养中,苏曼也不打算一口吃个胖子,到时候做出来的东西不达标,很容易出问题的。还不如稳扎稳打。
  “我们是不是要多投资几部电影。”宣传部部长道。
  钱副县长心里一紧,还多投几步电影,口气都好大呀。“没多少钱了,省着点花。钱用完了就没了。”
  苏曼摇摇头,“不需要,别人都学了,咱们再去照着做,就没办法取得当初那样的效果了。效益太少,就没必要这么做了。”
  钱副县长刚松了口气,就听到苏曼道,“咱们换一种方式,用的钱可能更多,但是效果更好。”
  “……”
  宣传部这边就问,“什么方式?”
  “我们直接让电影厂在还没有拍摄的电影剧本里面加台词或者镜头。比如拍摄室内场景的时候,会给家具一个特写,家具上面的南平标志会出现在观众面前。如果电影里面恰好有家具的镜头,就加一句台词,‘想买南平出产的家具。’或者专门加上买家具的镜头。”
  这种方式让宣传部门的同志大开眼界。搞宣传还能这么搞?
  其他人也是目瞪口呆。这要是这样搞了,效果肯定要比之前更好。毕竟连电影里面的人都要买的家具,观众肯定也想买啊。
  宣传部长就道,“这样一来,成效就比较慢,毕竟电影拍摄时间长。”
  苏曼笑道,“不着急,慢慢来。就是要趁着这个时间,把之前的单子都给消化完了,培养出大批的木工出来,保证我们能够大批量生产了。正好电影一出来,咱能保证大批量供应。上次搞的那个,就是个预热而已。”
  钱副县长心更紧了,上次花那么多钱还预热。这次正式开始了,那岂不是要分文不剩?“钱不够啊。”
  苏曼道,“钱咋会不够呢,咱厂里自己还有资金,另外,县里财务局这边不是有钱吗?上次不是说好了先借着用吗?”
  钱副县长:“……南平县的老本你们也要用?”
  “咱就是为了南平搞建设,当然能用。老钱,目光长远点,你看看上次效果多好。南平家具厂这边赚了好多钱呢,以后交税还不是都交给县里了?”
  钱副县长咬了咬牙,“我不管了,你们看着办吧。以后钱花完了,可别找我了,我生不出来钱。”
  赵县长笑着拍他,“不要想太多,你看我这个县长都稳住了呢,你怕啥。”
  “……”咱不和败家子比。
  宣传部这边的同志带着钱,又出发了。
  有了安排,南平的其他人也不着急了,稳扎稳打的安排建设的事儿。
  四月的时候,南平县各大木材厂建设工作完毕,苏曼就安排工人过去开工了。六家木材厂同时开厂,县里这边宣传部门又写了稿子吹了一通,将南平的木材夸的天上有地下无的。
  他们算是学到了,只要有空子就要钻,只要是能夸的,就可劲儿夸。
  除了木材厂这边完工之外,扩建的新厂房也完工了一部分,苏曼就调拨了一部分正式工到新厂房这边,然后从学校又招了两百学徒工,厂里成功成为千人大厂。苏曼给陈明华下了任务,一定要在上半年,将这些人给带出来。不求让他们生产一级家具,最起码三级家具是能够动手做的。下半年节日多,到时候百货公司活动多,电影估摸着也能出来,他们得能赶上。
  陈明华回去就给生产部门其他领导开了会了,“同志们,咱南平关键的时刻到了。能不能实现万人大厂,都看你们的了。其他部门都把前面九十九步走完了,现在就差我们这一步,咱能拖后腿吗?”
  “不能!”大伙儿激动的异口同声道。
  “好,从今天开始,大伙儿就住进厂里单身宿舍。轮流来教徒弟,一定要把人带出来!”
  “保证完成任务!”
  苏曼把任务分配出去之后,倒是比之前要轻松一些了。偶尔还能去看看厂里职工房建设情况。
  四月中旬的时候,第一批职工房终于完工了。
  这次是按照当初的报名批次来搬家的,苏曼是第一个报名,自然也是第一批搬家。
  她也没准备为了塑造形象,等着工人们搬完了再搬家。毕竟她每天工作多,管的事儿多,还是住在新房子这边方便。而且作为一个领导,也不能总想着平易近人,还是要有些自己的特权和威严,才能压的住人。厂子现在正是蓬勃发展的时候,人越来越多,不像过去那样单纯,她得压得住人,才能够让他们严格按照厂里的要求工作。
  因为是自己的房子,所以家具都是苏曼自己掏钱买的。
  房子虽然就是个红砖房,但是里面搭配了一下之后,也不算太落后,苏曼自我安慰,相当于是仿照年代风的装修了。人家不是好多人都故意把家里装修成这种风格吗?她这也算是纯天然了。
  四个房间,房间都不大,但是放床和柜子都能放。苏曼还留了一间房做书房。
  搭配好了家具,苏曼里里外外欣赏了一番,心里产生了几分满足的感觉。
  总算是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了。她在这个年代也算是落地生根,有了自己的家了。
  789:“宿主,你那样大杀四方,我没想到你会为了一个房子而高兴。你处对象都没这样的波动。”
  “啥都不能和自己的房子比。”苏曼满意的看着自家房子。
  家里的家具配好了之后,苏曼就打电话给苏二柱,让苏二柱去把爹娘给送城里来。她这边太忙了,实在走不开。
  如今老苏家这边,也就只有苏家老两口住在村里了。孩子都被接城里来了。苏大柱的儿女都在厂里小学这边上学。苏二柱家的小米粒儿则在服装厂的托儿所。今年家里也没养猪,两老都闲着家里每天遛弯,春种的时候,还跟着队里去播了几天种子。
  整个大桥湾,就没有一个不羡慕他们的。
  苏二柱从公社回来接人的时候,更是把所有人都羡慕坏了。
  “咱家闺女厂里盖的是楼房,这不,念着我和老头子呢,就让我们去住了。”
  有人就说,“和闺女住也不方便,你们家三个儿子呢,干啥和闺女住。”
  李春花就哼了一声,“闺女儿子不都一样吗?我们家闺女就当儿子养的,谁家儿子有我家闺女出息?”
  这话把人给堵住了,又有人问,“那以后闺女对象能同意吗?”
  李春花底气十足,“我闺女那优秀,对象有啥好意思不同意的。要是不同意,咱家还看不上呢。”
  这就是底气啊,谁家闺女都没这个底气的。
  李春花顺便还宣传了一波重女轻男的好处,“还是闺女孝顺贴心,男娃娶了媳妇忘了娘,女娃出息了,照样能养老。与其疼那些儿子,还不如好好养闺女。出息了找个女婿回来孝顺咱们。不比那些整天只知道和婆婆对着干的媳妇强?”
  “……”这话好像挺有道理的。看老苏家就知道了。
  苏曼的成功,多少让大桥湾那些重男轻女的家庭有了些反省。闺女和日子的差距也不是那么大。闺女要是能出息,也不比儿子差。
  要是家里能有个苏曼那样出息的闺女,不生儿子也没事儿。
  家里的家具都没搬。苏曼在家具厂那边,家里最不缺的就是家具了。
  而且老宅也不是说就不住了,以后过年了,全家人不是也要回老家来过年吗?
  就只收拾了几件看上去还算齐整的衣服。那些破旧的衣服都没带。李春花想着自家闺女是厂长,是大领导。自己这个厂长的娘穿的太破旧,太给闺女丢面子了。
  现在县里的车子也到码头这边了,苏二柱拎着两老,扛着行李就往家具厂那边去。沿路就看到到处都在搞建设。路上碰到人一问,才知道这都是家具厂在搞建设,要扩大。说着说着就说起来南平家具之乡,“都上了电影了,省里可重视了,要扶持咱南平成为家具之乡,这家具厂以后要搞成万人大厂的规模。”
  李春花和苏铁山听才差点激动的心口都跳起来了。闺女岂不是以后要管理一万人?一万人是多少啊,他们自己都数不清了。
  三人一路到了家具厂,脸上都激动的红彤彤的。
  葛大爷看到他们来了,一下子就认出了他们。“哎呀,我记得你们,苏厂长的爹娘。你还是那个花大姐。”
  李春花笑哈哈的,“对对对,就是我们,上次也是你守门,这可真是缘分。”
  苏铁山重重的咳了一声,“他一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