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六零开网店-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拎起自己的东西,实在不好意思,再在这里待下去。疾步奔出去了,脸和脖子都通红。
***
因为合格的东西不多,李明言只能给二癞十斤大米。
就听二癞忽然叹了一口气。
“你怎么啦?后悔没有严格把关了?现在后悔还来得及。”
二癞摇头:“不是的,我从最开始要求就挺严格的,可是总有人做不好,我想着没关系,可能是那几个人手笨,我偷偷的补上就行了,当初他们也帮我许多。可没想到,他们交上来的东西跟比着差似的,越来越不对劲。每次我想说两句,他们就说,那谁做的也不怎么样,你怎么就要了?”
二癞抹了把脸,不知是哭是笑,脸上露出一种奇异的表情:“我是不是太蠢了?这事我不能再做下去了,再做下去我就死了,两天没睡觉。刚才谢谢你,也叫他们知道我二癞,不是赚了他们粮食的。”
李明言点头,“也好,那你准备干嘛?”
“还不知道,我带你去找瘦猴吧。那小子做的可快了,每天都要跑一趟我家,生怕你把他给忘了。”
李明言背着背篓去瘦猴家,离得不远,比二癞家更接近街道,也是一座土坯房。
与二癞家不同的是,这家的篱笆整整齐齐,每个竹制的篱笆大小粗细都相等,仿佛是模具里出来的。搭的做厨房的小窝棚里,柴火也是一样的三角形,放置一样的角度,这也太符合她的审美了!
院子里只有一个老人,坐在树荫下,粗大的指节在竹编之中穿梭。袖管空荡荡的细胳膊支着,肩膀上的骨头似乎要耸出来,一看这面相,就是瘦猴的爹,或者是爷爷。
他的耳朵动了动,侧身问道:“这是谁来了?瘦猴不在家,上山去了。”
细看之下,他的黑眼珠竟是一片潭水似的黑,沤下去的眼眶里盛着的竟是全黑的眼珠,这老头眼睛看不见。
二癞回应他:“我是二癞啊。那我们就等会儿,要草蚱蜢的都来了。”
老人热情的进屋去搬凳子,搬完凳子还要给两人倒水。怎么能让老人倒水,李明言极力阻止,抵挡不住的时候,瘦猴抱着一小捆若竹叶回来。
看到李明言眼睛里溢满惊喜,“你可来了,等你等的好苦。俺家里的桶盆都快放不下了。”
为了保持新鲜,瘦猴将做出来的东西都放进水里,每天换水保鲜,现在拿出来,还是一片绿油油的,拿出来一个,形状也没变,好看着呢。
李明言看着就欢喜,上次二癞随手编了一个蚱蜢,她在手机上卖了一个好价钱,这会儿看见盛着这些小玩意儿的桶,就像看到了金桶一样的。
“你报个数吧,我该给你多少?”她盯着桶目不转睛。
瘦猴伸出三个手指:“三十斤?”
李明言二话不说,将准备好的米,借着掀布盖的机会把三十斤米再放进背篓,然后立刻又拿出来:“给你。”
得到了三十斤米,瘦猴高兴的跟什么似的,拿起就往外跑,把李明言吓了一跳,怎么回事?
就见瘦猴拿到院子里的老人面前:“爹!这是三十斤大米!是米不是稻子,你看,你看,咱们两个,五天。”
老人也笑得露出牙齿,连连说“我看看。”
他的看,就是掏出一粒米,用嘴巴去看,去感受。
“看”过之后,他也只会说好了,忙不迭的将那袋子米藏到屋里去。
愉快和喜悦的心情是会传染的,李明言的嘴角不知不觉露出一丝笑意,转头看二癞,愁眉不展的脸上,也有些笑影。
李明言不由问他:“你真的不做了吗?以后准备干嘛呢?”
“找找关系,看能不能进纠察队。”他脸上的笑意瞬间消失不见,那种对未来的不安又浮现在他的脸上。
李明言深深后悔,又提起这件事。好在兴奋的瘦猴跑回来了,他挠挠头,真像猴子在抓痒痒:“刚才太高兴啦,嘿嘿”
二癞拍了拍他的肩膀:“我懂的兄弟,我以后不干这个,你直接和她谈,不用经过我了。以后兄弟们就只能靠你照顾一二了。”
瘦猴脸上闪过诧异,还有一丝了然,然后嘴角朝下扯了扯,说:“我哪有能耐照顾兄弟们啊,我的瞎眼老爹都照顾不周全。”
二癞无奈的笑了笑,也不说什么。
瘦猴的瞎眼老爹一定要留饭,二癞不好意思留在他家,自己回去了。
李明言自己留在瘦猴家吃饭,见大爷虽然瞎了眼,可是做饭的动作非常利索,锅台也干干净净,就放心的坐下择菜洗菜?顺便一提,他家菜园也干净整齐,真不知道眼睛看不见是怎么做到的。
瘦猴同李明言撇嘴:“是不是二癞终于受不了啦?”
“要我我早跟他们翻脸了,就编个笸箩的破事,有几个是真学不会的?他们就是好吃懒做惯了,见二癞重义气脸皮薄,不好意思跟他们扯皮,就可着劲儿欺负二癞。”
李明言掐去豆角的一截虫眼,问他:“你也知道呀,那你跟二癞说了没有?就他们故意的。”
“我当然知道,他们还问我,明明随便做一下二癞就收了,我做得那么好,那么认真干什么?哼,我手艺在这呢,想做差比登天还难!”瘦猴炫耀似的,将十根手指头的指节捏的咔吧咔吧响。“也跟二癞说了,二癞不信。”
未必是不信,这不断尾求生了吗?
第40章
瘦猴的爹虽然瞎了,可是他做事那真是强迫症患者的福音,做的饭菜也无比的美味,还谦虚道:“妮子呀,我眼瞎,做的不太好,凑合吃。”
这哪儿是凑合啊,这要是凑合那姥爷家的菜色简直就是猪食。
“好吃的很,您家的米又香又甜的,腊肉也特别好吃,一点儿都不咸,还想请教您是怎么做的呢。”
瘦猴说:“我爹眼瞎,天天没事儿干就琢磨这些吃喝上,出去扫大街人家嫌弃他,其实他扫的比人家都干净。就是人家送礼了,我们家没有送礼。”
“一个扫大街的活儿有啥好抢的,你看,现在不是有更好的活计了吗,凭本事吃饭。妮子啊,你是打算长久的做不?出去可得小心点儿啊,现在查的可严了。”瞎老头以为她是收了这些东西去跑买卖呢。
“我知道,您放心吧。肯定能长久的做,而且不止草编的昆虫,只要做的好看的手工活儿,我都收。”手机空间里的保鲜功能真的是绝了,趁现在这些东西还是便宜的时候,用粮食做为交换多囤一点儿,对双方都是好事,不对,人民公社快要成立了,这爷俩儿要再多的粮食也保不住,“您乐意要粮食,还是要钱都成。”
瞎眼老头表示还是要粮食,手中有粮饿不住啊。
李明言没有办法,心想给的粮食差不多够吃九月,剩下的还是囤着钱在手里吧。
***
吃过饭,瘦猴和二癞的兄弟们已经得到消息来到了李明言家里。
都是过来打听消息的:“我们听说二癞不收笸箩了,这做的不就砸手里了吗,这可怎么办,能不能不过二癞这一道手,直接给你啊。”
李明言看向他手中竹筐里放着的东西,跟自己爹的手艺差了十万八千里,得有一大半不合格,还有一部分勉强过关,还是要修毛刺的还有接头。质量实在不怎么好。
而且他们怎么这么快就来了呢?还知道的这么清楚,她就在瘦猴家里,这事儿只有二癞一人知道。
唉。
李明言冷着脸,“去给我把二癞叫来。”
这些人中的一个臊眉耷眼的去了,李明言就坐在院子里喝茶,这边的茶才是真正的茶呢,里面泡了青嫩的毛尖,这边还是茶产区,不论有钱没钱,家家户户都有二两茶喝。
李明言叫瘦猴爹上手编一个笸箩出来,她知道他爷俩肯定不止儿子手巧,瘦猴的手艺说不定就是他老爹教的。
瞎老头做东西非常仔细,削好的竹篾在用之前,他都会从头到尾,用手从前到后,再从后到前捋一遍,发现毛刺就会用手指把它给掰下来,做东西不紧不慢的,急性子的人可能看到要着急了,每一次的竹篾相接之处,都处理的不留痕迹。
李明言看看二癞爹手里的东西,再看看那些人筐里拿着的东西,不由一阵摇头。
很快二癞就到了瘦猴家的小院子,一看他的几个兄弟围在这里,自然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不由一阵羞愧。
李明言可不管他是什么心情,前世二癞对她也很好,重情重义,她虽然不知为何,却也很领他这份情,可是如今重情重义却似乎用错了方向。
她毫无客气的开口:“二癞,咱们五天前说的是做多少个?怎么结账,你当着他们的面,和他们再说一次”
二癞无奈的复述了一遍,又劝他们:“大家回去吧,这些东西本来也就费个功夫,咱们另找营生吧,大老爷们还怕找不着吃饭的营生吗。”
“话不是这么说的,不是说好了一斤米一个笸箩吗,怎么能说不要就不要了,这不是糊弄人吗?”
他们对于这样轻松的活计都不想放弃,一斤大米自家吃一顿就没有了,可是换成钱,或者直接换粗粮,能抵好多顿的口粮呢。
本来他们自诩为做大事的材料,做这个简直耽误前程,所以做的时候马马虎虎,现在即将失去却舍不得,觉得再也找不到这么好的活计了。
李明言笑道:“因为你们做的太差了,知道具体为什么吗,你们做的太差,为了不伤你们的面子,还有和气,二癞自己做的好多替上去,现在他忙不过来了,所有就事儿就黄了,呐,这是我要的标准,你们什么时候做成了这个样子,我就还回来收。”
李明言拿起瘦猴爹做好的一个笸箩,晃了晃。
剩下的他们兄弟之间的事,就不是李明言可以管的了的。
他们本来在镇上居民们眼中,就是一个个吸血虫,光吃不干,游手好闲的,到现在为止,李明言只发现了二癞和瘦猴两个还比较勤快有责任心的。其他人显然还没有从集市上不劳而获作威作福的威风中摆脱出来。
二癞来跟李明言道歉:“对不住啊,我不知道他们会过来寻你。”
“你没跟他们说清楚,他们自然会过来找我问个究竟。你以后还能去李家庄帮我的忙吗?”二癞偶尔还要去李家庄糊弄一下她爹娘呢,不过反正事情也已经做熟了,爹娘也已经深信不疑有二癞这么个人,去不去其实问题不大,她还是希望能给二癞一点收入。
二癞自然点头同意。
***
所有人都离开了瘦猴家的小院,又只剩这瘦小的爷俩的时候,李明言问他们:“庄上有杀猪的吗,想买肉吃。”
这个时候不年不节,很少有人舍得杀猪,她也不报什么希望,只是随口一问,没有想到这瘦猴却给了她肯定的答复:“你赶得时候真巧,今天早上我在山上碰见一头野猪,下山的时候就见他们已经把野猪打死了,已经抗回去了。不过那猪不大,可能就百十来斤。”
瘦猴家才是真正的山区人民,他们每一家都坐拥一个山头,住在山脚下。据说窑头镇的铁矿就来自于这山头中的某一个,具体哪个李明言都没有亲自见过。
跟着瘦猴,到了他说的那个人家。
一家人正对着野猪愁眉不展,猪是不能私自宰杀的,如果私自宰杀的话犯法,村干部都要连坐。必须得向生猪点交了生猪,由他们统一宰杀。实行购六留四的政策。就是一部分以供销社牌价由国家购买,另一部分留给养猪户自己向自由市场销售。
可是窑头镇已经取消了自由市场,大家都知道统购统销的价格比市场价格低了一截,生猪的收购价四毛五,市场价是九毛八!他们不想吃了这个亏,还想找买主卖掉呢。
见到瘦猴领着个丫头过来,还以为是来看热闹的。
直到瘦猴问他:“二大,你这准备咋卖?多少钱一斤?”
猪头血淋淋的,还能看出来猪嘴和家养的猪差别挺大,不知道味道好不好吃。
瘦猴他二大吧嗒了一口烟,眼睛瞅着野猪直愣愣的,费尽力气把野猪打下来,难道真的要交上去?
“咋啦你想要?七毛一斤!”
瘦猴上去就是一番讨价还价,可惜他二大看出李明言想买,死活不愿意降价,拿起乔来了。
李明言爽快道:“能不能用米换?用米怎么换呢?”
瘦猴惊呆了,这人到底有多少米啊,不管是干什么,都用米来交易,这家里是有一个大米仓吧?
二大又吧嗒一口烟,觉得自己算不明白这账了,街上大肥猪净猪肉卖一斤九毛八,这野猪肉又瘦又柴,卖七毛,卖给生猪点四毛五,大米一毛四,可是黑市上有卖到五毛的,这又该咋算呢。
见这人沉默不语,李明言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牌价活猪是四毛五,大米一毛四,您这是野猪肉,按理说卖不上价,我占你一点便宜,三斤换一斤,不过您得给我宰杀干净。”
二大也不是个蠢人,经她提醒,脑子一转,“这倒是可以,就是你要得了这么多?”
“这你就别管了,借我一个架子车保证米给够。”
事情就这样谈成了,两人当面过了称。
李明言推一辆架子车,拉着车就走了,回来的时候车上已经放了几袋大米。
生意做完之后,李明言好意提醒他:“家里这么多米粮可得看严实了,该吃的就吃,或者换上钱,我是缺现钱才用粮食的,真是不好意思。”
二大乐得呵呵笑,“这有啥不好意思,给米才高兴,拿钱去市场上可买不来恁多大米。几个侄子一块打的猪,分分不剩多少了。今年也算吃上大米,俺自己地里的全卖了余粮。”
好吧,自己根本没有余粮,把口粮也当余粮卖了,知道他不会把米藏着舍不得吃就好。如果真被以后的共产风给刮了去,那她才可惜的慌呢。
接下来,李明言欣赏了一番杀猪盛宴,猪已经死的透透的了,烧上一大锅的滚水,将猪放进去,有专门的石头给猪剃毛,这是个体力活,还有一定的技巧,不是熟练工不能干。
接下来开膛破肚,再把出来的生肉按照李明言的指挥分成大块儿。最后出的肉才九十斤。
猪下水不算在内,但是二大是个实诚人,他指挥几个妇女将猪下水都清洗干净,友情赠送一个大背篓给她装肉,连同她自己的,整整装了两背篓。
老远闻着一股血腥气。
“这可得快点儿回去,天气热,肉臭的快。”
这就不用他们操心了,李明言又借用了一趟架子车,走到偏僻的地方,将猪肉连同背篓收进空间里。
再折返回去,把架子车还给人家。
然后就同瘦猴告别,踏上了回家的最后一班火车。
即使现在是夏天天长夜短,她回到车站的时候,天已经擦黑。等在火车旁的,不只是车站那孤零零的车长,还有他的父母,还有一条驴车。
只能看见人的轮廓,可是她就是从坐在车辕上的姿势,还有爹蹲在地上的剪影认出来了。
她买的猪肉还在空间里,还有娘要的粮食,也都没拿出来,她怕猪肉放在火车上有味道,引起别人不满。
但是看看火车上的活鸡活鸭,还有一只被拴住耳朵的兔子。似乎猪肉放在火车上,也没有什么问题。
如果她上火车之前就拿出来,这会儿就不用想办法想到头秃。
最后还是想着在火车上,应该没有什么人注意她,她走到火车车门的时候,将东西从空间里拿了出来,一大袋米,还有一背篓的猪肉,有猪下水那个。
整个小镇只有她一个人下车,她扯着嗓子喊了一声“娘!”
坐在车辕上的人,巡视的目光突然停下,仔细寻找声音的来处。
李明言又叫了一声,爹娘才算找到她。连忙走到走到车门前,将她面前的背篓,还有大米拿下来。
“傻妮子哟,咋买那么多,你一个人咋背回来的,别累坏了,早知道给你说宁愿多跑几趟。”
听到娘心疼的抱怨,李明言在黑暗里吐了吐舌头,这不是没想到嘛。
***
驴车慢悠悠的回到家里,陈梅将猪肉卸下来,说:“还挺沉,六七十斤。二十块钱花完了?”
“花完了,一分钱不剩,猪肉买的便宜,我就一次多买了一点,怕下次再也买不着这么便宜的了。会不会臭啊,娘,咱要是有冰窖就好了。”她有点想念冰箱了,这大热天的,她即便是有空间,也不能明目张胆的替家里储存东西啊。
陈梅笑了,抹了把因为搬运猪肉而出的热汗,叫李明言去吃饭:“面条在后锅里给你温着,你去吃吧。怎么保存你就别操心了,娘有办法。对了,那两个皮小子都说我做的饭没你做的好吃,家里的饭还是得由你来做。”
李明言还真的饿了,端着面条看娘怎么处理那些猪肉,娘做的就是不太好吃,主要是不舍得放料,而且面条薄厚不均,青菜叶子愣是给煮的快化了,口感实在不怎么好,大概就是妈妈的味道吧。
李明言照样吃的香甜,主要是太饿了。
陈梅将所有的猪肉都从背篓里拿出来,摆放在家里所有能摆放的器具里。
厨房里点了一盏油灯,她就着那一盏油灯抓起一把粗盐粒,往肉块上面揉搓,直到手中的盐粒慢慢的变小。然后再抓一把继续揉,这样子弄还不知道要弄到猴年马月呢。
李明言三两口把面条扒进嘴里,也上手帮娘的忙,她的方法就比较简单粗暴了,拿捣蒜的研钵把大盐粒儿捣成粉末,然后撒在猪肉上面,正好可以悄悄的放上些在手机上买的盐。
陈梅也觉得这个方法不错,“这样方便,盐化得快,猪肉还有点儿热气儿,自己就化了,没撒到的地方我再搓搓,你别下手了。”
又说起陈家庄做饭的事情:“明言啊,明儿你去你姥爷那边帮忙做饭吧,娘还要上工挣工分,你姥爷那边儿才把家具挪出来,房顶扒下来,你去那边帮你姥姥,带着小明礼。”
李明言想了想,“那你跟爹,还有弟弟们怎么吃饭啊,你下工回来再做饭累不累?不然,你拿着粮食去奶奶家吃,让奶奶多做几个人的饭。”
然后又想到了一个问题,“姥爷那边亲戚没有帮忙做饭的吗?”
陈梅翻了一个白眼:“那边的族长,现在的生产队长,说你姥爷不应该带着陈家庄的地去养活李家庄的人,那地归根结底是陈氏的,说啥宗族啥陈姓。叫你姥爷骂跑了。然后你姥爷搬家,陈家庄一个帮忙的都没有,只能咱庄上的男劳力去。你爹还有你二弟,明天都去,我把棉花地里的活儿干完,棉花打顶离不了我,到时候再去。”
李明言就很好奇姥爷是怎么骂的。
陈梅说,“还能是怎么骂的,老一套。”学着陈老头的声气,“放屁!一半陈家庄的地都是俺家的!你种着我的地,那是我在养活着你,你个龟孙年年踏俺家的门槛打秋风你都忘啦?大爷,给点饭吃吧,肚里又打饥荒啦,活不成啦,是不是你个兔狲?到时候你姥爷说你什么的话,你就当没听见就成。”
给李明言乐得哈哈大笑,“姥爷以前是个地主啊?”
陈梅也笑了,“以后别说地主的话,多亏了你舅,虽然他一个大男人抠的很,他是干大事的,受重用,他可不能是地主崽子,我也沾了他的光,没划成地主崽子,才没耽误你们上学参军。可见上学还是有好处,就是我生的这几个孩儿都没那脑子。”
“大哥也要回来了,他没升上去,娘你心里难过不?”
“不难过,都是命,军、队要撤销也不是咱能管得了的。跟你大舅回来的那个小蒋还问我,你大哥想不想留在军队,能给调动调动,我想着那得熬多少年啊。回来了也好,回来了你俩夫妻团聚,给我生个大胖孙子。”
好吧,李明言的脸蛋儿红扑扑的,不说话了。
肉上面厚厚的一层盐粉,每个肉条上用剪子在合适的地方戳出孔洞来,用麻绳串好方便取用。
然后就依次码放在盆里,等到盐分透进去,就可以拿来晾干,然后用柏树枝熏肉,即便是夏天,也能保持较长的时间。
***
内脏是无法这样保存的,那样口感不好,所以第二天一早,李明言将在井水中吊着的内脏取出,准备把猪肝做了给家人吃,猪肝里的营养成分丰富,她记得一个最重要的效果,就是可以明目。
将青辣椒洗净去籽备用,然后把猪肝切片,热锅下油,各种调料爆香,把猪肝炒至七层熟,放入辣椒。出锅放盐,做出来的青椒炒干儿鲜香脆嫩,十分可口。
这可不够自己家人吃的,她又快手炒了一个黄瓜,一家人才陆陆续续的起床。
小明礼看到肉吃就很高兴,完全不知道她今天将要由着大嫂带着,离开家,去面对那脾气古怪的姥爷。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我才知道,我们这儿七十年代末期才种上花生,我妈告诉我的。她十岁以前都没有见过,也没有吃过花生。哈哈,真可怕。我居然对花生习以为常,认为它是一直都有的。
还有一更,明早看
第41章
李明言背着背篓就要出发,小妹明礼看到了,软软地问她:“大嫂,你准备去哪呀?”
“我要去姥姥家做饭,你也跟着我去。”
小明礼撅嘴:“我不去,我在家。”
“娘让你跟我一起去的。”
“娘要去吗?”小孩子都非常的恋家,李明言跟她虽然非常的亲密,但是还没有亲密到可以给予她母亲一样的安全感,可以任由她带领着去到陌生的家里去。
“娘不去。”李明言哄着她。“我带着你去吃好吃的,看大嫂背篓的肉没有?”
小明礼扒着背篓观望,的确是有很多肉肉。
李明言继续诱惑她:“你要呆在家吗?娘在奶奶家吃饭,大娘可不会给你做肉吃哦。”
好吧,小明礼屈服了,好吃的对他的诱惑还是非常大的,早上吃的爆炒猪肝,在她幼小的心里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她舔舔小嘴巴,还想吃怎么办呐。
任由大嫂牵着她的小手,两人抄近路,跨过河,到了陈家庄。
陈老头背着手,手里拿着一个烟袋锅,翘着山羊胡,昂首挺胸地视察他的领地,李家庄的人们热火朝天,正把房梁卸下来,一个个吆喝着使劲儿。
陈姥姥看见两个外甥女过来,连忙接下背篓,“明言来了,我说不叫你过来帮忙,你娘说你在家闲着也是闲着。歇着多好呀,你娘说主要叫你俩跟着吃顿好的,我说行吧,你就带着明礼去玩儿,我做饭就行。”
小明礼怯怯的,抱着大嫂的腿不放开。然后看到那一群人里有爹有二哥,还有堂哥。
就没那么害怕了。
陈姥姥揭开背篓上的布盖,看了一眼,发出惊呼,“哎呀,怎么买这么多肉啊?”
“你娘真是的,就算你大舅给了钱,攒着留着给你们花,买这么多,也放不住呀。”
李明言笑着说:“这些一顿就吃完了,放不住的,家里剩的还有一些,我娘都用盐腌了,明天再背过来。”
旁边的陈老头不淡定了,“啥?这也太费!我看房子垒起都够吃!今天就吃个心苞就够。”
李明言谨记娘的教诲:姥爷说什么都不搭理就行了,她就笑着不说话。
没有回应,陈老头没趣的走了。
小明礼抬头看大嫂,“大嫂哪个是心苞啊?”
“咱都吃,把它给吃光了。”
***
这么多人呢,哪能就一个菜,那多寒惨,20个人左右,每个人吃到嘴的还不够塞牙缝的。
姥爷可真会过!
李明言上手做大锅饭,太多人吃的米饭,不能直接用铁锅煮,不然锅底都糊了,上层的米饭还夹生,只能上大蒸笼蒸。
将米泡上,蒸笼洗干净晾干,准备工作做完之后,她用料酒把内脏腌上去腥。
看着李明言一系列流畅的动作,姥姥赞许有加,“真好,比你娘还麻利。”
“怪不得你娘非得让你过来呢,成家了,这些是该学起来。用点啥青菜?园子里啥都有,我去挖点回来,老婆子给你打个下手,杂活全包了。”
李明言从姥姥手中抢过竹篮,说:“我也去,娘交代说姥姥年纪大了,叫我懂点眼色,勤快点儿呢。咱一起去弄多点菜。”
随即叫上在厨房外踢瓦片儿的小妹。
一个瓦片儿被她砸成了圆形,地上画上线,一个人也玩得热热闹闹的,单脚蹦着把瓦片踢来踢去。
听到大嫂喊她,立刻捏着瓦片片追在大嫂身后。
祖孙三人走出家里高高的院墙,到前面陈家开辟的专门的菜地里去。陈家庄的菜园和李家庄的菜园不一样,李家庄是地势复杂,房子建的并不整齐,空地比较多。房前屋后随便哪个荒坡就种上了。
而陈家庄规划得较为整齐,院子就是院子,菜园就是菜园。整个陈家庄的菜园都规划在陈家庄的前面,一整圈篱笆围着,里面菜地一块儿一块儿的,很容易就能看出人是懒是勤。
勤快的地里菜长的好,一个杂草都没有,那些懒的,草比菜势头旺,菜长的也是稀一片稠一片,菜架子搭的马马虎虎。
“天爷!这是咋啦?哪个龟孙,兔王八孙,把我的菜园子给毁啦?”
就见有一小块明显是精心打理的菜园,里面的上海青菜叶子一片倒伏,脚印在其他亭亭玉立的菜苗中格外明显,明显是被人践踏过。番茄也被拔掉了两颗,随意的扔在地上。
陈姥姥气愤不已,可惜地去查看那两颗被拔掉的番茄,番茄秧子上还有很多青色的番茄,没来得及成熟就这么被人故意拔掉了。
为什么说故意糟蹋,因为陈姥姥家的菜园,四四方方的在中间,只有她家的有事,其他的园子都好好的,那只能是针对她家来的!
陈姥姥唉声叹气的,“也怪咱干了得罪人的事儿啊,也不知道是谁,咋就那么缺德呢?有气朝我们老两口发,这都是口粮啊,糟蹋粮食要遭天谴!”
李明言也蹲下收拾残局,青色的番茄炒一炒也也挺好吃的,不浪费。
收拾完之后,她问姥姥:“队长的菜地在哪里?”
陈老指了一个角落,“那片就是,他天天偷小学茅坑里的粪,园子是最壮的。你问这干啥?”
李明言提着背篓,就气势汹汹的朝陈家庄大队长的菜园子里去,“索要一点赔偿。”
果然陈大队长的菜园子长得最好,番茄都比姥姥家的大两分。
刷刷的摘掉了所有的红番茄,番茄不能熟透了,有一点红,就可以摘下来放首。
然后去她家种青菜的地方,也拔了几个脚印出来。
陈姥姥没有什么主意,吓得双手乱颤,“这是干啥呀明言,队长知道了还得了。再说,虽然你姥爷骂了他,也不一定是他家干的呀。”
李明言扬脸笑,“我待会儿亲自告诉队长。咱都要离开这儿了,还能被他们欺负着,憋屈的走?队长管着李家庄的治安,叫他先赔咱一点,让他慢慢的找凶手嘛。”
陈姥姥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