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儒道苍穹-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接下来的题目,涉及的东西越来越深、越来越细,题目也越来越多,有时候简单思考就能得到答案,有时候则需要将许多知识结合到一起进行总结和提炼,再加上答题要求是简洁明了,不能长篇大论,因此简青书的速度渐渐的就慢了下来。
第104章 三字经与百家姓
直到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简青书才将墨义部分的简答题回答完毕,点上蜡烛,喝了口水,简青书决定要一口气把第三部分解答完再休息。
第三部分是时务,也就是问答题,不过这些问答题和前世的问答题有些不一样,都是一些生活中实际产生的问题,主要用来考察士子是否有分析、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简青书翻开第一题,只见上面写道——
今有妇人河上荡杯,津吏问曰:“杯何以多?”
妇人曰:“家有客。”
津吏曰:“客人几何?”
妇人曰:“二人共饭,三人共羹,四人共肉,凡用杯六十五。”
请解答,妇人客几多?
这道题目的意思是:有个女人在河上洗碗,管河的小官问她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碗碟,女人说家里来了客人,河官问她客人有多少,女人说两人吃一碗饭,三人喝一碗汤,四人吃一碗肉,碗碟一共是六十五个。
题目的要求是:请解答女人家里一共来了多少客人?
这是一个计算题,计算题是简青书比较头疼的题目类型,但这个题目他却十分熟悉。
在前世,类似的问题被称之为“荡杯问题”,最初出自《孙子算经》,和之后的“鸡兔同笼”、“韩信点兵”等都是比较经典的问题,不过这个题目的难度,实际上也就是小学四五年级的水平。
简青书提笔写道:妇人客六十。
洗碗的女人家里来了六十位客人,这就是简青书给出的答案。
接下来的题目就没有这么简单了,有关于律法条目的,有关于风土人情的,有关于经济发展的,有关于灾害防范的,也有关于大唐朝政的,总之林林总总,包罗万象。
夜色越来越浓,简青书时而沉思、时而皱眉、时而提笔书写,时务问题终于只剩下了最后一个题目。
不过,当简青书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却是一怔。
这道题目是:大唐圣道昌盛,故国力强大,然自古以来,蒙童读书识字,耗时颇多,百家士子,可有良方?
这个题目的大意是说,圣道昌盛是大唐强大的基础,而圣道的根本在于蒙童读书识字,不过从古至今,蒙童们在读书识字方面却浪费了很多的时间,问百家士子有没有好的方法来改善或解决这个问题。
看到这个题目,不由得简青书不发愣,他觉得自己应该好好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事实上,就在前几天,他还在思考如何帮助简红鲤更快更好地认字,只不过因为忙于科举就给耽搁了,没想到现在却遇到了这么一个题目。
简青书仔细分析了一下这个世界的情况,现在相当于前世古中国的隋末唐初,除了一篇在南北朝时期出现的《千字文》以外,似乎并没有什么系统性的识字教材,普通人家教孩子认字,只能一个字一个字的教,这样效率很低,确实也很慢。
而在前世,古代的识字教材可以说是特别丰富,有《千字文》,有《弟子规》,有《训蒙骈句》,有《笠翁对韵》,还有宋朝出现的《三字经》与《百家姓》。
想到《三字经》与《百家姓》,简青书眼前一亮!
《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在前世合称为“三百千”,是小孩子认字最基础的教材。
《三字经》从经史子集中摘取典故,核心思想包括了仁、义、诚、孝,同时又包含了许多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的知识,除了识字,还蕴含着做人做事的道理。
《百家姓》虽然没有什么文理,但在姓氏文化的传承和文字认识等方面,在很长的时间里都起了巨大作用。
更重要的是,与清朝出现的《弟子规》、《训蒙骈句》和《笠翁对韵》相比,《三字经》和《千字文》更加通俗易懂,也更加便于教和学。
如果把《三字经》和《百家姓》写出来,与《千字文》组成一部《字经》,除了能够解决眼前的问题之外,会不会成为一部驰名之作甚至是流芳之作?
简青书再次细细思考之后,提起紫猿毫,郑而重之的写下两个大字:《字经》。
接下来,简青书写道:加快识字速度,首在识字教学,识字教学之根本,重在识字教材。细思我大唐情况,识字教材匮乏,故结合《千字文》,作《三字经》及《百家姓》各一篇,合为《字经》一部,可大大提高认字速度。
简青书在心里将《三字经》和《百家姓》默念几遍,将一些记忆残缺的地方补全,更把其中一些不符合这个世界情况的文字做了删改,确认无误之后,再次提笔写下“字经第一节:三字经”几个大字。
接下来,简青书写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一口气将《三字经》写完,简青书写下“字经第二节:百家姓”几个大字,继续写道: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
等到将《百家姓》写完,才又将“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开头的《千字文》笔录于后。
在书写的过程中,简青书觉得自己心神激荡,四周似乎有什么看不见的东西正在向自己汇聚过来。
与此同时,监考处木楼之上,州府派来的浔阳县科举监督官王一朗“咦”的一声,从主位椅子中坐直了身子。
科举考三天,监考的官员们也要陪伴三天,其实自从考场上有了禁制之后,监考与否并不重要,但这却是朝廷的一种态度,以示大唐对士子们的尊重。
之前几位监考实际上都在闭目养神,王一朗一出声,大家便都睁开了眼睛,县令宋别径随后问道:“怎么了王大人?”
“噤声!”王一朗摆摆手,眼睛盯着某个方向。
宋别径、屈通幽、卢明轩等其他监考官放眼望去,只见夜空之中,明月高悬,除此之外,什么异象也没有,神色之中不由得充满了疑问。
“仔细看,丑字第八号考房!”王一朗轻声道。
众人再次凝神看过去,这才发现了异样!
第105章 千古之作,云蒸霞蔚
丑字第八号考房,也就是简青书的那座考房上空,空气的流动有了一些异样,渐渐地竟然散发出淡淡的红色光芒来。
那红色光芒越聚越多,越来越浓,慢慢地竟然有一朵朵灿烂绚丽的云霞升腾聚集起来,淡淡的月光与那些云霞散发出来的光芒相互辉映,形成了一个让人见之难忘的奇特景象。
“云蒸霞蔚?”
“云蒸霞蔚!”
“难道有人写出了千古之作?”
众人议论纷纷。
“看这景象,必是千古之作无疑!”王一朗肯定地道:“前不久刚刚出了一个简青书,写出驰名之诗登上《唐刊》,如今在考场之上又有一首千古之作诞生,看来浔阳县文华复兴、圣道重振指日可待啊,本官先恭喜宋大人和各位大人了!”
“希望一切如大人所言!”宋别径呵呵笑道:“明轩,这丑字第八号考房之中,不知道是哪位士子?”
“禀报大人!”负责考房安排的县学学正卢明轩抱拳道:“这考房之中,是三余书屋简青书!”
“简青书?怎么又是他?”宋别径一愣。
其实不仅宋别径,其他监考官也是齐齐一怔,这简青书难道是文曲星下凡不成,要不这传世之作在他手中,怎么就像是信手拈来一般?
“大人,要不要前去看看?”宋别径道,其实他自己也有些好奇,到底简青书又写出了什么东西。
“算了,监考官员四处走动影响不好!”王一朗道:“只是这简青书既然之前能够写出驰名之作,怎么会安排在这么靠后的考房?”
“大人,是这样,简青书虽然圣道进步很快,但由于年初刚刚启蒙开窍,下官认为其基础并不牢固,因此考房相对靠后!”卢明轩解释道。
“简青书,简青书,看来此子前途不可限量啊!”王一朗感慨道。
简青书不知道王一朗的感慨,这个时候,他刚刚写完《千字文》最后一个字。
“蓬”的一声,纸面上腾起一圈淡白色的光芒,简青书吓了一跳,紧接着,“蓬、蓬、蓬”三声,又腾起淡黑、淡蓝、淡金三圈光芒。
在四圈光芒出现之后,几朵小小的云霞凭空生出,在考卷的上方来回飘动,并散发出阵阵灿烂至极、绚丽至极的霞光。
云蒸霞蔚,千古之作!
这一篇《字经》,竟然是一篇千古之文,而那四圈光芒,正是智慧、源力、首本、传世四道宝光。
虽然在落笔之前,简青书心里已经有所准备,但他只是想到有可能成为驰名之作、流芳之作,没想到最后竟然是千古之作,这让他很是惊喜。
简青书集中精神于圣窍,发现源力星空之中多了一颗浩然之星,一开始他还有些奇怪,因为这颗浩然之星实在是太大太亮,不过一转念就明白了。
诗词歌赋是小道,经世致用才是圣道的根本,而《字经》是经世致用之文,因此能够汇聚和引动的天地源力理所当然会更多,而且自己把三百千合二为一,肯定会比单独的篇章作用更大!
简青书稍微松了口气,这才发觉由于长时间的精神高度集中,让自己变得又饿又累,不过写出千古之作,对顾玉清的赢面又大了一分,付出什么样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三天时间自己只花了一天,帖经、墨义、时务三个部分已经完成,现在只剩下最后的诗文部分,简青书决定先好好休息一番再说。
他就着清水吃了些干粮,整理了一下思绪,就靠着椅子上沉沉地睡去。
这一夜,简青书睡得还算沉稳,到最后甚至响起了鼾声。
这一夜,许多士子就着蜡烛,挑灯夜战,终于把第一、第二部分的题目解答完毕。
第二天,一早醒来,简青书用清水把手绢打湿,胡乱擦了擦脸,翻开考卷最后一部分准备作答,不过当他看清诗文题目的时候,又是一怔。
“以春为题,作诗一首,或作文一篇!”
关于春天的诗词文章,自己的脑海里倒是有不少,不过如果没有一定的感悟和触动,即使写了出来,也无法引动天地源力,成为传世之作。
但是,在这小小的考房里面,看不见外面的景色,听不到外面的声音,想感受也没有办法感受得到。
简青书只能选出几首比较出名的诗文,把自己的精神沉浸进去,试图能够产生一些触动。
不过真正的感触和体悟并不是理解了意思就可以的,而是需要身心的契合,简青书试了半天没有任何作用,不由得有些苦恼。
简青书苦恼的同时,顾玉清所在的考房却产生了新的变化,引起了监考处监考官们的注意。
“看,甲字一号考房!”这次是屈通幽率先发现的异样。
几位监考官转头看去,发现那里的空气也渐渐散发出淡淡的红色光芒来。
之后,那红色光芒越聚越多,越来越浓,一朵一朵的灿烂云霞也升腾起来。
“又是云蒸霞蔚?又是千古之作?”其他监考官纷纷叫出声来。
没错,顾玉清考房产生的变化,就和昨晚简青书考房产生的变化是一样的,只不过现在是早上,远远看去,那云霞就像是朝霞一样,和昨晚的景象又不相同。
“这,这……难道浔阳县的风水改变了不成?”王一朗几乎说不出话来。
在科举的考场上,出现千古之作本身就足够让人惊讶了,但如今却是接二连三的出现,就算是王一朗担任过无数次科举县试的监督官,依然震惊不已。
“哈哈哈……”
屈通幽、卢明轩等其他浔阳县的官员一阵大笑,开心不已。
倒是宋别径,看了甲字一号考房一眼,又看了丑字八号考房一眼,神情中若有所思。
与此同时,甲字一号考房之中。
顾玉清放下手中的毛笔,看着眼前有智慧、源力、首本、传世四层宝光产生,有云蒸霞蔚异象跃动的考卷,喃喃地道:“我这首《咏春》多年前就已经构思酝酿完毕,一直在等一个合适的时机将它写出来,没想到苍天助我,竟然与这次科举的考试题目撞上了!”
“简青书,我看你这次怎么死!”
第106章 花落知多少
简青书看不见考房外面的情况,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他把脑海中能够想起来的所有关于春天的诗词文章都筛选了一遍,发觉没有哪一首能够引起自己特别的情绪。
即使写出了千古之作《字经》,简青书也没有丝毫松懈的意思,最终结果没有出来就不算百分之百的稳妥,不过他虽然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但所处的环境实在是太过狭窄封闭了,在这样的环境下,哪里能够体会出什么诗意来?
再呆下去也没有什么意思,简青书咬了咬牙,提笔在考卷上写了一首诗,等墨迹干了之后,将四个部分的考卷合在一起装进密封的纸袋之中,提起书箱就离开了考房。
《春晓》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这就是简青书诗文部分的答案。
不管怎么说,在前世,这也是一首传诵不绝的名篇,就算无法引动天地源力,想来评分也不会太低。
简青书一边想着一边往外走,无意间抬头一看,发现顾玉清也在这个时候走出了考房!
两人一前一后往县学外面走去。
“简青书,好好珍惜放榜这几天的时间吧,好吃好喝,安排好后事,以免留下什么遗憾!”顾玉清哈哈笑道,心情大好。
这小白脸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难道他知道一定能够胜过我?
简青书心中一动,引蛇出洞道:“顾玉清,你这么有把握胜过我,难道你可以在判卷上做手脚?”
“哈哈,果然是小门小户的出身,科举判卷,圣道院宗相会坐镇帝都,俯察天下,又有谁动得了手脚?”顾玉清轻蔑道:“要胜过你,又用得着动什么手脚?”
“哈哈,这是我听到的最好笑的笑话了!”简青书一副漫不在乎的样子,故意刺激顾玉清。
“简青书,本公子作出了千古诗文,我看你如何不输?”顾玉清果然上了当,有些恼怒地道。
千古诗文?
简青书心里咯噔一下。
倒不是简青书没有信心,而是顾玉清胸有成竹的神态,无一不在向外界宣示他强大的信心。
高门大户、名门望族的底蕴是无法轻视的,顾玉清写出千古诗文也不是不可能,如果是这样的话,要分高低,就只能比其他部分。
要说到百家学问的广度和深度,简青书自问不会比顾玉清差,但简青书很清楚的一点是,科举考卷全部用的是文言文作答,自己的语言功底无论如何是不可能比得上土生土长、从小便受家学熏陶的顾玉清的。
还有,自己的书法虽然即将突破笔酣墨饱挥毫泼墨的书艺第三境,到达铁划银钩行云流水的第四境,但是顾玉清的书法会不会超过自己?
要知道,如果在其他方面不相上下,那么文采、书艺就会成为评判高下优劣的关键因素。
“那就恭喜你了!”简青书装作深受打击的样子:“可惜,我也作出了千古诗文!”
说完,简青书加快了脚步往外走,再也不理顾玉清。
“啊!你也作出了千古诗文?!”顾玉清站在原地,脸上的神色阴晴不定。
如果简青书还是满不在乎,他或许还会认为简青书是在强自镇定,在说谎,但是简青书一副深受打击的样子,反倒让他捉摸不定了。
出了县学的大门,见简红鲤和段小虫果然在大门口等着自己,心中感动,快步走过去和他们相见。
“咿……咿……”
小狐狸明月见到他,远远地就叫唤起来,让简青书有了一种家人在等待自己的感觉。
只不过,看到有考生出了县学大门,许多等在门外的家属们当场就炸了锅。
“这是谁啊?三天时间,他一天多一点就出来了?未免也太快了吧!”
“哪一年的科举考试,没有这样的狂妄士子?光快有什么用,快就能拿第一?”
“对了,这不是那个什么简青书吗?人家可是上过《唐刊》的人物!”
“啊,是他啊!人家这么快,肯定有人家的道理,快了不好,难道慢就好了不成?”
“去去去,你这墙头草态度转变得未免也太快了些吧?老子鄙视你!”
……
“考得怎么样?”刚到门口,等在那里的简红鲤就开口问。
“还行!”简青书道。
“有把握胜过顾玉清吗?”旁边的段小虫关切地道。
“难说!”简青书的脸暗淡了一分:“没想到他居然写出了千古诗文!”
“啊!那怎么办?”简红鲤和段小虫齐声低呼。
“没事,我也写出了千古诗文,就看最后的判卷怎么判了!”简青书道:“走吧,我们回家!”
“走,回家!”
简红鲤与三余书屋其他学子没有交集,段小虫与他们也没有什么感情,两人都是在等简青书,既然简青书回来了,当然要回家。
“回家我给你们做好吃的!”简红鲤道。
“我想吃红烧肉,可以不?”不知道为什么,段小虫在简红鲤面前的时候,感觉特别老实,一副乖宝宝的样子。
“行,就吃红烧肉!”简红鲤爽快地答应。
“咿…咿…”明月也是一副流口水的样子。
“就你馋,我看不如叫你小馋猫好了!”简红鲤在明月的鼻子上刮了一下。
“咿…啊呸…”明月打了个喷嚏,不满意地把简红鲤的手推开。
第107章 简红鲤的担心
简青书看得出来,自己说了顾玉清写出千古诗文之后,其实简红鲤和段小虫还是有些担心,不过两人应该是害怕自己担忧,这是故意在活跃气氛呢!
三人转身离开,身后又传来一阵议论。
“看看看,又有人出来了!这次科举怎么都这么快?”
“这是顾玉清顾公子,人家为了科举准备了好多年,快不是正常的么?”
“我说,今年的案首必是顾公子无疑,否则他们顾家可真是羞也羞死了!”
“其实顾公子根本就不需要等这么些年,早几年参加科举恐怕早就考取了。”
“人家顾公子的打算是要一鼓作气考进大朝试,考取状元郎,你懂个屁!”
听到这些议论,简青书倒没有什么,简红鲤的神色却不由得一黯!
回到明溪山已经是下午,简红鲤忙忙碌碌,准备了一大桌子丰富的饭菜,三人一边吃一边聊,直到天色将晚,段小虫才回有间书楼。
陪着简红鲤将碗筷收拾干净之后,简青书问道:“姐,你今天是怎么了?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简红鲤身子一僵,但立即就恢复了正常,强笑道:“没什么,我挺好的啊!”
“我早就注意到了,自从回到明溪山之后,你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和往常没什么两样,但却会时不时的走神。”简青书柔声道:“是不是担心我和顾玉清的士子对决?”
听简青书这么一说,简红鲤的眼睛突然就红了:“青书,没有你我该怎么办?”
简青书看她泫然欲泣的样子,安慰道:“没事的,放心吧,顾玉清赢不了我的!”
“我知道你想给我出气,你想教训顾玉清,但为什么要这么心急,和他定下士子对决?”简红鲤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不行,我们现在就走,远远地离开浔州!”
“姐,你听我说,结果还没出来,顾玉清赢不了的!”简青书盯着她的眼睛:“相信我!”
“我相信你!可是,我不能不没有你,万一,万一……那我也不活了!”简红鲤啜泣道。
简红鲤这是把性命和自己的性命连在一起了!
简青书心里震动,暗暗地道,去他娘的士子对决,万一真的输了,就带上简红鲤逃出浔州,死也不可能真的自碎圣窍。
想到这里,他伸出手来给简红鲤擦眼泪:“不许再哭了,脸都哭花了!”
不说还好,他这么一说,简红鲤的眼泪流得更狠了!
简青书一下子就慌了,除了刚刚来到这个世界、重伤在床的那段时间,他还从内没有见简红鲤流过眼泪,不过还是心中感动,轻轻地道:“你真以为我会输给顾玉清,死在顾玉清的手上?不会的,放心吧!”
“好吧,我相信你!”
简红鲤听简青书说得郑重,半信半疑地道。
“姐,来,我给你写个东西!”
简青书见简红鲤破涕为笑,想起了还有正经事要办,拉起简红鲤就去了书房。
到了书房之后,简青书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合三为一的《字经》写了出来。
这是第二次书写,虽然智慧、源力、首本、传世四层宝光比在县试中的第一次书写淡了很多,云蒸霞蔚之象也没有那么气象万千,但简红鲤看到一个个的异象,还是惊奇无比。
第108章 放榜
简青书将写好的《字经》递给简红鲤,道:“姐,这是我在县试中想到的识字方法,一个一个的认字耗费时间太多,学起来又枯燥,有了这本《字经》就不一样了,十天半个月就能把常用字都认全,说不定还能写一些简单的文章呢!”
“我家青书就是聪明!”简红鲤甜甜地一笑,将《字经》接过,献宝似的道:“你准备科举的这段时间,我画了不少画,画技又有了很高的提升哦!”
“是吗,画了什么?给我看看!”简青书惊喜地道。
“花草树木,山水景色,野兽猛禽,什么都有!”
简红鲤一边说,一边从书柜中搬出一大堆画纸,简青书接过来放到书桌上,一张一张的看起来。
这一看,简青书再次确定了简红鲤是个绘画方面的天才,如她所说,那些画什么都有,而且画得都特别好,虽然有些笔法看起来还比较稚嫩,但无一不是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尤其是花草树木一类的,画得更加传神。
“这些全都是你照着画册临摹的?”简青书随口问道。
“不是啊,山水景色,野兽猛禽是临摹的,但是花草树木是我看着实物自己画的。”简红鲤道。
简青书又是一惊,难怪自己总觉得花草树木的感觉和其他类别不一样,要更加逼真和传神,原来是简红鲤自己对照实物画的,这样的话,岂不是证明简红鲤在绘画方面的天赋,其实比自己想象的还要高?
要知道,简红鲤之前画的那幅《洛神赋图》是黑白的,而现在这些画都是彩色的,这才过去没几天,在没有人教、又不识字的情况下,她居然连颜色的使用都掌握了,这不是天才是什么?
如果她能够启蒙开窍,以画入道的话,进步一定会很快,不为别的,就为这一点,也必须赶快强大起来,尽快拿到混沌丸!简青书暗暗想道。
接下来的几天,简青书在向李纲汇报了科举考试的情况之后,一边用《字经》教简红鲤认字,一边等待县试放榜的日子到来。
简红鲤在识字方面的天赋虽然不如绘画,但也很高,短短几天,就将《字经》认得差不多了,让简青书又是惊讶又是开心。
数天之后,终于到了放榜的日子!
这天一大早,无论是参加科举还是没有参加科举的士子,以及许多关注圣道士林、或者喜欢看热闹的普通人,全都聚集在县学不远处的县衙门口,等待放榜。
由于担心最后的结果,这次不仅有简红鲤、段小虫陪着简青书,就连李纲,也以带领三余书屋学子看榜的名义来到了现场。
“嘿,你们说这次的案首会是谁?”
“还能有谁,当然是顾玉清顾公子了,我听说他在考场生作出了千古诗文!”
“啊?真的呀?我听说是有人作出了千古诗文,不过好像不是顾公子啊!”
“不是顾公子还能有谁?除了顾公子,其他甲乙丙丁四字考房的考生我都打听过了,没有谁写出了千古诗文!”
“那会不会是其他考房的考生啊,比如之前上过《唐刊》的简青书?”
“你这叫没见识,能够写出千古诗文,必然有很大的机会夺得案首,除了甲乙丙丁四字考房,你见过哪一年的科举案首是其他考房考生的?”
“照我说,今年是科举大年,不仅可以参加县试,还可以参加州试,明年又能参加大朝试,照我说案首不案首的也不重要,咱们浔阳县这三十个秀士的整体实力高不高,能不能在州试、甚至大朝试中胜过其他县,这才重要!”
“去去去,案首就是县试第一名,代表着的是一县圣道士子的脸面,怎么就不重要了?顾公子准备了那么多年,要是中了案首,又一路考进大朝试,甚至夺得状元之位,这是多大的一桩美谈!”
……
夹在人群中的简红鲤、段小虫越听越不是滋味,看了看不远处的顾玉清,见他一副云淡风轻、胜券在握的样子,转头不无担忧的看了看看简青书和李纲,没想到两人却像没事人一般,神色没有任何变化。
到了放榜的时辰,威武霸气的县衙大门从里面打开,县令宋别径身着正式官服,双手端端正正地捧着一卷金边大红纸卷从县衙中缓步而出,身后跟着同样也是一身正式官服的县丞屈通幽和县学学正卢明轩。
“哇,出来了,出来了……”
县衙门口,焦急等待的人们一下子都站了起来,就连简青书,也都变得有些忐忑起来!
县衙门口,有一面巨大的木制墙壁,是县府专门张贴公告的地方,宋别径远远地向李纲点了点头,走到那木制墙壁之上,将手中的金边大红纸卷一抛。
要不知道是因为那纸卷由特殊材料制成,还是宋别径用上了圣道神通,那金边大红纸卷在空中自动展开,平平展展的就贴到了木制墙壁之上。
“快看,快看,本次科举第三十位秀士是谁?”
那金边大红纸卷一开始并没有字迹,但不过几个呼吸的时间,在众人熙熙嚷嚷的声音中,竟然由下至上慢慢的有字迹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