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终极战争(闪烁)-第3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空间桥梁是只是一条通道,通过能力肯定非常有限。”楚天疆稍微停顿了一下,又说道,“我们暂且假设,阿卡迪亚文明的战士与我们的普通战士相当,拥有九级复合星核,而且瓦伦丁的能力比现在的阿利稍微强一点,能够开启一条更大的空间桥梁,让更多的战士同时通过。”
“还需要做一个假设,即瓦伦丁打算动用多少阿卡迪亚战士。”阿利说了一句。
“这个不用假设,可以推测出来。”张小刚笑了笑,说道,“在查轮特战争结束时,我们有十支军团,这是已经公开的秘密。如果我们动用五支军团攻打阿卡迪亚文明的母星系,而且提前发起攻击,那么瓦伦丁会理所当然的认为,我们只留下了五个军团。按照常理,我们会分出一部分战士去守卫其他恒星系与殖民地,留在母星系的不会太多。即便瓦伦丁认为我们把五个军团全都留在了第二家园,他也只需要动用两倍于此的兵力,就有足够的把握在较短的时间内摧毁我们的母星系。”
“十万?”
张小刚点了点头,说道:“到时候,迎接他们的将是十五万人类战士。”
“也就是说,如果我跟楚天疆能够制服或者干掉瓦伦丁,其他的都没问题?”
“关键就是老楚说的,我们必须知道空间桥梁的出口开在哪,不然我们不可能把十五万战士集中部署到一个地方。”
阿利点了点头,表示明白张小刚的意思。
“当然,空间桥梁就是一座桥,通过空间桥梁发起攻击,就如同度过一条河,去攻击河对面的敌人。如果我们能在阿卡迪亚大军通过空间桥梁的时候发起攻击,根本用不了十五万战士,也许五万就够了。”
“只需要五万?”
“老张说得没错,只要把握好时机,五万就足够了。”
阿利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说道:“照你们这么说,这场战斗的胜算很大。”
“能不能打赢,关键就看瓦伦丁会不会上当,能不能找到空间桥梁的出口,能否及时组织起反击力量。我会把十五个军团分成三个部分,分别部署在主恒星与次恒星附近,以及两颗恒星之间的区域。只要瓦伦丁的目的是彻底摧毁人类文明的母星系,那么阿卡迪亚的入侵大军出现在这三个地点的可能性最大。”
“既然如此,我们立即开始,我跟楚天疆马上去阿卡迪亚文明的恒星系。”
张小刚点了点头,说道:“现在,我们还没有散布消息,即便瓦伦丁在阿卡迪亚文明的某个恒星系里,他也不会有太多防范。在到达之后,不要马上行动。我会让伊斯卡在首星散布消息,让那几个已经答应跟我们结盟的智慧文明的代表也帮着散布消息,让瓦伦丁认为人类文明马上就会发动下一场战争,而且选择的是一个比查轮特更加强大的智慧文明。只要他认为阿卡迪亚文明受到了威胁,就会立即调遣军团,进行防御部署,并且把用于攻打人类文明的军团集中到一起。”
“老张,这些事就交给我吧,我知道该怎么处理。”
“我不是担心你们,只是在提醒你们。还有,不要只盯着那些偏远的恒星系,更应该重视阿卡迪亚文明的母星系。”
“为什么?”阿利问了一句。
“阿卡迪亚文明已经迈上了扩张的道路,大部分军事力量用在了对外战争上。在收到消息之后,瓦伦丁能够调集的兵力肯定非常有限。在确认人类文明将发起攻击之前,他不会贸然分散有限的兵力。这样一来,他会把手里的兵力集中部署在母星系里面。等到其他军团撤回到母星系之后,他才会重新部署。如果我们在此之前发起了攻击,瓦伦丁就会直接率领军团攻打第二家园。也就是说,他将直接从母星系出发,而不是去另外一个恒星系,也没有这个必要。”
阿利点了点头,表示明白张小刚的意思。
“当然,还得提醒你们。即便战争已经爆发,在找到瓦伦丁之前,你们得隐藏好,千万不要受战争影响。不管发生什么事情,你们都要记住,目标是瓦伦丁,只有干掉他,才能够改变战争进程。如果让瓦伦丁带着军团发起反击,你们又没能及时赶回来,那么第二家园肯定会被彻底摧毁。”
楚天疆笑了笑,说道:“老张,我知道轻重。”
“我只是在提醒你们,怕你到时候意气用事。”
楚天疆暗自叹了口气,他当然明白张小刚的意思。
攻打阿卡迪亚文明母星系的行动由张小刚直接指挥,而且前期的战斗肯定非常艰难,也就有可能发生预料之外的事情,比如张小刚在战斗中阵亡。以楚天疆的性格,他未必能够在这个时候分清轻重。
“好了,该说的,我都说了,你们出发吧。”
“老张……”
“怎么,你觉得这是永别吗?”
楚天疆长出了口气,说道:“别说这么不吉利的话。如果遇到大麻烦,你得躲起来,用好那些子空间。阿卡迪亚人未必能够找到子空间的入口。在对付了瓦伦丁之后,我会尽快赶来帮你们。”
“放心吧,我两次死而复生,想死都难,对吧?”
楚天疆知道,说得再多也没有意义了。
离开这颗有数万亿人、已经被改得面目全非的行星之后,阿利带着楚天疆朝着背向主恒星的方向飞去。
两人没有交流,该说的前面就说了。
显然,两人的心情都有点沉重。
虽然查轮特战争,把智慧文明战争的残酷性彻头彻尾的展现了出来,特别是那些宁死不降的查轮特人所做的疯狂举动,但是总体来讲,查轮特战争算不上严峻,至少人类文明从始至终都掌握着主动权。更重要的是,作为战争的策划者、组织者与发起者,张小刚一直对胜利充满了信心。相比之下,这场即将开始的战争却没有那么大的胜算。别说是楚天疆与阿利,即便是张小刚,也对打赢这场战争,打败更加强大的阿卡迪亚文明没有绝对把握。
第一百一十三章阿卡迪亚人
阿卡迪亚文明的母星系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双子星系,即在这个恒星系中,有两颗质量相差不大的恒星!
有两颗、甚至数颗恒星的恒星系并不少,在银河系中心附近,某些恒星系里甚至有十多颗恒星,但是这些恒星系中,大多有一颗主恒星,次恒星的质量远远低于主恒星,实质上成了主恒星的行星。
在阿卡迪亚星系里,两颗恒星的质量非常接近,小的那颗大约是大的那颗的八成。
因为两颗恒星都有很强的引力场,又相互围绕着对方旋转,所以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双子恒星系。
阿卡迪亚人为这两颗恒星取了两个很优雅的名字,即“阿布加迪”与“扎伊克斯”。在阿卡迪亚语中,分别是“神父”与“神母”的意思。在阿卡迪亚人心里,这两颗恒星就是至高无上的神灵。
在这个恒星系中,有三十八颗行星,其中十七颗围绕着阿布加迪运转,十五颗围绕着扎伊克斯运转,另外六颗则是围绕着两颗恒星运转。最特殊的就是这六颗恒星,其中五颗恒星在大椭圆轨道上运转,既两颗恒星就是其轨道的两个焦点。剩下的一颗,在一个“8”字型轨道上。
阿卡迪亚文明的母星,就是这颗轨道最为特殊的行星。
显然,阿卡迪亚人不应该感谢他们的神父与神母,应该感谢的是瓦伦丁,即这个恒星系的创造者。
阿布加迪与扎伊克斯的距离不近也不远,各自的生命带在中间区域重叠,由此形成了一个“8”字型的生命带,而阿卡迪亚母星的运行轨道,恰好就在这条生命带内,使其产生了极为独特的生态环境。
按照地球上的时间,阿卡迪亚母星的公转周期在二十年左右。
在这二十年中,阿卡迪亚母星有七年在阿布加迪的轨道上,有接近六年在扎伊克斯的轨道上,另外七年多在两颗恒星中间区域。如果从生态环境来讲,在两颗恒星中间区域的这七年是最为理想的,因为在分成两个三年半的周期内,每次都有大约三年,阿卡迪亚母星的每一个角落都能享受到阳光照射。
如此独特的环境,造就了极为独特的阿卡迪亚人。
绝大部分智慧文明在自然进化阶段就战胜了自然环境,进化出强大的繁衍能力,繁衍后代不再受到环境与季节影响。比如人类,就能在全年的任何一个季节里繁衍后代,而不是在某个特定的季节里。
阿卡迪亚人却不是这样。
在阿卡迪亚人的一年里,总共有八个季节,只有在两个“光明季”,也就是阿卡迪亚母星进入两颗恒星中间区域,所有地方都享受到了阳光照射的时候,才会繁衍后代,而且集中在光明季到来的那一天繁衍后代。虽然阿卡迪亚人是胎生生物,但是孕育周期很短,只相当于人类的一半。新身的阿卡迪亚人会尽量利用光明季里剩下的时间迅速成长。在接下来的三个季节里,特别是在“黑暗季”,也就是阿卡迪亚母星运行到某一颗恒星外侧,完全看不到另外一颗恒星的时候,阿卡迪亚人的幼年个体的成长速度将放缓,甚至完全停止。当下一个光明季到来,幼年阿卡迪亚人就进入了少年期,再次开始迅速成长,并且在光明季结束之前发育成熟。再次经过三个季节,等到第二年的第一个光明季到达的时候,这些新生的阿卡迪亚人已经能够繁衍后代了。
因为两个光明季是相互交错的,所以阿卡迪亚人每隔十年就会繁衍一批后代。
这些,还不是最独特的地方。
在一年中两个光明季里诞生的阿卡迪亚人,最大的区别不是形态,而是性别!
当阿卡迪亚母星从阿布加迪的轨道进入恒星中间区域时,也就是阿卡迪亚年中的第一个光明季到来时,繁衍的阿卡迪亚人全是雄性。相对的,阿卡迪亚母星从扎伊克斯的轨道进入恒星中间区域,也就是第二个光明季到来时,繁衍的阿卡迪亚人全是雌性。正是如此,阿卡迪亚人才给两颗恒星取了那样的名字。
除了奇特的繁衍方式,阿卡迪亚人本身就很奇怪。
如果一定要在人类文明的认知范围之内给阿卡迪亚人找一个合适的形象,那就肯定是小说故事里的精灵。
当然,阿卡迪亚人与人类虚构出来的精灵有很大的区别。
即便在整个银河系里,阿卡迪亚人也是一种极为独特的智慧生物。
要知道,包括人类在内,几乎所有智慧生物都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因为只有动物才能产生复杂的社会关系,具有适应环境变化、并且在变化的环境中迅速进化的能力,也才有可能产生智慧。
当然,也不是没有由植物进化而来的智慧生物,只不个需要极为特殊的环境。
阿卡迪亚人既不是动物,也不是植物,而是一种在动物与植物之间的生物,拥有两者的特点。
阿卡迪亚人的祖先是一种寄生类生物。为了适应变化剧烈的环境,这种原本依附在植物上的生物进化出了运动器官,也就能够在环境发生变化、或者寄主死亡之后,去别的地方寻找新的寄主。在阿卡迪亚母星上,这种独特的生存技巧变得越来越重要,而且运动能力强的个体往往能够获得更多的繁衍机会。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阿卡迪亚人的祖先最终演变成了动物。这么说并不完全准确,因为阿卡迪亚人的祖先并不是动物,而且保留了很多植物的特点。比如,身体里含有可以通过光合作用产生营养物质的色素细胞,也就能够在极端环境下生存下来。
当然,阿卡迪亚人完全继承了其祖先的这些优点。
在进化出智慧之后,阿卡迪亚人保留了很多原来的生活习性,比如居住在森林里面,跟很多植物共存。虽然阿卡迪亚人不再是寄生生物,但是其所需的大部分营养物质,依然来自植物。
也正是如此,才能把阿卡迪亚人与人类文明虚构出来的精灵联系到一起。
当然,造成这一切的,仍然是复杂的环境。
从某种意义上讲,阿卡迪亚人身上的所有特点,都与环境,特别是由两颗恒星构成的双子星系,以及阿卡迪亚母星独特的公转轨道有关。严格说来,这两颗恒星对阿卡迪亚人造成的影响最大。
在自然进化阶段,阿卡迪亚人就具备了某些其他智慧文明在自我进化阶段才具有的能力。
比如,阿卡迪亚人的主要交流方式不是语言,而是心灵感应,也就是意识交流。
虽然为了便于交流,阿卡迪亚人也有语言,而且是共同语言,但是在自然进化阶段的很长一段时期内,阿卡迪亚人都没有文字。意识交流,更多的是图像与声音信息的交换,只有在涉及到个体思想的时候需要使用到语言,而且往往只是一些抽象思维,如果是对事件与事物的描述,则以图像与声音信息为主。也正是如此,阿卡迪亚人在文明初期,文字的意义不是很大。只到自然进化阶段后期,随着需要记录下来的信息增加,任何一个阿卡迪亚人都不可能单独保存这么多的信息之后,才出现了文字。在当时,文字的主要作用不是用来进行交流,而是记录历史。
阿卡迪亚人如此早的获得了意识交流能力,正是两颗恒星的功劳。
这就是,在两颗恒星的中间区域,各种辐射在叠加之后大幅度增强,对阿卡迪亚母星上的生物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个影响,使得阿卡迪亚人的祖先能够脱离大地,也使得阿卡迪亚人进化出了智慧,还让阿卡迪亚人的意识器官,也就是与人类大脑类似的思维器官变得极为发达。
没有如此复杂的环境,阿卡迪亚人绝对不可能拥有如此多的特点。
只是,在自我进化阶段,阿卡迪亚人的科学技术并不发达,更多的是依赖自身能力的提高来增强生存能力。
所幸的是,瓦伦丁是第二批降维者,很早就来到了阿卡迪亚星系。
在他的引导下,阿卡迪亚人迅速进入了自我进化阶段,实现了质能化,也发展出了强大的科技文明。
事实上,在瓦伦丁到来之前,阿卡迪亚人根本没有迈出母星。
进入自然进化阶段之后,阿卡迪亚人才发现了“神父”与“神母”的真实面貌,并且对阿卡迪亚星系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开始去探索与开发恒星系里的其他星体,迈向了其他的恒星系。
当然,当时还是微宇宙。
如果没有瓦伦丁,阿卡迪亚人也许还是森林里的精灵呢。瓦伦丁选择阿卡迪亚人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在他来到三维宇宙空间的时候,由他创造的恒星系里诞生了很多智慧文明,他没有选择其他智慧文明作为载体,而是选择了科技并不发达的阿卡迪亚人。这个选择,与阿卡迪亚人的特殊性有很大关系。
第一百一十四章得天独厚
做为第二批降维的家族成员,虽然瓦伦丁在家族里的地位很低,但是前几次降维有很浓烈的实验意味,所以他得到了足够多的资源,创造了足够多的微宇宙,而这些微宇宙里又进化出了足够多的智慧文明。
与阿利相比,瓦伦丁确实有很大的优势。
关键就是,他创造这些微宇宙的时间更早,来到三维宇宙空间里的时间也更早,因此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做出选择,并且对选中的智慧文明加以引导,使其能够在三维大宇宙中成为强大的智慧文明。
更重要的是,瓦伦丁有更多的选择。
在他来到三维宇宙空间之前,由他创造的微宇宙里,已经诞生了十多个智慧文明,而且这些智慧文明都处在自然进化阶段,不但没有掌握前往其他微宇宙的技术,即便是对母星系的探索与开发也非常有限。其中的一些智慧文明甚至连遭到入侵之前的人类都比不上,处在非常原始的阶段。
瓦伦丁没有选择其他智慧文明,而是选择了阿卡迪亚人,绝对不是没有道理。
首先,阿卡迪亚人极为崇拜无法理解的自然现象,并且由此虚构出了很多根本不存在的神话人物,比如把两颗恒星当成了神父与神母。这种极端的自然崇拜,让阿卡迪亚人很容易接受强大的外来智慧生命。瓦伦丁到来的时候,就扮演了“神子”的角色,并且得到了阿卡迪亚人的膜拜。
其次,阿卡迪亚人比较温和。与自然环境的高度融合,加上对自然环境的高度依赖,阿卡迪亚人不但非常重视保护自然环境,而且在生态圈里几乎没有敌人。更重要的是,阿卡迪亚人具有植物的特征,即便没有食物,也能够通过光合作用获得养分,在极为恶劣的环境下生存下来。这样的生存方式,让阿卡迪亚人变得较为温和,对其他生物没有敌意,也不存在激烈的生存竞争。至于在阿卡迪亚人内部,矛盾也不是很明显,更没有为资源爆发过内部战争。
最后,阿卡迪亚人的个体数量非常多。
虽然阿卡迪亚母星不是很大,表面积相当于地球的两倍,在所有智慧文明的母星中只算得上是较小的一个,但是阿卡迪亚人的特殊生存方式,让他们对生存空间的需求远远低于其他智慧文明。即便在极端环境之下,阿卡迪亚人也能生存,而且只需要阳光、空气与水,他们就能获得生存所需的必要养分。跟人类文明相比,阿卡迪亚人对生存空间的需求降低了十分之九,而且对生存资源几乎没有需求。此外,阿卡迪亚人的寿命都很长,自然进化阶段的寿命就是人类的十倍峄上。结果就是,在并不是很大的阿卡迪亚母星上,总共有五千亿阿卡迪亚人。
与之相比,在瓦伦丁创造的其他微宇宙里的智慧文明,个体数量都要少得多。
要知道,对任何一个创造者来说,所创造的智慧文明的个体数量都是其做出选择时的第一要素。
虽然在自然进化阶段,阿卡迪亚人的智慧级别并不高,而且智力也不是很高,但是这些问题在进入自我进化阶段之后都能得到解决。对于质能化生命来说,智力与身体构造已经没有直接关系。
相对而言,一个较为低下的智慧物种,反而更有可能在自我进化阶段实现大爆发。
阿卡迪亚人就是最好的证明。
在进入自我进化阶段之后,阿卡迪亚人的科技发展速度,超过了包括人类在内的几乎所有智慧文明。
虽然这有瓦伦丁的功劳,但是阿卡迪亚人的特点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对母星系的探索与开发,最能说明这一点。
瓦伦丁到来之前,阿卡迪亚人根本就不清楚母星系的情况,甚至认为两颗恒星是创造了他们的神父与神母。当时,阿卡迪亚人还给能够用肉眼看到的其他星体取了名字,而且都与神父、神母有关,即这些星体是神父与神母的子女。在此基础上,阿卡迪亚人编造了很多神话故事。
对母星系有了全新的认识之后,阿卡迪亚人的足迹越迈越远。
当然,阿卡迪亚星系里,也有足够多的星体可供开发。
在另外三十七颗行星中,除了二十二颗气态巨行星不适合阿卡迪亚人居住,五颗固态行星的轨道半径过于巨大之外,另外十颗固态行星都在生命带内,只不过,只有一颗行星上有水,而且只存在于两极地区,还是固态水,其他九颗行星上都没有可以产生生命的环境,也就没有诞生生命。
阿卡迪亚人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改造这十颗行星。
对于进入自我进化阶段,实现了质能化,掌握了先进科学技术的智慧文明来说,改造行星不是什么难事。
事实上,所有智慧文明都在改造自己恒星系里的行星。
不管怎么说,对任何一种智慧文明来说,最理想的生存环境都应该有着与其诞生的母星相似的环境。因为几乎所有智慧文明都是在固态行星或者是巨行星的卫星上诞生的,所以大部分智慧文明都把改造行星当成拓展生存空间的主要方式,而且改造后的行星,也是最为理想的家园。
阿卡迪亚人也不例外。
在降维结束之前,阿卡迪亚人就改造了这十颗行星,使其成为新的家园。
虽然这十颗行星的环境都比不上阿卡迪亚母星,主要是其轨道没有那么特殊,全年获得的光照没有那么充足,而阿卡迪亚人对光照条件的要求极为苛刻,也非常喜欢充满强烈阳光的世界,但是对于已经实现了质能化的阿卡迪亚人来说,他们需要的只是熟悉的环境,而不是环境本身。
当然,阿卡迪亚人的本性没有改变。
在改造这十颗行星的同时,阿卡迪亚人的种群规模迅速扩大。到改造完成时,阿卡迪亚星系里的个体数量已经突破了五万亿。因为质能化降低了对生存环境的要求,所以阿卡迪亚人的个体数量几乎不受限制的扩张。到这个时候,阿卡迪亚星系里的个体数量已经超过了二十万亿。
如果以个体数量为准,阿卡迪亚星系绝对是这一区域里最庞大的恒星系之一。
阿卡迪亚人的个体数量能够迅速膨胀,与阿卡迪亚星系里的丰富资源有很大关系。
二十二颗巨行星就是阿卡迪亚人最为宝贵的财富。
这二十二颗巨行星中,只有三颗的质量小于木星,而且都比土星大,只是比木星略微小一点,另外十九颗的质量均超过了木星,最大的一颗,相当于木星的五十余倍,几乎接近形成恒星所需的最低质量了。如果以巨行星所蕴涵的资源为准,阿卡迪亚星系相当于太阳系的三百倍!
对任何一个进入自我进化阶段的智慧文明来说,这都是一笔无比宝贵的财富。
要知道,质能体主要就来自巨行星,即把巨行星上的物质转化为能量,再把这些能量转化为质能体。
虽然恒星蕴涵了更多的能量,但是恒星决定着整个恒星系的命运,所以没有哪个智慧文明会愚蠢到去开发母星系的恒星。在确保母星系基本稳定的情况下,最具有开发价值的就是巨行星。
从这个层面来看,太阳系里的人类文明不但弱小,还非常贫困。
瓦伦丁赐予阿卡迪亚人的,不仅仅是这个巨大、富饶与独特的恒星系,还有由他创造的另外数十个恒星系。
这些恒星系都极为庞大,也极为富饶,只是没有阿卡迪亚星系那么独特。
比如,有一个恒星系里拥有六颗恒星,主恒星的质量相当于太阳的一千倍,而五颗次恒星与太阳相差不大。主恒星还拥有五十多颗巨行星与十多颗固态行星,而每个次恒星都有十个以上的次行星。如果以主恒星最外面的行星轨道半径为准,恒星系的半径为一光年。其拥有的资源,相当于十个阿卡迪亚星系,也就是三千个太阳系。如果把次恒星也算上,那就更加惊人了。
对阿卡迪亚人来说,这些恒星系依然是极为宝贵的财富。
在降维结束前,阿卡迪亚人就控制了这些恒星系,消灭了那些同样由瓦伦丁创造的智慧文明。
到现在,阿卡迪亚人的种群规模已经超过三百万亿。
如果以个体数量为准,阿卡迪亚人超过了三百光年半径范围之内,其他所有智慧文明的总和。
要知道,人类的种群规模还不到十五万亿呢,仅相当于阿卡迪亚人的二十分之一。
显然,这是一个极为庞大的文明。
更重要的是,阿卡迪亚人已经迈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以三百万亿个体为基础,其战争实力极为恐怖。
可以说,只要解决了空间障碍,阿卡迪亚人可以同时攻打附近所有智慧文明。事实上,阿卡迪亚人也是这一区域内,扩张速度最快的智慧文明。人类只消灭了两个智慧文明,而阿卡迪亚人已经干掉了十多个智慧文明!
第一百一十五章馈赠
阿利把空间桥梁的出口开在了阿卡迪亚星系的边缘,离阿卡迪亚母星很远,而且附近没有其他星体。
即便以光速飞行,也需要几个月才能到达阿卡迪亚母星。
时间不是问题,张小刚还需要让伊斯卡在首星散布消息,不会急着发动战争,至少也得等到几个月之后。
没过多久,楚天疆与阿利就来到了一颗巨行星附近。
这颗巨行星属于阿布加迪,在最外面,是一颗质量相当于木星二十倍的气态行星。在巨行星的轨道上,有阿卡迪亚人建立的资源开采基地。不是很大,从远处看,像一个堆满了食物的餐碟。
楚天疆注意到,阿卡迪亚人没有宇航交通工具。
仔细一想,楚天疆也就明白了过来。
在进入自我进化阶段之前,阿卡迪亚人还没有进入宇航时代,甚至不知道母星之外的世界是个什么样子,把母星当成了围绕神父与神母运转的儿子。与当初的人类一样,觉得自己是宇宙里独一无二的存在。进入自我进化阶段之后,阿卡迪亚人迅速实现了质能化,具备了自行飞出母星,而且对生存环境不再有严格要求,即便暴露在大气层外也死不了,也就没有必要开发宇航交通工具。对于在自然进化阶段与自然环境高度融合的阿卡迪亚人来说,也许根本就没有交通工具的概念。在自然进化阶段,他们的主要交通工具,也就是那些驯服了的动物。
在经过这颗巨行星的时候,楚天疆与阿利遇到了第一个阿卡迪亚人。
当然,这个阿卡迪亚人没有发现他们。
从身体形态上来看,阿卡迪亚人与人类非常相似,准确的说是与人类虚构出来的那些精灵非常相似。与人类不一样的是,阿卡迪亚人有一条很长的尾巴,而且尾巴末端有一缕很长的毛发。
显然,那不是毛发,而是如同人身上的阑尾,自然进化的遗留物。
这条尾巴,其实也是阿卡迪亚人从祖先那传承下来的东西。说得更直接一些,这条尾巴是植物生命状态下的根须。
在自然进化阶段,这条尾巴对阿卡迪亚人有很重要的意义。这就是,在必要的时候,能够用这条尾巴直接吸取土壤里的水分与各种矿物,再输送到身体表面,与皮肤里的色素细胞从空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生成维持声明所必须的养分,让阿卡迪亚人能在恶劣环境下生存下来。虽然在这种状态下,阿卡迪亚人将丧失活动能力,智力也会降低,身体的各项机能都会大幅度萎缩,但是这能让阿卡迪亚人在不进食的情况下存活下来,等待环境改善。在黑暗季里,很多阿卡迪亚人就依靠这种方式,应对光照减弱、气温降低与降雨减少等环境变化。
当然,这只是自然进化阶段的阿卡迪亚人。
在进入自我进化阶段之后,阿卡迪亚人保留了很多身体特征,如同人类仍然保留着毛发这种已经没有多少价值,只具有美观效果的器官组织一样,阿卡迪亚人也保留了那条已经没有用途的尾巴。
或许,在阿卡迪亚人看来,尾巴就是美的象征吧。
有了这些了解,楚天疆与阿利没花多少功夫,就转变成了阿卡迪亚人的形态,只没有明显的性别特征。
虽然阿卡迪亚人有性别,但是在进入自我进化阶段之后,未必会保留性别特征。
人类就没有保留性别特征,越来越多的人趋于中性化。
当然,楚天疆与阿利都收起了星核,换上了由质能体构成的身躯。
绝大部分阿卡迪亚人拥有的只是质能体身躯,只有少数,也就是战士,才拥有由星核构成的身躯。
“他身上有一个子空间,而且非常大。”
楚天疆点了点头,表示明白阿利的意思。他也察觉到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