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成女主的矮小黑妹妹-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雨桐爱极了她这模样,揉揉她又黄又细的软发,“行行行,咱们大丫最厉害。”
谁知小姑娘却嘟起嘴来,“姐,我不叫大丫啦,我爸给取了新名字,已经找警察叔叔改过来了呢。”
以前儿子儿媳都是傻的,张家老两口又不识字,上户口时人问孩子叫啥,他们只会说小名,“张大丫”这名儿一直用了好几年。忙完搬家迁户口,张灵坤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几个闺女起名。
张雨慧。
张雨静。
张雨涵。
张雨凌。
张雨爱。
从林家这头的“雨”字辈,单名字就能看出来,他对五个闺女倾注了多少爱。
“呀!爸爸哪里来的兔子?还有孔雀?好漂亮呀!”刚到门口,大丫,哦不,张雨慧就兴奋着冲上去。
林雨桐看着舅舅手里的动物,也奇怪。陈家坪虽然靠山,动物确实不少,可村里人谁也不傻,都知道野味儿好吃还能卖钱,哪里轮得到别人捡,他才来四五天,怎么就……
“快进来,小点声。”乔大花把两个孩子拉进屋,还小心翼翼看了看周围,没人注意她才放心。
自从经历过鸡枞事件后,她也算知道了,有啥好事一定要自家藏着,说出去可就变成别人的好事了。
水泥地板上,并排躺着三只灰兔子,两只野鸡,还有两条大拇指粗的乌梢蛇。
二丫几个被吓得躲大人身后,看着爸爸的眼睛却在发光。
林雨桐艰难的咽了口口水,“舅舅这……这么多野味儿哪来的啊?”
“打的。”
“可你又没□□,也没带刀。”
张灵坤伸出右手,三个手指上的老茧是十数年军旅生涯留下的痕迹。
雨桐惊讶得张大嘴巴,舅舅他不会是……用石子打的吧?
果然,除了乌梢蛇,其他动物都没死,兔子只是被闷昏头,野鸡还能站起来找吃的。
“孔雀!孔雀!漂酿!”
“这是野鸡。”
第036章
外婆自觉住女婿家不好意思; 硬要让大伯把野物拿去宰杀了吃,还是乔大花劝住,“你们办酒杀的猪还没吃完,雨桐说野味儿还能拿去卖钱; 吃了多浪费呐?”
“果真?”
雨桐笑着点头,这年代虽然普遍都穷; 但不代表所有人都穷,贫富差距永远存在。有钱人吃腻了鸡鸭鱼肉,总想吃点野味儿。
两只野鸡因为尾巴长曳; 羽毛鲜艳,又会飞檐走壁; 舅舅舍不得卖,特意留给几个闺女玩,在脚上拴根绳子; 也不会丢。
于是,二丫,哦不; 张雨静姐妹仨的日常就是遛鸟。每天一放下碗筷就牵着“孔雀”出门; 在村里赚够了伙伴们的羡慕; 到饭点再牵回来; 正好一公一母; 被她们取名“糖包”和“老虎”。
强子记吃不记打,也成了她们的跟随者。
乌梢蛇当天就被大伯处理干净,扔酒瓶里沉睡个两三年; 据说治风湿跌打损伤特有用,药店里还卖几块钱一条呢。
谁能想到张灵坤在军中练了十几年的准头,最终用途居然是徒手打猎,接连几天都收获不菲,打到十二只成年野兔,还有一窝刚睁眼的,没舍得打,带回来给孩子们养着玩。
星期五,阳子大梅回来,用零花钱买了一堆辣条话梅汽水啥的,几个表妹围着他们打转,像几只嗷嗷待哺馋得快哭的哈巴狗。
“小哈巴狗儿,快别耽搁你姐写作业。”
“看看你爸,咋还没回。”天都黑半晌了,饭菜已经做好,就等两个男人。
伯娘也有点担心大伯,让阳子上地头喊一声。
“我爸不在地里,剩下锄了一半的樱桃,隔壁婶子说我舅把他叫走了。”
大伯这两个月把那几株“摇钱树”当宝,除非特别重要的事,不然不可能丢开。
“会不会是张家村的人又来了?”因为医药费从土地补偿款里扣,相当于是举全村之力供养几名伤者,本就矛盾重重的村里人自然不愿意,有几家还闹到陈家坪来。
好在陈家坪的村人都很团结,受了林大伯好处,怎么说也得帮着他小舅子。动刀动枪不至于,但上百号青壮年站出来,□□势也能压倒一片。
“放心吧外婆,他们不敢,应该是我舅有啥事耽搁了。”
可老两口现在犹如惊弓之鸟,硬让外公打着手电筒出去寻。连舅妈也“灵坤”“灵坤”的叫,这么多年朝不保夕,他们不想再失去唯一的主心骨。
阳子哪能让外公去,抢过手电筒就要出门。
正闹着,忽然有两个黑黝黝的身影逼近,“爸你们干啥呢?”
“舅?”
俩光膀大汉压低嗓音,“先进屋。”
他们肩上还扛着一头庞然大物。在电灯下可以看清它锋利的獠牙,又硬又长的鬃毛。
“哟,哪来的野猪?”
“灵坤本事好,他打到的,一人抬不回来,太阳落山叫我去帮忙嘞……”大伯笑得憨厚极了。
这头野猪怎么说也得三四百斤,肥厚的脖颈处有个血窟窿,院子里没多大会儿就淋了不少血迹。林雨桐却开心不已,别说保护动物啥的,谁来保护庄稼?
每年一到秋收季节,野猪们就下山作乱,水稻玉米偷吃不说,还踩踏一片,糟蹋几百上千斤。村民们恨得牙痒痒,可土地下放后的野猪跟以前不一样,成精了。
任凭村民怎么围追堵截,都捉不到它们,更别说宰杀了。只能每晚抬着火把去溜达溜达,聊胜于无。
张灵坤居然就这么杀了一头?
所有人都难以置信,看着血淋淋的野猪束手无策。
“大伯舅舅,咱快把肉卸了,明天被市里卖去。”
“野兔子还行,野猪肉谁吃啊?柴得很,塞牙。”
林雨桐笑笑,城里人“人傻钱多”呗。
野猪太大,花了四五个小时才卸完,猪头本不想要,可强子听说了硬让他妈来抱回去,说拿花椒大料卤一下解解馋。四个猪腿,两大扇排骨,连同两百多斤的瘦肉,第二天天没亮就背到镇上,搭拖拉机进城。
一路上,同车乘客都问一筐一筐的是啥。
“猪肉。”
“非年非节的咋还杀猪了?”
雨桐和舅舅对视一眼,笑而不语。
到农贸市场的时候,太阳刚出来,正是赶早市的点儿,人山人海。又遇到以前卖鸡枞时借秤的老人家,正好可以把摊位支在她旁边,中午端一碗面请她就行。
林雨桐仗着人小,不怕丢脸,大声吆喝:“卖野猪肉咯,又香又有营养的野猪肉,走过路过,千万别错过!”
张灵坤嘴角抽搐,这外甥女……也不知怎么想到的这么多词儿。
但很明显,效果不错。
许多老头老太被吸引过来,“小姑娘这真是野猪肉?”
“爷爷奶奶你们看,这么红这么多的瘦肉,还有这个皮色,昨晚趁着天黑打到的,你们可以割两斤尝尝,难得的野味儿呢。”她现在白白净净,五官属于大方明朗型的,一板一眼说话就像个小播音员。
无端的令人相信,跃跃欲试。
有识货的人一眼就看出来,“这是真的野猪肉,天天吃家养的,咱今儿也换个口味儿。”
“怎么卖的啊?”
“腿肉两块一斤,排骨两块二,其他一块八,大骨头一块五。”
“骨头咋还卖这么贵呀?”
“这头四百斤大野猪生长周期至少四五年,它的骨头所含钙质特别多,家里有正在长身体的孩子,拿回去熬汤喝,比吃钙片还好呢!”胡诌八扯,林雨桐脸不红心不跳。
“这倒是,野生的比家养的好多了。我家那小子这半年个子窜得快,得给他补补。小姑娘,给我来四斤排骨,五斤大骨。”
“好嘞!奶奶稍等一下啊。”家里带了分肉刀来,张灵坤手下准头很好,说割四斤,就绝不会割三斤八两。
这个年纪的老头老太都有退休工资,也不缺这几块钱,多个一两二两的也不介意。很快,排骨和大骨就抢完了,瘦肉也卖了大半。
“叔叔也可以买只野兔,很鲜呢!”
直到此时,围观众人才发现肉摊子下有两个竹箩筐倒扣着。里头是积攒的十二只野兔。断断续续被奶奶喂了不少玉米面,长得膘肥毛亮。
都是成年兔子,个头差不多大,雨桐直接按十块一只的价格卖。有了野猪肉的铺垫,大家都相信他们的兔子是野生的,很快就一扫而空。
不到十二点,摊子上就只剩几斤肉了。
“走,先吃东西去。”张灵坤大手一挥,剩下的就拿回家自个儿吃,或者送人也行。
刚点好面,林雨桐就控制不住内心的好奇,扑闪着大眼睛问:“舅,多少钱?”
张灵坤爽朗大笑,“你先猜猜看。”
“三百?”
“再猜。”
“四百?”
“再猜。”
林雨桐心道,外婆她们都说了,净肉加一起有两百一二,顶多……“四百五。”
“哎呀舅舅你就说吧,急死我了快。”
张灵坤再忍不住,在她头顶揉了揉,“噗嗤”一声笑出来,“一共六百二呢,傻丫头。”
林雨桐惊讶得闭不上嘴巴,这……这……也太多了吧?都抵林老二两个多月工资了!她以前咋没发现钱这么好挣?
吃过两大碗牛肉面,俩人不约而同的决定要去逛逛,这次的野猪虽然是张灵坤打的,但多亏林大伯帮忙,张灵坤知道直接给钱姐夫不会接受,就“投其所好”。
上花鸟市场给他买了五十株各色果苗,和专门种果树的肥料营养土,终究见识广,阅历在那儿,倒是比雨桐想得周到。
林雨桐老脸一红,自己以为买点儿果苗就能赚钱,要真这么简单,那岂不遍地是黄金?她羞愧地转头,不敢与舅舅对视。
不防却正好看到一个银色的圆溜溜的东西,在阳光下反射出刺眼的光芒,她不适应的用手挡了挡眼睛。
“别看,这是卫星接收器,担心刺眼。”
“我知道,能看电视呢。”进入二十一世纪后,这东西在农村普及率很高,几乎每家一台,能接收到很多电视频道,最开始国外的成人节目、境外新闻都能看,后来因为境外势力有意煽动的缘故,渐渐的就只能看国内频道了。
张灵坤一顿,“桐桐知道?”
林雨桐眨眨眼,赶紧把脑子里乱七八糟的节目屏蔽掉,“嘿嘿,我也是听说的。”
“听谁说?”
张灵坤也只是随口一问,没等她回答,又自言自语:“城里都兴用闭路电视,这东西放山区可能会有市场,但会安装的人不多。以前,我们队有个军校毕业的兄弟,特会玩儿……”可能是涉及到军事机密,他摸摸后脑勺,住了口。
林雨桐却来了兴致:“咋玩呀舅舅?”
“会安装的人,可以专门只接收某几个频道,屏蔽一些不好的,还能做别的事儿……”
雨桐被“别的事”勾得心痒毛抓,有些技术宅确实会玩儿,她对家里接收到的村委会信号早看腻了,换来换去就那几个电视剧腻歪,她想看综艺!
超想!
“老板,你们家小锅盖哪儿买的?”听说是老板朋友从南方带回来的,立马道:“能不能帮我订十台?”
老板眼睛一亮,特意提醒道:“两百八一台呢,加上运费啥的,至少三百,小姑娘可要想好。”
话是对她说的,眼睛却看着张灵坤。“还有安装费,一台三十,我朋友也不会,得从南方请人来,十台太少,人不值当大老远跑过来……”
林雨桐心道:技术宅我身边不正有一个嘛。
第037章
“我想好了; 先要十台,加运费两百五,怎么样?”
老板急得跳脚,“哎哟; 二百五连本钱都不够,不行不行; 我不能让我朋友吃亏啊,他是信任我,要别人还弄不来呢……”仿佛吃了天大的亏似的。
林雨桐却知道; 做生意的没一个说实话。“我暂时先要十台,好用的话会继续订; 百八十台不成问题。”
“果真?”
张灵坤也不说话,就静静地看着外甥女瞎掰。百八十台,拿来谁用?她哄人的本事倒是一流。
“只要好用; 自然当真。”
“这你放心,来,我换台给你看; 四五十个电视台呢; 还有国外专门放电影的……”见她是个小姑娘; 也没深讲; 男人嘛; 不就爱那些?
反正他每晚蜷沙发上看得可带劲了,周围几家商铺的老板也会过来围观,搞点儿啤酒花生瓜子; 赛神仙!
他心一横,“二百五也行,但安装费贵,人大老远为了三瓜俩枣跑过来,怎么也得五六十块……往上吧?”拿准了农村人没技术,他非得宰一笔不可。周围想跟风买的人不少,可难就难在不会安装,调不出台来。
“不用专人安装,叔叔只需按两百五十块一台卖给我就行。”
男人犹豫片刻,心道:小丫头片子以为读点书就懂知识了,随她鼓捣去,反正鼓捣不出来还不得求自己?到时候收她八十块一台。
于是,交付出去五百块订金,拿好收据,林雨桐心满意足回家了。
一路上,张灵坤也没问她哪来这么多钱交订金,快到家的时候还是林雨桐沉不住气,求他帮自己保守秘密,接收器的事先不要说出去。
当然,家人见几样野味儿就挣了大几百,高兴还来不及,也没注意到他们有啥不对劲。
***
好运不可能永远眷顾张灵坤,山里动物有限,接下来几天都再未打到野猪,顶多每天两只兔子一只野鸡。
林雨桐提了一只野兔送班主任,感谢他替舅舅奔走。心想他那样的出身没有啥没吃过的,野味儿就是图个鲜。一大早刚到学校,她就送到宿舍门口。
“你提回去吧,我不杀生。”
“那不杀也可以,养着逗乐子呗。”
杨乔顺苦笑,“我平时事儿多,可能顾不上喂养。你提回去吧,家里孩子多,也当多个伴儿。”
见此,林雨桐不好再硬塞。看来,杨老师真的是一位很有内心坚持的年轻人。
可待会儿就要上课,她总不能提只活蹦乱跳的兔子进教室吧?就地放生又颇为不舍,舅舅早出晚归打来的诶……真是进退两难。
正巧余光瞥见一白衣少年经过,“沈浪同学,能不能麻烦你个事儿?”
“嗯?”
“那个……嗯,就是……我送你个东西呗。”她讨好地龇出大白牙,在夕阳下仿佛漾出一道炫目的白,请他代养一天好像有点过分,干脆送他吧,就当给他补补身体。
少年不动声色,嘴角却微微抿起,期待着,紧张着,送……送东西……是他想的那个意思吗?好像还不至于,难道是她也觉着上次自己在竞赛时表现不错?
不怪少年自作多情。自从县里竞赛回来,也不知是谁传出去的,大家都知道得奖多亏他力挽狂澜,男生个个唯他马首是瞻,女生……嗯,就是抽屉里莫名多了几封信。
他又不傻。
相反,他还很早熟。很小的时候,沈文华跟村里寡妇的眉来眼去他都能读懂。
“喏,送你的。”忽然,眼前多了一双白净的小手……以及一只手脚被捆绑住的灰兔子。
少年刚漾起的弧度,硬生生扯住。
“我舅舅打的野兔哦。”
“赶紧拿回去,快上课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塞他怀里。
沈浪:“……”
兔子:“吱吱……”你他妈倒是把我提溜正啊,脑袋朝下会死人,死兔的。
半小时后,少年居然破天荒的迟到了。各科老师知道他这次表现的事,都待他格外的宽容。
“浪哥咋现在才来?”王小东换个姿势,眼睛半睁半闭。
“有事。”
“啥事啊?是不是那狗日的又为难你了?”一想到爸妈说的,沈文华四处胡说浪哥是杀人犯,还让镇上的人别借粮食给他,铁了心要逼到他山穷水尽,弹尽粮绝。
沈浪微微摇头,“无事。”
一会儿”有事”,一会儿又“无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王小东瞌睡都醒了,可浪哥脾气怎么越来越难以捉摸了?正纠结着,桌子上忽然多了个小纸团。
“你会装卫星接收器吗?”问号画得大大的,有个卡通头像也不能抵挡他的烦躁,凶道:“这他妈谁扔的?”
沈浪偏过脑袋看了一眼,“好好听课吧。”顺手把纸条拿过来,趁王小东不注意,夹进自己语文课本。
有个反应迅速手速贼快的同桌,肿么破?看来,下次得眼疾手快。
林雨桐等了半晌,也没收到回信。莫非他没看见?还是不想回?如果他会的话,这可是能合伙赚钱的营生呢!
就这么纠结着,一直熬到下课,“沈浪同学,你会不会?”
“先看东西。”
这就是答应会试试咯?林雨桐笑起来,“行,到时候咱们合伙赚点小钱。”
“嗯。”
于是,王小东接下来三天都快纠结死了,上课也没闲工夫睡觉,一个劲琢磨浪哥和林雨桐背着他有什么交易。以前都不咋说话的俩人,怎么去了趟比赛回来,关系这么好了?
谁也不知道,有个少年,抽屉里放了数张小纸条,被他用书压得平平整整,每攒够三张就带回家,跟母亲的皮箱放一处。
***
半个月后,一辆装满大纸箱的小货车开进荣安。
林雨桐掏空小金库,又向舅舅借了五百,堪堪付清十台接收器的货款。
刚放学,“走?”
“嗯。”
王小东和蔡星月对视一眼,异口同声:“你们要去干嘛?”
雨桐想的是,到底能不能安装调频还是个问题,先别把事情泄露出去,两千五不能打水漂。“秘密。”
“不行啊浪哥,你们不会是那个……那个……了吧?”王小东把两根食指对在一起,笑得不怀好意。
沈浪白他一眼。
蔡星月也发现好友的不对劲了,“雨桐你就带我去吧,我保证不多说一个字,一定替你保守秘密哦。”
林雨桐是姨母心态,受不了这些小屁孩撒娇,无奈同意。
四人以最快的速度来到沈浪家,门口货车上下来一个中年男人,“诶你们可来了,快把货卸了,得赶着回家,还有一趟呢。”
纸箱虽然看着大,但却不怎么沉,沈浪和王小东一人扛一个,几下就卸完。林雨桐递一碗凉开水给司机,随意问了几句,确定这批货只给她送才放心。
拆开纸箱子,里头是一个簸箕大的银色铁盘,状如铁锅,还有数根管子电线,以及砧板大的铁盒子……王小东和蔡星月被绕晕了。
“咦……等等!浪哥哪来的野兔子?真肥,红烧特香,就是忒费时,我回家弄点儿孜然,烤着……诶,浪哥你打我干啥?”
好端端的被后脑勺挨一巴掌,他都快委屈哭了。
“嫌我跑远了,大不了,大不了我去小卖部买呗……”看着好友越来越黑的脸色,他赶紧改口,“行行行,不吃就不吃,至于嘛。”
“这叫卫星接收器,小名‘小锅盖’。”
“有啥用?”
“试了就知道。”带上一套,四人急慌慌锁上门,也不敢跑远,就去隔壁村长家。他们家有台二十一寸大彩电,一群孩子守在跟前,正在看葫芦娃。
“唉……咋又是广告?早知道咱们就再跑快点。”一放学就往家赶,可依然只来得及看半集,前半集剧情只能靠脑补。
“沈浪哥哥,我爸不在,你有啥事?”
沈浪晃晃手里的纸箱子,“给你们试个好东西。”
男孩子本就好奇心重,七手八脚帮着拆开,摆弄起来。“这真能看电视?”
“也没屏幕,电视从哪儿来?”
沈浪不说话,随手比划两下,拿螺丝刀鼓捣几下,很快把“锅盖”支起来,再将电线连上,打开接收器,电视里出现满屏雪花。
“浪哥咋这么会玩?”
因为买的是工厂淘汰货,也没生产说明书,他这是全靠摸索啊。
沈浪依然不出声,拿着装上电池的遥控器,迅速的调试几下,又到院里转动接收器角度和位置……很快,“有了有了!”
“咦,这个台我怎么没见过?”
“这个怎么还有动画片儿?”
“诶,这个还有唱歌的……”
“等等,沈浪哥哥,这怎么是外国人?”
少年翘起嘴角,往人后看了一眼,没想到这东西这么简单。
“不穿衣服羞羞……”画面中出现了尴尬的一幕,沈浪嘴角一僵,又摸索片刻,不知怎么鼓捣的,居然再也调不出这几个外国台了。
当然,对孩子们来说,有动画片和综艺就足够了。
当天晚上,全镇都知道,沈家小子能用“锅盖”弄出几十个电视频道来,不止有电影、武打片、唱歌跳舞节目,最关键是再也不用担心广告时间无聊了。
四十二个台够换的。
当天晚上就有人找沈浪,让帮他们也安装一台。沈浪按早就商量好的,报价三百五。虽然是挺贵的,但镇上的经济比村里好多了,花点钱让一家老小欢快欢快,很多人都愿意。
十台不够卖,很多没抢到的都愿意再加二十块钱预订。
当然,雨桐也没亏待技术宅,利润五五分账。
第038章
前十台每台净利润一百块,每人分五十。
沈浪觉着自己啥也没干; 点子是雨桐想的; 资金是雨桐垫的,他拿十块安装费都嫌多。可雨桐说他要承担什么“售后维护”; 责任重大,必须拿五十。
第二批进了三十台; 因为进得多,便宜了十块,每台二百四的成本。头批连本带利三千五全垫进去,林雨桐又跟舅舅借了四千才凑够本金。
但好在每台能赚一百三; 利润更高了。
沈浪依然只拿五十,林雨桐见他坚持,倒是愈发佩服。
一人独活的他,艰辛可想而知。尤其是他对这么多东西无师自通; 不敢想象是怎样的生存环境赋予他的。但饶是如此; 面对巨大的经济诱惑时,他依然能坚持初心……此子将来必成大器。
林雨桐决定,这朋友她交定了。
多亏蔡星月和王小东的卖力宣传,一星期不到,第二批又卖光了。镇上有电视机的家庭不少; 口口相传,大家都知道沈家小子卖“小锅盖”,等着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一致好评后,才陆陆续续有更多的人上门。
每天放学; 沈浪门前人来人往。
“大家别挤,新的小锅盖来了,按照预订的先后,排好队啊。”
这次一咬牙订了五十台,两辆小货车装得满满登登,还跑了三趟,光卸货就花了几个小时。
沈文华提着空酒壶,晃晃悠悠来到门口,伸头往里一瞧,嗤笑两声。
有人打趣:“老沈来找儿子啦?”
“噗嗤……当初啊,也不知道是谁要跟人断绝关系,现在狗鼻子闻着香……”
沈文华老脸一红:“我呸!谁他妈是他爹……嗝……”想到前几天听说的,三百七一台接收器,那兔崽子至少能赚好几十,顿顿大鱼大肉随便吃,而自己却连八毛一斤的劣酒都喝不上,真是越想越气。
当年要不是他收留,兔崽子的尸骨都发霉了。
现在发达了可好,他一分捞不着。
眼睁睁看着兔崽子挣钱,他肯定不愿。可去乡政府举报过,人说这是合法经营,执照啥都有,况且乡政府上班的谁家都有电视,都盼着能早日排到自个儿呢。
傻子才会断送自个儿幸福生活。
上头不管,那就……他浑浊的眼珠子一转,露出一口黄牙。“王老三来买小锅盖呢?要我说,你这三百七花得挺冤,以前没这玩意儿照样能看。”
指指山脚下的红砖房,那是乡政府所在地。
这年代,只要是带天线的电视机,都能接收到乡政府的信号,但看哪个频道由人说了算。譬如黄金时段工作人员非要看新闻,大家也没办法。
有人动摇了,“也是,虽然台没这多,可不用花钱啊。”
林雨桐紧张地看了少年一眼,棱角分明的下颌突出一块,是在咬牙……当时为何杀父的疑问又冒出来。
只见沈浪绷着手臂青筋,抬起头来,淡淡的看了沈文华一眼,“如果哪位叔叔不愿买的话也没事,订金一分不少退给您,但下次再来就要出双倍订金,订金不包含在价格内。”
头脑发热的人也没注意最后一句,“果真?”
“真。单子按个手印就行。”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边是不用花钱但台少还没自由,一边是四十几个台随便看但花钱多……说不定自家天线能接收到邻居家的信号呢?
索性心一横,“那行,你退订金给我吧。”
王小东和蔡星月急了,“不行,货都进了,字也签了,哪能说退就退?”到时候这么贵的东西卖不出去可就亏本了。
在他们心目中,雨桐和浪哥是在玩火,玩不好就得引火自焚。
“雨桐你倒是劝劝他啊,这么高的本,怎么能说退就退,砸……砸手里咋办?”最后几个字微不可闻。
林雨桐见沈浪微微颔首,眼中似有安抚,就没出声。既然是朋友,就要信任他。以他的性格,一定是留有后手才对。
“哎呀浪哥!雨桐姐,你是我亲姐,快……”
沈浪抬手,止住他的喋喋不休,“退。”
于是,原本订的三十人,当场退了十四个。
王小东都快哭了,这些钱可都是林雨桐借来的,浪哥身无分文,上万的债都得雨桐背,她,她是不是傻啊?!
退了钱的喜滋滋,没退的犹犹豫豫,一时想到三百多白花了,一时又羡慕别人能有那么多节目选择……真是进退两难。
老子过不好,你也别想有好日子过。沈文华见目的达成,哼着小曲儿走了,“哼,小兔崽子,跟老子斗,你还嫩……”反正选择性忽略他硬如钢铁的拳头就行。
“浪哥糊涂啊,这么多钱亏了雨桐咋整?”
少年静静地看向雨桐,“你信我。”
“嗯。”
***
第二天,没人能接收到别人家的信号,就是把天线拉到最长,换几百个姿势,哪怕只是一墙之隔的邻居。
第三天,收不到。
第四天,依然收不到。没退订金的终于乐了,这钱花得真他妈值。
第五天,沈浪门前聚了不少人,哭着喊着就是多出四十块钱也要买,快帮他们安装吧。自家孩子闹,都怪爸爸小气,别人家都看上四十多个台了。老婆也闹,就为了省三四百块钱被邻居骂“偷信号”,可他妈压根一点儿也没偷到啊!
原来,凡是经他安装的,都已事先调整过设置,别人天线搜不到它的信号。
雨桐也不懂,想了半天,应该是类似于wifi上动过手脚,让邻居再也蹭不上的意思?
反正,沈浪这技术宅人设是立稳了。
到来年一月初,断断续续,在荣安和附近两个乡镇上,一共卖出去两百二十台接收器,刨去成本,净赚两万六千八。“创始人”林雨桐拿到一万四,“技术员”沈浪拿到手一万出头,“销售”王小东和“形象大使”蔡星月分别一千二。
十几岁的少年少女,以后无数次回想起,都无比感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