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三三-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泥鳅滑不溜秋的,姚小改抓了几次,都抓不牢,抓不牢就不敢打针呀!
姚小改琢磨半天,拿了块湿毛巾来,隔着湿毛巾抓住泥鳅,总算把阵给它打了。打完了针的泥鳅,就放进一个专门的小池子。
这期间陆竞波又来了一回,专门来看她育苗,见她拿湿毛巾抓住泥鳅,就说:
“拿毛巾抓住它,会不会压到腹部,弄伤了它?尤其是雌泥鳅,肚子里都是卵,很容易受伤的。”
“可是,这东西太滑了,抓不住。”
“给它身上撒点沙土呢?有人用这法子的。”
姚小改便试了试,沾了沙土的泥鳅,果然容易抓了,也避免了压迫到泥鳅腹部,可是沾了沙土的泥鳅,又会影响它的皮肤粘液,容易伤病,左右都要有影响。
“滑不溜秋的东西,也没旁的好法子了。”姚小改小心抓住泥鳅,陆竞波熟练地把针筒吸了药液,递给她。
姚三三端着两杯水过来,见二姐和陆竞波都专注于泥鳅,两个人隔着一张小小的桌子,头对着头,只注意桌上的泥鳅了,一个捉起泥鳅放在桌上,另一个便给泥鳅注射药液,专注而又默契。
“陆技术员,你歇歇喝口水吧。”
陆竞波抬起头,也没客气,就随手接过一杯水,先递给了姚小改,姚小改接过来一口气喝了半杯,低头继续干活。
陆竞波接过另一杯,自己喝了几口,便继续给姚小改帮手。
姚三三看着配合默契的那两个人,心里默默地叹气,这两个人在一块的画面如此和谐,然而造化弄人,怕二姐再受一回伤害,她如今都不敢有期待了。
人工催产之后,将这些沾满卵的鱼巢挪进专门的一个池子,用作孵化池。说着话已经过了端午,气温正合适,只是三四天的工夫,泥鳅卵就自然孵化了。
“快看快看,这些小苗苗,都孵化了。”
姚小改趴在池边,一脸惊喜地叫姚三三。姚三三学着她的样子,趴在水池边,眯着眼睛看了半天,似乎水里有一些细小的东西,并不游动,也看不清楚。
几天之后,姚小改把那些当作鱼巢的水草取出来,现在,姚三三也能看到水里有一些细小的东西在游动了,小小的,麦芒似的,那东西真的能在水里游了。姚小改便拿了一种特使的筛绢,过滤了脱脂奶粉放心水里,给这些新孵化的泥鳅苗“开口”。
接下来,培育夏花苗,就更是姚小改在养殖场做惯了的事情。她几乎整天守在池边,给这些只有几毫米长泥鳅苗喂蛋黄、豆浆。
“二姐,你真棒,看着这些游动的小东西,我就特别高兴。”
姚三三跟姚小改趴在水池边,瞅着水里长到一厘米长的泥鳅苗,都是一脸喜悦,泥鳅苗培育出来,她们往后就能大规模养,而不必花钱花功夫收购泥鳅放养了。
自然水域的泥鳅,受精率和孵化率都非常低,而陆竞波给姚小改参谋的这法子,技术条件要求不高,然而受精率和孵化率却大大提高了。
“不行,这个苗长得不够快。”姚小改嘀咕,“水和饵料都没问题呀?陆技术员怎么也不来了,来了也帮我找找问题。”
姚三三笑着说:“我觉着已经长得很快了呀,开始眼睛都看不到它呢。”
然而姚小改却跟自己较上了劲,她往陆竞波那儿跑了一趟,陆竞波也没找出啥问题来,姚小改一着急,就开始瞎实验。她想起以前听养殖场的老工人说过,鳝鱼苗是要用“肥水”来养的,就是在水里放进去蚯蚓粪或者鸡粪,把水质催肥成绿色。
泥鳅跟鳝鱼,是很像的东西啊,姚小改便尝试着弄了一小盆这样的“肥水”,把一些泥鳅苗舀了进去。
结果,十几天后,“肥水”里的泥鳅苗对比正常水质里的,居然有了明显的优势。
好!姚小改果断给泥鳅苗们换“肥水”。
姚三三觉着,二姐要是有机会上学读书,简直就是科学怪才的料子。她做事十分专注,肯用心琢磨,又是心细如发,怪不得陆竞波见了她的“肥水”,也是大为赞叹,十分佩服她的大胆心细。
一个来月后,泥鳅苗长大了四五厘米长,这样的“夏花苗”,就可以放进大塘子里养了。
放养夏花苗这天,陆竞波又特意跑来了。自从姚小改开始自己搞泥鳅育苗,陆竞波就十分关注,他拿小网捞了几条泥鳅苗,看着四五厘米长的小泥鳅在网子里扭动,转脸对姚小改笑着说:
“小改,你做到了很多人都做不到的事情。”
“嗐,跟以前在养殖场养殖鱼苗差不多,没啥难的。”姚小改不好意思了。
第一桶夏花苗,是陆竞波放进塘子里的。他脱了鞋,卷起裤腿进了水里,先把多半桶夏花苗连桶放进水里,却不急着倒,先慢慢让鱼塘的水流进桶里,跟桶里的水慢慢混合。这是要让桶里的泥鳅苗适应鱼塘里水的水质和温度,才小心缓慢地把桶倒了进去。
陆竞波俯身观察着泥鳅苗们飞快地游开了,钻进鱼塘的碧波里。养的好的话,年底这些泥鳅差不多就可以卖了。
杨北京跟姚小改顺着塘边的小路走过来,便远远看到陆竞波站在水里,姚小改跟三三站在岸上。今天听说泥鳅苗要下大塘子,他俩是专门跑来帮忙的。
“你说这个陆竞波,怪有意思的。他这阵子可往你家跑好几趟了。”杨北京说。
“别瞎说,人家来帮忙指导。”姚小疼自然听得出杨北京话外的意思,“小改可能啥想法都没有呢。”
杨北京便也不再说话了。
有了杨北京,加上陆竞波两个人,就把运来的几大桶泥鳅苗都放了进去。姐妹三个便又回去用平板车运。
附近有鱼塘的人家过来看稀奇,追着姚三三问:“三三,你家这泥鳅苗还有没有?卖不卖?”
“现在不卖。”姚三三说,“我们今年育出的苗,也就够自家放养的。”
十二个鱼塘,姚三三便跟姚连发说,需要人看着这些鱼塘。否则遇上谁家一群鹅进了塘子,这些新放进去的泥鳅苗损失可就大了。姚连发一听,立刻就表示他每天来看着鱼塘。
泥鳅苗下了大塘,又紧跟着忙麦收,麦收一过,姚三三又开始收姐猴。去年卖泥鳅是挣了一笔钱,然而家里盖房子,加上大姐结婚,还有承包鱼塘的预交款,这一连番下来,早已经剩不了几个了。
所以,她自然要抓住收姐猴的机会挣一笔。
好在鱼塘里放养了泥鳅夏花苗,她现在收的泥鳅,除了太小的,就直接卖到了埝城,不用再占用太多本钱了。
一切,都按着她的期待在发展,除了二姐那边一直都没啥动静。姚三三投喂了泥鳅回来,便看到张洪菊送了本家五婶子出来,姚三三打了招呼,便去忙活自己的事了。
“三三,你知道你五婶来干啥吗?”张洪菊跟了过来。
“干啥?”
张洪菊一个劲儿笑着说:“她来说媒。”
又说媒?二姐听了又该烦恶了。姚三三就说:“妈,你还张罗这些说媒的,二姐不是说了吗,坚决不相亲了。”
“不相亲,她到哪儿找对象?”张洪菊说着忽然话题一转,笑眯眯的,“不过你五婶不是来给你二姐说媒的。她是来给你说媒的。”
“给我?”
姚三三愣了愣,把手中的猪草丢进猪圈,拍干净手,才开始消化张洪菊这句话。一转眼,她也十六岁了,这都有说媒的了?
姚三三心思转动,便说:“妈,五婶她没搞错吧?我才十六,二姐都还没找对象呢。”
“你二姐那个犟种,她要一直不找,你就也跟着不找了?”张洪菊不赞成地说,“按说你也不大,不过你大姐还不是十七就订亲了?真要各方面都合适,咱也该考虑。”
姚家如今日子越过越好,姚家的闺女,也开始备受关注了。谁家娶到能干会挣钱的姚家闺女,那该是多大的福气!
张洪菊对这一层是心知肚明的,所以她也不急,总有一种苦尽甘来的感觉,便做好了打算,要慢慢地、好好地挑拣。尤其是三三,她一个十六的小丫,手上就有十几口鱼塘呢,会挣钱是十里八乡都有了名的。
“你五婶说的这家,姓宋,那小伙子是当兵的,听说就要提干了,都说前程好呢!提了干,也就算脱离咱这农村,不用打庄户了。”
姓宋的?姚三三心头猛地一跳,听见这个“宋”字她就不舒服,前世她那个婆家,不就是姓宋?
“姓宋的?”姚三三想说,不会这么巧吧?
“嗯哪,桃李镇上的,家里条件听说也蛮好的。”张洪菊没注意三三阴沉的脸色,自顾自地介绍着,完了问她:“咱要不就看看?”
桃李镇的?不是前世那个宋家?不是也不行,姓什么不好,非得姓宋!姚三三心里一阵无名的烦躁。
“不看。妈,相亲这样的事,你能不能少张罗?相亲也是随便的事情?你就跟五婶说我等两年再说。”
然而姚三三却一下午都心绪不宁起来,当兵的啊,提干了前程好啊,不用回来了啊——见鬼去吧!
她进了自己屋,翻开自己的小柜子,里头放着一沓子信,盖着“义务兵免费信件”的章,这两年,鲍金东差不多两三个月能来一封信,他写信来,要一个多月,她再写回去,寄到他手上,路上又得一个多月。
两年了,她似乎也没怎么想过他,她忙得很。可是,这个人要是也不回来了,姚三三总觉着有一种高兴不起来的感觉。
之后一连三个月,鲍金东居然连信都没来了,姚三三开始捕泥鳅,照例是用去年排水挖坑的法子,泥鳅都聚在余水的坑里,拿捞网一捞,就是满满一网兜,看着真是叫人欣喜。
十二口鱼塘,她留了两口没捉,这是留着明年育苗的。
姚三三也不急着卖,她把这些泥鳅都暂养在自家院子的水泥池里。水泥池里也放了些泥浆,大池子养满了,小池子这时节不用繁殖泥鳅苗,也养满了。她家池子都是砌在地面以下的,应该能抗冻。遇上大冷天,再适当想法子防冻,应该就没啥问题了。
等到年节前天冷,泥鳅价格涨起来,她这好几千斤的泥鳅,就随时可以从水泥池里捞出来卖了。
你不来信,我还没工夫理你呢!我忙得要死。姚三三似乎在跟谁赌气,也不去信了。然而就在秋叶落尽、枯草白霜的时节,鲍金东忽然就出现在她面前了。
☆、第62章 探亲假
秋叶落尽、枯草霜白的时节,鲍金东忽然就出现在姚三三面前了。晨光中,他忽然就出现在姚三三身后,懒洋洋地叫她:
“三三。”
姚三三那时正蹲在鱼塘边上,看着塘子里黑黝黝的淤泥出神。这些塘子刚捉了泥鳅,还没放水,正在晾晒消毒。她早起喜欢到自家的鱼塘边上走一走,就像你有某种喜欢的宠物,不能随身带着,便总是习惯地要去看看它。
空气好,心情也惬意,整个人便十分悠然。
姚三三一回头,便看到了鲍金东。绿军装,比挺整齐,连军帽都工整地戴着,乍看上去英姿飒爽,然而细看,整个人却有一种慵懒的感觉。
嗯,似乎更健硕了,那张脸也更黝黑了,跟眼前这塘泥差不多一个色儿。
姚三三盯着他定定看了半天,扭过头去,继续盯着塘底的淤泥看。
“哎,你这小丫,看了我就这个爱睬不睬的样子?亏我大早上爬去来找你。”
鲍金东几步下到塘边,伸手抓住姚三三的胳膊,姚三三感觉就像是被他拎起来了似的,便身不由己地被他拎着上了鱼塘的斜坡,站在鱼塘岸边的平地上。
“看见我咋没个反应?你这小丫!”
“意外呗,反应不过来了。你好几个月不来信,也不早写信说一声。”抱怨。
“我是寻思,信在路上也得走一两个月,说不定信没来到,我人都先来到了。”
这倒也是,然而,她有些意外不行吗?
鲍金东打量了她几眼,笑了笑说:“终于长高了些,到我下巴了吧?”说着,居然就伸手在她头顶平平地比划了一下,“嗯,还不算到下巴,差那么一点儿,瘦得像个小鸟。”
姚三三有一种奇怪的感觉,这鲍金东哪里像是离开了两年?似乎他只是离开了一阵子,十天?半个月?只不过是出了趟远门,现在又跑回来了。
姚三三不自觉地撅起了嘴巴,抱怨道:“金东哥,我还整天开心长高了呢,你能不能不要打击我!”
鲍金东的回应就是拍了拍她的头,笑。那样子,仍旧是把她当作小孩似的,他身高体型优势太大,把他当小孩他也没法子。然而她已经十六岁了,少女的身材开始抽条,开始玲珑,虽然身形还是一副青涩的样子,整个人却有着这个年龄少有的一股沉静。
鲍金东的目光在她身上逡巡两圈,定在她个性的小脸上,笑笑说:“是长高了,终于有些大人样了。”
“你看看你,你又是个什么样?人家解放军都是军姿飒爽,笔挺的,你看你吧,懒塌塌的样子。”姚三三不留情面地打击他。
信倒是写了不少,他都没给她寄过照片,姚三三也曾经想象着,鲍金东穿起军装,该是多么英俊威武。现在见着了,军装自然是衬得他更加挺拔,然而你看那架势,分明是懒洋洋的。
“你行了吧你,我昨晚上大半夜才下火车到家,今天一早硬从床上爬起来找你,我哪来那么多的精神头。我找到你家老房子,又找到你家新家,你小妹说你到鱼塘来了。”鲍金东说,“这不是咱那个鱼塘啊?”
半点不陌生,就像是没分开几天似的,姚三三便拉着他的袖子,一起去看最初两人一起承包的那口鱼塘。那口鱼塘里泥鳅已经捉出来了,也在晾晒塘子,全是黑乎乎的淤泥。
“怎么办?这里头的泥鳅,全让我捉去卖光了。”姚三三歪着头笑。
“卖光了?”鲍金东说,“那就再养呗。”
姚三三又拉着他慢悠悠往前走,一边走一边才想起来问他:“金东哥,你咋回来了?不是说当兵最少得三年吗?”
“两年兵可以探家了。”鲍金东说,“给了我一个月时间。”
“一个月?“姚三三说,“那你能在家呆一个月了?”
“算了吧,光路上坐火车,就要四五天。加上转车到连队,连来带去,光路上就要占十几天了。”鲍金东做了一个哀怨的表情,“对了,我给你带了葡萄、果脯干啥的,还有风干肉。全都是新疆好吃的特产。回头我拿给你。”
“我听说新疆特产维吾尔的漂亮大姑娘,电视里看到的,满头长长的小辫子。”姚三三笑嘻嘻地问,“金东哥,你见过吗?她们的辫子真的到小腿那么长?”
“没见过。”
“你不是在新疆两年了吗?怎么没见过?”姚三三撇着嘴说,“好容易去新疆当兵,你还不带一个回来?”
“放心吧,我连队驻地荒凉的很,连个母兔子都见不着。”鲍金东没好气地说,引来姚三三一阵大笑。母兔子,亏他说的出来。
来到泥鳅没捉的两口鱼塘,她指着静静的水面说:“你看,这里头少说有几百斤泥鳅。这也是我的。”
这两口鱼塘,本来是她留着来年繁殖育苗的。
然后姚三三才开始困惑起来,最初他俩一起承包了一个鱼塘,四百块承包费是两人出的,泥鳅也是两人一边收购,一边捡小的放进去的,现在都让她一个人卖了钱,要怎么分给他?
“我怎么分给你?”姚三三问,“要不,我把这两个鱼塘赔给你行吧?”
“先不赔。”鲍金东伸出一根手指,敲了下她的头说,“留着慢慢涨利息。”
鲍金东说着顺手一拉姚三三:“走,跟我跑两圈。跑两圈有精神。我路上几天没睡好,大半夜到的家,犯困。”
鲍金东摆出架势,慢慢往前跑了十几步,回头一看,姚三三站在原地根本就没动,他便又转回来,问她:
“你不想跑?”
姚三三摇摇头,开始跟他说她那些鱼塘,这个,这个,还有这个……鲍金东终于惊讶起来。
“这一溜十几个,都是你包下来的?”
“嗯哪。”姚三三说,“金东哥,你别留着涨利息了,你这人最贪钱,鬼精鬼精的,谁知道你要涨多少利息?我就把那两个鱼塘赔给你,说好了。那两个归你了。”
好吧,就算赔给他,她还可以用家里水泥池的泥鳅繁殖育苗。
“行啊。”鲍金东打了个响亮的哈欠,举起两只胳膊扭动一下肩膀,“先放你这儿管着,我反正没工夫管,等我要用了再说。”
他还当真了?姚三三想,赔给他两个鱼塘哎,有点心疼。他要是说,咱俩谁跟谁呀,说好都归你了,那她就可以财迷一下下了。
不过一想起他说带给她好多好吃的,她随即又高兴起来。
两个人顺着鱼塘慢慢爬过土堰,在初冬的田野里随意地走走,说说话。鲍金东看见这广阔的田野,便又技痒了,允诺说下午来下套子,捉野兔给她烧了吃。
姚三三这天回家的时候,已经日上三竿了。姚小改见她进来,没好气地说:“怎么还没饿死你!早饭都没吃。”
“我有事儿,也没饿着。”
“有啥事儿?不就是鲍金东回来了吗!他妈都到咱家找两趟了,说儿子大半夜才到家,一早出来没吃早饭,一估计就是来找你了。”姚小改说,“他妈那嗓门儿,现在左邻右舍,没有不知道你跟鲍金东跑出去玩了的。”
姚三三无奈地在心里叹着气,这农村的婶子大娘,还是十分八卦的。她一进屋,张洪菊便又开始唠叨。“三三,你这也十六了,不是小孩子了,有些事,哪能跟小时候都一样?鲍金东他都是大人了,你往后也要注意一下。”
一早鲍金东妈来找过儿子,姚连发便跟张洪菊嘀咕了,这鲍家二小子,他看着是不错的,要是这两个孩子有意思,便干脆好好订亲,正大光明往来;要是没有那意思,便不要这样接触,也不知道避讳点儿。
姚三三自然听得出张洪菊的话外音,你说你一个大姑娘了,鲍金东这都二十了,你俩啥也不算,还这样大大咧咧混在一起,像个什么样子!
姚三三拍拍脑门,心里也有些懊恼。想想她算是活了两辈子的人了,平素觉着自己早就是成人了,可是跟鲍金东在一块,不自觉就有些小女孩心态,跟他在一块,总是轻松坦然的。也是不自觉的,就跟他玩到了现在才来家。
姚三三不是没想过跟鲍金东的事情,小的时候不往这上头想,然而现在说媒的都找上她了,她要再不想,也太迟钝了。然而她不论怎么个想法,鲍金东一直也没对她表示过什么,叫她怎么办?
让她先去倒追?算了吧,看谁熬过谁!
姚三三一边心里头埋怨,一边去热饭自己吃。然而一转脸,她又期待起来,鲍金东说下午套野兔子,他烧的野兔子,那真是香得馋人。
张洪菊对三闺女这事,是一种平常心态,她不急切,那俩孩子走到一块了,她自然同意,毕竟他两个一直走得近乎,很小一起长大的。
走不到一块,她也觉着没啥可惜,要说鲍家二小子是不错,可如今姚家三闺女的身价,已经是不同以前了,条件多好的都不难找。再说,三三也才十六岁不是?
然而鲍金东的爸妈就不是这心态了。姚三三才十六岁,可鲍金东已经二十整岁了啊,搁在农村,早该订亲了,结婚生孩子的都有了。再说,姚家那三丫头是他们看着长大的,一直也蛮喜欢,这两年三丫头看着越长越出挑,小模样一天天水灵不说,又十分的精明能干,钱大把大把地挣,这样的媳妇,搁在谁家也是巴不得。
更何况俩人打小就要好,鲍金东拿着姚三三有多重视,他爸妈能看不到?打从他每天骑车带着姚三三上学,大人就觉着有意思,比对他自己的弟弟、堂妹啥的上心多了。
于是,鲍金东的妈便来了小心眼儿,一大早咋咋呼呼去姚家找儿子,大约就是想给姚家传达一个讯息:
咱两家的孩子也太要好了,是不是咱大人该考虑考虑了?
鲍金东回到家里,也是被他妈明示暗示了一番。
“三三那个小丫头,如今出落成大姑娘了,也越来越能干出息了,她这两年收泥鳅、养泥鳅,硬是把家里的大房子盖起来了。”鲍金东的妈跟在他身后唠叨,“当初你两个不是说合伙养泥鳅吗?你临走交代过,这事儿不要家里干涉,他家卖泥鳅的时候,咱也没人多说一句。我想,你们俩谁跟谁,也不用分那么清吧?”
旁敲侧击,然而鲍金东只顾去换掉沾了烂泥的鞋子,却不搭腔。
“要说你们也大了,不能还像小孩子那样只顾玩。我听人说,前阵子都有人去给三三说媒了,姚家暂时没答应。她今年十六,想说媒的可不是一家两家呢,你说俊气能干的姑娘,谁不喜欢?”
鲍金东终于停下动作,挑挑眉,看了他妈一眼,便很快扭过头去,随手脱掉军装上衣,问他妈:
“妈,有饭吃吗?光顾着玩,我饿死了。”
姚三三一下午都在巴望鲍金东来,他来了,就可以去田野套兔子了。为此,她都不肯再出门,怕他来时找不到自己,然而鲍金东一直也没来,姚三三免不了又开始埋怨自己了。
你看你,你还真是不懂事的小女孩家家?人家从来也没跟你说过啥明示暗示的话,你不该这样自作多情的。
青梅竹马长大的,兴许他就是把自己当作妹妹看呢?
姚三三这么一想,立刻便开始武装自己的内心。她姚三三,能重活一辈子,就不会为着个男人如何如何,她要的是独立自主的日子,要的是发家致富,要做一个创业的女人。
她不是为任何男人而活,她也不依赖任何人。
姚三三自我武装了一番,便觉着心里平和了许多。想了想她便开始给自己找事情干,去给家里的水泥池子换了一回水,这往后泥鳅就要钻泥越冬了,水泥池子毕竟不大,那老些泥鳅挤在这水泥池子里面,大池子小池子都养满了。即使钻泥越冬,也要多加注意的。
换了水,她又去翻手头上那些养殖技术的书,其实她考虑更多的不是技术,技术方面,让二姐去考虑比她更有用,她考虑的,还是市场。今年的泥鳅,她打算不再卖给何老板,要自己去城里探探路。
姚老板买她的泥鳅,还不是为了挣钱?她这泥鳅量大,足以自己去探探路了。
姚三三忙碌了一下午,赶到晚饭时分,鲍金东还是影子都没见着。这一下,姚三三真有点想生气了。
没信用的小人!
☆、第63章 谁等谁
主动说要带她去套野兔,可鲍金东一下午都没出现,姚三三各种小心思流转,便越来越有些不高兴了。
直到晚饭时之后,然又到姚家来了。这一回他换下了军装,穿了家常的薄棉袄,十分随意的样子就进了姚家院子。
“婶子,吃了?”
“吃了,吃了。”张洪菊笑呵呵地应着,她手里正端着一笊篱熟地瓜干,放在外头晒的,天都快黑了,才想起来收。张洪菊就招呼鲍金东:
“新晒的熟地瓜干,吃不吃?”
“熟地瓜干?”鲍金东声音里明显轻快起来,“要吃要吃。我早就想念这东西了,可我妈今年没晒。”
鲍金东说着果真伸手抓了一大把,就塞进嘴里吃起来。熟地瓜干,是入冬后把地瓜煮熟了,切成薄片晾晒成的,不能晒得太干,晒到半软,筋道而有韧性。入冬存放一阵子的地瓜,便会更加甜软,糖人儿似的,晒成地瓜干更是十分好吃。
“喜欢吃,走时拿些子回去吃。”张洪菊笑呵呵地说。
“行啊,最好给我多拿点儿,回去战友跟我要特产,拿这东西打发他们再好不过了。”
厚脸皮,让你吃你还真吃,吃着你还要拿着!姚三三心中鄙夷了一下下。话说这鲍金东对姚家是很熟,原先他有几天不到姚家来?倒也不用多么客气。然而那时候张洪菊跟姚连发都没怎么在家,鲍金东跟姚连发两口子并不算多熟悉。
“好,婶子回头给你装一大包。”张洪菊忙说。
鲍金东顺手把拎着的一个袋子给她,说:“婶子,这是我带回来的新疆特产,你跟叔尝尝。”
张洪菊客气了一下,鲍金东便把袋子随手放在桌上。姚三三过去打开袋子一看,葡萄干,杏干,大杏仁,还有小包的风干肉,她捏了个杏干,咬了一口,酸的咧了嘴。
“不好吃。”姚三三抛下杏干,转身就走,临走时到底没忍住,随手顺了一包葡萄干走了。鲍金东笑笑,当着张洪菊的面跟在姚三三后头,一边走一边还说:
“婶子,那我去玩了?”
“啊,你去玩。”张洪菊答应了一声,心里说,这小子,当自己家了吧?
鲍金东跟着姚三三进了她屋里,小四正在写作业,见三姐跟鲍金东先后进来,就托着腮帮子狡黠地笑,姚三三便把手里的葡萄干给了她。姚小改正搬着字典看一本小册子,她瞅了鲍金东一眼,放下手里的字典,冲着姚三三说:
“你出去玩去,别打扰我跟小四。”
鲍金东露出一个得逞的笑容,一把拉住姚三三的手腕子,说:“走吧,出去遛遛,你二姐撵咱们呢!”
姚三三还生着气呢,挣了一下,便被鲍金东拉着走了。两人一出姚家的大门,恰好跟遛弯回来的姚连发迎面遇上了,姚连发一见鲍金东大大咧咧地拉着自家三闺女,重重咳嗽了一声,然而鲍金东却没撒手,反而热情地打起了招呼。
“叔,没去找人打牌啊?”
姚连发背着手,没回答这句话,粗声粗气地交代道:
“天都要黑了,别浑四乱跑。”
“哎,知道了。”鲍金东答应了一声,明目张胆地拉着人家闺女走了。
出了姚家大门就是大场,鲍金东拉着姚三三顺着大场随意溜达,姚三三手一甩,挣开鲍金东的手。
“你别拉我。”
“咋啦?”
“你不是说逮兔子吗?一下午影子都没见到。”
生这个气呢?鲍金东忙说:“上午我跟你分开,到家里吃了点饭,一头倒在床上直睡到现在,我估计打炮都醒不了。”
说着他自己一个劲儿好笑。
“睡猪。”姚三三摇摇头,跟他生气,真是没意思。再说自己这气生的也莫名其妙,再想想,有啥好生气的?
“咱们明早上水库玩,我给你逮个野鸭子。”
“说话不算话,才不稀罕跟你去玩呢!”
“不就是野兔子吗?明天我一准给你逮。”鲍金东说完一拍脑门,“后天,后天吧,一有空我就去逮。我这刚到家,两年没回来,总得亲戚朋友家去走一圈。”
野鸭子,野兔子,他这还是当她是小孩呢!姚三三心里说不出啥感觉,便无聊地踢着地上的小石子往前走。鲍金东忽然一揽她的身子,猛地把她拉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