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被系统坑在了六零-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就对了,不管是不是赌气,结果都是一样的。你做出的选择都是从心的。你选择的是上大学学知识搞建设,那你的使命就是搞建设。这些战士们牺牲自己保家卫国,为的还不是国内有一个安定的环境搞建设?为的是有一天,我们的国家强大到让敌人闻风丧胆,再也不敢轻易挑衅。崔向北,我问你,如果有一天,为了国家建设,要让你牺牲自己的生命。你愿意吗?”
  崔向北心里一震,他心口跳了两下,几乎是一瞬间,他脱口而出,“我愿意!”
  “你看,你不是怕牺牲,只是你选择牺牲的方式不一样而已。战士们为了保卫国家牺牲,而你,选择的是将自己奉献给国家建设。你以为建设祖国就很安全吗?建国初期的时候,多少工人为了赶工,累死在了工作岗位上面?又有多少人,为了祖国建设事业,奔赴最艰苦的地方。因为医疗条件差病死在工作岗位上?而你崔向北,有一天也会和他们一样,为了建设祖国,奋不顾身,悍不畏死。”
  苏曼说完,看向崔向北,一字一句道,“崔向北,我和你一样,都在时刻准备着。只不过现在趁着还活着,努力为国家做出更多贡献而已。活一天,多贡献一天。所以我们要庆幸自己还活着。活着替死去的英雄完成富强国家的心愿。活着替他们看看没有看到的繁荣富强。”
  崔向北感觉自己的胸腔里面的心脏,在剧烈的跳动。
  他不是懦夫,他时刻准备着,为国家而牺牲。
  但是在这之前,他要用自己的双手,多做一点事儿。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崔向北激动的将苏曼一把抱在怀里。“苏曼,谢谢你!我明白了,我都明白了。”
  苏曼靠在他的胸前,听着里面的砰砰砰的声音。“崔向北,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
  “下午去学校吧,好好念书。不要为了来看我,就放弃你自己的理想。我曾经说过,即便离得再远,我们的精神永远同行。希望以后我们看到的那个强盛的国家,有你和我的血汗。”
  “嗯。”崔向北感动又满足的点头。在苏曼看不到的地方,偷偷擦了擦眼角。心里默默的想着,有你真好。
  这一刻,他真的不后悔当初下乡了。
  如果不下乡,他永远也碰不到苏曼。永远也不会知道,自己的人生存在的真正意义。
  下午,崔向北就买了回省城的车票了。他来的时候给苏曼带了一些东西,回去的时候倒是一身轻松。“苏曼,我对不起你,我下次再回来好好陪你。”
  苏曼送了他一块老式怀表。系统里面买的。
  崔向北觉得贵重,不乐意要。
  “我送的不是手表,是时间。指针每往前面走一步,代表着我们能够奋斗的时间越来越少。要争分夺秒。所以崔向北,不要再想一些不积极的事情。我们要留更多的时间,做有意义的事儿。”比如处对象这种事儿,哪里有学习好玩呢?
  崔向北深深吸了口气,将自己的手表摘下来,放在苏曼手里,“苏曼,我将我的余生的时间都给你和国家。”
  苏曼:“……”
  看着崔向北走了,苏曼还捏着这手表,觉得自己刚刚没有悠着点儿。
  789哽咽道,“宿主,你刚刚说的那些话太感人了,我都哭了。”
  苏曼没理它,只是捏着手表叹气。太沉重了,有些拿不动。刚刚好像说的有些多,做的也有些多。怎么就没悠着点儿呢。
  “对了宿主,我刚刚感觉到了你对象对你死心塌地的心情波动,他说话的时候,情绪波动的要命了。以后你还能分手吗?”
  “……”


第211章 
  “宿主,虽然我刚刚只感觉到你一点点的情绪波动,可我觉得你那些话不是随便说说。”
  苏曼挑眉。“你怎么会知道我不是随便说说?”
  “因为你现在做的事情符合你说的那些话。虽然我一直不知道为什么你的情绪波动很少,很难感受到你的善意值,可是你做的事情,确实都是符合圣母的人设。”
  苏曼:……
  “宿主,你会分手吗?”
  苏曼将手表放在自己口袋里,“谁知道呢,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知道中途会发生什么。感情这种事儿,来得快,去的也挺快的。不过,在我们的感情消失前,应该不会分吧。毕竟我也懒得去尝试第二段了。”有些东西,试过一次就行了。恋爱这种事儿只是人生一个小小的调剂,唯有事业才能伴随终身。
  对于苏曼来说,只有爱情没有事业的人生是可怕的。当某一天爱情离开之后,人就一无所有了。
  她不止要求自己重视事业,也同样希望崔向北重视事业。毕竟万一哪天她先退出了,崔向北也不会一无所有。
  789没敢说实话,它觉得要等感情消失是不可能实现的,以那个傻小子人类对宿主如今的感情,估摸着得等一辈子。
  回到厂里,苏曼如同再次进入自己的战场一样,忙碌的工作起来。
  厂里今年的任务太重了,职工房还在建造当中,第二批的职工房又要开始申请了,毕竟工人越来越多,住宿问题总要解决的。加上南平家具之乡的建设需要厂里这边迅速安排各项事宜,苏曼忙的简直转不开身了。
  安排好了厂里的各项事情之后,苏曼就和赵县长商量着,在县里搞个木工培训学校。这个学校没有学历,但是可以发技能书,以后家具厂招工都需要有这个证书。而且招工不分男女,年龄限制很宽松,可以说是全民都能学。
  “咱上次不是在董部长那边说了很多关于人才培养的工作吗。领导们也认同了咱们是说法,这说明上面也觉得人才培养很重要。咱这样安排,相当于是提前培养了储备人才。等招工的时候,就简单多了。咱们南平现在已经找不到有手艺的木匠了。都要厂里培养。可咱厂里既然要做万人大厂,那人才需要太多。目前靠厂里带,效果太慢了。”
  赵县长现在越发的重视苏曼的意见,听到苏曼提的意见之后,他也觉得人才培养很重要。学校确实要办,“就是怕到时候招不到学生。毕竟没有学历。”
  苏曼道,“没有学历是说不具备国家承认的学历,可他们拿的证书是受到厂里承认的,也算那是有学历的作用。咱们再在县里宣传一下南平家具之乡万人大厂的事儿,我相信很有吸引力。”
  赵县长点点头。“这事儿倒是可行。”
  “我邀请您做南平木工培训学校第一任校长,您看成不?”
  赵县长:“……我当校长,这哪行,不合适。”
  苏曼笑着道,“主要是我觉得这第一任校长比较又代表意义。您又是未来的家具之乡之父,具有代表性。”
  赵县长脸色就有些不自然了,像是憋着什么情绪的样子,他端着茶杯喝了口水,故作沉思的样子,然后才勉为其难道,“我想了一下,如果我这个县长当校长,可能会具有一定的号召力。”
  “对,您考虑的这点也很重要。”苏曼笑了起来。赵县长当了校长,这学校就更容易开起来了。
  赵县长也投桃报李,任命苏曼为学校的副校长。
  两人就这么互相推着当了还没开设起来的学校的校领导。
  这个学校开设还是很容易的。家具厂的师傅过来担任老师,轮流过来讲课。校址就在南平家具厂老厂那边。那边有厂房,有宿舍,有食堂。全都是现成的。学费也不高,维持学生自己平日的花销就够了。
  苏曼这边出人出场地,赵县长也积极响应,立马安排县里教育局发布招生通知。不是正式的学校,也不用等什么九月一了,立马就可以开始招生工作了。
  这边安排好了教育局了,赵县长还特意去和高书记打了个招呼。
  高书记:“……”事儿都做了,还来说有什么意思?不过这学校也属于家具之乡内部的事情,他也不好插手。就是嘱咐赵县长,要顾及大局,不能让全县的人去学木匠吧。
  赵县长听是听了,但是心里有自己的打算。
  反正招生都是自愿的,又不是他强迫来的,人家愿意来学一门手艺,这当然是好的,还能阻拦?
  这老高啊,就是太稳重了,什么都怕。一点干部样子都没有。
  幸好他现在和小苏搞家具之乡这个计划了,组长当着,校长当着,做的都是大事儿。要不然一直和高书记争来争去的,还怪没意思的。
  高书记不放心赵县长,毕竟赵县长对他意见挺大。于是又去找苏曼,让她看着点赵县长。
  苏曼道,“高书记,赵县长这样,其实是好事。一个单位,需要一个定海神针稳定大局,也需要一个大将冲锋陷阵。赵县长现在既然有这个冲锋陷阵的想法,你何不成全他呢。反正您是清醒的,真要发现什么问题,将损失降到最低不就行了吗?我相信有您这根定海神针,赵县长出不了大问题。”
  高书记:“……我这心里不踏实。以前就没有搞的这么热闹过。修码头都没这么搞过。”他本来就比不上老林,现在还要承受比老林更大的压力,能不慌吗?
  苏曼笑道,“这说明我们南平发展的越来越好了。你看看,其他县里现在还啥都没干呢,咱开年就这么红火,难道不好?你自己就愿意看着咱县里也和其他县里那样平静?”
  高书记想了想,要是南平真的变成那样,那还真的没意思了。习惯了红火的发展,突然低调下来了。他觉得自己这个领导有些失败。“哎,算了,你们搞吧,反正悠着点儿。”
  “您就放心吧,咱有分寸的。您只管看着南平在您手里越来越好。”
  “别这么说,这是老赵的功劳。”
  “那您还是一把手呢,没您同意也办不成这些事儿。您的功劳不可抹去的。”
  高书记:“……”突然觉得有些对不住老赵。人家在前面冲锋陷阵,他还在后面拉后腿。最后要是办成了,还要抢一份功劳。太亏心了。
  “算了算了,我去忙去,你们这项目我不管了。”
  南平开设木工学校的事儿,被苏曼故意大肆宣扬。
  还让地区那边也配合宣传,甚至请了地区宣传部门的笔杆子帮着写了稿子,发表到了省里的报纸上面。
  既然地区这边说要看南平做的努力,再帮忙去省里申请帮助。那她就可劲儿造势,为南平家具之乡造势。让所有人一想到家具之乡,就想到南平。
  别小看文字宣传的威力,看的次数多了,自己心里都觉得是这么回事了。这叫做无意识催眠。
  南平这边风风火火的工作,自然也被地区这边时刻关注着。
  南平动作挺大,自从地区这边通过他们的申请之后,南平就和地区这边进行工作对接,现在地区宣传部门已经下了通知,整个华州地区的各大县的大街小巷里面都刷上了家具之乡——南平,买家具找南平等字样。
  本来在省内南平家具厂就已经很出名了,现在更是家喻户晓。各个都觉得被公家单位这么宣传,那肯定是好的。
  而且南平基础准备工作也做的很积极。根据提报到区里的进度汇报来看,林场已经选好了,正在筹办木材厂。这次一口气会建设是六个木材厂,相当于解决了六个公社财政匮乏的问题。这让地区领导看到了希望。觉得这个项目确实是可以为老百姓带来好处的。而且南平还在扩建家具厂,虽然还没开始动工,可是地皮已经规划好了,动工是迟早的事儿。现在又开办了木工学院,大力培养人才。这真的是全县积极搞建设的景象啊。
  海书记和地区领导们看着这些工作成绩,心里也是亮堂极了。和其他安安静静的县里比起来,南平表现太好了。
  所以地区领导一致决定,正式将项目提报到省里去,以此来获得省里的帮助。比如说——拨点项目资金……
  两天后,省里省委这边,几个省里领导正在看华州地区提报上来的新年工作计划。
  按道理一个地区的工作计划其实也不算什么大事儿,不用这么多人开会。但是华州地区海书记特别重视这个计划,希望能够得到省里的审批,获得一定的支持。这个支持是从各方面的。
  所以省里领导就开了这个会。
  省委一把手年底生了病,这会儿还在休养,主持会议的是李省长。
  “我记得省里之前就有这个事儿……前几天下火车的时候,就看到火车站这边宣传栏上面就有这个家具之乡的字样,老董,这个事儿你们这边应该知道吧。”李省长道。
  董部长戴着老花镜,听到被点名了就点头,“对,这是我批准的。主要是也不是无偿的,这个单位给火车站提供了一部分候车厅的座椅。”
  李省长道,“就为了那一排字,他们还挺大方。”
  董部长道,“都是为了国家建设,左口袋进了右口袋了,没什么不舍得的。”
  这话就把家具之乡上升到了国家建设的层面。李省长就知道董部长的意见了。
  本来也不用问了,人家都同意搞宣传了,这是明摆着表态了。不过老董这人心软,又是个老好人,只要是他觉得对人民有好处的事儿,一般都没意见,倒是不奇怪。
  李省长又问其他人的意见。
  大家都觉得应该讨论讨论,毕竟这事儿才刚到省里来,还需要搞清楚怎么回事。
  于是李省长就给了他们一个小时的时间了解情况。
  时间一到,李省长又问大家意见。


第212章 
  在这种情况下,是没人会第一个发言的。毕竟谁也说不准到底大伙儿是什么意见。
  顾城看了看其他人,见没人开口,就表态了,“这个项目我是赞同进行帮扶的。这是这么多年来,第一次出现这种模式,我觉得很有必要试试。而且从提交的资料来看,南平的同志为了这件事情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了。足见他们对于这件事情的决心。我们作为省级部门,也要适当的给与这些县级单位一些鼓励。“
  看到顾城竟然是最先表态的。其他人都惊讶的看着他。
  谁不知道老顾很少管地方上的事情啊。他是管着组织部的,平时对地方经济不插手。也很少表态。
  因为他觉得自己是从部队出来的,缺少地方管理经验,不乱开口。不给组织添麻烦。大部分人同意了,他就会同意。可从来不会像今天这样,直接就开口了。
  大家暗自想着老顾这个变化是为了什么。又想着他平时和老董关系好。老董都已经支持了,他这会儿站在老董这边,那也不稀奇了。只是感慨老顾和老董这关系也太好了。
  一共是十一个常委成员。这会儿已经有两个人表态支持了。
  其他人就更加重视这件事情了。
  又有常委开口了,“要是帮助了南平,其他单位到时候有样学样儿,也申请让省里帮忙,那我们省里还帮的过来吗?为了下面的和谐安定,我觉得要慎重。”
  顾城道,“我倒是觉得如果其他单位有样学样,真的能做出成绩来,省里进行帮扶也不是一件坏事。我觉得我们作为省级组织,不该怕麻烦,不该怕做事情。要勇于承担责任和义务。”
  董部长也道,“我也支持顾城同志的意见。下面的同志要是真的能够这样积极,那不是坏事。我们甚至还能够专门成立一个小组,对下面的单位的申请进行审核帮扶。以南平为例,他们这件事情做成了,那就是惠及子孙的事情,不会再给组织拖后腿。可以说是一劳永逸。和省里的付出相比,那是很值得了。”
  一个是搞学问的,一个是做政委的,说起话来头头是道的。让其他人一时间都无法反驳了。而且其他人也没准备瞎反驳。这种事儿还是要服众,要是瞎开口,容易得罪人。你得说出点根据来。
  有人说道,“这件事情是不是该找书记那边商量一下。“
  李省长道,“召开会议之前,我已经去医院问过他的意见了。只要有半数的人同意,那这件事情就通过。”
  大伙儿一听,这就相当于只要再有三个人同意,那这事儿就通过了。
  对于这件事情,大家就越发认真的考虑。然后就陆续有人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比如为什么不干脆扶持省城家具厂,为什么一定要是南平。虽然是南平提交的申请,但是在省里大局观的影响下,当然是要找最合适的地区进行扶持。
  李省长道,“这个问题,华州地区也进行过叙述。其中的一些问题,省里这边也安排了同志进行了核实。”他将华州地区提交过来的关于建设南平家具厂的必要理由文件给大伙儿轮流看。
  老董下意识的看了眼顾城。
  想着这事儿华州地区可真要感谢老顾了。要不是提前提醒了,今天还真的没这么齐全。
  大伙看完之后,就又有人表示支持。陆陆续续的有四个人,加上顾城和老董,一共六个人超过半数了。
  李省长最后表态,也表示支持。加上医院住院的书记那一票,就有八张票。这件事儿就板上钉钉了。
  事情定下来,又得选一个负责人管这件事情了。总不能几部门都管,那到时候岂不是乱了套?
  李省长让大伙儿选人或者自荐,这会儿又没人开口了。支持是一方面,可是负责这事儿又是另外一方面了。
  “我来负责吧,”顾城举手道。
  老董在边上使眼色,让他别冲动。
  顾城当做没看见。老董气的抿嘴。
  这事儿就这么定下来了。事后老董就拉着顾城去了办公室。
  “你太冲动了,这件事情你该好好想想。南平的这个项目虽然说很有积极意义,但是能办成什么程度,是否成功,这个都还不好说。这是摸着石头过河啊。你之前挺明白的一个人,今天怎么冲动了?”
  顾城道,“我还真没冲动,这件事情我是经过仔细考虑的。我看着南平那股一往无前劲儿,我就想起了以前打仗的时候,那些年轻的兵冲锋陷阵的样子。谁也不知道自己生还是死,可都还是往前面冲,为什么呢?还不是为了好的局面。南平现在的作为就是为了这个好局面。他们不知道有风险吗,为什么还是敢做?就是因为他们有这种精神。再说了,你不是也同意吗?”
  “同意是一回事,可亲自办又不一样了。哎,你又不是不知道,龚书记身体不好,看样子要退休了。我听说为了稳定的局面,到时候肯定是老李接上去,老李的位置就是从咱们这里面选人。”
  顾城笑道,“你想争那个位置?”
  “不是我,是你啊。我一个搞学问的,可不敢耽误老百姓。可你不一样啊。你经验丰富,人也明白。我放眼望去,就觉得你最合适。可你要是接受了南平的事儿,到时候出了问题,你就很难有机会了。你没看大家刚刚都没接这事儿吗,人家心里都明白。”
  顾城倒是没觉得后悔,也没觉得担心。“那就更巧了。这件事情正好来锻炼我的眼光和能力。要是我连这点小事儿都办不好,那我也不能够耽误湖江的老百姓了。”
  ……
  省里同意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地区,然后由地区这边传递给了南平这边。
  也是这会儿,高书记才注意到,这事儿竟然还搞到省里去了。
  “……”
  “老赵,你们还搞到省里去了?”
  赵县长这会儿心里乐开了花,听到高书记这话就道,“这可不是我们搞的,是地区搞的。可能是地区对我们太有信心了。老高啊,我们现在可要正儿八经的办这事儿,集中力量办这事儿。不能让省里领导失望啊。“
  高书记还能说什么呢,省里那边都重视这件事情了,已经没有回头路了,只能闷着头往前走了。
  省里的同意,让南平家具之乡项目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获得的资源也是不可估量的。
  首先就是省里宣传部门那边更加大力宣传了。将会在报纸上面刊登南平家具之乡的新闻。
  这个报纸不止包括省里的,还包括帮助在其他省里报纸上面进行刊登。到时候这方面自然有省里那边去交涉。
  光是这样的资源,就是南平之前想都不敢想的。
  至于在省内大街小巷墙面上刷广告的事儿,省里倒是没同意,毕竟那都是要贴政府标语的,南平混进去不好看。但是可以在大街小巷拉横幅。宣传南平家具之乡。
  另外,省里也会帮忙争取和相邻的省级单位进行交流,让那些家具厂少的省级部门接受南平家具厂的家具。以后算是固定销售渠道了。
  除了这些之外,最让苏曼和赵县长高兴的是,省里还批了一笔项目款子。
  省级单位虽然也不富裕,可是好歹是个省级单位,这出手就比南平县和华州地区要大方多了。一点都没有扣扣索索的。说给钱,就发了通知给南平县这边了。都没经过华州地区。
  这可把南平县抠门的钱副县长给乐坏了。抱着这笔钱,想着要怎么花才划算。
  不过他还没想明白,就被赵县长强烈要求建立一个资金小组,这笔钱专款专用,一分钱都别想乱花。
  钱副县长:“……要是有多余的呢?”这笔钱不少啊,支持木材厂建设以及新厂扩建,绝对是够的。
  苏曼叹气,“老钱,我和你说实话,这钱压根就不够用。光是广告费用,就是一大笔花销了。别以为贡献出去的那些椅子就不是钱了,那不都要算成本吗?我们还准备去投资拍电影呢。”
  钱副县长:“……拍电影?”
  “没错,这也是广告的一种方式。能看得起电影的家境都不错,这都是我们的潜在客户。到时候我们就在每一部电影里加上一句,本电影由南平家具之乡赞助播出。出名了吧,高级了吧。这广告必须做。你想想,这要不少钱吧。”
  钱副县长抱紧了自己的批条。
  苏曼道,“老钱啊,你要看长远点。你看,之前你还担心要花县里的钱,结果省里就拨款了。这说明省里都对我们有信心。证明我们以后是能够给县里带来巨大效益的。你也要有信心。等我们办成了,那就是百倍千倍的赚回来了。到时候南平县财务部门就是所有单位最富有的部门。”
  赵县长道,“没错,老钱,你这不想付出,还想伸手拿,也太不好看了。”
  钱副县长:“……”
  赵县长严肃道,“给你两个选择,我们自己成立资金小组,以后项目赚的钱都用来搞建设,和你们南平财务部门无关,我们也不找你们拿一分钱。要么就是现在拿钱出来帮助我们,回头赚了钱一起建设南平。”
  钱副县长愤怒道,“你可是县长,你这说的什么话?”
  “正因为我是县长,所以我必须凭良心说话。我不能做那种只想占便宜不付出的县长。”赵县长一脸威严。
  苏曼打着圆场,“不要吵,不要吵。要不这样吧老钱,你先把钱借给我们,算借的。回头我们加倍还,怎么样?”
  这要是平时,钱副县长绝对是一分钱不往外借的。可是总比往外白拿的好。“那你们要是失败了怎么办?”
  赵县长就不高兴了,他不爱听这种话。
  苏曼道,“失败了这不是还有我们南平家具厂吗,砸锅卖铁也要还钱的。”
  钱副县长想了想,觉得也不亏,有保障。总比之前赵县长说的要好。点了点头,“那也行。”
  终于从老钱手里弄出钱来了。
  苏曼和赵县长笑了笑。
  等从老钱这边拿到了财务批条,苏曼就和赵县长召开小组会议,县长大手一挥,“搞建设,木材厂赶紧建起来。不要怕花钱,咱现在有钱。学校那边赶紧招工,交不起学费没关系,先记着,回头进厂之后从工资里面扣,关键是先培养人。新厂那边赶紧抓紧建,别到时候招了人没地方进。还有什么,小苏你补充一下。”
  苏曼就接上了,“搞宣传的那边,要安排人去上海和京市电影院那边联系人,必要的时候可以找省里宣传部门帮忙联系那边,投资他们拍电影。也可以投资他们服装,设备。反正该花钱的地方大方的花。”
  钱副县长看着他们这两败家样子,心疼的不得了。


第213章 
  几个安排下来,大伙儿都忙活起来。整个南平的建设更加如火如荼。到处都在搞施工。一车车的砖头拉往各个公社和基地。建设木材厂和扩建新厂。
  烧砖厂的高厂长笑的歪了嘴。
  他之前一直在担心苏曼来找他赊账。要是平时小规模的赊账,他也没问题。可建设一个家具之乡基地,那地方太大了。用的砖块太多了。就是加班加点,没两个月也烧不出来那么多砖。
  这要是赊账,他的工人谁养啊?到时候肯定要和小苏闹矛盾。
  没想到小苏一直没来找他赊账,这次一来下单子,钱就给带来了。银货两讫。
  可让烧砖厂越发的红火了。
  而且按照苏曼的说法,这烧砖厂以后单子会越来越多。因为到时候家具之乡基地那边还要建职工宿舍。想想万人大厂,那要建多少宿舍啊。
  高厂长乐开了花。还想请苏曼吃饭。
  苏曼电话里就拒绝了,“忙的转不开身了,这边还要招人,去看木材厂建设情况。”
  “小苏啊,其实我是准备让你赊账的,你这人就是太客气了。”高厂长虚伪道。
  苏曼一听就想笑。这要是真的赊账了,估摸着老高要在电话里面哭了。
  “得了,咱还能为了一个家具之乡拖垮你们?咱不能做这种事儿。”一个整体的南平可不能只有家具厂,其他单位当然也要共同发展,要不然那就是劣性循环了。
  最重要的是,这是公家的项目,有公家这边拿钱,她也没必要坑老高。
  老高倒是感动到了,觉得苏曼这人真够意思。
  挂了老高这边的电话,棉麻厂老陈这边的电话也过来了。问苏曼他们要那么多布料干什么。用不用的完。这笔料子要不少钱,可不能浪费啊。
  苏曼道,“用得完,放心吧,钱每个月一结,不会亏了你们的。”
  “哎哟瞧你说的,小苏,我不是这个意思。钱的事儿是小事儿。行了你忙,我不打扰你们了。”
  苏曼:“……”
  接着又是老朱,说是接到了家具厂这边的大订单,两千套工装,问苏曼是不是真的。
  “是的。”
  “你们要招这么多人?”朱厂长惊讶道。
  苏曼道,“这是保守估计,你们先准备好。”因为地区和省里都帮忙开拓了几条大渠道,所以家具厂一直都是轮轴一般的转动赶工。就这样,人还是不够用。得招人,而且现在省里其他单位也找家具厂这边下订单。厂里一个工人恨不得当做两个来用了。
  朱厂长沉默了一下,然后问道,“小朱啊,你那边还差副厂长吗,我去给你当个副厂长成不?”
  “行啊,你过来,我欢迎你。”
  “……算了,我还是不去了,年纪大了,经不起你们那边那样折腾。就是羡慕啊。你们这也发展太快了。”
  苏曼就知道他是说着玩的。当惯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