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七十年代旺家小媳妇-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社会在变,行业很多东西也在变,杨边疆私下里跟冯荞说,以后怕不会再正经收徒弟了,收这么一个徒弟也就够了,尽到行业传承的义务。
  然后也就隔了几天,小武羞着脸跑来找冯荞做媒,说他喜欢上这村里一个叫罗春燕的姑娘了。
  冯荞一听,让她做媒?这对她来说可真是个新尝试。
  要说春燕那姑娘她认识,清秀腼腆,挺文静的一个姑娘。冯荞稍稍一问,小武自己就招了,他跟在师父身边三年,整天在这小罗庄混,跟那个春燕姑娘慢慢就熟悉了,私下里悄悄好上了,眼见着自己出师了,年纪也十九岁了,可不就寻思着说媒娶媳妇了吗。
  “哎,这是让我当个现成的媒人啊。”冯荞打趣小武。
  小武不好意思地一直笑,笑着央求:“师娘,您就帮我辛苦一趟吧,我就想让您给我当媒人。您跟师傅这么恩爱,要是给我做媒,我跟春燕一准也能美满幸福。”
  这嘴巴甜的。
  师娘出马当然管用,冯荞走了一遭,女方家父母明显也心里有数,怕是姑娘已经透过底了,冯荞一开口,这亲事也就成了。
  紧赶着就张罗订婚,两家都送了谢媒的点心糖果来,冯荞便学着当初徐师父的做法,给春燕包了一个红包,算作师父师娘给的见面礼。
  再然后,刚过完春节,初春的杨柳梢头还没动静呢,冯亮那边就又传来喜事,曹晓晶怀孕了。
  标准的蜜月宝宝,两人满打满算才结婚两个多月呢,医生说怀孕两个月了。
  冯荞跟杨边疆两口子就私底下开玩笑说,看来三哥真是个急性子的。
  小胭那边倒是没动静,她本来就不够结婚年龄结的婚,仪式举行了,证都还没领,冯东看来是打算等两年的。
  于是冯亮终于臭屁了一把,他一路催着二哥订婚、结婚,这次终于不用排在二哥后头等了,催着二哥结婚他才能娶上媳妇,比他们自己还操心着急。所以一想到他的孩子赶明儿能比冯东的孩子大,终于翻身了,冯亮就一个劲地傻乐呵。
  喜事一件接着一件,再有一件,年底小夫妻核算了这一年的收入,单是工具厂一项,就比去年翻了两倍还多,镇上开饭店的老张家,过年时欢天喜地庆祝自家当上了万元户,冯荞这小两口却关上门来,把几倍万元户的收入悄悄盘算了一番。
  拿出一部分更新设备,留够流动资金,然后,杨边疆给厂里买了一台货车,当时祖国大地遍地跑的跃进轻卡。
  私人买车,还是那么大的轻卡,很快也成了小镇上的火爆新闻。人人都在猜测,那小两口到底挣了多少钱,可人家小两口却不爱出来显摆,一家三口悄咪咪去省城玩了一圈,吃喝玩乐一圈,临来时把自家的大卡车开回来了。
  杨边疆四年工程兵,居然也会开车,那年代司机没那么多,冯荞很怀疑这家伙除了肚子里生不出孩子,其他事情他好像都会一点儿。
  他自己说,会开车是因为进藏当兵,时间久了工地上跟着学的,不过因为不是汽车连,退伍后没有正经驾照。于是为了买车,他现上轿现扎耳朵眼,赶紧找人用“师带徒”的方式给自己弄了个驾照,开上自家的卡车,带着媳妇和闺女一路回家来了。
  于是小武就拎了一串鞭炮在厂门口放,庆祝一下,引来很多村民围观。
  可厂子一天天发展壮大,杨边疆已经没那工夫自己开车送货了,于是只好又招了个司机,专管开车给厂里运木料和送货。
  喜事是一件接一件,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可也照样有人该倒霉。寇金萍正把神婆当作她一个翻身逆袭的事业呢,忽然就闹出笑话了。
  出事的还不是旁人,是同村的孔四。孔四家的素来跟寇金萍有些臭味相投,就是曾经因为造谣被二伯娘痛打过的那个。
  孔四一直有腿疼的毛病,医学来说估计就是关节炎,一到秋冬天冷或者阴天下雨就疼得厉害,药也吃过,偏方也用过,可一直没怎么见好。
  孔四家的迷信,觉得男人的腿说疼就疼,说不疼就不疼,也没伤过,怕是有邪祟作乱啊,跑去问寇金萍,寇金萍神神叨叨地掐算半天,说应该是有邪鬼缠身,要看了才清楚。
  于是孔四家的回家就对男人各种游说,让孔四来找寇金萍治。
  其实寇金萍真没觉得自己是缺德骗人,李婶子不就被她治好了吗?农村人身体好,一般有点儿毛病也能撑,寇金萍的原则是,医生能治的病她不治,医生不能治或者治了不管用的病,那就是心病有关,信则灵,她治了之后,病人自己深信不疑,那也就好得差不多了。
  反过来说,好不了也不能怪她呀,其心不诚,或者邪魔太厉害,寇金萍惯会装神弄鬼,时间一长,也就差不多把这里头的门道摸清了。
  尤其她重生一回,周围村子哪个人会短命,哪个人会遭灾,哪个人不会有啥大毛病,她可差不多记得七八分,同村的更是一清二楚,就算骗人,也不会出啥大问题。
  神婆寇金萍很有些得意,自此她当了神婆,骗吃偏喝还能骗点钱,就连冯老三都怕她请鬼上身,不敢再动辄骂她了。周围村民也有些畏惧她,真怕她身上能引来鬼神似的,都躲着她一些,寇金萍觉着,让人敬畏不是挺好的吗。
  于是这天孔四家的就硬拉着孔四去了冯老三家,寇金萍拿手帕包着额头,坐在香案前自己编的蒲团上,神神叨叨地上香请神。
  寇金萍开始闭着眼睛,坐在蒲团上打盹,看着整个人歪在那儿,都快要睡着了,忽然就冷不丁一下子绷直了身体,坐得笔直,一脸严肃正经,开始手舞足蹈,嘴里嗯嗯啊啊说一些谁也听不懂的话。
  孔四家的一看,这是神仙上身了,赶紧拉着孔四跪下,恭恭敬敬趴在地上,耳边听见寇金萍抽风一样的声音问道:
  “下跪何人?有何灾祸?我是天地大仙君,今天降临人间,你们有啥求我的就赶紧说吧。”
  孔四吓得一愣一愣的,被老婆拉着跪在地上,赶紧说自己腿疼好几年了,时疼时不疼,吃药也没见好,求仙君给治治治。
  寇金萍老半天没吱声,闭着眼睛,就在孔四两口子等得焦躁的时候,寇金萍忽然开口了:
  “你这个病,我给你算算……这个病不难治,你这是几年前走夜路,冲撞了邪鬼,邪鬼抱上你的大腿了,缠着你作祟,你当然动不动就腿疼。”
  那年代起早贪黑干农活,农村人还有没走过夜路的?孔四一听还真信了,赶紧求仙君治病。
  寇金萍于是手舞足蹈跳了半天大神,又烧了纸,围着孔四转着圈儿念咒,跳了一会子大神,又把手放在孔四头顶摸了摸,说鬼已经被她驱走了,让孔四站起来试试。
  孔四站起来,摸摸自己的腿,就惊奇地说:“哎,好像还真减轻了,不怎么疼了。”
  “你这个病时间太长,都好几年了,那个邪鬼十分厉害,一次怕是驱不干净,你每隔七天一回,再来驱两回,应该就能驱除干净,你就能彻底好了。回去要多休息少干重活,好好恢复一段时间,不然影响治病效果。”
  寇金萍宣布完,又手舞足蹈跳了几下,就坐回蒲团上打盹,等一会子睁开眼,说神仙已经走了。
  孔四家的深信不疑,赶紧给寇金萍掏了五块钱,又送上两包桃酥。
  寇金萍于是嘱咐这两口子,说神仙治病,心诚则灵,你们一定要心诚,不能有任何不诚心的做法,另外为了尽快治好,她需要再给仙君烧点儿纸,得再要七块七毛钱。
  孔四家的一听,心疼肉也疼,可刚才男人明明说腿不疼了,男人是家里干活的顶梁柱,腿不好可就都完了,所以孔四家的咬咬牙,赶紧再给寇金萍掏钱。
  就这么着,孔四家的在寇金萍那儿先后三次,连给钱,带买点心,花了三十多块钱,坚持治了三次。
  两口子回到家,谨遵仙君嘱咐,让孔四在家好生休息,重活累活都不干,好在春耕春种还没开始,农活也不忙,整天休息也不着急。加上寒冬过去,天气也一天暖和一天,孔四那两条被邪鬼抱住的大腿,还真的不疼了。
  寇仙姑灵验啊,孔四家的由此深信不疑,到处去跟人说,谁要质疑一句,孔四家的还不高兴,跟人家呛声呢。
  可是好景不长,春耕大忙一开始,又赶上几天连阴雨,孔四下田耕完了家里的两亩地,那两条腿立刻就疼得不行了。


第131章 老底
  孔四一想; 我在寇金萍身上花了三四十块钱呢; 怎么还没治好?疼得都走不动路了; 感觉比以前还重了。不行,我得找她去!
  他老婆却是个愚昧到底的; 还在埋怨孔四; 是不是他不够心诚,不够相信仙姑?明明已经好了的,忽然又开始疼了; 怕是冒犯神仙了吧。
  于是两口子互相埋怨了一番; 孔四脾气坏,外头没啥本事,在家打老婆很有本事的,孔四家的怕男人; 也不敢跟男人吵,就劝他再去找寇金萍看看。
  孔四家的理论; 既然神仙上回能给你治好; 说明神仙是灵验的,这回也一定能给你治好,一定不能怀疑神仙——心诚则灵。
  于是两口子又拖着病腿来找寇金萍。
  清明时节; 还真的一连几天的连阴小雨; 天气也比平常阴冷几分,孔四走在路上; 就疼得难受; 让老婆扶着; 好容易一路走到寇金萍家,往那儿一坐就起不来了,疼得愁眉苦脸。
  他的腿要这么疼下去,春耕春种大忙季节,一家人还指望那几亩地呢,让他怎么干活呀。赶紧求仙姑请神,给他治病。
  寇金萍刚吃完早饭,冯老三家的惯例,农忙重活吃干的,没重活就多喝稀的,寇金萍一早喝了两大碗稀溜溜的玉米粥。
  寇金萍见孔四两口子又来了,心里挺高兴,只要这两人进了她家的门,她就能有进账,病好了那是她寇仙姑本事大,病不好那是他们两口子心不诚——心不诚更加好骗钱,多给仙君烧纸上供才能灵验呀。
  于是寇金萍原样表演一番,烧香磕头,闭眼打坐,然后手舞足蹈抽起了一阵子羊癫疯,不多会儿,神仙就上身了。
  神仙说,孔四怕是心还不够诚,意志不坚定,所以病情反复,邪鬼太厉害,又趁机缠上他了,此刻就紧紧抱着他的大腿呢。
  “神仙啊,求求您赶紧把邪鬼驱走吧,我们一家子,可全指望这几亩地,眼他这样腿疼,不能耕地干活,看着春花生都耽误了。”孔四家的虔诚地趴在地上拜求。
  孔四自然也要跟着跪在地上,也求告说请仙君治病。
  仙君跳了半天大神,就说要想尽快治好,得更加心诚,给仙君多烧纸上供。孔四家的一咬牙,问这次要烧多少钱。
  仙君(寇金萍):“上次七块七毛,看来是不够的,这次要想赶紧治好,要烧七七四十九块钱的才行,还务必要心诚,不能有半点动摇,不然邪鬼三番两次再回来,就再也不走了。”
  孔四一听,七七四十九块,他家卖半头猪的钱,太多了吧?
  可腿疼得难受,再想想家里的地都还没耕完,等着干活呢,孔四一咬牙,也答应了,说仙君您只管给我治病,我回头就给您拿钱去。
  寇金萍开始像上次那样,跳大神,烧纸,叽里咕噜说了一堆别人听不懂的神仙话,跳了半天,摸着孔四的头念咒驱鬼,然后让孔四起来试试。
  孔四:“不能行啊,还是疼得厉害。仙君你这咋没有上次管用了呢。”
  仙君(寇金萍):“邪鬼能回来,当然变得更厉害了。你别急,本仙君再给他用些更厉害的法术。”
  寇金萍重又焚香烧纸,吩咐孔四家的把香灰冲水给孔四喝下去。
  孔四:“不好使啊,我这个腿咋越来越疼了呢。”
  仙君(寇金萍):“你心不够诚,一定要诚心求告,坚信不疑,信念不能动摇,本仙君已经把邪鬼给你驱走了。”
  邪鬼驱走了?孔四却越发疼得愁眉苦脸,跪在地上都已经着急上火了。孔四家的却还是虔诚的很,跪在地上趴着头,跟仙君诚心求告。
  外面下着雨,这样的阴雨天,冯老三家低矮的茅草屋本来就潮湿阴冷,地上更是冰冷的夯土铺地,就算好好的人跪在地上大半天,也该腿疼了吧,更何况是风湿关节炎的病人孔四呢,前一天又是干活受凉累了的,当然疼得越来越重,孔四也真是倒霉透了。
  倒霉的孔四一想到自己花给仙君的那些钱,一咬牙,仙君啊你今天一定要给我治好,我心诚,我坚信不移,我求求仙君,我跪这儿不起来了!
  哎,他能跪,可跳大神的仙姑早就憋不住了。寇金萍一早喝了两大碗稀溜溜照人影子的玉米粥,仙姑的膀胱也是有极限的——
  孔四两口子跪趴在地上,兴许还没发觉呢,仙姑(仙君)坐在蒲团上已经开始局促不安地来回扭动了。
  跳了几回大神,驱了几遍邪鬼,可孔四那腿却越疼越厉害,仙君治来治去不见效,也着急了,就跟孔四说,要不你先回去吧,这个邪鬼太厉害,我会想办法的。
  倒霉的孔四跪在地上大半天,腿疼得起不来啊。孔四家的着急,就使劲给仙君磕头:仙君啊你赶紧给他治啊,不能等了。
  寇金萍憋得脸发红头发胀,再这么下去,难不成仙君真的当场来一泡神仙尿?
  于是孔四两口子就听到仙君抽风似的声音忽然一变,换了寇金萍平常的声音说:“那什么……你们俩好好地求告仙君,我跟仙君告个假……我,我先离开一下……”
  好好的请神上身,这是干啥呢?孔四两口子一愣,抬起头,然后就看见寇仙姑急急慌慌跑出去,一头钻进茅房去了。
  孔四家的愣了半天没明白过来?神仙呢?仙姑突然告假上茅房,仙君哪儿去了?
  孔四家的是个蠢货,孔四可还没蠢到家,也是个狠角色,愣了半天回味过来,一句话不说,也不再地上跪了,爬起来往里屋冯老三和寇金萍的床上一趟,还抄了被子盖上,感觉两条疼痛的腿终于好点儿了。
  寇金萍解决完了三急问题,一边舒服地揉着小肚子,舒缓憋尿后难受的膀胱,一边小跑着回到屋里,一看,孔四家的坐在地上发愣,孔四呢?里外环视一眼,孔四在她床上躺着呢。
  “仙姑啊,我这个腿今天你不治好,我可就住这儿不走了!”
  ☆☆☆☆☆☆☆☆
  对于寇金萍装神弄鬼那一套,冯老三自己是不信的,寇金萍给他当了这么多年的老婆,一个桌子吃饭,一张床上睡觉,寇金萍是怎样的“仙姑”冯老三还能不知道?
  不过他不信,他却也不反对,寇金萍当神婆,不光能赚点儿零花钱,还能赚糖果点心吃,遇上大方的,或者外村来的不了解行情,兴许还带包香烟什么的。
  可以说,寇金萍发展神婆事业,冯老三算是既得利益者。
  所以,每次寇金萍“请神”,冯老三不予置评,又怕憋不住笑出来露馅,他就悄悄躲出去了,去外头溜达一圈,回来吃点心抽香烟,再问问寇金萍又赚了多少钱,挺高兴的。
  早晨吃过饭,看着孔四两口子来了,冯老三就躲出去溜达去了,其间回来一趟,还在跳大神啊,冯老三心说,这次咋跳了这么老长时间,都跳一上午了,也不知能不能加钱。
  第二次回去都中午饭时候了,进屋一看,神仙已经走了,寇仙姑跟孔四家的屁股对屁股坐在屋里,都是一脸气愤发愁。
  冯老三心说哎呦,这怎么了?进了里屋一看,孔四大马金刀躺在他家床上,挺舒服的样子,见他进来,就要笑不笑地招呼了一句:“哎呦,冯三哥回来啦?咋才回来呢,赶紧做饭,我可都饿了。”
  冯老三当时脸就黑了。
  寇金萍请神容易,可送走孔四这尊霉神就有点难了,孔四也是个“赖”字号的,折腾了半天,啥话也不多说,就等着仙姑给他治病,不治好坚决不走了。
  冯老三和寇金萍不做饭,他就叫老婆拿煎饼给他吃,从抽屉桌里翻出没吃完的半包三刀蜜,摸过来就吃,吃完了还吩咐寇金萍给他烧水喝。
  寇金萍一看这架势,仙姑也没有鬼使,好说歹说,嘴皮子都磨破了,可孔四也不说不信她那套,反倒说自己心诚,心诚则灵,神仙要啥他给啥,赶紧给他治病吧。
  一直折腾了半天,寇金萍逼得一点法子没有,说啥也不好使,最终连赔礼带道歉,承认自己法术不行,不该忽悠人,不该给孔四治病收钱,求求孔四两口子,赶紧走吧。
  孔四:“你说走我就走?你坑我那么多钱就白坑了?信不信我去找公家告你去?”
  “那你说怎么办?”寇金萍一边咬牙切齿,一边无可奈何。
  寇金萍实在没招了,真想扇自己俩嘴巴子,就差没跪下来求求这尊霉神了。关键她还不敢闹,不敢大声声张,闹出去让村里人听见了,村里可好多被她忽悠的人,还不得来抄了他们家?
  “我说怎么办?”孔四翻翻眼皮,“你欠我啥,自己心里没点儿逼数?”
  寇金萍哪能心里没数,她前前后后,骗了孔四家三十多块钱,自己可记得清楚着呢。
  可寇金萍心里苦啊,钱到手她就花了,点心送来她就吃了,她跟冯老三伤病之后,大半年不事生产,坐吃山空,本来家里就够穷的,一下子哪来那么多钱还给孔四?
  孔四:“四十块钱,还给我我就走,不还给我,你俩就给我养老呗。”
  “孔老四,你先回去,先回去行不行?缓我几天,我一准给你。”
  “那不行,我这腿疼得厉害,走不了路,还是在这儿治好再说吧。”
  总不能把孔四留在家里过夜呀,寇金萍没有招,只好商量冯老三去借钱。
  冯老三:“你叫我去哪里借?”
  “去你大哥二哥家借呀,实在不行,你去找你闺女借,她家不是最有钱吗,手指缝撒点儿也够了。”
  “凭啥我去借,冯荞是谁得罪的?要不是因为你使坏得罪冯荞,她那么有钱,我还能缺钱受穷吗?”冯老三翻眼质问,“你不是也有闺女吗,你不是经常说你那那个女婿能发大财当老板吗,去找你闺女借呀,你闺女离得还近呢。”
  提起这个,寇金萍就恨得咬牙,真不知道冯荞那丫头是个什么命,嫁给个明明没出息的小木匠,竟然也发达起来了,现在村里谁不知道冯荞家开着当地数一数二的大工厂,听说光是工人就百十号,那么大一片厂房,整天流水似的挣钱。
  在寇金萍看来,冯荞应该处处不如她的闺女冯小粉才对。冯小粉嫁给了孔志彬,孔志彬将来要发大财的,冯小粉头胎还生的儿子呢,冯荞生了个丫头,早就该被公婆男人嫌弃。
  可她偏偏听说,人家婆媳相处很好,婆婆更是个极好的性子,对儿媳很好不说,把孙女当成宝贝,疼爱得不得了。
  尤其听说那男人拿着媳妇当命根子,宠上头顶。村里人整天说,经常还故意当着寇金萍的面说给她听,说冯荞多么多么好的日子,有钱有闲,男人连一点儿活都不舍得让她干,打从嫁过去就没下过田,没摸过锄头,好吃好喝哄着惯着,穿的那衣裳都是省城买的。
  再看看冯小粉这边,婆媳夫妻整天闹腾就不说了,闹得四邻不安。孔志彬平常在外头做生意,整天不着家,回到家跟冯小粉也好不到哪儿去,孔志彬对老婆冷漠,冯小粉那性格脾气更是个问题,似乎她从来就没打算跟孔志彬好好过。
  寇金萍只想着,把冯小粉嫁给孔志彬就能过上有钱日子,可没想到他们两个成了陌路仇敌似的。
  孔志彬这几年做生意,挣没挣钱寇金萍不知道,问冯小粉,冯小粉也只会骂一句穷折腾。寇金萍只知道,孔志彬和冯小粉如今都不愿意搭理她,她赶上门,冯小粉也各种埋怨数落她,说自己现在过的这糟心日子,全是寇金萍害的,弄得寇金萍里外不是人。
  孔志彬更是冷脸以对,好像就没承认过她这个岳母,不搭不理,寇金萍甚至不知道,她除了设计把冯小粉嫁给孔志彬,到底还有哪儿得罪孔志彬了,以前女婿还能跟她说句话,现在连话都不愿意跟她说。
  寇金萍可不知道,自己摔伤在医院,迷迷糊糊把自己的老底都给掀开了。
  寇金萍这会子觉得,她怕是上次真的摔伤严重了,整天头疼,就没个顺心的事儿。现在再让她去找冯小粉和孔志彬借钱,可能吗?
  寇金萍明知道借不来,死也不去,于是就跟冯老三呛声争吵:“凭啥非让我去借?你一个大男人,你不去谁去?”
  冯老三:“又不是我给人家治病的,孔四可没跟我要钱。”
  “冯老三,你说这个话还有点良心吗?我为啥逼到这一步的,还不是你没本事窝囊废?你要是能挣钱,我用得着给人家治病吗?那钱你没花?那点心你没吃,吃狗肚子里去了?”
  “我没本事,我承认,那你去找个有本事的男人去啊!”
  “冯老三,你混蛋,你怎么能说这话!”
  “你嫌我没本事,我怎么就不能说了?你有本事你走啊,你再寻个男人,有种别回来啊。”
  孔四两口子在屋里大马金刀赖着不走,寇金萍跟冯老三躲在院子一角,就这么吵起来了,压低声音吵,还不敢让屋里孔四两口子听见。
  两人吵了半天,也想不出法子应对,寇金萍没处借钱,冯老三没脸借钱,没钱就请不走屋里那尊霉神。
  直到天色黄昏,孔四自己不耐烦了,瞅着冯老三家里实在也没啥值钱的东西,有心想牵他的毛驴,到底又不敢。
  对冯老三,孔四没啥不敢的,可真把毛驴牵走,事情就闹大了,冯老三不足为惧,但是他背后还有他两个哥哥,冯老大冯老二,他几个侄子,他闺女和女婿,这些人可是他们孔家惹不起的,一个都惹不起。
  闹大了就不光是冯老三家的事了,打狗看主人,等于公开踩了冯家人的面子,冯老三背后有势的家族,必然要维护他们冯家的脸面。
  孔四这种人,说白了就是个欺软怕硬的货,斟酌半天,把冯老三两口子折腾了半天,黄昏时候索性扛了他家两袋麦子和一袋玉米,搜刮了冯老三和寇金萍掏空衣兜的十几块钱,叫自家女人用手推车推走了。
  冯老三和寇金萍惨了,家里仅有的口粮都被孔四拿走了,他们两口子怕是要饿死呀,可他们自己理亏在前,自己没脸,也不敢往外声张。
  在孔四看来,这事他讨回了被骗的钱,就算了结了。可他忘了自家老婆那张长舌头的碎嘴,没事都能造出谣来,何况这样劲爆的事情呢,于是没出几天,整个冯庄村就都传遍了,寇金萍请神上身,半路憋不住尿跑去上茅厕……
  这一下子,但凡有点脑子的人,谁还敢再相信这位装神弄鬼的“寇仙姑”啊。寇金萍刚尝到当神婆的甜头,还没挣几个钱呢,她也才刚把装神弄鬼的诀窍要领掌握得差不多,自己觉得刚开始精于此道,就被戳穿了?
  哪里甘心啊,能甘心的就不是寇金萍了,于是便琢磨着怎么东山再起,本村骗不到了,就努力往外村骗试试?
  这些慢慢谋划,眼下最紧要的事情,家里真的断粮了,真要饿肚子啦。
  一顿不吃饿得慌,冯老三和寇金萍互相埋怨半天,还是要先解决吃饭的问题。
  于是问题就又回到了起点,互相埋怨指责,都让对方去自己闺女家借,最终冯老三熬不过,去大伯家借了几斤面,很快吃光了,不敢惹上二伯娘,悄悄地找二伯借。
  二伯从来不当家的,不敢自作主张,只好去跟二伯娘央求。
  二伯娘:“不借!我的粮食,喂狗也不给寇金萍吃。”
  “你看……那总是我亲弟,还能真让他饿死?也就再顶一阵子,很快就收新麦了……”
  “你拉倒吧,你老三跟寇金萍那两个货,他去年一春天就没干活,田地都荒废了,入秋倒是种小麦了,可你去看看,他家麦地里那蒿草,比麦子长得好多了。”
  二伯娘骂完了,就斜着眼看二伯:“你要是借给你老三吃,也行,寇金萍不能吃,她寇金萍在老三家一天,我就不能借一粒粮食给她。”
  二伯娘说到做到,还真就一粒粮食没借。这年月应该也饿不死人,二伯娘相信冯老三不至于坐等着饿死,顶多败败家里的东西,还能值几个钱的变卖了应急。
  让她借粮食给冯老三家,做梦去吧,让寇金萍吃了,二伯娘憋不下这口气。
  另外二伯娘心里也奇怪,这都啥年头了,好歹也包产到户好几年了,谁家还没有一点余粮啊,就算冯老三和寇金萍去年没咋干活种地,可也不至于借粮讨饭呀。
  留意一打听,嗬,村里可正热议这事呢。
  ☆☆☆☆☆☆☆☆
  仙姑憋不住尿的事情自然也传到了二伯娘耳朵里,等冯荞来了,二伯娘就跟冯荞一边说,一边笑得肚子疼。
  冯荞听着总算松了一口气,说实话,寇金萍毕竟跟冯老三纠缠在一起,要是寇金萍骗人骗出事情来,耽误了人命之类的,还是要影响冯家的脸面和声望。
  “戳穿了好,省得她骗人骗出事情来。”
  “你以为寇金萍就能老实了?”二伯娘说,“我听说,她昨天还去邻村给人家小孩收惊呢,说人家小孩被邪祟惊吓着了,收惊叫魂。哪里还没有几个笨蛋,总还是能骗到人的。”
  寇金萍这个祸害!冯荞一边心里来气,一边就琢磨着,想个什么法子,让他爸跟寇金萍散伙,好歹少给冯家人惹祸端。
  二伯娘:“我看难,你爸那个德行,离了女人就活不成了似的,原先数落他,他说指望着寇金萍给他生儿子,现在数落他,他又说他一个人孤孤单单,没人给他做饭,家里连个说话的都没有,关键是寇金萍死赖着也不走的,撵走几回又回来。她那样的,离开冯老三她能去哪儿啊,亲闺女都恨死她。”
  要说冯小粉恨死寇金萍,冯荞觉着还挺能理解的。说实话,冯小粉凭啥不恨寇金萍?
  亲闺女怎么了,寇金萍口头禅就是“为你好”,打着“为你好”的旗号,活活把冯小粉坑死了。她当初拆散了冯小粉和王振龙,冯小粉差点吃了老鼠药,别人不清楚,冯荞却是知道些底细的。
  然后她听说,王振龙如今娶了个媳妇,冯荞赶集遇到过,是个圆脸的姑娘,外形风格跟王振龙差不多,又高又胖,倒是挺有夫妻相。两口子感情看起来也挺不错,那女的抱着个一两岁的小孩子,王振龙就殷勤帮媳妇孩子打伞遮太阳。
  冯荞不由地就想,也许换了那个傻乎乎的王振龙,能够包容冯小粉的任性骄纵,冯小粉嫁给他,不管贫富,两口子也不至于把日子过成这样,仇敌似的。


第132章 新来的
  清明过后; 农历三四月间; 搁在过去就是最青黄不接的时候; 灾荒年饿死人也就集中在这时节。
  很不幸,冯老三和寇金萍在被孔四扛走了家里的余粮之后; 正赶上这段时间。为啥叫青黄不接; 田里只有青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