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三三-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都能蹦上墙头去。”

    话说的这样难听,也是姚老奶一贯的做派了。或者说,姚老奶,她从来就没正眼看过这几个孙女子。姚小疼姚小改气得脸通红,姚三三忍不住发飙了。

    “奶,你横竖也是没眼看咱姊妹几个,从小到大你也没照管过咱们,我爸妈走了,就剩咱三个小孩在家,你问都没来问过一句,死活你都不管。你今天来到就骂人,伸手就要钱,你不觉着脸臊?不觉得亏心吗?”

    姚老奶一听,气得就一蹦多老高,咋呼起来:“我有什么好亏心的?我不过是要帮你收着钱,我还不是为你一家子操心?你爸妈不在家,由着你几个丫头片子作死是吧?谁准许你拿钱出去用啦?”

    “钱是我挣来的,我爸妈答应了的,就算我败祸了,也不用旁人管,我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奶你既然没眼看咱姊妹几个,你就别来掺和咱家的事!”姚三三攥着拳头,两只胳膊气得发抖,叫大姐二姐:

    “大姐二姐,走,咱一块上街花钱去!咱家的钱,咱想怎么花怎么花,谁也管不着!”

    姚三三咣当一声锁上门,费劲地想把装姐猴的桶提到自行车后座上去,人小就吃力,姚小改几步过来,跟她合力把桶放到自行车后座上,叫姚小疼:

    “大姐,推车走!”

    姚小疼没急着去推车,而是走到猪圈门口,把姚小改搅拌好还没顾上喂的猪食倒进猪槽里,拍拍手,从姚老奶身旁从容走过去,推了自行车就走了。

    看着锁上的门,姚老奶简直气得咬牙切齿,恨不能咬谁一口的样子。姐妹三个却都没有回头去看姚老奶一眼。偏心的人不缺,能偏心到姚老奶这个程度的却不多。要说她们这个奶,也实在叫人心里凉透了。

   

    跟姚老奶吵了几句,三姐妹心情便不是太好,一路上匆匆走路,都不怎么说话。姚三三指着路,她们赶到实惠小吃部的时候,杨广州的摩托车正停在饭店门前,一路上靠两只脚走,又叫姚老奶耽误了一会子,姚三三免不了担心时间晚了,耽误杨广州。

    三姐妹停好自行车,正合力把桶从后座拎下来,杨广州从店里出来了,看见三姐妹,便微微一愣,随即就笑了。

    “三三,来到了?我正寻思你不好拿,想去迎你呢!”

    杨广州一边说,一边眼睛就直往姚小疼、姚小改身上转悠,终究忍不住问:“三三,这两个是你姐?”

    “我大姐二姐。”姚三三忙着介绍,“大姐二姐,这个是帮咱们忙的杨大哥。”

    姚小疼跟姚小改都是聪明伶俐的,一听就赶忙打招呼:“杨大哥好。”

    “好,你们也好!赶紧进去歇歇。”杨广州扭头朝店里扬声叫道:“北京,赶紧出来,小朋友来到了。”

    姚小疼刚想去拎桶,杨广州抢先一步,伸手把桶拎了起来,说:“走了一路,先进去坐,喝口水。”

    杨北京穿着厨师的白衣裳,没戴帽子,从店里走了出来,看见姚三三,便笑了笑,说:“才来?进来吧!”

    姚三三听着有点忐忑,就说:“杨二哥,我们没事先盘算好,是不是来太晚了?”

    “不晚,晚不了。”杨广州抢着说,“我早一会子晚一会子,都行啊,又没人规定几点。”

    “怕耽误你旁的事。”姚三三说,转脸给大姐二姐介绍,“这是杨二哥。”

    姚小疼、姚小改就跟杨北京问好,杨北京看了看她两个人,点点头,问姚三三:“你姐?”

    “我大姐跟二姐。”

    “嗯,我还寻思,一个人肯定不好拿。”杨北京倒没怎么盯着俩姑娘看,稍稍一笑,习惯性地耷拉着眼皮说:“都进来吧。”

    进了饭店,杨家兄弟看样子刚吃过饭,杨北京习惯性地问姚三三:“吃了吗?”

    “吃过了。”

    “今早烧的豆浆,你想喝自己去舀一碗。”

    “行啊,我正好渴了。”

    姚三三跟杨北京熟悉了,在店里已经算是自在的了,便也不客气,就进了厨房,杨北京跟着她进了厨房,舀了三碗豆浆,自己端了两碗出去,姚三三端着一碗,已经不是很热了,她走着路就喝了几口。

    “糖还是盐?”杨北京朝着姚小疼跟姚小改问了一句。

    “啊,我喝白豆浆。”姚小疼说。姚小改喜欢喝咸豆浆,姚三三是知道的,就跑回厨房,捏了一点盐撒进姚小改碗里。

    姚三三早已经熟悉了,姚小疼跟姚小改多少有些局促,默默喝豆浆,倒是杨广州不知为啥,总有几分兴奋的样子,站在一旁看着她们。直到杨北京无奈地翻了翻眼皮,说:

    “哥,你还不走?”

    “噢,要走要走,真得走了。”杨广州说着,去把姚三三桶里的姐猴捞出来,装进一个带盖的塑料桶里,拿秤称了,说:

    “十一斤六两。三三,你一晚上就收这么点?这能挣多少钱,还不够你挨累费事的。”

    “我本钱少,再说头一回,也不敢多收。”

    “没本钱,不行叫北京先给你拿点用。你总得收个二三十斤,才能挣钱吧?”

    杨广州自己也觉着时候不早了,就把塑料桶放在摩托车后边,那车后边扎着自家做的铁架子,把塑料桶放进架子里,正合适。杨北京一边骑上摩托车,一边笑眯眯地对三姐妹说:

    “我晌午饭前就回来,你三个别忙走,等我回来给你钱。”又叫自家弟弟:“北京,你招呼好三个小妹,去买点水果糖块啥的,招待好了啊!”

    姚三三总觉着今天的杨广州格外热情,热情得有些过火了,平常她来,也不是这样啊?她心里稍稍一想,便明白了几分。杨北京还是小光棍,还没说媳妇,杨广州这是看着她家两个姐好啊!啧啧,贼心眼来得可真快!

    话说她两个姐是真的好,姚家的闺女,都随了张洪菊的白净清秀,长相都十分好。不过,而今姚小疼才十六,姚小改更是只有十五,不知道她们自己会怎么想,再说,杨北京并没多热乎,就那杨家大哥在旁边热乎,那有什么用!当然啦,杨北京这小伙的确是不错的。

    姚三三决定,顺其自然,静观其变。

  ☆、第24章 护三村

    杨广州一走,三姐妹就在一块商量;她们家里头还有旁的事,打算了下田干活的;还不是为着躲姚老奶;才一起出来的;总不好三个人都在店里这样等着。姐妹三个便悄悄地商量了;姚小疼、姚小改先回家去干活;姚三三在这等着拿钱;不拿钱,今晚上就没本钱收了。
    姚小疼就把这话给杨北京说了;杨北京耷拉着眼皮;也没反对,姚三三个儿小,骑不好那样大架子的自行车,就叫两个姐骑回去。
    杨北京把她两个送出了门,看着她们骑车走了,转身就进了厨房;去收拾准备他那些菜。实惠小吃部不卖早点;除了偶尔有早上来买熟食;或者来吃碗面条的,早上没什么人来,但早上的事情并不少,早早买菜,择菜洗菜,该切的切,该煮的煮,当天要用的菜都要准备好。
    “这时节,主要是晚上忙,我跟我哥都忙不过来,中午有时人多些,有时少些。我哥卖完了姐猴,正好赶回来跟我忙中午这一茬。”杨北京一边忙碌,一边跟姚三三闲聊。
    有姚三三帮忙,杨北京便主要收拾荤菜,杀鱼,切肉,这些活不能叫姚三三一个小女孩子干,那些蔬菜啥的,像择芹菜、洗豆角、刮姜剥蒜这些零碎活,就放心交给她了,姚三三以前也给他帮过忙,杨北京知道,这小丫头人小力气小,干活却是不敷衍的,很利索。
    “你家姊妹三个?”杨北京继续闲聊。
    “嗯,两个姐,大姐十六,二姐十五。”
    姚三三却对这个问题多了个心眼儿,他问这干嘛?是随便问问,还是有旁的目的?
    “上初中?”
    “都不上了。大姐小学毕业,二姐就没上过学。我爸妈……没给上。”
    杨北京知道她父母不重视闺女,不然姚三三小小的人,也不用自己挣学费,就不再说这个话题。
    临近中午,饭店里已经开始有客人来吃午饭,杨广州回来了,笑眯眯地把三十八块三毛钱递给姚三三。姚三三赶紧说:
    “杨大哥,你帮着我带去,帮着我卖,麻烦你太多,这钱我不能都要着,我每趟抽两块钱给你吧!”
    杨广州咧着嘴直笑,说:“你这小丫头,多说话!我就是顺个便,再说,我就算再想挣钱,也不能挣你小丫这点钱吧!”
    “拿着吧。”杨北京说,“互相帮忙。你在这帮我干了一上午的活,我难不成还得给你发工资?”
    姚三三摸着头笑。
    
    姚三三拿着钱,一路上脚步轻快到了家,一进家门,姚小疼、姚小改已经从田里回来了,正在做午饭。姚三三就把钱给两个姐看。
    “三十八块三,咱一晚上挣了十二三块钱。照这样算,这个姐猴季,顺利的话,咱应该能挣到三四百块。”
    “就是本钱少了。”姚小改说,“要是多收点,挣钱就更多了。今晚上先去给大姐买个手电筒,七块半钱,剩下的,全拿去当本钱收姐猴,钱都是慢慢挣多的,用不了几天,咱本钱就足足够了。”
    三姐妹相视着笑得开心,各人都闪烁着一双小财迷的眼。
    三姐妹下午没下田干活,收拾了一会子家务,早早就一人一把小镢头,去村外树林子里刨姐猴,一下午,三个人刨了74个,刨姐猴费劲些,累得膀子疼,但白天不能逮,这样看收获还是很不错的。
    照例是她自己先逮一会子,赶到天晚,姚三三就蹲在昨晚的位置开始收姐猴了。她尝到甜头,今天晚上胆子大了,把家里原先剩下的七块多钱也带来了。
    昨晚上卖给她的小孩,今晚一见她在那儿,不用招呼,就自动过来卖给她,还会介绍旁的小伙伴也来,小孩总觉着跟小孩亲近,况且他们会觉着,姚三三一个小孩也来收姐猴,怪有意思的,自然就奔着她来了。
    姚三三跟前总是围着几个小孩,这几个卖完走了,那几个又来了,一会子工夫,就收了那老些子。到十几点钟的样子,姚小疼、姚小改还没回来,姚三三看看身上的钱,还剩下六七块钱,也就是说,她已经收了有三十块钱的了。
    又有两个小孩过来卖,姚三三蹲了一晚上,腿都有点麻了,便索性坐在地上数起来。
    “你这小孩,哪个家的?怎么净跟我捣乱?我说我这两晚上怎么收的少了呢!”
    忽然一个男人的声音冲她嚷嚷起来,姚三三诧异地一抬头,黑乎乎的一个人影站在她面前,看不清脸,姚三三察觉这人像是来找茬的,索性举起手电筒照了照他的脸,不像本村人,认不得啊!
    “你谁?”
    “我谁?我在那边收,你跑我前头收,你不是故意捣乱我生意吗?”
    姚三三一听,噢,知道了,早先那个收姐猴的小贩子。姚三三卖过一回姐猴给他,黑天里,却没细看过他的脸,当然认不出来了。
    问题是,这村口是一个十字路口,进村的路是东西向,他在十字路口南边收,姚三三在十字路口北边,离十字路口还有一段距离呢,怎么就捣乱他生意了?
    不知怎么,姚三三一下子就想起了狼和小羊的故事。
    不过,她可不想当小羊。
    姚三三站起来,说:“你在那边,我在这边,各人收各人的,我哪儿挡你的生意了?”
    “这个村,我先来收的,我头几天就来收了,凡事有个先来后到吧?你这小孩,真不懂道理。”
    “先来后到?”姚三三不客气地嗤笑一声,“谁规定这个村就准一个人收姐猴了?旁人愿意卖给谁就卖给谁,要说先来后到,我说我一个月头里就说要收姐猴了,不是比你先来?”
    “哎你这小孩,说话咋这么刁呢?”
    “你这大人,咋不讲理呢?有你这么欺负小孩的吗?”姚三三寸步不让,她就不信,在自家村头,他还能把一个小孩怎么的?
    两个人这一争执,正要卖姐猴的两个小孩就吓得往后退,也引来了好几个人围着看。
    那人翻翻眼,说:“去去去,你萝卜大的小丫头,收什么姐猴!要收你去村西,反正村东我先来的,你不能来抢我生意。”
    村西都是些岭地,又挨着水库,没几棵杨树,根本就逮不到几个姐猴,不像村东,都是板块田,路多树多。
    这人居然赶什么似的叫她去村西,真是过分了。姚三三心里思量着怎么跟他辩驳,并暗暗观察周围的人,巴望着两个姐回来壮声势。这人应该不是本村人,在旁人家村头,怎么这样横?
    姚三三估计,说不定这人打听过了,她爸妈不在家,就三个小孩,寻思小孩好吓唬,便生出了欺负人的念头。
    “这土沟村的姐猴,都是你家的?都跟你姓了?凭什么就你能收?”忽然就有个声音说话了。
    姚三三一听,认出这个人是鲍金东。
    两个姐还没来到,即便鲍金东也是半大少年,多个帮腔的也好啊!姚三三赶紧说:“金东哥,这个人不讲理,欺负人。”
    “你哪根葱?”那人拿手电筒照了照鲍金东,说,“去去,一边去,多管什么闲事!我可先告诉你,你村里大队会计,是我把兄弟。”
    “噢,大队会计,鲍荣雷是吧?我也认识。”鲍金东嗤笑一声,“他叫我小叔,你跟他把兄弟,侄儿晚辈啊!”
    姚三三差点笑出声来。鲍家在村里是大户,辈分复杂的很,鲍金东这样说,那肯定他还真长了一辈。
    “你……小儿玩意,你占谁便宜呢?”
    “小儿玩意你骂谁呢?你有种再给我说一遍?”鲍金东说着,就往前站了一步,手一抬,直指那小贩的鼻子。鲍金东十六岁,身形比同龄很多人都壮硕些,个子也高,往那一站,气势上丝毫不比大人弱,甚至还带着几分横劲。
    “我说你怎么啦?”那小贩觉着他不过也是个半大孩子,就硬着头皮回嘴。
    “你有种就再说一遍!没种,你怎么放出来的,你怎么给我吞回去!”
    “算了算了,也不关你的事。”跟鲍金东一起的,也是个半大少年,却矮了些,一看他两人要干架的样子,怕闹出事,便过来劝架。
    “你说这什么话!本村本邻的,俗话说好狗护三村,他跑到咱村头上欺负人,你还能连条好狗都不如?”
    那少年被鲍金东这么一呲吧,无奈地说:“好,好,你是好狗,你是好狗!你护三村的。”
    说完又冲那小贩说:“哎,他是我哥,我是他弟,你要跟他干架,我就只好帮手。你短理不说,强龙不压地头蛇,咱家小兄弟可不少,你这架干不干?”
    农村就这样,当地民风是很彪悍的。实话说,打架斗殴的事情也算正常,但凡打架斗殴,就很容易牵引起家族的力量。在别人村口,这小贩一个外村人来打架,肯定没好果子吃。
    本来听妇女闲聊,说收姐猴的小女孩,家里就三个小孩在家,寻思吓唬吓唬她,哪知道蹦出来这么个熊更霸拉的少年,那小贩当然就不想惹事了。
    “我不赖理会你几个小孩。”那个小贩说着转脸走了。
    小贩一走,姚三三感激地跟鲍金东说:“金东哥,谢谢你,要不我肯定叫他欺负了。”
    “在咱自己村口,你凭什么怕他!这人不地道,收姐猴也不地道,总想占人便宜。”鲍金东把手里的瓶子一拎,说:“你收姐猴?我这卖给你。”

  ☆、第25章 赶大集

    鲍金东赶走了找茬的小贩,姚三三满心感激;赶紧道谢。
    鲍金东不当回事地说:“在咱自己村口,他凭什么横!”说着把手里的瓶子一拎;“三三;你收姐猴?我这卖给你。”
    姚三三答应着;先收了刚才被打断的两个小孩的姐猴;都不多;两人都是三十多个;付了钱,再看看鲍金东的;鲍金东蹲下来;数给姚三三,一共112个。好多啊,他怎么都能逮这老些子!
    “金东哥,你还真是姐猴精。不对,你好像干什么都精!”姚三三真心羡慕。
    “我走的远。”鲍金东又跟旁边的那少年说,“你的留着吃?”
    姚三三如今村里的人都记起差不多了;知道那少年叫鲍金来;是鲍金东的堂弟;他四叔家的。鲍金来犹豫了一下,说:
    “卖50吧,小妹最喜欢吃这东西,留点儿给她吃。”
    鲍金来便数出了五十个姐猴给姚三三,剩下的估摸也得有三四十个,鲍金来留下了。姚三三算了账,付给鲍金东两块八毛钱,鲍金来一块两毛五。
    姚三三一看,这会子就还剩下一块来钱了,寻思不能再收了,再收没钱给人家呀!就对刚来的一个小丫头说:“我钱不多了,就还一块多钱,怕收不了你的。”
    那小丫头笑嘻嘻地说:“我总共逮了三十多个,够了吧?”
    姚三三一想,勉勉强强够,就又收了那一份,便灭掉手电筒,不再招呼人了。鲍金东跟鲍金来还站在她跟前,鲍金东有些惊奇地看着她,说:
    “看不出来,你这点儿小丫头,还蛮能干事儿的。”
    姚三三笑笑,心里说,逼的,家里有钱花有学上,有人疼有人爱,谁小小年纪愿意吃苦受累?话说回来,鲍金东家兄弟多,记得是四兄弟,负担也是比较重的,不然鲍金东也不会捉泥鳅、逮姐猴挣钱。
    “你收姐猴,大概能挣多少钱?收了你卖去哪儿?”鲍金东又问。
    “嗯,比我逮姐猴反正强,能值两三百个姐猴吧!要卖到埝城,有人帮我顺道带去。”姚三三笑嘻嘻地说,她如今对鲍金东满是感激,根本也不想瞒着掖着。
    “埝城啊,太远了,那我没法子收了。”
    鲍金东嘀咕着,跟鲍金来一起走了。又等了一会子,姚小疼跟姚小改一块回来,今晚她们都拿了手电筒,姚小疼逮了68,姚小改逮了87。姚小疼心细稳重,姚小改干什么动作更快。
    “我开始逮了一会子,少,37个。”姚三三说。三姐妹收拾了回家,照例是两个姐抬着桶,姚三三跟在后头。
    算账。收了约莫有一千五,三姐妹白天刨的,加上晚上逮的,这一回,能挣十七八块呢,明天她本钱又增加啦!
    另外一个收的小贩子,在那次被鲍金东斗了一回之后,也还算相安无事,大概是明确意识到自己在人家地头上,不该太强盛吧!
    之后有一阵子,埝城收姐猴价钱降低了,从三块三降到了三块一、三块二,有几天干脆就三块,那个小贩有一回悄悄来找姚三三,商量说把收购的价钱降低到两分钱。
    “降了价,人家肯定有意见,我是本村人,不能叫整天卖给我的小孩说道。三块也能保证一个五厘钱的挣头,过两天兴许还能涨,我不降价,你要降你自己降吧。”
    那小贩无奈走了,终究没降价,几天之后,价钱又涨回到三块二。
    当然也不是都那么顺。
    比方有一回子,连下了两天大雨,头天晚上收了两千多个姐猴,没法子送去,就是送去了,估计杨广州也不好顶着雨送去埝城呀!又没有冰箱啥的能放,姐猴这东西,放在水里久了它就会死,死了它就容易变黑,还会变臭,姚三三一狠心,就跟两个姐炒着吃了一大碟子。
    几十块钱的东西,总不能都吃了,再说两千多呢,你也吃不了啊!三姐妹只好轮流值班,隔两个小时,把姐猴捞出来,看着它活过来了,动弹了,让它动弹一会子,再放回水里,遇上不动弹了的,没旁的法子,捏出来炒着吃呗!
    折腾了两天一夜,总算剩下一小半好的,停雨送去给杨广州卖了。姚三三一算,好嘛,损失了三十多块钱。
    心疼!
   
    姚三三在数钱,数呀数呀,数得眉开眼笑。
    姐猴出的时间不长,前后也就一个月的样子,渐渐就越逮越少了。姚三三靠着收姐猴,开始是按着本钱收,几天之后本钱充足了,就每天晚上收三千个左右,再多她也不能收了,杨广州给她带到埝城去,也不容易,他每天收到半夜,自己也要收好几千个,怕他带不了。
    加上姊妹三个自己逮的姐猴,这个月里,她们居然挣了473块零几毛钱。
    “这老些子!三三,你脑子太钻了,一下子挣这老些钱哎!”姚小改看着钱,也在眯着眼笑。
    “不对二姐,这些钱,是咱们三个人一起挣的。”
    “我觉着三三越来越精灵了,胆子也大,以前我都不敢跟咱奶还嘴,还有三婶……”姚小疼心有余悸,“三三就不怕。”
    “大姐,咱们就不能怕。尤其是咱奶,她不是专门看不起咱家,嫌弃咱都是女孩吗?咱就过得要强点,偏不能叫她轻看,谁也不能欺负咱们。”姚三三趁机给两个姐鼓劲。女人,就是自己要有奋斗意识。
    姚三三觉着,她两个姐就像柴草,不是不能燃烧,在张洪菊的影响下,逆来顺受惯了,缺的是引火的火苗。
    三姐妹围坐在一起,激动得不行。473块,对她姊妹仨来说,简直就是想都不敢想的数字了。
    要知道,九十年代初期,普通老师、医生的工资,也才就一两百钱呢!刚毕业到政府单位上班的大学生,都只有一百几十块钱的基本工资。
    然而,事业单位工资低,却不代表九十年代初钱不好挣,经济发展还是很快的,九十年代初,生意却比现在好做多了。
    一下子挣到这老些钱,以至于三姐妹都不敢说出去。三个人悄悄约定好了,有人问,就只说挣了几十块钱,谁都不能往外说,还认真地拉了勾勾。然后就忍不住雀跃着,商量着这钱怎么花——
    小疼:先留足三百块钱,给三三上初中用。
    三三:不用,姐,我听老师说,要是不住校,不交住校费啥的,初中学费一学期用不了一百。咱家到学校就六里路,我不住校。
    小疼:你总得买本子买笔,总得花钱吧?再说还三年呢!
    三三:那也用不了。咱往后还能挣更多钱呢!
    三三:逢集咱就去赶集,一人先买一件夏天的衣裳穿。
    小改:对,夏天衣裳换的勤,咱都不够换洗的。
    三三:再买点肉回来吃,咱都好几个月没买过肉了。
    小改:对,买点五花肉。光是肥的没法吃,光是瘦肉也不好吃。
    …………
    姐妹三个,激动得都睡不好觉了。
    “叫我说,咱得好好感谢人家杨家兄弟俩,收姐猴挣钱,为啥那老些人都不能收呢?找不着路子,没摩托车,没法子送,即便有摩托车,你烧油还要钱呢!这些钱,咱都省了。”姚小疼思索着说。
    “那,怎么感谢?”姚小改说。
    “怎么感谢?”姚小疼问姚三三,“三三,你说呢?”
    “往后我们给他捞乌拉牛,就不要钱了吧!再说,每次送姐猴去,都是我在那儿等着拿钱,我就帮着杨二哥干活,他还经常说白使唤我了,要给我发工资呢!”姚三三说着笑起来,“没关系,你两个也不用多想,感谢也不在一时,咱心里有数就行。”
    等到逢集,三姐妹果然去镇上赶集了,割了两斤肉,买了好几样零碎的小东西:小圆镜、扎头花、一排子黑发夹,一把新菜刀,姚三三的新书包;姚小改喜欢上了一个手镯,看着很好看,也不知是塑料的还是琉璃的,才五毛钱,姐妹仨都买了,好玩。
    姚小疼寻思,两个妹妹平时就没买过吃食,便做主买了两斤烤排,三三喜欢吃。桃子、香瓜一样买了两斤。
    姐妹三个,高高兴兴往集市东头走,布市和衣裳市挨着边,三姐妹商量着,到底是买成品衣裳呢,还是扯布做呢?扯布做实惠,买成衣漂亮。
    “买成品衣裳吧,扯布做还费事,找裁缝做,也要手工费。”
    姚三三一说,两个大的都同意,就一块去买衣裳。三个女孩都没去搭理裙子,那裙子不实用,干活不方便,不如裤子,裤子入了秋也能穿,裙子就不行了。每人买了条合适的裤子,三姐妹买的一样,都是蓝色的。
    姚三三先给姚小疼看中一件水红的褂子,拿着叫她试,姚小疼往身上一穿,果然漂亮,衬得她脸蛋粉嫩粉嫩的,买了!
    姚小疼又看好一件太阳红带白色圆点的褂子,叫姚小改试穿,姚小改却没看中。
    “我不喜欢颜色太亮的。”姚小改自己挑中了一件蓝绿色的,姚三三看了一眼说:“不好,老气,颜色也不正。”
    最终姚小改选了一件葡萄紫的小褂。她总是喜欢那些冷一点的颜色。
    轮到姚三三,可就由不得她自己做主了,两个姐意见一致,给她挑了一件西瓜红的褂子,领子连着两条好看的飘带。她自己看不着穿上的效果,总觉着太鲜艳了。
    “换一个耐脏的颜色吧……”
    “就这个好看。”两个姐根本不听她的,买了。那时候物价也便宜,像这样的夏布褂子,也就几块钱。
    三个女孩快乐地像什么似的,买了东西,高兴得不得了,叽叽喳喳像小鸟似的。
    经过一个摊子,三姐妹都停住了。满架子小童装,小宝宝的,稍大一点的,顶多也就是七八岁的吧。
    “大姐,那件粉红的小褂,小四穿一定好看。”姚三三的声音里有着一种低落,她重生回来两三个月了,姥姥家远,还没见着四妹呢。
    “大姐,买了吧,小四肯定喜欢。”姚小改也说。
    “嗯,买。”姚小疼便叫摊主:“把那件粉红的小褂拿下来我看看。”
    褂子胸前绣着花朵,很好看,布料也软和,姚小疼跟摊主谈了价,买了下来,想了想,干脆又挑了一条粉红的裤子。从摊子上离开,姚小疼低声对两个妹妹说:
    “咱去找家商店,买点饼干蛋糕啥的,咱三个,都去看看小四去!”

  ☆、第26章 姚小四

    姥娘家离得远,隔着四十多里路。这一天,三姐妹步行六里路到镇上,搭了一趟班车,下车后又步行了七八里路,终于在小傍晌时候来到了姥娘家。
    张洪菊是老二,娘家还有一哥一弟,都是最普通的农民,家境都算不上多好。三姐妹为了走这一趟,又花了些钱,给姥娘做了件衣裳。姥娘家除了小四,还有表弟表妹,她们又特意多买了些吃食。
    推开门,姚三三首先看见一个小女孩坐在院子里,跟前放着一个盆,正低着头在搓洗衣裳。姚三三一眼就认出,那个是小四。
    小四身旁地上放着一张席子,席子上趴着个三两岁的小娃娃,手里揪着树叶玩。
    “小四!”姚小疼先开口喊了一声,小四搓洗衣裳的动作停了停,抬头看看她们,小脸上并没有什么表情。小四应该认得她们,只是,不熟悉。
    姚三三看着那张安静的小脸,心里忍不住就一阵发酸。在那年代当地的农村,像这样被藏起来喂养的女孩,哪个村找不到几个?
    张洪菊躲在邻县一个小镇子生下了小四,姚连发一听又是个女孩,就重重地哀叹一声,抱头蹲在门口,半天也没说一句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