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七零美好生活-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家的先吃。
  吃完,盈芳被撵回屋补眠。趁宝贝蛋们呼呼睡得正香,她也赶紧睡上一觉,等他们醒来又有的忙了。
  可去宁县的人没回来,哪里睡得安稳。
  听着她娘和福嫂在堂屋翻晾年糕时小声的对话,好半晌才迷迷糊糊睡去。


第532章 大丰收
  打了个盹醒来,屋外传来一阵骚动。
  盈芳倏地清醒,棉衣一披、棉裤一套,棉鞋当拖鞋地趿着就往外走。
  “妈,是不是爸他们回来了?”盈芳掀起门帘就问。
  “你怎么醒了?我故意交代他们小点声的。大伙儿都平安回来了,顺利得很。我的小祖宗,刚睡醒就这么出来,当心着凉。”姜心柔搁下手里的蛇皮袋,推着闺女让她回床上。
  “你爸他们在卸货,换到了不少海货,十来个蛇皮袋呢,还有一个柴油桶,不晓得装的什么。等下还要送双英和玉香回去,估摸着快不了,你快进去躺着,外头冷气飕飕的,着凉就不好了。”
  盈芳一听平安回来了,提着心落回了原处,披着棉袄坐在被窝里,摸了摸三个宝贝蛋的尿布兜,发现还干着,想来睡得熟,还没屙屎拉尿,这就好。要不然睡着多难受啊。
  屋外,男人们除了老爷子都在热火朝天地卸货,一袋袋散发着咸腥味的蛇皮袋、一桶新鲜海水养着的扇贝、海螺,齐心协力扛下车斗,都热出一身汗。
  “热也别脱棉袄,快趁热喝碗姜茶。”姜心柔和福嫂招呼他们进屋喝茶。
  李双英和王玉香掸掸身上的灰,喝了碗姜茶说该回去了。
  “确实很晚了,我就不留你们了。东西别放到明天了,趁晚上没人看到藏家去。”姜心柔说道。
  向刚点点头:“我送嫂子她们。”
  说着,把两家的海货拎出来,又从灶房拿来两个水桶,连海水各装一桶,估摸着有五六斤。
  李双英忙说多了,王玉香也说她们只出了三斤的粮。
  向刚没舀回去,路子是李双英找的,宁县话王玉香比较利索,多给几斤算不得客气。
  两家的东西,加起来还没向刚一家换的多,但也不少了,一家两个蛇皮袋、一桶新鲜贝类。
  向刚和小李一人扛两个蛇皮袋,李双英和王玉香各拎一个桶,谢过萧家人后,告辞回大院。
  “这么多东西怎么整哦?”这边,姜心柔看着一地的海货有点发愁,“都是新鲜的鱼虾蟹吗?这么放着会不会坏?”
  “谁说都是鱼虾蟹。”萧三爷喷笑,“谁家会囤那么多新的鱼虾蟹?告诉你,八个袋,一半是紫菜、海带,这玩意儿耐放,海带煮排骨汤是宁县一绝,中午吃了一碗,味道着实不错。咱们还弄了一袋海盐,回头把带鱼、黄婆、海鳗腌了,能晒的晒干,不能晒的炸鱼干。咸鱼干吃到正月下台绰绰有余吧?”萧三爷擦着汗说。
  “我还以为都是鱼虾蟹……”姜心柔听后吐出一口气,转念又觉得是不是亏了啊,来回跑一天,结果扛了几袋海菜回来?
  “虾蟹也有啊,喏,那个袋子里的就是……我说你们婆娘就是麻烦,多了发愁,少了也发愁……”萧三爷忍不住吐槽。
  姜心柔好气又好笑,夺过毛巾打了他一下:“得,又要嫌我了是不?我不说了。过汗这么擦擦能管用吗?我去给你拿换洗衣裳,你快去后灶间,锅里热着水,擦个澡换身干净衣裳。一会儿大哥和小向也洗一个。”
  姜心柔给他们捣腾热水,福嫂则给几人热了吃食。
  都半夜了,即便肚子饿,似乎也吃不下干巴巴的米饭、窝头,干脆下了锅香菇鸡汤面。
  鸡汤是给盈芳下奶的。向九捎来的两双鸡鸭,小年这天都宰了,焯水后煮熟,倒吊在后屋檐下。
  黄澄澄的鸡汤、鸭汤,则盛在两个大的搪瓷缸里,每天舀一勺兑水熬香菇粥或是煮木耳粉丝汤,给盈芳补身。
  要不是今儿见几个男人着实辛苦了,姜心柔才不舍得匀两勺鸡汤出来给他们煮面。
  热腾腾的香菇青菜腊肉鸡蛋面端上桌,向刚和小李也回来了,洗了手赶紧开吃。
  向刚听丈母娘说媳妇儿醒着,端着汤面进去看她:“饿不饿?这给你吃,我再去下一碗。”
  盈芳哭笑不得:“你快吃吧,福嫂去给我盛了。”
  她晚饭吃得多,哪里吃得下面条,只让福嫂盛了碗汤,暖暖手暖暖身子。
  福嫂给她端了汤,盈芳小口小口地喝着。
  两个人挨得很近,汤的热气仿若青烟袅袅,氤氲了彼此的脸。
  盈芳喝一口汤,看一眼对面的男人,嘴角不自禁地上扬。
  她的汤是抽淡了的——兑了热开水,生怕盐水多了阻碍下奶,饶是这样,她也喝得很开心。似乎只要向刚在身边,一切烦恼、愁绪都没了。
  满足地喝着汤,一边听男人讲此趟去宁县换海货的事。
  总的来说挺顺利——晌午光景到目的地,在李双英小姑妯娌的娘家吃了午饭,午后开始装货。
  对方家囤了不少海带、紫菜、虾皮,都是晒干了的,起码能放小半年,不说向刚他们,李双英和王玉香都换了不少。
  随后是一些鲜鱼虾和贝类。这个就稀罕了,对方家里囤的并不是很多,毕竟出海都是集体去的,大伙儿睁眼闭眼地偷摸留下一点,已经很不容易了。何况新鲜海味不耐放,全部拿出来还不够三家分的。
  亏得李双英小姑妯娌的兄弟是个机灵的,见他们喜欢,跑去问左邻右舍匀了点。对外统一口径,说是远房亲戚家逢喜事上门送年节,完了想送点土产当回礼。邻居们见有新鲜蔬菜和粮食换,哪有不乐意的。毕竟海产品在他们这是最不值钱的。
  “明儿你去趟市里,给夏老、贺医生都送点儿,师兄家去一趟。”盈芳小声说道,“既然燕子跟着阿九叔回老家了,师兄、师嫂估计一放假就会带海洋过去,正好让他们捎点给师傅尝尝新鲜的海味,说不定还是头一次吃到这么大的贝壳还有海螺呢。”
  “嗯。”向刚点头应道,“你说的我都想到了,还有海城的鼎华哥家,他们俩口子帮了咱们不少忙,虽说海城那边海鲜也能买到,可到底是咱们的一份心意。”
  盈芳自然没意见,乐的当个甩手掌柜,由他安排去。


第533章 人比人,气死人
  翌日,大伙儿难得睡了个懒觉。
  神清气爽地相继起来后,萧三爷载着女婿去市里送海鲜,顺带还车。
  一路上,又念叨女婿该学车了,总不能每次需要借车,都他这个当丈人的出马吧?
  向刚这回倒是很干脆地点了头。
  萧三爷拿“孺子可教也”的目光扫了他一眼,心血来潮,找了个空场地当场教女婿学开车。
  小李和萧大照例拎着柴刀去后山砍柴。
  趁大雪没封山,多囤点柴禾。
  煤球量不多,整个冬天用来烧炭盆都不一定够,烧水煮饭哪舍得用它,肯定都是干柴了。
  家里炉子一天二十四小时几乎不歇火,早先囤满柴房的柴禾,已经用掉一个角了。
  公社的社员们还有稻草分,他们家情况特殊,除了去后山砍茅草、枯枝,没别的进项。
  姜心柔和福嫂则忙着把昨晚运回来的海货分类,海带一类的干货,自然都囤到地窖,新鲜的鱼虾蟹贝,该腌的腌、该晒的晒,当然,不忘留出新鲜吃的。
  盈芳在房里照顾三个宝贝蛋。好在娃们挺乖,吃饱了睡、睡饱了吃,除了把屎尿、换尿布时手忙脚乱了点,其他时候还算安逸。
  老爷子闲来无事,问公社书记借了把锯子,又拿几根香烟换来几块木板,吱嘎吱嘎地不知在捣鼓啥。
  就在人人手上都有活忙的时候,陈平师长上门了。
  他此趟来有两个事:
  一个是即将到来的新春演习,往年少不了向刚,今年由于情况特殊,既想打压他,又不希望被上头看出端倪,毕竟向刚历年来的演习战绩,是众所周知的。
  况且兄弟师团之见还有比赛,演习表现突出,得益的不光是个人,所在部队也跟着长脸。
  第二个事是前不久卫生院和公社联名送来一面锦旗,指名道姓感谢向刚见义勇为、协助医院和家属抓住了偷娃贼。锦旗送到了部队,作为一师之长,陈平想装聋作哑也不行啊。
  这不,搜肠刮肚地思量了两天,揣着自以为是的策略、让警卫员提着两盒看着还算高档的礼品上门来了。
  礼品是给萧老爷子的。尽管刘永海一再强调,萧家失势、很快就要倒台了。可饿死的骆驼比马大,宁可花点钱买份安心,好过时时刻刻提心吊胆。
  原以为萧家人看到他,会很热情、客气。
  毕竟这段时间,他经常找向刚谈话,给人感觉是要重用他、提拔他。一般人家还不把他奉为座上宾啊。尽管以他的身份,降尊纡贵、亲自登门,也的确是座上宾。
  然而萧家不是一般人,且不说陈平那层皮,搁萧家人眼里压根不算什么(身边的亲戚朋友,师级干部一抓一大把),单论他打压向刚那事儿,就没一个给他好眼色。
  要不是顾及闺女、女婿在霞山的名声,姜心柔都想拿扫把将人赶出去。
  皮笑肉不笑地问:“哟!今儿吹的什么风!咋地把陈师长吹来了!前阵子我一天两趟去部队找您,都没能和您碰上一面,今儿咋还上家来了?”
  陈平尴尬地不行。能说前阵子是故意避着萧家人的么。必须不能啊。
  只好陪着笑脸说:“前阵子公务忙,这不一有空档,就来看老首长了。听说小向媳妇生了,还是三胞胎?这可真是咱们这儿头一份,满月哪一天?我一定来。”
  “满月还早咧,说不定那时候咱们不搁这住了。陈师长的心意咱们领了,没别的事,我先忙去了啊。”
  陈平一看傻眼,啥叫没别的事儿?他来意都还没表明呢。
  于是厚着脸皮跟在后头进门,边左顾右看地说:“小向不在家啊?”在家咋不出来迎接自己这个大领导。
  “是啊,一大早就出门了,可真不凑巧。”
  陈平噎了一下:“筑路队不是放假了吗?”他可是打听过的,来之前也算做足了准备。
  “是啊,这不放假了才好办私事啊。”姜心柔没当着陈平的面晒虾干、鳗干,而是拿了把笤帚,刷刷地扫起院子。
  “筑路队那活,可不比训练轻松,早出晚归的,家里有事也不好意思找他。这不赶着放假,才有空去给亲眷报喜讯儿。”
  “这样啊……”陈平沉吟片刻,“有说啥时候回来么?要不这样,回来了让他去一趟我的办公室。过了年就要一年一度的大演习了,这事儿耽误不得……”
  “那可真不巧。”姜心柔得了老爷子的眼色示意,虚笑着说,“我女婿过了年就要去别个部队报到了,这边的演习怕是没办法参加。左右离开年还有段时间,方便陈师长另外做安排。”
  “啥?”陈平瞪大眼,一脸的不可置信,“你说向刚年后要调去别个部队?啥时候的事?我怎么不知道?”
  特么他还是七一三的大领导呢,手底下的兵要调走,他做头儿的居然不知道?高没搞错!
  “咦?您没收到上头下发的红头文件呀?不能吧!咱们都听说了。”
  至于听谁说的,姜心柔故意没讲,让陈平去猜、去干着急呗。
  果然,陈平坐不住了,沉着脸离开后,直奔军区——找指挥部刘永海汇报去了。
  刘永海听闻这个消息,也很意外。
  摇了一串电话、问了一圈人,都没问出个结果来,眼角微微眯起:“那会调哪儿去?京都吗?”
  陈平心里一记咯噔,向刚要调去京都了?那升上去岂不是更快?
  一想到自己的手下,没几年可能就赶超他了,这滋味,啧……
  刘永海的脸色也不怎么好看。
  他原意是想借着打压向刚、从而碾一碾萧延武。谁知只是调了个岗,萧家那边就把人弄京都去了。
  这说明啥?萧老头在京都那个圈子,还没完全丧失话语权。要不然,谁会卖他这个人情?
  这么一来,就不好办了啊。
  半晌,他叹口气:“那就先这样吧。”
  陈平扯了扯嘴角,没说什么。心里终究不那么舒坦。
  想他爬得要死要活,一把年纪还在地方待着,那小子入营才几年,不说之前晋升顺风顺水,眼下还要跳去大首都发展。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第534章 萧家人一向护短
  “气死他最好!”
  那厢,姜心柔铺开苇席,摊晒盐水煮过的大虾和酱油腌渍过的鳗鱼,一边替女婿愤愤不平:
  “这种人也配当领导,要我是上级,直接把他撸下来,省的祸害无辜……咱家还好,这条路走不通,另外还能谋条出路。那些普通家庭出身、只能靠自己真凭实力的兵遇到这样的不公待遇咋整?不得被耽误死……”
  萧老爷子坐在屋檐下,晒着太阳锯着木块,不一会儿,手里的木块有了个大致的雏形——原来是一把手枪,再用砂纸打磨掉毛边就能玩了。
  木材换到的不多,粗略一算,除了能做两把枪,还能给暖暖丫头做个木头娃娃。
  老爷子放下成果,端起盈芳给他配的枸杞茶,缓缓地啜了一口,慢条斯理地说:“急啥!陈平这人没什么本事,也就钻营钻营鸡毛蒜皮这种小事儿。就算咱们不出手,他也蹦跶不了多久。”
  “爸,你是不是早就有成算?”姜心柔眼睛一亮。
  “我哪有什么成算,都这把年纪了,外头多少人骂我老不死。”老爷子爽朗一笑,喝完茶继续磨他给仨宝贝的满月礼。
  “之前马新国调离七一三时,老夏就说了,陈平坐不久。底下只要出个履历比他漂亮的,他就得被干下去。眼下不就有个副师级干部履历比他漂亮的?”
  “谁?爸您说的是柳副师长?”
  “可不就是他。说起来,小向也算是他提拔起来的,柳志明要是有那心,我不介意拉他一把。”
  姜心柔心领神会。
  转天,得着老爷子的授意,借着到市里大采购,绕了趟柳家,拜访了柳副师长的夫人,间接转达了老爷子的意思。
  哼!谁让她女婿不好过,她就让谁不好过!萧家人一向很护短。
  于是开年后,陈平悲催了。
  被他压在下面的几个副师长,居然接二连三地蹦跶起来,尤其是柳志明,多次受上级领导点名表扬,这是闹哪样?
  不过那是后话,暂且不提。
  转眼到了大年三十除夕夜。
  萧家借住的农家院,装点得甚是喜庆:院门上一副萧老爷子亲书的对联,左联“爆竹声中催腊去”,右联“寒梅香里送春来”,门中央一个倒剪的“福”字。
  进门后,抬眼便见屋檐门廊下,一对圆滚滚的大红灯笼。
  小金牙看到红色特别激动,蹲在灯笼下方,仰头看着,不时拿爪子够一下,够不到就跳起来。跳了半天无果,只得又蹲下,仰头全神贯注地瞅着……
  如此循环往复,这丫自娱自乐能玩上半天。
  大伙儿乐的不行,待晚上蜡烛点起来了,小家伙不知会什么个反应。
  不止门上贴了福,所有窗户也都贴上了鲜亮的大红窗花。都是福嫂剪的。
  福嫂剪窗花的手艺那是相当精湛,左邻右舍乃至大院那边和盈芳交情好的军嫂,都跑过来问她讨诀窍。
  福嫂也不藏私,手把手教她们。倒是让家里着实热闹了两天。
  过年的菜肴腊月廿九就备齐乎了——
  蛋饺、腐皮饺、肉圆、蟹棒、虾仁等一系列煮头汤的食材整整齐齐地码在搪瓷缸里。
  青菜、白菜、萝卜、豆芽、荸荠等蔬菜洗净晾在淘箩里。
  鸡鸭剁块备用;分几天抢购到的猪筒骨,和鸡架子一起吊了一大锅高汤,随时可取用。
  寄样在部队养殖场的大白鹅杀了,白切有鸡鸭,鹅就和香菇、木耳、大蒜、八角茴香等佐料做了个极具东北特色的铁锅炖大鹅。
  香味一出来,盈芳口水都出来了。
  姜心柔看得好笑,在鹅肉炖好后,先给闺女夹了几块肉,让她解解馋。
  许久没吃红烧的菜,借着过年小小满足了一把,不过没过瘾,毕竟红烧菜口味重,哺乳期间多吃委实不宜。
  主食方面,晾干的年糕,一部分储在水缸里,几乎要吃到开春;小部分切片浸在水里,随吃随捞;水饺剁好了馅儿,因各人口味不同,备了三种馅儿——香菇青菜猪油渣、芹菜猪肉、白菜猪肉。面团揉好了,盖着毛巾放一边醒。
  另外,还发了面团蒸了一笼屉白面馒头、一笼屉杂粮窝窝头。
  鞭炮也买来了,还是跑到市区抢购来的。
  未免几只小的拿来耍、不留神给引爆了,向刚特地找了个麻袋,把炮仗、鞭炮装里头吊在地窖顶的铁钩上。
  哪成想,他这么一小心,金毛以为是什么好东西,趁人不备,偷摸着攀上窖顶,解开麻袋探究竟。看到红红的炮仗,好奇地抓出来,跑到后院,像皮球一样抛着玩。
  萧三爷正在后院架火堆,用来烤羊腿的。
  先前不是猎了头野山羊么,本想养着来年没肉时吃的,可天寒地冻的,上哪儿给羊弄草去,其次羊声“咩咩”的,容易引来附近居民的猜想,何况开年就要回宁和,拖着头山羊,怎么赶路?
  干脆把羊宰了,夏老那送了条后腿,其他几户要好人家也各分了几斤肉。剩下的,留着自家过年吃。
  野山羊肉精实,拿来炖膻味也比较重,萧三爷等喜欢喝酒的,一致提议烤着吃。羊排焯水和萝卜炖煲,羊肉剁馅和酸菜,烙羊肉饼子吃。
  主意一定,萧三爷和小李就忙乎开了。
  火堆才架起来,金毛就跑来扯后腿了。
  “砰——啪——”
  一声巨响,从后院传来。把屋里众人都吓得不轻。
  “咋了咋了?发生啥事了?怎么像鬼子扔炸弹的声音?”福嫂尤其惊吓,脸色都白了。
  盈芳正给闺女喂奶,巨响的刹那,闺女在她怀里打了个激灵,她惊了一跳,回过神立刻安抚闺女:“不怕不怕,妈妈在呢。”
  话音未落,就见小丫头吧嗒吧嗒又吮吸起来。
  再看床内侧包被里的两兄弟,眉都不带皱一下,继续在呼呼大睡中。
  盈芳嘴角抽搐了一下。
  姜心柔掀开帘子探头进来问:“没被吓着吧?虚惊一场,金毛这调皮捣蛋的,把地窖里的炮仗拿出来玩,掉火堆里炸了。幸好你爸去柴房抽柴走开了,要不然够呛。”
  想象被炸的头毛耸立、一脸锅底黑的萧三爷,姜心柔不厚道地笑了两声,摆摆手:“没被吓到就好,我去看看金毛,小家伙也吓得不轻,躲进柴房不肯出来了。”
  “吓一吓也好。”盈芳后怕地说,“看它下回还敢乱玩不。幸好是后院的火堆,要是扔进了灶膛或堂屋的炭盆,后果不堪设想。”
  “可不是。”姜心柔想想也挺后怕,原打算给金毛调碗米糊糊麦乳精压压惊的,这下不给了,改而给了金橘。当是给金毛一个教训,看下回还敢不敢胡乱扒家里的东西,扒出来瞎扔。
  人小金牙蹲在灯笼底下,再蹦跶也只是给大伙儿添点笑料,至少没把灯笼从门廊上拽下来。
  “阿啾——”
  无聊了就蹲屋檐下和灯笼较劲的小金牙打了个秀气的喷嚏。压根不晓得自己在不经意间成了金毛学习的榜样。
  “喵?”
  至于蜷炉子旁打盹的喵大爷,莫名其妙得了碗米糊糊麦乳精,一时有点摸不着头脑。
  凑近米糊碗嗅了嗅,唔!还是那个味道!还是那个配方!管它啥原因,享用了再说。
  可怜的金毛,躲在柴房里,扒着摇摇欲坠的门板,懊恼地想撞墙。
  吃一堑长一智,这一之后,金毛不敢乱扒家里的东西了。哪怕看到袋子里装着的是它最喜欢的果子,也不敢伸爪子进去拿。
  但想吃怎么办捏?要么怂恿金牙刨开袋口、让果子滚出来;要么是扯扯大人的衣角,撒娇卖萌无所不用其极。


第535章 爱上柿饼的甜
  吃过午饭,大伙儿开始轮流洗澡。
  灶火烧得旺旺的,两口大锅一起开工,一锅锅地烧水。烧开后浸入清洗干净的柚子叶。
  柚子叶洗澡,寓意着去年的霉运统统洗去,新的一年时时行好运。
  先是老爷子,再是妇女同志,最后是几个大老爷们。
  就连金牙几只小的也被扔进柚子叶煮的水里洗刷刷,完了裹上碎布头缝的大浴巾擦干,让它们围在炭盆边烘烤。
  总之一只只都刷洗得相当干净,这不马上要除旧迎新了,家里谁也不能扯后腿。
  除了盈芳。她一个月子里的妇女同志,依旧只能擦擦澡、不洗头。头发再油再难闻,也要熬到出月子。
  一家老小洗白白之后换上新做的棉衣、棉鞋,除夕夜终于降临了。
  街巷一片空旷,人们都在家里,围着火炉、炭盆,包着饺子、炸着年糕、烤着红薯,享受一年到头难得的团聚。
  鹅毛般的大雪在静谧的天地间,纷纷扬扬地飘落。
  “下雪了,这场雪看来会比较大。”向刚掀帘子进来,给媳妇儿送点心。
  “晚饭还要再等会儿,你先吃碗红薯羹垫垫肚子。”
  给盈芳的红薯不是烤的,而是切成丁,和苹果肉、橘肉、年糕一块儿煮的甜汤,快好时拌入豆粉勾芡。
  之所以这么吃,是贺医生建议,坐月子要适当吃点水果蔬菜,别一味的鸡汤、鸭汤、鱼汤。有条件的水果要每天吃。
  可大冷天的,就算家里水果不缺,可谁爱啃冷冰冰的果子呀,又不是金毛。
  福嫂灵机一动,把果肉切成了丁,煮成汤羹给盈芳吃。
  家里水果确实囤了很多,有在供销社抢购的,有亲戚朋友上门探望时送的,也有在山里摘的野果子。
  说到山里摘的野果,盈芳不禁想吃柿饼了。
  当时新鲜柿子摘回来之后,担心坏掉,反复堆捂、摊晒,制成了柿饼。嘴巴没味儿时,咬一口甜甜糯糯的柿饼,好吃得人心情都愉快起来。
  “番薯羹还不够甜啊?”向刚见媳妇儿难得一副馋相,好笑得刮刮她鼻尖,给她拿来一颗柿饼,“冷冰冰的,别多吃,咬两口甜甜嘴就行了。”
  “我倒是想吃热乎乎的烤羊腿肉,可你们都不让。”盈芳白了男人一眼,忍不住吐槽。
  烤羊肉易上火,她娘和福嫂都不赞同她吃。不仅烤羊腿没她份,灶膛煨熟的烤红薯也只给她吃一点点。喂奶期间,当妈的饮食习惯,紧密关系着宝贝蛋的健康。为了娃们的健康,当娘的不得不做出点牺牲。
  向刚搂了搂媳妇:“等出了月子,我想办法再弄点羊肉来,烤给你吃。”
  “这还差不多。”盈芳鼻息哼哼。
  向刚失笑,捧起她脸亲了一口,不知是不是刚吃了一口柿饼的缘故,总之甜得他快醉了。
  浅尝辄止哪够啊,恨不能吻到天长地久。
  “好啦。”盈芳双颊微醺,轻捶了捶男人的胸膛,“别把宝宝们吵醒了。”
  男人只得意犹未尽地松开她,舔舔了嘴角的甜味,似乎是从媳妇儿唇上蹭到的柿饼霜,这一刻起,他想他也爱上了柿饼的味道。
  “小向,快来快来!羊腿肉烤好咯,咱爷们几个喝一盅。”
  萧三爷捧着片下来的烤羊腿肉在堂屋喊。
  人多喝酒才有劲嘛。
  “你去吧,好好陪爸他们热闹热闹。我这儿需要你帮忙了再喊你。反正就隔了一道帘子,方便得很。”
  盈芳推了男人一把,示意他赶紧出去。
  嘴唇火辣辣的,别不是被他啃破了吧?但愿爹妈别进来,要不然羞死了。
  向刚笑盈盈地捏了捏她的脸颊,出去陪丈人几个喝酒了:“没人吵你,你打个盹,孩子们醒了想睡也睡不了。”
  “知道了。”可知道没用啊,一时半会哪睡得着。没事可做,先是捧着茶缸喝了几口热水,接着把数学书拿出来翻了几页。
  因生产提前了二十天,以至错过了学校的期末考。放寒假前班主任上门看她,说等开年后报到了再考也一样。只要知识点掌握了,特殊情况学校能照顾还是会照顾的。
  不过开年后她要回宁和去了,意味着这次期末考即便延后也考不成了。再者,家里一下多出三个宝贝蛋需要照顾,未来的路怎么走,还得再仔细想想。
  盈芳坐在被窝里,背靠着墙。眼睛盯着书页,脑海里却天马行空。
  这时,金毛贼头贼脑地探进脑袋,冲她“吱吱”两声。
  盈芳回神:“怎么了金毛?”
  “吱!”
  它藏起来的宝贝美酒不见了!
  找遍所有屋子都没看到,就剩女主人的月子房了。
  无奈月子房一塌刮子这么点大,除了一张临时搭的门板床,再就是一口从卧室挪来的搁搁茶杯、放放碗的床头柜,就再没其他家具了。能藏东西的地方也有限,要么床底下,要么床头柜里边。
  金毛两处都找了,都没有它偷藏起来的美酒,急得上蹿下跳、挠头搔耳。
  “嗷呜——”
  金牙从帘缝里挤了进来。
  它最近跟着盈芳着实喝了好几天的骨头汤、啃了三五条大骨头,再加上萧大伯三不五时的麦乳精投喂,一身毛发油亮亮的。跑起来,胖乎乎的身体活像一颗滚动的球。
  只见它费劲地拖着一个空酒坛挤进厚重的门帘,颠颠地跑到金毛跟前,指指酒坛,又指指优雅地跳上窗台、斜着眼角看好戏的胖橘猫,似乎在打小报告:别找了!你的酒被喵大爷喝了。
  金毛瞅了酒坛,的确是自个藏起来的那个,顿时萎靡。
  丫的它打不过喵大爷!
  论战斗力,它妥妥就是个渣啊。
  “怎么了这是?”姜心柔端着茶盘给闺女送晚饭——鸡汤打底,蛋饺、腐皮酥卷、蟹棒、肉圆、蔬菜、粉丝为料的鲜美头汤。不过产妇吃的口味较淡,给盈芳的盛起来后,再按大伙儿的口味加盐、加辣。
  盈芳先前刚喝过一碗红薯羹,还不怎么饿,因此姜心柔也没给她拿馒头、窝头,一会儿饿了再热就是了。月子期间运动量少,吃撑了可不好。


第536章 醉了醉了
  看到金毛垂头耷耳的,姜心柔纳闷不已,打趣地问:“刚不是还好好的么?又咋地了?干坏事被骂了?”
  “哪儿啊,大概是它藏起来的酒,被金橘偷喝了,这不生闷气呢。”盈芳笑着接过她娘捧给她的汤碗。
  “扑哧……”姜心柔一听也笑喷了,拍了一下金毛的脑袋,“我说呢!那天老萧几个从山上回来,说有五个十斤坛、三四个五斤坛,十来个半斤装小瓶的,可我数来数去,就四个大坛,还想他是不是记错了。没成想是被你个小家伙藏起来了啊。让你藏!这下吃瘪了吧!”
  “吱……”金毛委屈得有气无力,真想替自己辩解一番——男主人也藏了!他的锅老子可不背!
  可没人听得懂猴语啊,只得任命。
  姜心柔哈哈笑着,出去当笑话讲给大伙儿听。
  向刚一听,胖橘猫居然偷酒喝,这还了得!他还藏了一坛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