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胭脂扣-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者:周郎
第一章 奇症奇方
李同春的女儿李锦文病了,消息很快就传开了。
实际上一个人生病是很正常的事,应该是不值得人们如此传扬的。但李家不同一般,李同春是武林大宗师,而且精通歧黄之术。所以么,名医自己的女儿病了,又治不好,当然就会令人十分奇怪了。
听说这锦文小姐美貌之极,而且武功又极高,她会生怪病,也令人十分不解。
江湖上更是传得沸沸扬扬。
锦文小姐的病症究竟如何,没人知道确切的情况,但从李府中传出来的消息说,锦文小姐的一只胳膊不能动了。
这就更让人不解了。
胳膊不能动了,总不外是瘫了、受了内伤等等原因,按理说李同春一定是药到病除,便有什么经脉受伤,也尽可用内力助女儿疗伤的。
偏偏李同春束手无策。一代大名医,只好挂榜招医,为独生女儿治病。
李同春焦虑不安地在客厅里转来转去,面容憔悴。
往日的李同春却是颇有些仙风道骨的,最起码可用“丰神俊爽”来形容,但瞧他现在这副德性,可以说明他的心情恶劣到什么程度了。
医榜贴出之后,“名医”倒是来了不少,药方开了无数,李同春只是皱着眉头扫一眼,摇一下头,一人十两银子,打发他们走了。
不料,不少混混们为了这十两银子,络绎不绝地往李府跑,自称是名医,要给锦文小姐治病。
你说说,这还像话吗?堂堂的李府成什么样子了!
李同春只好下了死令:虚冒名医者,将绳之以法,送交府衙。
这下混混们也不敢来了。
混混们这一不来,李府门前倒变得冷冷清清的,偶尔有几只小雀儿,很悠闲地在门前踱起小方步。
医榜贴出去,已经四天了,仍是无人能治得了此症。
李同春自己则是使出了浑身解数,针刺,输内力以图打通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阴心经等等络脉,无奈是一点儿效果都没有。
你想想,李同春能不急么?
院外一阵马蹄声。
李同春倏地转过身来,眼中闪现出了希望的光采,一个家丁飞快地跑了过来:“回老爷,杜管家回来了!”
“快叫进来!”李同春口里叫着,一个中年大汉已经上气不接下气地奔了进来,脚步浮乱,像是随时都有可能摔倒。
也难怪,四天四夜没命地赶路,铁人也会垮掉了。杜四现在的脸色就跟死人差不多。
李同春劈头就问:“张神仙呢?”
/“死……死了。”杜四直喘粗气。
“死了?”李同春怔怔地,没有反应过来。
“小人刚到他的庄子外,便见到大出殡,他已经死了,三天前死的。”
李同春无力地倒在椅子里:“死了……”
杜四喘过气儿了:“回老爷,张神仙是三天前采药时,摔下悬崖身亡的,送葬的人都是他的家人邻居。他没有子女亲戚,连徒弟都没有。”
李同春的希望破灭了,他无力地挥挥手:“下去歇着吧。”
杜四转身走了,李同春却疑惑起来:“他死了?不可能。
他是摔死的?他怎么会摔死?”
张神仙是江南第一名医,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被人称为“张神仙”。李同春在女儿病后的第二天便打发社四去请张神仙,却没料想,张神仙竟然死了。
李同春知道,张神仙的武功虽说不甚高,但专习轻功暗器,轻功一道,可算上乘,便是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人直接从悬崖上推下,也会有办法脱险的。
张神仙死得太邪乎了,让李同春简直不敢相信。
恰巧锦文小姐得了怪症,好像张神仙是因为不想来看病而死去的。
这两件事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李同春心头疑云大起。
锦文小姐眼泪汪汪地躺在床上,憔悴了许多,往日娇媚秀丽的小脸,这时已经消瘦蜡黄了。
“娘呀,儿也……不想活了……呜呜……”锦文哭得梨花带雨一般,可怜之极。
李氏也是泪汪汪的:“儿呀,别着急,你爹已经给你请张神仙去了。快来了……”
李同春站在屏风后面,不敢进去,也不忍进去。
因为张神仙死了,世上还有何人能救女儿呢?
李同春心灰意懒地出去了。
只能怪张神仙死得太不凑巧了!
张神仙死去的消息,很快传开了。
有时候流言的起落,任何人都无法解释清楚,你根本就不知道有些流言是从哪里来的。
第二天一早,杜四奔了进来:“老爷——老爷——大喜——有人——揭——榜——”
李同春一跃而起,惊喜万分:“有人揭榜?”
杜四点点头,面上尽是喜悦的神情。
因为前几天的来人,都无一人敢揭榜,那么敢于揭榜的人,自然是十分的自信了。
“人呢?”
“在门外。”杜四道。
“快请!”李同春一挥手,满脸急不可耐之色。
“他说……要老爷……亲自去……去请。”
李同春怔了一下,一撩袍角:“好,我就去。你去告诉夫人小姐,就说请到神医了。”
大凡名人都是有些怪毛病的,李同春自己是名医,自然知道这一点。
有些名医,只要你对他恭敬就行了,他不在乎钱财之类的东西。
李同春自己就是这样的人。
李同春到了院门外,怔住了:门前黑压压的一群人,大约都是看热闹的。
李同春拱手叫道:“请问是哪位先生揭的榜?”
两个家丁高声道:“老爷,就是他!”
听他们的语气,殊无半分恭敬,李同春好生不快,但眼光一转,看到那人时,也不由愣了一下。
又是个无赖!
一眼就能看出来,他和几天来在门口转悠的无赖没什么两样,惟一的不同点是,他揭了榜。
他裸着胸口,赤着脚,大大咧咧地望着李同春,手里捏着医榜,眼里有一种挑战的神气。
李同春毕竟是李同春,愣了一下之后,他就缓过了神来,不仅缓过了神,脸上还挂上了微笑:“不敢动问,先生高姓大名?”
那混混答得倒挺爽快:“我是来给人治病的,姓名有什么用?你几时听说名字能治病?”
众人哄笑成一片:“李老爷,这小子是后街的小混混。”
“他外号叫‘小麻雀’,连饭都吃不饱,哪里会看病?”
“不过是想捞几两银子使使罢了。”
“简直是不像话!”老成的人十分气愤,“应该把他关起来。”
小麻雀的神色倒十分坦然,显然众人的话都是正确的,并没有冤枉他。
李同春迟疑不决了。
小麻雀冷冷道:“怎么,我小麻雀有胆子揭榜,你李大爷就没有胆子请我进去吗?”
李同春一咬牙,女儿病重至此,也只好死马当活马医了:“先生,请恕李某无礼,请进!”
李同春亲自下阶,躬身相迎,众人闪开一条路,眼睁睁地望着小麻雀趾高气扬地上阶而入。
“这小子不怕坐牢吗?”
“反正也没饭吃,坐牢还管饭呢!”
“我只担心这小子把人家小姐给医死了。”
李锦文昏昏沉沉睡着了,又昏沉沉地醒了。
不醒还好,一醒之下,锦文吓得毛骨惊然。
她被放在一张太师椅上,手脚都被缚住了,只有一只右手未缚,可右手偏偏是不能动的。
四下里黑沉沉的闪着古怪的微弱磷光,四面尽是惨红愁绿的颜色,阴森森的,可怕极了。
“我死了么?……娘啊……爹啊……我死了么?”锦文傻了呆了。
地上倏地出现了一只清油灯,灯烟极重,灯光一照,四下更可怕了。
锦文吓得啊啊直叫唤。
“这是什么地方?这是地狱吗?妈呀!”
这时候叫妈,又有什么用呢?
突然,远处一个可怕阴森的声音笑了起来:“嘿嘿嘿嘿嘿嘿嘿嘿……”
没有什么声音比这更可怕了。
锦文的头皮一炸,血都凉了,止不住哆嗦起来,想哭想喊,却喊不出一点儿声音。
笑声越来越近:“哈哈哈哈哈……”
锦文一颗心都快停止跳动了:“我死了……我死了……
这是鬼……是鬼在笑……”
笑声转眼间到面前了:“咯咯咯咯咯……”
锦文面前出现了一个鬼影,那是一个看不清面目的鬼影,地上的清油灯那昏暗的光照到他脸上,使他的面目显得十分狰狞可怖。
锦文两眼凸出,张口结舌,面部肌肉扭曲。
锦文只想速死,可、可自己已经是死了的……
鬼影突然邪邪地笑了起来,走了过来,锦文恐怖地看着他走近。
鬼影一撩长袍,浪声浪气地笑了:“哎哟,好标致的大妹子——”
一只鬼手慢慢伸向锦文春花般的胸脯。
锦文厉叫一声:“啊——”挥起右手,狠狠打了过去。
她昏过去了,昏迷中只听到来来往往的脚步声,和哭叫声:“好了,好了!”
锦文醒过来了,迷迷糊糊地看见床边围了许多人。
“爹……娘……我怎么了……”
“儿啊——”李同春夫妇喜泪滚滚,根本就说不出话来。
“好像……我死了……到了一个地方……有一个怪人,想……那个,我……我打了……啊,我的手!我的手能动了!”
锦文又惊又喜,叫了起来。
“是……儿呀,你的手能动了……多亏了那个……先生啊!”李氏悲悲切切地哭道。
李同春一跃而起,急叫道:“先生呢?先生呢?”
杜四慌忙道:“他走了,拉也拉不住。”
李同春气得直跺脚:“嘿,这可怎么好?”
杜四道:“他留了一张药方,说是给老爷和小姐一看,依方抓药,这奇症便永不会再发了。”
李同春忙不迭接过药方,打开来一看,怔住了。
药方上只有两个字:
——“嫁人。
锦文渐渐明白了怎么回事儿:“我看看……”
李同春迟疑半晌:“这……这个……你不能看!”
李氏急了,一把夺过药方,递给了女儿。
锦文一看那两个字,脸儿腾地红了,一直红到了耳根,小嘴一扁,扑到母亲怀里哭了。
李同春记起来了,众人说“小麻雀”是本地无赖,住在后街,而且“平时连饭都没得吃”。
李同春亲自出马,到后街寻找“小麻雀”。但邻居都说,“小麻雀”没有回来过,走了。
至于小麻雀去了哪里,可就只有天知道了。
李同春怏怏不乐地回到家,锦文听了之后,什么也没说,只是低着头出神,小脸时红时白。
李氏夫妇相视苦笑,他们自然知道女儿的心思。
李锦文心里恨极了小麻雀,当然是因为那个药方。
幸好药方只有李氏夫妇和锦文自己看过,若是传了出去,锦文小姐还能做人吗?
第二章 大麻雀、小麻雀
麻雀是一种讨人喜欢的小鸟,因为它蹦蹦跳跳,精精怪怪,从来不肯安静一会儿。
每天早晨,麻雀都会因看见第一线光明而啼鸣,让早起的人感到精神一爽。
麻雀在夜晚的几声朦胧的呢喃,会让失眠的人感到温馨。
麻雀捏在手里的感觉是最最美妙的,它太可爱了。
“小麻雀”的胸口上,便纹着一只小麻雀,展翅张口,栩栩如生。
胡不喜之所以得了“小麻雀”的外号,一来自然是因为他胸前的这只麻雀;二来么,因为他平日里总是叽叽喳喳,嘴总不闭着。
闲话多的人只有个别时候讨人喜欢,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都挺烦的。
胡不喜就挺招人厌,用当地方言说,他是个“搅屎棍”。
这名字十分不雅,但用于形容胡不喜,却是十分十分地贴切。
胡不喜没爹没娘,破庙安身,倒也逍遥自在。胡不喜最大的乐趣还不是说话,而是下河去摸鱼。
小时候是精赤条条地下河,长大了,不过多了一条大短裤而已。
出水的时候,胡不喜手里总是掐着一条大鱼的腮,喜笑连天。但他的短裤出水之后便会紧紧地贴在大腿上,可就大大地不雅观了。胡不喜根本不在乎这个,他冬天也每天下河去摸鱼,这一点让其他混混们嫉妒,好像他就是水鬼水怪。
小麻雀走在山路上,面色阴沉,不再是一只欢笑的小麻雀了。
他身边走着一个小男孩,十二三岁模样,长得极是伶俐,极招人喜欢。
“是这儿吗?”小麻雀问,声音沉闷暗哑。
“就是这里。”小男孩受了他的感染,也是一腔悲苦。
小麻雀探头一看,悬崖下云雾环绕,深不见底。
“张爷爷就是从这里摔下去的。”小男孩轻声道,不时抬头看看小麻雀的神色。
小麻雀喃喃自语:“怎么可能呢?”
小男孩问道:“你说什么?”
“没什么。我问你,张爷爷的尸身是谁发现的?”
“我们那天正好有一个人生了病,找张爷爷,不见了,有人说是采药去了,——张爷爷常去采药,十天半月不回来的。大家也没法子,只好等。中午的时候,来了三个外地人,抬着张爷爷的尸体,说是路过山崖下发现的,已经摔死了……”
“那三个外地人后来去哪儿了?”
“不知道啊!他们放下张爷爷,就走了。”
“往什么方向走的?”
“这……谁记得住……”
“你好好想想。”
“我要回到村子里才能想起来他们往哪里去的。对了,他们往大树那边走,他们是向东走的!”
“你敢肯定么?”
“一定是向东。”
“向东,向东,那是九天前的事了,对不对?”
“是呀。”
“那三个人生得什么样儿,你能记起来吗?”
“唔——三个都是男的。一个个子很高很高,比你高一个头,又很胖。还有两个嘛,和你个子差不多,瘦瘦的,就这些。”
“高个子有多大年纪?长胡子吗?”
“总有四十多岁吧,兜嘴胡子……好重,满脸都是胡子……”
“他面上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没有?”
“什么特别的地方?”
“比方说……下黑痣、刀疤……塌鼻子……”
“好像没有吧,记不得了。”
如果记不得了,就说明那人脸上是真的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了,这是一定的。因为若是有这些特点,小男孩肯定是不会忘记的。
胡不喜点点头道:“他们带刀没有?”
“刀?好像没有带。另外两个人手里都拎着一个大包袱,包袱很大,所以我记得。”
看起来确乎是过路人所为。
但过路人又怎知死去的人便是张神仙,而且又一直抬到这里来?
胡不喜道:“那三个人怎么说的?他们说认识张爷爷吗?”
“好像没有。我不记得了……”
“两个瘦子有什么特别么?”
“想……想不起来。你问这些干什么?”
“我要找出凶手来。”
“凶手?”小男孩不解地问道:“张爷爷不是……”
“张爷爷不是摔死的,是被人杀死的!”胡不喜咬着牙缓缓地说。
“真……真的?”小男孩大惊失色,哆嗦起来。
“我不骗你。”
“那……你……要给张爷爷报仇啊!我爹,我姐和我都请张爷爷治过病哩。我娘说:没有张爷爷,我就生不下来了。”
小男孩哭了,扯着胡不喜的衣裳。
“小兄弟,你放心,我会找到那个坏人的。你要把能想起来的东西都告诉我,我才能找到凶手。”
“我一定……使劲想,想出来了,就告诉你。”
“好孩子,你叫什么?”
“小麻雀。”
胡不喜不由一怔:“你也叫小麻雀?巧了,我也叫小麻雀。”
这可真是巧极了!
两只小麻雀飞到一起来了。胡不喜对小麻雀不由大起好感。
“以后咱俩怎么叫呢?这样吧,你叫我大麻雀,我叫你‘小麻雀’怎么样?”
小麻雀忍不住破涕为笑:“大麻雀?那是……”
胡不喜一怔,旋即大悟,拍了小麻雀一巴掌:“尽不往好处想!”
俩人往村里走。胡不喜问道:“张爷爷被抬回来的时候,身边有些什么东西没有?”
小麻雀道:“一只药锄,一个药篓子,篓子里还有些草药……就这些了。”
“东西呢?”
“都埋了。”
一代名医的陪葬品,自然是,也只能是他最喜欢的物件:药锄、药篓子……
“张爷爷的身上有很多血吗?”
“多得怕死人……”小麻雀的脸白了。
从悬崖上摔下来的人,自然是极为可怕的,别说小孩子了,一般大人看了也会受不了。
“有没有什么手帕、纸条之类的东西?”其实胡不喜十分清楚,如果张神仙是被谋杀的,这些东西自然不会留下,但他咬咬牙,还是接着问了一问:“或者有书?”
“没有……没有。”小麻雀直摇小脑袋。
胡不喜在张神仙家里住了一天。家丁们早已散去了,实际上张神仙只有两个老家人,老家都不在此处。
张神仙人土后,两个老家人伤心地走了,回外地老家去了。
两个老家人是张神仙救活的,自愿留在张家当仆人,一直当了四十年。
胡不喜仔细地将张神仙的遗物清理了一遍,又翻遍了整幢屋子,什么线索也没有找到。
因为张神仙的院子里,几乎到处都是药材,除了药材没别的东西。
胡不喜怏怏睡在张神仙的竹床上,一盏青灯,忽明忽暗。
胡不喜的眼睛突然睁大了。
墙壁上有一个鲜红鲜红的小圆点儿。
红极了的小圆点儿。
胡不喜跳了起来,凑近去仔细看了半晌,泪水滚滚而下:“师父,师父——”
胡不喜跪下了,伏地痛哭起来:“我一定要给你报仇,师父,我一定会替你报仇的!”
胡不喜居然是张神仙的徒弟。
胡不喜直到看见这个红点儿,才确信师父确实已经死了,从悬崖上摔下来的那个人确实是张神仙!
而且,至关重要的是:胡不喜知道了,师父是被人害死后,再被摔下悬崖的。
张神仙一定死在房中,就在这间房中。
而且张神仙已经发觉敌人的侵入,还和敌人交过手。
“小麻雀,你记不记得,四五天前,有一个外地人来找张爷爷?”胡不喜拍拍小麻雀的脑袋。
他想起来了,李府的管家杜四是来过这里的,说是来请张神仙去给锦文小姐治病。
向东走的三个外地人,走的正是自己来时的路。胡不喜不由一阵激动。
“什么外地人啊,没有啊?”小麻雀奇怪了。
“你仔细想想,骑着马,黄马……四十来岁,很壮,黑黑的,眉毛很粗……左脸有一颗红痣!”胡不喜一连串地问道。
小麻雀将头摇得像拨浪鼓,连声否认:“没有没有,没有人来过。”
胡不喜差点儿要跳直:“你敢肯定?”
小麻雀满面委屈:“我会骗你么?你瞧不起人!”
“好好好,大哥给你赔不是,行了吧?”胡不喜强压住激动。
小麻雀笑了:“不用的,不用的,咱们都是麻雀么!只不过,你的……嘻嘻……大些!”
三个外地人是一条线索。
杜四也是一条线索。
因为杜四根本没有来过,而李家的人却说社四来请张神仙了,还看见了大出殡。
很明显,杜四在撒谎。
如果杜四仅仅是李同春的管家,那么,他一定会来的。
因为他不敢不来,再借他俩胆,他也不敢违抗李同春的命令,不敢贻误给小姐看病的时机。
而现在的情况是,杜四没有来过,却知道张神仙死了,并且清楚地知道他是摔死的。
杜四当然和张神仙的死有某种关系。
李同春会不会也是同谋呢?胡不喜迷惑了。
李锦文得了奇症,连李同春都医治不好的奇症,去请张神仙,恰巧张神仙摔死了。
自己则出手救了锦文小姐。
当然,胡不喜断定锦文小姐的病不是由人为所致的,如果是,他一定能看出来。
比较可能的解释是:李同春不知道就里,杜四去请张神仙,路上得知张神仙已死,便又匆匆赶回李府。
也许杜四说谎,不过是因为他不愿跑这趟冤枉路呢!
这并不是没有可能的。
问题是,杜四是从哪里知道张神仙已死的消息的?
不管怎么说,胡不喜得回去一次,杜四这条线得先查清了再说。
三个外地人是江北口音,这是小麻雀告诉他的。
小麻省能分辨不少地方的口音,因为以前来找张神仙看病的人,各地都有。
第三章 杜四
小麻雀胡不喜来了!
李同春又惊又喜:“快请!快请!我自己去迎……”
胡不喜已经踏了进来:“敝姓胡,名不喜,上次没说出名字,殊觉不敬,尚乞李大爷海涵。”
李同春又是打拱又是作揖,显得极为恭敬,又极为诚恳:“胡先生,李某全家齐感先生大德,尚要请先生原谅李某上次不敬之处。”
胡不喜笑笑道:“李大爷,我今日来此,是有些事情请教。”
李同春忙道:“请坐请坐。快上茶来,进去告诉夫人小姐。胡先生但有所问,李某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胡不喜一反上次的狂傲态度,谢了座,斯斯文文地坐了下来。
“李大爷,贵府是否有一位管家,姓杜行四的?”
李同春道:“不错。”
胡不喜道:“上次令媛生病,是李大爷派他去清张神仙的,对不对?”
“对。胡先生,杜四有什么……”李同春见问,十分惊讶。
胡不喜道:“那么他回来之后,说他去过了,看见了张神仙的大出殡等等,是不是?”
“对对,他是这么说的。”李同春面色微变,他已知杜四一定有什么可疑之处了。
胡不喜一板脸,一字一顿地道:“那么,李大爷能否将杜先生请来,在下想问他几个问题。”
李同春顿了一顿,道:“来人。”
一个家人转出屏风:“在!”
“去叫杜管家来一下。”李同春平和地吩咐,好像他不过是叫杜四来办一件很寻常的事。
一阵细碎的脚步声。李夫人的笑声自屏风后传了过来:“胡先生你可来了。锦文,还不快来,谢过胡先生!”
李夫人眉花眼花地走了出来,福了一福:“胡先生你好。”
胡不喜忙起身还礼道:“夫人如此大礼,胡某不敢当。”
“锦文呢?真不懂事儿!”李同春不高兴了:“还不快过来谢谢胡先生?”
“锦文,你过来呀,”李夫人笑道:“这孩子,还害羞呢!”
锦文红着脸,恶狠狠地走了出来,直眉瞪眼地给胡不喜福了一福,转身就走。
李同春怒道:“锦文,怎的这般无礼?”
胡不喜知道,这位大小姐正为自己开的药方生气呢,而且肯定气得要命。
他一时兴起开了个药方,现在想起来挺后悔的,后悔得脸都红了。
红得像块红布。
锦文一跺脚,叫了起来;“你算什么……什么先生!呜呜……他欺负人,他是坏人!”
她这一哭,胡不喜更是觉得羞愧万分,眼见李同春怒气勃发,忙强笑道:“小姐责备的是。胡某……这个……在下太过孟浪,这里先赔礼了。不过,我可不是坏人。”
他竟然为是不是坏人辩解起来,好像他十分在乎这个。
李同春怒道:“贱丫头,滚出去!”
因为锦文竟然如此不知礼数,别人会说李同春失了家数,李同春当然生气,而且气得够呛。
李夫人忙上前劝慰锦文,锦文却犟道:“走就走……”
李同春又要瞪眼,去叫杜四的那个家人匆匆跑过来,躬身道:“回老爷,杜管家不在。”
“不在?”李同春觉得不可思议,“府中四处都找了吗?”
“回老爷,都找了。有人说,方才见杜管家慌慌张张走了。”
“走了,从什么地方走的?”李同春跳了起来。
“好像是东边小门。”
“快着人备马,追他回来!”李同春十分震惊愤怒,“无论如何也要把他活捉回来!”
明摆着,胡不喜一到,杜四便知道事情败露,逃走了。
胡不喜嘘了口气:“李大爷,不用去追了,追也追不上的。好了,我把我的来意说一下吧!”
李同春定定神:“你说。”
胡不喜道:“杜四根本没去找张神仙。”
李同春一下愣住了,李夫人也怔住了,锦文停止了哭泣,好奇而又有些羞涩地瞪着胡不喜。
李同春喃喃道:“那么,张神仙之死,是他胡说了?”
“不是,张神仙确已去世了,但不是摔死的,而是被人谋杀后,再从崖下摔下山的。”胡不喜目光炯炯,盯着李同春的脸。
李同春又怔住了:“显然李某猜得不错。”
“李大爷,你……”这回该胡不喜惊讶了:“你也认为……”
李同春叹口气道:“锦文这孩子一病倒,怎的张神仙便去世了?我当时便怀疑这两件事之间可能有关系。”
战不喜沉声道:“在下已去过张神仙的家,发现了谋杀的痕迹。”
“可曾找出凶手吗?”
胡不喜叹了口气:“没有。但我问清楚了,杜四根本没去。”
“难道杜四会……和谋杀有什么联系不成?”李同春气白了脸,wωw奇Qìsuu書còm网胡子都哆嗦起来。
胡不喜看看他,道:“原来我还想,也许他不过是不想跑冤枉路的……”
明摆着的,杜四现在溜了。
锦文尖叫道:“我去追他!”
胡不喜连忙拦住道:“小姐不可!这个……你的右臂仍然不能……”
锦文又涨红了脸,猛一跺脚,一声呜咽,飘身进了屏风后面。
胡不喜看了看呆呆发怔的李同春夫妇,长叹一声:“胡某告辞了,杜四的事儿,与李大爷无关。”
李同春强笑道:“胡先生放心,李某一定会还你一个公道。”
他的意思是,他一定会找到杜四,问个明白。
胡不喜一揖道:“也许这种事牵涉极广,贵府还是不动为好,告辞——”
好快的身法。
李同春一惊:“好快!”胡不喜几乎是平地消失的。
李夫人望了望屏风,叹了口气:“锦文这孩子,唉--”
第四章 问罪
胡不喜住在破庙里,破庙就是他的家。这个家他住了十几年了。
现在胡不喜便躺在庙中一张破草席上,冥思苦想。
杜四的逃走,打乱了他的算盘,但也算从中得到一点眉目,那就是:杜四是个知情人,他之所以逃跑,乃是因为做贼心虚。
杜四这条线,显然更难查了,腿上有脚,谁知道他会跑到哪儿去呢?
那么,剩下的线索,那三个外地人,也是同样茫茫无处可寻的了。
胡不喜烦躁不安,坐卧不宁,不停的长吁短叹。
他摸着衣上的扣子,一个一个慢慢摸过去,再一个一个摸回来。
谁都没有注意,胡不喜虽然是个混混,破衣烂衫的,衣上的扣子却总是不多不少,而且总是这么几个扣子。
门外有脚步声,很急也很轻,像是一个女人的脚步声。
胡不喜不由一怔:“什么女人会来这里?上香吗?不可能呀……这个破庙可一直没有香火的,就算这人是来上香的,可现在是半夜呀?”
正自惊疑,庙门被踢开了:“小麻雀,胡不喜!”
这人竟知道他的名字,胡不喜颇觉讶然。因为,知道他大号的人,这条街上可没几个。
隐隐约约的,一个苗条的身影立在门口:“胡不喜,你在不在?”
“在在在,在哩!”胡不喜一骨碌爬起来;“这位大妈,你找我干什么?”
“我不是你大妈!你……我是李锦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