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娇娇女配在七零-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们的事,甚至还高兴着呢,就算想嘲笑也显得有些站不住脚啊!
  背地里的酸话肯定少不了,可当面大家最多会说老两口倒霉,摊上的亲家不靠谱。
  林老太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昨天的事情闹得这么大,风言风语肯定是没法完全避免的,但只要没人当面到他们老两口和喜妹面前说三道四,他们就可以当做无事发生。
  至于风评再度被害的林老二和林老四两家人,无辜的林老太表示没辙,毕竟就像她之前说的,谁的丈母娘谁负责。
  之后的事情暂且不提,但说今日。
  林老太这边的效果喜人,林老头那边进度也不慢。
  第三生产小队的队长是林二伯家的长子林建设,也就是林老头的侄子,故而,林老头一到他家就直接坐下开门见山地问道:“今天带回来的那几个人是什么来头?”
  林建设被问得一懵:“……就是县里分下来要劳动改造的坏分子啊,咋了?”
  “……我是说,叫什么,从哪来,之前干啥的,什么原因被下放了。”
  硬邦邦的语气和疑似嫌弃的眼神成功地点燃了林建设的怒火小火苗,然后——“啪”一下干净利落地灭了。
  没办法,谁让这是他三叔呢?从小帮着老头子压着他打的三叔,跟他说话用什么语气都是,正、常、的。
  他在心里哭唧唧地告诫自己,不要生气,不要轻举妄动,因为,打不过,说不赢,还有自家老头子会拖后腿。
  “那对中年夫妻和年纪大点的老头是什么大学教授吧,下放的具体原因上头没说,只是说要好好改造。剩下的那个是医生,省医院的,被查出来窝藏反动书籍,就下放到咱们这来了。”林建设老实回答道。
  他也正愁着呢,之前他们这不是没来过坏分子,基本都是往牛棚里一塞、定期拎出来作报告挨批评就完事儿,可今时不同往日啊,就他们一个小小的第三生产小队,就一下子足足来了四个坏分子!加上之前陆续来的三个,足足七个!
  牛棚又不是天上的仙宫,住个七仙女也不带挤的!
  第三小队拢总才一头牛一头驴,牛棚本来就没盖多大,挤上三个人已经够挤的了,现在竟然还又来了四个……昨天晚上他们被安排临时住在队里暂时闲置的一个柴棚里,可柴棚毕竟是要用的,不是久留之地,林建设为了该把他们安置到哪的事情已经愁了一晚上了。
  见三叔对坏分子的事情感兴趣,他索性把这个问题说了出来,企图让林老头帮他想想办法。
  听到那个老头是大学教授,林老头就知道那人应该不会是他们要找的恩人了,但不排除之前猜测的亲戚的可能性,还是得再观察观察,伺机打探一下才好。
  故而,对于侄儿的求助,他认真地思索了一下这个问题要怎么解决,脑海中突然灵光一闪,想到喜妹之前曾经嘟囔过的一句孩子话,觉得可以拿出来商议一下可能性。
  “队上没地方,分到队员家里住肯定更不行,谁家地儿都不宽裕,那就是没地方可住了。没地方住,肯定就得盖,可专门给坏分子盖屋子肯定不行,不说划不划算的问题,影响就不好,他们是来改造的,又不是来享福的。”
  林建设听得连连点头。
  林老头继续说道:“如果是盖猪圈,让他们捎带着住,就没什么问题了。前阵子喜妹说了句孩子话,说家里不能多养猪,那为什么不集体养呢,集体养了不就可以能多吃点肉了么?我当时没当回事,觉得她小孩子家馋肉了才瞎想的,现在想想,集体养,也未必不行。”
  林建设眉毛轻皱,犹豫着开口道:“可是我们之前有集体养过猪啊,三叔你忘了啊,那个牛棚,之前就是猪窝改的来着。”
  “之前集体养猪,还专门安排了人去打猪草喂呢,结果那些猪死的死,活的也都没长到收购站的最低标准,收购站都不收,咱们队上才改成队员自己领回去养的。”
  林老头当然是知道这件事的,不然他之前对喜妹的话也不会完全没放在心上,他又不是失忆了,当初他还参加了私人养猪的队员意见投票呢!
  “那时候跟现在能一样么?那几年人都要饿死了,到处扒树皮草根,哪有多少猪草能轮得到猪啊!吃都没得吃,养猪肯定养不活养不壮啊,现在又不一样了,猪草这玩意儿到处都是,给猪吃饱喝足,让坏分子住在猪窝里打扫卫生,猪还能平白无故死了?”
  “要是能多买些猪仔,好好喂着,年底咱们队上还能过个肥年。”
  林建设有些意动,但又还是有点犹豫:“猪仔都是有定量的,一个生产队多少户人家给多少猪仔,哪能想要多少要多少呢……”
  林老头睨了他一眼,深深怀疑这个侄子到底是怎么当上队长的:“都专门给猪盖猪圈了,咱当然就是奔着开养猪场去的啊,你不得想法子让这个猪场过明路?过了明路,不就能多抱几只猪仔回来了么?”
  他鄙夷的目光灼灼地刺向林建设,颇有要是林建设再问怎么过明路的话就弄死他换个侄儿的架势。
  林建设:“……”
  有道理,还是闭嘴吧,省得被三叔嫌弃死。
  作者有话要说:  说要天天大肥章的,来,给你们康康我的脸,左边写着肾亏,右边写着肝疼……
  坦然承认!我不行!
  感谢在2019…11…27 00:42:05~2019…11…28 07:16:0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兔叽总是不开心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跳跳糖 20瓶;想吃肉的兔子 8瓶;小杨 2瓶;指尖的眼泪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3章 
  林建设不敢再触林老头的霉头,委屈巴巴地咽下了到了嘴边的话,改为问了之前就想问的话:“三叔怎么突然对这几个坏分子上心了?”
  林老头压低了嗓音,回道:“你还记得你三婶有个救命恩人不?”
  林建设一时有点茫然:恩人?什么恩人?
  林老头见他没想起来,又低声提示道:“给白面馒头的那个!”
  听到白面馒头,林建设顿时恍然大悟,原来是给三婶白面馒头救了她的命的恩人啊,这事他还是知道的,当年他还小的时候,林老太没少念叨起,他耳朵都要听起茧了。
  也就是后来林老太觉得找不见恩人了,她才渐渐提的少了,林建设一时就没想起来这茬。
  被自家三叔这么一说,他好奇地问道:“难不成那几个坏分子里头有三婶的恩人?可是三婶不是说那人是军队里的嘛,那几个人里头也没军人啊。”
  而且,如果真的是有三婶的恩人在,那怎么对这批坏分子就有得讲究了。
  后一句话他没说,他知道,三叔特意来找他,十有八九也是想让他照拂几分的意思。
  然而,林老头接下来的话却直接暂时否决了他的想法:“那个年纪大点的教授名字和长相都有点像,估计就算不是本人也是兄弟之类的,我和你三婶打算先侧面打探一下,在还没确定之前,你该怎么做怎么做就是了。就算是我们要报恩,也没有直接照顾的道理,别到时候恩没报成还害人害己。”
  要是被人抓住了关照坏分子的把柄,即便林老头是老革命,也没法全身而退了。而且,自己倒霉不说,那个大学教授也必定讨不了好,他们是想报恩,又不是想报仇,何苦要选择同归于尽的路呢?
  林建设也松了一口气,他平时与大队公社那边接触得比较多,报纸也看了不少,相对来说比较了解其他地方现在革命的情况。第三小队,甚至整个曙光大队都是相对来说比较和平的地方了,从上到下都不怎么在意那些下放的坏分子,不会对他们好,但也不会刻意去凌辱欺负他们,可其他地方就不一样了,下放不多久就熬不住去了的有得是,有些革命气氛比较浓厚的县更是不把人逼死不罢休。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要是林老头真的提出来要直接照拂恩人,他是不好拒绝,但也确实难办。
  他现在只能感慨,三叔就是三叔,无论什么时候脑子都清醒得很。
  他脸上的庆幸太过明显,看得林老头又气得额角青筋直跳:“……就知道你小子心里不想着你三叔一点好,我难不成还不如你知事?”
  林建设不好意思地嘿嘿一笑,把找那个老教授打探消息的任务直接揽下了:“打听消息这事就交给我吧,保准把他的祖宗十八代都给套出来,不杀错,不放过!”
  林老头直接白了他一眼:“老子是要报恩,不是杀人!”
  三十多岁的人了,咋还这么不稳重!听听这都说的叫什么话!
  林建设挠了挠自己的后脑勺:“反正您懂我意思就成。”
  侄子平时在外头表现得人模人样的,在自己面前还是一副没长大的毛孩子样儿,林老头受用归受用,却也平添了几分不放心,于是又细细叮嘱道:“你打听的时候也别弄得太直接,他们这种人防备心估计重着呢,他那边随便问问,能问出来什么消息最好,问不出来就算了。主要还是得从公社那头入手,像他们这种下放的人肯定是有详细档案资料的,你找个借口去要来看看。”
  林建设耐心听着他的叮嘱,没有丝毫不耐烦,连连点头道:“嗯嗯,好。”
  叔侄俩关上门聊了这么久,即便林老头出门得早,此时也快到了上工时间了,他们就直接去了地里。
  林老头刚到地里,就有人对他露出了奇怪的神色:“还是你们老两口想得开啊,本来我们还以为你们是被儿子媳妇闹得要分家,没想到你们竟然是想要少操心……”
  林老头表情微僵,知道肯定是林老太说了什么,才会有人说这话,可问题是,她压根没跟他通过气,搞得他现在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他只能故作轻松地笑了笑,说了几句不会出错的万金油:“树大分枝人大分家,这不是正常事嘛!要不是我们两个老的瞎操心,本来应该早就分了的。”
  “论豁达还是老哥你豁达。”
  随口应了几句之后,林老头连忙去找老妻,问问她在外到底说了些啥。
  林老太压低了嗓音,音量降低了,声音里却还是难掩得意:“我跟他们说,我们特别庆幸分家了,不然这回两个亲家砸的东西骗的钱都得咱们赔了,分家了就不一样了,丢的脸赔的钱,都是老二和老四的。”
  林老头被她那高兴的样子惊呆了:说好的儿子都是娘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呢?谁会这样往死里黑自己的肉啊!
  “……那老二、老四还不得被人说道啊。”他咽了咽口水,弱弱地回道。
  林老太瞄了一眼周边,确定周围没人之后,洒脱地一摆手:“嗐,你以为就算我都往自己身上揽,他们就能不被人说道?反正都是要被人说的,还不如牺牲一下自己,把他老子娘解救出来呢!”
  “要是我不这么说,你信不信现在就有人来看咱家笑话,嘲笑咱生了四个儿子屁用没有,只知道给家里惹祸造麻烦。”她语气有些愤懑,又好像有些看破了的意思,“大家的嘴啊,就是那伤人的箭,哪疼往哪扎。我现在算是想明白了,给那几个王八羔子擦了二三十年的屁股了,就算是还债,也该还够了,就像我刚刚跟大家说的,分家之后咱们各过各的,不用帮他们打算钱和粮食,当然也不用帮他们擦屁股背黑锅。”
  尽管林老头知道她最近一段时间受了不少刺激,但他万万没想到,眼看着这是刺激大发了啊!整个行事风格和处事态度都不一样了。
  但作为曙光大队出了名的好男人,他沉默了片刻,毅然决然地点了点头,断绝了两个倒霉儿子的最后“生机”:“……嗯,你说得对。”
  老妻当年跟着他吃了不少苦,儿子这些年享了许多福,当这二者变成了对立的选项,该选谁不是很显而易见么?
  林老太对他的答案非常满意,笑得满面春风,落在旁人眼里,更是落实了她之前的高兴分家的说法。
  之前打死不相信的人纷纷沉默了:看这样子,好像还真是真高兴啊……
  林老太要是知道自己笑一笑就能让自己之前的话变得更可信,肯定巴不得就这样笑一天,而现在对其他人想法毫不知情的林老太正忙着追问关于自己恩人的事情。
  林老头一边卖力地甩着锄头,敲散地里的土块,一边回答道:“建设啥也不知道,只知道那人是首都来的,还是个大学教授,我让他回头上公社要这回下放的坏分子的档案,到时候就知道那人是什么个情况了。”
  林老太有点嫌慢,但又知道这事也急不得,郁闷地埋头锄地去了,不多时便甩开了另一块地上的刘大菊老远。
  刘大菊离得不远不近,因着他们夫妻俩刚才刻意压低了嗓音,没能听见他们的对话,故而,面对妯娌的突然发力,她直起身子,满脸莫名其妙:这人发啥疯呢?
  她觉得,她现在是越来越搞不懂这个三弟妹了,拧了这么多年死活不分家,现在啪叽一下分了不说,还见天地乐呵得很,干起活来比之前还拼,说好的分家之后松快松快呢?
  幸好,埋头往前冲了一会,刘老太就意识到不对了,放缓了速度等其他人追上来。
  刘大菊追上她以后的第一句话就是:“你现在是打算事事争先进还是咋的,昨儿打野猪除害,今天又铆着劲挖地,你咋这么能耐呢你!”
  她俩关系处得不错,林老太当然不会因为这话生恼,而是回道:“可不就是要争先进嘛!为了建设祖国,人人都得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队上的知青们今天分到的地正好也在她们附近,被林老太的“壮志豪言”吸引了的储知青忍不住直起身来拍手叫好:“没错!我们就得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革命精神,为了党和人民,咬紧牙关,抓革命促生产!”
  储知青是一个月前才下乡的,肩膀还没被农村繁重的农活压垮,脸上也还带着这个时代革命青年所特有的“活泼”,喊起口号来慷慨激昂,连手上的锄头都被挥出了棍棒的感觉。
  林老太被吓了一大跳,往后退了一步,稍微缓了缓神,及时低下头才没有直接对着他翻白眼:什么神经病啊!插嘴还插出自豪感来了?!
  储知青身后的其他老知青互相对视一眼,无声地叹了口气。
  刘大菊则险些笑喷了,背过身之后对着林老太挤眉弄眼,无声地说道:叫你嘴贫,叫你想挤兑我,沾上麻烦了吧!
  储知青却没有察觉她们之间的“暗潮涌动”,还在那感动于自己终于在第三小队找到了革命知音,虽然年纪大了点,但是同志是不分年纪的。他激动地上前,嚷嚷着要跟林老太讨论第三小队的人革命热情不高的问题。
  林老太:遇上了脑子不好的,除了自认倒霉赶紧走,还能咋的?
  任他在身后叨叨叨,她只管埋头干活,一个眼风都不带给他的。
  作者有话要说:  二更还在路上~


第24章 
  储知青喊了一大堆革命口号,说了一堆他下乡一个多月对第三小队革命气氛不浓的不满,林老太埋头干活,看不清脸色,可那些跟他分到一起干活的知青脸都绿了。
  自己想死也别拉上他们啊!
  尽管第三小队相对来说比较温和,对他们知青也比较客气,但是,温和不代表没脾气,客气不代表任你往头上爬啊!
  人家生产队长再温和,能任你个外来知青瞎胡闹?想想都知道不可能!用句俗话说,人在屋檐下,哪有不低头,在人家的地盘上,不低头人家也能强按着你低。
  更何况,人家也没干别的,单揪着你干活不行这点不放,任谁来都拿不出他的错来,告到知青办去也没用。
  几回交锋下来,老一批的知青都老实了,埋头干活,啥幺蛾子都不敢闹,毕竟谁都不想被一连几天被安排去挑大粪和守大夜。
  老知青大多都尝过队上的手段,没尝过的也看见过,自然不敢胡来,可新来的知青就不一样了。
  正当年轻闹腾的年纪,在城里被造反有理的革命气息浸润多时,怀着一种在农村大搞革命的宏图而来,下乡之后却发现大家都不买账,别说队员们了,就连同是知青的那些前辈,对他们的革命理论和革命热情都态度冷淡,教他们如何能不感到受挫?
  储知青就是新知青里头蹦跶得最高的,也是最受挫的那个。
  现在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有觉悟的队员同志,他还没来得及高兴多久,热情的火焰就再次被对方浇灭。
  发现林老太不搭理他的时候,储知青黑着脸正准备教育她,就被另外两个男知青按住拉回去了。
  “活还没干完呢,你去打扰人家干啥!”
  剩下的一个女知青脸色严肃,直接语气严厉地斥责道:“马上就是夏收了,队上的任务紧着呢,你再不好好干活,是想耽误生产么?!”
  储知青自然不服,大声嚷嚷道:“本来就是你们革命积极性太弱!打倒牛鬼蛇神,为革命事业添砖加瓦,才是我们知青应该做的事!毛主席同志说了,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你们的革命目标呢?”
  知青里的老大哥夏卫民听见了这边的动静,走过来问道:“这又是在闹什么?”
  自打这个储知青来了,他们知青点就没消停过,故而,夏卫民起初也没当回事,以为只是储知青又日常闹腾了。
  听其他人一说,他才知道,原来今天还牵扯到了林老太。顿时,他的脸色就变了。
  生产队以林建设为首的领导班子对知青只有一个要求,内部怎么闹他们不管,绝对不能在生产队里作妖,更不能把队员牵扯到他们的内部争论当中,搅乱队员们的生产节奏。
  储知青倒好,一来就直接攀扯到了队长的本家婶娘,能耐得他!
  “好好种地干农活,为国家和主席同志献上爱国粮,不就是为革命事业添砖加瓦?!”夏卫民黑着脸驳斥道,“你现在耽误生产不说,还大肆指责劳动人民,你这是对贫下中农不满还是对组织不满?”
  又不是只有储知青一个人会扣帽子,既然他不想消停,夏卫民就让他知道知道厉害!
  这么大一顶帽子扣下来,储知青难免有点发慌,但更多的是愤怒:“我没有耽误生产!第三小队的革命氛围不浓,你们这些老知青不想着提高队员的革命意识和觉悟,只顾着眼前的柴米油盐,你们这是自私自利!违背斗私批修!”
  不知道什么时候来的林建设幽幽地回道:“我看你这是站在贫下中农和农业生产对立面的反革命倾向!”
  夏卫民头皮一麻,心里发苦:到底还是把队里的干部招来了。
  “队长,这事……”
  林建设没听他说完就打断了他的话,板着脸说道:“还不赶紧干活?下午就要开始麦收了,不赶紧把地里其他活儿先干完,是想耽误农时被队上当典型么?!”
  每个大队都是有典型指标的,而这年头一旦被当做典型,成分坏了,日子也不会好过。
  但根据老知青对林建设的了解,提挑大粪之类的脏活累活肯定是真的,送人去当典型就明显是吓唬人的了。
  除非他们真的不像话,不然他做不出这种毁人的狠事儿。
  老知青们都松了一口气,知道他这么说就是不会计较的意思,便四散开来继续干活了。
  而直面老大哥和队长双重暴击的储知青则梗着脖子一副不服气的样子,还要跟林建设继续掰扯。
  林建设懒得跟这个拎不清的知青多说,撂下一句话便直接转身走了:“要么老实干活,要么下回典型就是你。”
  一招制敌,干净利落。
  队长又不是吃闲饭的,他忙着呢好吧!马上就麦收了,该怎么分配劳力怎么安排时间,都有得是让他操心的,一个翻不起浪花的知青而已,要不是远远瞧着好像牵扯到了大伯娘和三婶,他都不稀得过来的。
  有跟小知青较劲的那点功夫,他干点啥不好呢?
  来给爸妈送水的喜妹望着建设堂哥离去的背影啧啧称奇:人类原来这么神奇的,两副面孔换得这么干脆利落反差大!
  之前她看他在林老头和林二伯面前的怂样,还在心里偷偷琢磨呢,就这怂样当队长还怎么管得住队员和知青们?
  没想到,他在外头完全是另一个样子了,看起来还挺能唬得住人的。
  这不,之前还梗着脖子不服气的储知青就被吓唬住了,怂了吧唧地拎起锄头继续干活。
  另一边因为学校放了麦收假而回来地里帮忙干活的二妮心里则满是郁闷:重生回来还没多久,她就觉得很累了。说好的重生的最大好处就是预知了未来的走向,可这辈子的发展趋势跟上一世完全不一样,原本一直把一家人栓在一起的爷奶就这样轻而易举地分了家,而且,原本她一直以为她们姐妹三个都是或即将是因为爷奶才辍学,这辈子竟然知道辍学的事都是爸妈干的……
  上辈子一直到她死,林家都没有分家,所以她死前和重生后一直渴望期盼着分家,以为分家之后没了林老太他们的“剥削”,二房的日子就会好过起来,三房就不会因为穷和想要讨好兄弟侄儿而把她卖掉。
  可是,分家才短短几天,二妮就发现,事情远没有她想象中的顺利。
  这次分家的直接导火索可以说是二房,或者说二妮本人,其他几个叔伯见了二房的人都没有好脸色,这也就罢了,最关键的是,她卖人参得的那七十块钱被林夏生夫妻俩联手抢走了,一分钱都没给她留下,甚至还天天都对她非打即骂。
  按照林夏生和何招娣的说法,他们是在管教不听话的孩子。父母在,无私产,二妮竟然敢偷偷把人参卖了,要不是让林老头撞见,这钱岂不是就被她自己偷偷藏起来了?
  故而,分家以后的这几天,二房的大部分家务都是交给二妮来做的,几乎没有吃上过正经的饭菜不说,一不小心还会招来一顿大骂或是暴揍。
  饿着肚子在地里忙活的二妮看着轻轻松松送完水又回家了喜妹,神情不禁有些恍惚:为什么别人总是能轻易过上轻松的人生,她却百般求索努力也得不到呢?
  不过,她还有机会!
  这次下放来的坏分子里头,有一对夫妻是大学教授,前世就有一个女知青帮了他们的忙,得了他们的亲近,过几年他们平反之后,还给那个知青寄高考用的书和资料了,据说,那个女知青考上大学之后,跟他们还多有联络,得了不少的好处。
  只要她能抓住这个机会,在那之前就跟那对夫妻打好关系,几年之后这机遇就会是她的,她就可以逃离现在的悲惨生活。
  作者有话要说:  二更到了~不要嫌瘦~
  明天上夹子,所以更新时间不定,可能会为了保千字晚点更,爱你们~
  ————————————————
  康康孩子的预收叭!专栏《七十年代小知青》《穿成年代文男主的娇气包妹妹》《渣男逃婚后我嫁给了他哥》求收藏!
  ————————————————
  喜欢小甜饼的还可以看看基友文,文如其名,特别甜!
  《给自己画个男朋友》by一只甜兔
  文案:1。闻羡在父母双亡之后继承了家里唯一留给她的财产,一支破破烂烂的笔。不久后闻羡惊奇地发现这支笔画什么,什么就会出现在她的眼前。
  于是她灵光一闪,给母胎单身的自己画了一个男朋友。
  有一天沈临戈正摇晃着红酒杯在浴缸里泡澡,忽然他眼前的画面天旋地转,他沾着满身的肥皂泡泡躺在了硬邦邦的地板上。
  正当他皱着眉的时候,一个泪眼朦胧的女人扑了上来,她呜呜地哭泣:“以后你就是我的男朋友了。”
  沈临戈:?
  2。闻羡出生,从小锦衣玉食环绕,父母待她如珠如宝,所有人都羡慕闻羡。
  闻羡十八岁,这一年她父母所乘坐的飞机失事,无人生还,不到半年闻家破产,所有人都同情闻羡。
  闻羡二十二岁,她忽然有了一个富可敌国的男朋友,那个男人俊美无俦,惯得闻羡无法无天,所有人都嫉妒闻羡。
  …我曾祈求神明,神明听到了我的祈愿。
  …于是,你来到了我的身边。


第25章 
  麦收号角吹响之后,除了那种实在干不动活的老人、身体不便的孕妇和还在襁褓中的孩子,第三小队几乎全员出动,一切以抢收抢种为主。
  除了被爸妈强行拘在家里的喜妹。
  依喜妹自己的意思,她也是想去田里地里玩玩的,不说挣多少公分吧,起码不显得异类。
  而且,听说每年割麦的时候,运气好的人还能在麦田里逮到坡兔子呢!
  喜妹觉得,要是她下了地,肯定也能逮着兔子,田里逮兔子可比山上轻松多了,而且,坡兔子一般来说也比山上的野兔味道肥美得多,要是能逮到,让林老太再做一次□□肉,那滋味,保准让人食指大动口水生津。
  可惜,老两口在这点上固执得要命,死活都不让她下地,即便她说自己最近没那么容易受伤了都不行。
  按照老两口的说法,之前有哥嫂的眼红,他们俩都没舍得让老闺女下地,现在都分家了没人有立场说酸话了,就更没有让她下地的道理了。
  拗不过林老太他们,喜妹只能郁卒地继续窝在家里长蘑菇,最多能到地里给他们送送水送送饭。
  金黄的麦浪在田间翻滚,被夏日骄阳晒得满头大汗的队员们弯着腰勤勤恳恳地干着活,即便是平时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闲汉,这时也不会继续偷懒。
  毕竟,像喜妹这样说大不大的女娃娃不来干活,别人最多说道几句这家娇惯孩子,而年轻力壮的人还不干活,说不好听点,就是破坏社会主义大生产了。这时候的偷懒,就是在跟粮食作对,跟所有队员作对,不被骂死才怪!
  队员们齐心协力,赶在好天气时收割麦子,扬场脱粒,趁农时未过,赶紧补种玉米粮食,甚至有些晚稻也是到了此时才插秧。
  幸好,今年老天爷给面子,接连数日都是大晴天,让这场抢收抢种没有丝毫遗憾和事故发生,整个生产队都一片欣欣向荣的热闹景象。
  也正是因此,二妮试图接近坏分子的计划从一开始就进展得不是很顺利。
  见天被拘在地里割麦打麦,哪有时间和精力接近坏分子啊!
  而且,因为麦收的缘故,就连这段时间因分家一事而闹僵了的林家内部都暂时摒弃了嫌隙,分锅分灶了没几天,就又变成了一起做饭一起吃,只不过从原来的林老□□排变成了每家轮流来做,谁让家里暂时只有一个灶台呢?轮流做饭的话,人力分配就由各家自己做主了,二房大多是让三个女儿回家倒腾,以免耽误大人上工。
  这样一来,既要在地里干活又要隔三差五抽空回家做饭的二妮,非但没能实现自己的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