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枭宠女总编-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分尴尬。
李大伟对于赵寒梅这样的表现并没有给予太多的批评,相反,他甚至早就预料到赵寒梅如此差强人意的表现了。老奸巨猾的李大伟也正是看透了赵寒梅的心理,才会在她最薄弱的地方献上了及时的“帮助”。要知道在此时,海城日报社的决策者们已经将员工平时拉广告的成果列入到日常的考核之中了,记者也不能幸免。赵寒梅的广告收入总是拖时政新闻部的后腿,也引起了部门里其他同事的不满。
可是就在赵寒梅恼怒自己前几个月的工资收入屡屡下降时,2011年3月份收到的一张工资条却让她有些意外,多了一笔“巨额”额外补贴:8000元。找到人力处询问,得到的答复是赵寒梅2月份有一笔8万元的广告进账,是一笔房地产商投放的,按照广告分成比例,在3月份的工资中作为补贴予以发放。
房产广告?赵寒梅把自己认识的人挨个数了个遍也没有找到能和房地产沾上边的。可就在赵寒梅疑惑不已时,寒梅的手机收到了一条信息:这个月的补贴请客吧?发件人是李大伟。
这时,赵寒梅才恍然大悟。原来是他。接着赵寒梅又想到了那次自己中途离席的应酬,没错了,肯定是李主任为了帮助赵寒梅摆脱广告“0”收入的头衔,将自己的广告收入记在了赵寒梅的名下,所以才让她请客的。
好吧,既然是这样……。,赵寒梅回了一条:“任由宰割”。两个人的交往从单纯的上下级关系瞬间转变成了平行面的朋友。这种改变让李大伟十分高兴。
前面说到李大伟自从寒梅报到的第一天起就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这两年来,也没少做些暗地里的勾当接近寒梅。“两年的时间,该是瓜熟蒂落了。”李大伟看着现在越来越有女人味的赵寒梅,心中那份期待更加浓厚。但赵寒梅不知是真的不明白李大伟的一番心意,还是装作不知道,她与李大伟的距离仍旧保持在上下级的位置上。该如何挑破这层该死的窗户“纸”?李大伟觉得还是得从帮她度过难关开始。
一个人无亲无故在异地打拼的经历李大伟是最知道其中的辛酸的,更何况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孩呢?能在她最需要的时候递上一张纸巾、一个肩膀,或许就能换来她的真心对待也说不定。
答应了请李大伟吃饭,赵寒梅心里也有一番感悟。8000元啊,真的能抵上自己两个月的稿费了,这么多钱就这么轻易的得到了?她有点不敢相信。不过令寒梅高兴的是她早就看中的一件风衣这次可是有多余的钱去买了,找个时间就去买回来。
如果说武尚君教会了赵寒梅如何采写新闻稿件,那么,李大伟的种种做法和行为让赵寒梅学会了如何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生存下去。
自村民围攻报社风波以及被人包养事件之后,一直奉行离领导越远越好的赵寒梅,则与李大伟接触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多。而李大伟给赵寒梅支招卧底调查乞丐帮不经给寒梅带来了新闻业务上的荣耀,更是为她解除了抄袭事件的危机。闲暇无事的赵寒梅也经常将自己的老师武尚君与李大伟比较。说实话,论业务素质,赵寒梅始终觉得武尚君略胜一筹,但是论人际交往的手段,李大伟绝对不输武尚君。
这俩个人两种不同的处事方式导致了不同的生活轨迹。武尚君兢兢业业写新闻,在报社待了二十多年只混了个副主任,李大伟每天与三教九流的人称兄道弟,35岁的就当上了年纪轻轻的部门主任;
武尚君每个月靠死工资过活,至今仍是骑着电动车到处采访,李大伟却是每天开着四轮轿车到处拜访大客户;
武尚君虽然46岁却仍改变不了愤青的习惯;李大伟老谋深算遇到事情不妄加评判,却在暗地里为自己谋划。
为什么同是做新闻记者出身差距就能这么大呢?在赵寒梅的心里其实已经慢慢倾向于李大伟的类似的职业道路了。不能一味的埋头写稿,人际交往更加重要,但是赵寒梅却不知道李大伟每天所接触的事情有多黑暗、多龌龊、多危险。
☆、第十三章:暗生情愫
新闻业务过硬,广告收入也不容小觑,面对寒梅事业的成功,总会引起小人们的妒忌,最好的攻击手段莫过于那些莫须有的诽谤了。于是,赵寒梅“被包养”也再度被重新“炒作”。
对于寒梅来说,这真是件极为头疼的事情,真是像牛皮糖一样怎么甩都甩不掉。可是对于李大伟来说,却是他的好机会。“如果能帮助寒赵梅洗清这被包养的嫌疑,两人的关系就会容易的引入到男女之情上来。”看似道貌岸然的李大伟心中却尽是些龌龊的想法。
话说时政新闻部里共有5名女记者,分别是于娜荃、方珊珊、黄菁菁、赵寒梅,和新来不久的一个女大学生宋笑。
宋笑本人是个大大咧咧的女孩,却颇有背景。到报社实习之前,她的家里人将报社内部从上到下都打点了一番,这让宋笑在报社里的人员尤其好。
如何让众人分辨赵寒梅是“绿茶婊”还是“玛丽苏”,李大伟就决定利用一下宋笑来完成。
李大伟带领的时政新闻部经常需要加夜班,晚上12点来个突发性新闻是常事。一个周六的晚上,时政部的几名年轻记者都趴在电脑前面忙活着,李大伟看见宋笑也在,便看似随意的问:“小宋你现在忙吗?”
“不忙,主任,咋啦?”
“哦,不忙的话,帮我去你赵姐那拿份今天市领导活动的签字稿吧,校对那需要原稿,可是稿子被赵寒梅给带走了。听说她就在咱们单位附近住,你方便的话就去她家里拿吧。哦,对了,你知道她住在哪吧?”
“知道知道,以前听寒梅姐说过,就在咱们旁边的那个居民小区里。不过具体的单位楼洞就不知道啦。”
“那你抓紧时间去吧,等到了小区里再打电话问具体位置。”
“得令。主任,你给我半个小时的时间,保证完成任务。”大大咧咧的宋笑抓起背包,行了一个颇为滑稽的军礼,就一溜烟的跑了。可能在时政部也就宋笑敢如此与严肃的李大伟开玩笑了。
只用了不到十分钟的功夫,宋笑便来到了赵寒梅居住的小区内,拿出电话拨通,宋笑说:“寒梅姐,你睡下了吗?主任让我找你拿份签字稿啊。你在哪栋楼?”
“哦,是小宋啊。你还是等等我吧,我给你送下去啊。”
“别别,姐,这晚上凉,还是我上去拿吧。本来我也没什么事,别耽误你休息了。你告诉具体位置?”
“呵呵,好吧。5号楼3单元三楼,麻烦你啦小宋。”
宋笑一步跨三个楼梯,蹭蹭的就窜到了三楼。当宋笑敲开门时,是一个陌生的女孩开的门,随后才是赵寒梅披头散发的从卧室里走了出来。由于着急给小宋找稿子,她也没来得及带上卧室的门。
其实小宋也早就听闻了有关赵寒梅的种种传闻,女人八卦更是不分年龄段,她好奇的偷偷往卧室里一瞄,只见赵寒梅的卧室里就有一张单人床和一张简单的梳妆台,根本没有传闻中的什么男人。
“切,看看,那帮人就是爱捕风捉影的,我就说寒梅姐不是那样的人,回去得替老实的寒梅姐好好治治那些可恶的三八婆。”宋笑心中愤愤的想着。
等到寒梅将签字稿从包里拿出来之后递给宋笑后,便指着那名陌生的女孩说道:“这是与我一起合租的室友,名叫周薇,是名幼儿园老师。你们俩倒是年纪差不多大呢,以后有时间常来玩啊,小宋。今天太晚了,姐就不留你了哈。”
“恩恩,寒梅姐,你也早点休息吧,我送回去也就回宿舍睡觉了。”
原本时政部中年轻的女记者就少,宋笑又是个大大咧咧的主儿,平时就很爱和年纪相仿的赵寒梅亲近,这下知道了赵寒梅的真实情况便更加与寒梅交好。闲着没事时就买上点海鲜蔬菜,去寒梅的住处和周薇三人,起炉灶改善改善伙食。
小宋和寒梅的交好,被李大伟一一看在眼里,心中也开始了下一步的谋划。
一次时政部集体加班之后,他将黄菁菁和赵寒梅支走,便搞了一次部门聚餐。吃饭之余,几个大老爷们没事就拿着部门里的“几朵金花”开起了玩笑。
“小宋今年多大了?有对象不?”说话的是李大伟
“还没那,主任,我不急。不都说一女百家求嘛,就我这么高品质的不得好好挑挑啊?要不您给我介绍个青年才俊?”
“哦,还没对象啊,那你可得注意点,交友谨慎哈。我看你和小赵的关系不错,听不少人说小赵可是有点……那个的,别耽误了咱们时政部这一朵花找婆家,呵呵。”
部门里的人从来不见李主任关心这种八卦事,乍一听见李大伟这么说起部门里的焦点人物,一时间都来了精神头。
“谁说的?主任,你可别听那帮人在那瞎咧咧,我经常去寒梅姐那里玩,从来没见过什么男人。而且与寒梅姐合租的是个和我一般年纪的小姑娘,是名幼儿教师。再说了,谁会愿意被包养在那种房子了啊?寒梅姐就住在咱单位附近的那个居民小区里,都是几十年的老房子了,连个基本的装修都没有,墙皮都掉了。”
“就是就是,你看看寒梅平时吃的、用的和穿的,真是被人包养了还用得着那么节省吗?再说,你看像寒梅这样肯拼命的采访写稿的年轻人不多了啊”说话的是时政部另一位老记者,季常年,是位老实本分干事业的男记者。
“呵呵是吗?那敢情好啊,我就说嘛,咱们时政部里的女记者哪能那么不堪。那小宋你以后得多向你赵姐学习了。小赵的业务素质是没得挑的,这也是老武的功劳,呵呵。”听着身为部门主任的李大伟如此夸奖赵寒梅的业务素养,大家也都纷纷附和,说这小姑娘的业务水平确实不错。
谈笑间,一桌人吃得甚欢。
要知道这饭间的谈话是最包不住的。第二天,时政新闻部酒桌上的谈话就被在报社各个部门之间广为流传。赵寒梅的名声危机就这样被李大伟的摆设各种“巧合”给瞬间挽回了,而赵寒梅本人却一点也不知道。
做好事不留姓名,这可不是李大伟的作风。
自从上次赵寒梅因为被冤枉抄袭生病之后,李大伟便知道了赵寒梅的住处,经常有事没事的趁着周薇白天上班的时候去找寒梅。李大伟知道赵寒梅在没有采访的情况下,上午一般都是待在出租屋里学习。
“对了,寒梅,现在没人议论你在这租房子这件事了吧?”一次李大伟找了个借口去寒梅家,冷不丁的就问了赵寒梅这么个问题。期间,他环顾了一下这间两室一厅的出租房,发现赵寒梅同住的室友现在不在家。
一听李大伟突然谈起了这个话题,赵寒梅也猛然间想起,最近好像真的没再听人议论自己被包养这件事了。莫非……,也是李主任帮自己善后的?要不然他为什么能这么问呢?不过,一想到污蔑自己的那些不堪言语也被李主任知道了,赵寒梅不禁觉得面赤耳红的,赶忙低下头去。
看见赵寒梅本就白皙的面孔上一片绯红,李大伟不禁呆了,她那羞赧的表情任是哪个男人也招架不住吧。就那么沉寂了一分钟的时间,赵寒梅抬头看了下李大伟,而李大伟的一时失态也被赵寒梅看得一清二楚,顿时,一种异样的情愫在两人之间蔓延开来。
☆、第十四章:父亲病重
就在赵寒梅正值少女怀春时,家里却传来了一个坏消息:父亲赵大海病重,急需5万块钱住院做手术。
5万块钱啊。要知道,赵寒梅一个月的工资才3000多点,除去每个月的房租、日常花销,还能剩下2000块钱已经是不少了,平时也都是寄回家里给父母当做生活补贴了。她如何才能在极短的时间里,去凑齐这5万啊?
赵寒梅将手机打开,排着看手机通讯录上的名字,能借给她钱的都没钱,有钱的都不可能借给她,赵寒梅心中万分着急。突然,她的眼睛停留在李大伟的名字上。
对,他肯定能帮助自己。不知不觉中,赵寒梅的心中其实已经将李大伟当成了一个依靠。
“喂,寒梅,有事吗?”对面传来李大伟颇为低沉的男中音。
“那个……。主任,真是不好意思开口说。您看看能不能借给我5万块钱用用?我父亲突然心脏病犯了,需要马上住院做手术。”
“哦,心脏病啊,那做手术估计得不少钱,给我你的银行账号。”李大伟毫不犹豫的说道。这,让赵寒梅稍感意外。
要知道,李大伟是个有家室的人,平时的工资也是要交给妻子的。他借给别人钱都不用和自己的妻子商量一下吗?再说了5万块钱啊,可不是个小数目,他怎么能说借就能拿出来这笔钱呢?
“算了,不管了,能先借到钱给父亲治病是最关键的。”赵寒梅赶紧的将自己的银行账号给发了过去。不到5分钟的时间,她就收到了一条银行发来的手机短信通知:有10万元汇入自己的账号。
10万?不是说借5万的吗?怎么成了10万?赵寒梅赶紧给李大伟打过去电话:主任,不用这么多钱啊。医院说5万就够了。
“哦,没事。治病的钱不能缺了。剩下的话你就给叔叔阿姨拿回家用着。让他们别太劳累,多买点补品吃。”李大伟似乎已经料到了赵寒梅会给自己打来这个电话。
放下电话的赵寒梅有些惊到了:10万块钱啊,这说打过来就打过来了。可是自己现在就连1万块钱的银行存款都没有。都是工薪阶层,怎么差距这么大呢?
钱,在平时够吃够用的时候没觉得自己挣钱挣的少,可是在需要急用钱的时候如果拿不出来,可能一条命就没有了。
赵寒梅再看看自己的衣柜,就那么两件外套轮流换洗,平时的工资除了缴纳房租和日常的生活需要,赵寒梅根本不敢和同事们一起去逛商场。除非听说哪里有打折处理的衣服,她才会过去看看。可是人家一个部门的黄菁菁却是每天都能穿来新衣服,名牌包更是经常更换。
好吧,即便是自己和李大伟这样的部主任级别不能相比,那黄菁菁呢,她们总算是干的一样的工作吧,为什么自己也同人家有那么大的差距呢?
赵寒梅又想到了前不久自己拿到的那笔8000元的提成补贴,这笔巨款被赵寒梅存了起来,也是迄今为止赵寒梅的银行账户上唯一的一笔大额进账。“唉,广告提成真的比这个赚死工资合算多了,也难怪黄菁菁过得比自己舒服多了呢。”此时的赵寒梅已经对金钱有了不一样的渴望。相反,她对与新闻业务的那种执着也在一定程度上打了一个折扣。
“或许,李主任那里有赚钱的门道也不一定。只要不违法,又能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又有何妨?”赵寒梅心里暗暗的想到。
想到这里,赵寒梅赶紧把自己的思绪拉了回来。不管怎么赚钱,还是父亲的病最重要。有了李大伟借给的这10万块钱,赵寒梅赶紧的将父亲从老家接了过来住院治疗。由于病情没有被延误,赵大海也吴大碍,做完手术后又休养了几天便回家了。
此时,赵寒梅借的那10万块钱还剩了不到4万。“幸亏李主任多借了点钱,不然,这还得再和他借一次。”赵寒梅心中想着,既然这样,先不还给他这剩下的钱。等自己什么时候攒够了再还钱。
不过,这次人家给帮了这么大的忙,人情总是要还的。赵寒梅决定以个人的名义请李大伟吃顿饭。
赵寒梅的主动邀约,让李大伟看到了拿下找寒梅的希望在即,情场得意。
------题外话------
今天的更新有些少,主要是应读者的要求加些浪漫元素,文文结构正在调整中,希望多多关注。谢谢
☆、第十五章:人事变动(上)
情场有了眉目让李大伟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此时,他又嗅到了一丝权利的味道。
李大伟能在报社这一亩三分地混得如鱼得水,一是靠着老丈人一家给他铺好一条颇为坦荡的仕途之路,但更主要的还是他自己这么多年来一直在努力的在自己周围钩织了一张庞大的关系网。上面但凡有个什么风吹草动,李大伟不用隔夜就能知道。
他早就从人力处那收到风声:集团老总余国庆马上就要高升,临走之前会培养出一批自己的“嫡系”,进行一次大的人事调动。
这,可是个不得了的消息。李大伟相信,这次的人事变动他肯定会满载而归。因为他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坐上副总编余成里的位置。
但是,在海城日报社位子做到了主任的级别了,要想再往上爬那可真是难于上青天。为什么这么说呢?你看,主任再往上就是副总编了,整个海城日报社的副总编的位置也就是那么几个,就是等着这个“坑”什么时候能挪出来都是得靠运气,还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在盯着呢。
想要升官发财得下大本钱,李大伟深谙职场规则,他准备从余成里下手。说到这里,有必要讲一下海城日报社里那个不成文的“规矩”了:下面的人想晋升,必须有直属领导的点名提拔。也就是说,李大伟想做早报副总编,必须得有余成里向决策层提出“合理化建议”,建议他走后的职位由李大伟来担任。选择余成里作为自己升官的突破口,一来是因为余成里一直分管时政新闻部,二来,只要搭上余成里这根线就算是把“土皇帝”余国庆也给拿下了。
余成里是报社老总余国庆的远房侄子,可是报社里很少有人知道这层关系,即便是少数有几个人知道也从不敢在私下里议论。要知道,余国庆掌管海城日报社将近20年,这个“土皇帝”一向是说一不二,谁敢在背地里捣他的鬼?李大伟之所以敢往副总编这个位置上想,正是因为他认定了余国庆走之前肯定不能亏待了自己的这个侄子,等余成里高升了,这位副总编的位置不就空了吗?
话说余成里绝对是个人见人说的老好人,看似与世无争,与于国庆的独断专行相比,完全是两种处事风格,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很少有人将他俩联系到一起,只认为是正好一个姓而已。但李大伟却是恰好知道他俩的关系。想在报社这个大染缸里混,不知道谁是谁的谁?那可不行。
自从李大伟知道了他们俩的真实关系之后,逢年过节,李大伟都会去分管自己的去领导家里“坐坐”,名义上是探讨一年来的工作业绩,实际上就是给余成里“进贡”的。他经常会给余成里的老婆孩子“顺道”带点紧俏的礼物,时间长了,李大伟和余成里的家里人都熟稔的像是自家人一般。更让余成里放心的是,李大伟绝对是个守口如瓶的人,不该说的话从来不说。
正好这么个紧要的节骨眼上,李大伟自然是想到了余成里,一份豪礼也是少不了的。
但是这送礼你得会送,好比说,有人现在饿了就想吃个馒头,你净给他送些名贵的水果,钱花的不少却也不会得到对方的欢心。这样简单的道理李大伟怎么会不知道?再加上这次求的事可不是小事,给余成里的家里人送点化妆品、购物卡之类的东西肯定不够分量。思来想去,李大伟决定将赌注押在余成里本人身上。
余成里不抽烟、不喝酒,平时只爱古董字画,为此他还去书法家协会拜了名师学写毛笔字。都说盛世古董乱世黄金,李大伟也深知余成里爱好收藏的用意。银行的存款、名下的房产,太多了都很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唯独这字画古董却可以混淆视线,不懂行的人看见一幅价值连城的画还以为是附庸风雅的人在卖弄文采呢。
“余总,您帮我掌掌眼,看看这块和田羊脂白玉的成色如何?这是我新疆一个朋友刚淘来的。我也不识货,放在我这也是白瞎了。您见得多,有见识,就先放在您这给找人看看吧?”说着,李大伟将这块三十几万买来的羊脂玉放在了桌子的小抽屉里。余成里则是一言未发,但自从看到那块羊脂玉眼神里就露出了不一样的色彩。
见时机不错,李大伟赶紧说明了此次来的用意。
“余总,您是聪明人,在您面前我也不敢耍小心眼。这么说吧,您看我这次有没有希望往上挪挪位置啊?”
“呵呵,大伟啊,看你说的,我又不是人力处的吴友德,哪能知道你的位置往哪挪呢?”
一听余成里给他打起了太极,李大伟也不着急,便换了个话题,说起了全民营销的话题。
“余总,我最近谈了一个地产的大项目,只要能签到手,年底的提成至少能有100万。您帮我策划策划,成了这项目算您的,咋样?”
“那怎么行?都知道现在这个广告不好找啦,听说今年那广告部的地产项目少了3成的投放呢。”余成里听着心里就开始算计了,“李大伟敢这么说,这事十有**就算是成了,至于说让我帮他策划?开玩笑,谁不知道他李大伟的策划能力在报社里是数一数二的,哪里还用的着他帮忙?只是想将这个项目转给他的借口而已。”
想到这里,余成里起身将家里上好的铁观音拿了出来,亲自泡上,并吩咐妻子弄几个菜,他要和大伟好好叙叙……。
两人凑在一起叨咕了一个晚上,余成里的收获颇丰:几十万的羊脂玉一看就是成色就属上游,再加上100万的广告提成。他心里想:这玉就自己留着了,至于那100万的提成到时就留个二三十万是个意思就行了,剩下的都给老叔余国庆送去……,对了,这次一定得领着家里那位80多岁的老爹一起去。这么大的事,钱不一定好使,还是得先把感情放在前面。
过了几天,余成里在参加完海城日报社内部的高层决策者会议之后,给李大伟发去了一条信息:已成。
李大伟看到这条信息,心里吃了个定心丸,脸上顿时浮现出只属于上位者的光彩,却是正好被经过他身边的武尚君看到。什么样的事情能让李大伟如此失态?武尚君也同时想到了最近即将发生的人事变动一事上。
武尚君能够隐忍、有点愤青,但人并不笨,好歹也是摸打滚爬了这么多年,他也有自己的消息渠道。“既然你李大伟要挪挪窝了,总该轮到我扶正了吧?”想到这里,武尚君心中也开始暗自高兴。
话说从早报刚成立的那一天起,武尚君就曾经为时政部主任的位置与李大伟正面对峙过。虽然最后仍然没有胜过善于玩弄权术的李大伟,但武尚君一直在隐忍着,不仅在工作中一直与这位李主任保持着相同的步调,勤奋工作,更在是看出了李大伟对赵寒梅的心思后而主动认下这个女徒弟以此来向李大伟示好。
“熬了20年,就算是轮也该轮着我武尚君出出头了吧?”或许,是原本抱有了太高的期望值,待希望落空时,向来善忍的武尚君最终恼羞成怒。
☆、第十六章:人事变动(下)
武尚君以为自己是可以接任李大伟的不二人选,可这终究只是他自己的想法。在李大伟看来,脑袋“不开窍”的武尚君能够做到副主任的位置已经是烧了高香,怎么可能还有晋升的可能性?因此,在李大伟的晋升之路上根本没有把他这个部门副主任拉入到自己的“阵营”之中。
更为关键的是,凭借着这一次的人事变动,还有更加重要的任务。比如说,博得红颜一笑。
既然李大伟的副总编已经是锅里的肉,碗边的菜,那么他这个“坑”又由谁来补上呢?李大伟升职之后,早报时政新闻部主任的位置由谁来补缺?按照那个不成文的内部“规定”,这个人选的建议就需要李大伟提出来了。时政新闻部是早报三个新闻部门里最重要的部门,没有之一,公检法、教育、交通这些要紧的市属部门都被时政新闻部的记者们把得死死的。谁都知道,时政部新闻主任的位置这可真是个肥缺,
李大伟认为,武尚君在领导们的眼里只是个将才而不是帅才,不能够担当大任更为关键的是武尚君没有什么背景、后天。就即便是是自己提议武尚君接班,依旧会被领导们否决的。而考虑到要为赢得红颜一笑,李大伟心中早就有了更好的接班人选——周杰。
周杰,乍一听上去是位男记者,其实不然,她可是巾帼不让须眉,之所以在时政新闻部不太露面是因为这个女人刚刚休完将近两年的产假。
周杰原来也是海城日报的老记者,忙事业耽误了结婚生子的大事,等她怀孕的时候就属于高龄产妇了,导致生孩子的时候大出血,差点送了性命,夫家一直都觉得亏欠这个媳妇的。周杰产后体质一直不好,便索性向单位请了两年的假期,年初刚回来上班。
别看周杰请了两年的假期,却一点也没耽误她的升职。除了她自身的业务过硬,这一切仍旧是源于周杰那个海城规划局二当家的老公公,报社有个什么项目还得拜托周杰去给活动活动。在周杰生产时报社领导就许诺等她回来后一定给安排个副主任的位置,绝不能亏待了报社的这个“劳模”。
周杰的后台够硬,业务素质也是数一数二的,再加上办事也是雷厉风行,有头脑、有主见,担任部门主任绰绰有余。就在李大伟将几十万的羊脂玉和将近百万元的广告送给余成里,并得到对方的明确答复之后,李大伟也早早的把自己意属周杰做时政部主任的意思传达给了对方,但还是需要周杰让她那在规划局当家的老公公去“上面”活动一下。
周杰很高兴,想想自己刚刚被提拔成副主任,这才不到半年的功夫就能转正,这么好的事搁谁那也是高兴啊。
但话说这无功不受禄,周杰凭什么得李大伟的如此青睐?肯定也是利益交换。周杰这个女人也不是个简单人物,她在33岁的年纪里才把自己嫁出去,对方还是个官二代不说,嫁过去之后公公婆婆被她哄得团团转,想来也是自有一番手段的。
而就在这时,不知道报社里从哪传来了一个很“真实”的“传闻”:市里有个大领导的侄女就在报社里上班,这个领导姓赵。据说,就在年前他的这个“侄女”在一次卧底调查时发表的一系列报道还让这位市领导亲自接近表彰了呢。人家这位市领导和赵姓女记者都很低调,不想过分炫耀自己的背景,只想凭借着真实实力获得认可。
姓赵,年前还有个卧底调查轰动全市,除了时政新闻部的赵寒梅还能有谁?周杰心中顿时了然:敢情这李大伟是想借着她周杰的嘴和家里的关系,给市领导送个人情啊?得,一个提名建议而已,就是一句话的事,谁让自己也受了李大伟这么大的人情呢?这样的人情及时还清了也不错。
就在李大伟紧锣密鼓的为他自己和赵寒梅策划仕途之路时,海城日报社“换天”了,老总余国庆由于业绩突出被调到省属部门担任重要职位。临走之前,余国庆将他的嫡系们都一一安置妥当,自己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