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七零美好生活-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本欲上前敬礼的几个干部们,齐齐抽了一下嘴,心说能不别当着咱们几个的面说这些么。这不拿咱们的脸往脚下踩么。
想他们几个在团级或副团级位上待多久了,营级以下升一升还算快,爬上营级,想要往上动一动,那简直比登悬崖还艰难。不是光你个人努力就行了的,还得天时地利人和。
不过看向刚的履历和功勋,确实比他们突出,要怨也是怨自己。
所幸这些干部还算明事理,要不然眼红的人更多。
夏老此趟是为南阳山劳改的老教授来的。
这段时间,外面那些运动依旧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尤其是临近大京都的北边城市,一些成分不那么红的教授、专家,接连中枪。
老教授算幸运的,提前一步被送至江南。
如今快到八月底,进入九月,早晚凉下来了,趁天气好,给他送点秋冬的被子、厚衣服去。
向刚请了个假,陪夏老去了趟南阳山。
他们前脚才走,萧延武连同老爷子一行人回来了。
看到家里多出来的新成员,诸人皆是嘴角一抽。
又听说向刚升副团了,萧三爷嘴上没说什么,但扬起的嘴角,怎么也压不下去。女婿出色,可不就代表闺女眼光好、将来日子红火么。
“这是喜事啊!大喜事!哪能不喝一盅呢!来来来,老夏,咱哥俩几个很久没坐一桌喝酒了,今儿必须干一盅。”
等夏老从南阳山回来,萧老爷子拉着他非要喝酒。
其实是他老人家自个馋酒了。
夏老笑吟吟的,也不点破。盈芳家的酒确实蛮诱人的。
说到酒,就不免提到猴儿酒。何况金毛就在家,也不管猴子听不听得懂人语,萧老爷子捏了个苹果和它打起商量:“那啥,阿毛啊,听说那猴儿酒是你拿来的,哪天再弄点来给爷爷尝尝呗。你看他们几个都有份,咋能漏了爷爷呢。喏,爷爷答应你,你想吃啥,爷爷和你交换,绝不食言!”
大伙儿听得嘴角直抽抽。
爷爷……恁这是真把猴子当孙儿了呀。
金毛拿了苹果,咬得嘎嘣脆,既没点头也没摇头,谁知道听懂没有。
倒是金橘这只才加入“金氏家族”不久的山狸猫,踱着喵步,来到老爷子跟前,仰头望着他,好似在说:老子知道金毛把果子藏在哪个树洞里,猴儿酒不就是那些果子酿的么。你给老子喝麦乳精,老子带你去。
可惜老爷子根本没意会喵大爷无声胜有声的暗示,这茬就此揭过。
小金隐在暗处,无声地嗤笑死对头——蠢货!
第462章 无奈的萧三爷
两位老爷子美美地呷了口酒,聊起天。
一个说起宁和县那边的风俗民情,山上发现的小米地等其他野生野长的粮食,没有瞒着夏老。毕竟,真要在那建立营地,少不了夏老从中斡旋。
一个则说到南阳山的老教授,光听没看见还好,见到了难免于心不忍。
唏嘘了一通,见大伙儿情绪都有些低落,夏老忙岔开话题:“南阳山那边风景还是不错的,等再凉快些,你们可以去那里玩玩。山上能摘野枣、打栗子,溪边能钓鱼,小向媳妇怀着身子爬不动山,山脚有公社搭的茶寮,自己带个茶杯,花两分钱能喝一天。”
“南阳公社这办法不错嘛。”萧老爷子笑着道,“一个人两分钱,一天下来也能进账一点,也算是一项创收。年终了分给社员,谁会不满意?”
“是啊,还是南阳公社的书记会算账啊。知道这时节山上吃的多,集体的山,细管很难,再说总得上山砍柴啊,这也不让、那也不让,总归不现实。干脆放开,你们想去尽管去,只要不毁坏梯田种的农作物,公社都不会来管,哪怕挖到人参,也是你的。山脚支个茶寮,白天有五保户老人帮忙看摊,有时还供应干粮,总有人渴了饿了买来吃。收入归集体,年终了和卖猪卖鸡鸭的钱一起分给社员。”
“就该这样!”萧老爷子赞同地点头,“像雁栖公社那样,放着宝山不管,实在太浪费了。当然,主要是因为山里有狼,这次上头下批文,同意了我上报的建议,也算是变相开发雁栖山,希望多多少少给当地居民带来点实惠。”
夏老接着道:“你的提议确实不错,早该成立这样一支队伍,不隶属任何一个地方军区,直属军部管辖,专出刁钻任务。相信有了这样一支队伍,今后遇到一些难度较大的任务解决起来效率会高很多。”
两位年纪相当的老爷子,聊到军部建设侃侃而谈。小辈们这时候只负责竖着耳朵、充当忠实听众就行了。
吃过饭,向刚逮着和媳妇独处的机会圈着她日渐粗起来的腰肢说:“南阳山确实挺好玩的,什么时候带你去。你不是放不下老家山上的板栗、核桃、红枣吗?南阳山上也有。到时我问后勤处借辆车,自行车怕颠簸,车子好点儿,还能放不少东西。到时你和妈坐茶寮喝喝茶、吃吃点心,我陪爸去钓鱼、打栗子,往返一天足够了。”
“行啊。”盈芳兴致勃勃地提议,“带金毛它们一起去,坐后面车斗上,让它们也感受感受汽车的拉风。”
向刚笑着刮了一下她秀气的鼻尖:“好,都依你。”
继而又聊到家里新来的成员:“金橘真是野猫?”
瞅着实在不太像,看它那精明劲,要不是猫,还以为是和老金一样经过高标准严格特训的军犬、猎犬。
“不清楚啊,看它清清爽爽的样子,应该是有主的。可找上门来的人,金橘一个都不睬,嫌烦了还拿爪子挠人,目前只好让它在咱家住下了。我看妈喜欢得紧,要是真找不到主人,留在家给妈做个伴也挺好。”
“嗯。”向刚搂着媳妇软绵绵的娇躯,整个人放松不少。许是连日来的高强度让他的精神始终处于极限状态,此刻一松懈,竟然睡着了。
盈芳见他睡得这么香,便没喊醒他。风扇调到低档,悠悠吹送着凉风,胸口处给他搭了条薄毯,欣赏着他俊逸的睡颜,不知不觉也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老爷子坐夏老的车去了军区,美其名曰商讨雁栖山建设特殊队伍的具体章程,事实上还约了三五个交好的老战友,带走一坛向二婶送的米酒,以及两只熏兔肉、一包鱼干,还有油炸花生米等下酒菜,愉快地吃吃喝喝去了。
向刚则一大早去了部队。早饭都是站着吃的,新官上任三把火,可不得积极点啊,免得被比下去的竞争对手们逮着机会抓他小辫子。
盈芳继续和爹妈一起整饬小家,另外,秋收前短暂的农闲,让镇上的供销社、粮站棉站五金店热闹不少。光顾的人多起来,各店里进货的节奏也加快不少。
姜心柔不让闺女去,怕磕着碰着了,但她自己几乎每天都去。有时还拽着丈夫一起。大有不把兜里票证花完就不死心的架势。
萧三爷倍感无奈啊,可家里两个女人,都是他搁在心尖尖上的,不跟了去,回头联合起来给他脸色看,那可吃不消。所以不仅要陪同,而且要开开心心地陪同,关键时刻还要掏出票啊钱啊、支持她们买买买。
盈芳家的五金,除了老金偶尔去趟山里打个牙祭,大部分时候懒在天井里晒太阳。其他四金,几乎天天神出鬼没,不过总会往家里拨拉点山里的吃食。
野果、野菜、能嚼着吃的草藤或草茎是金毛的手笔;不常见的药材是小金指挥金毛采的;山涧里的溪鱼、巴掌大的小王八,是金橘的功劳;小金牙的目标则当然是乱扑腾的野鸡、野兔和隐蔽处的野鸡蛋了。
不仅养活了它们自己,还给盈芳家的饭桌添了不少菜。
当然,在小金的调教下,金毛变得越来越聪明伶俐(识时务)了,背出去的竹筐,最上层铺的是一些不起眼的野果、野菜,好东西都埋在下面。傍晚蹦跳着回大院,被人瞧见也不会引起多大的注意。
因此,这些天,盈芳家灶头三不五时飘出炖肉、炖鸡、焖兔肉等勾人食欲的香气,大都以为是盈芳爹妈财大气粗、托关系买来给盈芳补身子的。羡慕归羡慕,倒也没别的想法。
日子就在吃吃喝喝、笑笑闹闹中往前推进。
这天,萧延武收到一封来自运城的电报,是李建树拍来的。
他去了趟邮局回来,脸色阴沉得仿佛雷雨即将到来的黑压压天际。
“怎么了这是?不是说去邮局拿电报的吗?难不成是老大拍来的?他说什么了?”姜心柔看他脸色那么难看,下意识地猜是萧大来替祝美娣求情的。
第463章 大是大非,立场坚定
距老大回京足足一个月了,尽管祝美娣的案子是元首下的死令,可人就是这样,没有真正落在头上,事发时或许会觉得确实挺严重,随着时日过去,渐渐地也就疲软、松懈了,不像他们当事人,小家庭少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掌心怕摔了的宝贝乖囡,那是真真正正的天塌地陷。
所以若说是老大发来、求他们放过他媳妇一码的,也不是不可能。
然而萧三爷摇摇头:“不是老大,是他闺女。”
敏静?
姜心柔微微一怔,继而想到什么,拿着新买到的解放鞋想让丈夫试试大小的手随之一紧,“难不成是李建树拍来的?他真的发现敏静做小动作了?”
“李建树拍来电报只是让我得空去个电话,电报就那么几个字,哪里说得清啊,我直接在邮局往运城挂了个电话,才搞灵清状况。何止你说的小动作,老大那闺女心可大了,想让赵家的一切都归她儿子所有,想让赵家其他子孙非死即伤呢!”
“什么!!!”姜心柔闻言,瞳孔一缩,吃惊着实不小,“她做什么了?赵家人有没有怎么样?”
萧三爷冷哼一声,细说道:
“我让李建树得空盯着她,这回果真盯出情况来了。居然和南城边界流窜过来的人贩子私底下接触,目前虽没有进一步动作,但你知道吗?去年乖囡顺手搭救的赵家的娃,真是被萧敏静约见的南城人抱走的。
要不是那一阵子各地火车站查人贩子查的严,赵家那娃没准真被卖去哪个山旮旯也说不定。事后那拨南城人逃回老家,趁近段时间风声小了才又悄默默地出洞……找萧敏静是为了讨回前次没结清的钱。我那好侄女,还和那帮人争吵,说什么人没处理掉还想拿余款?……呵!真是有出息了!”
姜心柔听得又惊又气。
过去十多年,她是真心拿萧敏静当亲闺女看待。某方面说固然有几分移情的作用在里头,可对萧敏静的好,是实打实的。但凡手上得了什么好东西,小辈里第一个想到的总是她。
若说之前老大媳妇的事揭露开来,萧敏静的态度让他们失望,那么这次,是真的痛心。
“那李建树告诉赵家人了吗?”
“没呢,他来电报就是问我这个事。这可不归我管,我给老大挂了个电话,他明儿第一班的火车来X省,央我陪他去趟运城。”萧延武恨铁不成钢地捶了一拳。对家里出了这么个侄女表示万分糟心。
要是侄女在面前,指定扇她几耳光。特么还是人吗?她娘的真是上梁不正下梁歪!
“那你去吗?”
“能不去吗?”萧三爷无奈地摊摊手,“不过我申明了我只是陪客,赵家在这件事上不管持怎样的态度,都别指望我帮腔。咱家被他媳妇弄得还不够惨吗?他闺女又做出这样的事,我要是帮她说话,岂不是变相说明她娘做的恶毒事一样能被原谅?”
“这样想就对了!”姜心柔松了口气,就怕丈夫被老大求得心软,转而替侄女求情。要是真这样做了,那对老大媳妇的恨又作何解释?
“大是大非上,立场必须坚定。”
“放心,你男人我这点心志还是有的,我又不是老大那懦弱虫。”
“……”
俩口子商定了一番,决定这件事暂时不告诉老爷子,怕他气得心肌梗。雷同的丑事出一桩不够,特么还要凑一双。
老爷子本就是个好面子的人。老大媳妇的事,能豁出老脸任他们处置,已经很不容易了。如今要是得知,一向疼爱的孙囡也犯了类似的大错误,还不得气死。还是等运城回来再说吧。
不过闺女和女婿那没瞒着,毕竟去运城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光路上就要耗去两个大半天,事情又很棘手,搞不好要待上一个礼拜。
因此,萧三爷拉着女婿耳提面命地叮咛了一通,让他没事早收工,家里说说有人,可闺女的肚子,自满五个月,吹气球似地鼓起来,看着有点吓人。
都说双胎比单胎风险大,俩口子刚获知双胎时的兴奋、欢喜,这一刻如数化成担忧——既怕肚子大了生产困难,又怕肚子小了胎儿不够壮硕,总之各种担心各种忧。
等萧敬邦从京都风尘仆仆地赶到,萧三爷拉着女婿上上下下说了几百遍都有了。
“好了,要走就快走吧,多耽搁一天,就多一天心事。”姜心柔给两人备了些路上的吃食,催舍不得离家的丈夫早去早回。
好在最近家里囤货多,有从乡下带上来的腌菜、咸肉,有金毛从松树林里捡到的新鲜松蘑、木耳晒的干货,小金牙从树丛深处叼出来的野鸡蛋,混一起跺馅儿,烙了十几个鸡蛋菜肉馅饼。营养好,关键是带路上吃不打眼。
家里尝鲜地一人吃了一个,其余的都让萧三爷带去当干粮。
萧敬邦整个人还处在懵逼状态。
不是不相信老三说的,而是不敢相信。
想到上个月一回到京都,托各种关系去劳改农场看望收监的媳妇,感觉完全变了个人似的,哪还有昔日的温柔娴雅,张嘴就是“弄我出去”、“我不要在这里”。
可他哪有本事从元首眼皮子底下,把这么个大活人从牢里弄出去?
于是苦口婆心地劝她冷静点,还和她分析当前局势,元首既然发话,且还痛斥世人的表里不一,虽没指名道姓,也足够让老萧家脸红耳骚的了。
幸亏老爷子没在京里,要不然光左邻右舍投来的赤果果的嘲讽眼神,就能把人刺激地得心脏病。
这样的局势下,他哪敢“顶风作案”,元首没因此迁怒萧家其他人就不错了。
许是见他实在答应不了,媳妇的脸色冷了冷,临别前,让他回家找一只四四方方的黑皮箱,说有急用。这他倒是答应了,可回家没找着,媳妇又让他问老爷子拿,说那东西对她来说很重要。
结果老爷子还没联系上,远在运城的闺女出事了。
糟心事一茬接一茬,就像那割不完的新老韭菜,萧敬邦的脑袋都快炸了。
第464章 你家不顺我家顺
“老三,你说今年家里咋那么不顺。”
去往运城的火车上,萧敬邦蔫头耷脑地和萧延武吐槽。
萧延武嗤声冷笑:“不顺?我看倒挺顺的,找回了乖囡,还多了个能干出色的女婿。老爷子在乡下住了一段时间,身体比以前健朗许多。”
萧敬邦被堵得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一时间哑口无言。
萧三爷像没看他屎样难看的脸色似的,继续说道:“说真的,你媳妇干的那些事实在不像人干的。要不是看在你是我老大的面上,我不可能这么简单放过她。你与其帮着她怨声载道,倒不如好好管管你闺女。瞧瞧她学你媳妇做出来的事,该庆幸是我们这边先发现,要搁赵家,你就等着收你闺女的尸吧。赵家那老头儿,别看这几年沉寂下去了,不过是给元首面子。真要狠起来,咱家老头子、夏老,哪个是他对手?”
“话是这么说,可……”萧敬邦嗫嚅了一下嘴。
“老大,做错事要担责任,这是再浅显不过的道理。何况咱们军人出身,三观更得正。你别看老头子嘴上嚷嚷着‘遮羞布撕开了没脸见人’,让我多少悠着点。可真要让他做抉择,他是绝不会为了所谓的面子,硬生生把这烂疮疤掩下去的。”萧三爷正义凛然地道。
萧大被驳得老脸羞臊,垂着头,半晌,叹了口气:“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要不然鼎升回来那阵,我也不会照实说了。你大嫂错了就是错了,我就是……”舍不得她在牢里吃苦罢了。
然而这话他实在没脸说。
毕竟老三的闺女,在乡下吃了足足十六年的苦。设身处地,要搁是他闺女,早就发狂了。
“鼎升出任务回来了?”萧延武问。对于出息的大侄子,他还是很关心的。
“嗯,回家待了七八天,回部队去了。”
想到大儿子当时那落寞的反应,萧敬邦心下重重叹了口气。
儿子嘴上不说,心里想必怨极了吧。照理这次任务完成得那么出色,完全可以往上动一动。可回来至今,愣是没好消息传来,想来是受了家里的影响。抑或说,在等着元首下指示。
反观老三的女婿,照履历远不到升的时候,却得了上头的提拔。
这落差,这滋味,啧……
绿皮火车哐且哐且地驶向运城。
那厢,盈芳陪同亲娘来到霞山公社,找书记打听那座曾被猫狗贩子当落脚点的农家院。
“啥?你们想借用那院子?”霞山公社的一把手老郭同志诧异极了。
那院子的位置在镇里算不上好的,临近农郊,倒是和军属大院一个方向。屋主老郭是最早批在镇上落户的居民,宅基地当时是正儿八经批出去的,虽然没有后代继承,但也没收归集体。
先前不是没人来打那屋子的主意,毕竟户籍在镇上的居民越来越多,谁都想批块大的宅基地起房子,可早几年还能批个七八分、一亩下来,这两年不行了,上头召集各公社干部开会,对宅基地的批复拦了条硬杠杠,最大也就个三分地。
好在他认识盈芳,先是姚木那件事,再是刘富国领着一帮手下上门闹,最近又出了一窝猫狗贩子,若不是七一三部队的人出面,还不知会闹成什么样。说说只是贩猫狗,可万一贩着贩着成人贩子了呢?
因此不觉得盈芳是那种想占那屋子便宜的人,因此还算客气,见她大着肚子坐长条凳不方便,还让他媳妇从里屋端出一把靠背椅。
盈芳谢过他俩,拉着亲娘坐下来娓娓叙道:
“是这样的,我得知那院子的主人已经过世,似乎也没后代继承,既然空着,您看能不能借给我们?怎么个借用法咱们好商量。
想必您也听说了,我爹妈、爷爷是从京都过来的,要长住一段时间,老往招待所跑也不是个事。目前借了肉联厂厂领导的公房住着,其他倒没什么,就是分了三拨人,一日三餐怪麻烦的。
再则,您也看到了,我没几个月就要生了,前儿去海城照了个B超,照出来说是两个娃,到时坐月子什么的肯定需要人帮衬。我爷爷腿脚不便,身边也离不了人照顾。这次碰巧听说那院子好几年没住人了,您也知道,屋子一直不住人,破落起来很快的。要是借给咱们住,一定把屋里屋外修缮好咯。您看?”
老郭同志被盈芳说得一愣一愣,倒是他媳妇,听说盈芳去海城照了B超,忍不住插嘴问:
“你去海城做B超了?B超真能把肚子照那么清楚?男的女的也能看清?不瞒你们说,我弟家的儿媳妇这是第三胎了,前头两胎都是闺女,我弟就这么一根独苗苗,盼着这胎能得个男的好传宗接代,也说想去海城照个B超,可听说号子老难领了,到了那边,能不能领上号还不一定,有去过的人回来说,排了好几天队伍都没领到三个月内的号子,三个月后都快生了,照了也没用啊。这不路费、旅馆费都白搭了。”
姜心柔噙着笑道:“号子确实挺难领的,好在我侄媳妇和B超医院的主治大夫认识,提前和那边打好了招呼,不过也的确费了她不少劲。”
老郭媳妇眼睛一亮,忙拉着她打听:“那能不能帮咱们也打个招呼?我我弟他们是真想去照那个B超。”
“能倒是能,不过你们想知道性别估计很难,我们当时去,医生都不告诉我们性别,说是上头有规定……”
“没事没事!”对方打断她的话,“医生就喜欢搞神秘。我们不让她回答男女成了吧?就问她是不是男滴,摇头点头就好了。哎呀现在的医生都那样,有什么不和你说清楚,非让你猜。猜就猜呗,不就是男和女嘛……”
姜心柔呆呆地和闺女对了个眼神:这也行?
“放心,只要能挂上号照上B超你就帮了我们大忙了,别的我们自己会搞定。”老郭媳妇笑眯眯地说,完了拿手拐子撞撞她男人,“不就是借一下无主的屋子住一阵子嘛,有啥好为难的!老郭,你还不赶紧应了她们。”
第465章 好事多磨
老郭无奈地瞪了媳妇一眼,转而对盈芳娘俩说:“那成吧,明儿我召集公社干部开个会,没啥特殊问题的话,那屋子就借你们住。”
这也就是基本能成的意思了。
姜心柔和闺女相视一笑。
和老郭媳妇约了个时间,就从书记家出来了。
“那院子我看挺好的,向阳屋子有三大间,东、西屋都隔成了南北两间,四个房间能睡人。到时你月子到那边坐,我帮你带孩子,三餐有福嫂,比住大院方便多了。而且屋前屋后开了菜地,想吃啥就近种点,省得天天跑山脚,天冷了总归不方便……就是两年没拾掇,茅草快长到墙头了。回头还得费几天工夫整一整……”
“是挺好的。”盈芳也说,“就是不知道其他公社干部会不会同意出借给咱们。”
之所以想借镇上的屋子,原因确实如她对公社书记说的那样——一家人分住三头很不方便。
另外,她临盆那会儿正是过年,万一自来水管结冰放不出水,用点水还得上楼下楼地挑,冰天雪地的太不方便了。且两个娃儿,光尿片每天就得洗好几盆,阳台上挂满了也未必晒得下啊。
正好,听肉联厂看院门的老大爷说,抓金毛的猫狗贩子落脚的院子好几年没住人了,膝下没个一子半女,人一走,屋子就空了。血缘不浓的侄子、侄女据说有那么几个,可据说离得都挺远,谁会为了看个房子又坐火车又赶路的……
娘俩个听着听着便上了心。
尤其是姜心柔,她和丈夫是铁了心要留在闺女身边,一方面是想弥补逝去的十六年,另一方面,闺女挺着大肚子,肚子里揣着两个娃,不看在眼皮底下,哪里能放心?
要是能有个院子,哪怕不是京都城里那样的四合院,而是简简单单的农家院也成啊——出门就能见太阳,被子、衣服、杂七杂八的东西,想怎么晒怎么晒。一家人住一起,吃饭不需要端来端去两头跑。
越想越觉得那屋子合适他们,于是分头征询各自男人的意见。
答案还用说嘛,肯定同意了。
当然,盈芳搬去住,仅仅只是月子期间,出了月子还是要搬回大院住的。孩子归姜心柔俩口子带,这是姜心柔强烈要求的。
唯恐闺女不同意,她还摆事实、讲道理地罗列了好几个理由:
“你看,你还是个学生,虽说目前挺着个大肚子上学不方便请了个长假。可生了娃、出了月子,这学还是得继续上、书还是得继续念。这点你爷爷不也说了?将来各行各业,肯定是优先照顾工农兵大学出来的。
再说刚子,升上副团,工作肯定比以前忙碌。新官上任三把火,总不能升了级反而不如以前努力吧?那可要不得。做为妻子,这方面你得体谅他、支持他。做军嫂可不止嘴巴上说说那么简单……
总之,你们小俩口管好各自的工作、学习就行了,孩子归我和你爸负责。横竖离得那么近,想他们了随时可以过来……”
她和老萧已经达成一致——闺女的童年没有参与,外孙/外孙囡的童年,说什么都要参与。不仅参与,还要从头参与到尾。
扯远了,拉回来——
“问题应该不大。咱们不是说了吗?又不白借,每年付他们点钱。再说,郭大嫂弟家不是一心想做B超吗?这事撮合成了,没道理不借屋子给咱们……”
娘俩一路说着回到家。
大院门口碰到李双英几个军嫂,围在一起喜笑颜开的,不知在唠什么。
看到盈芳,李双英爽朗地打招呼:“小舒,你不是也想再买点碎布头吗?正好,玉香那老同学捎来口信说,最近服装厂在清一批染坏了的的确良,这布料我还是头一次听说,据说穿身上可凉快了,服装厂也是头一次试生产,要是没染坏,放到市面上销售,价格比细棉布还要贵呢,这下便宜咱们了。不过量不多,去晚了一准没了。玉香一收到口信就去了,让咱们几个后续跟上。你挺着肚子不方便,我给你捎点回来。”
盈芳谢过她,正好身上揣着荷包,染坏了便宜卖的布料不晓得能买到多少,干脆先给了十块,回头可以多退少补的嘛。
等她走后,一旁同样在等后勤采购车、好搭便车去市里的家属围过来酸不溜丢地说:“看不出来啊,小舒兜里荷包挺丰满的。”
“还用说嘛,她家向营、哦,现在要改口喊向副团长了,每个月津贴又涨了不少,家里就他们俩口子,能花多少?不像咱们,上有老的要养,下有小的要喂,到月末还有结余就不错了,哪里攒得起钱。”
“现在可不止他们俩口子,小舒的亲爹妈似乎想在这长住啊,借了隔壁肉联厂的公房,小舒她爹在的话,每天都是他出市,在菜场碰到,不是鱼摊就是肉摊,伙食不要太好。”
“可不是,天天都能闻到他们家灶房飘出来的肉香味,馋得人口水都下来了。人比人气死人啊。咱们是养父母,他们是父母养闺女,没得比!”
“这能比嘛!人家爹妈是京里当干部的。要不然,小向哪里能升那么快,跟搭乘火箭似的。”
“这话就不要乱说了。”李双英脸色一肃,打断她们的酸言醋语,“小向怎么升的,还轮不到咱们几个嚼舌根,你当部队是镇上的工厂吗?有关系就能进去,走后门就能上台?部队的选拔制度有多严,我不信你们家男人没跟你们提过。”
“提是提了,可嫂子你不觉得他升得也太快了吗?论履历,比他合适的要多少。”有家属不服气,嘟着嘴咕哝。
李双英呵了一声:“履历也要看的,不是哪个位子上蹲久了就是履历长了,人小向军校毕业,基础就比咱们这些男人高上一截,人自己也拼,进部队这几年,大大小小的任务、各式各样的操练、汇演,哪次不是被着重表扬的?领导们的眼睛是雪亮的,这样的人才要是埋没了,那才叫不公。”
第466章 炸毛的喵大爷
这些家属撇撇嘴,心里依旧不服气、更多是替自己丈夫憋屈。不过嘴上到底没再辩驳。
辩也辩不过李双英啊,人可是正儿八经的高中毕业生,妥妥滴知识分子。
这时,后勤处的采购车过来了,一行人挤上车斗,朝着市北区的布厂奔去。
盈芳回到家,做饭的活又被她娘抢去了,便把老家带来的冬衣,拿出来翻晒。
进入九月,天气渐渐凉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