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七零年代玄学大师-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文瑞豪又说:“你们两个别多想,咱们就在国营饭店吃,绝对是明正廉洁的饭,我也是想让公社听听咱们生产大队年轻人的声音。”
现在国家提倡发展,走出自己的路子,已经有先进的代表村以各种形式走在前面了,各个支部和公社都在讨论如何在人民公社这个大背景下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文瑞豪的意思很明白:“你们来,咱们不说自己的事,都是为了戚家村和养猪场的发展。”
景书书看了看戚小白,戚小白的性子也许不一定会答应,但景书书觉得应该去,戚小白果然露出一副:你决定我听你的的样子。
景书书于是说:“行。”
这一顿饭果然吃的很朴素,不过来的人却都很大牌,公社主任和支书都在,用餐环境令景书书意外,就在那个她平时自己也可以去吃饭的国营商店。
店员见到她,和她打招呼,景书书笑着回答,她看到店员手指上戴了一枚银子的戒指,这个人最后结婚了?
她甚至不知道她姓谁名谁,当年也只是因为想换点布票买东西,那时候的这位店员有点高傲无礼,但对景书书的指点非常重视,这次看到她,神采飞扬,跟之前的印象全然不同。
“大师!”景书书听到这个称呼,慌忙把食指放在嘴上让她禁声。
文瑞豪发现景书书走了出来,过来问怎么了?景书书马上回答:“没事没事,遇到熟人而已,你们先进去,我马上到。”
戚小白也站在门口,其实他很不习惯这种场合,但是令他意外的是,饭局上的每一个人居然都在认真地听他的计划,并且很有兴趣。
一个公社有两千多户人,公社的发展确实是这帮领导班子要干的大事,现在上面一边要求发展,一边又强调不能走资本主义路子,所以他们听说戚家村在办厂,非常重视。听戚小白解释,慢慢理解这个盘子铺的不大,最后所有收益,除去开支和工资,全部会上交给生产队,还是集体财产,他们那就放心了,这说明,戚家村这项改革很好,不违反政策,又能调动一部分人的积极性。
景书书说没事,让他先进去继续讲,她和这个小姐妹叙叙旧。其实景书书不太喜欢这种场合,即使这帮领导和她认为的大腹便便的领导不太一样。
景书书还是无法习惯,她可是仙女,坐在一堆男人中间,都要被熏臭了。
文瑞豪和戚小白先后回去了,景书书终于松了口气。
“我说大妹子,你私底下可以这么想,嘴上可千万不能这么叫啊,要是被人听见了影响多不好!”景书书口里这样说,心里确实挺得意,看来这个姑娘听了她的话,生活变好了。
“那我叫你姐?”景书书不想再去理论她俩到底谁的年纪大一点了,就认了当姐吧,她点了点头。
“姐,我听了你的话,托人挖了老山参,还按你说的给我母亲治,没想到,我妈的病还真好了!”
景书书大概记得当时见到这个姑娘的时候她妈生了病,未婚夫那边也出了点状况,但具体怎么治病的,景书书当时可能也就根据面向随便说说,现在全然不记得了。
景书书:“嗯,听我的话当然没错。”
“哦对了,姐,你看!”店员晃了晃手里的戒指:“你别看是银的,但是传家宝呢!”
这年代,有个银戒指不错了。
“哦?结婚了,是那个你喜欢的男人?恭喜。”
“不止呢!”店员摸摸自己的肚子:“我还有宝宝了。”
“三喜临门。”景书书也替她高兴,肯听话,过得真好,以前她也给不少人指点迷津过,不仅不捞好,当那些人达不到心愿的时候,还会反过来指责和抱怨,所以,景书书由衷的为眼前的女孩高兴。
“我就说,你是我的贵人,遇上你,我的人生就变了好了起来。哦对了,我为你准备了一副手镯,一直想当面交给你,可惜我都不知道你是谁,住哪里,走,你跟我回家去取。”
景书书:“回礼就不必了。我也算行善事,如果求了回报,就不能积攒功德了。”
店员惊讶:“还有这种说法,那我真是失礼了,不过,对了姐姐,我有个认识的人很想见见你,你要不再积攒个功德,见见他?”
第106章
景书书听了店员的话; 还挺好奇的。“哦?什么人?”
“去见了你就知道; 离这里不远的。”店员又进去调查了一下包厢里面的情况; 然后神秘兮兮的走出来,“我看里面这些臭男人聊的热火朝天的; 一时半会儿肯定还结束不了,咱们悄悄去悄悄回。”
本来没觉得这件事儿有啥,但是这店员的态度让景书书又增添了几分好奇心:“行啊,你不会把我给拐卖了吧?”
“哎哟,姐你看你说啥呢?你是我的恩人; 我想报答你还来不及呢; 我怎么可能把你拐卖了呢?而且,你是大师; 我还能卖的了神仙?跟我走。”
店员找旁边一个也是店员模样的人,说了几句大概是交代工作,没过多久她就走回来,牵着景书书的手异常的热情,“姐,我都交代好了,我的小姐妹可活络了呢,保证里面的人不知不觉就会多聊一会儿,等我们回来; 肯定还没结束呢。”
景书书本来完全可以进去跟大家说说自己有事要出去一会儿; 然后再回来; 但是这个店员显然也没想着要把这事张扬出去; 而且她神秘兮兮的规划让那些饭局的其他人看不出来,有意思。
景书书跟着她往僻静处走,她倒还真不担心这小姐妹会把她给拐跑了,女孩很简单,是那种一眼就看穿的人,当年与景书书相识的情景,景书书看个面相就能知道得七八分,如今她听了景书书的话,运势好转,人生截然不同,可见并不是什么弄奸耍猾心机重重的人,所以景书书也就放心的跟着她。
没想到热闹的饭店隔几条马路的背后,竟然还有一处如此僻静的地方,距离也不远,像是一座庭院,但又没看到任何的门,走着走着只觉脚下多了些流水,流水潺潺的声音像温婉的歌声,沿着小桥走,曲曲绕绕的,移步换景,美不胜收,在寒冷的冬夜里,流水声源源不绝,却不萧索,感觉生机盎然。
景书书想,这里是哪里?不过她也不急着问,因为答案很快就会解开了。
果然经过一个亭台以后,沿着一道九曲十八弯的桥走过去,景书书终于看见了一个人影,在一个昏暗的路灯下面,那人穿着棕色中山装,沿着河边在踱步。
两人走到近前,店员说:“爸爸,你果然在这散步呢?”
那个她口中的爸爸抬起了头,仔细打量景书书,显然对这个陌生人观察着。
景书书也观察着这个人,他打扮得十分文质彬彬,双鬓间白发已斑驳,但整体气质却不老,脸上皱纹也不多,虽是中老年大叔,却没有任何油腻可言,戴着金丝边眼镜,在路灯下还反着光。
店员说:“姐,这是我公公,他晚上都喜欢来这里散步。”
公公客气说:“消消食罢了。”
“爸爸,这就是我跟你说过的那位奇女子,自从我见到她以后就转运了,您不是一直很好奇吗?今天也是巧了,我刚好遇见了她,想到您的好奇心,我就硬着头皮把她给带过来了。”
“您好,我叫霍功,是小兰的公公。”
景书书不自觉的就回应:“你好,我叫景书书。书本的书。”
“姐,你名字真好听。”
“小兰以前就跟我提起过你,说你很神奇,只见了她一面,就猜到了她背后的人生,指点了几句,就扭转了她的悲惨命运,扭转了她的霉运,于是我便对你有几分好奇。在我印象里你是世外高人一般的存在,经常是蜻蜓点水,在人的生命中一闪而过,不露痕迹。小兰也是机缘巧合才会遇到一次,我真没想到还能再遇到一次,小兰,这是不是你们之间命运的安排啊。”
景书书被夸,含蓄地说:“伯父,你说的有些夸张了,我也不是什么世外高人,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我就在戚家村,也是咱公社的一员。说什么遇到不遇到的,这次我来交公猪,以后我还回来赶集,经常能在镇上跑一跑的。”
“如此,甚好啊!缘分。”
如果是文瑞豪说这话,景书书会莫名奇妙的感觉很排斥,但眼前这位老者谈吐高雅,缘分二字一出口,反而更添风雅。
“霍伯父,找我是否有事呢?”总不能真的是因为听过就像见一面吧,那真是唐宋诗人的风雅了。
“你是师出名门,还是自学成才?观人面相,哦,现下时机敏感,你不答也是可以的。”
景书书低头:“算命而已,常言道,观人观相,回转说话。总不会错的。”大部分算命先生也就是这样,说些似是而非的话,看似高深实则狗屁。
小兰忙道:“姐,你这绝对是谦虚,您的话字字都是真言。”
“景书书同志,我看你也真的不必谦虚,我确实非常好奇。”
景书书哈哈一笑:“行吧,如果我能帮你的话。”
霍功也微笑:“看看我的面相,说两句。”
小兰:“姐,你也知道,现在破除封建迷信,咱悄悄说话,可不敢给人听到。”
景书书点头表示知道,心里还在想,刚才不知道谁差点大庭广众下叫我大师啊。
霍功:“面相学是一门极其古老的学问,面相可以反映一个人由内而外的状态,有时候面相里面也暗藏着很多玄机,我其实特别感兴趣。”
景书书:“您搞这方面的研究?”
“退休了,闲来无事,总是喜欢东西钻营,遇到感兴趣的就看一看。”
“我公公很爱学习,退休以后更是有大把的时间可以用来读书写字,经常手里捏着书就来到这湖边。是不是特像以前的诗人?”
是的,霍功手里是夹着一本书的,景书书已经看到了,饭后消食散步还读书,看来是个文人。
小兰的话逗的几个人都笑了,收了笑容景书书严肃正经的开始观察老人的面相。
“那就失礼了。”
憨态可掬,脸圆润亮泽,显然是一个后半生都幸福丰裕的人,看上去没有什么烦恼,也没有经历过什么大波折?即使是60岁高龄,也依然精神健烁,很难判断,是因为退休以后恢复得好,还是因为本来就如此。
“怎么看伯父都是大富大贵之相,面相方正,面色也好,右脸较紧收,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甚强,山根高额头厚眉毛丝有几只方向不一致,都是大富大贵守得住财之相。在这年代,可以说是很幸福的人家了。”
“都是好话?”
“据实以告。”景书书不否认,她也见过很多人,听不得好话,每次听了,都以为她是为了说好话而骗他们。
“说得好,听的也愉悦。谢谢你,景书书同志。”
和别人不一样。
“听说帮人看命折阳寿,我这饭后散步什么也没准备,”霍功摸摸身上,只有手里一本书“这个。。。”
此刻书被亮了出来,书上面清楚的写着:“frenkenstein”
“这是雪莱的小说?”
“对,不嫌弃的话。。。”景书书读得懂英文,这让霍功十分意外。
“谢谢。”景书书不客气的收了 ,那个爱学英文的戚小白应该会喜欢。养猪场五元老都说最不爱跟戚小白一起守夜,他一句话不说,还老是用那个半导体听一些叽里咕噜的玩意儿。戚小白不在的时候,他们就可以拿那个收音机听点戏文,多有意思啊,一夜很轻松就过去了。
霍功从胸前口袋掏出一支钢笔,在书的扉页添上了to景书书。
“给你起名字的人,一定希望你饱览群书。”
景书书打趣地说:“我没有辜负他,读书的数量倒是不少,可惜了,漫画看的比较多。”在二十一世纪。
三个人呵呵一笑,小兰说:“我也喜欢看连环画,还喜欢收集呢!”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爱好,其实漫画的内容不一样,但漫画本身令人愉悦。
霍功签好名字,就很郑重的把它当做礼物送给了景书书,可以看霍功很爱惜书本,因此这书像新的一样,景书书觉得这个礼物非常贵重。橙黄色的封面像一道柔和的光,点燃了知识的火苗。
景书书双手捧着书放进自己的包里,然后从里面掏出了一张纸和一只毛笔。旁边就是小桥流水,景书书俯下身子沾了一点清澈的湖水,然后在黄纸上写了一个“福”字。
等晾干后黄纸上的字已经全然消失不见了,景书书拿出包里的小香囊。把里面的花瓣和香精掏出来,然后把黄色的福纸折成很小很小的一块,塞进香囊里面,“不嫌弃的话,就当个护身符吧。不用也是可以的,绝对不是负担。”
太多算命先生尾声总是送东西收钱了,景书书怕被误会,虽然他心知霍功这种人应该不会误会。
霍功双手尊重的接过了这个护身符,“谢谢你,我会好好保管它的,它是很重要的东西。”
跟霍功的这一次见面,对景书书来说,是一次蛮奇妙的缘分,因为一次算命相识了一个信徒,信徒又介绍新的信徒,这种事情在她慢慢的人生长河中屡见不鲜了,不过啊,难得遇到这么虔诚的两个人。跟这种人相处交往聊天,甚至只是简单的打个招呼,问候一下,都是非常舒服的事情。
店员小兰嫁给了这家人,想必也是大富大贵,生活无忧吧。
而经过了这些事,景书书回戚家村去,又要投身到养猪事业中。马上要过春节,千万不能给猪冻着,好好过个冬天,春天就可以有收获了。
过完腊八,很快也就到了小年,知青点的建设基本全部完成,文瑞豪叫董助理来养猪场找景书书。
“景书书同志,房子建好了,快来选房吧。”
第107章
“景书书; 文队长这次绝对优待你; 等过完年知青来了; 再挑就不好挑了。”
董助理带了材料来,景书书扶着景大壮; 一起站在新建的知青点前面,房子崭新新的砖瓦结构,设计的也十分现代化,看起来很大气,原本是要盖小二楼的; 资金不够换成了一排平房; 地面垫高大概半米,有水泥台子。文瑞豪说将来有需要会在上面盖二楼; 已经按景书书的图纸预留好了承重墙。
墙刚刷好,崭新的白色,在太阳下看着,真亮堂,相比之下,景大壮前面住的土屋子简直就是摇摇欲坠的危房。
“爸这下好了,以后您就住这儿,冬天暖和,咱们再找个光线好南北通透的房子; 夏天还凉爽; 这房子里面也可以生活; 等下次赶集; 我去买个生铁的好炉子,再也不用担心冬天出出进进的时候冻伤了。”
“闺女,你咋这样说话呢?这房子是你选,选了你住,你看这房子多好,爹看了心里也欢喜,你以后再也不住不用住清泠庙了,那边背阴,太阳不多,周围又空旷,冬天还风大,太冷了,你住这儿啊,咱俩挨得近,爹也就放心了。”
景书书原本是不打算搬家的,清泠庙她住的好好的,而且还自在,每天指挥那些个清鬼帮她干活,别提有多爽了,最重要的是谁也不知道戚小白在那给她当保姆做饭,这要是搬过来恐怕就没这好事儿了。
在当年建设知青点之前,景书书答应过大壮要搬回来。临时变了卦,不遂他老人的心愿,恐怕确实不太好,自己过来是借了他女儿的名头才能在这70年代落户扎根混社会的,说了的话也不好不算吧。
景书书当然也没太感到为难,毕竟这地方位置要比清泠庙好多了,搬过来那肯定都是这里更好,将来知青来了,能有一大堆上过学的人住在里面,她这个包租婆虽然不收房租,但难免也热闹很多,而且,景大壮如果有年轻人陪着,身体肯定会比现在好,年轻人的气,对于年迈老人实际上是非常正面的力量。
跟鬼热闹不如和人热闹,景书书还有点期待将来的知青呢,刚好借这个机会和戚小白保持些距离,免得影响他的人生,景书书只有十五年,不好耽误这里的人。
戚小白听说知青点建好了,让景书书去选房,他好像显得比景书书还要开心,“书书,你终于不用住在那阴冷的庙里面了,你家屋子那方向多好呀,太阳光第一个照射到的地方,而且地势也高,房间又朝阳,冬暖夏凉。最重要的是挂上门牌号,你的户口里就会正式出现戚家村的门牌了。”
这倒是景书书之前没有注意到的一个问题,果然没多久,文瑞豪就通知她带着户口簿过去。董助理把大大的户籍科章敲在她的户口簿上,将她的地址改为戚家村东组28号,正好与那楼房门口贴的小铁皮上的字一样。
28号,就是这10间房子从101~110全是她景书书的地界。
真爽。
公社当年答应她的全都实现了,5年以后这房子就全归景书书,到时候,景书书就把这房本送给景大壮,算是这一世当他女儿的回馈。
“爹,您的意思我住这么好的房子还把你留在那旧屋里,您觉得我这个做女儿的能做得出这种毫无孝道的事儿吗?”
“没事儿,书书你是女孩子,而且爹以前都没怎么对你好过,这一次你就让爹……”
“爹,过去的事情都过去了,现在是现在,我可忘记我做女儿的本分啊,再说了,你就不怕村里的人说我是个白眼狼吗?”
景书书知道这一招最奏效,农村人最怕的就是别人的风言风语,尤其像景大壮这种,以前重男轻女带来了不少祸根,从来都生活在别人的话茬里面,阴影很大。听了景书书说别人会风言风语以后就更怕害了自己这个闺女。
景大壮这个闺女,自从出现以后好像也没少惹事儿,他知道闺女做的都是正经事,但风言风语却从来没停过,如今要真是不住这好房子让闺女自己住,那引来的风言风语恐怕还是更多。而且是板上钉钉的那种恶评。
董助理听到他们父女俩你一言我一语的,心里急“文队长早就想到你们俩要因为这件事儿争执了,他向公社打听了市里派来的知青名单,一共只来七个。”
“只来七个?”
“对呀,也就是说有三间房还空着呢,文队长说了让你们先住两间,父女俩一人住一间。”
“景大壮,你这老房子啊,也确实快塌了,该修修了。文队长说让你们自己想办法修缮老房子,等修好了,你们再退一间给大队就行了。”
“只来七个知青,我们占两间房,那就是说还空一间喽?”
“以后还会有知青来的呀。现在的分配都是暂时的。这个事情文队长后面再安排吧。好啦好啦,你们先去选房,要我说,就是靠边的那两间最好了,每一间都两个窗户,南北通透,太阳头两个照到的房子。冬天不要太暖和。”
景书书登记,决定了先住这两间,让爸爸住最靠边的一间,阳光最充沛,自己住第二间。等手头宽裕了确实可以着手修缮以前那屋,再怎么说老屋也比新屋子大一些,如果修好了万一弟弟过年过节要回来也是可以落落脚的。
“哦,爹,对了,咱们现在就可以着手搬进新房了,听说小弟过年也要带着女朋友回来,我这新房就先让给他们住,我还是住清泠庙,等过了年小弟回去工作,我再搬过来,你看如何?”
父女俩这就商定了过年的计划和安排。
不过,戚家村村民都不是省油的灯,有眼睛的都看得出来,这新房盖的那是一等一的好,不少人嫉妒的眼睛要出血,这不马上有人写了举报信,告到文队长那里,说景书书占用公共财产。
很快,就闹到了村委会不得不开门红的日期。自从戚家三房交出共同印章,这还没一个月,村委会的人还是新崭崭的新人,也没啥调解经验,很快就搞不定了。
村委会通知景书书来一趟,配合调查,这天也正好是村里通知大家去领新春物资的日子。
不过,似乎有人不太乐意景书书过去,把村委会的地址说错了。来通知的人说自己是受村委会之托叫景书书过去,景书书差点没戳穿他,一看就是个毛头小子,不知道受了谁的教唆,景书书不和孩子理论,她要去会会这个带话的人。
一路上,景书书看大家热热闹闹的去队委,个个都是喜气洋洋,显然,公社发物资所有人都很期待,辛苦忙碌了一整年,终于可以领取一些平时买不到或者舍不得买的东西,按照惯例,往年发的都是一些油,肥皂,毛巾,有时候还会发一些白糖。反正是村里人自己地里长不出来的东西。
景书书也挺期待的,却发现自己要去的地方离那个热闹的地方越来越远,走着走着就上了山路。
因为算是有所防备,景书书走得异常小心,随时观察着周围的动静,大白天,山道上人确实不多,再加上大家都去领物资了,没人走这边来,对方看来是准备好了,时间点都掐好了,不过准备的有点粗制滥造,还派小孩子来传话,太容易露出马脚了。
大冬天,又下了好几场雪,山里没人走,景书书深一脚浅一脚,总算在雪堆里找出安全的正中间位置,山路是人走出来的路,也没石头砖块,没走多久,脚下就生了泥。
山道两边树上都压了厚厚的积雪,如果真当做美景来看,还真是美不胜收,但景书书现在只能把他们当成一个个潜在的危险。
还不知道前面有什么牛鬼蛇神呢!
小噪自从能力变强了以后,经常见不着鬼影,但难得她今天在景书书身上:“我等着看热闹呢,看看谁骗你来这里干什么?”
小噪还是不改她闲言碎语鬼的本质,一边走路一边跟景书书说她听到的村里的八卦。
突然,似乎有什么声音,连小噪都不吭声了。
景书书也听到了,但装作没有发现任何异常的向前走,终于在走到上坡的时候,突然脚下一滑,景书书没有借助自己的任何能力,单凭身体自身反应滑倒,在临触地的一瞬间,她看见一个身影突然出现,站在一个安全位置准备给她的滑倒来个推波助澜,她甚至看见那人已经伸出了手。
景书书深吸一口气,身轻如燕的在接触地面的瞬间一个翻身跳跃腾空,借着雪坡上方的一棵树,站上了安全位置,而那个伸出手的人却被景书书拉了一把,一时失去了重心,一个趔趄反倒滑倒在景书书差点滑倒的位置。
这个位置选的很好,一旦滑倒就起不来,因为是在山坡上,除了山坡顶端有棵树,其他地方都是光秃秃的,因此一滚就滚下山好远。
小噪全程看着,在景书书快要滑倒的时候还有点担心,但看景书书那个漂亮的翻身和反拉,再看使坏的人反而掉下去,忍不住哈哈大笑。
“那是谁啊,在滚雪球吗?”
景书书:“不知道,”然后她爬上了树,对着下面的人喊:“今天雪景不错,你好好观赏。”说罢,就疯狂摇曳树枝,厚厚的雪一块一块的打下去,疼的那人哇哇乱哭。
听声音也听的出来,那不是何春桃是谁。
第108章
小噪:“怎么处理她?”
景书书向下看看:“她穿的够多; 应该不至于伤筋动骨; 不过滚了好几圈; 估计得歇一阵子了,等她冻得受不了了; 会自己回去的,咱不管她。”
景书书判断何春桃不会出事,而且她还不用自己走下山,省了不少脚力。
景书书自己走下山,随便问了几个人; 朝正确的村委会方向去了。
景书书过去一看; 好家伙,不知道的还以为去了新的妇女委员会呢!
一大堆女的围在队委办公室; 在门口里面也有不少人,自从文瑞豪决定成立村委会专门解决家长里短以后,他自己倒是落了个清闲,就不怎么在办公室待了。除了每天跟农民一起农忙调查生产,剩下的时间就在办公室后面的集体宿舍里面办公。
所以这个办公室,就变成了村委会所在地。
景书书意外的是,她在村委会的成员里面看到了几个熟悉的人,一个就是原妇女委员会的妇女主任陈杏,另外一个最让她意外的; 是戚小白的爸爸戚为家。
看到景书书来了; 谁也不敢说话; 显然景书书当年怼天怼地混入各个事件中还全身而退潇洒的能力大家都听过。不过; 虽然不敢大声说话,但是窃窃私语一直没断过。
“不好意思,来晚了,路上有点事耽搁了。”景书书说着,脑内呼唤小噪:“帮我看看,人堆里谁的表情最意外。”
小噪很快回复:“有三个。”
“行,记住,等会我找他们。”
“景书书你好,又见面了。”陈杏跟景书书算是比较相熟的。“我们妇女委员会,现在在协助村委会的工作,村委会刚刚成立。公仆们还没上手。”
陈杏的话里听得出,戚为家应该就是村委会的“公仆”之一,其他几个人她面熟,一时半会叫不上名字那种。
景书书已经在公开场合跟戚为家见过好几次面了,但从来都没有正式的打过招呼,即使是跟戚小白关系那么好,对他的这个父亲还是很陌生,她对他的印象只停留在沉默,不苟言笑,不从善如流上,其他的就一无所知了。
她没想到这个自发报名,然后由公社选定人选的村委会班子里面能看到他的身影。可见人民公社还是公平正义的,不会因为大房的鸡飞狗跳而影响戚家其他人。这不陈杏就是典型,她是大房家的媳妇儿,完全没有受到大房宋爱梨事件的影响,还在妇女委员会里面工作。
景书书想这时候的人们还是朴素,不像古时候株连九族,也不像后世因为一点关系而影响仕途。
“是这样,有人写了举报信,我们找你来,了解了解情况。”
“我来了,找我啥事儿,听说大家看我住上新房了,眼红,我过来听听,是谁说的。”景书书对陈杏点了点头,然后转身对其他人说。那些窃窃私语犹如隔靴搔痒,她决定来个痛快的,看看谁跟她正面互怼。
没人说话。
“哟,怎么没人说话了?写举报信不是写的挺活跃的吗?”景书书本来今天也没空,还是因为村委会这边发过年用的粮食,他早早跟爹说好了帮他领,顺道处理一下关于她被举报的事。不过从早上何春桃制造的那场意外来看,何春桃本来的计划是让景书书来不了,那这些妇女就可以一面倒的开□□会了,现在景书书来了,还趾高气扬,显然某些歌合唱?何春桃串通好的不知道计划有变,还没想好对策,因此,气势上已经弱了一截。
陈杏说:“景书书,你先进来看看吧。有好几个村民都写了举报信。”
景书书走进办公室,戚为家手里捏了一大叠信纸。
景书书对戚为家有种特别的尊重,戚为家好像对景书书也不反感,他拿起信纸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景书书同志,你看看吧。都是一些大家对你的意见,今天就让你过来,也没别的意思。如果能给大家解释解释。让大家都满意,我知道这很难,反正解释解释,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