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七零年超级学霸-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说我们的锂硫电池经不住外力破坏,你他娘是不是有毛病?卖给你们的是锂硫电池,又不是卖给你们防护盾了,这么多检测都做了,你们还想干啥?
  作者有话要说:  报告小姑奶奶们,还有两更,正在疯狂地写!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xiaoyerenoh、古月、漆姐干杂13880941757、箬妩 20瓶;深篏彼、然而之后 10瓶;Ammy、青橘 5瓶;momo 3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17章 惨重打脸!
  面对琉球国这种无端的指责,高能电池产业群直接发布了一则公开声明,他们呼吁所有买家都能将买到的电池用到正确且合适的地方去,并且说的明明白白:
  “为了保障技术的保密性以及锂硫电池的安全性,我们钻研出了独特的加密保护技术,适配到了所有幸好的锂硫电池中去。”
  “所有锂硫电池在出厂之前,都经过近百种极为严格的模拟测试,我们可以保证,在自然使用的状态下,所有的锂硫电池都不存在安全问题。当然,如果是要暴力拆卸锂硫电池,便会发生爆炸事故。”
  “暴力拆卸锂硫电池是极为不安全的行为,也是我们在使用说明中严格禁止的行为,如果用户因暴力拆卸锂硫电池而遇到危险,我们不会承担任何责任,并且保持向用户追究责任的权利。”
  这话分明就是在说,你们可别再来作妖了,我们都知道你们肯定拆电池了!都说了拆电池会有危险,你们还要拆,别说炸毁几个实验室,就是炸上天那也和我们没有关系啊!我们心情好了就不追究你们,心情不好还要追究你们刺探关键技术这种侵权行为呢!
  在发布了这一则公开声明之后,高能电池产业群还发布了一则公告。
  “鉴于琉球国李上集团、捧真集团、陈式会社等多个高能电池产业群十分重视的合作伙伴无端指责构陷,高能电池产业群所有集团仔细讨论协商决定,将参与指责构陷高能电池产业群的全部公司都拉入禁售黑名单中,拒绝一切合作行为。”
  拒绝一切合作行为!
  看到这一则公告的人都懵掉了,华国高能电池产业群都这么刚的吗?
  宁可不做这笔生意,也要制裁那些无端指责构陷泼脏水的集团,这脾气当真是火爆啊!可惜不适合经商,商业经营还是应当以‘利’为先。
  万一被高能电池产业群这么一逼,那些被制裁的集团选择了什么极端的方法,或者是在高压之下实现了技术突破呢?
  其实,这种情况早就被高能电池产业群的那联盟决策人考虑到了,那联盟决策人早就做出了回应——爱买不买,有的是中间商想要赚差价。
  这是地地道道的大实话。
  高能电池产业群并没有对任何一个国。家实行贸易限量等等,他们虽然将那些琉球国的‘前合作单位’拉入了黑名单,又没有明确地说不允许其它国。家同琉球国做交易。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琉球国的民众也好,工厂企业也罢,他们早就习惯了高效的锂硫电池,现在突然买不到了,难不成还能再回到用铅酸电池的时代?
  那些人肯定会通过别人的手来采购锂硫电池,高能电池产业群的既得利益又不会少,他们需要愁吗?
  至于那些帮琉球国采购锂硫电池的人是谁,华国一点兴趣都没有。反正锂硫电池又没有批量购买更优惠这种促销活动,甭管买的多还是买的少,都是一个价,那些帮琉球国采购锂硫电池的人卖的贵还是卖的便宜,都不会影响到华国的利益,他们有啥好愁的?
  如果那个国。家愿意赔钱卖给琉球国,那高能电池产业群这边只能称赞这种国与国之间的兄弟友谊实在是感天动地,简直就是模范中的典范。
  如果那个国家趁火打劫,多收琉球国一大笔钱,那高能电池产业群这边也不会说什么。毕竟从一开始,他们就没有禁止过转买转卖这回事。
  不仅如此,华国还能通过这次事件揪出一些人的小辫子呢!
  抓到这些小辫子之后,若是发生什么情况,想要谈条件可就容易多了。
  ————————————————
  高能电池产业群的联盟决策人针对发生的情况,也做了相应的部署计划。
  首先是加强技术保护,将连同高能电池研究所在内的整个高能电池产业群尽全力打造成密不透风的铁桶一个,尽量不发生那些糟心的事儿。
  在技术保密这方面。
  国重是相当有经验的,当年‘超级列车’项目被泄密之后,苏娇杨险些遭到了牵连,虽然那件事明面上没有闹大,但背地里出现的龌龊却早就被顺藤摸瓜地查了个清清楚楚,该处罚的处罚,该拘留的拘留,表面上看着并没起什么波澜,实际上暗流涌动了数年时间。
  在锂硫电池的技术出现之前,高能电池研究所这边就做好了技术保护的准备,发生技术泄露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而高能电池产业群中,没有一家集团掌握了完整的技术,只有多方密切配合,才能生产出一块完整的锂硫电池来,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那些挖墙脚的人必须同时挖够所有高能电池产业群中的掌管技术的人才,这才能够‘集齐七龙珠召唤神龙’,问题在于产遇到高能电池产业群中的集团不下百家,想要将这么多人都找出来,凑一桌‘密谋’一个损人不利己的事情,可能么?
  那些集团的技术人员又不是傻子,他们放着现在这种岁月静好的挣钱环境不要,非得去帮一个对手也搞出个竞争产品来,然后等着那些竞争产品杀入市场,同自家来打市场战争?
  高能电池的技术保密工作做好,那余下的便是高能电池技术优势的保持了!
  在这一点上,产业群的联盟决策人是很放心的,别人不知道高能电池研究所最近几年在搞什么,他却知道的清清楚楚。
  高能电池研究所最近几年一直都在搞锂空电池,据说性能是锂硫电池的几十倍,而且在数月前,他就得到了准确的消息,锂空电池的关键技术已经实现了重量级突破,长则一年半载,短则两三个月,锂空电池的试验样品就会制造出来,下一步工作便是批量生产了!
  不管锂空电池会在什么时候出现,高能电池产业群都不可能直接将所有的锂硫电池生产线都放弃掉,全部该为锂空电池生产线,那联盟决策人的打算是,只要没有那些诸如关键技术泄露、技术优势不保等糟心事出现,他就会让锂硫电池一直生产下去,并且适度地扩大锂空电池的生产规模。
  同锂硫电池一样,锂空电池也是先造福国内,然后再造福国际市场的,起码得先把自家的优势山头给拔高一些,等什么时候锂硫电池的利润实在太薄了,亦或者是锂空电池实在保密不下去了,他们再把市场面向全球开放。
  到那个时候,估计锂硫电池的羊毛已经被薅得差不多了,刚好接着薅锂空电池的羊毛。
  退一万步讲,如果锂硫电池的核心技术真的泄密了,被同行给模仿出来了,高能电池产业群也不会直接放弃锂硫电池的市场,他们会等到对手兴致勃勃地将锂硫电池生产线建好,生产出大批量的锂硫电池时,再将锂空电池给拿出来,到时候就能去搬这小板凳、揣着瓜子花生矿泉水去看那些对手们的表演了。
  费尽心机得到一项人家已经停止使用的技术,并且还囤积了大量的货,那些对手想来就会气得呕血吧!脸色一定会十分精彩!
  ————————————————
  琉球国的那点小心思,其实很多国。家都有,但大家都悄悄摸摸地进行,哪会像琉球国这样……还大张旗鼓地搞了个谴责大会。
  怕华国人不知道你们的那点儿小打算呢?
  自作聪明,聪明反被聪明误!
  这下打脸了吧,脸疼不?
  琉球国那些跳出来谴责高能电池产业群存在巨大质量问题的人脸都被打肿了,他们真情实感地表示——脸疼,巨疼,真是太疼了!
  高能电池产业群跳出来折腾了这么一出,直接让很多国。家都熄了心思,起码明面上不折腾了。
  在华国高能电池产业群异军突起之前,琉球国的电池工厂一直都占据着市场的大头,换句话说,华国高能电池产业群这个黑马出现前,琉球国的电池工厂就是业界王者,代表着技术巅峰,如今连琉球国的电池产业都碰了一鼻子灰,可想而知华国高能电池产业群做的防逆向技术有多么好。
  ————————————————
  鹏城的发展,离不开三件宝,其一是以高能电池研究所为核心的高能电池产业群,其二是以材料研究所为首的材料研发中心,其三便是刚刚崛起没多久便登顶业界的华兴集团。
  利于鹏城发展的三件宝中,前两者都是数学理论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旗下的研究所搞出来的,最后一个虽然不是国重下面的下设单位,但他们同样与国重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华兴集团的老总在白手起家前,特地找苏娇杨请教过问题,真正让华兴集团打响招牌的精密铸造生意,也是华兴集团的老板与国重负责人苏娇杨亲自谈下来的,那精密铸造的项目也是华兴集团与国重合作的,谁敢说华兴集团同数理国重没有联系?
  华兴集团同国重联合生产出来的这些设备质量好、价格高,不管是出口还是内销,都是紧缺货中的紧缺货,华兴集团赚了个盆钵满溢,提起任爱国这独树一帜的好眼光来,有几个人不会竖起大拇指?
  不知道有多少人明里暗里地羡慕任爱国与苏娇杨的关系好,却没人知道,在这些仪器设备的出口工作上,华兴集团拿到的利益只是小头,真正的利益大头都进了国重的口袋。
  看那国重天天搞建设,今天买个设备,明天盖个大楼,后天还要包个山头圈块地……要不是有那些项目的钱养着,国家怎么可能会拨这么多的款供国重祸祸?
  作者有话要说:  我我我我我,又要变成鸽子精了,明早醒来看吧,我去洗个澡,然后码完第三章 再睡觉,可能会是凌晨一点前放送出来吧!大家都别等了……早点休息。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柚子66 30瓶;酸梅蜜糖、熊熊、小马芝麻 10瓶;ZHAOPMM 4瓶;箬雪 2瓶;玖秋…ぐ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18章 灭绝师太,重出江湖!
  近些年,数学理论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取得了极为辉煌的成就,苏娇杨并非全程参与了所有的项目,但每个项目中涉及到数学的难点都有她参与的影子。
  她并未专攻过任何一个数学领域的问题,但在这些问题中锤炼出来的本能却让她获益不少。
  尤其是在灵感发夹的加成下,这么多年的积淀都化作了数学直觉,源源不断地涌入她的脑海中。
  苏娇杨手中捏着粉笔,深吸一口气,在黑板上写下了第一行步骤。
  “大家都不要走神,紧跟着我的思路,过程也不要急着抄写,思路最重要!思路最重要!思路最重要!”
  “不要强求自己将所有的计算过程与推导过程都看明白,你们不是搞理论数学研究的,就算再多学五年八年,都不一定能够将我即将写在黑板上的过程看明白,你们只需要听我讲思路就好了!”
  “这些思路都是常规思路,是应用数学中常见的基础思路,只不过我会做一些灵活的变化!如果你们跟着我的思路走,记住每一种变化的原因,明白我为什么要那样变,那样变有什么好处,你们在应用数学领域的能力肯定会提升一大截!”
  “记住,只需要听思路就好了!如果你们揪住某一个点拧巴着不放,而错过了我所讲的思路部分,你们便是真正的拣了芝麻丢了西瓜,都记住了么?”
  “听我做推理论证时用到的思路!思路是基础中的基础!”
  苏娇杨一遍又一遍地强调听思路,可是当她动笔写步骤的时候,绝大多数学生还是将观察点放到了每一步的详细步骤中去,甚至还有些学生动笔抄写步骤。
  苏娇杨的数学直觉何其厉害?
  很多计算过程直接在心里就完成了,提笔落笔间,计算结果已经诞生。
  这些论证步骤明明是复杂到学生抄起来都觉得眼花缭乱,但苏娇杨写起来却十分地条理,几乎没怎么费力就能将一长串公式给写出来。
  明明是数学公式,却被苏娇杨写出了默写1、2、3、4的轻松感。
  偏偏苏娇杨还不仅仅是在推导公式,她一边心算一边板书,还一边给学生们阐述她为什么要这样推导。
  “同学们看清楚了!因为我们要解决的是数形结合的问题,所以在所有论证过程中,我们都需要将论证点往数形结合上去靠!”
  “怎么靠?构建函数表达关系式!”
  苏娇杨咔咔咔在黑板上写下了一长串函数表达式,还顺带着画了一条复杂无比的曲线出来,她指着那条曲线讲了一会儿,自个儿讲得双眼放光、心潮澎湃,教室中的学生却听得满脸生无可恋。
  “同学们注意了,步骤推进到这儿,我们就必须进行一次变形,不然的话,整体论证过程就进行不下去了。”
  “为什么呢?因为论证到这一步,我们已经将过程论证到了数的极端,如果继续沿着原来的思路论证下午,我们只会步入一条死胡同!”
  “面临这种情况,华国有一句老话说的特别好!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你们要是走到这一步之后还在同数理死磕,那真不如忘掉数理,该为研究形理,就像在婚姻中受困的夫妻俩一样,与其相看两厌互相折磨,不如一拍两散,各自寻找自己的下一段幸福!你们看,我将数理解法变成形理解法之后,是不是立马就海阔天空了?”
  学生们听着苏娇杨举得这个一点都不恰当并且一点都不好笑的段子,嘴角抽抽个不停,有几个学渣级的学生在私下里小声讨论:
  一个人说,“这就是苏教授所说的思路很基础吗?我看着一点都不基础啊!前面三五行还勉勉强强能跟得上,后面这些东西都是些啥?我动眼睛的速度都跟不上苏娇杨板书的速度了……”
  另外一个人斜了一眼,小声嘀咕道:“苏教授嘴里的基础,你觉得和我们嘴里的基础是一回事吗?在苏教授看来,霍达猜想都是简单不过的问题,偏偏难倒全球的数学家近八十年的时间。你好歹还能看懂三五行,我看到第二个步骤就有点懵逼了,苏教授说第二步是根据第一步推导出来的,你怎么记得?”
  刚开始说话的那个学生满头瀑布汗,“我也没看明白……”
  见同桌脸上的疑问已经变成了鄙夷,那个学生赶紧给自己强行挽尊,“苏教授不是说了么?我们不要盯着步骤看,我们要跟着她的思路往下看,步骤可以忽略,思路才是重中之重。”
  那个人不信,小声吐槽,“依我看,你就是不懂装懂。现在苏教授在黑板上推导的时候,你都没能看懂,估计下课后黑板一擦,你连第二步都推导不出来,还想看懂后面的?还没学会走路呢,就恨不得连跑带飞了,你也真是能耐。”
  这两人嘀嘀咕咕地说着话,明显是已经放弃听苏娇杨讲证明沙跃宁猜想的思路了。
  坐在他们前面的大兄弟突然扭头,给这两人来了个凶神恶煞的眼神杀,“你们不想听就别听,能不能安静点儿?”
  那两人瞬间噤声,装逼说自己听懂三五行的那个人小声哔哔,“安静下来有用吗?步骤第一行还能勉强理解,第二行就写的莫名其妙了,直接引入一个推论来,谁能看得懂?”
  那大兄弟满脸嫌弃地说,“你去翻前几年苏教授发表在《应用数学》上的一片文章,在那篇文章的第五段还是第六段里,苏教授详细地讲过这条推论,现在用到证明沙跃宁猜想上来,再合适不过,你们有时间闲聊,不如多看看苏教授发表的文章。”
  这位大兄弟怼完人之后就转身去继续安安静静地听苏娇杨讲沙跃宁猜想了,留他身后的两个人坐在那儿怀疑人生。
  “我的天,这人是谁啊?猪鼻子上插大葱,瞅他装的还挺像的!”
  “就是,这人瞅着还有点面生呢,之前上课从来都没有见过,怕不是来课堂上装认真混眼熟的。这位老哥,我们劝你别想这种投机取巧的法子了,只要是跟着苏教授上过课的人都知道,苏教授在评分改卷上最不讲情面,被人称为灭绝师太。”
  “你有心思在这儿套近乎,不如多去看看苏教授上课时记下来的笔记,自学自学说不定还能考过,你要是指望这种歪门邪道去苏教授面前刷好感套近乎,我们都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别想了,没结果的。”
  坐在前面那位大兄弟对这两个嘀嘀咕咕个没完的学生忍无可忍,从口袋里摸出自己的工作证来,拍到了身后的桌子上,压着怒气道:“苏教授之后可能要出差,由我来给你们上应用数学,简单介绍一下,我叫卫鹏,我们国内第一次参加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时候,我还在念高中,是苏教授带领着我们去美利坚参赛的,那时候的我就已经跟着苏教授学应用数学了。”
  “我参加高考后,原本打算直接来国防科大,可那时候的苏教授在川蜀军区那边,不在国防科大,我就报考了京大的应用数学系,但也是京大和国防科大联合培养出来的学生,毕业后选择留在国防科大继续深造,苏教授让我过来顶替她上几节应用数学的课。”
  压着嗓子介绍完自己后,卫鹏问那两个已经傻眼的学生,“你们的名字是什么?我先认识一下你们俩。”
  课堂上说悄悄话被任课老师逮住,这已经够尴尬了,他们之前还将任课老师当成了不务正业的学生……这不是老寿星上吊——活腻歪了找死吗?
  最最最可怕的是,这个任课老师全程听了他们的聊天内容,给了他们一次闭嘴黄牌警警告,结果他们不听劝阻,现在逼得老师要记名字了!
  记名字干啥?肯定是扣平时分啊!说不定还会给他们量身定制小鞋穿……这两个嘀嘀咕咕了好长时间的学生瞬间安静如鸡,战战兢兢,不敢说话。
  卫鹏感觉世界总算清净了,心满意足地抬起头,打算跟着苏娇杨的思路继续往下看,结果就发现苏娇杨已经从黑板的这一头写到了黑板的另外一头,中间的计算过程遍布两张移动黑板。
  卫鹏:“???”都发生了什么?
  不过卫鹏很聪明,他知道自己在这个情况下不该纠结,于是果断地放弃琢磨自己之前听到的部分,将那一段跳过之后,主动跟上苏娇杨的步骤,结果统共没听了两句,下课铃就响了。
  此时的苏娇杨已经将证明思路完全确定了,她将粉笔放回粉笔盒中,把写好的移动黑板全都推叠在一起,同教室中的学生说,“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听不懂没关系,之后等这篇论文见刊之后,你们再仔细琢磨琢磨。这学期期末考试的内容就定位这篇论文吧,我将论文的主干部分掏空,你们去填相应的枝干,并解释清楚为什么要那样填。”
  苏娇杨的目光在教室中转悠了一圈,看到卫鹏后,冲卫鹏招手道:“卫鹏,你喊几个学生过来,帮我把这些活动黑板搬到国重那边去!”
  卫鹏有些担忧地问,“苏教授,你到时候论文都发表出来了,不担心学生们背会过程之后硬套答案吗?”
  苏娇杨耸肩,“不影响,想要证明沙跃宁猜想,证明思路只有一个,但证明过程却可以写好几种,我到时候出题肯定不会和论文中写的一模一样,如果只是背会论文的证明过程而没有理解论证的核心思想,肯定做不对。我命题你还不放心么?只要我有心拦着那些硬套答案的学生不让得分,就算把论文摆在他们面前,他们抄也抄不对!”
  卫鹏听苏娇杨这么一说,立马就想到了苏娇杨那‘灭绝师太’的称号,顿时就乐了。
  灭绝师太的威风真是不减当年啊!
  卫鹏站在苏娇杨旁边幸灾乐祸,教室里的学生却听得傻了眼。
  苏教授,您是魔鬼吗?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的昨天的昨天的!我去睡觉了,今天的更新上午写!这高利贷更新真是要命啊……利滚利还不完的感觉。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藜麦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19章 投稿来啦!
  离开教室回了国重,苏娇杨将那些她写在活动黑板上的论证过程稍微整理了一下,坐到办公桌前,开始动笔在纸上写沙跃宁猜想的论证过程。
  她同《数学纪年》实在是太熟了,哪怕闭上眼睛,也能将论文按照《数学纪年》编辑部喜欢的格式写出来,对于发表过那么多篇国际文章的她来说,语言也不再是问题。
  绿油油的灵感发夹持续发挥着作用,苏娇杨提笔写论证的过程像极了‘下笔如有神’。
  论证步骤虽然多,但苏娇杨的数学直觉强,很多过程都是顺其自然便写出来的。
  两个半小时候,月亮已经爬上树梢,苏娇杨几乎没有遇到任何的思路卡顿,便将全部论证过程写了出来。
  她估摸着苏爸爸和苏妈妈已经在家做好了饭等着她,便将手稿装进袋子里,打算带回家再检查。
  次日,苏娇杨将检查无误的沙跃宁猜想证明给《数学纪年》编辑部寄了过去,然后便又一头扎进可控核聚变的大坑中去了。
  虽然是坑,但她有精卫填海之心,有愚公移山之志,纵然这坑再深再大,他也有信心将这个坑给填起来。
  ————————————————
  地球的另外一端,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
  《数学纪年》编辑部的编辑们聚在一块儿开着日常会议,所有编辑们都在感慨收稿的不容易。
  倒不是说没人给《数学纪年》投稿,身为国际数学界的顶刊之一,《数学纪年》编辑部的邮箱永远都是被塞满的,只不过投稿来的很多文章根本不具备见刊资格。
  主编说,“我们期刊已经连续十三个月没有收到让人眼前一亮的文章了,而我们的老伙计《数学科学》上,连续涌现出了两篇关于纽曼猜想的文章,国际数学界对那两篇文章的评价十分不错,我们不能再这样坐以待毙了!”
  一个资历挺老的编辑小声问,“我们也不想坐以待毙啊,可是人家不往我们这儿投稿,我们能怎么办?”
  “没人投稿的话,那就主动联系那些同我们编辑部关系友好的专家和学者,邀请他们来给我们投稿。”主编看了看坐在左右手两边的编辑,道:
  “你们每个人都同不少国际数学界的专家学者接触过,主动同他们联系吧!还有一些人需要重点联系,那就是我们《数学纪年》邀请的审稿人,很多审稿人都是相当优秀的学者,看他们手头有没有什么研究成果,哪怕不算特别出众,我们也可以考虑发表!”
  那个曾经同苏娇杨有过好几次密切合作的编辑愁眉苦脸地说,“我倒是同那华国的娇杨苏联系过,可她是研究应用数学的,当年证明了黑德尔猜想以及霍达猜想之后,所有人都对她寄予厚望,认为她是最有希望证明沙跃宁猜想甚至是纽曼猜想的人,可惜她改变了研究方向,去研究经济学去了……”
  “现在我听说她同数学界唯一的交集就是《应用数学》那个高不成低不就的期刊,说它不好,其实它出了许多优秀的成果,说它好,它出的那些成果又同理论数学沾不上边,只能算是数学的边缘。”
  听到‘娇杨苏’这三个字,《数学年刊》编辑部内的许多编辑都摇头不已,主编更是扼腕痛惜。
  “哎,可惜了,数学天分那么好,生在一个无法自由搞学术研究的国度,只能不断地将自己的天赋浪费在一些无用的地方。”
  “我猜测她应当是已经放弃理论数学了,不然她怎么会这么多年都没发表过一篇与理论数学相关的文章?不奢望她能再发表出与证明黑德尔猜想、霍达猜想那样有分量的文章,好歹拿出一些她新研究出的成果来。”
  有一个编辑心态不错,开玩笑道:“人家想研究什么,那是人家的自有,同我们有什么关系?再说了,我们可不能肯定人家就再也不研究理论数学了,万一人家一直在研究呢?”
  “在数与形大统一理论的研究领域中,这都过去了这么多年,她依旧是走在最前面的那个人,《数学科学》上发表了几篇看似比她的论文要高明一些的论文,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创新性,就是根据她原先的思路继续往下做……”
  “乐观地说,我觉得《数学科学》上发表的那几篇论文都没什么价值,哪怕同一个研究领域的人不停地吹捧,我也不会改变我的观点。如果顺着原先那几篇论文的思路就能做出新成果来,娇杨苏为什么不自己去做?”
  “在数与形大统一理论的研究领域中,她就是最高点,就是权威,我想她一直没有做出成果,或许是遇到了以我们的境界根本触摸不到的瓶颈了呢?”
  “也或许,是她觉得按照原来的思路,只能勉勉强强将霍达猜想解决掉,沙跃宁猜想与纽曼猜想需要构建别的方法呢?”
  “别人用了几十年都没有解决的问题,她能够解决一个,我觉得已经十分不容易了,哪能强求她将三个猜想全都解决?说不定她一直都在攻克沙跃宁猜想呢?”
  “总之,对于这种情况,我还是蛮乐观的。”
  《数学纪年》的主编摇头说道:“可不能这么乐观的想,我们不能将希望寄托在她身上,说不定她早就放弃了。”
  这话刚说出口,一个助理就风风火火地跑了进来,连门都没有敲,那助理脸上满是喜色,“主编!主编!来自华国的那个数学家又投稿了,和之前一样,好厚一摞!她在信封上写着,她已经证明了沙跃宁猜想,您快来看看!”
  那主编的眉头已经蹙得老高,他原本还想呵斥这助理几句,结果就听到了助理的话……这会还能开的下去?
  一群编辑就如同恶狼遇到了小肥羊,沙漠中快渴死的旅人遇到了矿泉水一样,全都‘腾’地一下站了起来,脸上满是紧张之色。
  距离那助理最近的一个编辑手脚麻利地抢过稿件来,飞快地拆开,拿到苏娇杨手写的稿子,飞快地分成好几份,就在会议室中,便把稿件给所有编辑们平分了下去。
  至于他自己,那个编辑给自个儿留了最下面的一份,他迫不及待地的翻到了最后,先看了结论之后,脸上就有了笑。
  “这娇杨苏在结论中十分笃定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