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乡野种田小扎-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敬松笑笑:“用不着客气,都是农家自产的,不值钱儿。”
听他这么说,工作人员们算是稍稍安心,一群人便浩浩荡荡的在山上走来走去。
主要是任远负责观察发现和提问,跟在旁边的林敬松和冯利民则是负责回答。
当说起山下通往山上的那条崭新平整的路也是林敬松修的时候,作为新闻人,任远突然就兴奋起来,这是多好的一个切题点!
一群人走着说着,不光是林敬松这边山上的卫生条件多么多么的好,还有林敬松为残疾人士、为下岗职工、为贫困家庭带去的工作职位,还有在林敬松的介绍下,全村渐渐走向富裕。
当中,冯利民很激动的说起高二娃的事:“高二娃正是看到了小林在枣庄的奋斗成果,再加上他也是枣庄本地人,他也愿意开发发展这个仍旧贫困落后的村庄,于是,他回来了,带着曾经在羊城奋斗积累下来的资本和人脉……”
冯利民说着,任远双眼冒光的记录着,同时还示意灯光和镜头跟上。
接着,任远又问起了枣庄人们的经济发展走向,到这里,冯利民脸上带着笑和骄傲,熟练的回报。
看他那一口流利的数据,林敬松就知道他昨晚上肯定没少做功课。
第228章
最后,任远又示意工作人员把灯光和镜头对准林敬松,问道:
“听说你当时是一个人跑到枣庄来创业的,请问是什么原因让你选择这条路的?又是什么动力指使着你一直干下去的?这么一个个现代化的厂棚建设以及修建道路的投资,肯定是需要不少钱的吧,那你又是怎么坚持做下去的?”
林敬松可不跟冯利民那样提前有准备稿子,他只能硬着头皮回答:“在城市里住,天天汽车尾气闻着,地沟油外卖吃着,感觉我们要过的日子不应该这么糟糕,就来了。
枣庄里面各位叔叔伯伯为人都很好,虽然村内大部分贫穷,但大家伙都非常的平和热诚,我想,为条件的。路不好,我们可以想办法修路,家中贫穷,我们也可以想把法带领他们富裕起来……”
接着,任远又重新提起了经济方面的事情,林敬松只道:“这得感谢镇上对我事业的支持,在我最关紧时刻,他们帮助我拉来大批银行贷款,正好解了我的燃眉之急。”
就在这个时候,冯利民呵呵的笑起来,他说:“这是政府与人民的互帮互助,你的事业节节攀升,才能带动整个枣庄的经济发展,才能作为镇经济的领头羊,为后来者做出最有力的方向上指引。”
后面,林敬松又带着他们走到山下的平地,望着一片片规划整齐的田地,仓库中整齐规范摆放着的农机车,还有池塘中波光粼粼下面丰腴肥美的湖鱼,任远感慨良多。
这么走上一圈,他心里就有见地了,这些材料提上去,林敬松这边肯定是要在新闻上漏大脸了,相对应的,这位冯镇长在年底考核上,肯定也能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半晌,王晓娟带着几个饼子上山,饿了一上午的工作人员们吃的那叫一个满足,还有林敬松这边的牛奶。
不知道是他们饿极了突然吃饭时的脑中主观反应,还是他这边的饭菜果真很好,电视台里面的人吃得狼吞虎咽,几张半米那么大的饼子,居然一点都没剩下。
采访一直进行了一个上午,任远足让人把这几个山头全部的情况都拍摄记录下去,准备回去好好剪辑。
结束时正好是上午十一点钟,王晓娟已经做好了相当一部分的饭菜,那香味儿飘的,简直让一干人走不动路。
恰逢林敬松跟冯利民正在劝:
“距离中午十二点还有一段时间,吃了午饭再走也不着急。”
“饭都做到这里了,你们直接走也是浪费,干脆坐下多少吃点儿,都是农家饭,不值钱儿的。”
林敬松话都说到了这里,任远只能点头了。
结果等到吃上,他们才知道这山上的食物得有多美味!
这么好吃的农家饭,任远只能在羊城高档酒店才能吃的上!
他嘴里含着饭,含糊不清的私下问了林敬松一句:“这么好吃的食材,是供上羊城高档餐厅了吧?我们这一桌下面,肯定不便宜。”
林敬松笑笑:“不光是餐厅,其实我还走向了平价市场。”
任远一愣,接着就听林敬松说道:“我也是从一个平头小百姓走出来的,直到现在也就是个平头小百姓,没得多少背景。”
这话一说,任远倒是对林敬松产生了特别的好奇。
等到一餐结束,任远等人就此离开,林敬松原本还准备给他们塞点儿车马费或者带去点儿土特产呢,他们居然就这么走了!
冯利民坐着他们的采访车一路回到镇里,望着他们的采访车离开。
他旁边的秘书就不解了:“他们就这么离开?我看他们下山的时候还对着高二娃家的那
两个山头拍了又拍呢!”
冯利民摇头:“肯定要去我刚才说到的高二娃家坐坐的。”
秘书更是一头雾水:“那您不跟着去?”
冯利民突然笑道:“我去做什么?我去能做什么?需要我去做什么?”
这三个问题问得秘书是张口无言,冯利民拍拍他肩膀,道:“咱们等着好消息就成。”
果然不出他们所料,当天下午三车人去了他们隔壁镇做了采访之后,晚上就杀了个回马枪,乘着夜色一群人直接敲开了高二娃家的大门。
高二娃对着摄像机,局促不安的搓着手掌心。
任远就安慰他,道:“你不用过多的担心,把你实际的想法告诉我们就行,我们只是采集资源,并不一定都放在电视机上。”
这么一说,高二娃算是稍微心下安定一点,也带着些失落,他说:“要我说,好好学习还真是一句真理,人家学历高的人就是厉害,林敬松他之前可是高校研究生,就算是回来种地搞养殖也是搞得一道道的,我就是拾人牙慧,看他做的红火,跟风模仿。”
“人家心眼好,还指点我一步步的做起来,还帮着我介绍客户,而且我们村里经常有人去他山上挑牛粪,那可是个肥地的好东西……”
任远打断他的话,问道:“他能愿意么?”
说起林敬松来,高二娃突然胸脯一挺,拍着道:“我这一辈子就没服过谁,就林兄弟一个人除外!我们村里上他山上挑牛粪、捡鸡屎、铲羊蛋蛋人家一句二话都不说的!
而且还免费教我们沤肥方法,新沤肥方法没啥气味,而且肥力还好,不光是我,我们整个村儿里的人都感谢他!”
任远呆了,他想问问这个林敬松还有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可是看他这一模样,忽然觉得也就没了再问的必要。
月上半空,任远带着三车子的人回了电视台。
台长也在忙碌着审核资料,不光是他,还有一干台里的中层阶级,没有一个休息的。
任远把他收集来关于枣庄,关于翠山,关于林敬松的资料提交上去,台长一翻,当机敲桌子:“咱们明天中午就做这个专辑特报!”
一声令下,所有的人立马转手手中的工作,翘首以盼新材料的下发。
写台本的写台本,剪辑视频的开始剪辑,一时间所有人都在忙碌着,时间紧任务重,就连白天跟着任远出去跑了一天的小记者们都没得闲,临时被抓了壮丁做些没有太多技术含量的零碎工作。
到半夜,外卖准时送过来,吃着热腾腾的饭菜,跟着任远出去跑的一群小职员都想念起了林敬松家的饭菜,不光是他们,还有任远本人。
第二天中午,林敬松就准时守着羊城午间新闻。
羊城晚间新闻是晚上八点开始,午间新闻就是一点开始,他平日里三餐时间都早,基本上一点钟都去睡午觉了,这还是他头一次打着哈欠等着看新闻。
林敬松也没抱有多大的希望,原本想着他得蹲着电视机中午晚上守个两三天,没想到才第一顿就守到了。
冗长的国内新闻回报完毕,就到了本地环节。
头一秒,就出现了枣庄村口破烂的牌子上,接着镜头推进,到了林敬松的翠山,当中镜头来回切换,有的是纯粹的给厂棚镜头,有的则是内部干净整洁又现代化的机器。
接着是大片大片的农田以及波光粼粼的人工湖,就连小东山正在开发中的缓坡都照了出来。
再往后,是给林敬松冯利民跟记者任远的短镜头,上面剪辑了林敬松跟冯利民的话。
“枣庄里面各位叔叔伯伯为人都很
好,虽然村内大部分贫穷,但大家伙都非常的平和热诚,我想,为条件的。路不好,我们可以想办法修路,家中贫穷,我们也可以想把法带领他们富裕起来……”
正好把林敬松他说的这句给放了出来,林敬松微微笑着,他前面说的那句倒是没播。
大王原本是百无聊赖的坐在沙发上玩自己的尾巴,突然听到好像是林敬松的声音传到耳中,突然抬头,接着就看见那个大盒子当中放佛是林敬松的脸。
大王接着又扭转脖子,目视林敬松,惊的不仅嘴巴微微张开,还有一瞬间就转细了的瞳孔。
看它那真·一脸震惊的表情,林敬松笑着揉了揉它的大脑袋,笑道:“怕什么?我在这儿呢,在你身边呢。”
大王呜呜的冲着林敬松叫几声,甚至还不敢置信的尝试着咬了咬他手指,但很快就放开了,还用舌背把林敬松手指卷着。
林敬松抽出手指,拍拍大王的额头,堂而皇之的把它的唾液还抿到它自己身上,搂着继续看电视:“我在这儿呢。”
电视镜头一转,出来的是高二娃,林敬松跟冯利民一样,一点都不意外,高二娃说:“人家心眼好,还指点我一步步的做起来,还帮着我介绍客户,而且我们村里经常有人去他山上挑牛粪,而且还免费教我们新沤肥方法,我们整个村儿里的人都感谢他!””
整条新闻大概持续了五分钟,足把林敬松介绍了个全,直到后面播放别的新闻,林敬松才关掉电视,打着哈欠回去午休。
下午半晌里,枣庄里面一下子把林敬松跟高二娃上电视的事情传了个遍。
高二娃脸上带着苦:“那个记者就是老奸巨猾,明明说了不会播的。”
柳梨择着韭菜叶,道:“人家记者就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典型代表,他的话你哪里能信啊,不过你也不是没说啥不该说的么!”
高二娃捂着脸,苦笑着说:“不是纠结啥不该说的问题,是他们当时来的着急,我就穿一个破裤衩,还破洞还毛边儿的,就这么上电视啊……”
第229章
孙政这边,果真如他所预料的,在当上组长之后,他的工作比之前清闲多了。
这天,他正常下班回到家中,孙母正在厨房做饭炒菜,孙父也早早到家,品着茶,翘着二郎腿在沙发里坐着。
孙政扭过去一看,嘿!羊城晚间新闻。
他龇着牙调笑道:“爸,你不是爱关心国家大事嘛,那老看羊城本地的新闻有个啥意思?”
孙父撇儿子一眼,懒得理他。
现在的年轻人大多都不喜欢地方电视台,嫌地方电视台不够新潮,但他们都这么大岁数也,也着实结束不了卫视那种多是蹦来跳去小姑娘的。
“去去去,去厨房帮你妈做饭去!”孙父毫不犹豫的挥手把儿子赶开。
就在孙政准备去厨房的时候,耳朵里突然从电视机当中听到了好友林敬松的名字,他赶紧回去,眼睛直勾勾的盯着电视机。
这是羊城午间新闻的重复播放,上面播的正好是林敬松那山头上的种种实物,还有一晃而过的孙政他们上次立起的暖棚架子。
没想到这才几天过去,居然玻璃都装好了,里面小绿芽都冒了出来。
孙政突然一蹦三尺高,又从厨房把孙母拉出来:“这这、这就是我那个朋友,林敬松!”
恰好这时候,电视机里投放出林敬松的面容,旁白是播音员正在读他的简历与冯利民提交的他在枣庄当中所做的贡献。
“还真是他修的路啊!”孙父望着电视机里面。
孙母没吭声,孙政便继续拉着她叨叨:“我就说了,他干这行很有一手的,瞅瞅里面那现代化的机械,多干净啊。”
正巧这时,电视机里播放的是林敬松就现代农业与机械化发展的意见的简单阐述,孙父听了不由得点头:“这孩子倒是肚子里面有墨水。”
孙母看着电视机里面关于林敬松的人物专访,她点头道:“要是每个种地搞养殖的都是这么弄,咱们现在吃的肯定能更好。”
她这话刚一说出口,孙政就顶道:“每个种地搞养殖的还真做不到他这样,光是一个养殖棚里面机械的花费都得大数十万的掏钱。更别提还他那以山坡的牧草了,光是牧草都是最优质的品种混合……”
孙母不过就是随意说两句也没想到引来自己儿子连番吹嘘,哼了一声:“没想到居然这么厉害的,还有哪点我不知道?”
一听自家老娘都这么说了,孙政赶紧讪讪的伸手挠他自己的后脑勺:“没了。”
就在他们三人说话的功夫,这条长新闻已经过去了,孙母懒得搭理孙政,直接转身去厨房继续忙活晚饭。
孙政倒是颠颠的跟上,靠着厨房的门框,小声的说:“妈,你都在电视机里看到了,我朋友那边的养殖你就完全放心,我带回来的东西都是他山上顶好的,今晚炒菜你可别忘了放鸡味粉啊!”
自打上次吃了一次山菌子炖野鸡之后,孙母虽然当时吃的欢快,但后面还是不肯用孙政带回来的两种调味粉。
在林敬松那边吃了几顿好的,再让他回来吃他吃了二十多年老母亲手艺,怎么吃都感觉像是缺了点啥。
只可惜孙母不愿意再放调味粉,孙政这两天没加班,天天按时按点儿的回来吃饭,但感觉还不如在公司加班呢!
至少在公司加班,还能吃上两顿外卖,虽说大家都知道外卖不健康,但至少调味料足,让人嘴巴吃着不寂寞。
“妈,你就放心吧,他都上电视了,健康方面你就把心放肚子里。”孙政央求着说。
客厅里的孙父也听到了厨房里面的动静,他也高声说道:“
你就给孩子放点儿吧,看把孩子给馋的。”
孙政:“……”
孙母只能妥协,从柜子当中取出两个罐子,在正在炒菜的锅里面加了一勺鸡味粉。
随便一翻炒,空心菜的香气就出来了,孙政闻着没有被抽油烟机抽走的漏网之“烟”,用力吐出一口气,最后还不忘拍一把孙母的马屁。
孙母哼的说,让孙政去盛饭端饭。
孙政不敢得罪家里的大厨,赶紧屁颠屁颠的去收拾。
饭桌上,孙父道:“现在羊城严厉打击不良食品卖家,这个时候作为正面典范的那个小林,他那边的东西肯定是特别好,才会以第一时间树起旗子,你就放心。”
不明不白的一句话,但孙母跟他生活了多少年?自然是清楚说她的,不情愿的道:“之前不是不了解么!”
孙政见家里有人给他撑腰,立马就精神起来,他直起腰板,得意道:“妈,亏得你还是化学老师呢,自然界当中也是有天然香味材料的好不好?”
孙母脸一拉,佯怒道:“要是在叨叨,下次你做饭!”
立马,孙政就缩缩脖子不说话了。
别看孙母脸上冷着,可她手上冲往空心菜的筷子可是几乎都没停下过,察觉到这一点,孙政心里就偷偷的笑。
林敬松这边。
自打他在羊城新闻漏过一次脸之后,他的名声在枣庄当中那叫一个如日中天的好,但凡是见着带娃娃的老头老太太们,他们都要指着林敬松告诫他们孩子:
“好好学习,看见没有,林叔叔就是好好学习,就连种地都比我们强!”
林敬松:“……”
特别是教训完了自家的孩子,接着他们还要一脸热切的走过来跟林敬松攀谈,说的内容也就不外乎是感谢林敬松之类云云。
要是实在是想不到还能换什么说法跟林敬松道谢,就肯定要拉着林敬松忆苦思甜,最后再次得出一个结论——林敬松是整个枣庄的大恩人。
关键还不只是一个人这么说,这一顶大帽子扣下来,扣得林敬松后面接连几天都不敢出门。
高老汉直接奔上山,摸上桃花岭在下面喊林敬松。
他早就原谅自家小儿子了,也是心疼一个往年都是坐办公室的儿子突然变成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高二娃那边种的地多,现在他也不在乎自己的地了,有事没事就扛着锄头去小儿子的山头帮忙。
林敬松是怎么也想不到高老汉来意的。
不过,来者是客,林敬松还是邀请高老汉进屋坐下。
大概是没看见大王,高老汉明显送出一口气,他把提上来的酒瓶搁在桌上,道:“这是我十来年前在院子下面埋的梨花酿。”
一听这是十多年前的老酒,林敬松既是感觉亚历山大,又有些摸不着头脑,几次推辞不过,只能收下。
见林敬松坦然收了,高老汉才安心,接着两个人又就村里的各种乌七八糟的事儿说了一遍,临走的时候高老汉才叹道:
“你是个好娃娃,要是别家干事业正赚钱的时候,突然有村里别的人来见样学样,我是肯定不愿意的,你这后生心底忒好,还愿意教我家那二娃子……”
林敬松这才明白高老汉的来意,他“嗨”的一声,接着笑道:“也没教啥,都是很浅显的,要真是商业机密,我也不可能说的,是吧,哈哈。”
高老汉仍是固执,反复的说:“你这后生心眼好,我们高家都承你的情,以后要是你有什么想法,我高老汉一家肯定是最先举手的!”
送走高老汉,林敬松看着桌子上摆着的一坛子梨
花酿倒是发愁了。
他平常不怎么喜欢喝酒,即便是喝酒也多是啤酒跟平常的商业白酒,高老汉送来这农家多年陈酿,他还一时间真不清楚该怎么保存的。
正好,他冰箱里还有两只大老鼠,林敬松干脆都揣一个篮子里,下山去找刘二伯。
刘二伯建议他酒干脆赶紧趁早喝了,这种陈埋地下的酒一旦被挖出来,放久了味道就会有所变化。
林敬松就干脆道:“咱们一起喝了呗?”
这个时候,魏老太迈着小脚快步走过来,小心翼翼又迅捷快速的把酒坛子放到竹篮里,还拍着林敬松道:
“小林啊,我也知道你跟你二伯关系好,但他一把年纪了,还真不好喝酒,你就喊着你朋友,跑到山上野野炊,当场喝喝小酒多好嘛。”
魏老太都这么说了,林敬松又看了眼刘二伯,他虽然被魏老太管着,但脸上笑呵呵的。
得!林敬松决定听从魏老太的意见,回头喊魏巍一家子上山玩一圈。
接着,林敬松又从篮子里拿出那个大老鼠,刚一摆出来,刘二伯也惊了,他一直“哎呦”好几声,跟着才道:“这可不得了啊!”
“这东西在咱们这边少见!”魏老太也围了过来,她指着说:“这叫竹鼠,好吃呢,就是这东西在我们老家南方那边才多,咱们中部很少见。”
第230章
刘二伯也跟着说:“这东西咱们这边几乎都见不着,特别是灾荒那几年,我们都以为把这东西吃绝种了,没成想居然还有,小林你这不是南方那边运来的吧?”
魏老太果断的说“不是”,又说:“南方的竹鼠大,这个个头要小一点,而且毛色也不一样。”
林敬松惊了,提溜高,瞪大双眼盯着:“这一只都能有三四斤重,还算小的?”
魏老太笑着道:“反正算是正常体型,在我们老家那边这种骨架长得好的,至少得有四斤半往上。”
“这能吃?”林敬松又问。
这下,不管是魏老太,刘二伯也都笑了,他说:“好吃着呢!怎么吃都好吃,味道特别好!”
这下,是轮到林敬松傻眼了,他还从没想到过在,这世界上居然不仅有能吃的大青蛙,还有能吃的大老鼠!
刘二伯微微笑道:“这是你家那个大王给你抓回来的吧?”
自打大王在村里民漏了脸,又在羊城林业局报了号之后,村民们对它是越来越好奇,但始终胆大敢上前靠近它的少。
刘二伯就是其中一个,说是胆大敢靠近,也就不过是距离它二三十米,偶尔看它捉野鸡捕鸭子罢了。
林敬松点头:“还真是,它那天晚上抓了两只回来给我,我还真是吓一跳,这么老大的老鼠,还以为是变异的呢,哈哈!”
刘二伯简单把做法给林敬松讲了一遍,林敬松听着似乎也没什么讲究,就把两只竹鼠都交到魏老太手中:
“我找二伯喝酒您不愿意,我找你们吃竹鼠,可就别推辞了。”
话都讲到这里,魏老太只好应下,拎着两只冻得硬邦邦的竹鼠去厨房,准备做晚饭。
林敬松跟刘二伯在院子里坐着说了会儿话,林敬松越发感觉院子里怎么静悄悄的,最后突然想到那个哈哈不是在他们院子里住下的么?
怎么他过来这么久,都没听到那只哈士奇的动静?难道是还被接回城里了?
听林敬松问出口,刘二伯突然得意的笑,他说:“那个傻狗被我制住了,天天到家都累的不行,哪里有时间胡造?”
这么一说,林敬松更好奇了,他催着刘二伯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林敬松着实好奇,能把往上传言精力第一的二哈溜趴下,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见林敬松连着问了又问,刘二伯才得意洋洋的说:“我让附近几个邻居家的但凡是上山去拢地,就带着那傻狗一起去,拴着铁链溜它,容不得不去!”
这么一说,林敬松就了然了。
村里附近能种下的地早就被村里的老人们种得差不多了,要想还能继续增加更多的收入,他们就只能去别的山头找之前被人荒废了的土地种下去。
但山里的地形复杂,有时为了到达前面一个山头,就得绕远更偏的两个山头才能过去,这样溜一圈下来,那二哈能不瘫就奇怪了!
刘二伯继续说着:“自打咱们村里买三轮车的越来越多之后,山里的小道也跟着被拓宽不少,大家遇见不平的路都会填一填,日子一长,这路就方便三轮车走了。
我让附近几家,谁去远边山头就带着哈哈过去,人骑着三轮车,狗在地上跑着,一晌至少三五公里的山路溜下来,再皮的狗子也不会瞎叫跳了。”
“牛!”林敬松衷心对刘二伯比个大拇指。
他这估计还是全网极少数把哈士奇给闹趴下的人。
林敬松又四处在院子里看这,没发现那只哈哈,估计就又是被拉出去溜山路了,难怪他这一段时间都很少听见哈哈在村里闹
动静呢。
刘二伯看看裤兜里用手绢布裹着的怀表,道:“待会儿老吴就要回来了,估计你过个半小时他们一家子就能带着哈哈回来,到时候你就能见到了。”
这么一说,林敬松还真好奇被溜趴下的哈士奇到底是个怎么样子的?
刘二伯话音刚落,根本不用林敬松等半个小时,吴老汉就牵着哈哈来到刘二伯家里。
“你家傻狗,绳子给你挂门鼻上了呦!”吴老汉站在门口冲着刘二伯招招手。
“得嘞!进屋来坐坐吧?”刘二伯起身一边吆喝,一边往门口走去。
吴老汉把哈哈留下就直接转身回去,还喊着道:“别出门了,我得赶紧回家去,家里那口子打电话催着我去吃饭呢!”
说着,门外吴老汉得手机突然就响了起来,他把来电一掐断,骑上三轮车就往家里跑。
刘二伯还没来得及多说呢,就只能看见他得背影。
林敬松望着一停脚就躺在院子门槛前面不起来得哈哈,它一刻不停得急促喘气,那呼吸声简直就能摩托车拉缸了似的。
“真牛!”林敬松再次对着刘二伯比大拇指。
刘二伯照旧拉了两下,哈哈不愿意从地上起来,他也就不勉强,缺人绳子在门鼻上挂得牢靠,就转身回院子里坐着。
见他走远,哈哈干脆四脚朝天,露出个白白的大肚皮。
刘二伯回来,对林敬松笑呵呵的说:“四新他们刚走前两天,我也被这傻狗烦的不行,后来还是浩然打电话跟我说,它得出去溜,我就开个三轮车出去带着它沿着河边溜一圈,估计有个五六公里吧,当天回来我跟老伴儿可算是睡个囫囵觉。”
虽然看着哈哈喘气的样子,似乎是很惨,但林敬松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他听着就挺想笑。
最后没憋住,哈哈笑出了声。
这个时候,哈哈似乎是听到有人在呼唤它得名字,立马站起来左右一扭,看见林敬松在笑,于是它立马就“轰”然重新趴地上。
这两日没下雨,山上天气干燥,林敬松甚至看见了门前被哈哈荡起的灰尘。
这个时候,魏老太出来了,刘二伯便对着她说:“我就说吧,养个狗子就跟养个人娃娃一样,白天得让它在外面跑,跑得浑身累瘫倒,回来咱们就安生了。”
魏老太不情愿的讲:“四新他们下周就要回来看哈哈了,还要给它搞什么‘区从’,到时候要是到时候它们看见哈哈累成这样,我就等着看然然以后还让不让你带哈哈。”
刘二伯哼道:“咋地不让我带?看我带得多好,吃嘛嘛香,跑得贼快,身体倍儿棒!”
林敬松更是忍不住了,哈哈大笑。
刚才还把头扭过来小心翼翼瞅着院子里面什么时候开饭得哈哈,估计是听出来林敬松在笑话它,居然也是“哼”一声,把头扭到了外面。
林敬松这还是头一次发觉,即便是二哈,竟然也有时候挺通人性的。
林敬松带过来得梨花酿最后没喝,三个人在刘二伯家院子里吃着竹鼠炖土豆,吃得欢快极了。
竹鼠原本皮很多,但是口感很弹也很好吃,魏老太舍得用柴火,一直炖了一个多小时足把里面得土豆也炖得沙沙的,浸透汤汁得味道,吃起来特别香。
原本还在院子外面撒小脾气的哈哈,在竹鼠一端出来就闻到了香气,高高立着尾巴,腆着脸在魏老太那边混吃混喝。
魏老太跟着儿孙没少看怎么给哈哈喂食得,她还专门找个大盆子,把竹鼠肉里面得骨头剥离出来,然后在清水里面洗掉盐分,才放在哈哈得食盆里。
那精细的
,简直跟喂孩子都差不多了。
一顿饭下来,即便是林敬松再怎么劝,老太还是坚持最先把哈哈喂饱才行。
最后,刘二伯拉着林敬松,道:“随她去,家里人娃娃没一个,只能把无处安放的小爱心搁在狗娃娃身上了。”
这话说得俏皮,魏老太用力的瞪他一眼,说了句:“老没正经!”
刘二伯嘿嘿一笑,不过到底是起了作用,魏老太总算是开吃了。
突然没了好东西吃的哈哈不开心了,垂着尾巴呜呜咽咽的叫。
叫得刘二伯心里直烦,他三口两口把手上的馒头吃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