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七零美好生活-第1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尽管如今已不需要他亲自坐镇、指导、训练,但队员们和他的感情,已不单单是上下级的领导和被领导关系,哪怕用亲人来形容都不为过。
如今他被上级委任特种部队大队长一职,掌管的自然不止群英寨一个基地。全国各地那么多区域呢,一片区域成立一支突击队、设一个基地,起码得有五六个。那也只是目前的计划。将来要是经费跟得上,十几二十个都有可能。哪个国家会嫌反恐维稳的精锐部队多?
但不管成立几个,对向刚来说,群英寨是他唯一一个手把手养大的孩子,自然希望他好、他强、他出色。恨不得将自身所学一分不落地教授于它。
于是乎,这场临行前的特训,训练强度堪比强化集训时的两三倍。队员们真真切切滴感受到了来自队长的“疼爱”,可谓是痛并快乐着。
第699章 被鄙视的喵大爷
盈芳在家也没闲着,收拾出一大堆行李后,还要给吕姥姥等人写信,告知他们自己一家十月份以后将搬去首都,寒暑假或许会回来,具体的通讯地址等她到了首都再说。
本来还想抽空接姥姥、姥爷来宁和住一阵子的。
大舅来信说,姥爷喝了她开的汤药、泡了汤浴后,能自己坐起来、甚至能下地走几步了。
要是暑假接过来,再对症下药开几贴,吃到入秋,今年冬天能和家里人一起围坐一桌过年了。
结果姥爷不肯来,说是等明年彻底能走路了再来,今年就不折腾了。
盈芳劝不动也只好随他。根据大舅信里的描述,改了几味药,新开了一个方子,抓了够喝两个月的草药,连同六尺新上市的凉快面料,一并寄了个过去。
给方周珍以及陈旭亚的信就简单了。
前者马上就会在京都碰面,七月初把帅帅接去了海城,这不暑假即将结束,得送回京都上学去。
后者也忙着呢。这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服装厂的效益一年比一年好,陈旭亚又是打板师傅出身,一手制衣技术旁人想学还不定学得去,全靠经验积累啊。
陈旭亚在信里一再和盈芳说,有喜欢的款式,只管跟她说。别浪费那个钱去百货商店买。
“有那闲钱你夹在信里寄过来,我给你扯几尺布做身旗袍。你要喜欢北边传进来的布拉吉也行,不是我夸自己,我做的布拉吉,比首都百货商店里挂的还要好看……”
盈芳看得一乐,回信时顺手把剩下的布票和对应的钱夹在信纸里寄了过去。事后压根没放在心上。
没想到陈旭亚真的给了她一个大惊喜——一件是黑白细格子的收腰大摆连衣裙,一件是孔雀羽毛花纹的窄袖平领布拉吉。果真比百货商店里行情最好的款式还要漂亮。
姜心柔让盈芳试穿后,一拍掌,说以后都托陈旭亚做吧。她要不肯收缝纫钱,回头就寄些全国通用的票证给她。
盈芳担心陈旭亚太忙,这不上封信询问的口吻提了一句,没想到陈旭亚来信说,尽管找她做。她现在只是帮街坊邻居做几件,等闯出一定名头,还想请盈芳介绍生意呢。
“你也知道,厂里多少人盯着我那个位置,总想把我咬下来。我三十年媳妇熬成婆,可不是由他们摆布的。新塞进来的徒弟,一看就是白眼狼,我脑子被驴踢了才傻乎乎地把什么都教给她。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种例子听得多见得多了,谁没点防范措施?……”
陈旭亚也是最近被厂子里的糟心事惹烦了才一股脑儿倾诉给盈芳听。
盈芳想起郭晓明的奶奶,那也是个有主见的打板师傅,便和陈旭亚说了,顺便夹了点钱,托她代为探望郭晓明一家。
郭晓明两年前如愿以偿地参军入伍了,这两年,郭家嫂子和郭老太相依为命,盈芳能做的也就是三不五十寄点东西去。
好在向刚说郭晓明在新兵连中表现十分突出,回头问问他,要是没有退伍的打算,索性招到特种部队,搁自己眼皮子底下看着吧。
郭家失去顶梁柱这事儿,虽怪不到盈芳头上,但毕竟是因她而起。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能帮一把是一把。
姜心柔得知陈旭亚私底下确实有接单子,不禁高兴地让闺女把自个尺寸报过去,并夹上足量的钱和布票,让陈旭亚帮她也做一条布拉吉。
花色不用太亮,墨绿、湖蓝等深色带暗织花纹的就行,关键是款式要和闺女的一样。等回到首都,娘俩穿一个款式的连衣裙去走亲戚,指定羡煞旁人。
老爷子忍不住皱眉泼娘俩冷水:“私底下接活赚钱,这不是资本主义的行径吗?以前偶尔拿东西交换都不敢大张旗鼓,你们居然在信里直来直去地讨论,不怕被人监视啊?还有,街坊邻居也不全是靠谱的,让她长点心吧。”
“爷爷,不是说现在已经不抓小打小闹的交易了吗?”盈芳顿了顿问,“我前儿去县里,还看到有对姐妹花在自家窗口卖杂货,远远看到大盖帽过来,窗户一关当啥事都没发生,也没见那大盖帽冲上去抓她们啊。”
“那只是碰巧。”
老爷子谨慎惯了,一般不轻易相信任何事。
盈芳又道:“周珍嫂子说,海城的大街小巷,常有背着大麻袋摆摊的人。卖东西的人少、买东西的人多,生意老好了。或许以后不会再限制这类小买卖也说不定。”
老爷子联想到现任元首的处事风格,以及近两年国内发生的大小事,孙女说的未必不是真的。
“话是这么说,但在政策没有明确公布前,还是小心为上。”
“好的爷爷。”
这个道理她们懂。
小心方能驶得万年船嘛。
该庆幸家里没有劳动力需要下地挣工分,要不然九、十月份这一年中最忙碌的收获季节,哪有时间打包行李外出。
行李收拾得差不多了,大部分随着特种部队的军用大卡稳稳当当地捎去首都了。余下就一些随身物品、换洗衣裳以及不耐放的吃食。
除了缝纫机,其他家电也都随车装走了。
缝纫机姜心柔那边有,虽然款式老了些,但用还是能用的。何况不是不回来了,万一回来住需要用到这大家伙呢。
至于电视机、电风扇肯定带走啊,这么一收拾,家里倒是空敞不少。
一晃到了九月底。通知书上的报到时间是五号、六号两天。向刚买了二号的火车票,一号是国庆节,担心火车上人太多。二号出发,三号到首都,收拾收拾、休整一下去学校报到正好。
这么一来,离出发没几天了。
盈芳就想着上山采点野果回来,火车上可以吃。
九月底正是各种山果成熟的时候。往年这个时候,能陆陆续续采摘好几茬。新鲜的吃不完,就酿成果酒、果酱。
“喵!”
“吱吱!”
“喳喳!”
金橘、金毛还有忙着往家囤松果的小红窜出来和盈芳打招呼。
要说去首都念大学,最不舍的除了师傅二老,就是这几个动物朋友了。
盈芳挨个摸了摸它们的脑袋,柔声和它们分别:“我过几天去首都念大学,家里人都要过去。下次回来最早也要等过年。”
喵大爷高冷着脸没吱声。
反正它打定主意这几天一定不错眼地盯着玉冠金蛟。那家伙肯定会跟着女主人一家去什么京都,它也要去!别想丢下它!哼哼!
金毛蹭了蹭盈芳。
照道理它应该跟着盈芳一家走的。毕竟当初是跟着他们一家来到这片大山的。
只是这几年它找了媳妇、有了娃。且有金大王镇守的雁栖大山对它们这种弱势动物来说安全又保障,美丽山谷又那么漂亮,百年桃树结的桃子还没吃够呢,实在舍不得离开这里。只能对不起主人家了。嘤嘤嘤……
盈芳见金毛撒娇,笑着打趣:“都快当爷爷的人了,还这么爱撒娇啊?哈哈!”
“吱!”
金毛兴奋地窜上树,给盈芳扔了几个成熟的山楂下来。
猴子摘山果,那是它们最擅长的技能。
有了金毛一家帮忙,盈芳背来的竹筐很快装满了。
樱珠、桃金娘、五味子、山葡萄、毛木果、牛卵坨、山楂……
要不是核桃、栗子还不到打的时候,带来的一竹筐、一背篓哪里搞得定啊。
下山的时候,神出鬼没的喵大爷又现身了,扔给她一坛八成又是打劫大黑熊得来的小蜂蜜。
喵大爷把蜂蜜坛子推到盈芳脚下,就窜没了影。
它还要去盯着玉冠金蛟呢。免得那家伙不声不响地跟着女主人一家去什么大首都吃香的喝辣的,留它孤零零地在这儿饿肚皮。哼哼!
“……”被喵大爷孤立在外的金毛。
说好的邻居呢?说好的朋友呢?差评!!!
啥叫孤零零?俺们不是兽哦?
还有你一只猫,不去逮老鼠,成天想着吃烤肉、偷蜂蜜,你确定没有投错胎、生错物种?
喵大爷气得喷火:老子是虎!是天底下独一无二的玉纹墨爪虎!
一众小动物集体鄙视它:切!谁信哟!
第700章 二金赶路
三天后,盈芳一家坐上了北上的火车。
向刚安排妥当群英基地的事务,也陪着媳妇儿、孩子去大首都了。
萧三爷、萧大伯提前送阳阳去首都了,因此连老人带孩子,哦,还有一只劳模狗——金虎,共五大二小一条狗。索性多买了一张成人票,凑了六张,包了个卧铺包间。
至于小金,还在雁栖大山里优哉游哉地狩猎呢。
它手上有一份向刚画给它的地图,啥时候都能启程。
走山路可比搭火车自由多了。
火车上探个头就会被愚蠢的人类当成竹叶青(虽然的确披着竹叶青的外皮),哇哇尖叫着要打死它。
特么的它如今是上过前线、杀过敌的英雄蛟,坐个火车还要藏头缩脑,忒憋屈。
以前那丫头一个人出门,它不放心当然要陪着。这次她男人在,要是连自个媳妇儿都护不住,那也太菜了。
所以金大王表示随心所欲自由行。不跟他们一块儿了。
走之前,金大王巡了一遍自个的山头地盘,完了饱餐一顿,这才一路畅游地往北方行去。
悲催的喵大爷,昨晚一宿盯着玉冠金蛟没合眼,方才困极了打了个盹的工夫,竟然被抛弃了抛弃了抛弃了……
啊啊啊啊!
玉冠金蛟你个混蛋王八蛋!老子就知道你一忽儿往东、一忽儿往西准没安好心!果然是想甩开老子独自去大首都吃香的喝辣的吧?!
金大王:老子那是在巡山,懂?况且老子哪晓得你个蠢猫也想去大首都。要跟你不会说啊。啧,见过蠢的,没见过你这么蠢的!
一蛇一猫哪怕隔着数重山,施放的威压都能把方圆百里的小动物们吓得瑟瑟发抖、抱团取暖。
喵大爷嗅了嗅敏锐的猫鼻,决定追踪玉冠金蛟而去。
咦?玉冠金蛟咋往北走了?它没跟男女主人去县里搭火车?
这就好办了啊!
喵大爷一个虎扑,朝着雁栖大山的北段,疾奔而去。
盈芳一家自然不晓得家里两只大萌宠也在赶路。只不过挑的是深山老林这种人迹罕至的路。
金大王赶路很随性,隔三差五狩猎饱肚,顺便扫荡一圈当地森林。
遇到好的药材也会停下来采集,然后塞在装地图的迷你包袱里。
因挑的都是人迹罕至的深林,这一路遇到的长年份药材、山珍还真不少,一支两支野山参还能塞塞,多了迷你包袱不够装啊。
金大王干脆游到山下村子,偷了某户村民晒在院子里的一个大麻袋。不过出于报答,留下了一株它最瞧不上眼的浅年份山参。
万没想到的是,它这无心插柳的举动,救了该农户当家人的命。
金大王前脚离开,农家院外两个青年抬着一组担架走进来。
担架上躺着一名昏迷的中年男人,便这农户的当家人。
夏收那阵,他没日没夜地抢收抢中,劳累过度晕倒了,倒地的时候,后脑勺嗑在一块石头上,流了不少血。送到医院后,血是止住了,可人迟迟不醒。
医生查不出原因,只说是营养不良,回家补补兴许就醒了。
继续住下去医药费都付不起,这才无可奈何地抬回来。
担架后头跟着一串抹眼泪的妇人,为首的是这男人的媳妇儿。
“孩子他爹,你醒醒啊!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你让我怎么办啊!这个家怎么办啊!”妇人一回到家,扑到担架上抱着昏迷的男人嚎啕起来。
“文奇他娘,你别难过,文奇他爹会醒来的。大夫不是说了吗?只要好好休养,适当进补,说不定明天就醒了。”
这话也就起个安慰作用。
在场人都知道,去年村里也有个类似的病患,地里活干得好好的,说晕就晕,晕过去之后就再也没醒来过。
医生说这叫过度劳累猝死。
至于文奇爹是不是这种病,医生也说不上来。可要一直这么不醒,对一户缺劳力的农户来说,是多么残忍的一件事啊。
乡亲们都很同情妇人,纷纷宽慰着。
“家里如今哪还有可给他补的呀。动了一场手术,口粮都耗光了。”妇人哀戚戚地看着昏迷的男人,一筹莫展。
“娘!娘你看这是啥?这是不是老郎中说的能让人长生不老的人参?”该户人家的小女儿兴冲冲地跑进来,手里举着一样东西。
方才她见天色不怎么好,懂事地跑出去收晒着的被絮、棉花。
让人奇怪的是,早上晒出去时明明装了三个麻袋,收进来咋只剩两个了?还有一个麻袋去哪儿了?
找不到麻袋,这些棉花装哪里?
这可是家里仅剩的囤货,要是爹的病还没见起色,这些棉花都要拿出去换药钱的。
她就角角落落地找啊找,结果麻袋没找到,倒是在洗衣板下面发现了一株疑似野山参的草药,兴奋地冲进屋拿给她娘看。
“娘,你看是不是?要真是人参,爹的病是不是有救了?”
正好,人群里有个见过山参的亲戚,点头说:“是人参没错。”
妇人喜极而泣,顺势跪倒在地,颤着嘴皮子无声念着阿弥陀佛叩了三个响头。
农妇的男人服了几天人参参须熬的汤药后,果然苏醒了。
半个月之后,再去医院检查,说是基本康复,再养上一段时间,照样又是顶梁柱一个。
农妇一家高高兴兴地回去了。
剩下的人参,留了一截当救命药,其余的拿去县城换了些米粮,粗粮、细粮混着吃,足够一家人吃到新粮下发,总算是熬过了这段最艰难的时日。出于感激,这家人偷偷在家立了个长生牌位,为好心照拂他们家的好心菩萨保佑。
浑然不觉做了件大好事的金大王,叼着麻袋回到山上后,继续扫荡。
赶路速度因此而减缓,喵大爷很轻松地就追上来了。
只是没想到,才刚追上,就被玉冠金蛟差遣着做这做那。大麻袋也成了它的任务。
低头看看玉冠金蛟蛇头下方两寸位置的迷你包袱,再瞅瞅自个背上驮着的大麻包,喵大爷懵逼了:它这是上赶着做奴隶来的?
不管怎么说,一蛇一猫彼此作伴,比起独自赶路热闹多了。
走走停停、偶尔猎头野味打牙祭,时间过得飞快,不知不觉就快到地图标注的目的地了。
第701章 带花园的四合院
绿皮火车哐且哐且跑了一日夜,到首都已是第二天下午两点半。
萧三爷打从接到女婿电话,就准备好今日的接车了。
猜到有不少行李,特地问萧二伯借了部大七座外加宽敞后备箱的吉普车过来。
饶是如此,盈芳一家连金虎带行李地把车子塞了个满满当当。
“中午吃了吗?没吃我带你们去饭店点几个小炒凑合吃一顿,晚上老二给你们接风洗尘,到时敞开肚皮痛快吃。老二托人从乡下弄来一只四斤多重的老塘甲鱼,回家放了行李咱就过去。”
“那就直接回家吧。”老爷子提议,“都这个点了,饭店早休息了,去了也白跑。”
盈芳几个也说:“火车上吃的还没消化呢,还是先回家吧。”
“那就直接去我那房子。”老爷子拍板。
他老人家年轻时挺要面子,老了倒是越来越看得开。
想想也是,人这一辈子,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一家人团结和睦最重要。
可惜老大眼瞎,娶了个媳妇那么糟心。好在小儿子找回了失散多年的闺女,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原想着这辈子跟着小儿子一家在乡下住过边得了,即便有个什么事回京都,老二那边给他留了房间,不怕没地方住。因此毫不留恋地将军部分给他的那幢洋楼还了回去。
没想到新元首上任,给他们这批老革命家重新分配了一批养老的宅院。
身为开国元勋的老爷子,更是分到一座前有天井、后带花园的宽敞四合院。离萧三爷置办的小院子还挺近。
老爷子倒也硬气,京都这边既然给批了一座四合院,宁和城里的大宅子还攥着干啥,当下就给退了。说他一个老头子,要那么多房子干什么。
正好,国家在为以前的一系列错误决策做补偿,那宅子重又还给了老大爷一家。
盈芳一家来京都后不久,宁和那边就收到了相关文件,老大爷一家很快收到街道退回的房屋等产权,一家人不可置信地搬回大宅,禁不住热泪盈眶。
言归正传,这下萧老爷子不愁儿孙多了没房间安排了,大掌一挥,乐呵呵地说:“都搬我那去!小三你那院子着实小了点,宝贝蛋们大了,不像小时候,三个娃一张大床搞定。上小学了该一人一个房间了。而且胡同里进出的人员太复杂,有些巷弄里还搭着地震棚,宝贝蛋们想出去玩会儿都不放心。我那边有现成的大花园给他们玩,出去也比你那边清静。你要不习惯,你们俩口子只管自己住去,小向一家住我那。老子我有曾孙子、曾孙女陪就够了。”
萧三爷气得翻白眼。
不就是房子大点、房间多点么,有啥好嘚瑟的。
眼看着宝贝蛋就这么被老头子拐过去了,三爷心里苦啊。
可他那边房间少的确是硬伤,想给三个宝贝蛋一人布置一个宽敞的房间,心有余而力不足啊。老爷子的提议他无力反驳。
以至于不久后,改革的春风吹拂神州大地,利民政策一项接一项发布。其中一项——城镇居民能自由买卖房屋或宅基地建造房屋。
萧三爷二话不说,掏光积蓄在将来越变越繁华的地段买了块宅基地,建了栋宽敞明亮的大洋楼,给闺女俩口子还有三个宝贝蛋一人布置了一个大房间,那是后话了。
此刻,他还真没办法拒绝老爷子的提议,包袱款款地跟着媳妇儿、闺女住到了老爷子那。省的两边跑了。至于面子,那是什么?能吃吗?
老爷子的四合院确实挺宽敞。
院门一开是一方七十来坪的天井,青砖铺地,古色古香。角落一株高大的月桂树,树下一口清澈的八角井。井口悬着一组绳轱辘,吊了一桶水上来,每个人都洗了把脸,洗去一身的疲惫,整个人松快不少。
环着天井分别是一溜倒座房、三间正房、左右两侧厢房。每侧厢房也各是三间。
关键是位置好,出胡同沿着大马路走上百来米,对面就是京都大学。
“以后乖囡上大学走着去,自行车都用不上,多方便啊。住下来吧,住下来吧。”萧老爷子浑然不觉此刻的自己像极了王婆卖瓜。
盈芳好笑之余,想想也有道理。再者她要是带着孩子们住到爹妈那,老爷子一个人住在这儿多孤单啊。便答应留下。
生怕老爷子让出正房,赶紧让向刚把行李搬去西厢房。
萧三爷俩口子肯定陪着孩子们住啊,紧随其后地在东厢房选了一间。
萧大伯跟着也选了一间。他另外还有套二居室公房,离这儿不算远,自行车踩踩一刻钟。这么做不过是跟着大伙儿凑热闹罢了。
福嫂也快手快脚地在倒座房选了一间当卧室——紧邻仓房和大门,仓房下面还通了一个小地窖。
笑着打趣说她的房间坐拥粮草和关卡,搁古代那可是最重要的战略位置。
老爷子见他们各自都选好了,也就不再多说。
他年纪大了,要这么多房间干啥,选了东边一间正房做卧室。剩余两间,一间做餐厅,摆张能容纳十几人的大圆桌,以后一大家子都聚在这里用餐。另一间用于起居会客,摆组沙发、茶几,再弄几张花架,倒也雅致。
盈芳让向刚把电视机搬到起居室,这样一家人想看随时都能看。
大人们聊了会儿天,主要是围着萧三爷问阳阳的情况。
“我昨天才去看过他,比去之前精瘦了,许是抽条的缘故,三个月长了两公分呢。还有就是黑了点,不过男娃子嘛,黑倒是没什么,黑说明健康啊。瞅瞅我们家几个大老爷们,哪个不是黑黢黢的?搁我们家暖暖黑成这样,那姥爷可要肉疼死咯!”萧三爷边说边轮流抱了抱两个宝贝蛋。
暖暖被姥爷的胡茬子刺得咯咯笑。
晏晏则搂着姥爷亲了一口。
把萧三爷乐得找不着北。
得知阳阳挺适应体校生活,大伙儿也就不问了。反正安顿好之后,肯定要去看他一趟的,要不就把人接回家好好补补。
接下来,大人们归置行李,孩子们只要不出大门,随便他们玩。
姐弟俩被屋后的大花园吸引了,假山、亭台、荷花塘;翠竹、草坪、葡萄架。
草坪不久前才精心修过,荷花塘里的水是活水,潺潺地入暗河。
时值秋天,荷花早凋谢了,一长溜的葡萄架倒是还挂着几串紫得发黑的果实。
表皮谈不上饱满,但味道挺不错。
在乡下称得上劳动小能手的暖暖、晏晏,领着小劳模金虎,拿着两个竹篮,客串起了葡萄采收工。不够高就搬条方凳过来,踩在凳面上拿剪子剪。
等大人们归置好行李物品,坐下缓口气,准备出发去萧二伯家吃晚饭,孩子们把洗好的葡萄端上来。
金虎跟在俩孩子后头摇头甩尾。这里头也有它的功劳呢!开心!
“居然还有葡萄?后花园摘的?”老爷子高兴地拿了一颗,往里嘴里一扔,甜得眯起眼,“不错不错!这房子好!”
“吃几颗葡萄就觉得房子好了?等到夏天蚊子咬你满身包时,你要还这么想那我是真服你。”萧三爷吃着葡萄怼道。
“蚊子哪里没有啊?你以为住两层楼的洋楼就没有了?笑话!就算三层楼四层楼都会有。咱家这不有乖囡在嘛,她家屋后河、屋前树,不照样让蚊子钻不进屋里来。”老爷子不以为然地摆摆手。
家里有个懂中医、擅驱虫的孙女儿就是好,年纪大了,一身暗疾得到缓解,生活质量也上升了一个台阶。
晚饭在萧二伯家吃。菜色很丰富,除了萧三爷说的老塘甲鱼,还有一条三斤重的黑鱼,学盈芳家过年时的吃法——黑鱼二吃,鱼头鱼骨鱼尾巴煲豆腐汤,鱼肉一半红烧、一半和木耳清炒,可谓是满足了大家伙不同的口味。
大家一边吃一边聊天。
说到暖暖、晏晏读书的问题,萧二伯说:“要不就去帅帅读的朝阳小学,以前是部队的子弟学校,去年划出来了,并且改成了六年制。帅帅今年五年级,还能照顾弟弟妹妹两年。户口不用管,你们要愿意,我明天就去安排。”
帅帅超级体贴地给弟弟、妹妹夹了块鱼肉,扬着朝气蓬勃的笑脸说:“就去朝阳小学吧,我有很多朋友,他们都会照顾暖暖、晏晏的。”
“你就拉倒吧,你那些朋友,一个比一个熊,别带坏暖暖、晏晏就不错了,还会照顾人?”萧二伯娘促狭地打趣自个孙子,“前几天前排老丁家的窗玻璃是不是你们这伙熊孩子砸碎的?昨儿下午后排刘家种在屋前的柿子树是不是你们偷摘的?还没熟呢就摘的一个不剩……”
“奶,说了不是我们啊!”帅帅苦着脸喊冤,“要真我们干的,我们会不承认?我们可都是好孩子。”
大伙儿都笑了。
帅帅继续央求他奶放心大胆地把弟弟妹妹交给他照顾吧:“奶你就同意了吧。你看我那些同学、朋友,哪个家里没兄弟姐妹啊,就我是独生子女,平常打篮球,连个加油鼓劲的人都没有。好不容易暖暖、晏晏来了,你还让我们分开……”
萧二伯娘乐得不行:“敢情我还成恶人了?”
“没有没有,我就那么一说。”帅帅嘿嘿笑着,扭头讨好弟弟妹妹:“暖暖、晏晏,你们愿意来朝阳小学读书的吧?我们那学校可好玩了,有乒乓球室、足球场、双单杠……知道啥是双杆、单杠不?哥吃过晚饭就带你们去玩,咱院里就有一组。对了,晚点我还约了哥们打篮球,你们去给我加油呗。”
“好啊。”暖暖没意见。
晏晏无可无不可地点点头。
帅帅扒饭的速度更快了,边扒边催:“吃快点,吃完哥带你们去玩。”
“臭小子!大了也不见安生,比小时候更皮实!”萧二伯娘笑骂了一句。
姜心柔说:“孩子不都这样的嘛!你没看到阳阳,熊起来真当拿他没办法。去体校也是他非要去,我们拗不过他。”
萧二伯接道:“阳阳这孩子将来肯定有大出息。”他是见过阳阳的大力气的,小小年纪都能一个顶仨成年人了,更何况长大以后。发光发热、为国争光那是迟早的事。
“老二你这话说的,我们家暖暖、晏晏难不成就没大出息了?”疼孩子大过天的萧三爷不服气地哼道。
萧二伯瞪他一眼:“你别歪曲我的意思成嘛!”
萧大伯见两个弟弟杠上,抽了抽嘴,埋头猛吃,免得被谁拉去当裁判评理。
打小的经验教训告诉他:两个弟弟都是腹黑的货,得罪谁都不行。还是别掺和了。
第702章 篮球小飞人晏晏
一顿饭说说笑笑吃了两个多钟头。
倒是三个孩子,扒完碗里的饭就下桌了。
帅帅领着弟弟妹妹昂首挺胸来到和小伙伴们约好的大院篮球场,昏暗的天色,隐约看到两个身影在篮球架前抢球投篮。
不远处的看台上,几个小萝卜头摇头晃脑喊着参差不齐的“加油”口号。
“暖暖、晏晏你们也坐那边去。那里安全,球打不到。”帅帅指指看台,等弟弟妹妹稳稳坐下后,才双手插兜走入球场。
“哲哥来啦?不是说打球没意思,不想来吗?”球场上的小伙伴看到人就开怼。
“是不想来啊,这不我弟弟妹妹吃过饭无聊,非要央着我来。”大名萧睿哲、小名帅帅的臭屁小子,懒洋洋地睁眼说瞎话。
小伙伴一听好奇地扭过头:“哲哥你说的你三爷爷家的弟弟妹妹?”
“是啊,我姑考上了京都大学,弟弟妹妹也转学来京都了。告诉你们啊,他们以后也在朝阳小学读书,你们都要罩着点知道不?”
“那肯定的,哲哥的弟弟妹妹就是我们的弟弟妹妹。”
萧睿哲:“……”
谁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