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七零美好生活-第1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考古系!
啥东东?
盈芳两眼懵圈。
这和她预想的出入有点大啊!
她原想读个医科,中医也好,西医也好,中西医结合更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发挥一下光和热。
结果来了个考古。
这是干嘛的?完全不懂啊!
向刚简单解释了几句,还举了个例子——美丽山谷里发现的天坑。考古学家就是针对这类文物进行分析、验证以及保护。
这么一说盈芳明白了。
敢情家门前就有个现成的工作台子——地宫遗址。
那个她熟,太熟了!不需要分析就知道是哪回事。
以后要练手什么,是不是不用额外找了?
不管怎么说,能考上京都大学,大伙儿都很开心。
姜心柔看着那报到日期禁不住乐:“要十月份呢,准备时间充分得很!咱们可以好好地安排安排。”
“行行行,咋安排都行。哎呀闺女考上了京都大学,怎么庆祝好啊?”萧三爷兴奋地搓着手满屋子打转,“要不办几桌热闹热闹?”
抬眼看到屋后的鸡鸭,脱口报了几个菜名。
看到咩咩吃草的野山羊,又想出几个菜式。
下一秒,视线扫到脚边的癞皮狗,哦,现在不叫癞皮狗、叫金虎了。
金虎打了个哆嗦,飞快地躲到三胞胎身后。
“嘿!这狗成精了吧,害怕我吃了它不成?”萧三爷被逗得哈哈大笑。
三胞胎半个月没见到金虎了,别提多亲热,还给它壮胆:“放心吧金虎,姥爷逗你玩呢,怎么可能吃你。”
那可说不准。
金虎呜咽地蹭蹭小主人的脚背,完了又蹭蹭盈芳俩口子的裤腿。还是先抱紧大腿再说。
盈芳见一堆行李要收拾,让三胞胎带着金虎出去玩,顺便给村里几户要好的人家送些手信。
三胞胎人手一个篮子,金虎背上驼了个小背篓,充当送货员,兴高采烈地执行娘亲交代的任务去了。
向刚把行李全部拎进屋,听媳妇儿说放着慢慢归整,便回了趟群英寨,给战士们带了些煤城特色的小食。
既然媳妇儿的大学以及报到时间都落实了,他也要好好合计合计了。
争取未来几年的工作重心,迁到首都去。
群英寨当然还是大本营,只不过提拔上来的几员大将都能独当一面了,何况平时训练也好、外出执行任务也罢,基本都是以小组为单位,因此一年里离开个大几月,真不影响什么。
眼下还是过完年出发去边境的那趟任务比较棘手。
“嘶嘶——”
小金嗅到他的气味,从林子里窜了出来,以独特的方式打了个招呼,而后轻盈地跃上向刚的肩头。
“好久不见啊小金,这半个月留你在看家护院的,辛苦了!有啥想吃的没?我给你弄。”
向刚可以说是摸熟了小金的规律,没什么事它一般不会找上你,主动现身无非两种情况:一是真的有事发生;二是嘴馋了想吃向家配方独特的秘制烤肉。
见他这么上道,小金慵懒地吐了吐蛇信。
吃啥倒是没关系,关键是要——烤的烤的烤的!重要的话说三遍!
生的它天天都在吞,都吃腻味了,纯粹是果腹所需。
向刚打定主意要犒赏它,在群英寨没逗留多久。带去的吃食分给了值守的战士,并定了个日子聚一起吃团圆饭,琢磨着这几天再打些野味来。
有小金这个得力帮手在,冬天的深山,委实没什么危险可言。
小金似是领会他的心中所想,带着他直奔大山最深处。
一人一蛇紧密协作,很快就猎到几头不那么引人瞩目、但又相对来说还算稀罕的野味,像毛冠鹿啦、苏门羚啦,再还有一头中等个头的野猪和三头野山羊。
山羊家里有一头了,这三头都给群英寨过年用。
毛冠鹿和苏门羚还是第一次猎到。想到鹿血的功效,向刚打算拿回去让媳妇儿泡酒,完了给老爷子们补身体。
野猪也让炊事班宰了,分出一些给随军家属当过年福利,再留一些包饺子。团圆饭哪能没饺子。
小金叼着苏门羚的角催他烤肉。
向刚只得先把这事放一边,任命地给金大王当厨子。
留出一条后腿带回家给大伙儿尝鲜,其余的当场烤了犒赏小金。
对于金大王的胃口,向刚最初也很难置信,如今嘛,见惯不怪咯。
尽管想不通,小小一条竹叶青,到底哪来那么大胃装这么多食物。但或许人家一吃进去就转化成能量了呢?没见金大王力拔山兮气盖世么。没毛病!
等小金享受完久违的烤肉大餐,向刚把三头山羊和一头野猪,分批扛到群英寨后头,然后去叫了几个战士过来,让他们把东西抬去炊事班处理。
战士们一看不禁傻眼。
队长不愧是队长啊,出去才多久,就把过年要用的肉食扛回来了。
等他们一走,向刚也准备下山回家。
一头毛冠鹿、一条血淋淋的羚羊腿,真真是不错的收获。
尤其是毛冠鹿。这么多年,还是头一次猎到鹿这种生物。
倒不是说没撞上过,而是吧,美丽山谷里那群鹿太通人性,几年相处下来,跟朋友没区别了。哪怕再馋鹿肉,也不会拿朋友开刀啊。
下山这一路没碰到人,向刚还以为是天寒地冻的都躲在家里烤火,没想到都三姑六婆都聚在他家院子里呢。
“哎呀刚子媳妇可真厉害,竟然考上了首都的大学……”
向刚远远听见,点点头,他媳妇确实厉害,这不用人说。
“咱们公社这回出风头了,据说整个县,考去首都的就盈芳一个,而且还是全国数一数二的好学校,没见书记高兴的,逮到不出工的懒汉,也没见他发火,反过来还好声好气地劝他们,搁平日哪有这待遇哦……”
“那可不!咱们公社不说江北这一片,搁整个县那也是规模最小、实力最弱的,这回高考出了四个大学生,一个还考上了首都的大学,一下把其他公社比下去了,能不高兴嘛!听说啊,今年的年终大会,县领导还邀请书记坐上大会堂主席台讲话……”
底下一片此起彼伏的惊叹声。
在他们看来,能坐上大会堂主席台讲话的,是县一级领导干部才有的待遇。
能坐在下边听,就已是莫大的荣誉了。
不知谁提到罗老汉家的小孙囡:“那谁,张瑞年三儿媳妇的妹妹,咋会没考上啊?先前不说她在学校里成绩很好吗?阿九媳妇还有春妹几个只是初中文凭,这不也考上了,她不是念完了高中吗?考起来应该没压力才对呀。咋没听罗老汉家提起啊?别不是没考上吧?”
“别提她了!你信她满嘴胡吣?听我娘家侄子讲,她在学校时的成绩烂得很,哪有她姐说的门门功课名列前茅,牛皮都吹破天了。瞧都这会儿了还没收到录取通知书,十有八九没戏。”
向刚暗暗点了点头,没戏就对了!敢欺负他媳妇!
“哟,刚子回来了?这猎的啥呀?瞅着像鹿。”
“是鹿。”向刚淡然道,“冬天不好狩猎,进了趟深山,才猎到这么点,这野羚羊的腿,还是狼口夺食来着。”
对不住了,老金的丈母娘家。拿你们做了个筏子。要不然山下的人还以为山里的鹿多么好猎。万一蠢蠢欲动的都去尝试,成了狼嘴里的肉,倒成他的罪过了。
果然,向刚这一说,妇人们顿时歇了想让自家汉子也进山碰碰运气的心思,讪笑着问了几句,就说该回家做饭了。
盈芳拿了些芝麻薄饼、豆酥糖给她们,让她们带回去给家里的孙子孙女吃。妇人们嘴上客气着,手却没少拿。家里孩喜欢上向家玩不是没道理的,向家的零嘴都比她们家的考究,像什么京都的茯苓饼、海城的薄荷酥,别说尝了,以前见都没见过。
送走上门道喜的三姑六婆,盈芳转身笑睨着男人:“狼口夺食来的?嗯?”
“咳。”向刚不自在地掩唇咳了一声,“小金帮忙猎的,其余的留给队里过年用,这鹿我是特地拿来给老爷子们泡药酒的。”
“那得趁新鲜赶紧泡。”盈芳不再打趣,转身拿来刷洗干净的木盆,用开水烫过后,准备盛鹿血。鹿血酒最简单的做法是鹿血和酒以一比三的比例,制成药酒。
鹿血酒有助改善老年人精叮血虚、心悸不安,每日服用一小盅,能补气血、养心神。
“夏爷爷不晓得哪天来,这酒最适合冬天喝。尤其像他们身上有暗疾、关节有伤痛的,每天喝上一盅,保管整个冬天都暖呼呼的。”
第687章 金虎立大功
说曹操曹操到,盈芳话音刚落,夏老爽朗的笑声,就从院外一路传进来。
“丫头,听说你考上了京都大学?可真行哪!我家那几个臭小子,读了四年高中结果才考三百分,离京都大学的录取线差得远咧。”
“那可不!老子的孙女儿,岂是平凡人能比的。”萧老爷子背着手,嘚瑟地从屋里出来。
“那也是老子的孙媳妇!可不是你萧老头一个人的。再说了,考上京都大学那是芳丫头自个的本事,萧老头你揽什么功?要不要脸?”
两人你来我往地展开新一轮口舌交锋。
盈芳无奈地打断他们:“爷爷,夏爷爷,你们还想喝鹿血酒吗?”
两人马上停止舌战,不约而同地扭过头,异口同声问:“鹿血酒?在哪儿?”
“在这儿。”盈芳指指木盆,“刚子哥猎了头毛冠鹿,趁血还新鲜,我给你们泡点鹿血酒,这酒不用放就能喝,但还是和以前一样,一天一盅,别多喝。”
“行行行!”
“好好好!”
一听有酒喝,还是难得的鹿血酒,两位老爷子哪还有心思吵架,围着盈芳不停问这酒是有了,鹿肉准备咋吃?
一个说烤着吃香。
另一个说炖着吃有味。
盈芳怕他们一言不合又吵起来,忙说:“整一头呢,肉够吃,每种做法都弄点尝尝。”
这才平息了新一场舌战。
那厢,三胞胎领着亦步亦趋的金虎,挨家挨户分手信。
先去了盈芳师傅家,送上煤城带来的土特产,以及吕姥姥亲手纳的两双千层底布鞋,交代送张有康老俩口的新年礼,并且转达了爹妈的口信:“师爷爷、师奶奶,今天晚饭上我们家吃,一会儿我妈来接你们。”
得了师奶奶一包饴糖,三娃一狗分分吃。
吃完正好到向二婶家。
向二婶看到三胞胎眉开眼笑:“来来来,外头冷,进屋烤烤火,叔婆给你们泡汤水喝。”
“二叔婆不用了,我们还有几家要送呢,先走啦!”
“那带点吃的走。”向二婶往他们兜里装了几把瓜子、花生。
三胞胎道了谢,蹦蹦跳跳出了向二婶家,抄近道去公社。
迎面碰上神色不愉的舒彩云。
舒彩云过年十九了,还没说婆家。这个年纪要是家里一点说亲的动静都没有,少不得被人议论。
这不,听到村里人私底下笑话她要一辈子做老姑娘,心里哪能舒坦得起来。
可亲爹自打娶了后娘,就没再关心过她。
亲奶奶一贯重男亲女,谁家要是肯掏大把彩礼,并且不要嫁妆,那自然是一百一千个乐意嫁她出门。否则,宁肯她当一辈子老姑娘,起码目前的家里,她是唯一的满工劳动力。舒老太算盘珠子拨得不要太好,但舒彩云也不是省油的灯。
她打算找亲妈去。过了年,无论如何要找个对象,脱离苦海。
看到三胞胎磕着瓜子、剥着花生从巷弄那头蹦跳着走来,舒彩云咽了口唾沫,家里别说瓜子、花生,就快连粮都吃不起了。那死老太婆居然拿家里为数不多的绿豆、芝麻、干花生,跟人换了个轻松活。
意即明年开始,老太婆不用再弯腰下地,只需喂喂猪、打扫打扫猪圈就行了。
喂猪比下地轻省,打扫更是个良心活。干不干净都不影响猪长肉。
她是轻松了,但有没有考虑过自己?那绿豆、芝麻、干花生,哪个不是自己累死累活挣来的?
眼下见三胞胎一边走路一边剥着花生吃得不要太香,舒彩云腾地升起一股无名之火。
怪来怪去,都怪这仨孩子的娘。
舒盈芳当初要是不强势把大伯留下来的房子要回去,自己一家又怎么搬回老房子?爹妈又怎会离婚?
不离婚,就不会有后娘,没后娘亲爹又怎么会对她不闻不问?
而且大伯家那房子多好啊——三大间干净又敞亮,前后院加起来足有一亩地。养鸡养鸭养大鹅,日子一定很红火。日子红火了,还愁找不着对象?
她马上十九岁了啊!
当年舒盈芳十九岁没落实对象,自己还嘲笑她来着,如今轮到自己,爹不管、奶不问,难不成真要当一辈子老姑娘?
舒彩云越想越恨,觉得自己落到眼下这个田地,全拜舒盈芳所赐。
人一旦嫉恨起来,就容易丧失理智。
这不,十八岁就快十九岁的大姑娘,居然对七岁的娃伸出了邪恶之手。
可惜没得逞——
机灵的金虎一口咬住她手腕。
“嗷嗷嗷——”
凄厉的惨叫响彻近山坳。
“书记、社长,你们一定要为俺讨回公道啊!”舒彩云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向公社干部展示自己受伤的胳膊,还委委屈屈地说,“俺不晓得他们为啥要让狗咬俺,俺只是想去找俺娘,那狗凶巴巴的就忽然跳起来,咬住了俺……”
“你撒谎!”阳阳气得跳起来,“你当时明明想掐我妹妹,手都伸到我妹妹脖子了,金虎护主心切,这才咬了你。”
书记心里一阵乐:哟!七岁的娃四字成语都会用了,还什么护主心切,小人书看多了吧?
晏晏肃着小脸补充:“她不止想掐我姐,还想打我和我哥呢。要不是有金虎,咱们都得受她欺负。”
社长憋笑憋得老脸通红:有阳阳那大力士在,别说一个舒彩云,十个舒彩云都欺负不了你们仨吧?
这事儿跟上回陈二流子欺负他们结果被踹河里性质一样,只是缺证人——三娃一狗和舒彩云都是当事人。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不好判啊。
最后,向刚上山打了个电话,申请到一份狂犬疫苗,让舒彩云马上去县医院打。
三胞胎被盈芳领回家。
明面上挨了一通罚。
大伙儿都瞧见了,三个孩子垂头丧气地拿着笤帚、铲子清扫鸡窝、铲鸡粪,说是没完成之前不许上桌吃饭。
实际咧?
今儿的大功臣金虎,得了厚厚一块炙烤得喷喷香的少盐羚羊腿肉。
仨孩子的碗里各盛着热腾腾的羊腿汤,还有两三片不同做法、不同口味的鲜嫩鹿肉。
大伙儿吃得舌头都快鲜掉了。
第688章 送年礼
三胞胎吃完碗里的还想吃,被盈芳劝止了。
小孩子消化力弱,不宜多吃。两三片尝个鲜足够了。
萧老爷子心疼娃:“这么薄的肉,多吃两片不打紧吧?”
“爷爷,不止阳阳他们,你和夏爷爷也别多吃,每种口味尝个一两片就好了,多了不易克化。”
老爷子嘴角一抽,早知就不插嘴了。
夏老瞪他一眼:这么香的肉,老子还想就着鹿血酒多吃几块呢!都怪你个萧老头!
要说其他方面,对二老素来是有求必应。但涉及他们的身体,盈芳一向说一不二、没商量。
三胞胎见老太爷出马都没能搞定他们娘,乖乖扒完饭下桌,带着金虎遛弯消食去了。
两位老爷子想到碟子里的鹿肉吃完就没份了,心里那个肉痛,剩下的肉愣是嚼上二三十次才下咽。
倒是向刚、小李两个年轻人,陪着萧三爷、萧大伯敞开肚皮吃得最欢。
不过后遗症也大。
那一宿,盈芳被男人折腾到天光微亮才睡下。
姜心柔和春妹也半斤八两,要不是一贯以来的生物钟使然,睡到日上三竿都不定起得来。
盈芳不由同情萧大伯。鹿肉的后劲委实不小,从她男人几次三番压着她索取就知道了。
起来一看,萧大伯气色还蛮好的嘛。
一大早就在隔壁院劈柴了,劈出足够用上三五天的柴禾,摊在太阳底下晒;完了陪两位老爷子沿着江边散了一圈步,回来帮着加固屋顶、清扫牛棚……总之一上午没见他停过。
盈芳担心他会不会太累。
她爹意味深长一笑:“累?没有的事!谁让他没媳妇儿,没媳妇儿的人就这么惨!”
盈芳:“……”老爹你这么损你兄长真的好吗?
……
越临近过年,盈芳家的大灶、烟囱越忙活,几乎时时刻刻都在上工。
盈芳考上京都大学的好消息,通过电报告知了远方的亲朋。
吕姥姥一家安心了。
萧二伯一家说要来宁和过年,顺便给盈芳庆祝。
萧三爷也想给闺女好好办个升学宴,这不就忙碌起来了。
男人们进山打野味。打来的野味一半留家吃,一半进城换各种票证。
要买的东西多了——白糖、红糖、布匹、针线、烟酒、茶叶、乡下难弄到的江鲜、水果以及肥皂、牙膏、卫生皱纸等日用消耗品……另外还要称些孩子们喜欢的鸡蛋糕、秤管糖、豆酥饼、无花果丝等行俏零嘴。
三胞胎由春妹带着跑街心公园放米炮、捏面人,回家帮着他们姥爷扎灯笼、垒米糖。
盈芳要忙的事就更多了,要准备一家老小过年的新衣、新鞋;要炮制一些常用药材;山上捡的栗子,堆久了容易烂,想着剥壳碾碎了做成栗子糕。
好在有她娘和福嫂在,像炒芝麻花生瓜子、炸麻花油角肉丸等比较费工夫的活,都不需要她插手。
一家人分工合作,忙得热火朝天。
终于赶在纷纷扬扬的大雪片造访宁和县前,备足了过年的食材、过冬的保暖物资。
趁着地面的雪还没积起来,盈芳背上竹筐进城寄送年货。
萧二伯一家今年要来宁和过年,就不特地寄了,寄过去也未必能赶上。大雪冰封的,包裹寄到对方手上还不晓得要几天呢。
因此要寄的就五件——省城的双英嫂子家、玉香嫂子家、郭晓明家、时不时有书信往来的陈旭亚,还有运城的李建树父女俩。
李建树这几年偶尔会让甜甜给自家寄些运城特产以及一些稀缺票证。
向刚在群英寨的炊事班建起来之后,曾跟李建树联系过。想着他腿脚不方便,问他要不要来群英寨搞后勤,甜甜可以转到宁和读初中。离得近了也方便照顾。
岂料李建树拒绝了,说是爷俩在运城过得挺好。
李建树腿脚不便是事实,但还有手啊。他没当兵前,跟着村里木匠学过简单的木工活。便经常给街坊邻居箍箍木桶、木盆、修修家具,以此换些米面粮食。
甜甜读书好,放假时教房东家孩子学算术,房东孩子跟着她学了一段时间,期末考试得了双百,房东一高兴,送了甜甜十斤玉米面。街坊邻居知道后,纷纷牵着孩子、拎着米袋来找甜甜补习。
城里人对孩子的教育比乡下重视。毕竟考工厂的学徒工是要具备一定文化成绩的。
这么一来,爷俩填饱肚子是够了。就是缺需要票证的日用品。
盈芳在和甜甜通信时,除了三不五十给她夹几张工业券,另外常会给她讲一些古籍里看到的日用方子,譬如花瓣制胭脂水粉,皂荚制洗手洁面膏。
这些东西所需的配方不复杂。李建树爷俩租住的房子位于城乡结合区,离乡下近得很,要搜集并不难。做出来了可以跟街坊邻居换点所需的票证。
出于感恩,每逢年节,甜甜总会给盈芳一家寄些运城特产,另外还有她自制的胭脂水粉、洗面膏。
一来二去,两家的情谊倒是越来越深厚了。
在邮局把五家的包裹寄出后,盈芳送了一篮鸡蛋给李四婶。
李四婶对鸡蛋钟爱有加,每次都让盈芳给她捎点。做为回报,她也会给盈芳弄些鱼票、豆腐票啥的。
果然,看到一篮足有五六十个的鸡蛋,李四婶笑得合不拢嘴,拉着盈芳不停说:“你可真是我们家的福星。我儿媳妇前几天刚生,正愁没东西给她补营养,你就给我送鸡蛋来了。而且一送这么多,足够她吃到出月子了。”
不由分说,塞了一盒单位刚发的年货——柿饼干给盈芳,让她带回去给家里孩子吃。
盈芳推辞不过,就收下了。
出了邮局又奔火车站。
站长不在,她就把年货都放在陆大姐那儿,反正两份一样的,各一条腊肉、一包菌菇干、两斤炒核桃。
陆大姐欣喜地道过谢,拉着她问考上哪个学校了。
盈芳腼腆地笑说是首都的大学,惹来陆大姐啧啧称赞,完了拉开脚边的矮柜门,拿出一包桂圆干、一袋半斤装的鸡蛋饼、两听桔子罐头。
“每次都让你破费,今儿个该我表表心意了。这是我们站过年发的福利,你拿回去给孩子们吃。客气话不要说了,赶明你去首都上大学,我还要托你帮我捎点这边买不到的时新货呢。”
盈芳笑着道谢,随后说:“你想买首都那边的时新货,现在跟我说也可以啊。我开学要等下半年,但我二伯一家是京都的,今年要来我们家过年,你有什么要捎的,我给他们挂个电话,托他们带来……”
陆大姐惊喜道:“真的?那感情好!我跟你说,我闺女明年打算考纺织厂的会计学徒工,一直说想买件布拉吉来着。我一开始连布拉吉是啥都不知道,听她说了才知是连衣裙,好像还是国外传进来的,只有北方大城市才有得卖。咱们这儿连省城百货大楼都看不到呢。”
陆大姐一边说一边要掏布票和钱给盈芳。
盈芳按住她手说:“大姐,钱不着急,等我把东西拿来了你再给也不迟。你先把你闺女的尺寸报给我。”
“哎哎,好。”陆大姐扯了张废纸,抄下她闺女的衣服尺码。至于花色,说是让盈芳亲戚看着买就行了。据说布拉吉卖得很俏,往往一上柜就被爱美的姑娘们挑走了,能买到就不错了,谁还想着挑拣花色。
“行!那我回去就给我二伯母挂电话。”盈芳拍胸脯保证。
眼瞅着窗外雪花片越来越大,盈芳不再逗留,告别陆大姐,直奔老大爷家。
老大爷家这两年日子好过多了。去年大革命宣告结束,今年又恢复了高考。
甭管考不考得上,起码是条出路。老大爷的三个儿子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都去考了。
盈芳还不知道他们考得如何。
“考上了考上了!兄弟三个都考上了!多亏小芳你啊!”老大爷的小儿媳开门见是盈芳,一边迎她进屋烤火,一边报喜,“大哥考上了江城的化工学院,二哥考上了运城的机械学校,我家那口子被省城的农业大学录取了!”
这可真是好消息!
老大爷、老太太得知盈芳来了,都出来相迎。
在他们心目中,盈芳俨然是他们家的大恩人。
早几年困难得温饱都难以维系时,是她给了他们一家子活下去的希望。
前两年,老太太遭人欺负得卧床不起,是她和她的家人帮他们度过了难关。
今年,要不是她送来的几套复习资料,三兄弟也不可能考出这样好的成绩。
一门三个大学生,搁条件相对宽裕的工人家庭都培养不出来,何况是过去十年间被打成黑五类的倒霉人家。
“县领导昨儿来慰问了,送了些米面过来。新时代来了,苦日子结束了。”老太太抹着眼泪抽噎。
盈芳握着她手柔声劝:“没错,大娘,要不然怎会有苦尽甘来这个词呢?”
“没错没错,我这是高兴的泪、开心的泪,不难过不难过!”老太太喜极而泣。
第689章 金虎的归属
随即问起盈芳:“瞧我,光顾着抹眼泪,忘了问你了,丫头,你考去哪个学校了?”
老太太笃定盈芳考上了,她送的复习资料,让自家三个笨儿子一个不落地成了大学生,她要考不上,那就是老天不开眼。
盈芳一说考去了京都大学。大爷一家都替她高兴。
临走,装了好多艾草年糕、艾草粑粑给她。
盈芳借口太重不肯拿,大爷提出让他小儿子送她回家。
盈芳正要推辞,向刚踩着自行车来接她了。说是雪下大了,路面有点积起来,不放心她,过来看看。
“那正好,年糕袋子和粑粑袋子系一起然后挂到车后座。”
大爷说,小儿子做,三下五除二把加起来足有毛三十斤重的蛇皮袋绑到了后座。
向刚挑眉看媳妇儿。
盈芳心知这是大爷一家的心意,便不再推辞,笑着朝他们拱拱手,预祝他们过年吉祥。
挥手告别大爷一家,盈芳被向刚揽上前面的三角横档。
骑车比走路风大,向刚给她系紧围巾、戴上手套、扣紧帽子、耳罩,完了敞开自己的军大衣,整个儿地裹住媳妇儿。
“这样你会冷。”
“不冷,你靠着我,把衣服裹紧了我就不冷。”
盈芳担心他感冒,只得照着他的意思,后背贴着他的前胸,两人合裹一件军大衣,骑行在静谧的天地间,迎着风雪,往家行去。
幸亏向刚来接她。
雪一下,到江北的公交车居然停开了。
说是乡下路滑,一下雪就更泥泞,要是轮胎打滑,出事故了谁负责?
于是,公交站临时发通知,大桥南站之后,公交车就又要兜回城中区去了。
这么一来,桥上都是走着回江北的人。
像盈芳俩口子吭哧吭哧骑着自行车过桥的,乍一看成了另类。
“哟,这不是刚子俩口子吗?听说她媳妇考上了京都大学,下半年要上首都读书去了,搞不好以后成首都人了。家里八成要庆祝一下,进城大采购了……”
看到他们车后座鼓鼓囊囊的蛇皮袋、车篮前挂着的竹筐,有认出盈芳俩口子的妇人羡慕地说。
其他人也都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
有说盈芳福气好的。想她原先情况多糟糕啊——养父母死后,三间瓦屋被她奶和二叔一家侵占,吃不饱、穿不暖,还被赶去住逼仄的小柴房,冬冷夏热。结果一嫁人,命运来了个乾坤大逆转。从此吃上了部队供应量、生下了人见人爱的三胞胎儿子,如今还考上了全国一等一的好大学。好日子来了真是挡也挡不住啊!
也有说向刚福气也不差啊。小时候家里多苦,死了爹、跑了娘。没成想进了部队这么出色,才几岁就升上了团级干部,每个月津贴据说涨到八十了……
人群中,罗燕群狠狠拧了一把妹妹的胳膊肉,恨铁不成钢地低声骂:“瞧瞧,别人天天在家带娃、三年高中加起来没上几天,都考上了京都大学。再瞅瞅你!这么多年供你吃、供你穿,回家也从不让你干重活,结果咧?连个卫校都考不上,你让我咋见人!”
“姐……”罗燕虹带着哭腔说,“我也不想这样啊,明明都复习了,谁知道考的恰恰是我没复习到的内容……”
“你还说!明知没考好,考完咋不跟家里说?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