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夜回到七零末-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毕竟,这段时候,三家一起照顾赵母,只有老二赵国生家最尽心尽力。
  三天两头的,不是老母鸡汤,就是黄豆炖猪蹄,还有炖猪肚子之类的。
  在这种情况下,赵父赵母送几条鱼给赵国生家,也是情理之中的礼向往来。
  转了一个中介站,经过赵国生的手,鱼再到赵美艳哪里也很正常。
  赵国生疼女儿,在赵家女是出了名的。
  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六只鸡?一下子拿那么多啊?”赵母有点愣神的提高声音,似乎有点不高兴。
  “坐一个月子,吃六只鸡补身子也不算多,既然这样,爸去后院池子里捉两条鱼上来。”赵父不着痕迹的瞪了赵母一眼,阻拦着她继续想说下去的话。
  作为多年的老伴,赵父哪里会看不懂赵母脸上那激动愣神的小表情,和接下来念念叨叨的啰嗦,明里暗里嫌多了的意思。
  好在赵父反应能力快,赶在赵母继续开口前掐断了。
  “那老婆子,这只鸡我们今天自己炖着吃。”说完粗鲁的重重往灶台柴火堆里扔,借机用身子遮挡住了赵母不高兴的目光。
  在赵父眼神的又一次警告中,赵母反应过来了,收起脸上的不虞,笑着说:“好,这只鸡我们自己炖着吃,你快去后院池子里捉鱼吧,国生他赶时间呢。”
  “嗯”赵父紧蹙的眉头终于舒展开了。
  整个过程,粗心大意的赵国生只感叹着赵父赵母转性子的对孙女好方面去了,丝毫没有注意到赵父赵母两个间的暗潮涌动。
  提着两条大草鱼和两条大鲤鱼回去时,赵国生傻乎乎的乐呵着感慨,在刘兰秀面前不停的帮赵父赵母刷好感度。
  噢,这是一个很美好的误会。
  除了赵父赵母,谁也不知道事情的真相。
  也正因为如此,一直对赵父赵母半信半疑态度的刘兰秀也改变了心态,唾弃自己太小心眼,往后的日子里,对公公婆婆更加孝顺。
  在赵父赵母家耽搁许些时间,匆促的吃过早饭后,东方已经出现了瑰丽的朝霞,村子里的屋顶飘着缕缕炊烟,空气中弥漫着轻纱似的薄雾。
  太阳,马上就要升起了。
  在刘兰秀一次次不确信的检查后,锁好门,把钥匙放在只有自家人知道的地方,他们一起踏上了去镇上的脚步。
  乘着朝霞,迎着初秋的晨风,在太阳一点点普照大地之前,两人怀着急切见到小外孙的心,在山野道路上健步如飞。
  终于,在赵国生手臂用尽最后一分力气悔不当初没有用扁担挑或者扁担扛,生出一丝连鸡带笼子一起扔下的想法时,抵达了。
  瞧着刘兰秀那轻松快意的模样,赵国生悔恨的想给自己两耳光,让你嘴硬,要脸面,搞得焦头烂额的气喘吁吁,浑身是汗。
  这种手臂大力士的事,就应该交给爱吃菠菜的大力水手刘兰秀。
  死要面子活受罪,说的就是赵国生。
  大男子主义要不得。
  不过,想到他一个大男人,力气还不如一个廋弱的小女子,确实不太好意思。
  “亲家,我们来了。”隔着王家院子六七米的距离,刘兰秀迫不及待的扯着大嗓门叫喊起了。
  赵国生:“……”
  这是镇上,是城里。
  不是赵家村,可以在站在村东头大声对着村西头大声嚷嚷叫喊。
  没瞧见隔壁邻居几户人家都伸着头在院门外,好奇的打量着吗?
  “哎,亲家,快进来,来得挺早的,你们吃过早饭了?”王母满脸笑容的在手里拿着几块湿漉漉的尿布,来不及放下,急忙走到门边迎接。
  “亲家,我们是吃过早饭过来的。”见王母不嫌弃的手里拿着几块尿布,刘兰秀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
  这说明什么,说明王家很满意美艳生了个孙子。
  “吃过了啊?那赶紧进屋,你亲家公在炖猪蹄。”王母也不多啰嗦,急忙朝屋里喊到:“老王,快出来,亲家来了。”猪蹄吃多了,容易下奶。
  回过头,才注意到赵国生拎着个大鸡笼子,忙不迭的说:“我说亲家也太客气了,怎么拿这么多东西?不是说了嘛,拿着尿布过来就好,其他的东西,家里都备着呢。”
  不要看王母住在镇上,是一个城里人,她这屋院子比起农村的房子,惶恐不让半分,又的种蔬菜,又是种水果的,甚至在赵美艳怀孕期间,她还养了不少鸡。
  可惜,养鸡是一门技术活。
  不是你孵几个鸡蛋就会变成小鸡的,也不是你养几只鸡就会全部存活的养大的。
  粗略保守估计,按照数量来算,起码五十只鸡打底,最后存活到能吃的程度,只有八只鸡。
  “也没什么,都是自家的东西,花不了什么钱,你们在镇上,什么都要花钱买,多不划算啊。”有句话刘兰秀没说,这是给她女儿补身子的,有什么舍不得。
  “好好好,亲家就是客气。”王母笑着接过鸡笼子,快速的数数了鸡的数量,才放到用木板隔起来的鸡舍里。
  “亲家公,今天,我们俩老爷们得好好喝几杯。”王父笑得红光满面的拍着赵国生的肩膀,哥俩好的勾肩搭背往屋里走。
  赵国生:“……”
  亲家,你的形象在他面前破碎了。
  难道以前那个温文尔雅,有股子书生味道的亲家是假象?
  “叔叔,阿姨来了,快进屋看看美艳和孩子,这会正好都醒着呢。”王父王母唯一的女儿,王建华从里屋笑着走了出来。
  王建华就嫁在镇上,离娘家很近,在弟媳生产前几天就天天过来帮忙王母搭把手。
  经过一年多的接触,赵国生和刘兰秀也见过王建华几次,觉得她很会做人,不是那种爱搞事情的不明事理的女人。
  “醒着呀,那我们进屋看看去。”刘兰秀耐着性子在这里闲聊,心思早就飞到女儿和外孙身上去了,这王建华的话,很对她的胃口。
  借梯子而下的刘兰秀,催促着跟在王建华身后,急忙进了里屋。
  赵国生:“……”为了避嫌,他没挪动脚步跟着一起。
  “瞧我们,光顾着和你们聊天了,把正事给忘记了,呵呵。”王父王母不好意思的臊着脸,实在是这两天乐坏了。
  “没事,又不着急,来都来了,还差这点工夫?”赵国生无所谓的笑着说。
  莫非一进屋就直奔女儿的房间看外孙?把亲家晾在一边?
  “噢,对了,那木桶里面的鱼要换水,路上不小心把水给撒了。”一只手拎着木桶,一只手拎着鸡笼子,重量不对等,还费力气,来得路上,赵国生一个不留神,木桶的水撒了大半出去。
  “美艳爷爷太客气了,对美艳太好了,那么大的年纪了,捕捉几条鱼多不容易啊,往后得让美艳和建军好好孝敬爷爷奶奶。”不明真相的王父王母一直很愧疚,每次吃到亲家送过来的鱼,脑海里浮现一副颤巍巍的老翁在河边捕鱼的情景。
  王家早已没有长辈的王父王母,每次在收到药酒或者补品时,条件反射的想着留给亲家的爷爷奶奶。
  赵国生:“……”
  “呵呵”赵国生有点尴尬的笑了笑。
  在实话和假话中徘徊不定的赵国生决定保持沉默,表示什么也不说。
  “建军呢?怎么没看到他?”进屋好一会了,怎么没看到女婿?赵国生有点差异的问。
  “上班呢,晚上才能回来。”王父笑着说。
  不过,两口子感情好,儿媳妇回到镇上住以后,儿子也天天骑着单车往返县城和镇上。
  王父现在很满足这种生活状态,女儿嫁得好,婆家是老战友,儿子又娶了个好儿媳,给他添了个孙子,亲家虽说是农村人,架不住人好,不惹事。
  看到赵国生这位好亲家,王父不免想到同单位的老李头,他儿子娶了搅屎棍,家里三天两头的打架吵闹,时不时还闹到单位去。
  王父和赵国生两老爷们,撇开其他人,两人坐在院子里的葡萄架子下面吃着凉西瓜,吹着秋风,肆意的闲聊。
  如果,能在被拖去闲聊前,看一眼小外孙就更好了。
  显然,处于兴奋状态的王父忘了这一茬。
  作者有话要说:  渣作者淋了雨,有点感冒不舒服。
  不是小伙伴们说,渣作者现在都没想过牛屎鬼那样做,是图什么?
  真的想不通牛屎鬼图什么?难道就是为了给人塞牛粪吃?


第90章 
  万变不离其宗的只有一个中心话题。
  那就是围绕着新生儿——小胖子。
  说起孙子没完没了的王父很没有眼见力; 或者说兴奋激动过度的完全在自言自语,一丁丝也没注意到赵国生那眼巴巴; 恨不得瞧上一眼的急迫。
  所以说,人太内敛了,不好。
  赵国生自以为表现得极其明显; 脸上明晃晃的刻着要看小外孙三个大字,而沉浸在愉悦情绪中的王父视而不见的完全没察觉。
  “爸; 叔叔,你们在聊天呢?我姐和小外甥?。”很突然的; 赵爱华的声音从院子门口传了进来。
  忙完木匠活的收尾工作; 赵爱华马不停蹄的兴冲冲紧跟在赵国生和刘兰秀的脚步后跟头。
  一想到荣升为大舅子,瞬间涨了一个辈分的赵爱华内心十分激昂。
  急不可耐的想第一时间看到小外甥。
  赵家五个孩子,兄弟姐妹感情也有个亲疏之分; 这个亲疏之分是相对而言的; 这不是说他们五兄弟姐妹感情不好; 分派别; 有隔阂。
  事实上,他们五兄弟姐妹感情一直特别好。
  但是; 总有感情更好的存在; 好比如赵爱华和赵美艳感情最好,一个是长姐,一个是长兄,不论年龄还是身为哥哥姐姐的原因,关系自然会更合得来。
  而年纪相差不远的赵爱文和赵爱强关系更密切; 时常混在一起满山偏野的撒野。
  同为女孩子的赵美艳和赵美丽两姐妹感情极佳,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做到无话不说。
  这是很必然的事,人之常情。
  不能因为这点,误以为他们兄弟姐妹五人感情不好。
  “呀,爱华来了,刚才我和你爸还聊到你呢,说你老大不小了,现在开始挣钱养家了,差不多说娶妻生子了。”有了传宗接代的孙子在手中抱着,王父热衷于这一类的话题探讨,比起他工作上的事情更为上心。
  脸皮薄,从未谈过对象,腼腆的赵爱华听闻这番话,脸上红辣辣的烧,在秋日的烈阳下红彤彤的,不好意思的低着头。
  “呵呵,亲家,别逗他了,这孩子脸皮薄,经不起玩笑,好了,爱华,你快进屋去看你姐和外甥吧,你姆妈也在屋里。”赵国生看出儿子的尴尬和脸红,笑着连忙帮着缓解。
  同时,赵国生挺羡慕后来居上的赵爱华,明明他来得最早,比刘兰秀还要先一步跨入亲家的院子,为什么现在他还没有见上一面小外孙长什么模样。
  哪怕,看一眼也好。
  “噢,我去看我姐和小外甥去了。”赵爱华含糊不清的迅速说了一句话,窘迫的红着脸狼狈而逃。
  “哈哈哈”赵国生和王父很有默契的对视着,会心一笑。
  另一边。
  “美艳,你感觉怎么样?难受吗?还痛吗?”刘兰秀眯笑着小声询问。
  在刘兰秀心目中,小外孙固然重要,可自己身上掉下去的那块肉才是真真切切的心疼。
  小外孙是女儿在王家站稳脚的根本,对女儿是最为重要的,对刘兰秀来说,如果不考虑到作为新媳妇在王家的地位,无论女儿生的是外孙还是外孙女,都一样。
  只要是赵美艳生的,刘兰秀都喜欢。
  因为赵美艳是她刘兰秀的女儿。
  换个角度,要是刘兰秀的儿媳处在这样一个位置,那生男生女对她而言,那就不一样了。
  女儿和儿媳,永远做不到同等对等。
  “没事,姆妈,不疼了。”刚生过孩子,精气神还没恢复,有点的憔悴的赵美艳在看到刘兰秀的时候,脸上情不自禁的流露出喜悦来。
  “不痛了就好,生孩子就是在鬼门关溜了一圈,这月子里,你可得补好了。”刘兰秀不自觉的打量起房间的门窗是否关紧,坐月子最忌讳的就是吹到风。
  “知道了,姆妈,你都说过多少遍了,我都能背下来了,姆妈快来看看小胖子,你还没见过呢?”赵美艳脸上带着温柔的初为人母的爱意,眼神慈爱的注视着躺在一边床上熟睡的儿子。
  母爱是伟大的,也是一种天性,在成为一个母亲后,与生俱来天生的。
  没经历过,是不懂的,任人说的天花乱坠也体会不到这份幸福。
  如今,赵美艳懂了。
  在小胖子平安地来到了这个世界,从她看到小胖子的第一眼起,她懂了,不论先前怀孕和生产时受了多大的痛哭,此刻她心里唯有幸福和快乐。
  “哟,外婆的小外孙,小心肝,让外婆看看。”刘兰秀黝黑的脸上展颜而笑,眼角细纹的幅度在传达她的好心情。
  不管三七二十一,刘兰秀忍不住的抱起了熟睡中的小胖子,轻轻的抱在怀中拍打摇摆起来。
  看着甜甜熟睡的小胖子,安静又满足的荡漾在睡梦中,红润的小嘴轻微的长着,长长的睫毛像两把扇子,两只手紧紧的握着小拳头,时不时轻轻晃动下,白嫩的包子脸,刘兰秀怎么看,怎么喜欢,恨不得咬上一口。
  还好顾忌着孩子刚出生没几天,刘兰秀不忍心下嘴,怕小胖子沾染上细菌。
  “姆妈,对不起,以前我没少惹你生气吧?还有谢谢姆妈,谢谢你把我生出来,谢谢你和爸爸把我养大成人。”赵美艳眼眶含着泪水,深有感触的愧疚感谢。
  记得以前常常听老人讲“不养儿不知父母恩”,经过了这个漫长的十个月,赵美艳终于从内心深处理解了此话的深远含义。
  “哎呦,傻孩子,你对不起什么呀,你又谢谢什么呀?姆妈生养了你,当然有责任和义务养育你长大成人了,父母和孩子之间,哪里用得着说对不起和谢谢呀,快别哭,眼泪千万别掉下来,月子里可不能哭,会把眼睛哭瞎的。”刘兰秀忙把熟睡的小胖子放回床上,盖上小被子,手忙脚乱的帮着赵美艳擦眼泪,安慰道。
  这没头没脑的对不起和谢谢,让刘兰秀有一瞬间的惊慌失措,摸不着头脑。
  安抚赵美艳那段话,是前两年赵国生批评她重男轻女时重重教导感慨的。
  没想到,这番话藏在心底被教育的话,有一天会重见天日的用到女儿身上?
  “恩,我不哭,还是谢谢姆妈。”赵美艳微红的眼睛明亮的看着刘兰秀,郑重其事的笑着说谢谢。
  “哎呀,嫁了人,真啰嗦,婆婆妈妈的。”莫名其妙感动得一塌糊涂的刘兰秀故意恶狠狠的责备,装作毫不在意的样子。
  “呜呜呜呜”耳边一声弱弱的婴孩儿啼哭声。
  把刘兰秀和赵美艳同时从遥远的回忆中拉回到了现实。
  “大概是饿了”赵美艳不用任何人教导,条件反射的用最舒适的姿势伸手抱起床上的小胖子,轻轻的摇晃着,准备喂奶。
  看着正抱在怀里吃奶小胖子,赵美艳竟然有些不敢相信这就是她生命的延续。
  她轻轻亲吻着孩子的额头,用慈爱的目光仔细打量着她那稚嫩的小脸儿,幸福的暖流再次涌遍了全身。
  “孩子奶水足吗?”刘兰秀突然轻声问道。
  “昨天刚生下来时,怎么挤奶都没有,今天好一点点。”赵美艳眉头紧蹙的抬头低声回答。
  真是奇了怪,按道理,怀孕时吃得挺好的,应该有点奶水才是?
  “没事,是正常的,这几天,让你婆婆多炖一些猪蹄给你吃,保证奶水足。”很有经验之谈的刘兰秀马上给出意见。
  紧接着又说:“下次,我给你多送点鲫鱼过来,你不知道,今早,你爷爷奶奶硬是抓了一只鸡让你爸捎过来给你补身子,在你爸好说歹说的情况下才罢休,这不,还是捉了几条鱼过来,以后你可得对你爷爷奶奶好点。”
  该是什么,就是什么。
  吃了公婆的东西,自然要承情。
  刘兰秀不是那种拿了公婆的东西补贴给女儿,然后瞒了公婆心意的人。
  尤其的公婆转了性的对孙女好,这代表什么,代表她刘兰秀的女儿优秀啊,深得重男轻女的公婆喜爱呀。
  “啊,爷爷奶奶多大年纪了,我怎么好意思收他们的东西,奶奶的腰怎么样了?能走动了吗?”赵美艳先是有点吃惊,不过马上又关心起赵母的身体来。
  已为人母的赵美艳,不再是当年不懂事情的小女孩了,不会暗地里为爷爷奶奶不喜欢她而偷偷抹鼻子了,更不会因为爷爷奶奶封建思想的重男轻女而记恨。
  有些事,过去了,就过去了。
  再说,爷爷奶奶又没有虐待过她,顶多就是不搭理。
  自打她怀孕后,爷爷奶奶对她还算不错的。
  人年纪到了,经历多了,也就明白爷爷奶奶那种封建思想的重男轻女了。
  明白是明白,认不认同是另外一件事了。
  这不影响礼尚往来的你对我好,我对你好。
  “你爷爷身子骨好些呢,你奶奶的腰也好的差不多了,你不用担心,家里有我和你爸呢。”刘兰秀看着乖巧被赵美艳抱在怀里的小胖子,笑着说。
  忽然,刘兰秀想到了什么,从床沿边的靠椅上站起来,往裤兜里掏出一个红包塞到迷糊半熟睡的小胖子怀里说:“来,小胖子,这是外婆给你的见面礼红包,挂个红。”
  新生儿,第一次见长辈,要给红包图吉利,俗称挂红。
  “来,小胖子,说谢谢外婆。”赵美艳笑眯眯的帮着把红包塞到小胖子手里,让他摸一摸,吉利。
  这是图吉利,是习俗,是长辈对晚辈的喜爱,不能拒绝的。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人情往来的红包是没有亏本和盈利之说的。
  今天你收多少,明天你得在这个数目的基础上加点钱再还回去。
  谁家没有一本小记账本?清清白白,送礼和归还是迟早的事。
  “姆妈,姐,你们在屋里吗?”赵爱华很有分寸的站在门外轻重适中的敲门试探,没有傻乎乎的破门而入。
  大抵是有人提点过的。
  不然,哪怕是嫡亲的血脉姐弟,碰到赵美艳在喂奶的情况,也会不好意思的尴尬吧。
  “在呢,是爱华吧,快进来吧。”赵美艳笑着应道,时间很巧妙,已经给小胖子喂完奶了。
  “嘻嘻,姆妈,姐姐,我小外甥呢?”赵爱华大大咧咧的呲咧着嘴笑着,眼睛不停的在房间里扫描,寻找心心念念的小外甥。
  刘兰秀斜着眼睛翻了白眼,说:“也不问问你姐身体怎么样,就知道小外甥,小外甥。”那么喜欢小孩子,你怎么就不会在外面哄骗一个媳妇回来?那样就不用眼热了。
  提起赵爱华,刘兰秀就有一肚子气,也不知道赵国生稀里糊涂的给他灌了什么**药,迷得死心塌地的坚决要等到二十岁过后才想看对象。
  一点也不像往日那个老实,忠厚,听姆妈话的好儿子了。
  “嘿嘿,姐,你身体怎么样?有什么想吃跟弟弟说,弟弟现在能挣钱了。”赵爱华憨厚的傻笑着立马顺着他姆妈的话改口说道。
  在这个年代,一个十八岁不到的孩子,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依靠自己手艺挣钱吃饭的,是应该有底气自豪的。
  结了婚,生了孩子的赵美艳在一定程度上比较,脸皮厚了许多,说话口风大胆随意了些,故意调皮的眨眼道:“挣钱给姐花,不怕你未来媳妇生气啊?”
  像以前,类似于这样的玩笑,赵美艳是不好意思说的,很矜持,仍旧像个未出阁的小姑娘,轻言细语的捂嘴眯笑。
  “姐,你再说,我可生气了。”赵爱华有点气结不高兴的提高了声音。
  “好,姐不开你玩笑了,不过,姆妈也应该帮你相看起对象来了。”赵美艳收回玩笑的语气,很认真的转头看向刘兰秀。
  “姐……”赵爱华有点急眼了。
  或许,他有喜欢的女孩子了也不一定。
  “知道了,不说了,行了吧,快过来看你小外甥吧,小胖子刚睡觉。”这句话不准确,应该说新出生的婴儿,基本上就是吃吃睡睡。
  “皮肤挺白的,长得蛮可爱的。”赵爱华仔细近距离观察了下,最后忍不住的用手指头轻轻在小胖子脸上戳戳。
  “戳什么戳,你没轻没重的,万一弄疼了小胖子怎么办,好了,你看也看过了,找你爸去,我和你姐有事聊。”不等赵美艳开口,看不下去的刘兰秀心疼的立马呵斥起来,赶他出去。
  赵爱华:“……”
  只是轻轻碰一下,哪有说得那么严重。
  “好吧,来,小胖子,大舅舅给你一个红包,拿稳了。”赵爱强把事先准备的红包塞到小胖子怀里,准备离开。
  既然姆妈和姐姐有话说,女人之间的私房话,他也不想听。
  “哟,爱华,你给什么红包呀,你又没结婚。”这一点赵美艳还是懂得,没结婚的弟弟是不需要包红包的。
  “爱华给你,你就收着,哪有那么多废话,而且这是舅舅给外甥的挂红。”刘兰秀轻轻的对赵爱华摆摆手,示意他先出去。
  “姆妈,爱华木匠刚出师,能挣多少钱?就是挣了钱也应该上交给你管着,往后他娶媳妇,弟弟妹妹读书,哪一样不要钱啊。”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结了婚,有了自己的小家,赵美艳才深刻的感受到。
  不说爱华这两年要娶妻生子的事情,光是三个弟弟妹妹在镇上读书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明年,不出意外的话,妹妹赵美丽要去县城上高中了。
  只知道赵国生捉泥鳅,黄鳝贩卖,却不知道具体价钱的赵美艳很是担心。
  同样的,赵美艳很心疼父亲风里雨里,烈阳爆嗮下用苦力活换回来的那些钱。
  “你不用担心,我和你爸有分寸,你就好好在婆家把日子过好了。”听了这话,刘兰秀心里很欣慰,很妥帖,很享受。
  都说女儿是爸妈的贴心小棉袄,刘兰秀今天感受到了。
  简单几句贴心的话,受用无穷。
  “好吧,姆妈。”赵美艳是知道自家姆妈的性格,那吝啬的铁公鸡,要是娘家真的没钱,她姆妈不会如此有底气的说话。
  不过,赵美艳还是心底暗暗想着,等到弟弟妹妹考上大学时,她必须补贴补贴。
  “爱华,你姆妈和你姐还在聊天?小胖子醒了没?”王母晾晒着一块又一块尿布,随口问道。
  卫生不卫生,安全不安全,只有亲手再过一遍,王母才彻底放心。
  不管是女儿王建华拿来的外孙的旧尿布,还是亲家拿来的旧尿布,都得全部重新洗一遍,放在太阳底下爆晒。
  “恩,她们在聊天呢,小胖子没醒,睡得正香呢。”赵爱华笑着说。
  两家关系走比较亲,赵爱华也来过很多次,面对王母他挺随意的。
  “小胖子没哭就好,你去葡萄架下面乘凉吧,你爸他们在那聊天呢,再等下才吃饭,要是你饿了,院子左边井水边浸着有冰西瓜,先吃一块,垫垫肚子,在这就当自己家一样,可别客气啊。”一直很忙碌的王母确实没时间去招待他。
  “瞧阿姨您说的,我又不是外人,都来过多少回了,那有那么见外,你去忙你的吧,不用管我。”赵爱华连忙笑着摆手说不用管他。
  说实话,正在长身体的赵爱华肚子早就咕咕在叫唤着饿了。
  等王母一离开去厨房接着忙碌,赵爱华秉着本性,丝毫不客气的来到井边,从桶里拿出半个大西瓜,放到旁边的石头案板上,手起刀落的熟练的切下一大块西瓜。
  西瓜不顶饿,垫垫肚子,吸收点水分涨涨肚子也行。
  反正他是不会自动送上门去给亲家叔叔调侃的。
  赵爱华猜的没错,那边正在笑谈着讨论他的终身大事。
  “亲家,我看爱华五官端正,一表人才,又有一门好手艺,怎么还不相看起对象来?”王父在把儿子王建军小时候鸡毛蒜皮的上山捉鸟,下水摸鱼调皮捣蛋的囧事倒豆子般在赵国生这个老丈人面前倒的差不多时候,赵爱华很唐突的出现在他们视野里。
  赵国生:“……”他并不是很像知道女婿小时候那点糗事。
  “啊,你说爱华呀,他还不到十八岁,男孩子嘛,不着急。”赵国生眼热的远远盯着赵爱华手里的冰西瓜,他说了这么久,口很干呀,石桌上的西瓜早已滚烫了。
  “十八岁,不小了,应该相看起来了,这样你也可以早早抱上孙子了。”王父一只手摇着蒲扇,一只手托着下巴,眉头一扬,笑着说。
  赵国生:“……”说了这多,前面都是铺垫对吗?
  重要是最后一句话,是在显摆胖孙子是吗?
  那同样也是他赵国生的外孙好吗?
  有必要那么嘚瑟吗?
  “我不着急抱孙子,爱华这小子不像建军稳重懂事,他自己还是一个半大的孩子,整天傻乎乎的孩子气。”他才三十来岁,还没准好当爷爷的心理准备。
  想想家里那三个熊孩子,成天吵吵闹闹,漫天撒野,管教他们几个已经够费精气神的了,还来一个婴儿在家里哭哭啼啼?
  过几年吧,等几个熊孩子去县城上高中,住宿在学校,家里清静点再说。
  “亲家,谁不都是这么过来的吗?结了婚,有了孩子,不用人去提点,他自己就成长起来了。”王父一副很有经验,听他的准没错的样子摇着蒲扇不死心继续劝说。
  赵国生:“……”
  为什么这么热衷于赵爱华娶妻生子?劝他早点抱孙子?
  “找儿媳妇的事,有他姆妈操心呢。”被逼无法的赵国生,很干脆的把这个锅甩给刘兰秀。
  作者有话要说:  头好痛,不知道是不是跟淋雨有关。
  感觉脑袋要爆炸了。


第91章 
  傍晚离去时; 赵国生终于如愿的见到了期待已久的小外孙。
  千言万语化成一句话,骗子; 都是骗子,全是骗子。
  刚出生的婴儿全部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至少,在稍稍脸盲症的赵国生看来; 是一个样的。
  没有任何区别。
  那一眼,赵国生楞是没看出来小胖子哪里像赵美艳。
  脸都没长开; 从哪里看出来像了?
  一个一个赞美着像,很像; 活像; 说的跟真的似的。
  在赵美艳坐月子的这段时间里,除了赵国生整天忙着捉泥鳅,黄鳝和蚌壳之类的挣钱外; 包括赵爱华在内的所有人; 隔三差五的接着送‘鸡鸭鱼肉’等补品跑过去瞄一两眼。
  特别是刘兰秀; 生怕赵美艳在婆家收到虐待一样; 但凡有空闲时间,她屁颠屁颠的自告奋勇的飞过去搭把手。
  不用说三个正在镇上上学的熊孩子了; 那是天天打卡报到。
  这样一来; 倒显得赵国生毫不在乎,没心没肺的无所谓一样。
  整整一个月,不多一天,不少一天,时间掐的很准确。
  由于季节原因; 王家选择在十月份这个凉爽又丰收的月份摆满月酒。
  秋高清爽,温度适中,适合摆酒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