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七零美好生活-第1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赶时间快走吧。”盈芳见男人频频看手表,又不舍得跟孩子们分开,上前给他整了整衣领,“下次放假,咱们再一起陪他们出去玩。”
  “嗯。”向刚戴上军帽,冲三胞胎挥挥手,“去吧,玩得痛快点!帮爸的份一起。”
  随后跳上部队给他配备的大吉普,喊上二金后,呼啸而去。
  速度慢了,他怕自己忍不住想要停下来。
  身为军人,毋庸置疑他是优秀的。
  可身为丈夫和父亲,却连合格都未必能够达到。
  好在特种部队的训练他说了算。
  周一至周六分秒必争,争取每周空出一天来陪伴家人。
  盈芳带着孩子们逛了一天动物园,回来时,小脸晒得红扑扑的,问他们好不好玩,结果都说不好玩。
  “还没老家美丽山谷好玩。”心直口快的阳阳脱口道。
  晏晏点头附和。
  暖暖捏着秀气的小鼻子皱着眉道:“城里人不是挺爱干净的吗?咋动物园那么臭!老虎、狮子关在笼里,转个身都困难,身上的毛脱得快没了,跟金虎刚来咱家时一样。真可怜。”
  这下更加想开个能让动物们自由自在生活的动物乐园了。
  盈芳噎了噎。
  好吧,孩子们的眼界比她这个大人还要广。她倒觉得动物园挺好玩的。
  许是上辈子待的世界没这东西吧。来了大首都,看什么都觉得新鲜。
  “那动物园这么令你们失望,明天的香山公园还去不去啊?”
  “去!”三胞胎异口同声。
  行吧,你们小,你们说了算。
  好在第二天的香山公园之行,孩子们还是挺满意的。
  时值十月,漫山遍野的香叶逐渐染上红色,但还没完全红,远远看去,像是油画一样,层次分明。
  一家人在公园门前合影留念,然后又每个人来了张单人照。
  相机是萧三爷问人借的,胶卷得自个掏钱买。萧三爷一口气买了三卷,以前是没机会,今儿相机在手,痛痛快快地拍上了一天。
  “妈,早点把照片洗出来啊,下次放假回来我要看。”阳阳回学校前,千叮咛万嘱咐。
  他还要拿家人的照片回学校呢。很多师兄师姐把家里的合照装在漂亮的相框里,摆在床头。每天睡前看一眼,一个人睡觉就不害怕了。
  盈芳这一刻心软的一塌糊涂,摸摸儿子的头:“好,妈一会儿就去洗,多洗几份,家里每个人都有。”
  答应儿子的事就得做到。
  送阳阳回体校后,盈芳第一时间就把胶卷送去了照相馆。
  洗相片最快要三天,付了钱、拿了收据,三天后再来。到时候挑几张好的多洗几份,让阳阳带套全的去学校。
  盈芳正式开学那天,暖暖和晏晏的转学手续也办下来了,就帅帅所在的朝阳小学。
  本来打算早上由她送孩子们去学校,因为小学到校早,送完孩子再去京大,完全来得及。
  下午接就得看情况了,有课那几天,得劳烦爹妈去接一下。
  岂料萧三爷俩口子对上下学的接送任务无比热衷,没等盈芳张口,就把这任务包揽下了,说是俩孩子的接送都他们来。
  早上出门一人牵一个娃,穿过胡同去学校,遇到稍微有些熟悉的就说“这是我外孙、外孙女,以前在X省,最近刚转来,以后多多关照啊。”
  傍晚在校门口等宝贝蛋们放学的时候,和各条胡同里的大伯大妈们唠闲嗑、灵世面,偶尔吹嘘一番自家的宝贝蛋。
  什么?你们家熊孩子放学路上拿石子儿砸人家窗玻璃?在家淘气到上房揭瓦?我们家就从来不操心这方面,孩子们太乖太懂事了,三岁开始就帮着家里干家务……blabla……(把三胞胎小时候帮家里干的活列举一遍又一遍)
  还什么……啥?双胞胎?不不不,三胞胎呢!是是是,我乖囡厉害吧?一胎就把别人家三胎搞定了。哈哈!在这上学的是弟弟妹妹,上头还有个哥哥,体能超棒,被少年体校录取了……
  没错没错!就是你们说的那个超级难进的少年体校,进了就有可能参加全运会、奥运会……
  那是当然!我们家老大各项运动都很棒,当时我们想着孩子还小,舍不得送他去吃苦,体校校长三番四次来电话邀请、就差亲自登门了……
  萧三爷俩口子对这样的显摆日常乐此不疲。
  盈芳能说啥?你们高兴就好!


第709章 军婚受国家保护
  盈芳开学后的日子那叫一个充实。
  先是小金和胖猫一路北上搜集来了一麻袋草药需要炮制。
  泡酒的泡酒、晒干的晒干,还有一些真真正正上年份的好药材,舍不得随便用,托关系去收购站淘了几个适合盛放的红木盒。
  收购站里宝贝多,但需要花工夫找,每次一去就是半天。
  其次,她还当选了考古78班的班长。
  从没当过干部的她,因为高考总分班里最高,被全班除她以外的十九名同学推举为班长,有点懵。
  熟悉以后,倒也不觉得这职务有多难。
  无非就是传达传达通知、领领教材,偶尔管管闲事(譬如班上某某同学和某某同学因晚上熄灯的问题闹矛盾,她作为干部就得居中斡旋)……
  不管怎么说,这是前世今生加起来头一遭体验,盈芳还是很尽心尽责的。
  这时候她不禁庆幸自己被录取的是考古专业。
  为啥?人数少啊!
  考古专业隶属历史系,录取通知书上只印了系别没印专业,填写的老师却是按专业填的,一下便成了考古系。
  事实上,考古专业这会儿还没自成一个系别呢,和历史专业挂靠在同一系别下,但招生情况远没有历史专业理想。
  一是老师人数有限,二是考古这东西吧,真要出成绩,需要投放的成本很高。最后经校领导商议,恢复高考后第一届,先只招二十人。
  一个专业一个班,一个班才二十人,其中十二个男生,八个女生。盈芳和另一名家在本地的女生不住校,住校的一塌刮子六个,宿舍一个小角落都填不满(宿舍最大的通铺住二十四人呢),相处不适应、闹矛盾什么的次数总归有限。
  如果被录取的是中文系那就头疼了,听说底下好几个班,都是四五十人的大班,班上九成是娇花照水、弱柳扶风的清高才女,有点情绪就掉金豆子。
  要成为那些班的班长……盈芳打了个冷颤,那还是在冷门的考古班吧。
  不就是偶尔疏通疏通同学间的矛盾、当当居委会大妈么,她不在行,她娘在行啊。
  实在有她搞不掂的,把矛盾中的俩女生喊到自己家,面上请人来家里做客,暗地里让她娘出马,把两人的心结摸得透透的,回头对症下药,一劝一个准。
  这自我牺牲也是够够的了,谁让她是班长呢。做干部不容易啊。
  想着才只是个二十人的小班长就这么劳心劳力,男人带的可是不止一个团的兵,等回来一定要好好犒赏他。太不容易了!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班上八个女生,每逢有点矛盾,才冒头就被盈芳解决在摇篮里。一个学期才过一半,就和谐得如同一家人了。
  男生相对大气些。而且说实话,大部分不是结婚就是有对象的,上课以外的时间,不是忙着孜孜不倦地学习,就是往家写信、邮包裹。惦记家里婆娘、对象都来不及,哪有那外国时间闹矛盾、起嫌隙啊。
  就这么,第一个学期行到尾声时,盈芳所在的考古专业一直都挺顺风顺水、和谐愉快的,至少没闹出让院校领导、教授讲师下不来台的糟心事来。
  不像其他系,总有那么一个两个品行有问题的学生,背负着家里人殷切的期望、扬眉吐气地考上全国一等一的大学后,并没有像家里人以为的在勤奋刻苦地钻研学业,而是迷上了大城市里的纸醉金迷。
  这些人忘了上大学的初衷、忘了家中的黄脸婆or农家汉,管自己享受着浪漫而又自在的大学生活,甚至谈上了说是能灵魂交融的对象……最后当然是被学校劝退。
  “早点发现、早点劝退也好,真等毕业后分配了工作,才真的造孽呢!”姜心柔每次听闺女提起学校的事,总免不了一通唏嘘。
  萧三爷却笑她单纯:“换个环境就认不清自己、辨不清方向,这种人就算种地也不见得有出息。明明有家室的人,分开几个月就混不吝地乱搞对象,回到家又能安分多久?”
  姜心柔叹气:“想不到京大这样的学校,也免不了这种糟心事,更别说地方学校了,怕是乱的很吧。”
  确实挺乱的,主要是下乡那拨知青,前面敌不过现实在乡下结了婚,现如今高考恢复,搭着高考这匹高头大马又回了城,多少嫌弃乡下的丈夫或妻子。
  稍微有点良心的还定期往家通信,没良心的彻底抛家弃子,完全不给音讯,还在学校这边找对象。
  家里那边见人一走就没了消息,能放心吗?于是打了证明、开了介绍信,一路找到学校。这下好了,捅了马蜂窝了。
  各地学校见势不对,组织教职工对在校学生展开大规模的摸底调查,着重落实在校学生的家庭情况,尤其是已婚、未婚,有无子女等方面。
  这一查不得了,许多光明正大在学校拉着小手谈恋爱的学生,背后竟然都有家有室,个别孩子都能打酱油了。
  校领导大怒,毫无商量余地地砸下警告、记过、记大过等一连串处分。情节严重的直接开除学籍。
  如此清肃了一场,等到第一学期结束时,校容校貌俨然上了一个台阶。
  “班长,还是你好啊。”上课总爱黏着盈芳坐的刘大丫趴在课桌上唏嘘,“一开学就表明结婚有孩子,当时历史系好几个男生想追求你来着,一听你死会了,还在背后议论你傻。说你结婚这么早,对象肯定是地里刨食的,而你考上了大学,还是京大高材生,想找什么对象没有,干啥这么想不开……”
  考完试返校大扫除,她们几个早到的女生,裹着棉大衣捧着热水杯凑一块儿唠嗑。
  窗外西北风呼呼,吹得窗玻璃猎猎响。
  盈芳看了眼手表,离事先通知的集合时间还差一刻钟,慢条斯理地收拾着书桌失笑:“什么想不开?结婚生孩子就是想不开?”
  这是什么谬论!搁上辈子,绝壁被整个皇朝追杀。
  她不觉得自己早婚早育啊,结婚都十九岁了,生娃二十出头了。上辈子做姑娘的,十六岁还待字闺中,全家都着急。
  “那可不,谁让你长得漂亮,气质又好。而且我们几个口风紧,没往外说你家的情况。别人哪知道你家条件,看你档案是X省下边的小公社上来的,就以为你男人是地里刨食的。”
  包括刘大丫在内的考古专业女生,都去过盈芳家。
  起初几次是女生之间闹矛盾被班长拉去家里调解,后来嘛,班长家就成了她们假日磨洋工的好地方——那后花园多漂亮啊!
  啥事儿不干仅仅只是坐在草地上晒晒太阳就很满足。班长家还有只橘红色的胖猫,没事逗逗它也挺好玩。
  何况每次去还有外头吃不到的美味点心、茶果。
  当然,她们也会凑钱凑票提点糕饼水果去。总不能每次上门都蹭吃蹭喝。那太难为情了。
  盈芳听了刘大丫的话无奈摇头:“我丈夫是军人,十六岁参军,迄今有十三年军龄了,上过前线、杀过敌,我和他的婚姻是受国家保护的,以后这话别乱说了。”
  刘大丫吐吐舌:“你不早说。那帮白斩鸡要是知道你男人是军人,哪还敢背后嘀咕啊,吓都吓死了,破坏军婚可是要……咔擦的。”
  她比了个手起刀落抹脖子的动作,完了还掐着脖子翻白眼表示丧命。
  盈芳抿唇直乐:“大丫,你去当演员一定很有前途。”
  “是吧?我也这么觉得。可老天不给力啊,居然被考古专业录取了。老实说到现在我脑袋还是懵的。”刘大丫敲了敲脑袋,“一个学期结束了,我还没弄明白这专业到底干啥用的。”
  盈芳点头,对此她也没弄明白。一学期下来只是囫囵吞枣地吸收课本知识,对于这专业将来如何实践、具体啥用还是两眼一抹黑。
  “我说你们就是杞人忧天,能上大学就好了,管它什么专业。反正毕业了国家包分配,读什么不都一样?咱京大毕业的,哪家单位不抢着要?听说实习期工资就比其他学校的毕业生高。反正我是很满足了!我现在啊,就盼着早点毕业,早点分到离家近的单位上班拿工资。这样就不用跟男人、孩子分开了。”尹小红快人快语地说。
  她结婚晚,年纪是班上最大的,孩子却比三胞胎还要小两岁。说说老家就在京都隔壁的天城市,可每个月往返一趟花费着实不低。这不一个学期才回去一趟,还被公婆嘀咕,嫌她乱花钱。尹小红恨不得四年大学转瞬过。
  年纪最小的高霞露出不赞同的神色:“大姐,话不能这么说,专业不对口,将来很难分配到好工作的。像中文系、历史系毕业的,实在不行还能去学校当老师。咱这个专业,不说大学以下没学校开设,就连大学也没几个开这个专业的。毕业了咋分配哦?”
  尹小红摇摇头:“我说你们这帮人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分配的事哪轮得到你们操心?不管啥专业,既然国家说了包分配,那就一定会给咱们安排好工作。”


第710章 外快任务
  这时,班上其他同学都陆续来了。
  今儿是最后一天,大扫除完了就放寒假了。
  一个男生凑过来说:“怎么?在聊毕业分配的事?这还用问,考古专业的肯定是分到考古研究所啊。”
  “那地方干啥的?”
  “那地方都不知道?”男生扶了扶眼镜,给她们解惑,“那是社科院旗下的一支研究队伍,专门进行考古作业的。给咱们上《考古学史》的钱教授,就是研究所的名誉所长,有什么作业还会带上本科生去实地操作。不过一般都要等三年级才开始有机会。”
  “邵海涛,你懂得可真多啊。”高霞赞赏地看他一眼。
  男生,也就是邵海涛嘿嘿笑着挠挠头:“承蒙夸奖!我阿姨是社科院图书室的管理员,我姑父也是那里的常客,都他们讲给我听的。对了,昨儿新听到的消息,说是有个海外华侨回国了,一回来就赞助研究所几台新科技的仪器设备,还要参与一项新作业……不知道有没有机会轮到咱们几个跟着教授去实地勘察。”
  “你刚不也说有好事一般要等三年级才有机会,咱们下个学期依然是一年级新生,这种就不要想了吧。”刘大丫毫不留情地戳破他的梦想泡泡。
  “说的也是……”
  盈芳津津有味地听了几句,等同学们都到了,起身说:“人都到齐了,大扫除吧。打扫干净早点回宿舍收拾行李,你们都是明天的火车?”
  “我要后天,明天的票没抢到。”高霞想到这个事就忍不住哀嚎。
  尹小红也叹气:“我也是后天,但愿明天依然是个好日头,把宿舍的被子晒晒,省的回来一股子霉味……”
  大伙儿边聊边打扫。
  直到把教室、走廊、包干区里里外外打扫得一干二净,又笑着说了几句祝福语,就分道扬镳了。
  盈芳拎起自个缝的挎包,提着这学期的书本资料回家。劳动了一场,人暖和不少,走在冰天雪地里倒也不觉得冷。
  边走边想放假了做点什么好?
  离过年还早,要不带着暖暖、晏晏去体校看大宝贝?然后去大兴探望男人,顺便在那住几天。
  一来让孩子们跟他们爹多点时间相处,二来小金似乎对大兴附近的山峦挺念念不忘的,不晓得山里有什么宝贝没有,带着它一块儿去淘淘宝。小金虽然不用冬眠,但每年一到冬天,精神状态比平时要来得萎靡一些,找些它感兴趣的事让它高兴高兴。(金大王:冬天的山里没什么猎物,本大王吃不饱,饿的!)
  北上路上搜集的一麻袋草药,都已经炮制好了。别说,收获还挺大。价值最大的当属市面上出高价都不一定买得到的血参、三朵最起码百年的优质灵芝、五朵一大丛天麻、几坨黄精。
  另外还有好几株年份不一的野山参。光五十年份上下的就有六支,留了两支以备不时之需,其他四支泡了酒。给几位老爷子的年节礼有着落了。那些浅年份的留着需要时入药。
  也就小金厉害,能从大山里搞到这么多珍贵的药材。普通人有那运气也没那实力。
  能从灾荒年存活下来的药材,要么是长在人难攀登的崖壁上,要么是埋在深土里。容易采到也就留不到现在了。
  一路琢磨着,在校门口遇到邵海涛嘴里那个教他们《考古学史》的钱教授,似有什么急事,蹬着自行车匆匆进校门,好几次差点被地上的冰碴子滑倒。
  和任课老师来了个迎头碰,总不能招呼都不打一个吧。盈芳微笑着扬声道:“钱教授好。”
  钱教授顺口应了几声“好好”。
  末了一顿,转身喊住盈芳。
  “哎你不是考古78班的班长吗?叫什么名儿来着?”
  “舒盈芳。”盈芳大方地自报家门。
  一个礼拜就上一节《考古学史》的忙碌老教授,能记住她是新生班的班长,也很不容易了。
  “那个小舒啊,你们班还有多少人没回家?”钱教授脚尖踮着地,语气略显焦急地问。
  盈芳在大扫除时大致了解过,女生这边除了她和高霞、尹小红,其他人都回家了。男生那边倒是有大半买到的都是明天的火车票。
  “那好,你帮我去统计一下,看有没有人愿意留下帮忙的。我这边有个急活,需要十来个人协助。照理你们大一还没开始实践,不应该找你们的。可大三放得比你们早,我这一时半会找不到人,你去问问你班上的同学,有愿意跟着我去石景山作业的,明早六点在校门口集合,我安排车来接你们。放心,不会亏待你们的,给大三学生多少补贴,给你们也多少,再包一顿中饭。火车票买好了的,退票手续费找我报销。就是这时间一时说不准,但肯定能在小年前赶回来。”
  盈芳看他大冷天的脑门都急出汗渍了,知道这事儿挺急,当即表示:“我这就去统计,最多一刻钟就来给您回复,您看成吗?”
  “成成成,你快去,我就搁这等着。”钱教授挥挥手,在门岗处停好自行车,站在避风口,搓着冻僵的手。有考古专业的学生,哪里还需要去找外援。
  盈芳跑了圈宿舍。好在这大冷天的,同学们都窝在寝室,裹着被子看书,哪儿都没去。
  一听钱教授找助理,都有些意动。
  “和大三的补贴一样?哟!那可不少!”邵海涛对这个还挺有研究,“每天两块呢,要是挨到小年才回来,算它半个月,那就是三十块,艾玛,赶上普通工人一个月工资了。”
  一听补贴这么高,原先只是几分意动的同学,立马举手报名:“我去!”
  “我也去!”
  就连惦记着家里孩子、恨不得插翅飞回家的尹小红也激动地报名了。
  盈芳把统计结果报给钱教授。
  钱教授一看有十二人,超出心里预期,心头大石落了地。人手充足,年前赶出来才有希望。
  满意地对盈芳说:“很好,那明天早上六点准时在校门口集合。让同学们别紧张,不是多么难的工作,就是帮忙刷刷尘、装装箱、搬搬东西。繁复但并不难。”难的也不敢交给这帮大一学生做啊。
  钱教授给盈芳透了点底,原来是政府部门准备在石景山那边规划一个大型军工项目,结果开挖的时候不小心挖出一座地下古墓,工程不得不停下来。
  可项目进度又不允许长时间拖延,因此找上研究所,要求考古人员以最快速度,将古墓尽可能不被破坏地挖掘出来。
  “事出突然,那边给的期限又太短,好在有你们这帮热心学生,希望能顺利。”钱教授赶着回研究所准备明天的资料,和盈芳说了几句,就跨上自行车走了。
  盈芳又回宿舍转述了一遍钱教授的话,给同学们吃了颗定心丸,这才回家。
  这么一来一去的,到家天擦黑了。
  家里正等着开饭呢。见她回来,忙将热在灶上的大骨汤底端上桌,搁在煤油炉上,晚上吃涮锅,热乎。
  “不是说下午就大扫除吗?咋这么晚回来?”
  姜心柔给闺女盛了碗烫热了的桂花酒酿圆子羹。
  “饿了吧?先喝碗这个垫垫肚子。下午就做好了,等着你回来吃,结果见你迟迟不回。”
  盈芳洗了手,捧过酒酿圆子羹喝了几口,浓稠的甜羹入肚,整个人都暖和了。
  将遇到钱教授的事一说。
  萧三爷心疼闺女,皱眉道:“冰天雪地的,起早摸黑去石景山挖墓?这算啥事?就不能不去?我就说这专业不靠谱,连人家祖坟都挖,缺不缺德。”
  “……”


第711章 外快难挣啊
  盈芳失笑:“爸,政府不挖,盗墓贼也会去。政府组织开发古墓,也是出于保护咱们国家的历史文物。我听钱教授说,国家正在筹建大型的历史博物馆,专门用来展出这些文物。而且我们只是给钱教授打打下手,不会真的接触那些阴私。你看外地同学都退了火车票报名参加了,我这又是班长、又是本地学生的,不去多不像话。就当是专业实践,提前跟着教授学点,不挺好的么?就是没法陪孩子们过寒假了。”
  “乖囡想去就让她去。”姜心柔对此倒挺支持的,佯嗔地睨了丈夫一眼,“谁让你当初不积极打听,让乖囡中了这么个专业。读都读了,人教授发话,还能对着干?惹毛了人家,回头毕业分配给穿小鞋,麻烦的还不是乖囡。”
  萧三爷撇撇嘴:“当时哪晓得上个大学还有这么多名堂……”
  “好了,这种事有啥好吵的。乖囡愿意去就去,不想去也没事儿。将来毕业分配,老头子我还没死呢!”老爷子浓眉一挑,发话道。
  盈芳烫了筷菜夹到老爷子碗里,含笑说:“爷爷,我是这么想的,既然读了这个专业,总归是想尝试一番这方面工作的。本来这种机会不到大三是轮不到咱们的,这次也是凑巧。我还是挺想跟在教授身边学点实践知识的。”
  “那就去!”老爷子替她拍板,“宝贝蛋们不用你操心,家里这么多人,还怕照顾不过来?再说寒假那么长,过了年这不还有大半个月嘛,到时候多陪陪他们一样的。”
  暖暖、晏晏一个劲点头:“妈你管自己忙去,我们会乖乖的。”
  “妈,姥姥、姥爷答应带我们去看哥哥,我们会连你的份一起看的。”
  盈芳摸摸他们的头,心里欣慰,有对不让人操心的宝贝蛋是多么幸福啊。
  “嗯,那等妈忙完学校的事,就陪你们去看哥哥、爸爸,带你们去逛街上公园。”
  “好!”
  第二天,盈芳五点钟就起来了。六点要在校门口集合,还要留出时间洗漱、吃饭。
  姜心柔给闺女准备了一些吃的。
  “你说中午饭那边会提供,但保险起见还是带点吃的在身上。免费的午餐哪可能让你们吃饱。自己带点免得饿肚子。”
  “可这也太多了。”
  盈芳瞅了眼,她娘几乎把家里现有的干粮、点心都给装上了,还给灌了一壶热腾腾、熬出味儿的红枣老姜枸杞茶。说天冷,喝这个暖胃。
  “吃不完就带回来,总比吃不够好。”姜心柔还嫌少呢,“今儿我去割点肉回来,炒点肉松,宝贝蛋们最喜欢这个了。这次炒多点,给阳阳捎几两去,明儿你也带点。”
  “妈。”盈芳哭笑不得,“你别把我和宝贝蛋们归为一类啊。”她又不是小孩子了。
  姜心柔哼道:“在妈心里,你永远都是孩子。不管你生了几个宝贝蛋。”
  “……”好吧,娘亲高兴就好。
  带上亲娘精心拾掇的包袱,盈芳迎着西北风出了门。
  小金轻盈地跃上她肩,尾巴稍蹭蹭她的脸颊,表示要跟。
  它上个月跟着向刚从大兴基地返回后,一直在后花园晒太阳,悠闲日子过久了挺无聊的。
  盈芳拿它没辙:“要跟可以,但不许调皮,人多的时候别冒头,会吓到人的。你也不想被人举着钉耙打对吧?”
  金大王神色鄙夷,吐了吐蛇信:哼!人类!
  “别瞧不起人类。”盈芳好笑地顺顺它的三角扁脑袋:“到了那里,你可以自己去玩。石景山虽然没咱老家的雁栖山大,但早年有仙山之称,山林资源据说挺丰富的,你就当窜门啦。”
  “嘶——”金大王被允许,愉悦地吐了吐蛇信,而后环成手镯状,绕在盈芳大衣袖里。
  六点差一刻,天还黑黢黢的,启明星挂在东边的天际。
  盈芳穿着军大衣,围着艳红的羊毛围巾,戴着兔毛织的遮耳帽,高筒羊皮靴一直护到膝盖处。全身上下裹得严严实实的,走在咔咔作响的雪地上。
  到校门口,发现她是最晚的,其他十一人都已经到了。双手插在袖筒里,不时跺着脚、呵着热气,但精神气很足,一天两块钱,不比工人工资低呢。再辛苦也就十天半月,但这么一笔外快,足以让家里过个宽裕好年了。
  看到盈芳,大家都很亲热地围过来。
  毕竟,要是班长没回去找他们,他们也不晓得有这么个好差事。
  “你们早饭都吃了吗?”
  “吃了吃了,食堂喝的粥,这会儿还热乎着呢。班长吃了吗?”
  “我吃了。”
  随意唠了几句,车来了。是辆可容纳十五六人的面包车,车身上印着研究所的图标。
  钱教授坐在副驾驶位,摇下车窗招呼他们:“都到齐了吧?上车!”
  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跟教授打着招呼,排队上车。
  坐稳后,车子朝着石景山方向而去。
  路上积雪深浅不一,有些地方还结了冰,车子没敢开太快。到石景山时,天已大亮。
  古墓发掘现场,已经有不少人等着了。
  一部分是研究所的工作人员,他们将跟着钱教授下古墓考察。
  还有一部分是工地工人,被研究所临时聘来当挖掘工的。
  要说干活的人工地上一找一大把,可钱教授不放心,怕他们粗手粗脚搞坏了出土的文物,所以才从学校找助手。
  钱教授一到,就按着事先拟定的图纸让工人们开挖。
  学生们暂时没活,在附近搭帐篷扎营。
  未来半个月都要在这儿工作呢,哪怕晚上不住这,白天总需要有个遮风挡寒的地方吧。还得垒个土灶,烧点热水什么的。
  “但愿接下来几天都是大晴天。”学生们忍不住祈祷。野外作业,要是下雨下雪就难过了。
  盈芳眯眼看了看天:“应该会是好天气的。”
  小金早在她上山时,就从她身上溜下来“窜门”去了。
  石景山的兽兽们顿时感到一股来自天地间的巨大威压,即便是冬眠期的动物都不自禁地团紧身子。
  金大王所到之处,不说雁过拔毛吧,浸淫日月精华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