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捉鬼记-潘海根-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山里人朴实热情,这真是一点也没错,虽然我们是在跟他们撒谎,但是心里还是感觉到一股暖流。
支书有五十来岁,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看上去一点也不像村干部。当时天近黄昏,我们也就没拒绝,直接住进了支书家。
当天晚上,支书还准备了一桌丰盛的晚饭,弄得我们都不好意思了,这可是把我们当成贵客来招待了,这若是换在城里,谁会招待一群陌生人呀?
感激之余,我们也做了决定,如果离开时,一定得留下一笔钱给人家,就当饭钱,总不能亏了农民老表。
饭后,我们泡着茶,支书就和我们聊东聊西,所幸徐小琳是人寿古董这行当的,对历史很有研究,倒是没有露出马肚子,反而让支持十分的佩服她的知识之渊博。
聊了一会儿,我就入正题,问支书有没有听说过太平冢这个名字?
听到我问起正事了,大家都立马来了精神,竖起耳朵来听。
支书眉头一皱,说:“太平冢,这名字如今可没有多少人知道了,你们不愧是研究历史的文化人,竟然这连这么古老的名讳儿都知道。”
一听这话,我大喜,与大家对视了一眼,于是我赶紧问道:“听您这意思,您就还真的知道太平冢这个地名?”
第九十三章无人的村子
我们大家都很惊喜,因为支书这话的意思,证明他多少也知道一点太平冢,这让我们犹如在黑暗中又重新看到了灯火之希望一样,通通盯向支书,等着他接下来的话。
支书笑了笑,说:“关于太平冢的事,你们问我,那是问对人喽,这年头除了我们村有一两个老辈人还知道太平冢的事,那是再没有别人知道了。呵呵。”
“哦?那我们真是幸运了,不知道支书能否跟我们说一说这太平冢的事情,它这个地名现今是否早已不存在了?”我心中十分的兴奋,但还是不敢太过表露出来,只是装作一副对此很好奇的样子问道。
支书说:“太平冢其实并不是一个地名,而是一座大坟墓的名儿,不过你说对了,这个太平冢的名字对于如今的人来说,的确如同不存在了,因为没有人知道它了。”
我们大喜,不是地名,是坟墓的名字,这就更加的印证着这有可能就是宝藏地点了,因为宝藏一般就是埋在地下的,或是跟墓陪葬在一起。
当下,老汤不按奈不住心中的喜悦,急忙问道:“支书啊,不知道这太平冢指的是谁家的坟啊?现今坟墓可还在?”
支书说:“太平冢指的是太平道祖师爷张角的坟墓,坟墓如今是否还尚在,因为都这么久时间了,也没有人去过,谁知道呢。”
老汤说:“支书您对这个这么了解,应该知道太平冢的方位吧?”
支书笑了笑,摇着头说:“具体方位我还真不知道,我也是听我上一辈的老人说的。之所以你们一问起太平冢的事,我会知道这么多,是因为我们这个地名据流传下来的典故,其实就是因为太平道张角的坟墓而得名的。因为有了太平道张角的坟冢落在我们这个地方,所以我们这个地方在古代的时候就叫太平镇。不过后来在解放前,此处人口变少了,就改为了太平村。”
我们点了点头,心想怪不得这老头知道太平冢,感情人家这个太平村的名字由来,竟然也是因太平冢的名字而得来的。不过,听说那坟墓就是太平道创始人张角的坟冢,我们心里就更加相信这次没有找错地方了,因为据徐小琳讲,宝藏就是跟张角一起埋在地下的,这与支书的说法不谋而合。也就是说,只要我们找到了太平冢,就等于找到了黄巾军的宝藏。
想到此处,于是我就问他:“支书,您说太平冢的具体方位不知道,但是大概方位您知道么?”
支书说:“这个嘛,我只知道在解放前,我们这叫太平镇,山里头还有一个真正的小村子,叫太平村。据说太平道张角的坟冢就在太平村附近,因为听我那上一辈的老人讲,以前那太平村的人,据说就是太平道张角门下的弟子,他们之所以留在坟冢前,就是守墓的,这一守就守了上千年,世世代代如此。”
一听说山里面还有一个小村子,那才是真正的太平村,村里人就是世世代代守墓的,我们大家都愣住了,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别说找宝藏了,估计到那坟墓前去转悠,守墓的村民都会过来盯着你。
徐小琳问:“那么山里面那个也叫太平村的村子,不知道离这儿有多远呢,守墓的人很多吗?”
我知道徐小琳问这话的意思,她这是想打听一下那个村子里守墓的人,如果人少,或许我们还能偷偷摸摸的去做这件事。当然,若是人多的话,我们万一被人家给逮住了,还不是命都会保不住,一人上来打一棍子,不死也得丢掉半条命。
哪知支书却说:“那个村子早就没了,要不然我们这个村也就不会在后来改为太平村了。因为山里面那个之前的太平村没人了,后来我们这个太平镇才改为太平村的。”
一听这话,我们一愣,于是问道:“那个村子没人了?”
“是的,在很久以前就没人了,听以前的人讲,说那个村子里的人发了一场瘟疫,后来全村的人一个不剩全都死绝了,也有人说是那个村子里闹僵尸,全村的老少全被僵尸给咬死了,反正众说纷纭也不知道哪种说法是真的。总之,这都是两三百年之前的事了,如今那个太平村几乎已经没有人知道了。”支书讲道。
“全村的人都死了?”我们眉头一皱,不过这对我们来说却是一个好消息,没有了守墓人,我们只要找到了太平冢,就可以放心的去做我们想做的事情了。
这时,徐小琳就问支书:“支书,那你能带我们去一趟那个没人的村子吗?”
支书一听,却吓了一跳,好像十分害怕似的,急忙罢手道:“不行不行,那个村子可去不得啊,会死人的。”
“会死人?”我们一愣,于是我说:“那个村子里有什么问题么,怎么会去不得呢?”
支书说:“年轻人,这你就不知道了吧,那个村子里正因为当初全村人都死绝了,所以那里经常闹鬼,非常邪门的。以前听说过有人去到那个村子的附近,经过的时候可以看到村子里有飘忽的影子,而且有的人能够听到哭声。还有人听见村里人在喊他的名字,结果去过那附近的人,回来后都没有好下场,最后没有死掉,也全都疯得疯,傻的傻,就算是被鬼缠上了似的。总之,那个地方是去不得的,否则的话会倒大霉。”
“竟然还有这种怪事?”我们大家皆是一愣,徐小琳他们都看向我,问我村子里死绝了人,是不是真的会闹鬼。
我点了点头,告诉他们,如果他们是横死的,或冤死的,死后怨气不散,的确会徘徊在村子里,害人索命。
大家听我这么一说,都有些害怕了。是的,谁会不怕鬼的呀?
这时,支书就对我们说:“对了,你们也千万不要去那村子了,要不然后悔就晚了。”
我说:“谢谢您的关心,不过我们就是为了太平冢而来的,不管如何,我们都得去一趟。”
支书吓了一大跳,叫道:“小伙子,万万不可去呀,难道你看我是在故意吓你们么,我那可是为你们好啊。”
我笑了笑,心里倒是很感激这位老支书。这时,徐小琳说:“支书,我们就是为了研究太平冢而来,弥补历史中有关于黄巾军张角身世之谜,为了不让历史留下谜团,我们身为历史系研究人员,有必要为此做出一点贡献。何况我们是崇尚科学,不相信迷信的,但是还是谢谢您的关心。”
听到我们非要去那个村子里找太平冢,支书气得跺脚,最后他说:“既然你们非要去的话,我就给你们引下去往那个村子的去路,不过你们要是真出了事,可别怨我事先提醒你们哟。”
我们点点头,谢过支书,于是约好明天上午,就出发前往那个没有人存在的村子。
当天晚上,我们都很兴奋,因为这太平冢我们终于找到了具体的方位了,这无疑也代表着我们马上就要成功了。想到不久之时,我们就能得到一笔富可敌国的宝藏,大家心里都十分的热切,恨不得马上就跑到那个很久以前的太平村去。
闲话不多说,次日上午,吃过早饭,我们就在支书的带领下,离开了这个太平村,前往那个早已被世人所遗忘的“太平村”。
支书告诉我们,以前那个太平村,离此有五六十里山路,得翻好几座大山。几百年前,那个时候还有路,后来那个村子的人死绝了,就连过去的路也没有了。文明社会与原始社会的区别就在于此,人,是一切的因素。
听支书的意思,那个两三百年前就已消失了的“太平村”,如今其实就是一个再无生人去往的地方,而那个太平村如今到底是什么样子,也无人知道,是否还有村庄的模样,是否还有房舍,是否早已成了密林,这一切都无人知晓,亦或者那里凶魂徘徊,尸骨遍野。
支书带我们出了村,走了十几里山路之后,就停下来了,因为前面已经没有了路,一座座高高的大山横档在我们面前,而且大山里的树木茂密,我们要想去到那个无人的村子,就得从这种密林里头翻山越岭才能到达。
支书说:“我就只能送你们到这里了,你们一直朝西面走,翻了几座山,大约还得四十多里山路,差不多就到了。记住,一旦有什么不对劲,就赶紧回来,千万要小心啊。”
我们谢过了支书,一来我们也没有打算真要他带我们去那村子,毕竟我们是去寻宝,这事儿只能偷偷摸摸的干,不能有外人知道。二来,那个无人的村子被支书说的那么恐怖,虽然我也不知道真假,但是却也没有道理要让支书跟我们一同冒险。
当下,徐小琳就从口袋里取出了一千块钱,强塞给了支书,就当我们昨晚给他的伙食费。
就这样,支书回去了,而我们则继续翻山越岭的往那无人的村子赶去……
第九十四章太平村
一路翻山越岭,劈荆斩棘,几个人都累得够呛,因为这里根本就无路,我们就是在这种原始森林里穿行,所以特别难走。原本支书告诉我们,只要再走四五十里就差不多到了,但是我们走到天黑时都还没有见到所谓的村落。
这时,老汤就开始抱怨了,说这鬼地方走了一天都没见到村子,难不成走错方向了?还是说那村子早就成森林了,就算到了也看不出来?
徐小琳想了想,说:“方向估计没有错,我们就是按照支书所说的方向走的,或许再往前走走就到了吧。”
就这样,我们又继续往前赶,又走了大约几里山路,接着徐小琳带来的其中一个人就突然指着前方叫道:“你们快看,找到村子了。”
我们顺着他所指的方向一看,在林子的下面,只见那里灯火通明,住着不少人,还真是一个村子。
我们都有些兴奋,老汤说:“那里肯定是一个村子,或许就是咱们要找的那个太平村了。”
说着这话,就要往那前方的村子赶去,不过就在这时,徐小琳却愣在原地没有走,我就问她:“你怎么了?干嘛站着不动。”
徐小琳表情很奇怪,皱着眉头悠悠的来了一句:“支书不是说太平村早就没人了么,全村人早在两三百年前就全死绝了,怎么还会亮着灯?”
一听这话,我们大家全都一惊,老汤往前赶去的步子立马就止住了,回过头来,一脸吃惊地叫道:“卧槽哦,我怎么把这事给忘了。难道……难道那不是咱们要找的太平村,还是说我们见到鬼了呀?”
是啊,前方明显灯火通明,一看就知道是一个有很多人生活在那里的村子,可是我们要找的太平村,据支书说早就没人了,怎么可能会有灯火呢?是那里在闹鬼,我们见到的全是鬼火,还是那根本就不是太平村,而是另外一个村子?
我们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个个全都给愣住了。一时之间,气氛都有些紧张,带着几分诡异。
一会儿之后,徐小琳就说:“你们是阴阳先生,那前面是鬼火,还是真的灯火,能分得清吗?”
我和老汤都摇了摇头,太远了谁能分得出来呀?
老汤说:“别自己吓自己了,或许前边压根就不是我们要找的太平村,而是另外一个村子也说不定。”
我想了想,却摇了摇头:“支书之前曾说过,太平村就在这山里边,而且太平村闹鬼,没有人赶来,说明这边不可能有别的村子,要不然怎么会没人敢来呢。何况……这里连路都没有,你总不可能说这个年代,还有以世隔绝的世外桃园吧?”
徐小琳也非常同意我的看法,点头道:“二狗说的对,前面那个村子一定有问题,如果是有人住的村子,肯定会有路通外面的,支书也不可能带我们翻山越岭穿山而过。”
老汤一愣:“如果说这山里就只有太平村一个村子,而且村里人又早都死绝了,那么这大晚上的灯火通明,岂不就是闹鬼喽。”
徐小琳说:“当然,或许也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太平冢守墓的人自愿与世隔绝,为的是保守秘密,毕竟他们世世代代守着的太平冢里可是有着富可敌国的宝藏呀。”
我和老汤都点了点头,觉得她说的也有几分道理。
这时,徐小琳的一个手下就问:“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是直接过去,还是如何?”
我们大家对视一眼,老汤就说:“不管那前边住着的是人是鬼,咱们过去不就知道了,反正他们也不知道咱们是为什么而来的。你们觉得呢?”
我点了点头,对徐小琳说:“不进村的话,我们也弄不明白这到底是不是我们要找的太平村。如今一个村子就在眼前,总不可能绕过它继续往前走吧,万一他真是我们要找的太平村呢。”
徐小琳说:“虽然这事很诡异,但是事到如今,你们说的也没错,我们要想知道真相,就得进村去了解。”
见徐小琳同意了,于是我们就朝着山下的那个灯火通明的村子走了过去。
虽然看着村子就在山脚下,但是要想走过去却隔着好远的一段路,我们顺着山下走,下了山,又穿过了一片半人多高的荒草地,最后终于来到了村子外。
如今就站在村外,村里头点点灯火已经隐隐约约可见了,在月光下,一栋栋黑乎乎的房舍轮廓在夜色下显现,显然,这的确是一个村子。根据目测来看,这个村子大约几十户人家,只能算是一个小村子。
这时,徐小琳就问我,现在能不能看出这村子里住着的是人,还是鬼。
我打开天眼看了看,眉头不由一皱,因为我看见村子里的灯火竟然不像是鬼火,而是真正的灯火。
我将看见的对他们一说,他们也都愣住了。是的,如今的我们其实更加愿意相信眼前的一切都是鬼魂所为,毕竟支书曾经说过这山里边早就没有人了。如今眼前不仅有一个村子,而且还是一个极有可能住着人的村子,这无疑更加让人奇怪了。
我说:“难道连支书也不知道这山里边还住着人?”
徐小琳说:“不可能吧,支书可是本地人,而且这里连条出去的路都没有,可不像是有人住的地方。”
这时,老汤就说:“这么奇怪的事儿老汤也是第一回碰上,我看咱们也别在之疑神疑鬼的了,直接进村,不是什么都明白了么。”
我点点头,村子已在眼前了,我们得进村搞清楚这一切。我回头叮嘱众人,进村切不可乱走,也不能随便乱答人家的话,一切看我的意思行事。
大家都点点头,表示知道了,我这才带着大家往村子里走去。
进村的路就是一条容一人经过的荒地小小的青石路,青石小路两旁杂草丛生,半人多高,很是荒凉,路上也长着野草,就像是很久无人行走的荒路,这让我心里莫名的有一种不好的有感觉。
刚到村口,我就停下来了,只见在村口的青石路边上有一石碑,石碑上长满青苔,我叫老汤用手电近前照了一下,发现石碑上面写着“太平村”三个大字。
看到这里,我不由一愣:“太平村?原来这果然是我们要找的那个消失了的村子。”
老汤说:“看来我们找对地方了,没有走错方向。只是这个太平村并没有消失嘛,不仅村子还在,就连晚上都还灯火通明的嘛。”
我说:“这就更加奇怪了,一个在外界传言早已消失了两三百年的村子,怎么可能会还灯火通明呢。如果说这不是太平村,倒还说得过去,可是这竟然就是支书口中那个全村死绝了的太平村,难道你不觉得古怪么?”
徐小琳也说:“二狗说的对,我们得小心一点了,我总觉得这村子不正常,怪怪的,我相信支书不会骗我们的,他说这个村子早就无人了,就一定不会是空穴来风,胡说八道的。”
在村口稍微停顿了一下,接着我们就进了村。村子里虽然处处灯火,但是却十分的安静,也没有狗叫声。我们一路走了过来,只见这里的房舍全都是很久以前的房屋,清一色的木质结构,一看就有些年代了,给我们的感觉就是这里是一个古村,没有一点点的现代元素,放眼望去,到处古香古色的,十分古朴。
走了几百米,前方就有一家店铺,店铺大门敞开着,里面亮着灯火。老汤说:“那店铺亮着灯火,一定有人,要不我们进去打听一下情况?”
我点点头,于是就朝那店铺走了过去。
一进店铺,一股刺鼻的中药味道扑面而来,这竟是一家药铺。药铺并不算很大,里面满着两扇高高的药材柜,在药材铺的柜台上,摆着一盏煤油灯,摇曳着一盏小小的火苗。
是的,这个村子显然没有通电,大家还是用着旧时代的煤油灯来照明,这在如今这个年代倒显得十分的稀奇少见。
我们打量了一通药铺,并不见有人影,于是就喊了一声:“请问,有人在吗?”
第九十五章鬼村
店铺里空荡荡的,并没有人听到喊话声而出来,老汤疑道:“怎么这店铺里开着门,点着灯,却没人呢?”
徐小琳说:“难道支书说的是对的,这个村子里的人早就死光了?”
老汤说:“这灯还亮着哩。”
我也感到很奇怪,根据这店铺来看,应当是有人住的,毕竟这盏煤油灯肯定是要人来点的,总不可能自己常明的吧?
就在这时,徐小琳徘徊在柜台前,突然叫我们过去看。我问他怎么了?她指着柜台说:“你们看这柜台上,到处都是灰尘。”
一听这话,我们赶紧走到柜台前一看,果然如徐小琳说的一样,柜台上扑满了一层厚厚的灰尘。看到这里,我们都愣住了,这还像是有人住着的店铺吗?
我们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顿时都觉得这家店铺透着诡异。
试想一下,如果是有人常住的地方,柜台上怎么可能会落着一层厚厚的灰尘呢?只见那柜台上的灰尘一看就是好些时间没有人去碰过了,连手指印都没有一个。别说这可是药铺,最是讲究卫生的场所,但凡是有人住的地方,就是平常人家里边也不至于如此吧?可是若说这里没有人住,可是这柜台上这盏燃着的煤油灯又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都想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老汤说:“卧槽他麻痹滴,咱不会真进了鬼村吧?”
徐小琳一听这话,看了看四周就有些害怕了,对我说:“要不我们先出去吧?”
我点了点头,既然这里空无一人,傻站在这里也没用,于是就打算转身离开。可是就在我们转身就要走出药铺时,突然背后药铺里头的一扇后门被人打开了,传来“咯吱”一声响。
我们几个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开门声给吓了一跳,顿时就回头看去,接着就看见店铺的后堂一扇门果然被人打开了,此时从后堂走出一个老头,大约五六十岁,穿着一身长褂,一副民国以前的打扮。
见到这个老头打扮完全不是这个年代,我就立即打开了天眼,一瞧,心里就咯噔一下,这老头果然就不是人,而是一个老鬼啊。
这时,徐小琳就想上前去向那老头打招呼,被我一把给挡住了,微微对她摇了摇头,示意她别上去说话。
徐小琳见我如此举动,立即也明白我的用意了,赶紧退了回来,我转身对那老头抱了一拳,道了一声:“打扰了”,然后转身就打算带大家赶紧离开。
不过,就在这时,那老头却把我们给喊住了,叫道:“各位小友,既然入了小店,怎么又要急着离开呢?”
听到这话,我就回过头对他说:“人有人道,鬼有鬼道,你我阴阳两隔路不同,今日摭眼迷了路,如今知晓入错了门,自然当赶紧离开,免得打扰冲撞。”
我这是在告诉他,我已经看出你是鬼了,如果你还想打算迷魂的话就别白忙了。
听到我这句话,老头果然明显一愣,反应过来之后便呵呵笑道:“无妨无妨,我们太平村少有外人到,不管是人是鬼,进了村便是客,何谈打扰冲撞之说,众位小友不如进店坐坐,我给你们倒杯茶水吧!”
我笑了笑:“谢谢老先生的美意,不过我们要事在身,不便久留。”
对方这是有意要留我们,我又怎么可能真的听他的话,留下来喝他的茶呢,要知道眼前这个老头可是一个老鬼啊。
老头却不打算罢休,继续道:“太平村不太平,如今夜深三更,你们无灯无火,恐怕是进得村来出不去,不如留下来喝杯茶,待天明时再走不迟。”
我冷笑了一下,答道:“荒山行夜路,行人自掌灯,有灯有火,又怎么会走不出去呢。”
对方这话是有用意的,意思是“口彩”,说我们无灯无火,走不出这个村子去,如果我说确实无灯无火,那就真的应了他的话,会走不出去了。我回答的意思就是说,荒乱野外走夜路,行人身上自带阳火,如此,有阳火在身,无论去到哪里,鬼怪邪崇都不能困住我们。这符合阴阳之理,阴阳行当里头就有这样一句话,说荒山行夜路,行人自掌灯,灯燃无忌处,灯灭莫前行。意思就是说人身上自带的阳火在的时候,百无禁忌,如果阳火一灭,就不能再往前走了,否则就会出事。
对方见我看出了他的心思,恨恨的盯了我一眼,怒怒的道:“我行医一生,为的就是助人救人,你们不信我的话,那便自己去试试吧,看你们能不能走出这太平村,哼!”
虽然我不知道他到底是不是为我们好,但是对方毕竟是鬼,我们总不可能听鬼的吧?
当下,我就带着大家转身出了药铺,一出药铺,徐小琳就急着问我这是怎么回事,那老头在说什么呀?
我告诉她们,那老头是鬼,想要留我们,说我们今晚会走不出这个太平村。
徐小琳一听,满脸惊慌,问我:“啊?那他说的会是真的吗?”
我苦笑了一下,摇了摇头,表示不知道真假。
这时,老汤就说:“管他说的是真是假,一个鬼哪会这般好心,我还不信了,就这样一个小小的村子还能出不去了。”
其实我也觉得那老鬼是故意想吓唬我们,目的就是想留住我们在他店里。老汤说:“咱们还要继续寻过一家打听么,还是这就出村?”
徐小琳没有了主动,望向了我,显然一进村寻到的第一家就遇上了鬼,她已经吓得不轻。
我想了想,我们之所以进村来就是为了打听一下这村里的情况,不可能遇上一个鬼就吓得落荒而逃吧?要知道我可是茅山派第一百零八代传人呀,就这样被吓跑传出去岂不让同行笑掉大牙。
想到此处,于是我就对他们说:“继续转转,我倒要看看这个村子到底是座鬼村,还是一座住人的村子。”
就这样,我们暂时没有原路返回,而是继续往村子里走。
村子里是一条青石路,两旁全是百年前的房子,顺着青石路往前又走了一段距离,眼前又出现了一栋亮着灯火的人家,于是我们就打算过去探探情况。
来到屋前,我们先是听了听动静,里面十分的安静,静的就像没人似的,但是我们还是敲了敲门,问道:“有人在家吗?”
屋内依旧寂静,并无人应答,我又问了一句:“有人在家吗?”
连番喊了三次,屋内自始至终都没有传出任何回应,我们不由疑惑,难道屋里也没人?
这时,老汤就上前又去拍门,这次他拍的力气比我大多了,“嘭嘭嘭”的连拍了三下,出乎我们意料的是,门竟然没有锁,直接就被老汤给拍开了,打开了一扇小缝。
我们一愣,老汤说:“要不要推开看看?”
我点了点头,于是我们就将虚掩着的门慢慢给推了开来,往里一看,屋内摆设十分的陈旧,果真是空荡荡的毫无人影,在一张小方桌上点着一盏煤油灯,这种感觉就如同之前那家药铺一样,透着诡异。
看到这里,我们没敢进去,悄悄关上房门,然后就离开了。
又往前行了几十步,又有一栋房舍的大门缝隙中透着光亮,我们继续上前敲门。这一次,里面总算是传来了一个妇人的应答声,问道:“谁呀?”
听到有人答话,我们都有些高兴,或许这回是遇上人了。于是我答道:“老乡你好,我们是山外边的,晚上天太黑迷了路,能否开门借问个路呀?”
过了一会儿,门开了,一个四十来岁的妇人走了出来,请我们进屋。
我首先就打开天眼看了一下这个妇人,发现之竟然也是一个鬼。当下我就对她说了一声“打扰了”,然后就带着大家赶紧退了出去,转身离开。
徐小琳问:“怎么了,那个女人也是鬼吗?”
我点点头,然后说:“看来这个村子真的是鬼村了,到处亮着灯火,却要么屋内没人,要么就住着鬼。”
徐小琳打了个冷颤,道:“那怎么办,我看咱们还是快点离开这里吧,反正我们已经知道这里是太平村了,大不了明天白天再来。”
我点点头,觉得她这个建议也不错,如今正是夜里,阴气本来就重,在这个村子里久留肯定是会出事的,不如暂且离开再说。
说完这话,我们正准备转身往回走的时候,这时却被老汤给拉住了,我问他:“怎么了?”
老汤指着前方的一家亮着灯火的店说:“这个店……”
我说:“不再打听了,徐小姐说的对,我们先掉头出村,天亮再来。”
老汤说:“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这个店很眼熟!你看像不像咱们进村时进去的那个药铺呀?”
第九十六章鬼遮眼
听到老汤这样说,我抬头仔细一看,心底顿时骂娘。
我靠,还真他娘的是,就是那个药铺。
这是怎么回事?
我自问这一路都很小心,而且也绝对没有碰到所谓的鬼打墙,可是为什么还会绕到这里呢?
我运足目力仔细看了一遍,除了感觉更加阴森之外,却是再也没有看出有其他的问题来。
老汤低声说:“这事你怎么看?会不会是鬼打墙?”
听到老汤这样一问,徐小琳顿时一个激灵,她虽然很有几分胆色。但是鬼打墙这样的事情,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厉害的可以把人困到死,即便不厉害的,也可以让人濒临死亡边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