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原始生存进化-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姜姆接过这块肩骨,看了看,接着递回给李炎。
  “炎,你已为帝,而这两字,是我以前为你造的,你以后就用这个名字吧。”姜姆说道。
  李炎接过看,这不是自己一直用的象形名字吗?自己的名片和签的合同都用这个名字,只是,这两个字的外形并不像姜炎。
  “姆,这两个字怎能读?是什么意思?”李炎连忙问道。
  “炎,你不是吧?你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识?你身上不是带着竹名片吗?上面不就有你的名字么?”白巫埋怨说道。
  “是,这是姜炎吧,但是,这好像不是姜炎,姜字和炎字,我认识,但这两个字…我就不知道了。”
  李炎困惑道,姆经常造字,造的字一般都是根据一个画面一件事而造的,这两个字显然是自己之前做了某样大事,姆才特意记下来的。
  姜姆想了想,淡然说道:“炎,你第一次发明耕地的犁,帮助部落人种植,我为你造了一个‘农字’,第二次,我们部落的人得了会传染的瘟疾,这很危险,我们都没有办法,而你却得到神的指示,找到了治病的药,救了部落人,本来天神是指雷电,但你是神的的使者,我就为你造了个“神”字,所以,你的名字叫神农。”
  “神农?炎帝神农就是我?”李炎骇然,目瞪口呆。
  “没错,炎啊,你发明医药,制犁种五谷,制作陶器,开辟集市,还有两桶油和四大行都是你开的,所以,我们商量过,尊你为炎帝,你的名字也称为神农,乃地上之神,明早我和姆就举行一场隆重的祭祀仪式,在所有姜族人面前,向天神祷告,并尊你为炎帝,号神农氏,以后你便是整个姜部落里,最尊崇的人,所有人都要听你的。”白巫说道。
  “我明白了。”李炎点头,“只要尊我为帝,姜部落内部的各个氏族才会更加团结,才不会分裂,是不是这样?”
  “没错。”姜姆点头,“炎,我们相信你可以带着我们部落变得更好,变得更强大!”
  “好!我一定会让我们姜部落走得更远!”李炎回道。


第225章 祭台
  姜族山谷里。
  姜城前,一个宽阔的广场中间,耸立起一个边长二十米,高达十米,呈金字塔状的巨大祭台。
  祭台顶部还有一面“姜”图腾,迎风飘扬,十分壮观。
  在这巨大的祭台前方,那平地上,平放着一个四方大陶鼎,陶鼎高达一米,已经燃起了熊熊的火焰,里面添加了桐油的木柴助长了火势。
  祭台前的两侧,两排共五十人的战士,身穿战甲,背弓持矛,气势威严,一个个神情肃穆地注视着陶鼎后面,看着那一堆的祭品。
  一头野牛已经在早晨的时候被砍下牛头,硕大的牛头平放在石桌上,两个尖尖的牛角冲向天空,闭着的牛眼显得十分庄严肃穆。
  此外,在这牛头的两侧,分布摆放着烤猪、整鸡、烤全羊,各种水果和谷物,还有黑白巫果,以及从烈山部落进口过来的桑葚果酒,一样样祭品恭敬整齐地摆放着。
  几乎所有的姜部落人虽然还不知道部落此刻要举行一场什么样的仪式,但是,从各个村长、队长、各个高层的着装打扮来看,这似乎是姜部落有史以来从没出现过的隆重仪式。
  在万众期待之中,李炎一改平日的悠闲着装,换上了一身黄色丝绸布衣,布衣的样式是汉服,衣服前面绣着一条威武的龙,他头上还戴上一个串着珍珠的帝皇冠,这一身的打扮使得他英武威严,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神圣不可侵犯的气息。
  在他身旁,姜姆和白巫分别站在他的左右,后面是一众部门长和村长。
  在祭台后面,还有人演奏着各种乐器,奏出阵阵振奋人心而又神秘的乐曲。
  李炎他们,在乐曲的伴奏下,从部落民众的面前,一路走到那祭台下,接着众人停下来,李炎则继续朝祭台上面走去。
  李炎走到祭台的最高处,然后面向着广场上的数百号人,那些人有老人也有小孩,也有成年人,都来自不同的氏族,然后合并到姜部落里。
  无论是石部落,还是葛部落,还是召部落和羊部落,都是李炎亲自收回来的部。
  ,在之前,李炎就跟他们说,一切要服从他的命令,虽然,这只是说说,但照现在来看,这种口头承诺的效力似乎在一点点地减弱,所以,李炎要重新接管整个姜部落,让整个姜部落的人都要以他为尊、为帝。
  母系氏族瓦解,父系崛起,生产力迅速发展,父系原始社会直接被跳过,封建主义已经萌芽,现在,统治他们的最好方式,便是封建统治,实行君主制,而李炎,便是部落的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台下,一群由各氏族的巫组成的巫师团队出场,跳了一段庄严的原始舞蹈。
  巫,是各个氏族的精神支柱,这段怪诞的舞蹈并没有引来哄笑,而是被在场所有人所尊崇!
  舞蹈跳完后,各个氏族的姆(老祖母)、所有巫、村长,都恭敬地跪在祭台前,面向着李炎,就连姜部落的姆和白巫都不例外。
  这一跪,在场人都不由一阵躁动,各个氏族的巫和姆都是传承者,是最尊贵的人,她们怎么能对一名族长…一名男子下跪的呢?
  下跪意味着臣服,是下者对上者的臣服,也意味着身份地位的改变。
  这一跪,意味着连各个氏族的巫师和祖母都都要臣服在李炎之下。
  巫师和老祖母是何等的尊贵,但现在她们却都跪在姜族族长的面前。
  跪了一会,这些尊贵者才站了起来。
  姜姆拿着一块肩骨,细看了会,接着郑重道:“炎,姜族族长,制犁炼铁,播五谷,造陶器,开辟集市,功德无上,乃神之使者,我等巫得到上苍天帝与祖先神灵之启示,今后必须尊姜炎为“炎帝“,号神农氏。”
  “今后姜部落的所有人,都得听命于炎帝神农氏,如有违反者,必遭天罚,为各族祖先神灵之责,死后不得追随祖先!”
  姜姆说完,在场人当场静了下来,所有人都没料到,部落的巫今日会做出这样的决定,不过,那些巫说,是得到上苍的启示,也得到祖先神灵的启示,他们开始慢慢地接受这个事实上,在他们的信仰里,上苍天帝和祖先神灵才是最大的,而部落的巫却是充当沟通天地的使者。
  巫利用上苍祖先之说法,管理部落,传授知识,现在,巫又说,李炎是神的使者,必须尊他为帝,于是在场群众一个个地选择相信李炎,尊李炎为炎帝。
  “炎帝!”
  “炎帝!”“炎帝!”
  不知是何人开始高喊炎帝之名,慢慢地,在场群众都开始附和起来,在山谷中回荡起一阵阵振奋的呼喊声。
  待所有人静下来后,李炎才沉声地郑重致辞:“天帝与各个氏族的祖先神灵在上,如今姜族人尊我为炎帝,听我号令,我就有责任保护他们,带着姜部落走向繁荣,枝叶壮大,我要让姜部落传承百代、千代、万万代,望上苍神明保佑我姜部落万代繁盛!”
  下面,所有的人都跟着李炎大喊:“望上苍神明保佑我姜部落万代繁盛!”
  接下来,姜姆和其余各族的姆都恭敬地走到台上,再次向众人表达了李炎是神的使者,并表彰李炎在这段日子里所做的功德,并表示日后部落人的生命都得交给李炎,听从李炎的号令。
  台下人自然没有异议,一个个地附和着赞同。
  祭祀持续了一日,部落群众基本接受了李炎为帝的事实,或者对他们来说,李炎只不过是族长兼巫和姆的集合体,是部落的最高掌权人。
  而李炎被自己的亲人推举为帝后,似乎也意识到,光是称帝还不够,还不能好好地掌控部落人,他得想个办法,想出一个好好管治部落的办法。
  他走访部落好几日,终于想到一个更好地管理部落的办法,这个办法对他的统治有非常大的帮助,甚至能更好地掌控部落。
  他决定新增一个行政机构,完善管理制度。


第226章 军权与律法
  距离李炎成为炎帝过去了一个多月,私有制慢慢在姜部落里普及起来,每一个家庭都使用上了陶币。
  姜城里,一个售卖粮食、盐、工具、陶器、衣物等物资的集市平地而起,一个肉菜市场也开始运作。
  现在,人们可以用陶币任意购买各自所需,与之前统一派发相比,现在方便多了。
  私有制的改革、陶币的普及,使得人们开始为自己的家庭精打细算,甚至很多人为了得到更多的陶币工资,而去努力工作,整个部落呈现出一副蒸蒸日上的情景。
  而李炎却明白,事情还没完。
  武力等于权力,李炎明白这个道理。
  现在,姜部落总人口达到800多人,同时还拥有两头霸王龙、一头棘背龙、以及镰刀龙、重爪龙等强力巨兽,武力足够强大,所以,李炎打算将一切的军事、武装力量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
  祭台前,一共八十多个青壮年男子。
  这些男子中,有五十多个是盘古战士,其余那三十人是新增的武装力量。
  五十三人,整齐地排在左边,三十人,整齐地排在右边。
  李炎站在这两队人的中间,姜姆、白巫等人站在李炎的身旁。
  李炎打量着这两队人,接着看向那五十三人。
  这五十三人,是现时部落的猎手,也是主力战士,他们负责打猎、作战、警卫,是姜部落的主要作战力量。
  此刻,这五十三中,站在最前面的是塔玛,也就是李炎的堂姐,塔玛是二阶完满战士,是这些人的领队!
  李炎拿着一块玉牌,说道:“塔玛,现在,我任命你为军部长,主管部落的军事,暂代一排排长一职业、”
  部落的军队编制,李炎打算以十个人为一个班,也就是一个小队,五个班为一个排,设一个排长、一个副排长、和一个教员。
  现在的姜部落人口少,军人数也少,只有这五十多人作为主战队伍,分为五个小队,负责部落各个矿场、聚居点的安保工作,虽然军人是少了点,但强大的兽类和他们出色的个体能力,也足够用了。
  塔玛一听,连忙走上前,恭敬地接过这块代表着军权的玉牌,事实上这玉牌只是个形式,李炎作为部落的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包括随时撤掉这个军队的能力!
  塔玛退了下去。
  李炎就拿出第二块玉牌,看向那三十人。
  那三十人是部落次一级的战斗力量,为首的是黑巫,也就是李炎的叔叔。
  这三十人分为三队,实力由低到高,分别是民事警队,机动警队,内卫警队。
  其中民事警队负责部落人的民事案件,比如打架斗殴,偷盗之类。
  而机动警卫队则负责应对一些突发事件,比如暴动,或者保卫来访人的安全,同时协防部落军队作战等的多功能部队。
  内卫警队则是负责保卫部落高层的安全,比如姜姆、白巫之类的高层。
  这三十人的组织便叫警部,警部部长是黑巫。
  黑巫上台,接受了李炎赏赐的玉牌,标志着他是这个警部的部长。
  麻雀虽少,五脏俱全。
  纵使现在的姜部落的人口少,但李炎认为,也要进行细分管理。
  今日之事,李炎早前已向大家说明清楚,也得到大家的支持。
  警部和军部是李炎统治部落的主要力量,有了这两个部门,李炎才可能掌控整个部落。
  时间缓一缓,到了第二日。
  军队回去驻守,李炎又叫上了部落群众来到广场这里集中。
  数百号人站在广场上,一个个看着祭台前的李炎,等待李炎说话。
  一侧,姜姆为首的五个老女人走到了李炎旁边,在她们身旁还有十个民事警卫。
  李炎面向群众,说道:“现在,我们都是姜部落人,信奉同一个图腾,但是,我最近发现,我们当中,有很多人犯了错误,不团结,不和睦,甚至还有人打架,不听上级的安排,所以,我打算在这里,定下规定,如有违法者,就按照规定去责罚!”
  此话一出,在场人立刻躁动起来,以前村里人犯错,都是由自己的村长和姜姆、白巫去定断。
  那些村的村长没有异议,他们一个个还不明白李炎到底要做什么。
  李炎顿了顿,便宣读起来。
  “下面我就正式宣读部落的法律!”
  “法律一:任何人要服从炎帝之命令,但可给炎帝提意见。如有违反,处关进牢狱一日或以上,视情节严重的会增加刑罚判决,最高可判死刑。”
  “法律二:任何人不得私自将部落的物品,包括你们自己的物品出售或交于其它部落,如有违反,直接判死刑。”
  “法律三:任何人不得抢夺他人财物,如有违反,判入狱一年以上,罚五百元,杖二百。”
  “法律四:任何人不得(性)侵犯他人,如有违反,判入狱十年,罚金一千元,杖二百。”
  “法律五:任何人不得打人,如有违反,赔偿医药费,并罚金五百元,杖刑一百,入狱半年以上。”
  “法律六:任何人不得盗窃,如有违反,罚金五百元,杖刑一百,入狱半年以上。”
  “法律七:杀人者,死刑也。”
  “法律八:工作由炎帝统一分配,炎帝有权力任命各个部门负责的队长。凡是不听上级命令的,罚金二十元,情节严重者可加判杖刑十,处入狱一个月,或以上。”
  “法律九:任何部长、队长、厂长不得故意压榨下属,如有违反,罚二十元,情节严重者可加判杖刑十,判入狱一个月或以上。”
  “法律十:任何被判入狱犯人要听从牢狱长的劳动分配,不服从者相应增加入狱时间。”
  ……
  “法律二十:炎帝有权修改律法,并颁布新律法,律法的最终解释权归炎帝所有。”
  一条条的法律宣读出来,可在场人一个个听得很迷茫,他们还需要时间去消化,而李炎也知道这一点,但他不可能在这里给他们一个个地解释清楚,普及法律的事情可以交给他们的村长去办。
  定下法律,就得有部门去执行,这一切在李炎的掌控之内。


第227章 内阁
  在场人议论过后,李炎又指向姜城门口,在那陶器仓库旁,一个新建的带院子的建筑。
  接着,李炎又对在场人郑重说道:“那个院子叫衙门,大家以后遇到不公平的事情或者有困难,比如被人打了,家里的东西被偷了,都可以到那里报案,不用再去麻烦你们的村长,里面有衙差,他们可以帮助你们的。”
  说罢,一名警部的民事警卫队长就走到大家的面前,说道:“大家好,我叫姜景,我是衙门局长,你们以后有难题,或者被人打了,都可以来找我们衙门局,我们会将坏人绳之于法!”
  这名警卫队长说话很流利,完全符合李炎的要求,衙门局只是民事执行机关,如果有人犯了大错,还会扭送到另一个部门进行判罚。
  “原来是这样,就是直接去找那个衙门,不去找村长,我明白了。”
  “没错,我也明白了。”
  这次,在场人一个个点头,对他们来说,只不过是换一个地方上诉。
  但对李炎来说,这有着很重要的意义,设立一个公用衙门,可以大大地削弱各个村长的权力,同时也可把权力集中到自己的手里,这便是封建社会统治的手段之一。
  制定法律,群众不再迷茫。
  李炎解散了群众,接下来的工作就不需要群众了。
  下午时分,李炎将部落的所有部门长叫到了山上的塔城里,在那图腾树下,召开一个会议,这也可以说是一个统治阶级的会议。
  比如说,这里有管理工业和商业的人,管农业的人,管军事的,管外贸的人,还有原塔卡部落的高层等…
  十多人围在一起,一个个看向李炎,李炎之前定法律,建军队等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无一不令大家叹为观止。
  沉默片刻,姜姆慈祥地看向李炎,眼里充满信任,姜姆说道:“炎,你说吧,你叫我们来,做什么?”
  自从推举李炎为炎帝后,姜姆和白巫等于将部落的最高权力交给李炎,现在,姜姆的权力被架空,掌握军事力量的李炎,此刻在部落里是名副其实的王。
  李炎缓了缓,开口道:“姆,各位,我想成立内阁!”
  “内阁?是什么?”姜姆困惑。
  李炎看向在场每一个人,接着回道:“在场的都是部落的领队,跟我一起管治着部落,现在,我成立了众多部门,而你们几乎都是部长,每一个人都管着一个方面,对自己管治方面的工作都很熟悉,所以,以后部落发生大事时,大家可以集中到一起开会,商量大事。”
  “比如说,部落要建一座城,需要人手、粮食、工具等,所以就要各个部门去协调。”
  “这个内阁,就是一个会议,一个让大家商量的会议,以后你们商量好了,权衡好利弊,然后就交给我看,我觉得行,就批准,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在场人一听,一个个都在思考着。
  很快,姜姆就点了点头,满心欢喜地说道:“炎,你的提议非常好,我赞同!”
  姜姆赞同了,其余人自然不反对。
  现在,确定下来的部门是:工商部,管理部落的工业和商业,部长是壳斑。
  农业部,管理部落的农业,部长是樱
  外交部,管理部落的外交,比如与其它部落的贸易,部长是羊岩。
  军部,管理军队,部长是塔玛。
  警部,部长是黑巫。
  建设部,部长是一名塔卡族人,叫姜建。
  兽部,负责部落的养殖业,以及兽类的管理,部长是温石。
  一共六个部门。
  李炎顿了顿,继续道:“除了原有的六个部门外,我还打算新增几个部门,”
  众人期待地看向李炎,这里的人,其实还有很多没有确定工作,那些部门也是在部落的发展中,慢慢建立起来的。
  李炎看向白巫,说道:“母亲,你以后负责部落的财政,就是财务部,管理四大银行,同时也负责征收部落各处的税收。”
  白巫之前一直做这个事情,于是她点了点:“我明白了。”
  接着,李炎又看向姜姆,说道:“老祖母,你在部落里最有威严,我打算让你做司法部的部长,以后衙门局抓到一些违反法律的人,需要去判罚,就交由你去审判。”
  姜姆想了想,也点了点头答应。
  接着,李炎看向一名塔卡族的男子,说道:“仁叔,你之前负责检查各个新人的入族工作,你继续干这个,你就是人事部的部长,负责统计部落的人口,管理部落的人口分配,以及新人奴隶方面的工作。”
  姜仁点头答应,这件事他一直在做,现在只不过是确定身份而已。
  接着李炎看向姜兔,说道:“兔,你之前做过很多工作,我发现你也会医术,你以后就是卫生部部长。”
  “卫生部?做什么?”姜兔一脸懵然。
  “就是关于治病的工作,迟点我在姜城里面建一间医院,将各族的白巫整合起来,专门为部落人治病,部落人病了就到医院就医。”李炎说道。
  “好,我应该可以做到的。”姜兔若有所思地点头。
  “还有祭祀的事,姆,你认为找谁最合适?”李炎看向姜姆,祭祀很重要,是人们的精神之柱,李炎打算成立一个礼部,制定节日礼法,甚至是对族人进行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
  “羊岩的妹妹羊姑,她很懂祭祀。”姜姆回道。
  羊部落是姜部落第一个合并的部落,现在的姜姓里的姜字,有一半是羊部落的,羊部落也算是李炎最信任的部落,也属于亲族。
  “以后羊姑就是我们部落的礼部部长,她负责祭祀方面的工作。”李炎说道。
  “嗯,我会跟她说了。”姜姆点头。
  李炎继续道:“姆,我想教部落的孩子认字!”
  “字?”姜姆一愣,“是我的骨文?”
  “不是,是我自己造的字,就是挂在厂门口上面的那些简体字。”李炎说道。
  “你认识多少字?你可以将它传授给部落的人?”姜姆连问道,传授文字可不简单。
  “我认识很多。”李炎点头。
  “你造的字,确实比我的字要简单,也容易学会,我也认识一些。”姜姆点了点头,“好,你去教他们学习吧。”
  汉字的演变,由象形文字到甲骨文,到金文、大篆、小篆、隶书、繁体字、简体汉字,每变一次都是进步的表现。
  李后盈会汉朝的繁体字,但李炎认为根本没必要传授族人繁体字。
  让人学习文字,就是要便于推广,便于给人们学习,什么繁体字只会给自己添堵,所以,李炎打算使用简体汉字,作为部落今后的文字。
  但现在,部落里,就只有李炎懂简体字,所以,在成立教育局之前,李炎要培养一帮教师,以及要解决部落人的学习工具问题,传授文字,不解决学习工具,一切都是空谈。


第228章 教学
  秋风起,树林泛黄。
  风,一吹而过,黄黄的树叶漱漱而下。
  落叶飘在院子里,很快就被来往的制陶工人踩入泥里。
  一个平地拱起来的土坡,那门口处漆黑一片,这就是半地穴式的窑,里面堆满了烧好的陶器。
  一批工人用铁锄头撬开窑门,一名工人钻进去,没多久,就搬出一块块有四分一平米大小的陶板。
  李炎接过这些陶板,逐一查看。
  这些陶板的大小如课桌,呈灰黑色,表面粗糙,李炎拿着一块较软的白泥石,在上面划了几下,几个汉字清晰地印在这些陶板上,李炎满意地笑了。
  十块陶板的都没有烧坏,李炎就吩咐陶工人将这些陶板搬起来。
  之后他带着陶工人走出陶瓷厂,沿着一条平整的土路,走出了树林,再次回到了姜城一侧。
  此时,姜城一侧,建起了一个数百平米大的学校,实际上这是一圈高约两米的围墙,里面是一间间的草棚,在正门口上方,挂着一块牌匾,刻着“姜城第一小学”六个醒目的汉字。
  李炎等人走入这间学校,这学校里面很空旷,目前为止只有两个大棚教室,以及门口一个给看守人住的房子。
  教室都很简陋,一个草棚顶,以一面砖墙隔开,砖墙上抹了一层漆黑的锅灰作为黑板。
  现在,这间小学还没有开学,这教室里有十名年约十四岁的女子。
  这些女子很年轻,是各个氏族的白巫的女儿,她们在之前就接受过各族白巫的传承,有一定的文字功底。
  所以,这些女子就成为李炎兴办教育的第一批老师,李炎只要教导她们知识,再由她们交给部落的孩子,一切就会事半功倍。
  李炎命人将石板放在教室里的木制课桌上。
  十个老师打量着各自面前的石板,每一块石板旁都有三枚黄色的小石块,以及一块兽皮,小石块能在石板上写字,兽皮能抹干净石板。
  事实上,李炎想过很多工具和方法,去给部落人书写。
  书写是学习的先决条件,特别是认字,要是没有工具练习,他们根本不可能学会文字。
  李炎休息了会,接着在石墙上的黑板上,写上了几个字母。
  “a、o、e、i、u…”
  这是拼音,学习文字不能没有拼音,拼音是确定文字读法的标准。
  中国汉字是表意字,字是意思,但各地人的读法却都不同,现在,李炎所处的这个地方也使用象形文字,也是表意字,而人们交流语言的语序与汉语差不多。
  汉字对应的读音是普通话,但在这个世界里,只有李炎一个人会普通话。
  如果强行教导族人普通话,那么便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以后还可能会导致姜部落与原本这一带的部落出现语言不通的情况。
  所以,李炎打算保留现有的语言,推行书面汉字。
  读音一直在变化,但汉字本身的意思基本不变,这就是汉字的优越性!
  为了能让族人学习汉字、知道汉字的意思和读音,李炎就以现有的语言编写了一份新的拼音字母表。
  这样既保留现在的语言,又能将汉字融入部落里,学习的人才不会感到费劲,特别是他们平时交流是用自己的语言,而写字的时候就用汉字,但如果强行推行普通话,那就得改变大家的语言习惯,在这个年代,这难度堪比登天。
  李炎编排了三十个拼音字母,教导给在场的十个女子。
  教了三日,这十个女子总算认住这三十个字母。
  到了第四日。
  李炎在黑板上写上: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这十个汉字。
  接着他又在这十个汉字的头顶标注上拼音。
  数学在生活中应用得最广泛,李炎打算从这些汉字入手。
  十个老师一边跟着李炎念,一边在自己的陶板上跟着写,一个个都十分认真。
  “族长,这个一二三,跟我们的骨文一样,就是后面的不一样。”有女子忽然提问道。
  这个李炎也明白,象形文字的数字四是四个横,后面如此类推。
  “我们的骨文的笔画太多了,以后四字后面的字,都用我写的这些,你们明白吗?”李炎回道,“这样看起来也简单。”
  “也对,也对。”
  提问女子一个劲儿点头,还问旁边的女子,旁边的女子也连点头赞同,大家都觉得李炎的这种文字更方便快捷。
  传授完十个汉字,李炎又在这些汉字的下面写上:1、2、3等的阿拉伯数字,李炎还要教她们数学,阿拉伯数字是数学的基础。
  事实上,阿拉伯数字更适合平常的运算,这一点比纯汉字要强,阿拉伯数字简单,笔画更少,而且容易看清,能提高运算速度,比如说1+1,用阿拉伯数字就很快就能写出来,而用汉字则是一加一,笔画太多,人的运算速度就会变慢。
  当然,在记录大数额数字的时候,汉字的价值又体现出来,比如一万、十万,如果用阿拉伯数字就是10000、或100000,光是数0就数不过来,容易混乱。
  所以,李炎就打算同时推行汉字和阿拉伯数字,怎么方便快捷,怎么来。
  在之前,部落的人已经学会基本的加减法,只是她们的算法有点麻烦,不过也是十进制,也许是人的手有十个手指,于是,人们就不约而同地使用十进制,如果她们用绳子计算,每到十就打一个大结,如果是用笔画去计算,就会在地上,画上十根横竖代表十,然后一直画下去计算。
  现在,李炎在黑板上,用阿拉伯数字,写上运算过程。
  起初是五以内的加减法,得出的数字最大是两位数。
  这些女子懂了,不会的也会自己数手指头。
  接着,李炎又教他们五以上的数字相加运算。
  开始时,她们有点不明白,但后来也开始懂了。
  再然后,李炎就教他们十以上的运算,并写上竖式,教导她们个位相加,超过十就进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