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儒道苍穹-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都同意了,我能有什么问题?”李纲反问他:“反正钱又不是我出!”

  众人尽皆大笑。

  “既然这样,那就进入下一个环节吧。”宋别径笑道。

  事到如今,有简青书那一副绝对打底,琵琶亭文会扬名天下乃是必然之事,作为一县主官,宋别径这兴盛文华的名望和大力支持的功劳无论如何也是少不了的,故而十分高兴。

  “这个环节是作诗,不过题目还需要大家来出。”李纲道:“老夫的意见是,任何题目都可以,不过尽量不要脱离今日文会的主题和周边的环境,不知道各位有没有什么好的想法?”

  “刚才对联之中,大家有提到江、风、柳、山、雨、舟,正好说出了今日周边景色和环境的特征,我看不如就以这几个词命题作诗如何?”悟庸子冯庸道,这老先生几乎不开口,但只要一开口,就绝对不会是废话。

  “我觉得可以。”浔阳笑笑生郑无谓表示支持:“不过既然是琵琶亭文会,便应该加上一个亭子的‘亭’字,另外寒冬已过、早春降至,琵琶亭周边的小草都开始发芽了,不妨再加上一个‘草’字。”

  “有道理。”执中先生黄贯中道:“老夫赞同。”

  “我看也可行。”宋别径道:“以前的文会,大多都是以一个或两个字词为题,最多也不过就是三个字、四个字,这次咱们以八字为题,也算有趣。”

  “行,”李纲提高声音宣布道:“那我们就以江、风、柳、山、雨、舟、亭、草八个字为题作诗,以一炷香时间为限,各自作诗并誊抄于纸上,大家全部写出来之后,再一一品评,最后再评选出优胜者给予奖励,若是一炷香之内未完成者,就算落等,如何?”

  “可以。”

  “可以。”

  “赞同。”

  “赞同。”

  “如此甚好!”

  “那就这样。”李纲提笔,将江、风、柳、山、雨、舟、亭、草八个字写出来,贴到琵琶亭一根柱子上以作提醒,并让一个歌姬点起一炷燃香,作为计时依据,便宣布开始。

  这一轮作诗,才是琵琶亭文会的重头内容,就连李纲、宋别径都很是重视,大家都或眉头紧锁、或低头俯首,纷纷陷入了沉思。

  舞姬轻柔的舞蹈停了,歌姬的低低的歌声停了,那些若有若无的管弦乐器之声也停了,除了琵琶亭外淅淅沥沥的雨丝,场面一时间变得安静无比。

  没过多久,宋别径说道:“我有了!”随后取过面前桌子上的纸和笔,认认真真的将自己的诗作记下。

  记完之后,他也不打扰别人,只是眯起眼睛闭目养神。

  不多时,浔阳笑笑生郑无谓也道:“我也有了!”然后像宋别径一样,取过纸笔将诗作记下。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简青书见他书写之时,他握着的毛笔好像被一层雾气包裹着,写在纸上的诗句好像还散发出了袅绕的白气,不过纸存在了几秒钟时间,那些白气就都散去了。

  简青书听见宋别径一声叹息,转过望去,只见他盯着浔阳笑笑生面前桌子上的那张纸,轻声道:“可惜!”

  正在此时,李纲也说道:“我也有了”……

  随后,顾玉清、执中先生黄贯中、四平老人谢长亭、悟庸子冯庸等人也都纷纷在纸上记下了自己的诗句。

  简青书发现,顾玉清在书写之时,也出现了和浔阳笑笑生郑无谓类似的情况,他纸张上的雾气停留时间甚至比郑无谓要长许多,不过最后也还是散去了。

  在那些白气散去的时候,宋别径、郑无谓、李纲,包括顾玉清自己,也都深深地叹了口气,简青书越看越是奇怪,不过看大家都很安静,他也不好问李纲或者宋别径。

  没等一炷香燃尽,所有的人都写下了自己诗篇,这五六十人都是浔阳县排得上号的儒士,命题作诗,无非就是质量好一点差一点的区别,要是在限定时间内作不出来,那可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了!

  李纲让一个歌姬按完成顺序将所有人的诗作收了上来,并让一个身形高挑声音清亮的歌姬朗诵出来,供大家品评。

  第一首是县令宋别径的作品,叫做《绝句》。

  只听那歌姬朗诵道:“琵琶亭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亭东;沾衣欲湿早春雨,吹面不寒江畔风。”

  “好!”那歌姬刚刚朗诵完毕,就有人赞道:“宋大人这诗,短篷、杖藜既将自己的形象写得跃然纸上,又侧面写出了早春人们出行的特点,尤其是‘沾衣欲湿早春雨,吹面不寒江畔风’一句,更是少见的佳句。”

  众人一看,可不是,宋别径一副渔翁的打扮,蓑衣这会儿都还没有脱下来,确实挺像他诗中所写的形象。

  不过对于他的诗,也不都是称赞的,有个穿着玄色长袍的老者就表示了不同意见,而且这个意见也得到了许多人的赞同:“宋大人这诗精气神全在后两句,不过这两句并不是特别工整,总有意犹未尽的感觉,而且稍显直白,当不得题目绝句二字。”

  宋别径也不生气,点头道:“你说的不错,我落笔之时就已经感觉到了,不过也想不出更好的,就只能这样了!”

  这个时候,简青书又发现了这个世界的不同之处。

  若是在前世,谁又敢当众指出一县之尊不足的地方?谁又敢在这个时候出声附和?

  又有哪个一县之尊,在被人指责之时还会如此坦然接受?若不当场发怒,事后必然会给指出之人穿一双大大的小鞋。

  这个世界的人虽然也会圆滑,也会拍马屁,但终究还是有底线的,有底线的人便是可爱的,简青书想到。


第31章 群诗争辉


  第二首作品是浔阳笑笑生郑无谓的《早春寄语浔阳江》。

  浔阳春未归,细雨满琶亭;

  柳枝烂不收,散落如浮萍。

  风灭亭外千山绿,寒驻江边一叶舟。

  遥知舟中一壶酒,能忆天涯万里人。

  歌姬念诵之时,虽然语音清脆、声情并茂,但一股浓浓的萧索寂寞之意还是从诗文中透露出来,笼罩着全场。

  等歌姬朗诵完毕,宋别径率先点评道:“郑夫子作诗之时,本县便十分注意,此诗本来已经显露出一丝流风余韵之态,原本有希望成为驰名之诗,流传百年,可惜了。”说完不住摇头。

  另一人道:“此诗扣题、写景、写人、写情都极为传神,如我所料不差,应该能入此次文会甲等。”

  又有一人道:“郑夫子平常嘻嘻哈哈,文风多放荡不羁,竟然也能写出这样一首寒意凛凛的诗作,尤其是‘遥知舟中一壶酒,能忆天涯万里人’一句,将自己代入了舟中渔夫的角色,在细雨纷飞、西风冷冽的小舟之中,手执一壶残酒,想念万里之外的朋友,真的是让人感同身受,悲伤不能自己。想来郑夫子作诗之时,也是在想念万里之外的朋友吧!”

  不过李纲除了点评,还提出了修改意见:“老夫觉得,‘风灭亭外千山绿,寒驻江边一叶舟’一句,虽然写出了现在万物凋零的景象,但未免太过肃杀血腥。尤其是那一个‘灭’字,让人心生绝望,老夫之意,倒不如改成掩盖的‘掩’字更好!”

  “对,对,李夫子的意见说到我心里去了,这诗读起来心慌慌的,把这个字一改,就好多了!”有人对李纲的意见表示支持。

  “谢过李夫子。”浔阳笑笑生郑无谓对李纲一躬身,道:“这么一改,感觉确实好了不少!”

  “以文会友,本该如此,不必致谢。”李纲说道,不过并未躲开,还是受了郑无谓的全礼。

  第三首是东篱剑李纲先生的《春雨》。

  二月细丝轻复微,江风摇荡惹人衣。

  春雨本是有情物,浸润万物漫天飞。

  “好诗!”歌姬刚刚朗诵完,四平老人谢长亭便首先赞道:“李夫子的诗,把这二月份的雨丝描绘得如此传神,还将春雨过后、万物复苏的景象也写了出来,该浮一大白!”说完果真干了一杯酒。

  “春雨本是有情物一句最妙。不过好归好,整首诗在平仄、押韵方面都有所不足,要入文会前三甲,恐怕有些危险。”执中先生黄贯中点评道。

  第四首则是磊落青衫顾玉清的《咏柳》

  浔阳江边琵琶亭,丝竹汇聚莺语频;

  水畔二月犹萧索,翠柳开枝方是春。

  他这首诗一念完,竟然得到了众人的一致赞赏。

  “好诗好诗,不仅将琵琶亭文会的地点、时间写出,还将水、亭、枯柳、歌姬、舞女等融入其中,更难得的是写了这么多东西又不显得杂乱无章,就像是一副栩栩如生的画作一样,高,实在是高!”

  “古今写柳之诗,大多着眼于柳树的姿态,顾公子这首诗虽然叫做《咏柳》,但又没有哪一句是具体写柳的,妙,实在是妙!”

  “不错不错,翠柳开枝方是春,满含希望,意境深远,堪称神来之笔。”

  “我看这次文会,当以顾公子此诗为第一!”

  在一片赞赏声中,浔阳笑笑生郑无谓道:“顾公子,我看你写诗之时,流风余韵已然显现在纸上,这首诗只差一线便能成为驰名之诗,我实在是有些不明白,为何最终会功亏一篑?”

  他这一问,将顾玉清问得脸上一红,还未作答,宋别径就打岔道:“这个我倒是知道原因!”

  “哦,宋大人怎么会知道?”郑无谓很是奇怪。

  “你看看顾公子的诗稿就明白了!”宋别径道,吩咐歌姬将顾玉清的诗稿展示给大家。

  只看一眼,郑无谓就明白了。

  原来,顾玉清的诗稿之中,有两个字被圈了出来,又在边上重新写上了两个字,歌姬朗诵出来的,是修改后的诗文,这首诗的原文其实是“浔阳水边琵琶亭,丝竹汇聚莺语频;江畔二月犹萧索,翠柳开枝方是春。”

  “可惜,可惜。绝妙诗篇,讲究一气呵成,不作修改,顾公子调整了江、水两字,却失去了一首驰名当世的佳作。”郑无谓惋惜道:“不过认真看来,还是修改之前的版本,要好上那么一点点。”

  他这么一说,顾玉清脸色更红,心里更是后悔得要命。

  作品更够驰名当世,对于圣道士子来说,可是有莫大的好处。

  顾玉清落笔写诗的时候,诗稿显现出流风余韵之态,不过并不稳定,他当时心中一急,以为浔阳江是地名,自己写成“浔阳水边”可能不太妥当,急忙将“江”、“水”两个字又换了回去,没想到这一修改,流风余韵反而彻底消散了。

  唯一还能给他一些安慰的是,他是第四个完成诗作的人,后面的人他都注意观察了,应该没有谁的诗作能够超过他,这次文会魁首,他是拿定了。

  ……

  歌姬一首诗歌一首诗歌的朗诵,大家一首诗歌一首诗歌的点评,时间过去了很久,在李刚组织大家讨论完毕之后,终于评出了此次文会前十名的诗作。

  顾玉清的《咏柳》,毫无争议的排在了第一名,位居甲甲,脸上差点没笑开花,但还装模作样的紧紧崩着四处致谢。

  浔阳笑笑生郑无谓的《早春寄语浔阳江》排在第二名,位居甲乙;

  李纲先生的《春雨》以微弱优势排在第三名,位居甲丙。

  悟庸子冯庸则以一首《观远水》屈居第四,老先生一看冰荷玉露香无望,不住的摇头叹气,似乎冰荷玉露香对他极为重要。

  柳暗花明宋别径、执中先生黄贯中、四平老人谢长亭等的诗作也都排进了前十名,进入乙等,可以拿到纹银百两的安慰奖,也算没有白跑一趟。

  眼看天色已晚,细雨将停,众人催促李纲赶紧将奖品发放了各自回家。

  李纲正要将云水佩交给顾玉清,突然,四平老人谢长亭啊呦一声道:“等等,不对!”

  众人纷纷怒目而视,悟庸子冯庸道:“你这老东西,又有哪里不对了?”


第32章 五步作诗


  “不对,就是不对!”四平老人谢长亭道:“为什么没有简青书简小兄的诗作呢?”

  谢长亭这一问,所有人都怔住了。

  之前大家都忙着构思,然后忙着写诗,最后忙着评诗,谁都没顾得上注意简青书,这个时候谢长亭一提起,大家才突然想起来。

  是啊,为什么没有简青书的诗作呢?

  要知道,几个时辰之前,他以一个刚刚开窍的蒙童身份,在对联环节可是出尽风头,更写出众人都无法对出下联的“绝对”,怎么在这个环节却没见到他的诗作呢?

  众人朝李纲看去,李纲赶紧解释:“各位同道,青书今日就是来见识文会场面的,之前的对联也就罢了,这比诗环节怎么能够让他参与?”

  “我说李夫子,怎么就不能参与了?”谢长亭不耐道:“我还想看看他写的诗作呢!简小兄对联出色,作诗必然也有不凡之处,大家说是不是?”

  “对,对!”

  “着啊,谢先生说出了我的心思”

  “简小兄应该作诗一首,让大家也品评一番!”

  谢长亭一鼓动,底下就有许多人起哄,其中一部分人是真的想看看简青书在对联之外,是不是还能写出一手好诗,不过也有不少人士抱着看热闹的态度。

  尤其是那些诗作落等了的士子,反正看热闹不嫌事大、洗萝卜不怕泥多,如果简青书作诗不行,自己心理应该会好受很多,如果简青书作诗也像对联那样厉害,那就有热闹可看了!

  “我看还是不好,这会坏了文会的规矩,如果流传出去,别人会说老夫借筹办者的身份,偏袒弟子!”李纲推辞道。

  “坏了规矩?既然怕坏了规矩,刚才你就不该让他参与对对,到了这会又怕坏了规矩,难道规矩是你一个人定的,想坏的时候就坏,不想坏的时候就不坏?”谢长亭高声道:“别啰嗦了,天都快黑了!简小兄要真能作出一首好诗文,不仅能够再度增加文会名声,你这业师有大大的好处不是?”

  “是啊是啊,李夫子,你不会是担心简小兄作的诗文超过了你这先生,脸上无光吧?又或者简小兄不会作诗,你怕丢脸?”人群中有人起哄道。

  李纲有些为难,转身问宋别径、还有顾玉清和浔阳笑笑生郑无谓道:“宋大人、顾公子、郑夫子,你们觉得如何?”

  李纲之所以只问这三人,是因为宋别径有官方身份,必须要表示尊重。

  至于顾玉清和郑无谓,是因为李纲的诗作排名第三,而他们两人的诗作排名第一和第二,云水佩和冰荷玉露香在圣道士子眼中是很有价值的东西,简青书参加比诗,若不按照规矩评选排名,必然会被认为是轻视众人,若是按规矩评选排名,他诗作糟糕也就罢了,万一真写出一篇好诗文出来,会直接影响到顾玉清和郑无谓两人,因此他需要征求两人的意见。

  李纲自己的诗作就排名第三,第四至第十名想来也不会特别在乎那一百零银子,至于那些落等的,估计他们这个时候最希望的,就是简青书真的能够写出一篇好诗文。

  “你要是不让青书参与,恐怕今天这一关真过不去了!”宋别径幽默地表示了自己的态度,算是默许,其实他也真想看看简青书到底能不能再给文会带来一次惊喜。

  “我的心思和谢夫子是一样的,欢迎简小兄参与!”郑无谓也表示支持。

  “顾公子呢!”李纲问顾玉清。

  “我当然希望简世兄也能参加了,就怕简世兄刚刚启蒙开窍,写不出什么像样的诗作,反倒损坏了对联无双的名气,反倒不好。”顾玉清故作大方的道。

  顾玉清想得很清楚,众意不可违,如果坚持不让简青书参加,反而会让其他人觉得自己小气,看不起自己。

  而且简青书对联对得不错,不意味着写诗也写得好,否则刚才怎么会不参加、李纲也推三阻四的不愿意让他参加,既然这样,就让他也参与评比,到时候还可以以诗作为由,好好的羞辱简青书一番。

  想到这里,顾玉清笑道更加开心了!

  “既然这样,大家盛情难却,青书你也以江、风、柳、山、雨、舟、亭、草八字为题目,作诗一首吧,不过时间已经过去这么久,为了表示公平,你只能以半柱香时间为限,作不出来也不要勉强。”李纲吩咐简青书道,神色中全是鼓励之意。

  不过,简青书到底会不会写诗他也不知道,因此脸上难免就带上了一丝担心,至于半柱香的时限,则是他作为文会主办者不能不表达的姿态。

  按照简青书本来的意思,他是无论如何不会再参加这个什么作诗评比的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猪肥于群人必杀之”,他今天出的风头已经够大,就算再写出一首什么驰名之诗来,无非也就这样。

  但是,当他看到顾玉清那一副洋洋得意,又贱又可恶的样子,怒火忍不住就在胸中升腾起来。

  小白脸,你真的是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不掉泪,非要让我把你脸打肿,你才会高兴是吧?

  主意既定,简青书对李纲道:“先生,天就快黑了,我看就不要耽误半柱香这么长的时间了!五步,五步之内,学生作诗一首,让大家指点一下就行。”

  五步作诗?

  简青书这句话一出口,当下就把在场所有人都震住了,这小子的口气未免也太大了吧?

  “古有曹植曹子建七步成诗,简小兄若真能五步成诗,那圣道士林可真是再添一段佳话了!”悟庸子冯庸道。

  曹植曹子建,乃是三国时期有名的大才子,也是当时的士林代表人物,与其父曹操、其兄曹丕合称“三曹”,不仅受封征虏将军、东阿王,还写出了《白马篇》、《飞龙篇》等脍炙人口的文章,南北朝时期的大文豪谢灵运称赞他说“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这就是才高八斗的来源。

  据说有一年曹植在洛川观水,不仅悟出圣道技能惊鸿剑法、游龙身法,更写出传世之作、千古篇章《洛神赋》,一举进入半圣境界,是圣道最著名的人物之一。

  可以说,冯庸将他和曹植相提并论,无论他是否能够五步作诗,都算得上是极高的赞誉了!


第33章 驰名之作,流风余韵


  “哈哈哈,我就说简小兄不会让我失望的,果真如此。”四平老人谢长亭放声笑道。

  简青书微一沉吟,抬头道:“江、风、柳、山、雨、舟、亭、草八个字中,前七个字刚才各位先生已经写得不少,青书就取最后一个草字作诗,题目叫做《琵琶亭早春》。”

  众人一怔,这题目倒也平常,并没有什么出奇之处。

  简青书抬脚跨出第一步,念道:“江畔小雨润如酥……”

  “好!”众人赞道。

  开篇第一句已经显露出不凡,尤其是将雨比喻成酥油,这是很少见的写法,准确地捕捉到了浔阳江畔丝丝细雨的细滑润泽。

  青书跨出第二步,继续念道:“草色遥看近却无……”

  “妙!”这一次的声音更大。

  这第二句紧接着前一句,写琵琶亭外的小草沾染细雨后的景色。远看似有,近看却无,描画出了初春时刚刚发芽的小草所表现出来的朦胧景象。

  简青书接着跨出第三步。

  大家以为他会在此时诵出第三句,没想到他并没有开口,接着又走了一步,第四步。

  是不是文思不续,接不上来了?

  众人正想着,他却开口念出了第三句:“若到一年春好处……”脚步不停,嘴里也不停,继续念道:“绝胜烟柳满浔都!”

  念完,停步,不多不少,正好五步。

  “高!”众人惊叹,已经说不出什么来了,许多人摇头晃脑的反复朗诵着,沉醉在这首诗的意境之中。

  简青书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他只不过是把唐宋八大家中韩愈的一首《早春》根据现场环境稍作修改而已。

  就算是原作“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也不过是韩愈中等偏上的作品,在自己的脑海中,这样的诗篇要多少有多少,为什么这群老夫子会如此激动?

  不过他立即就释然了,圣痕大陆这个时代也就相当于前世的随末唐初,加上历史有了一些细微的变化,连“唐初四杰”存不存在、出生与否都还不知道,更不用说唐宋八大家了,《早春》虽然只是韩愈中等偏上的作品,但要是放在大唐之前,也算是了不得的佳作了。

  “老夫看简小兄这首《琵琶亭早春》,应该是这次文会的魁首,排名甲甲。”悟庸子冯庸率先发表意见。

  “我赞同!简小兄这首诗,前两句写景奇特、前所未有,后两句‘若到一年春好书,绝胜烟柳满浔都’更有一股傲视天下的霸气,我喜欢……”四平老人谢长亭表示支持,不过说到这里,却突然间意识到什么,一下子停住了嘴。

  江畔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若到一年春好书,绝胜烟柳满浔都。

  这首诗除了写得很好之外,原本也没有什么,但巧就巧在,不久之前,顾玉清顾公子刚刚写了一首《咏柳》,其中有两句是“水畔二月犹萧索,翠柳开枝方是春”。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二月份了,浔阳江畔还是孤寒冷清,只有等翠柳开支发芽了,才象征着春天正真到来,而简青书《琵琶亭早春》则说,“若到一年春好书,绝胜烟柳满浔都”,若果到了一年中春光最好的时候,这满地的绿草,一定能够胜过浔阳江的满城柳树。

  简青书甚至将柳树称之为“烟柳”,烟花柳巷,这么一来,贬损意味就更加明显了!

  谢长亭虽然没有继续说下去,但在场的人却全都明白了,一个个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顾玉清,在他们的眼中,这又是简青书再一次的报复。

  其实在简青书这首诗刚刚念完的时候,顾玉清就明白了,但是他并未作声,只希望谁也不会去注意两手诗之间的联系,没想到还是被谢长亭给说了出来。

  不过这个时候,再说什么都于事无补,在场这么多人,他也不能拿简青书怎么样,只好装作不明白大家眼神中的意思,强笑道:“简世兄这首诗虽然很好,但学生觉得还是比不上郑无谓郑夫子的《早春寄语浔阳江》,更不用学生的《咏柳》了,排甲甲、取魁首的说法,学生不敢苟同!”

  他有意把简青书的《琵琶亭早春》排在郑无谓《早春寄语浔阳江》之后,却又不提李纲的《春雨》,其实也有另一层意思,就是打李纲的脸面,让大家看看,一个刚刚开窍的学生都超过了自己的老师,他的老师居然还好意思站在这里!

  不过他也是枉做小人了,在场五六十人,也就县令宋别径听出了他的意思,微微一笑,其他人则根本没有联想到这一层。

  “顾公子这么说就不对了,简小兄这首诗好不好,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谢长亭道:“如果不是简小兄圣道境界太低,难以引动智慧气机,否则这首诗能够成为一首驰名之诗也说不定!”

  “哈哈,谢夫子这话真滑稽。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你喜欢的就是最好的、我喜欢的就是最好的,那最好的也未免太多了。”

  顾玉清冷笑道:“郑夫子的《早春寄语琵琶亭》和学生的《咏柳》,作诗之时引起流风余韵之象,只差一线就可以成为驰名之诗,这首《琵琶亭早春》有哪怕一丝流风余韵的迹象出现吗?还驰名之诗,简直可笑!”

  顾玉清心里暗暗咒骂,这谢长亭天生就是个捣蛋精,一会和李纲捣蛋,一会和冯庸捣蛋,一会又和自己捣蛋,简直可恶至极!

  “你……你……”谢长亭被他一顿抢白,气得胡须抖动,但又说不出什么反驳的话!

  就连县令宋别径也看不下去了,开口道:“本县也觉得简青书这首《琵琶亭早春》当得起本届文会的魁首,顾公子却反对,简青书刚刚开窍,显然是不可能引起流风余韵之象的,按照顾公子的意思,又该如何?”

  “简世兄构思的时间,原本就比其他人要长,不过这也无所谓了,只要简世兄能以草字,再作诗一首,玉清自当认输!”顾玉清道,宋别径发了话,他的姿态便降了下来。

  最难得的是,他接二连三的被简青书抢风头,又被简青书作诗羞辱,心底恨不得将简青书千刀万剐,却还是一口一个简世兄的叫着。


第34章 智慧加身,宝光层层


  “顾公子既然这样说,那我就勉为其难,再作一首小诗好了!”简青书不想听他们再争论下去,表态道:“还是五步作诗,这次的题目是《草》。”

  小样,不就是再作一首有关“草”的诗吗?小爷别的没有,这样的诗歌却多的是!简青书想着,直接跨出第一步,口中念道:“离离原上草……”

  众人不由得有些为他担忧,这第一句是在是太普通了,普通到几乎就没有什么诗意。

  简青书不管众人的表情,再跨出一步:“一岁一枯荣……”

  众人更加担心了,这第二句比第一句更差,像是一个普通人说出来的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话。

  简青书继续走第三步:“野火烧不尽……”

  众人眼前一亮,这第三句奇峰突起,有些意思了。

  不过无论如何,这首诗最多算得上一首中上之诗,想要比《琵琶亭早春》更好,显然是不可能了,包括李纲、宋别径在内,很多人暗暗叹了口气,在心里给简青书判了死刑。

  简青书不管,继续作诗:“春风吹又生!”

  念完,停步,这次连五步都不需要,只走了四步。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就是简青书作的诗!

  突然,一阵清风吹过,一团不知道哪里出现的白色光芒,一下子将简青书全身包在其中。

  “啊!这是?”众人全都呆住了,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

  离简青书最近的宋别径却大步上前,伸手挽住简青书,简青书只觉得眼前一花,眼前就多出了一张桌子,桌子上还放着毛笔纸张。

  宋别径将桌子上的毛笔快速抓起,塞进简青书手中,急切道:“写,赶紧,把你刚才念诵的诗句写出来!”

  简青书一下子就懵了,不知道他要干什么,无意识的便将诗句写了下来!

  他一写完,身上的白光就消失了。不对,不是消失,而是转移了!

  只见他刚刚写完诗句的那张稿子上,“蓬”的一下,腾起一圈淡白色的光芒。

  众人正在讶异,“蓬”的一下,又腾起第二圈光芒,只是这一圈光芒是淡黑色的。

  这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