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修非常道-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去看热闹去。”张喜来是唯恐天下不乱。
  张大雷也喜欢看热闹,当然他更喜欢看女知识青年。他在四个人里面算是“懂事”比较早的人。
  四个人一道去了青年农场,青年农场的稻田里,果然一个个手忙脚乱。
  “快看快看!我还是第一次看到有人插秧的时候把自己关在田里的。哈哈哈……”张喜来毫不掩饰地大笑起来。
  常兴几个一看,也忍俊不禁。
  张喜来说的是朱虹蓁,朱虹蓁懒得挪动脚,抓着一把秧将自己四周全插满了秧苗,等到想挪脚的时候,才发现自己被禾苗关住出不来了。
  张喜来的声音不小,常兴几个的笑声也很大。朱虹蓁被他们四个笑得面红耳赤,无地自容。
  “你们几个也真是的。不晓得过去帮下忙,就知道在这里取笑别人。虹蓁第一次插秧,她不怕脏不怕累,就这一点就值得表扬了,你们还嘲笑人家,你说你们这样做合适吗?”吴婉怡走过去将朱虹蓁周围的禾苗清理掉,将朱虹蓁解救出来。
  “常兴,要不咱们过去帮忙吧?他们确实是没插过秧,照他们这个速度,只怕等到他们插秧完成,秧苗都已经坏掉了。”周红兵说道。
  “我也没插过秧。”常兴说道。
  “怎么可能?你每年不都是自己插秧种田的吗?”张喜来不解地问道。他们还真是没见过常兴是怎么插秧的。
  “我不是这样插秧的,我是直接把谷种点下去,让谷种长出来就行了。”常兴说道。
  “啊?这样也行?”张喜来几个傻了眼。
  “挺好的啊。”常兴说道。
  “那我们三个去帮忙吧。你在一旁看着。”周红兵说道。
  “我负责去给你们挑秧苗吧。我下田插秧肯定会碍你们的事。”张大雷说道。
  张喜来与周红兵下了田,拿起秧苗开始插秧,他们两个在仙基桥肯定算不上手脚麻利的,但是在知识青年这里,绝对是最娴熟的。仙基桥的小孩子,哪个没去田地捣过乱?插秧自然非常有章法。
  张大雷跑过去接过吴婉怡的挑子:“吴老师,我插秧慢,让我去挑秧苗吧。我的力气很大。”
  吴婉怡没多大力气,便将手中的挑子递给张大雷:“常兴真的没插过秧?”
  “他插过没插过秧我不知道,也从来没看到过,但是,常兴从来不会讲假话,我是知道的。既然他说他从来没插过秧,肯定是真的没插过。”张大雷说道。
  “常兴,你不是在山上种了田么?怎么没插过秧呢?”吴婉怡奇怪地问道,她不是不相信常兴,而是很好奇。
  常兴将他种植水稻的方式说了说:“我种稻谷的法子跟你们不一样。”
  “这样真的能种得出来么?要是稻谷种子都坏掉了,你岂不是前功尽弃?”吴婉怡说道。
  “哪里那么容易坏。稻谷没那么精贵。打谷子的时候,一不小心掉到了田里,过不了多久,稻谷就会发芽变成禾苗。很容易就能够发芽了,怎么可能那么容易坏掉呢?”常兴说道。
  “嗯,确实有道理啊。我们是不是把这稻谷看得太重了?”吴婉怡疑惑道。
  张大雷晃悠晃悠地挑着一担秧苗走了过来:“没那么简单的,常兴那样能够种出稻谷来,你们那样只怕只能种出一田的稻草来。”
  “为什么?”吴婉怡问道。
  “秘密。”张大雷笑了笑。
  吴婉怡看了看常兴,早就感觉常兴身上充满很多的神奇色彩,在他的身上似乎蒙着一层迷雾一般,总是看不真切。吴婉怡凝视许久,差点陷入其中。
  “常兴,咱们来一个天女散花么?”张大雷笑道。
  张大雷将挑子放下,将一捆秧苗提起,在手上摆动了一下,奋力将秧苗扔了出去。那一捆秧苗在空中飞出一道美丽的弧线,然后轻盈地落在稻田里,溅起一滩水花。水花就在朱虹蓁身边百年绽开,吓得朱虹蓁慌忙躲开。
  “哈哈,别慌,我手下有分寸哩,水溅不到你身上。”张大雷笑道。
  张大雷将第二捆秧苗扔出去的时候,却出了点状况。这知识青年捆的秧苗不是很紧实,张大雷这么使劲一抛,秧苗竟然在空中散开,一下子变成了天女散花,一捆秧苗完全散开一根一根落在稻田里,很多还是直接插在泥土里。
  “常兴,你看我手法怎么样?差点都不用去插了,直接这么抛就行了。”张大雷说道。
  常兴笑了笑,走过去也拿起一捆秧苗,他故意将扎住秧苗的草绳给松开,然后抓住秧苗的叶子,突然一用力,秧苗一根一根飞了出去。然后整整齐齐地落下,嗖嗖嗖……地落到稻田里,竟然排得整整齐齐的,而且稳稳地站在稻田里,比红兵、喜来两个插的秧苗还要更加整齐。
  “我的个亲娘哎!你这当真是神了!”张大雷张大了嘴巴。
  吴婉怡刚刚还准备责怪常兴和张大雷两个太乱来。可是这一刻,她有些目瞪口呆。这手法也实在太精准了。简直是指哪打哪,神枪手啊。
  “常兴,再来一个!”张大雷连忙又递给常兴一捆秧苗。
  常兴接过来,扯开扎绳,随手便将秧苗抛了出去,那些一开始杂乱无章的秧苗在空中开始变得井然有序,然后像一道道箭雨一般,扎向稻田,整整齐齐地落入稻田里,一行行一列列对得整整齐齐的,而且稳稳地立在稻田里,根本不用再去调整。
  本来正在奋力插秧的张喜来与周红兵两个站在那里看傻了。直接拿着秧苗从稻田里走了上来。
  “这家伙太可恶了,每次都抢我们的风头!”张喜来说道。
  “嗯,咱们忙乎了半天,他只要这么一小会就让我们的功夫完全白费了。”周红兵也是哭笑不得。
  “喏,给你。这稻田交给你了。真是气死个人,我们搞得一身泥,你连鞋都不脱,插的田竟然比我们还宽!”张喜来将手中的秧苗全部塞到常兴手中。周红兵也连忙将禾苗交给常兴。
  “常兴这一手是真的练过?”吴婉怡问道。
  “我跟你说,一般人我不告诉他,常兴是武术高手。会内功!”张大雷说道。
  常兴也觉得抛秧挺好玩的,只要力度控制得好,这些秧苗中的每一根都在他的控制之中,别人抛秧肯定做不到他这么精确,更加没办法让秧苗落入稻田里之后,还能够排得整整齐齐的。
  朱虹蓁洗干净身上的污泥,穿上一双凉鞋走了过来:“常兴同志,你太厉害了,我在这里插了半天还没你随便抛一下面积宽。”
  “我们两个也忙乎了这么久,比不得他一两秒钟。”张喜来装作很沮丧地说道。
  “其实你们两个也很厉害,比我强多了。我刚才还把自己关起来了呢!”朱虹蓁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不好意思啊。刚才我们不该嘲笑你的。”张喜来有些不好意思。
  朱虹蓁笑了笑:“没什么。我确实是没干过,竟然闹出这么大的笑话,我自己想起来都觉得好笑。”
  常兴一捆接一捆的将秧苗抛入稻田里,很快就将一块将近一两亩的稻田插满了秧苗。
  常兴的速度将整个青年农场的知识青年都惊动了,所有人都跑过来看常兴抛秧。结果常兴一下子将扯好的稻秧全部抛完,没“子弹”了。
  常兴一下子帮青年农场抛了几亩田的秧,直接比青年农场所有的知识青年前一天插秧的总和还要多。
  徐昌华还准备带人去扯秧苗,却被赵建国一把抓住,人家好心来帮忙,你还真把别人当牛马使啊!
  “常兴同志,每次我们青年农场遇到困难,总能够得到你的帮助,真是太感谢了。”赵建国很是感激地说道。
  “你说哪里话。其实我也没插过秧,就是随便玩玩,没想到这手法还能够用来插秧哩。”常兴说道。
  “其实这办法挺不错的,就是我们的手法肯定控制不到你那个程度。不过乱一点就乱一点,大不了,等抛完秧之后,再好好整理一下,比起我们那样一板一眼地插秧速度快得多了。这一次我们要是能够不误农时,及时将秧苗插下去,肯定要感谢你这个办法。”赵建国准备将剩下的所有的稻田全部用抛秧的办法完成插秧工作。
  赵建国知道他们不可能有常兴那么精准的手法,将秧苗抛开之后,落下来还能够排成行列,这完全已经有些非人了。知识青年当中不可能有人做到这个层次,至少在短时间内做不到。但是没关系,他们不需要做得这么精确,只要将秧苗大概地抛得比较均匀,再下田进行部分调整,虽然繁琐一些,但进度绝对会极大的加快,能够抢在秧苗到秧门期之前将秧苗插到田里,就已经是非常圆满了。
  接下来几天,青年农场便用这种方式进行插秧。只是他们的手法根本无法与常兴的手法相提并论。
  “哎呀,没控制住,秧苗没散开!”
  “哎呀,用力过大了,秧苗完全失去了准头!”
  “周祥林,你没吃饱饭啊,怎么才丢这么一点远?”
  “失误失误。我怕用力过大,结果力量小了。”周祥林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没事没事,慢慢来,谁的手法好,以后就专门负责抛秧,其余的人分两组,一组负责扯秧苗,一组负责下田补秧苗。”赵建国让青年农场的所有人轮流上场进行测试,找出了几个手腕控制力稍微强一点的。只是跟常兴的差距完全不在一条水平线上。
  赵建国也没觉得失望,对于青年农场来说,这种方法已经算是一条捷径了。
  周祥林练着练着,手法稍微靠谱了一点,至少将秧苗抛出去,分散得比较均匀,当然成行成列这样的奇迹就不要去期盼了。
  青年农场的动静自然也逃不过仙基桥父老乡亲的眼睛。毕竟青年农场与仙基桥的水田紧挨着。自然可以看到青年农场的怪异插秧方式。
  “茂林书记,青年农场那群知识青年又开始瞎折腾了。”肖银顺连忙将看到的情况向周茂林汇报。
  “怎么回事?”周茂林一直对青年农场有些担心。现在青年农场名义上也是属于他的管制,如果青年农场真的闹腾出什么事情来,他还是逃不脱被石明本打板子的。
  “这些知识青年吧,一开始插秧虽然有些笨手笨脚,但还算是有模有样。但是他们可能是觉得那样插秧速度太慢有些不耐烦了,他们现在想出一个省时省力的法子。秧不用下田插了,直接站在田埂上,把秧苗随手往稻田里抛。这样做怎么行呢?秧苗在田里都是歪七歪八的,怎么可能长得好?而且秧苗也不成列成行,整个像一地乱草一般。这样下去,今年他们只怕会收到一天的草。”肖银顺说道。
  周茂林皱起了眉头,青年农场的知识青年这么胡来,他不能不管,匆匆赶往青年农场。
  “建国。”周茂林在青年农场的水田田埂上找到了赵建国。这一路上,周茂林顺便将青年农场的稻田看了一遍,大部分的稻田都已经插上秧苗了,只是这些秧苗在田里都是乱七八糟的。周茂林头痛不已。
  “周书记,您来了。”赵建国很热情地迎上去。
  “建国。你一向办事很稳重,现在怎么做事变得毛糙起来了啊?”周茂林的语气里显然带着一丝不满与愠怒。
  “周书记,你是说我们插秧的方式吧?我这也是没办法。我们农场的知识青年都没干过农活。更是从来没插过秧。按照我们第一天的速度,没有个二三十天,我们根本完不成所有稻田的插秧工作。这个进度肯定会耽误农时啊。正好常兴同志来我们农场,施展了一个手法。他抛秧抛得比我们插秧的速度快多了,比我们插秧还要整齐。虽然我们达不到常兴同志的那种水平,但是将禾苗均匀插到田里还是能够做得到的。而且我们专门安排了人事后进行调整。”赵建国说道。
  “常兴教你们抛秧?”周茂林一愣。
  “也不算是他教的。他来这边玩的时候,露了一手,将一把秧苗均匀整齐地插在田里。一会儿功夫,就帮我们插了几亩田。当时我就受到启发。如果按照常规的插秧方式插秧,我们肯定会耽误农时。无奈之下,就向常兴偷了师。”赵建国说道。
  “你们现在把田插成这个样子,到时候颗粒无收怎么办?”周茂林听说事情跟常兴有关,态度缓和了一些。
  “周书记,其实只要禾苗的间距保持合适的距离,未必需要排列得那么整齐啊。我们种稻谷,不是种花,不需要种得那么好看,只要能够结出稻谷,不就行了么?”赵建国说道。
  “可是你这稻谷这么乱成一团,以后打药除草,很不方便。不是说种稻谷,一定要把秧苗种栽得有多漂亮,而是要方便后面的管理。”周茂林说道。
  “我们以后再改进吧,但是现在也只能这样了。现在只管赶上农时。其它的都顾不上了。”赵建国也很是无奈,他也想像仙基桥人那样,把稻田插得整整齐齐,漂漂亮亮,纵成行,竖成列,甚至斜着都还能够排成排。但是,青年农场根本做不到啊!


第231章 来了一批新人
  一茬又一茬的仙基桥人跑到青年农场观摩知识青年的抛秧技术,一个个脸上带着笑容,对知识青年们指指点点。让知识青年们有些面如火烧一般的感觉。很丢人啊!这稻秧种得跟种杂草一样。而仙基桥的稻田里则跟艺术品一般,从山顶上往山下看,水田倒映着天空,如同一条条蓝色的丝带一般,而那禾苗就如同丝带上的美丽的花纹。而青年农场的稻田则像被沾污的丝巾。
  “都回去吧。人家从城里大老远的跑过来也不容易,谁生下来会种田?他们生下来就在城里,不用像我们仙基桥的人一样,生下来就是摸锄头把把的。”张方清大声说道。
  “方清讲得对,都回去吧。别好像没见过世面的一样。”周茂林大声说道。总算是把仙基桥的人全部赶了回去。
  吴婉怡有些担心:“咱们这稻田才刚插秧就闹出这么大的笑话出来。若是将来这稻田产量不好,那可怎么办呢?”
  “就算产量不好,也不一定跟咱们抛秧有关系。咱们这稻田可是新田,虽然施了基肥,但是土壤依然还是跟仙基桥的稻田不一样。他们稻田里的泥都是黑油油的,我们稻田里的土都是黄色的。”赵建国说道。
  “可是,别人会觉得是我们插秧的原因。”吴婉怡说道。
  “不用想这么多。我们一腔热血来到这么偏远的山区,不是为了贪图享乐,也不是为了名利,而是因为我们的理想!既然这样,我们何必去在意别人的一些看法呢?”赵建国说道。
  知识青年由于采用了抛秧技术,反而抢在了仙基桥前面完成了插秧任务。
  常兴不知道自己的随意之举,竟然会给青年农场带来如此大的风波,也只能无奈地笑了笑,我真是无意的啊。
  新屋四周的果树长势非常不错,差不多集齐太平桥镇所有果树类型的果园已经被仙基桥人正式命名为花果山。常兴心想,哪天是不是去一趟清水,从园艺所弄一点稀罕一点的果树苗子回来,把后面的那一片树林全部变成果园,让果园成为名副其实的花果山。
  从插秧的时候,仙基桥最早的水果枇杷开吃,仙基桥的各式各样的水果几乎没有间断。虽然味道并不很好,却依然能够给仙基桥人艰苦的生活带来一丝带着涩味的甜蜜。
  等到大马江边的毛桃慢慢脱去苦涩,染红了桃尖,稻田的稻谷已经变成沉甸甸的金黄。仙基桥人已经开始期待丰收。
  青年农场的知识青年们已经完全忘却了当初插秧时的窘境。虽然在仙基桥,他们的抛秧技术依然还会偶尔引为笑谈,知识青年们早就不把这些当一回事了。因为,他们惊喜地发现,虽然插秧的时候乱七八糟,但是稻谷的长势似乎非常不错。说不定,能够得到一个难以置信的丰收。
  赵建国像仙基桥的老农一般,最喜欢做的事情,便是走到田边,掐下一穗稻谷,一粒一粒数一穗上的稻谷粒数。
  “建国,咱们的稻田好像势头不错啊!今年早稻收上来,我们的粮食立马就有富余了。”戴复东说道。
  “新的知识青年怕也要到来了。”赵建国喃喃道。
  “你怎么晓得?是不是公社找你谈话了?还是周书记告诉你最新的消息了?”戴复东有些担心。现在青年农场好不容易一片祥和,现在要是来一批新的知识青年,只怕这种好日子又将完结了。
  “你没听广播啊?照现在的形势,应该还会有大批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我们去年牺牲了五名知识青年,但是我们的农场发展得最好,很快就能够自给自足。给我们增加人也就顺理成章了。”赵建国说道。
  “增加人手不是好事么?咱们现在人手太少,农场规模难以扩大。想干一番事业,就得有一大批志同道合的人!”丁衡高说道。
  “衡高,没你想的那么简单。你就这么笃定来的都是一些思想觉悟高的人?讲实话,如果思想觉悟真的高,去年就已经跟我们一起上山下乡了吧?还会等到今年?我看今年极有可能会把那些游手好闲的二流子全部弄来乡下了。如果被我不幸言中,我们青年农场以后不会有安宁日子了。”赵建国想到这些,情绪就有些低落。他是真的想在仙基桥干出一番事业的。
  “或许结果没有你料想的这么差。而且,建国,你有没有发现,仙基桥这个地方很能够磨炼人的。当初肖光明、陈仁山,他们几个,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结果搞成那样。唉。”丁衡高说道。
  “你说起这个我更担心。仙基桥这里真是不简单啊。山里猛兽完全出乎我的意料。而常兴这个人,我一直都看不透他。”赵建国说道。
  “这个人心地善良,咱们只要不招惹他,就不会有什么事。”冯万林说道。
  “我们自然不会去招惹。但是将来那些新来的不知道厉害,指不定就会去招惹这个人。”赵建国说道。
  “这样不更好,正好要个人好好教育教育那些新来的,他们要是自己作死,送到常兴面前去,我们何不看热闹?”戴复东笑道。
  周茂林与几个大队干部走在金黄色的波涛之中,看着金色的大海随着风儿起伏,心情极其舒畅。
  “我就说常兴种的稻种比咱们仙基桥的强很多,果然没错,今年这势头,比去年至少一亩要多收百把斤。这可了不得啊!”周茂林得意地说道。
  “何止是多收百把斤。要我看多收一百四五十斤都有可能。好田,多收不了多少。主要是瘦田。这种子耐瘠,那些新开的田,长势一点都不见得差。至少要增产两百斤。一平均,我觉得可能亩产要增产一百四五十斤,这还是一个保守的猜测。”张方清说道。
  “多亏了常兴啊。”周茂林点点头。
  “是啊。我们生产队在育苗的时候,差点就出了状况,要不是常兴在场,我们生产队至少要浪费几百斤种子。如果换回我们原来的种子,损失可不止是那几百斤种子啊!”张方清有些后怕地说道。
  “你还是太毛糙。以后要注意一点。”周茂林说道。
  “这次还真不怪我。有几个新手,非要跟着做事,结果一点经验都没有,本来我早就吩咐了的事情,他们竟然忘记了。差点把我害死。”张方清连忙给自己叫屈。
  “这还不怪你自己。你怎么把所有事情安排给新手去干呢?”周茂林说道。
  “茂林书记,那边就是青年农场的稻田了,看势头,他们的收成应该不会差。”张方清指着不远处一片稻田说道。
  “真是奇怪了,他们那么插秧,又是新田,竟然看起来产量不错。”周茂林自然清楚记得当初插秧的时候,青年农场竟然出人意料地施展出抛秧技术。但是抛秧技术似乎并没有影响产量。
  “咱们辛辛苦苦把稻田里搞得那么精致,结果到头来,产量跟别人差不多。真是不服气啊。”张方清记得当初自己还嘲笑过这些知识青年呢,现在怎么感觉脸上被人噼噼啪啪地扇了几下。
  周茂林也陷入了沉思,种田竟然还可以这样种。要是这样也行,仙基桥是不是还可以多开垦一些荒地?这样,仙基桥每年的总产量就会提升起来。粮食就会有更多的富余。粮食有了富余,在吃饱饭的前提下,是不是还可以喂养更多的牲口?
  “要不我们以后也用抛秧吧?反正最后产量都是一样,我们何必那么辛苦呢?”肖银顺说道。
  “我看可以。我们也可以试试抛秧技术嘛。”周凤来也说道。
  常兴看着仙基桥的人将茶场种植的猪草成片成片的割倒。然后一捆一捆地绑好,挑着去了仙基桥大队的养猪场拿去喂猪。
  “常兴,这茶叶的长势不错哟。”肖老四说道。
  “是啊。长势不错。”常兴笑着点点头,帮着肖老四将一捆猪草扛上肩膀。
  肖老四在养殖上有经验,仙基桥大队让他带着一批人负责养猪场。现在茶场的猪草越来越茂密,他们每天要来茶场好几趟割猪草。
  “常兴,那头香樟你还养着么?”肖老四问道。
  “养着,放在山上,它每天自己会出去觅食,不用我管。”常兴说道。
  “那头香樟不错,你看好点。以后,空一段时间,我就帮你取一次麝香。”肖老四说道。
  “要得。不过下一次,说不定不止一只香樟了。”常兴点点头。
  “你又捉到香樟了?是了,你要是想捉,怕就是老虎你也能捉住哩。”肖老四笑了笑。
  大水公社的大门前,一辆绿色的解放牌汽车停了下来。汽车的拖箱里站了几十个身穿绿色军装,带着绿色军帽的年轻人。
  “到了到了。这里就是大水公社了。”从解放汽车驾驶室下来了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此人正是大水公社的武装部长蒋继军。
  “这就是大水公社啊,当真是落后。”
  “破破烂烂的,还没我们日化厂的厕所漂亮呢。”
  “这是什么鬼地方,我以后要在这里待上好几年?嘛的!老子被骗了!说好的山清水秀呢?说好的美女成群呢?”
  ……
  蒋继军皱着眉头看着这一车的知识青年,这群人便是他今天代表大水公社去县里接回来的。这是大水公社接纳的第二批知识青年。蒋继军心里在想,石书记要是看到这群人,心里怕是要犯难了。这一批的知识青年跟去年来的那一批比起来,差的不是一丁点啊!


第232章 偷窥
  【六千字大章送上!】
  后面陆陆续续又来了几台解放汽车,这一批知识青年的数量又是一两百人。大水公社十来个知识青年点,每个点要分配一二十个人。
  “各位同志请先到公社大会堂稍等一下,石书记马上过来给你们开会。”蒋继军说道。
  “蒋部长,我们都连续坐了几天几夜的车了,现在饥肠辘辘的,是不是先让食堂给我们开饭?有什么事情吃饱了再说。行不行?为了建设祖国,早日实现四化,我们不远万里来到大水公社,难道你们连一顿饱饭都不能给我们么?”说话的年轻人一看就是个刺头。
  蒋继军皱了皱眉头:“对不起,公社没有为你们准备。各个知识青年点很快就会过来领人,到了知识青年点,他们会给你们提供吃的。这也是为了方便你们尽快适应农业生产活动。请你们注意,你们不是来享受的,而是来生产实践的!”
  蒋继军可不怕得罪了这群知识青年,在大水的地界上,他还真不怕这群初生牛犊,等在这里待上了一段时间,这群牛犊们总会被系上牛绳,老老实实在大水的稻田里挥汗如雨。
  石明本来到大会堂的时候,大会堂里闹哄哄的:“安静,不是我们大水公社革委会小气,不给各位知识青年安排伙食,实在是没有这个条件。这一次来的人不少,我们大水公社的食堂平时十几个人吃饭。根本没办法供应。为了公平起见,各位知识青年饿着肚子,我们公社革委会的干部也都饿着肚子。我早上赶到镇上开会,镇上也没安排伙食,开会的内容就是关于你们知识青年安置的问题。你们是第二批来到我们大水公社的知识青年,比起去年来到大水公社的知识青年来说,条件要好了许多。我记得去年……”
  石明本说了一大堆,反正就是表明只有到了各个知识青年点,他们才能有饭吃。开这个会,就是告诉他们知识青年来大水公社得守规矩。并且告诉了他们去年来的知识青年违反了规矩,得到的什么样的结果。
  知识青年中有不少暴脾气,一听大水公社明目张胆地威胁他们,自然忍不住,当场就嚷了起来。结果,蒋继军带着几十个民兵全副武装地冲了进来。
  “任何企图破坏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伟大方针的坏分子,我们将非常坚决的予以反对!”石明本厉声喝道。
  一看到枪,那些刺头一下子就怂了。这年头是真的敢动枪的啊!
  这些人敢跳出来,是笃定所有人都会一哄而起,但是现在这样一来,那些本来准备浑水摸鱼的人肯定是不会动了,这个时候当出头鸟的话,极有可能被当成骇猴的鸡。
  赵建国去领人的时候,有人问赵建国:“赵同志,你们这里,公社的民兵真的拿枪打知识青年?”
  赵建国说道:“你们来到这里最好是先认清形势,去年我们农场牺牲了五个人。别冲动,否则这里的日子会很难熬的。”
  这一下,彻底将那群人给镇住了。本来以为到了农村,他们就能够恣意妄为,没想到一切与他们预料的完全不一样。
  从大水公社到青年农场,一二十里路可没有车坐,得走路过去。本来已经是饥肠辘辘的知识青年们,一个个叫苦连天。
  赵建国很平静地看着农场新增的这十多号人马,也很快将这十几号人分门别类。哪些人是可以放心的,哪些人是可以争取的,哪些人是需要提防的。赵建国已经心里有数。
  到了青年农场,青年农场也学当初的仙基桥拿出农场最好的食物给了这些新来者一餐丰盛的大餐。赵建国任由这些人大吃大喝。等到新来的知识青年们吃完之后,赵建国将新来者召集到一起。
  “我们刚来仙基桥的时候,这一餐是仙基桥村的乡亲招待的,他们拿出了最好的食物,有酒有肉。我们今天准备得稍微差点。但也是我们青年农场最大的能力了。我们来到仙基桥之后,开始在这边开垦荒山,今年我们迎来了青年农场的第一次丰收。基本实现自给自足。如果你们以为可以坐享其成的话,那你们就想错了。因为我们青年农场已经模仿仙基桥大队组成了一个个生产队,每个生产队均分到一部分稻田。将来的收成除了上交之外,剩余粮食由各个生产队自由分配。你们刚来,我们给你们发展的时间,接下来的时间里,你们要尽可能的多开垦荒地,我们会为你们提供口粮,但是这个口粮只提供到明年夏季早稻收获。夏季收获之后,你们也将组建生产队,不仅要自给自足还要按规定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