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乡野种田小扎-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敬松当着赵三伯的面儿给孙喜胜打电话,他当然愿意了,还要了赵三伯的电话,说是有需要就直接联系他。
赵三伯连连答应,两手颤颤巍巍的在他老年机上记下孙喜胜的手机号码。
一切都谈妥了,赵三伯像是想起了什么,突然脸上喜意一收,问起林敬松:“后生,你帮着给我西瓜找了销路,你那地里西瓜更多,怎么样了?”
林敬松笑笑说:“这个您不用多操心,我这儿瓜都好卖。”
赵三伯便喃喃的说:“是啊,你地里的瓜长得精神,肯定特别甜,比我们这些老家伙的瓜肯定好卖多了。”
林敬松谦虚两句,他便不依了,笑着道:“你这后生喜欢钻研,天天按点儿蹲在地里看,看完了还在本子上写写画画,我们这些老家伙们都在背地里说呢,你这瓜到时候下来肯定卖得特别好!功夫不会负了有心人的!”
从赵三伯家出来,林敬松又遇见了赵二伯,他正在林敬松瓜田里偷偷的也不知道在看什么。
林敬松走过去跟他打一声招呼,吓得他浑身一个哆嗦,跳起来捂着胸口:“你这后生,怎么走路就跟猫儿似的,没个声响呢?”
林敬松原地踏两声,笑道:“也没人走路这样踏步专门发响声的呀。”
赵三伯不说话了,背着手直往前走。
正好走到瓜田这边儿了,林敬松就下地转一圈儿,他今天走得早,没来得及记录瓜田数据,这会儿记又怕影响数据,所以只是背着手随便看看。
赵岩见了林敬松来,他直直的走过来,对着赵二伯走远了得背影指了好几下,接着又在空间比划,见林敬松似懂非懂,他便掏出自己手机,打字:他这两天经常在咱们这边胡转。
林敬松想想,他这瓜田侍弄得不错,招村人眼球也是正常现象,拍拍赵岩肩膀,打字:看就看吧,没搞破坏就行,枣庄人都不错,应该也不至于。
赵岩低头一会儿,继续打字:肯定是见咱们瓜长得好,眼红了。
林敬松笑了,打字回他:要是眼红咱们瓜,看着学两手科学种植,回头他们瓜种得好,大家一起都致富,多好的事儿啊。
赵岩闷声不坑,只打:就怕他没把心思使到正经处。
林敬松在他手机上继续打字:那就麻烦你们这几天多多操心,要是真有啥事儿别自己上头,先通知我来。
赵岩点点头,不说话了。
接着,林敬松又在瓜田里大致走上一圈子,看长势不错,也就回家了,回去路上林敬松琢磨琢磨,也就没把赵二伯的事儿放在心上。
一来,村长当时在他来的时候就明明白白的告诉他,村里确实有人小心思多,但是人心肠都不坏,不至于做下太大的害事儿。
二来林敬松多少也跟他这个人接触过几次,多少也能咂摸出来一些,赵二伯其人,虽然不如他弟弟磊落,但为人胆子特别小,这种胆小的人一般是不会做出多出格的事儿,顶多眼红到伤了自己。
回到家,就已经到了下午给奶牛们挤奶的时间了,林敬松挤完了奶,又去山上转了一圈,没有发现大猫的踪迹,他有些遗憾的下山了。
晚上睡觉时,林敬松发现在地里撒的夜来香那些花花草草种子的地方,似乎是土壤有些凸,也不知道是不是种子已经迫不及待的发芽了。
林敬松对它们很有信心,毕竟空间优化出来的品种,品质绝对是一流的。
这几天,林敬松在家就天天密切观察着地里的西瓜,他每日从一天一次猛增到一天三次。
毕竟是头一年种瓜,还是之前没一点儿经验的,说不上心绝对不可能。
同时,孙主任那边儿他也密切关注着。
他们一直沉寂了两三天,还关门给她们店员放了三天的假,网上就有人带节奏,说是他们肯定是心虚了,还有人说他们在趁着还能补救,在收拾他们后厨,免得周一人家政府来查过不了关。
当然,还有更多的父母担心他们的食品安全问题,他们多次带着孩子在他们家粥店吃饭,还卖得这么贵,竟然出问题了,一个个儿都在网上留言。
还有一些家长特别信任孙主任他们家的粥,直说盼着他们赶紧重新开门营业,家里的孩子吃不到好吃的饭都要翻天了。
林敬松也在翻着看,他这条留言下面多得是喷子,还有人直言他是粥店店主的小号。
网上信息乌烟瘴气,林敬松看了两眼就觉得厌烦,便关了手机图清静。现在网上各种推送不断,烦人得很。很多时候就算是不想看某个信息,见缝插针的推广也足够人喝一壶的了。
第二天,林敬松就接到了孙主任的电话,她照例天南地北的寒暄两分钟,才进入正题:
“我有些关系,听说上次给你在网上翻案子的人是你朋友,我这儿给你朋友送回钱,怎么样?”
林敬松挑眉,看来她还真是人缘广啊,竟然这些都能查出来。
孙主任继续说:“我这边儿有两周前工商局私访的检查报告,一切指标都是正常的,还有几位顾客存留的粥底儿也送检了,同样一切正常,明天店里开业,肯定还会有各方局来检查。
不过我能保证绝对安全可过。我们为人坦坦荡荡,就算是顾客自己拿去检验都绝对没问题,你问问你朋友,愿不愿意还用上次那个号,帮我们翻案,在网上发些东西?”
他们家的店林敬松是绝对知道为什么东西那么好吃的,便一口答应下来:“我给他打电话,估计能成的。”
孙主任笑着说:“肯定是能成的,这个就相当
于送钱给他们,我都查过了,他们用的推手不是你朋友公司的,不过我要求还是用上次给你出头的那个流量号发我们家店的东西。”
听她这样说,林敬松有些摸不着头脑,转而又给魏巍打电话,说明了她的意思,魏巍叹道:“听你说的,这女人着实精明呵!”
“怎么说?”林敬松问道。
“首先,她通过你找我,就是给你一个面子,让我收一次你的人情;第二,上次那个流量号发你的信息,已经在民众心里很有份量了,这次帮着翻案首先就会给人们心理上一个好的印象;
第三,背后带节奏摸黑她的那家公司,是隔壁市的一家推手公司,利用咱们本地力量打击外地人的言论,首先就站在主场优势上……”
林敬松听魏巍给他分析了一条又一条,不由得咋舌:“他们政府的人想问题都这么一道道的么?”
魏巍笑了:“你以为呢?能在官场生存下去,而且还能往上爬的,哪个不是说一句在心里推个五六七八句的?”
“得!你这七八条分析出来的,也不知道是不是就跟你所说他们那样,说一句推那么多来着,你们自己头疼去吧,我跟她回一声。”林敬松捂着脑壳子,他最烦这种弯弯绕绕之事儿。
“待会儿我给你发个我的工作号,你把我联系方式发给她,我们俩私底下联系,不经手你这个懒鬼了。”魏巍笑着道。
“成!”林敬松挂了电话,就给孙主任回过去,她显然也对此事胸有成竹。
刚说完,魏巍的短信就发来了,林敬松立即就把信息转发给孙主任。
完事儿,林敬松睡觉时,在威信上收到了魏巍的短信:不管怎么样,当兄弟我还是欠你个人情。
林敬松失笑,打字发过去:还讲究这么多不怕伤感情?
魏巍洗罢澡,坐在凳子上任由妻子给他吹干头发,周小舟见了他聊威信,瞥一眼发现是林敬松,高高兴兴的道:“你给他回,说我今天把西瓜卖了个差不多,就剩三个了,明天上午估计就能卖完,我待会儿先把钱给他转过去!”
魏巍依言打字,林敬松见了便干脆发了一条语音,大概是把赵三伯的意思转达过去。
正在给魏巍吹头发的周小舟也挺高兴:“我今后就有事情做啦!哈哈!”
魏巍刚想说些什么逗逗她,突然感觉头上猛地一热,嗷得大叫一声赶紧把头往前面化妆桌放上逃。
周小舟吐吐舌头:“不好意思,太高兴了就忘了还给你吹头发呢。”
魏巍苦着脸说:“媳妇啊,我这头发本来就掉好多,再掉下去就变成中年秃头大叔,就配不上你了。”接着幽幽的委屈:“看你这么年轻,我有时候都怕你跟哪个小鲜肉跑了呢。”
周小舟哈哈的笑,笑完了把吹风机关了放在桌子上,抱着魏巍已经发量稀少的中部平原猛的一亲,乐道:“放心吧,你秃了,也变强了,哈哈……”
魏巍三言两句假意做个委屈模样,妻子还真被激起了浓浓的母性光辉,搂着他脖子对着头顶一下一下的梳头发,还说:
“我给你多梳梳头,可以刺激头皮血液循环的,到时候你头发经络活了,就不会老掉头发了……”
被人梳头发的感觉特舒坦,魏巍满足的叹:“还是老婆好……”
周小舟脸上笑得更欢喜了。魏巍便在镜子里看他后面的妻子,在心里暗暗的叹,果真就像隔壁阿姨所说,婚姻需要用心经营啊!
第63章
翌日,林敬松忙过了之后,就在网上浏览信息,魏巍的团队出手了。
还是上次发林敬松消息那个号,凌晨十分几张长图那么一发,他下面的留言就炸锅锅了,有不少明显在带节奏的人声称是孙主任的粥店总算是把屁股擦干净了,这是开始喊冤枉了。
还有一些人留言,说是人家本来就是懒得搭理这些带节奏的小号,结果他们那些牛鬼蛇神竟然蹦哒得太厉害,导致号主都看不下去了。
这两波节奏明显就能看出来,魏巍的团队开始给号主造势的。
当然,下面还有一些人一看就是正常的本地人,他们左右看看犹疑了:说法这么多,到底哪个是真、哪个是假
接着羊城本地论坛就吵吵开了,不少人见了各种检测报告都转而愿意去相信孙主任家的粥店是靠谱的,又有人开始催:什么时候开业啊,他们家娃娃没吃到他们家的饭,天天闹腾着不吃早餐。
只见林敬松看到的那个声援孙主任家粥店,还催着开业的那个帖子又被顶起来了,原来是那个楼主把他们店传言出事儿那天的粥底儿,从家门口的垃圾箱里扒了出来,正好他们家还是大学化工科的,直接送去检验。
一点儿问题都没有,所有指标都是按着最好标准来的!
楼主重新编辑了主楼,把各项指标发在网上,瞬间那个帖子又被炒起来了。
有人在楼下指责这个楼主是粥店请来的水军,还有粥店的忠实粉丝称对方才是专门摸黑粥店的水军。两拨节奏带得飞起,楼中还有不少左右摇摆的人看得眼花缭乱。
接着,林敬松又在首页看到一个新帖,楼主称自己一家都是粥店的忠实粉丝,也相信粥店是无辜被黑的,原因是在粥店吃到了童年才有的西红柿。
楼主说,早年里的西红柿口感是沙沙的、特别的酸甜,但是不耐存放,稍微一磕碰到就烂果子。这两年到处卖的西红柿都长得漂漂亮亮,但吃起来口感可比小时候差得太远。他就正是在粥店吃到了童年的味道,愿意相信粥店。
这个帖子很快就有不少人在下面回复,有的人在怀念童年的食物美味,还有人赞同楼主的说法,但是很快这个帖子也被水军淹没了。
林敬松扒到最后,那个楼主留下最后一句话:
“我是打心眼儿里希望粥店是无辜的,首先就像是主楼说的,我吃到了童年的味道,我们这一辈人童年的记忆就是这样酸甜苦辣的分明,粥店不管是各种蔬菜瓜果的味道都与童年一致。
第二,我从来愿意以最大的善意揣测别人,现在社会和谐安宁,希望大家同样对善良心向往之。”
接着再往下扒,不论下面的水军怎么激楼主,他都没有再出现了。
这个帖子看得林敬松也是很有感触,他吐楼出来,大概翻一下见大势已经往孙主任那边倾斜,便安心的关了手机,去摆弄他的多肉。
昨天林敬松把多肉的根系都清洗又修剪了,放在阴凉地方通风,就按着那对夫妻昨天的交代,等二十四小时过去多肉的根部伤口已经愈合得差不多了,便把一个个多肉移栽到昨天辟好的小园子里。
怕奶牛们趁他不在把多肉当成草啃了,林敬松又去村头砍了些竹子来,把小园子一圈围上篱笆。
就连多肉淘汰下来的叶子林敬松都没扔,按着夫妻俩的说法进行叶插,不管成活不成活,反正他的努
力是做到了的。
这么忙忙碌碌的就是半晌过去,林敬松直起腰板休息时,周小舟的威信发来了,还有一百三的转账,不消说就是她卖的西瓜的钱了。
林敬松又点开播放她发的语音,大概意思是昨天送过来的西瓜已经尽数卖了去,还问什么时候再发来些西瓜,不少买了瓜的住户都说西瓜好吃,推荐给朋友来,结果卖完了要求预订的。
想了想,林敬松拿着手机去了赵三伯家,他正在编竹筐,看见林敬松来了赶紧站起来,问是怎么回事。
“是昨天我送去城里的西瓜卖完了,而且卖得还不错,不少人想再买呢。”说着,林敬松把手机给他看,解释了转账的事儿,接着又把周小舟的语音播放给他听。
“诶呀!城里这么好卖啊!”赵三伯难耐的双手在身上围裙摩挲来摩挲去的,接着又说林敬松把钱留着他自己花。
林敬松本来就想帮衬他一把的,哪能自己把钱吞了啊?当即就掏了现金给他,又道:“她那边有不少人想预订你这儿的西瓜,她那边算了下,估计有二三十个,要不今天你去地里看看,能不能摘来二十个瓜?”
“要的要的!”赵三伯笑得见牙不见眼,道:“莫说是二十个了,我地里现在能摘出来五十个瓜!我那地里早就有瓜熟了,还天天熬煎着收瓜人咋的还不上山来,这下可不愁啦!”
他高兴得实在是太显眼,林敬松站在一边也不由得被他情绪感染,脸上露着笑意:“那三伯今晚上就给孙喜胜打个电话?”
他忙不迭的说是,慌得直接当林敬松的面儿打了个过去:“诶诶!我就是昨天给你打电话那个要送瓜的……对对!明天就要送……哦,四点半啊成,那我……”
赵三伯事情商量完了,就慌忙下地去挑瓜,林敬松跟着出来,走半路就接到了孙喜胜的电话,说是他明早要直接来枣庄取货,要林敬松就不必怕去路口等着了,接着又问了林敬松家的具体位置。
林敬松都一一告诉他了,最后还交代一句,说是让他找些防震效果好的东西,上山的路不大好,比较颠簸,容易把里面东西磕坏了。
“你就放心,我十六岁就出来跟车跑,什么路没见过?这两年虽说路好些,但也只是人流量大的车道,我们跑运输的天天乡野小道钻来钻去,什么害路都跑过的。”
听孙喜胜话里有谱,林敬松就放心了。
第二天一早,孙喜胜就来了,他先去赵三伯家拉了西瓜,接着把车停在林敬松家门口。
林敬松便往他车上搬牛奶,最近他家这边牛奶产量越来越多,眼看着快装不下他那个金杯了,两人呼哧呼哧的往货车里面运。
赵三伯差不多装了六十个西瓜,占了三分之一的地方,牛奶桶又占了三分之一多,剩下的青菜还有些塞不下,只能往他副驾驶里面塞。
完事儿,林敬松给孙喜胜递了一跟烟,他没抽,别在耳朵上,反倒是啃着林敬松送来的馒头吃得很香,大口大口啃完了一整个,他又一口气喝下一杯的牛奶,打了个饱嗝,道:
“也不知道林哥你这馒头是在哪儿买的,真的特别好吃!吃了你最近早上给我送的这馒头,再吃街上买的那些总感觉像是在嚼塑料,一点儿味道都没有。”
林敬松笑笑:“都是大白馒头,能有什么味道不成?”
孙喜胜开始啃第二个馒头,听了他说那话,立马就说:“那不一样!怎么能一样呢?林哥你这儿的馒头吃着特别有一股子麦香,对比外面超市卖的馒头再吃着,味同嚼蜡!”
可不是么林敬松最近连馒头都是用空间出产的麦子磨成粉自己蒸的,哪能跟外面超市工业化生产出来的馒头可比的?
不过林敬松可不会多说这些,只道:“可能是我手工揉出来的,确实好吃吧。”别的再不肯多说。
孙喜胜把最后一点儿馒头塞嘴里,道:“林哥你手艺好哇,以后结婚了嫂子肯定忒享福,既能赚钱,又会做饭!”
说完这些,孙喜胜当即把瓶子还给林敬松,又把昨天的也拿出来还了,嘴巴一抹,道:“林哥,你这儿要送的东西越来越多,估计你那金杯也装不下了,从今天开始,我每天直接就来你这儿门口拉货好了”
这还真是林敬松正需要的呢!
之前从王麻子那边买入的几头奶牛,眼看着就可以正式开始产奶售卖了,这样一来,他那辆金杯完全不够使了啊!
要不是今天孙喜胜提出来,林敬松这两天也会找他谈这件事儿的。
“一直承蒙林哥关照生意,之前东西少,麻烦林哥一直往镇路口送,眼见着我现在私活儿赚得都快赶上正式工作了,哪能还一直让林哥这么跑来跑去的呢。”孙喜胜很谦虚的说。
林敬松点点头,两人又商量了每日运货的时间。
走时,孙喜胜五节大货车已经被塞得满满当当,他得先把奶送到政府家属院一次,再送去粥店,接着是李前进那边,现在又多了魏巍他们家。
昨天就跟周小舟商量了,她心里也记挂着,六点出头就给林敬松打过来电话确认,林敬松算算时间,告诉她:“差不多车应该到了羊城市环城路那边儿,到时候要在市区里绕上一会儿呢,估计到你们家就八点了。”
市中心八点之后就不允许大货车在市里行走,正好魏巍他们小区后门在规定街道之外,所以魏巍他们社区是孙喜胜路线的最后一站。
听了林敬松的解释,周小舟心里也安定下来,不过到底是她头一遭做这么大,心里雀跃又忐忑,絮絮叨叨的给林敬松说她的计划:
“我准备把称搬到社区后门,昨晚又跟预计的那些住户发了威信,说今早八点在社区后门,先到先选,有几个起的早的阿姨刚才还给我发消息问呢!”
林敬松本来还担心那么多西瓜该怎么处理呢,一听她这么说,心就放肚子里了。
第64章
周小舟的事业初初起步,打电话时又拉着魏巍问计划怎么样,林敬松在电话里听他们夫妻俩说话,赶紧求饶挂了。
早上打扫院子时,林敬松在红豆杉书上看到了一点儿青色,看样子是正式成活了,都要冒新芽儿了呢!
白天林敬松巡瓜田的时候,言希那边电话打过来,问什么时候可以供上西瓜。
其实这两天田里的西瓜已经差不多了,林敬松便道:“你们要是想拉的话,今天来估计就能拉一半,剩下的一半估计再有两天就能拉。”
“成!那我今天就找人过去一趟,我们准备明天开业。”言希最后一句话说明了原因。
跟言希挂了电话,林敬松想想,把电话打到吕娇娇那边。
接了电话,吕娇娇明显心情不错的样子,口气很轻快:“怎么啦?居然舍得给我打电话了,让我看看,太阳是不是从西边儿出来了。”
林敬松笑话她:“现在都晌午了,太阳正好在头顶上,你怎么看从那边儿出来的?”
吕娇娇笑哼哼的回:“那待会儿我攒着看太阳从那边落不成么?”
林敬松笑笑说行,接着开始问正经事儿:“言希她跟朋友合作的亭台楼榭要开业了,说是明天,我要不要给她送点儿什么庆祝?”
一听林敬松问起正事儿,吕娇娇也收敛了,她想想,道:“你们俩是通过我认识的普通朋友,关系也没特别亲近的话,送个花篮就行了。”
“我俩能有啥亲近的关系啊!”
听林敬松这样说,吕娇娇瞬间就高兴起来,她声音都带着笑意,却故意反问:“那我怎么知道你们俩都能在私底下打电话了,你俩有什么进展我怎么可能知道?”
林敬松:“……”他对这样无端乱扯的女人无语了。
听林敬松这样不说话,吕娇娇反而高兴极了,飞快的说起:“你在山上也不好送花篮,我待会儿交代个花店,让他们人到时候送过去一个就成了。”
林敬松本来还想把山上的野花野草摘一摘、拼一拼,表示表示心意,现在一听吕娇娇的建议,明显更省事儿啊,立即道:“那就这样说,算是麻烦你一下,多少钱你回头跟我说一声。”
吕娇娇随口说一声:“一百万!”,接着又埋怨起林敬松:“你说这话见外不见外?”
“成!那我就不跟你见外了,”林敬松笑了笑,又说说:“那你也别跟我见外,我这边儿西瓜有些已经成熟了,待会儿我去镇上给你们寄两个,给家里人尝尝。”
说起西瓜这事儿,吕娇娇还记着上次他们在山上饭后消食,随口说的山上种瓜老农卖瓜艰难的事儿,她又道:“你村里人西瓜的事儿,我跟老妈她们说了,你有空直接拉一车过来吧。”
林敬松一拍脑门,要不是吕娇娇说起,他都望着还跟她说过这事儿呢,赶紧把事情给她讲清楚。
吕娇娇有些不满意,只道都跟人家说好了,他这儿却又不送了,林敬松只得苦着脸答应,答应等再过些时日帮她送过去些,吕娇娇这才高兴起来。
上午九点出头,言希那边的人就来了,开着一辆大货车,司机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闷声不吭的,但是干活儿特别有劲儿
。
林敬松跟钱叔父子俩在地里摘西瓜,司机便过来捡他们摘下来的西瓜往车厢里运。
三百多斤西瓜也不算特别多,不过这边儿农田规划实在太落后,只能用人力抱着西瓜往外面运输。光是这点儿,就花费三人大半的精力。
摘了五六十个西瓜,钱叔还担心货车在运输过程中把西瓜颠破了,往里面铺了厚厚一层稻草。
言希他们开的亭台楼榭准备主打年轻人的市场,不光是从林敬松这里批来的西瓜,还可着劲儿从他那里弄了一点点的青菜牛奶供应。
于是林敬松又带着司机往菜地摘些青菜瓜果,最后还回了林敬松这边带走一桶牛奶,忙碌一个多小时,货车司机低低的招呼两句,就转身坐上车开走。
电话打给言希他们,忙碌一上午的林敬松终于可以得到休息。
就在林敬松悠哉悠哉坐在树下喝茶时,李氏面馆里面吵翻了天。
李跃进一家本以为弟弟只是耍脾气,总要回来的,可谁知他一连两个月都没打过来一个电话,而眼看着扯面馆里的生意越来越不行,他着急了。
结果李跃进给弟弟打的几通电话,明里暗里怎么说他都不愿意回来。
这次还是一样。
挂了电话,李跃进跟他妻子对视一眼,他妻子拍着大腿后悔得大叫:“坏菜了!那小子肯定在外面赚大钱了,才不管你这个当哥哥的怎么过不下去呢!”
“说啥呐!”跟着,李跃进啐骂一声,也不知道到底骂的是谁。
李跃进的妻子在店里转悠来转悠去,分析道:“你看看啊,他现在不愿意回来,打个电话三两声就挂了,肯定是在忙,生意要是忙起来,可不就是赚钱了?”
“他能赚啥钱?就会相个青菜,能赚个啥?说不定去了哪家餐馆给人家当菜买去了。”这话讲的,李跃进自己的都不相信。
妻子一个白眼翻过去:“哪家餐馆采买不是油头?也就咱们家肯把权放给他,稍微二家谁放心让他去采买啊!要我说,肯定是他还真跑去开烧烤店了,最近不是那什么素烧烤特别有名么,我让我表侄子打听打听去。”
说着,她就伸手往柜台里拿了三百块钱。
李跃进心疼的制止:“干啥?拿这么多钱干啥!”
“给小千当经费啊,他帮着咱们打听事情不得花点儿钱啊!”她理直气壮,一巴掌拍开丈夫的手,将钱塞自己口袋。
“就去看看,吃啥吃?”李跃进话虽是这么说,但他眼下还不想再跟妻子闹起来,也就随她去了,只是柜台的锁他是重新锁上了,钥匙装到随身内衣的口袋里。
另外言希的亭台楼榭这边儿,开业之后来了不少他们羊城本地圈子的二代们捧场,本来抱着热闹热闹就散伙儿的想法不在少数,可真稍微尝尝他们招待客人的水果拼盘,就走不了了。
接着就在他们开业这天,亭台楼榭的西瓜拼盘就打出去名声了,本来店定位是年轻二代们,结果不少老一辈儿的人听闻风声,晚上也到那边热闹一波。
到此,亭台楼榭一炮打响。
而其中最有名的一道菜,竟然是一个水果拼盘!
这还是言希做主,不单卖西瓜的结果,也就同时带动了不少水果存货的销量。
跟言希合作那位也没少奇怪:“我这天南海北的跑来跑去,怎么就不如你随便去逛逛谈下来的西瓜呐?”
第二天一早,林敬松就接到了言希的电话,说是要求再追加多一倍的西瓜订货量,林敬松自是答应。刚挂断电话准备做早饭呢,孙主任就带着她小叔子过来了。
这次孙主任可没来得及
照往常一样先聊聊天气,她的小叔子郑民望一来就急吼吼的问:“请问你这边儿的西瓜成熟了吗?”
“少量成熟了,地里大半还得差不多一周才能上市。”林敬松回道。
郑民望突然舒出一口气,孙主任跟着笑,她是个非常知性的女人,笑起来很温柔,但又带着让人不能轻视的意味:“昨天亭台楼榭是从你这儿搞得西瓜吧?”
林敬松惊了:“你怎么知道?”
孙主任又笑笑:“老王是周珂家的运输老手了,他的车牌号昨天在你们镇路口经过,你这儿青菜种得这么好,西瓜肯定也差不了的。”
林敬松现在对这个女人是真的服气了,万事谋定而后动,不管干什么都永远胸有成竹。
郑民望跟着又说:“既然林老板这边儿西瓜已经差不多可以上市,要不然咱们就谈谈西瓜这事儿的合作?”说着,他主动坐在椅子上。
林敬松进屋给两人倒茶,他这早饭还在锅里焖着呢,只能先调了保温档。
“不是不卖给你们,我也大概是知道你们在经营什么,主要是我这西瓜费工夫多,销售价格也贵,你们粥店面对的是稍微富裕的小康家庭,我这儿一手价就十八块钱一斤,你们再加上成本钱,怎么也得二三十,怎么卖?”
听林敬松说起价钱,郑民望有些吃惊,孙主任倒是面色如常,她点点头:“我就猜得你这里价格不会便宜,我本来以为是十五左右,没想到是十八。”
她喝了一口茶水,决定道:“那就按十八吧,我们是想跟林先生一直保持合作关系的。”跟着她很诚恳的说:“不论是哪个方面!”
林敬松本以为他们不会掺手西瓜的生意了,毕竟西瓜压秤,一个瓜都快一百了,他们粥店怎么好卖出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