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剑证诸天(幻溪)-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封神一战中,截教覆灭,阐教也元气大伤,八景宫圣人一直闭门不开。在如今的洪荒地仙界,盘古正宗的三清道统近乎避世,以致西土佛教大兴,横行地仙界。

广成子的名声在新晋的金仙耳中,并非多么如雷贯耳。

青叶道人眼中,已然将君莫问看做潜修千载的闭关修仙者,一心只修大道,两耳不闻外事。

“这君莫问修为高深,性情颇为冷漠,东胜神州近年来的大事也不清楚。不知是哪里潜修了万八千年,近日出世的强大仙人。”

青叶道人心中思忖,见君莫问对“广成子讲道”的事情颇有兴趣。

于是他说道:“广成子是玉虚宫元始天尊的弟子。玉虚宫门下,贵精而不贵多,授徒多讲求先天资质。不过我们地仙界为大道之始,是仙道之中心,修仙天才数不胜数,故而玉虚宫弟子说来并不少。其中元始天尊的弟子中,有十二位最杰出的弟子,号为“十二金仙”。”

“广成子作为玉虚宫敲钟仙人,不管是天资还是实力,皆为元始天尊座下弟子中的佼佼者。”青叶道人侃侃而谈,如数家珍。

“据洪荒传闻,广成子天资绝顶,尤其在拜入元始天尊门下后,修为进境神速,仅仅年一千二百岁就得证大道。短短一千二百年证道大罗金仙业位,除了天生神通盖世的先天魔神,广成子的证道之速堪为洪荒最快之列。正因为这种绝世修仙之才,玉虚宫十二金仙,以广成子为首。”

君莫问和青叶道人一路,往广成子讲道之所而去。

路上,青叶道人继续为君莫问介绍广成子的轶事。阐教十二金仙之首,君莫问自然听过,不过青叶道人愿意叙述,君莫问不介意听听。

只听青叶续道:“还有传闻说,广成子与火云洞三皇之一的轩辕黄帝有半师之谊。”

“哦?”君莫问轻咦一声。

青叶道人笑了笑,说道:“相传人皇轩辕时代,广成子在崆峒山石室之内,潜心修道。人皇轩辕听闻广成子大道精深,故而入崆峒山向其请教,前后两次。”

“第一次,人皇轩辕请教‘至道之要’,广成子不予回答。人皇失望而归。过了三个月,人皇轩辕再次进崆峒山问道。”

“这次他问‘治身之道’,广成子回道:‘至道之情,杳杳冥冥。无视无听,抱神心以静。形将自正,心净心清。无劳尔形,无摇尔精,乃可长生。慎内闭外,多知为败。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千二百年,而形未尝衰。得吾道者上为皇,失吾道者下为士。予将去汝,入无穷之间,游无极之野,与日月齐光,与天地为常,人其尽死,而我独存焉。’说罢,传授人皇轩辕《自然经》一卷。”

青叶道人道:“不过这件事,地仙界内还有另一个说法。人皇轩辕并未进崆峒山向广成子请教,而是太上老君下凡,化身广成子授予人皇大道。轩辕黄帝顿悟人文之礼,人间始有君臣父子,尊卑贵贱,建立人皇制度。”

“广成子前辈不止道行高深,战力更是非凡。上一个纪元的年封神大战,广成子在一场颠覆对决中打杀截教门人火灵圣母。火灵圣母的师傅是多宝道人,而多宝道人是截教通天教主门下第一弟子,火灵圣母实力之强大,可推而知之。”

“不过广成子前辈有他师尊元始天尊赐予的番天印,传说是半截不周山炼制而成,极为厉害。正是凭借番天印,广成子击杀了火灵圣母。因此上碧游宫时受到截教门人责难,三入碧游宫……”

“嗯,广成子前辈的讲道之所,到了!”正叙述着,青叶道人忽然停下说道。

第七十章 诛仙剑(上)

君莫问立在天空之上,眺目远望,望着天边的另一端天空,在那里一片仙域景致映入眼帘。

苍茫云霞之中,悬浮着一片巨龙盘旋的连绵山脉,巍峨雄壮,俯视大地。阳光从天上洒下,透过云层折射出七彩霞光,犹如仙境般迷人动魄,有种梦幻之美。

望着那片悬空山脉的优美景致,君莫问轻叹一口气,幽幽说道:“闻名不如见面,见面不似闻名,广成子的崆峒山与我想象中大为不同,感觉大失所望。”

“大失所望?”青叶不禁惊诧,心想这位君莫问道友是否审美的要求太过高了一点。

崆峒山高悬天穹,云气苍茫,霞光缭绕,灵气充沛,仙气氤氲。在地仙界仙山排行榜上,崆峒山名列前茅,可谓地仙界首屈一指的名山。

“不错。”君莫问瞥了青叶一眼,点点头,然后以一种非常认真的语气说道:“这样的浮空仙山,我还是第一次看到。来之前,我虽有些许崆峒山景致的想象,然而事实与我的想象全然不同。”

青叶呵呵轻笑,这才明白过来君莫问说的是反话。

“哈哈,君道友为人真是洒脱幽默。”青叶轻松一笑,道:“那崆峒山原本是凡间山脉,拔地而起,只因广成子证得金仙大道,仙灵之气透体而出,散发山间,为崆峒山洗去凡世俗尘,得以浮空飞升。”

“哦,请青叶道友指教。”君莫问问道。

青叶微微一笑:“指教实不敢当。道无先后,达者为长,君道友修为高深,深不可测,理应青叶请教。”

沉吟片刻,青叶道人道:“自开开辟地以来,先天本源之气有二,一为九天清气,一为九幽浊气。天地开辟之初,清气上升,凝为皇天、天穹,浊气下降,汇为后土、冥河……”

天穹?

君莫问一听到这里,心中蓦然一动,他似乎曾遇到天穹。地仙界外围的大气层,保卫地仙界众生,抵御混沌气流侵袭,那该就是九天清气升腾而汇聚形成。

思绪一闪,君莫问继续听着青叶的解释。

“凡人修道成仙,后天之体升华成先天之体,也即是仙人之体。凡人有气息,仙人亦有气息,凡人气息为五嗅之味,仙人的气息却是只有一种——仙灵之气!”

仙人之气——仙灵之气!

青叶顿了下,缓了口气,续道:“实际上,仙灵之气属于九天清气一种。大罗金仙证道不同,大道显化的仙灵之气自是不一样,不过所有仙灵之气都蕴含着符合九天清气的特性——轻灵之韵。”

“大罗金仙修道居所的山脉湖水,沾染仙灵之气,历经千万载,被仙灵之气渗透升华,一般后天山脉都会因此蜕变升华为先天仙山。”

青叶指了指前方崆峒山说道:“崆峒山脉就是被广成子的仙灵之气渗透洗礼,清气上升,于是成了浮空仙山。”

说话间,君莫问和青叶两人已经踩上浮岩,掠过长空,进入崆峒山脉。山峰之巅,一座高大宫殿,坐落山脉之上。两个青衣童子自大殿出来,盛情迎接,接引他们进讲道大殿。

道场,一般只有混元圣人才配拥有。

当今圣人隐退,不显圣道威严,一些佛祖菩萨都敢开布道场,却是让道场有些泛滥了。

讲道,也许不必是混元圣人,但至少也得准圣境界。

上个纪元,广成子为阐教十二金仙之首,大罗金仙道行。封神之战之后,一个元会、十二万九千六百年悠悠过去。现在若说广成子未臻并达准圣之境,谁敢相信!

进入大殿,大殿之内别有洞天,令人眼前豁然开朗。这大殿犹如装有一片方圆数以万里计的广阔山林,一枝独秀。

大殿中央,一座高高耸立的孤峰之巅,压倒性超越其他山峰,凌绝峰顶。一名羽衣剑眉的青年修士盘坐,这位就是传说中的十二金仙之首广成子!

一个个蒲团漂浮空中,宛如一颗颗闪亮辰星。君莫问进来时,大殿内早已经密密麻麻坐满了仙人,几乎座无虚席,堪称盛会。只有接着大殿大门的外围还有些空余的零星蒲团。

大罗金仙讲道,气象自然非凡。口吐莲花不止是佛家的法门,但见一篇篇金灿灿的文章、符篆,自广成子口中吐出,环绕那座耸立的孤峰旋转,那样子仿若群星环月,众星拱月。

其间,有仙人顿悟大道,心境空灵,蒲团刹那上升。有人冥思苦想,百般不悟,心境沉重,蒲团倏然下沉。

“咦!”

君莫问轻咦一声,他原本只抱着玩闹的心思前来,此时看到这般奇景,不禁生出兴趣。随手找来空着的蒲团坐下。

君莫问和青叶盘坐蒲团,大概两人心境平和,宠辱不惊,所以蒲团高度既不是轻灵上浮,也不似沉凝低沉。

——

君莫问听道片刻,心中微微有些奇怪。广成子所讲大道,并非玉虚宫元始天尊的玉清大道,也非玉清大道延伸出的道法,而是相隔了千万里之外的剑仙之道。

相传广成子是剑仙之祖,诸天剑仙之道,皆源自广成子,不知传闻是真是假。

孤峰之上,广成子微微低头,缓缓讲述着:“……弈道之剑,乃是以剑证道。往前始推上清圣人剑道,一剑诛仙,再剑斩道,三剑破天,四剑戮圣,为杀伐之道。此后首推三皇剑道,开天地,树人伦,立人道,是为人皇圣道……”

“……自上清圣人归去,人皇以来,剑道为天地正道……”

“……剑仙自成一派,以剑证道,剑修得道者剑术出神入化,幻有形于无形,周身自由剑气笼罩,百害不侵……”

“……剑道以正,堂皇正大,万邪睥睨;正气凛然,以德服人……”

默默听到这里,君莫问忽有似曾相识之感。目光斜睨青叶道人一眼,蓦地发现,那广成子所述剑道之理,与青叶道人的护体剑意,好像极为相似。

“剑仙之道,令人发笑!”坐而论道的众仙之中,突然间,一句甚是刻薄的嘲讽话语幽幽传出,颇有讥诮之意。

众仙怔然,都不由循声望去,只见一青衫道人凌空而立,位在众仙之上,高度与广成子盘坐孤峰并行。

青叶轻声一笑,对君莫问低声道:“好戏开场了。”

青叶的先见之明,略含幸灾乐祸之意,但君莫问却感觉,其中颇有意味深长。心中突起一个感觉:青叶和青衫是一伙的。

怎么可能!

君莫问摇摇头,只觉这个想法十分可笑。

“董道友的剑道,极为可笑。剑为杀戮之器,剑道为杀戮之道。董道友的剑道,大谬矣!”青衫道人摇头晃脑,言辞凌厉。视众仙如无物。

董道友!

广成子闻言一愣,竟好似神色不属。他俗家名讳名叫董初平,自己都快忘记了。多久了,好久未有人称他“董道友”了,似乎有几千万载了吧。

尤其自那他证得大罗金仙业位,数万年,还是数百万年,亦或有数千万年了……广成子已然记不清楚了,地仙界还有人知道他未成道时的俗家姓氏。

董初平是广成子道人的俗家名讳,然而他入山修仙,舍弃红尘,已经忘掉此名。他以无名之身潜修百年,领悟“贞静以自守,慎内闭外”的剑道之要,仙道初成,自号力默子。

待他拜入玉清圣人元始天尊门下,赐道号广成子。那时开始,他完全弃剑修道,千二百年得证大罗金仙业位,被洪荒众仙赞为绝世奇才。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个人都有个人的难处。

广成子也有他难处,自从修炼至大罗金仙境界,他的修为陷入停滞状态,再难进境。

元始天尊是盘古正宗,所传玉清大道博大精深,铺就大道之路,直指大罗金仙之境。但是,大罗之道再进一步,却非玉清大道可以强行以修为推上。

大罗之后,修仙者需明悟本我真源之道,明澈自身,不假外物,才可臻至混元圣境。

欲求混元大道,玉清无路,唯求自身。

既是不得已,也是反求自身的必要,广成子重拾最初所学的剑仙之道。况且,广成子手中怀有一种剑道证混元的法门,可以借鉴。

种种机缘巧合,犹如命运使然,广成子重新修炼剑仙法门,甚至成为了凡尘世界的剑仙之祖。

广成子心潮起伏,好半晌之后,他心境总算平复,冷静问道:“请问这位青衫道友尊号,在何方仙山修行。道友在剑道之理上若有异议,你我大可坐而论道,辩驳一番。”

青衫道人哈哈一笑,道:“我道号般若……呃,不是佛教的般若,而是本性智慧的般若。修行在东土神州的般若剑派……嗯,不是佛家的般若,而是剑道的般若……”

论道之术,首要不是你的道行有多高,而是口齿伶俐,辩论雄浑。除非是混元圣境,仙之极致,道行至高,否则,不管是大罗金仙还是凡尘文士,论道之要均是这般。

青衫道人笑不起来了,只得快刀斩乱麻,冷冷说道:“你我剑道之别,唯有人剑之间,谁为主?”

第七十一章 诛仙剑(中)

延绵数万里孤峰巍峨的苍翠山峦,郁郁葱葱,流水潺潺,无垠碧空云海的群星众仙,仙华毕现。若非诸仙亲眼所见,身临其境,实在难以相信这片磅礴雄伟的山脉实则为殿内一景。

恐怕诸仙宁愿相信他们走过仙殿大门,是通往仙山桃源的空间门,也不敢相信眼前气势壮丽的山脉在殿堂之内。

纳天地于殿宇,正是大罗金仙的伟大力量,令仙人叹为观止。

天际一抹青色,般若剑派剑主冷言传来:“……剑道之分,无非人与剑以谁为主!”

冷厉的质问声回荡天地,悠远不绝。

般若亦是大罗金仙实力,不敢说修为比广成子高,不过他既然敢拍案而起,挑战广成子,与其论道,必然弱不了多少。

大罗金仙终究不是混元圣人,没有一念演化天地的大能,一念生世界已是极限。这殿宇内的山脉并非真实天地,苍穹无尽,大地无穷,殿宇却终有墙壁。

回声隆隆,经久不绝,仿佛一声悠长断喝,喝断天地,震荡殿宇。殿宇内山峦摇晃,云层溃散,天穹裂空。犹如一幅名家绘制的精美山水画作,被人用力抖动,摇曳晃动。

这终究只是一所殿宇而已。大罗金仙静心制作的一件精美艺术品,但是经受不住另一位大罗金仙的猛烈甩击。

广成子不由皱皱眉,他可不愿自己静心布置的讲道大殿就此烟消。

他站起身来,颇显瘦弱的身躯枪杆般挺立,仿若一位镇压天地的远古巫神。刹那间,广成子浑身上下散发出一种仿佛苍茫天地般的浩瀚神威,镇压宇内乾坤。使雄浑声浪平息,令颤动山峦恢复平静。

殿宇内,天地恢复了平静,淡然。

般若剑主身形一抖,随即旁若无事地继续说道:“……我辈金仙,领悟大罗之道,妙悟阴阳,临近混元圣境。为了更进一步,所求无非为阴阳合一、太极化无极的‘唯一’——‘一’之道。”

两名大罗金仙论道,殿下众仙无不用心聆听,若能领会一二,必然终生受益,甚至一步登天挺进大罗境界亦非不可。

聆听间,君莫问若有所悟,大罗之道,唯一之道,混元之道。对于地仙界仙道体系,君莫问并不太了解,此时听般若剑主解释仙道大罗的境界感悟,感觉到深受裨益。

“……而‘一’之为何托于法之道,人与剑谁主谁从,便是关键核心。广成子道友以为如何?”般若剑主淡淡说道。

广成子沉吟道:“剑仙的人剑之别,恰如阴阳之道。天下仙道剑术之中,绝无人剑合一之法。或是以剑为主,以身祭剑,或是以人为主,仗剑卫道,开辟混元之路。”

“混元之道在于本性真源,舍掉本心而献身剑道是舍本逐末之举,只有以人心驾驭剑心,以人道指挥剑道,披荆斩棘,斩破万劫,方可直通大道。”

“所以剑仙之道,理应是人为剑主,仗剑行道。”广成子淡然中蕴含着坚定的道心,毋庸置疑的说道。

蒲团上的众仙都是暗暗点头,赞叹广成子不愧是盘古正宗元始天尊做下金仙,一番剑仙感悟,同样直指大道,循序渐进,博大精深,为道家正宗法门。

“哈哈哈……”

青衫道人呵呵大笑,毫不掩饰地嘲弄道:“本以为阐教十二金仙之首,何等境界,对大道真理领会多少,原来不过尔尔。”

“剑道堂皇正大,乃杀伐之道,杀戮之道,斩尽天地万道,方证天地大道。心不诚,剑不成。不全心全意献身剑道,不讲心灵灵魂全部投入剑道,如何剑道大成。剑仙之法,当剑为人主,舍心剑道。”青衫道人一脸正色,看得出来,他的道心十足坚定,万劫不移。

广成子淡淡道:“你的剑仙之法,实属旁门左道,不归正途。实属邪道!”

青衫道人哼哼冷笑:“邪道!成王败寇,胜者为正,败者为邪。当年通天教主界牌关大败,远走混沌,他败了,所以通天剑道自此成为旁门左道。”

“果然,你有奇遇,居然真的得到了通天师叔遗留地仙界的通天剑道。”广成子看出青衫道人根底,但心神不惊,依然一脸平静。

他淡然道:“通天师叔的通天剑道一直是道门正宗,以绝世剑意打破天道藩篱,开创新天地。只不过诛仙剑意杀伐气太重,极难驾驭。除非是半步混元圣境的极道高人,否则无法驾驭通天剑道中诛仙剑意,落到人为剑奴的地步。”

“你已经入了魔道,现在退出还能拨乱反正,若不悔悟,一旦泥足深陷,只能身死道消。”广成子神情怜悯的说道。

“诛仙剑不是你可以驾驭的,速速退去吧!”广成子下达了最后通牒。

此时此刻,广成子已然完全明白般若道人的来历与目的。

当年封神大战时候,界牌关大战,通天教主布万仙阵迎敌,结果一败涂地,输尽身家,截教为之毁灭。截教作为宇宙中的顶级势力,一朝覆灭,震惊了整个多元宇宙的众神诸佛群仙魔王。

截教覆灭,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这句话不止适用于截教门徒(虽然截教早没什么门徒了),同样适用于通天教主这位教主本人。

三清亿万元会的情谊破裂,通天教主的上清圣人称谓名不副实,截教覆灭,通天教主的教主之名同样不再使用……法侣财地,通天教主一朝全失,处境可想而知。

混元圣境虽然强大,毕竟不是天下无敌,何况就算真是天下无敌,好汉也英雄架不住人多的——这个通天教主本人最有发言权。

于是,通天教主开始流亡混沌,自地仙界消失。不过有传闻,通天教主离开地仙界之前,在一些隐秘之地留下了剑道传承,传下诛仙、绝仙、戮仙、陷仙道四剑意。

以待来日——

当四道诛仙剑意传承全部拥有传人,四大剑意传人夺回诛仙四剑,那时候就是通天教主重返地仙界的时刻。

般若道人身上有诛仙剑意,今日到此,正是为了通过诛仙剑意引动诛仙剑,夺取广成子手中的诛仙剑。

封神大战时,四圣破诛仙剑阵,正是广成子从诛仙阵四剑门之一摘取了诛仙剑。然而,诛仙剑自然不会归还通天教主,但元始天尊也未收藏诛仙四剑,而是基于某种圣人之下不可知的原因,将封印后的诛仙四剑交给广成子等四人保管。

“我能不能驾驭诛仙剑,广成子道友说了不算,必须要诛仙剑来决定。”青衫道人悠然说道。

广成子冷然道:“诛仙四剑并无剑灵,道友说笑了。”

“道理道理,论道谈理。既然你不能说服我,我也无法劝服你,道不清,我们就理一理吧。”青衫道人哈哈笑着,神情却渐渐变冷,身上陡然出现一种冷冽肃杀的气质,仿佛一柄开天辟地的神剑,无可睥睨,神挡杀神,仙阻诛仙。

诛仙剑意横空,殿宇内充满恐怕气氛。任何仙人面对这股气息,先天处于劣势,若无一手压箱底的保命神通,绝无可能在诛仙剑下生存。

仙人都挡不下的剑意,区区一座殿堂安能承受?

咔嚓……

论道大殿承受不住这股绝对强横的剑意,恍若玻璃般破裂开来,密密麻麻的裂纹密布天空,纵横交错,咔嚓咔嚓……天崩地裂……

大罗金仙的战斗已不是一座大殿可以承载,何况还要加上一件媲美先天至宝的无上剑器。

天穹崩塌,大战在即,听道的众仙立即做鸟兽散。除去寥寥数人,兴趣盎然,再次观战,崆峒山脉已然人烟渺渺。

什么叫仙,不谈大道,不谈仙术,仙是山中人,指的是活得久的人。

诸天之内,仙人不说是力量最强的高等存在,却一定是活得最好的存在。对于如何生存悠长的岁月,仙人们往往最有经验。

“哼哧哼哧哧……”

一阵细微声音传来,君莫问撇头一看,青叶道人抿嘴捂着笑声。

君莫问奇怪问道:“你偷笑什么?”

“呃?啊!”青叶大惊,一副手足失措、慌乱不堪的模样,失色道:“你听见我笑了?”

君莫问瞅皱了皱眉,说道:“你笑的声音那么大声,怎么会听不到?”

“他们就听不到!”青叶指着寥寥几位观战仙人,他们的注意力全在广成子与青衫道人身上,果然没有注意青叶。

实际上,青叶确实施了一个法门隐藏自己的笑意。可惜,君莫问的实力还在他的想象之上,竟然不能瞒过。

君莫问感慨道:“世人往往被表面上虚幻景象迷惑,看不到万物真实。不管是仙神还是凡人,纵使是大罗金仙法力,准圣道行,一日不能领悟大道之“真”的境界,终究领悟不透浮云虚华。”

“对了,你还没说自己为何偷笑?”君莫问再次问道。

青叶转移话题行动失败,没办法再推诿,不得已只得回答:“……其实,广成子上当了,般若骗了他!”

第七十二章 诛仙剑(下)

“混元圣人神通无量,可以顺着因果链条勘破过去现在未来,诛仙四剑的传承自有其天命之主,非有缘人不可强求。不过般若并非诛仙剑意真正的天命之主,而是强取得来。”青叶大略解释一番,一些要紧的地方浅言辄止,颇为含糊其辞。

君莫问轻轻一笑,也不再追问,只是悠然一笑道:“强行夺取混元圣人布置的传承,那位般若剑派剑主的后台,可不一般呢!”

混元圣人只有混元圣人才能匹敌。

“不知是哪位混元圣者的算计?你呢,你的背后的混元圣人又是谁?”君莫问看向青叶,悠悠问道。

青叶沉默一笑,嘴巴紧闭,不发一言。

君莫问也不强逼,一来他和青叶倒也算有一丁点交情,能不出手便不出手,而来是给青叶背后的某位粗至高存在一个面子。

青叶既然清楚般若底细,两人背后的存在自然不是一般“友好”关系,甚至可能就是同一人,也即是说,青叶和般若本为一伙人马。

混元圣人镇压乾坤的地仙界,似乎也不太平呢。

君莫问望了望天空,如是想到。

地仙界是最接近多元宇宙天道的位面,也是最接近天道鸿钧的存在。天道至高无上,超脱宇宙,但天道掌控操纵多元宇宙,在多元宇宙必然有承载天道意志降临的载体,这个载体就是地仙界本身。

可是除了在地仙界外围大气层被拒绝入内,君莫问感受过一次天道意志,自他进入地仙界以来,一直再没感觉天道意志的存在。

天道………………难不成死了?

心中思索着地仙界存亡安危这种伟大存在思考的问题,君莫问一屁股坐下,坐在雪白绒毛纹边的蒲团上,目光一扫,欣赏般若剑主对决阐教金仙广成子。

青叶道人目光闪烁,这次发现君莫问坐下蒲团竟然没有随着讲道殿崩塌而消失。蒲团依托大殿而存,大殿毁灭,蒲团亦失,着就像是雨水干涸,花草必然干枯一样的真理。

挽回本该消失的存在,那是一种比无中生有更加令人惊惧的大能。

青叶有些后悔了,他不该在结识君莫问,更不该带他来这里。若非君莫问身上有着非地仙界的气息,他不会理会君莫问。

白云之上,苍穹之下,两道身影相对而立,中间相隔足有千里,但彼此眼中,对方的一切举动都分毫毕现。

般若剑派的掌门,般若朝广成子看去,说道:“出剑吧!”

话音落下,还不待广成子反应,局外者君莫问先轻叹了一口气。

“打打杀杀什么的,最是无趣的了。”君莫问摇头叹息道。

作为多元宇宙最顶点,混元圣人大多不喜欢战斗,也已然已然没有战斗的必要。

他们是棋手,布局天道,以天地为棋盘,众生为棋子。

棋子的拼杀,与诸圣无关。

若是混元圣人跃下棋盘,亲身捉对战斗,那便等于撕破脸皮,不是棋品的问题,而是意味着不死不休——嗯………………因为圣人是不死的,所以是永恒不休。

人生如此美好,如果在以后的永恒岁月,都要面临一个舍弃了颜面的混元圣人的不时攻击。便是同样证道混元的圣人,也要苦恼,还不是一般的苦恼,那是永恒的苦恼。

混元境界的高人,不喜欢战斗。混元之下的大道金仙,其实也不怎么喜欢战斗。

仙道是什么,不谈大道,天道,混元这些虚幻的东西,仙道最初只是为了求取长生,一种使人长生的修炼体系。凡人为了长生,创出了仙道。

大罗金仙,甚或准圣,境界道行的提升已无法依靠外物,只能求诸自身心灵感悟。

我自己领悟大道的时间都不够,哪有余闲与你战斗。

除非为了争夺法宝,而且必须是先天一流的灵宝,灵宝中铭刻大道,可以增加大道感悟,否则炼化也是浪费时间。

仙道不是武道,武道可以在生死搏杀中顿悟提高,仙道却是顿悟自身与天地的关系,也被称作天人合一。

仙道修炼在于本我,在于天地,却决然不是在于与旁人战斗的过程。

所以一般大罗金仙交手,喜欢毕其功于一役,一击决胜负。

仙道不擅于搏杀,但仙道绝对是多元宇宙无数修炼体系中最强大的一种修炼法门。为什么,因为仙道追求天人合一大道,因为天人合一,仙道能发挥出举世无上的战力。

再强横,精妙的武道、魔法、科技………………面对驾驭多元宇宙伟力的仙道,凌驾一切技巧的无上伟力,只会落得一力破百巧的结局。

仙道是长生之道,仙道是朴拙之道,仙道是无敌之道。

武道、魔法、科技……………等修炼体系或许含有深邃意义,但真正仙道自出先以来,只有一种追求——求长生。求长生,求传承,传承是为了长生,若已长生传承有无皆可。

就像截教之于通天教主,后者才是最重要的。而通天教主失去了截教,除了面子和感情上有些过不去,对本人得失着实没太大影响。

仙道的战法只有一种,全力一击,轰杀对手。至于轰杀失败………………

般若让广成子出剑,广成子并未依言而行,而是伸手一指,飞出一枚印鉴模样的物体。

若然般若剑主来意是论道剑仙之法,广成子绝不拒绝,肯定立即就掏出雌雄双剑,切磋一番,共同进步。

可般若剑主的真实目的是诛仙剑,广成子身为守护诛仙剑的镇守者,面对敌人只有一个举措——全力轰杀。

仙道求长生,为了长生逍遥,必然要轰杀掉一切不让自己长生逍遥的对手。

只见广成子衣袍中射出一道金光,化为一枚仙印,金光流转,仙印幻化成巍峨高山,遮天蔽日。众仙可以清楚看见,底面刻有“番天”二个大字。

“番天印!”观战的群仙不由惊呼出声。

“番天印!”般若剑主咬牙道,神情顿时变得慎重无比。

番天印,相传为上清元始天尊以不周山断壁炼化而成的先天灵宝,可安山定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