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终极战争(闪烁)-第3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显然,这样的优势,人类文明似乎从来没有获得过。
事实上,在人类文明发动的扩张战争中,即便有阿利参与,遇到的对手也往往比人类文明更强大。如果需要直接面对强大智慧文明的创造者,比如当初遇到贝亚时,也需要考虑战术与谋略。
当然,人类文明在战争中使用的战术,几乎都由张小刚策划。
这次,张小刚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
贝亚所采取的战术,其实就是张小刚想出来的,她只是执行者,即按照张小刚提出的战术来部署超级战士。
五个集团的二十五万名超级战士,很快就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
在贝亚的指挥与协助下,五个集团的超级战士连续发动了数次反击,而且都取得了极为显著的战果。
说白了,数量决定一切。
原本用一百名超级战士就能攻占一个恒星系,而一下投入五万名超级战士,结果显然更加理想。
几场战斗打下来,亚莫拉人连还手的力气都没有。
虽然在这几场战斗中,亚莫拉人的表现都不算糟糕,反应速度也很快,但是却远远赶不上超级战士集团的进攻速度。等到亚莫拉人的增援力量到达时,超级战士集团已经攻占了恒星系,甚至消灭掉了里面的绝大部分亚莫拉人。更重要的是,亚莫拉人的增援力量显然不够强大,等于是自动前来送死。
可以说,每一场战斗,对遭到攻击的恒星系里的亚莫拉人来说都是彻底毁灭。
在这几场战斗中,超级战士集团攻打了七个恒星系,消灭了七个恒星系里的大约一百万亿亚莫拉人。更重要的是,超级战士集团还干掉了干来增援的数百个亚莫拉军团,消灭了差不多一万名亚莫拉超级战士,获得了同等数量的星核源泉。在一场战斗中,超级战士集团还顶住了亚莫拉人发起的两次反击,消灭了近三千名亚莫拉超级战士,并且赶在第三批亚莫拉军团到达前撤离,同时摧毁了这个恒星系的主恒星。结果第三批亚莫拉军团,包括其中的一万名亚莫拉超级战士全部被黑洞吞没。
当然,这七场战斗下来,亚莫拉人也有了改变。
这就是,亚莫拉人也开始把超级战士集中起来,组成军团,再由多个军团组成规模更加庞大的集团。
问题是,亚莫拉人并没有完全吸取教训。
在第八次反击作战中,贝亚就察觉到了亚莫拉人做出的调整,即第一批到达的增援力量就有一万名亚莫拉超级战士。
当然,对于由五万名超级战士的袭击部队来说,一万名亚莫拉超级战士不算什么。
有了这个发现,贝亚立即按照张小刚做出的安排,对战术进行调整,即同时让五支集团发起反击。
就算亚莫拉人有所准备,也未必能够应付同时开始的五场战斗。
结果就是,在接下来的几次战斗中,亚莫拉人遭受了更大的损失,而且损失的主要就是超级战士。
一万名亚莫拉超级战士绝对不是五万名人类与阿库拉超级战士的对手。
等到亚莫拉人发现,对手每次出动五万名超级战士之后,贝亚非常理智的下令停止了反击行动。
到此,人类与阿库拉超级战士集团已经发动了十七次反击。
在这十七场战斗中,虽然没有攻占一个恒星系,但是消灭了差不多十五万亚莫拉超级战士,夺得了大约十二万个星核源泉。更重要的是,亚莫拉人调整防御部署后,至少在后方留下了二十万名超级战士。
这就是说,亚莫拉人用到前线的超级战士最多只有五万。
虽然这个数量不算少,特别是在阿库拉人把超级战士从前线撤出来后,五万名亚莫拉超级战士依然掌握着战场主动权,迫使阿库拉人节节后退,但是没有足够多的超级战士,亚莫拉人已经难以发起大规模进攻。除了在几个主要方向上依然保持着进攻势头,亚莫拉人几乎停止了进攻。
这样的结果,其实连贝亚都没有预料到。
在张小刚提出这套战术的时候,贝亚并不相信,通过这种袭击,能够遏制住亚莫拉人的进攻势头。
现在已经证明,张小刚的战术确实管用。
当然,人类与阿库拉人的军事力量还没有强大到可以立即发起反击的程度。
贝亚没有藏私,把缴获的十二万个星核源泉中的十万个给了阿库拉人,武装了十万名阿库拉超级战士。只把两万个给了人类,准确的说是让张小刚送来了两万名人类战士,把他们武装了起来。
只是,张小刚送来的不仅仅是两万名人类战士,还有二十三万人类超级战士。
到这个时候,人类与阿库拉超级战士的总量已经达到了六十万。
虽然增加了三十五万名超级战士,但是贝亚听从了张小刚的建议,没有继续让发起大规模反击行动。
在把增援部队送来时,张小刚就提到,亚莫拉人肯定也增加了超级战士的规模。
连续的大规模反击,不但打击了亚莫拉人,也提醒了德利亚,因此德利亚肯定武装更多的亚莫拉超级战士。更重要的是,德利亚摸清了人类与阿库拉人的作战方式,也就会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为了引起贝亚的重视,张小刚还专门解释了一番。
如果他是德利亚,肯定会把亚莫拉超级战士集中起来使用,至少会按照人类与阿库拉人的方式,用五万名亚莫拉超级战士组成一个集团。此外,还要在战术上做出调整。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在一场战斗中,投入两个、甚至更多的集团,获得兵力上的优势,达到一举歼灭敌人的目的。
显然,贝亚不会在一次袭击中动用两个集团的十万名超级战士。
对于攻打一个恒星系,哪怕是规模最庞大的恒星系,十万名超级战士也太多了一点,而且未必能够发挥作用。
当然,张小刚也提出了新的战术。
这就是,化整为零,把每次反击投入的兵力控制在一千以内,而且贝亚得做好随时接应反击部队的准备,在必要的时候得立即开启空间桥梁,把反击部队接回来。只是,反击的目的不再是攻打恒星系,也不是对付增援的亚莫拉超级战士,而是把亚莫拉超级战士集团吸引过来,然后选择一个恒星系,集中投入更多的超级战士集团,甚至由贝亚直接出面,干掉亚莫拉超级战士集团。如果情况不大理想,就得尽快撤走,甚至得用极端方式,即直接摧毁交战的恒星系。
说白了,就是以打击亚莫拉超级战士为主要目的。
有了之前的胜利,贝亚对张小刚提出的战术不再怀疑。
在第三轮反击中,这套战术起到了显著效果。
按照张小刚的吩咐,贝亚出动了一百支由一千名超级战士组成的反击部队,分别对一百个恒星系发起袭击。为了让这些超级战士能够及时撤回,贝亚还专门建造了一百座双向空间桥梁,并且由专门安排的阿库拉人负责守卫。
与张小刚的预料一样,亚莫拉人采取了行动,只不过没有全面展开。
原因很简单,亚莫拉人的超级战士以集团行动,而德利亚再厉害,也无法组建一百支拥有五万名亚莫拉超级战士的集团。
贝亚把几支反击部队撤了回来,同时关闭了双向空间桥梁。
随后,她就带着四支集团的二十万名超级战士,杀向了那个已经出现了十万名亚莫拉超级战士的恒星系。
在贝亚的支持下,人类与阿库拉超级战士在这场战斗取得了一边倒的胜利。
十万名亚莫拉超级战士全部完蛋,而人类与阿库拉只损失了不到五万名超级战士,而且所有的星核源泉都落在了贝亚手上。
一场战斗就干掉了十万名亚莫拉超级战士,还夺得了十万个星核源泉,绝对是了不起的胜利。
当然,这样的胜利,没有维持多久。贝亚也没再继续冒险,甚至没有继续让超级战士发起反击。亚莫拉人的适应能力非常强,能够迅速做出调整,以适应人类与阿库拉人的战术。要不了多久,亚莫拉人就会发现,与其被动防御,还不如主动进攻。显然,贝亚要做的,就是准备迎接亚莫拉人发起的全面进攻了。
第二百三十章决战之前
阿利与楚天疆的到来,让贝亚看到了希望,而他们带来的五百万名人类超级战士,则让所有阿库拉人看到了打赢这场战争的希望。有很多阿库拉人都认为,他们很快就能够打败亚莫拉人。
只是,阿利与楚天疆并不这么认为。
虽然阿利与楚天疆不遗余力的增强人类的军事力量,但是他们都知道,德利亚肯定在做同样的事情。在亚莫拉星系里,德利亚储存了近千万个星核源泉。如果他有一个类似的恒星系,那么他手上就有很多的星核源泉。事实上,亚莫拉星系算不上庞大,也许根本就不是德利亚的大本营。
阿利能武装五百万名人类超级战士,德利亚恐怕能武装一千万名亚莫拉超级战士。
当然,前提是德利亚舍得用掉那么多的星核源泉。
在此之前,德利亚也许会舍不得,毕竟对他来说,星核源泉有更重要的用途,拿来武装亚莫拉超级战士简直就是浪费。要不然,在亚莫拉星系里,德利亚也不会储存那么多的星核源泉。
问题是,现在的情况不一样了。
人类已经直接参战,而且是反击行动的主力,特别是在第二批二十五万名人类超级战士到来之后,已有三十五万名人类超级战士参加这场战争,而阿库拉超级战士的数量仅仅只有二十五万名。就算把上一次战斗中缴获的十万个星核源泉交给阿库拉人,阿库拉超级战士也只有三十五万。
德利亚不是笨蛋,肯定知道人类将逐渐取代阿库拉人,成为亚莫拉人的劲敌。
更重要的是,德利亚已经知道亚莫拉星系遭到袭击,也许知道阿利已经拿到了储存在亚莫拉星系里的星核源泉。
想到那几百万个星核源泉,德利亚显然不会大意。
当然,他会首先想到干掉阿利、贝杨与贝亚。可是在获得这样的机会,或者说有这样的信心之前,他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增强亚莫拉人的军事力量,让亚莫拉人继续掌握这场战争的主动权。如果亚莫拉人能够继续推进,对阿库拉人构成致命威胁,比如把战火烧到阿库拉星系,阿利他们就不会一直躲着,必然会直接参与战斗。只要德利亚有信心,就会在这个时候出面对付阿利他们。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德利亚显然会用手上的星核源泉武装足够多的亚莫拉超级战士。
楚天疆与阿利都认为,亚莫拉人很快就会发起全面进攻。
当然,张小刚也提到了这一点。
这就是,在跟人类与阿库拉超级战士进行了几场战斗之后,亚莫拉人会把进攻当成防御的主要手段,迫使人类与阿库拉人把超级战士用来增强后方防御,而且亚莫拉人很有可能采取相同的战术。
也正是如此,贝亚才停止了反击行动。
问题是,防御肯定比进攻困难得多。
事实上,在防御的问题上,阿库拉人遇到的麻烦与亚莫拉人一样,即需要守卫的恒星系太多了。即便只守卫主要恒星系,七十万超级战士也远远不够。如果亚莫拉人同样采取打了就跑的战术,阿库拉人必然会遭受惨重损失。要是亚莫拉人有足够多的超级战士,就能让每一次进攻都变得足够有威胁。
结果显而易见,就算七十万超级战士全部出动,也未必能够挡住亚莫拉人的进攻。
所幸的是,楚天疆与阿利到来了,还带来了五百万超级战士。
虽然相对于三万个恒星系来说,五百万超级战士并不多,平均分配下来,每个恒星系连两百个都不到,但是这些超级战士能够组成足够多的反击部队,能够在关键战场上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当然,也足够稳住阿库拉人的正面战线了。
“我们首先得稳住主要战线,挫败亚莫拉人的正面进攻。只有这样,德利亚才会把希望寄托在袭击行动上,认为通过袭击,能够迫使我们从正面战场上抽调兵力,也就会在袭击中投入更多的亚莫拉超级战士。”
贝亚点了点头,表示明白楚天疆的意思,只是没有急着发表意见。
“或许,德利亚会使用我们的战术。只是,他肯定能想到,我们在停止反击后,对部署做了调整。如此一来,德利亚就会有所顾虑,比如在发起袭击的时候,会首先进行几次试探性进攻,搞清楚我们的防御部署,同时摸清楚我们的底牌。”楚天疆稍微停顿了一下,又说道,“在亚莫拉人发起大规模袭击之前,我们得忍受一些损失,甚至得做好摧毁一些恒星系的准备。目的很简单,得让德利亚相信,我们已经把主力放在正面战场上,后方防御非常空虚。”
“这样,他就会让亚莫拉人发起大规模袭击?”
楚天疆点了点头,说道:“打击亚莫拉人是其次,我们的目的是找到德利亚。在我们摧毁了亚莫拉星系之后,德利亚一直没有露面,表明他的信心不足。显然,他不会急着跟我们进行决斗。如果我是他的话,就会首先帮助亚莫拉人取胜,迫使我们出面,同时削弱我们的战斗力。”
“关键是,他会不会冒险?”
“什么意思?”
“把足够多的亚莫拉战士送入一个恒星系。要知道,如果我们愿意,完全可以通过摧毁恒星系的方式来干掉这些亚莫拉超级战士。”
阿利笑了笑,说道:“前提是,我们舍得那么多的星核源泉。”
“这……”
“当然,德利亚也有可能让亚莫拉超级战士直接摧毁我们的恒星系,可同样得舍得付出那么大的代价。”
贝亚微微点了点头,表示明白阿利的意思。
“放心吧,就算德利亚有这样的顾忌,只要我们做到位,仍然能够找到他。”楚天疆把话题拉了回来。“我们需要的,只是挡住亚莫拉人的一次袭击,迫使德利亚为了拯救被困的亚莫拉超级战士采取行动。当然,他不会直接参与战斗,但是很有可能为亚莫拉超级战士开启空间桥梁。”
贝亚点了点头,说道:“要让贝杨回来吗?”
“不急,按照计划行动。”
贝亚看了阿利一眼,想说什么,又忍住没有说出来。
“找到德利亚的藏身之所,我跟楚天疆首先过去。到时候,你再联系贝杨。如果我们没有战胜德利亚,你就得返回埃拉姆星系,帮助张小刚疏散人类。当然,如果我们有能力战胜德利亚,你们就得尽快赶过来。”阿利叹了口气,说道,“不管结果如何,德利亚未必会跟我们死拼到底。”
“我们还得考虑一个人。”
“贝卡?”
贝亚点了点头,说道:“虽然贝卡仍然保持沉默,但是我们早就想到,德利亚只是贝卡手上的一件工具。从根本上讲,贝卡支持人类,其实是为了遏制德利亚,而不是让我们去干掉德利亚。在贝卡的安排中,德利亚与我们同样重要。如果我们真的能够干掉德利亚,贝卡肯定会出面。”
“这是迟早的事情。”楚天疆勉强笑了笑,说道,“如果德利亚有能力干掉我们,贝卡同样会出面。”
“这样的话,我们就必须考虑贝卡的影响。”
三人都沉默了,这是一个极为关键的问题。
虽然阿利没有明确提到,但是楚天疆与贝亚都知道,在她提出直接去找德利亚,跟德利亚决战的时候,就已经想到了这一点,即贝卡不可能一直躲在幕后,不管他们与德利亚的决战结果如何,贝卡都会在必要的时候出面。也就是说,即便阿利不是德利亚的对手,贝卡也不会让德利亚干掉阿利。同样的道理,就算阿利能够干掉德利亚,贝卡也会及时出来制止阿利。关键就是,在贝卡出面的时候,这场战争差不多也到头了,而且肯定会在这个时候跟阿利与德利亚翻牌。
显然,阿利现在的实力,绝对不是贝卡的对手。
即便是楚天疆,在获得足够多的创造者支持之前,也不可能是贝卡的对手。
只要贝卡愿意,随时都能干掉阿利与楚天疆,而且不会放过贝亚与贝杨,甚至会把德利亚也除掉。
贝亚担心的,也正是这个问题。
与面对贝卡相比,她更愿意面对德利亚,而且通过与德利亚的战争,让楚天疆变得更加强大。
事实上,这也正是最初的计划。
只是现在看来,在与德利亚决战之前,楚天疆未必能够获得足够的实力。
过了好久,阿利才说道:“想这些都没用,不管怎么说,我们至少知道贝卡不会让我跟德利亚拼个你死我活,而德利亚并不知道这一点。善加利用的话,也许能够在贝卡出面之前取得最重要的收获。”
贝亚微微点了点头,表示明白阿利的意思。所谓的最重要的收获,就是获得由德利亚掌握的科学技术。问题是,德利亚会产生这样的觉悟,在最后关头,把他掌握的科学技术交出来,用来增强楚天疆的实力吗?
第二百三十一章埋伏
亚莫拉人的全面进攻很快就到来了,在近千个恒星系里投入了近百万超级战士。
只是,亚莫拉超级战士很快就发现,他们的敌人一点都不弱。在这些恒星系里,有几乎同样多的人类与阿库拉超级战士。更重要的是,人类与阿库拉人似乎已经为这场突然遭到的攻击做好了准备。
在实力相当的情况下,战局很快就进入了胶着状态。
亚莫拉人开始增兵,投入了更多的超级战士。只是,人类与阿库拉人也在增兵,而且也投入了相当数量的超级战士。在所主要恒星系里,亚莫拉人没有取得决定性胜利,而在边缘恒星系里,双方各有胜败。
没过多久,亚莫拉人就认识到,继续向正面战场投入兵力,除了消耗超级战士,不会有别的收获。
显然,人类与阿库拉人的超级战士很多,不会轻易输掉这场战争。
更重要的是,以这种方式打下去,就算亚莫拉人能打赢,也要付出极为沉重的代价,才有可能打到阿库拉星系。
毫无疑问,亚莫拉人承受不了这么大的损失。
要知道,战斗仍然在亚莫拉人的恒星系里进行,阿库拉人的恒星系没有受到攻击,遭受的损失也不是很大。事实上,在人类参战之后,亚莫拉人的损失就超过了阿库拉人,取得的战果却不如阿库拉人。打到这个时候,已有大约五千万亿亚莫拉人丧命,而阿库拉人只死了不到一千万亿。至于人类,因为控制的恒星系没有遭到袭击,仅损失了一些战士,伤亡几乎可以忽略。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就算亚莫拉人能够打赢这场战争,也会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丧失活力。
对亚莫拉人来说,必须改变打法了。
与楚天疆的判断一样,亚莫拉人的第一轮袭击很快就到来了。袭击范围很广,只是每一次袭击的规模都不是很大,出动的亚莫拉超级战士在一千名左右,而且袭击的都是一些比较偏远的恒星系。袭击战术也很简单,主要以消灭恒星系里的阿库拉人为目的,而且在达到目的之后立即撤退。
人类与阿库拉人的超级军团再次上阵,只是没有爆发大规模战斗。
主要就是,亚莫拉人根本没有战斗的意思。只要人类与阿库拉人的增援部队出现,就会立即撤走。
这样的袭击,亚莫拉人发动了三轮。
阿库拉人遭受了极为惨重的损失,数百个恒星系遭到扫荡。虽然都是一些偏远,而且规模较小的恒星系,但是也意味着这些恒星系里缺乏必要的守卫部队,更意味着亚莫拉超级战士能够用极短的时间完成扫荡。
在这一系列的袭击中,至少有一千万亿阿库拉人丧生。
虽然亚莫拉人没有摧毁一个恒星系,甚至没有攻击恒星系里的主恒星,但是摧毁了很多行星,甚至是一些次恒星。主要就是,要想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扫荡整个恒星系,消灭掉里面的阿库拉人,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摧毁有阿库拉人定居的星体,也就是行星。如果在某颗次恒星附近有好几颗行星上有阿库拉人定居,那么直接摧毁次恒星,让次恒星发生超新星爆炸就更加方便了。
其实,这样的打击方式,人类与阿库拉人的超级战士也使用过。
如果不攻击星体,而是直接对付阿库拉人,即便每次出动一千名超级战士,亚莫拉人也难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消灭一个恒星系里的上万亿阿库拉人。多花时间,就意味着要面对人类与阿库拉人的增援力量。
毫无疑问,面对这样的袭击,防御的意义并不大。
说白了,人类与阿库拉人根本没有足够多的超级战士去守卫所有恒星系,而且防御方永远无法获得主动权。即便人类与阿库拉人有足够多的超级战士,比如在每个恒星系里部署一千名超级战士,亚莫拉人也可以在每次袭击中出动一万名超级战士,集中力量袭击一些防御薄弱的恒星系。
针对亚莫拉人的袭击,人类与阿库拉人唯一的选择就是进行反击。
贝亚也做了这方面的安排,在亚莫拉人袭击阿库拉人的恒星系时,分出了几万名超级战士去袭击亚莫拉人的恒星系。
因为动用的超级战士并不多,所以也以袭击边缘地区的恒星系为主。
只不过,这样打下去,绝非双方创造者的目的。
在发动第四轮袭击的时候,亚莫拉人终于选中了一些主要恒星系,而且向这些主要恒星系派遣了大批超级战士。
此时,阿利与楚天疆已经做好了迎接袭击的准备。
虽然阿库拉人控制了三万个恒星系,但是其本土恒星系就有五千个,而另外的主要恒星系总共只有一百多个。这些主要恒星系都由其他创造者创造,而且是某个在降维完成之后充当创造者智慧载体的智慧文明的母星系,只是在此之前的智慧文明战争中,这些智慧文明已经被阿库拉人消灭掉了,或者是被阿库拉人融合掉。这些主要恒星系的规模都很庞大,通过亚空间桥梁与同一个创造者创造的其他恒星系相连,通过双向空间桥梁与阿库拉星系、以及其他主要恒星系相连。
说得简单一些,这些主要恒星系就是交通枢纽。
事实上,这也是主要恒星系的关键价值。
按照张小刚与楚天疆提出的定义,只有那些拥有双向空间桥梁通往其他恒星系,以及由亚空间桥梁连接到附近恒星系,在某个区域里处于中心地位的恒星系,才能被当成是主要恒星系。
显然,亚莫拉人迟早要攻击阿库拉人的主要恒星系。
为此,阿利与楚天疆提前选定了一个主要恒星系,带了一百万名超级战士过去,并且在这个主要恒星系里设立了一个极为隐蔽的军事要塞,等着亚莫拉人的超级战士到来,然后借此引出德利亚。
这个恒星系,必须有一颗足够巨大的主恒星,直径必须在两千万公里以上。
原因很简单,在袭击了亚莫拉星系之后,阿利与楚天疆发现,最隐蔽的囤兵地点就是主恒星内部。
当然,隐蔽调动兵力,就得把空间桥梁的出口开在主恒星里面。
为此,这颗主恒星就必须足够大。
阿利选中的这个恒星系有一个庞大的主恒星,其直径在二千五百万公里左右,只不过仅有五颗次恒星,而且都非常小,跟太阳差不多,在坍塌之后无法形成黑洞,因此就算次恒星遭到攻击,对主恒星的影响也非常小。
阿利与楚天疆首先来到这里,对主恒星进行了改造。
主要就是去除掉主恒星内部的物质,只留下外壳,同时用星核源泉释放出的星核,在外壳内壁形成一个坚固的承力结构,并且用星核转换的能量,让主恒星外壳里的轻元素持续进行热核反应。此外,还得通过富积的星核,导致恒星周围的空间轻度扭曲,产生与重力场相似的现象。
这样一来,从外面根本看不出主恒星的变化。
当然,阿利没有让这颗主恒星产生智慧。
事实上,在改造这颗主恒星的时候,阿利就发现,仅仅把星核源泉拼凑起来,无法产生智慧。
也就是说,恒星智慧体的关键不是星核源泉。
按照阿利的分析,要让这颗主恒星产生智慧,关键是对星核的控制,即让星核源泉释放出来的星核按照某种规律运动。星核在运动的时候会产生信息,并且交换信息,而这些信息就是智慧的基础。
对主恒星完成改造之后,阿利就开启空间桥梁,把一百万名人类超级战士接了过来。
剩下的,也就只有耐心等待了。
阿利与楚天疆都知道,亚莫拉人在袭击了边缘恒星系,取得了一些战果之后,肯定会袭击阿库拉人的主要恒星系。在人类与阿库拉人的超级战士发起反击,开始袭击亚莫拉人的边缘恒星系之后,亚莫拉人更会扩大袭击范围。在阿库拉人的一百多个主要恒星系中,这个主要恒星系迟早会受到攻击。
其实,这个主要恒星系首先遭到攻击的概率非常大。
关键就是,这个主要恒星系里,除了有一颗庞大的主恒星,其他星体都不多,在此定居的阿库拉人不到十万亿。更重要的是,这些阿库拉人大部分集中在几颗星体还是,很容易被超级战士消灭掉。
如果亚莫拉人仍然打算采取打了就跑的战术,就会选择这种较为简单的主要恒星系。
阿利与楚天疆的判断很准确,运气也很不错。亚莫拉人扩大袭击规模之后,选中的第一批主要恒星系中就有这一个,而且出动了一万名超级战士。等到亚莫拉超级战士全部到达,而且开始袭击有阿库拉人定居的星体之后,阿利与楚天疆才让人类超级战士出动。虽然只有两万名人类超级战士参战,但是依然迅速取得了战场主动权,把一万名亚莫拉超级战士逼入了绝境。
第二百三十二章机会
按照楚天疆的部署,两万名人类超级战士在掌握了主动权,把一万名亚莫拉超级战士逼入绝境之后,却没有立即将其赶尽杀绝。
对智慧文明战争来说,通信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
如果在同一个创造者创造的恒星系里战斗,这个问题还不算突出,因为可以通过亚空间桥梁投递兵力,而亚空间桥梁对时空不会产生影响,即同一个创造者创造的恒星系都处在同一条时空线上。问题是,如果战斗发生在其他创造者创造的恒星系里,因为时空线存在微小差异,通信就成了大麻烦。关键就是,无法通过空间桥梁,把基本能量粒子通信设备运送到另外一个地点去,因为只要进入空间桥梁,基本能量粒子的状态就会被改变,等于通信设备将彻底瘫痪。
这不仅仅是人类面对的问题,也是其他所有智慧文明面对的问题。
虽然楚天疆他们找到了一个解决办法,但是并不可靠,或者说意义不大,即基础意识只能用来传递非常有限的信息,无法达到通信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并非所有智慧文明的创造者都愿意使用这个办法。关键就是,用基础意识进行联系,首先得让创造者分出一部分基础意识,而且储存在某一个个体身上。对其他创造者来说,把一部分基础意识交给一个三维宇宙空间里的智慧生命,简直是不可想像的事情。至于交给其他创造者,那就更加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通信不便,对智慧文明战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最为突出的就是,所有作战行动都得遵照计划,而且在制订计划的时候,就得考虑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