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修真之最炫民族风-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跟我们上课的话,你就不能跟我们一起去玩了,春天有好多好多可以玩的,我们还想中午放学去摘草菇呢。”

    应非池对此也表示无奈,周满就问:“妹萝,草菇已经长出来了?”

    “长了,昨晚我们就吃了一顿。”妹萝说,“田里有草菇,种香菌的也可以收了。”

    这样啊……周满暗中点头,他之前一直忙着照顾贪吃的小道士,喂肥了整整十斤,后来又忙着做避雷针,倒把土产店的事放在一边了。现在刚好有蘑菇,可以补充土产店跟药膳店的货源。

    周满趁着中午休息的时候用通明鉴跟黎敏和李兰联系了,李兰第一次知道原来镜子还能通信,下了一大跳。周满就说:“新研制出的东西,过年的时候花大价钱从国外买回来的。”

    这个年代处于刚刚跟外国接触不久的阶段,什么都一知半解,并且深信国外神奇的东西遍地是。李兰一听是国外弄来的,就深信不疑了。

    周满跟他们说了香菇等东西的事,让他们调查一下市场的价格。罗锐的动作迅速得很,作为灌江集团(集团副总黎敏先生亲自命名)的最强市场调查员,当天下午就把调查的结果告诉了应非池:

    草菇干3。5元一斤,木耳干5元一斤,香菌里花菇干6元一斤,普通的香菇干则是4元一斤。

    “收生的还是干的呢?”应非池问周满,经过半年的接触,他也能判断很多事情了,不至于像一开始来到这个世界那样,对什么都不懂。

    周满想了想,问道:“能把油坊的榨油机变成烘干机吗?”

    “可以的。”应非池拍胸脯保证,“这个非常简单,跟烤榛子相比,只是把温度调低一点而已。”

    周满摸摸他的头:“那就交给你了。”

    应非池回了他一个笑,胸有成竹,拿了竹片就开始刻符咒。降低温度的话只需要将原来的符咒里的火咒换一下而已,应非池不到十分钟就刻好了。为了防止意外,他还自己拿去油坊,随手又在路边的田里摘了草菇,丢在机器里就开始实验。

    结果自然是非常好,草菇不过半个小时就彻底干燥了,出来的草菇干颜色非常自然,品质应该不错。要不是怕烤得太快会把草菇烤焦,应非池能让它十秒钟就搞定。

    小道士洋洋得意,屁颠屁颠地跑回学校了,对着课间休息的周满恭恭敬敬地行了个抱拳的礼,说道:“启禀掌门,烘干机已经做好,请掌门验收!”说完手掌一摊,几个草菇干就出现在周满面前。

    周满被他逗得一笑,接过草菇干看了看,伸手揉了一把他的头发,配合地说道:“长老辛苦了,今晚做草菇鸡肉汤,慰劳长老。”

    其实他还是想要别的奖励,更快乐的,不过有鸡汤喝就好了。应非池偷偷地流口水。

    不到一天的时间,所有的事情都准备就绪,只剩通知村里人了。

    灌江小学放晚学都习惯在操场排队,听校长训话,周满就在开学这天下午让学生们回家说,周老师新一轮收山货又开始了,这段时间收购的是香菌、木耳、草菇,地点在油坊。收购的菌类不需要晒干,价格的话,香菌4毛,花菇6毛,草菇3毛,木耳5毛一斤,摘回来当天背来就行。

    这个时候,华南的春雨已经下了很久了,北方是一夜春1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华南却是一夜春雨来,千万青草苏醒,全都出现在了田间地头。田里的泥土已经湿润,收割后遗留下来的禾秆堆在地上,冬天枯败的杂草腐烂在田埂与地头。在春雨的滋润下,窸窸窣窣地长出了草菇,一眼望去,白色与灰色的小圆球一堆一堆地在地上聚集着,仿佛在热切地期盼着采集。

    草菇的生命只有几天,不及时采集的话,很快就会腐烂的。

    而香菇、木耳则是人工种植的。灌江村一直有种植香菇的习惯,过了年初七,忙碌的村民们就不敢再呆在屋子里烤火吃东西了,这个时候是种植香菇木耳的最好季节。

    首先在办年货的时候就要买菌种,在里放着。等开始做事的那天,先要上山,砍杂木,最好是枫木,原因没有人研究过,总之枫木长出的香菇就是比别的树木多。将枫木砍伐,削去树枝,砍成长度一米五的木段。上专用的菌种锤,在木段上打出一个一个指甲大小的圆坑,再把菌种塞进去就可以了。

    木耳与香菇的做法差不多,塞完菌种之后要先将木段堆在一起,半个月翻一次。等时间到二月初,就可以摘到香菌了。如果香菌长出的天气晴朗,风比较大,那么菌伞的生长速度就会比较慢,长出的香菌个头不大,但菌伞非常厚,菌伞上还会因为风吹而出现一道一道的裂痕,露出菌伞内部白色的菌肉。这一类香菌就称为花菇,味道比较香,口感也比较好。如果香菌长出来的时候遇到雨天,那么菌伞的生长速度就会非常快,长出的菌伞非常薄,菌伞的表面也会非常光滑。这一类香菌没有特别的名字,为了区别花菇,当地人把这种香菌叫做香菇。香菇的味道比较甜,新鲜的适合用来煮汤,但晒干的话不如花菇好吃,所以价钱相对的也就低一点。

    “就算低一点,我们也会有得来赚的。”应非池放下汤碗,一脸的心满意足。草菇比花菇更甜,用来煮浓汤最适合不过。周满特意去买了只嫩鸡回来跟草菇煮汤,不需要熬,只煮一下就会香甜可口,应非池非常赏脸地连喝了三大碗。

    “聚灵阵的作用不仅是聚集药材的灵气,就算是普通的食材,也会因为聚灵阵的存在而味道更好。”应非池解释说,“一般人第一次尝就能分辨得出,因为味道真的俄式太好了!”他说着把空碗一伸:“周满,我还要一碗!”

    周满也信心十足,灌江村的一切土产的品质都没的来说,他现在只是担心数量问题,毕竟蘑菇这种东西,不像榛子跟茶籽之类的可以实打实的计算。不过周满的担心很快也被打消了,收货的第一天阿军跟阿全来报道:第一天全村收蘑菇总共1000斤,其中香菇600斤,草菇300斤,木耳100斤,没有花菇,因为这段时间都在下雨。

    没关系,一切都可以慢慢等,周满一边烘干着蘑菇,一边用鲜蘑菇、干蘑菇做好吃的给应非池。

    鲜香菇一旦菌伞长得太大太薄卖相就会不好,香味淡一点,但依旧非常甜。周满将鲜香菇切成丁,与籼米一起熬粥。熬粥的话最好用铁锅慢慢来,里头加一点蒜叶,不要用蒜白。水不要放太多,熬得稠稠的,味道就会很香甜,还能饱肚子。应非池一次吃两碗就可以饱了。

    鲜木耳切成丝,鲜猪肉剁碎,两者搅拌就是最好吃的馅。南方人不喜欢吃面食,包子饺子什么的真的不好吃,那就把籼米泡一个晚上,打成浆,虑水到一定的程度,就可以揉熟,碾成皮。可以做成鲜肉烧卖,也可以做成粉饺——粉饺跟北方的饺子的改装一样,但不能煮,只能用蒸熟。籼米粉做成的烧卖与粉饺颜色晶莹透明,木耳与猪肉清晰可见。

    “我要蒸三大盘!”应非池喜滋滋地把烧卖跟蒸饺摆在盘子上,双眼冒着光芒。

    至于花菇跟草菇,当然是用来熬汤了。周满开始怀疑应非池上辈子是不是狐狸投胎,所以这辈子这么喜欢吃鸡。为了养好小道士,周满到处买鸡蛋,搜集完了就放在古婆那里让古婆家的五只老母鸡帮孵蛋,还买了玉米籽、米糠、谷子。

    “等鸡仔孵出来了,你就有很多很多鸡可以吃了。”周满把养鸡的钱给古公古婆后,对应非池说。

    应非池就开始更加期盼周满挣多多的钱,将来买更多的鸡给他吃。周满收了一个星期,白天收货,收了就烘干,一个星期之后得到了300斤香菇干、200斤草菇干、100斤木耳,还有100斤花菇干。所有的蘑菇干与市场价相比都提了3块,以免亏本。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买v的每一位~

 第53章

    【53】

    “幸亏最近几天天气晴朗;风又大,才有这么多花菇干啊。”应非池对着花菇干流口水;一边想着这花菇要怎么做才好吃,另一方面又想着赶紧卖掉了买鸡肉吃。唉;鸡肉跟花菇难道不可兼得吗?

    周满失笑,他的小道士做符咒是越来越厉害了;但是在吃的事上却越来越幼稚。不过;他很喜欢。

    将蘑菇干运出去之后,李兰第一时间用蘑菇干做了各种汤;同时清炒也很多,还做了包子、饺子、烧卖、粉饺,都当作早餐来卖。刚开始卖得不好,因为早上河堤那一片人比较少。黎敏见了就跟来店里的顾客说药膳店卖早餐的事;灌江土产店的回头客非常多,尝过蘑菇干之后说:

    “灌江的东西都比别处的好吃,就是蘑菇干也一样。”

    “就是因为比别处好吃,所以就算贵很多我们也愿买嘛。”

    黎敏对此非常开心。其实蘑菇干不如茶油、榛子之类每次都能卖几斤甚至几十斤,基本每一笔都是几斤,有些甚至只有半斤,毕竟蘑菇干这种东西只要放几朵在锅里,烫就会很好喝。所以日常都是半斤一斤地买,十斤那种都是买来送礼的。不过黎敏好歹了也做二把手半年了,算账之后就不担心了,只要还小有盈利,那就不着急,蘑菇干可以留一整年,怕什么?所以虽然收了3000几斤蘑菇干,但大部分都留在灌江小学,只有需要的时候才运出来,毕竟l市没有那么大的地方可以囤货。

    他这里生意清淡,药膳店却越来越红火。自从李兰决定做早餐之后,每天早上药膳店门口都会排很长的队。药膳不能频繁吃,那蘑菇干可以了吧?

    “爱吃嘛,好吃嘛,所以就算早上要绕路也愿来咯。”

    李兰每天数钱数得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周满却有些担心。每天都要五点多起床做早餐,李兰和韦晓云两个人可能会吃不消。周满看了药膳店的账本之后,决定再请两个帮手。

    “李阿姨,你有人选咩?”

    李兰黯然摇头,因为前夫滥赌,她和女儿到处流落,基本没有朋友。周满想了想,就在村子里招工,贴了张招工启事。条件是人老实、勤快、肯学、能接受早起、手脚麻利,而且不怕去城市,给的待遇是150元一个月,包吃不包住,一天上班八个小时,加班费是日常的十倍。

    通知一出村子又沸腾了一次,这年头只听说年轻人去越州进厂打工,没听说本地还招人做工的。不过村民们丝毫不怀疑,“因为招人的是周满嘛,周满收货的时候一天都不止150,他不会哄我们的。”

    报名非常踊跃,周满利用一个双休层层筛选过,最后留下了五个人,亲自带他们去l市做身体检查。最后只有三个人能办健康证,周满看着两个阿姨一个大叔,实在不忍心选择。这三人都是家里没多少田地的,偏偏家里还有孩子上初中,家里还有病人。

    周满给他们三个人都签了合同,亲自带他们去找房子租下,又带着他们来来回回走了好几遍房子到药膳店的路,确认他们都记住了,才把人带去给李兰看。

    “李阿姨,这是我们村上请来的,依次是蒋莲玉、李长妹、骆坤。”周满给他们介绍,“这是药膳店的老板李兰,你们叫她李老板就好了。旁边的是李老板的女儿,店里的会计,韦晓云,你们喊她晓云就得了。”

    “李老板,晓云。”三个老实巴交的人赶紧问好。

    “你们好、你们好!”李兰和韦晓云也赶紧打招呼。

    周满看着他们的样子就不担心相处的问题,都是老实勤快的人,脾气也好,有什么事情都是相互商量,不会出现什么大矛盾。周满比较担心的是工作安排,他对李兰说:“李阿姨,你跟晓云还是辛苦点,这个星期先带莲玉姨他们三个,等下个星期开始,你们就主要主要负责厨房的事。早上你们五点起床做早餐,然后做好上午的药膳再去休息。中午十二点再来店里准备下午的药膳,两点钟离开。下午五点半再过来准备晚上的东西,还是晚上七点半关门。”

    “至于你们……”周满对李莲玉三人说,“你们早上八点到十二点,下午两点到六点上班,主要是给李老板和晓云作帮手,同时学一下基本的操作,以后可以揉米团。”

    李莲玉三个人都点头,周满就将他们留在药膳店,自己跑去土产店了。

    土产店里没一个客人,声音却很喧闹。

    “啊!炸!”黎敏用他那特有的软萌声音叫道,啪地一声摔下一叠牌,力气大得桌子差点哭了。

    “呃……”应非池看看桌上的排又看看自己手上的,神情犹豫。

    周满一看这情形就明白了,黎敏这颠仔不学好,店主无聊了竟然怂恿店员跟吉祥物打牌。吉祥物不会,他还要教,只是作为一个师范出身的,他教学的质量实在是差,不过也有可能是他故意教不会应非池。

    罗锐是狐狸,黎敏是变了声的高智商灰熊,两个人加起来的力量不可小觑,应非池一定要吃亏。

    “呃……哈哈哈……”发现周满回来的黎敏呵呵呵地干笑,大手一抓就把应非池跟罗锐的牌给打落了,跳起来说:“那个什么……老大,你要回去了?呵呵呵,我们就是跟非池搞好耍的,没有欺负他!”

    “哦。”周满点头,目光扫过两人,把罗锐跟黎敏都看了一个激灵。周满微微一笑,拉了张凳子就坐在应非池身边,语气淡淡地说道:“没有事,天色还早,再来几盘嘛。非池,会洗、牌吗?”

    “嗯,会啊,敏哥教过我。”应非池乖巧地应道,伸手几下把扑克牌搜集起来,开始洗牌。虽然动作不熟练,但他肤色白皙,手指修长有力,而指甲如半管水晶,透出里边粉红的肉色来。

    “老大,你给非池吃了什么?”黎敏忍不住问道,“长得又白又好看。”

    “喂蘑菇。”周满虽然开心别人夸应非池,但也不高兴有人发现应非池的美好,尤其发现的人还是个gay,这点让周满有些不舒服。这不舒服直接转化为杀伤力,周满伸手,应非池就把叠好的纸牌放在周满的掌心上。

    “等……等子!”黎敏跳起来一脸防备,“老大你什么时候学打牌的?”他不是师范中专里有名的书呆子,除了学习什么都不会吗?

    他读书教书的时候不会,但后来出社会了学了不少,对于l市喜欢玩的打炸,他的程度也就一般般,指导应非池碾压黎敏跟罗锐两个不成问题。周满嘴角含笑,一下一下地过牌,然后啪的一下把牌放在桌上,说道:“来吧,起牌。”

    黎敏与罗锐对望一眼,脸上登时露出不服气的神色,心里都在想:不就是欺负一下你的小道士嘛?竟然就生气了,好啊,那就牌底下见真章,看哪个赢得过哪个!

    这一厢应非池也望了一眼周满,用眼神说:你教我,我一定会赢!

    周满坐在应非池身后,手掌摸摸小道士的头,问道:“打牌嘛,有什么彩头?”

    “我要非池给一套修炼心法,阿锐也要!要能飞的!要像非池一样能用法术扫地做饭洗衣服!”黎敏立刻说,一副势在必赢的样子。

    “嗯,可以。”周满眼睛都不眨地点头了,低头问道:“非池,你想要什么?”

    应非池想了想,说道:“没想好,敏哥答应我做一件事吧,我保证不违背大义,也不会让敏哥做力所不能及的事。”

    黎敏与罗锐额角都滑下一滴冷汗,这情形,怎么那么像张无忌跟周芷若还有赵敏呢?

    不管了,总之,赢了再说!

    于是属于男人的、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就开始了。

    三分钟之后,战争结束了。

    “让敏哥做什么事好呢?”应非池跟周满坐在拖拉机的车厢上,阿德开着拖拉机“碰碰剖剖”地赶回家。“一时之间还真想不到什么有趣的事情让敏哥做呢……”

    “慢慢想,时间越久越好,最好时不时提醒黎敏一下,享受他痛苦又忐忑的表情。”周满抱着他说。

    拖拉机渐渐远去的l市河堤旁,灌江土产店,黎敏望着手中的牌眼睛瞪得老大,直到这时候才咆哮起来。不过因为声音软萌,他的咆哮等于炸毛。

    “怎么可能!班长不会打牌的!我从来没见过他打牌!为什么他三分钟之内就教会了非池,还赢了我!我才出了两张牌啊!这不对!我一定在做梦!阿锐,你拍我一下!”

    罗锐抬手就给了他脑袋一记,以发泄心中的不痛快。啊,心里好酸啊,为什么表哥对应非池那么好!不过……

    罗锐又叹了声气,总算有人对他好了,那也不错,不是吗?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买v的每一位~

    下一章是三月的,三月有很多很多很多野果~

 第54章

    【54】

    三月的华南已经非常湿润了;但天气还带着微冷;温度一直停留在10…15°之间。华南的一年;四季里有三个季节是多雨的;从农历十二月开始就会断断续续地下雨,华南的冬雨就像苗女的脚步;翩翩走来的时候满身的银饰叮铃作响,活泼、天真、欢快。

    而春雨则像是南疆特有的果酒,甘甜而且香软;回味绵长,不知不觉就醉了。用直白一点的话来说;就是华南的春雨可以持续很长很长一段时间。都说江浙一带的梅雨可怕,一下就是一整月,但是与华南的春雨相比;只能说勉强一战吧——华南的春雨可是一下就是三个月呢!而且一旦下雨就开始回南风,南风天所有固体的表面都凝结着一层水,无论是墙壁、地面、桌子还是门框甚至柜子的内部。所有的东西,尤其是衣柜里的衣服,都会极其轻易地发霉,怎么洗也洗不掉。而晾晒在屋檐下的衣服,通常来说一个星期都干不了,农村人家可以在烧火煮饭的时候烘干,城市居民……在这个电吹风极其稀少的年代,只能说多准备几条内1裤吧。

    “不得了……”这天晚上一躺下应非池就又跳了起来,“周满,枕巾跟被子都是润润的!我感觉到了一股水汽!”

    周满对此无能为力,只能说:“你再准备一个符咒,怎么样?”

    不用他提醒,应非池已经快速地爬起来去找竹片了。进入二月的末梢,水属性的应非池就迅速地发现空气里的水汽增加得惊人,他已经在存放书籍等资料的仓库放了干燥符,在每一个教室的清扫符里增加了一个火咒,消除教室里过多的水汽。衣服不干,他就在晾衣服的屋檐下挂了一个烘干符,专门用来烘干衣服。

    原本以为做到这些已经够了,没想到华南的春雨威力如此巨大,居然把被子跟枕巾也湿润了,整个床都散发着一股霉味,闻着真叫人想死。幸亏现在应非池刻符咒的技术已经炉火纯青,不到十分钟就拎了一片竹片回来,还在周围跟背面篆出了云纹,看起来不像符咒,倒像是装饰了。

    “你的手越来越巧了。”周满摸摸他的头,夸赞道。

    “那当然,吃饭的行当嘛。”应非池得意地说,“对了,我不仅手厉害,现在脚也越来越厉害了!周满,我跳给你看~”

    他说着跑到门外,把一个树叶扎成的团子拿出来。

    农历三月的时候,华南的一切都迎来了生机。梨花、李花、桃花都开了,枫树等都长出了嫩绿的新叶,每天早上起床,应非池都能闻到草木的清香。这个时候,最开心的就是小孩子,因为绿叶的到来表示,他们都可以扎毽子。应非池就是跟妹萝学扎的。

    一般做毽子都是用鸡毛和铜钱之类的铁块,但灌江村跟外界的交流不多,只能就地取材,用各种植物的嫩叶来做。新叶最好用枫叶跟艾叶,艾叶最好。艾叶的形状类似于鱼骨,将两片艾叶的叶柄部份叠在一起,累积到一定的高度,就可以扎起来了。绳子也是就地取材,剥灌木的树皮就可以了。有一种灌木会在秋天长出苍耳一样的刺,粘在衣服上很难弄掉。小孩子们喜欢到处乱滚,一不小心就会粘上,回家的时候被妈妈发现就是一顿好打。

    艾叶毽子扎好要扯一下,把它扯成一个圆球状。再之后,就可以踢了。叶子做的毽子虽然会到处掉叶子,使用时间不长,但踢起来很平稳,就算是新手就可以踢得很好。踢毽子的方法有很多种,单脚踢分向外跟向内两种。单脚向内踢一下可以脚落地一次,单脚向内则不可以脚落地。双脚的也有两种,一种是两只脚一个方向交替踢,左右两只脚算一次。另一种最艰难,叫做“跳跳脚”,是右脚将毽子踢起来之后,整个人跳起来,左脚屈起从下绕过右脚将毽子踢起,再用右手接住掂两下。这四个动作加起来才算是一个。

    应非池将手里的艾叶毽子掂了掂,随后抛起,动作灵活地把那四种方法都试了一遍,最后跳跳脚的时候动作轻盈如燕,姿态美得赏心悦目。周满靠在墙上,将一切都收在眼里,就像摄影机将一切都记下来来,存储在脑海里,清楚而不失真,时时拿出来复习。

    “怎么样?怎么样?”应非池接住了毽子期待地问道。

    周满的目光沉沉的,像是最温柔的夜色,他微笑着问:“踢得很好,不过,应该现在没人陪你玩毽子了吧?”

    应非池的心口正中一记红箭,捂心口倒地状。是的!这就是学霸(玩霸)的悲哀,技术太渣没有人陪玩,技术太好也会啊!独孤求败为什么姓独孤,因为求败的境界非常孤独啊!

    “哈哈!”周满看小道士被欺负得泪汪汪地样子,不禁笑出了声,在小道士嗷的一声扑过来要亲他脸的时候将人抱住,揉着他的头发说:“别气了,给你做好吃的?”

    应非池的毛顿时就被顺了,汪汪的泪眼变成了期待地星星眼,仰头问道:“什么好吃的?”

    什么好吃的?当然是就地取材,做艾粑粑。

    三月清明,l市人都有吃艾粑粑的习惯。清明前后的艾草生长得最迅速,好像一夜之间就能拔高好几十厘米。艾草分为两种,一种生长在路边,贴着地生长,很低矮,当地人称为苦艾。还有一种生在河边的沙地上,植株很高,称为河艾。做艾粑粑要用艾草新长出的嫩芽,颜色越是嫩黄质量越好。相对来说,苦艾的嫩叶少,一般只能掐叶心的部分。而河艾生长非常迅速,基本能掐半指长。

    无论苦艾还是河艾,将艾草的嫩叶摘下,先用水潦好(潦就是用白水烫熟)。随后再将艾草跟糯米粉合在一起揉熟,让艾草和糯米粉均匀地混在一起。等米粉从白色变成深绿色,就可以揉成团子了。团子中间可以酿东西,可以放白砂糖、红糖,也可以放碎花生仁、碎芝麻。之后就可以放着蒸熟了。l市喜欢直接蒸熟,不用任何东西包裹,但灌江村喜欢用柚子叶垫着蒸,柚子叶的味道也会进入团子,清香中和。

    “好吃!”应非池拿来当早餐,两口一个,嘴角还有馅的痕迹。周满做的艾粑粑里头酿有砂糖芝麻跟白糖花生,都是甜的,趁热吃砂糖与白糖会裹着芝麻跟花生在嘴里流动,味道不要太好。

    “要是能把艾粑粑也拿出去卖就好了。”

    周满摘下围裙微笑道:“艾粑粑是不能的,艾草却可以。”

    “哦哦!”应非池瞬间就懂了,手臂一挥将一盘新出笼的艾粑粑扫进了篮子里,一手跨上篮子另一手举起说:“周满,我去改造烘干机了!”

    家长同志满意地一笑,小家伙真是越来越懂他的心思了。周满转身就去通知学生了:三月收河艾的嫩叶,3分钱一斤,隔夜的艾草也可以,但是不能留两天以上。

    对于大人来说,3分钱一斤的酬劳有点少,而且三月开始就要准备玉米的种植了,所以基本没有青壮年劳动力去做这些事。但是老人跟小孩就不同了,他们只需要零花钱,尤其是小孩子。

    南方的聚落一般都是依水而建的,灌江只有一条河那就是灌河,灌河发源于上灌江屯的,流经上灌江、十磨、下灌江三个自然屯,而学校就在十磨与下灌江之间的位置。从周满说收艾草的那天起,灌江小学的学生上学就不是背书包了,全都统一配上了小背篓。中午放学去河边的沙洲坝,晚上放学就沿着河流走,背篓里一天能装20斤艾叶。

    “老师,我终于可以不用问阿妈要钱了!”妹萝非常开心,把背篓放下的时候直起腰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老师,今天我有6毛钱,对不对?”

    “嗯,对。”周满把三张两角的纸币放在妹萝的手里,叮嘱道:“也就是现在刚开学可以让你们做一点,到期中以后全都给我乖乖学习。毕业班今年不拿全乡第一,回来我一个一个地收拾!”

    “老师,你放心啦!”妹萝保证,“我一定会考全乡第一给你看的!”

    周满微笑着说:“你要是考了全乡第一,我就帮你出三年的学费。”

    “老师,讲好的啊!”妹萝眼睛都放光了。她成绩一直很好,但是村子里的女孩子很多都不读初中,现在家做两三年农活,到了十六岁就出去打工。妹萝一点也不想这样,她想像周老师一样读到师范中专,回来教村子里的孩子。但是中学的费用很贵,而且去乡里读书还要出生活费,一个月平均要花20元左右。家里虽然卖山货赚了点钱,但房子已经很久了,不知道父母到底是攒钱起房子,还是会给她读书。如果有人帮她出学费,那她就完全不担心家里了!

    想到这里,妹萝小小的脸都发光了,背着背篓蹦蹦跳跳地回去了。

    “唉……”应非池望着小女孩娇小的身影,不由得叹了口气,低声说:“这么小就要努力挣钱,怕没有书来读。对于凡人的小孩子来说,20斤的重量会把稚嫩的骨架压垮吧?要不是有广播操炼体,我真不敢给他们做这些事。”

    “每个人都有的艰难,你小时候不也是吗?他们是挣扎在生存线上,为吃穿读书苦恼。你当年呢?你虽然不愁吃穿,但整天被人欺负,每天都在小心翼翼地保护自己的灵根不被毁去,难道不是另一种艰难?”周满摸摸应非池的头,笑着说:“我们不能改变大环境,不能改变时代,但我们能改造他们自己的条件。收购山货挣钱,以教广播体操为掩盖让他们炼体,在保护他们的前提下,让他们创造更多的财富。”

    “周满……”应非池看着他的家长,眼中有些忧伤却又十分庆幸。“虽然我小时候没有遇到你,但现在在你身边,真是幸运极了,我想他们也是这么想的。”

    “胡说。”周满摸摸他的头,“我只是个剥削他们劳动力的雇主。”

    “不是!”应非池抱着他坚定地说:“是仁慈大老板!”

    作者有话要说:我超喜欢吃艾粑粑!但是小时候为了摘艾叶,要背好大的背篓沿着河走很远才能摘到足够的艾叶。其实艾叶潦熟之后会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