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儒道至圣-第7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帮方运最好的方式不是责怪孔家,而是避免方运与孔家全面冲突。
一旦读书人的怒火全部冲向孔家,那孔家与方运的关系必然出现裂痕,甚至可能彻底对立。
所以,许多人意识到,是庆国人和宗家人在玩驱虎吞狼的手段。
于是,许多读书人希望大家冷静下来。
但是,火焰很快烧到孔城。
一些正义的读书人在别有用心的挑拨下,聚集在孔城的孔家大宅门前,要求孔家给个说法。
一开始没有多少人在意,但是,很快前来声援的读书人越来越多。
三天之后,足足十余万人族各地的读书人齐聚孔城,要求孔家制裁凶犯。
随后,方运再次出现在论榜之上。
让所有人震惊的是,方运竟然火上浇油!
方运发布文章盛赞这些读书人,认为读书人们做得对,并准备亲自前往孔家,与孔家家主交涉。希望孔家能遵从民意,承认错误,避免事态恶化。
在最后,方运还说,孔家是孔家,孔家的不肖子弟是孔家的不肖子弟,两者不能混为一谈,那些不肖子弟又不是老虎的屁股,怎么就摸不得?
一文既出,人族轰动。
人族的半圣除了发布圣谕很少出现在论榜,也很少现世,只有在人族遇到危机的时候才会亲自出手。
哪怕是杂家镇封景国,半圣也不会出手。
历代半圣对内出手基本有两个原因,一是报复仇家,像方运杀庆君一样。二是遇到大奸大恶之徒,比如诛杀逆种。
像方运这种在论榜上发文的半圣不仅少,而且是反对孔家,简直前所未有。
让所有人疑惑的是,方运明明说要把孔家和孔家的不肖子弟分开,可为什么又要找孔家家主?
方运发表意见后,论榜的讨论再度陷入了火热状态。
那些原本攻击方运的人此刻都变成方运的拥护者,拼命支持方运,希望方运为民请命,让孔家交出罪犯。
事情的发展变得无比怪异,那些低文位的读书人还在吵吵闹闹,或支持孔家,或支持方运,或两不相帮。
但是,高文位的读书人彻底在论榜上销声匿迹。
根本没有任何大学士或大儒在站队。
因为这场争斗很可能远远超出所有人的想象。
一方是巅峰半圣,携不败之威,镇龙城,御四海,踏蛟圣。
一方是万古第一世家,圣人后裔,独领风骚千年,威名远播万界。
双方一旦爆发矛盾,整个人族必将陷入浩劫。
没有人知道方运是怎么想的。
也没有人知道孔家是怎么想的。
所以,每位大儒和大学士都小心翼翼。
即便是对方运恨之入骨的杂家大儒大学士,在此刻也没有亲自上阵。
他们在等待最后的机会。
孔城的读书人越聚越多,终于,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出现了。
刑殿阁老商苛在论榜发文。
商苛的文章内容不长,聊聊几百字,只有两个观点。
站在个人的角度上,他认为孔家人应该享有特权,但是,站在法家圣道的角度上、站在律法相关者的角度上,他认为包括孔家在内所有众圣世家应该放弃干涉律法,将犯罪的孔家人移交给司法机构。
直到商苛出面,所有读书人才愕然发现,商苛的要求,就是之前方运对景国的革新。
景国捣毁一切宗族的私牢,将法律彻底控制在国家手中,对地方宗族势力形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实际上,景国后期做得比想象中更狠。
景国皇室成员原本也不受三法司管辖,但方运革新后,直接废了皇室这一项特权。
以后除国君之外,皇室所有成员都由司法相关各部负责,皇室无权过问。
景国的司法权,彻底收归阁部。
现在,方运不过是把目标瞄准孔家,准确地说,是众圣世家。
司法权,彻底收归刑殿!
方运已经与刑殿联手!
从法家建立起,法家与儒家的争斗就没有结束,当年有孔圣在,法家一直不敢造次,而且为了避免与儒家圣道相争,逐渐剥离法家之中关于政治、权术的东西,不过一直没有剥离干净。
哪怕是韩非子那等半圣,也在强调权术,也没有让法家脱离对君权的依附。
直到方运的出现,政道长河降临人族,那些影响法家的杂乱圣道才被彻底剥离。
孔圣已陨,有方运支持,法家毫不犹豫选择了支持。
商苛发表文章之后,众多法家大学士和大儒纷纷发表早就酝酿好的文章。
于是,论榜之上出现了法家尽夺天下的气概。
甚至有激进的法家人说,如果孔家不给出一个章程,那刑殿就冲进孔家拿人。
随后,方运破天荒地宣布了一件几乎得罪除法家之外所有世家的圣谕。
方家宣布彻底放弃世家司法特权,方家所有人所犯罪行,全部交由当地法律机构审理。
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快,法家众圣世家也宣布放弃世家司法特权。
终于,孔家宣布,放弃孔家的司法特权,并陆续把孔家拘禁的成员交由孔城官衙接管。
消息传开后,无论是孔家门前还是论榜之上,都是一片欢腾。
但是,就在当晚各地读书人庆祝的时候,方运在论榜上发布了一篇文章。
文章名为《批孔子书》。
第3021章 险地仁政
大儒或半圣批圣很正常,批孔圣也有,但这种文章都会经过圣院审核,交由半圣化身裁定,基本只在大儒或半圣之间公开,很少流落在外。
毕竟,任何程度的批圣,都会影响人族圣道长河,都可能引发人族圣道危机。
批判圣人是好事,但批判得太狠太对,那就坏事了,很可能会有相关圣道的读书人无法理解,导致文胆破碎。
而且,批圣是一种比较功利性的手段,要么是为了上位,要么发生在圣道之争。
方运已经成就半圣,没必要踩着孔家上位,而且与孔家也没有圣道之争,为何要批孔圣?
刚刚为孔家让步而欢呼的读书人,突然觉得无比心累,怎么自从方运回来,圣元大陆就没安定过,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先是三海龙王圣陨,接着庆君被砍头,之后是男女同考,后来孔家倒霉,现在一把火烧到孔圣他老人家身上。
怎么看方运都像是在作死,而且在作大死。
好好活着不好吗?为什么总是搞事!
无论对方运的文章如何腹诽,读书人们还是认认真真去看全文。
方运批孔子的第一条,妇人之仁。看到这一条,读书人松了口气,关于孔子封圣前做事过于瞻前顾后的评价,一直都有,连孔家人都承认过。
方运的这条,是指责孔圣既然知道当时无明君,就不应该抱着固有的幻想,无须非得找明主投奔,应该夺鲁君之位取而代之,统一全人族。
这个批判,并不严重,众人急忙去看第二条。
第二条,犹豫不决。众人一看更无所谓。
当年有逆种或妖蛮捣乱,发布各种假的众圣经典,甚至篡改《论语》内容,丑化人族众圣,制造一些明显前后矛盾的内容。即便没有那些逆种篡改的内容,众圣经典原本中也记载了孔子的一些人性弱点,在一些事情上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并非完人。
众人看了第三条,心中一惊,这第三条才是千百年来第一次。
方运批评孔子在政治理念方面,一味崇古,天真空洞!
看到这第三条批判,许多高文位的读书人不仅没有愤怒,反而长长一叹。
这么多了,终于有人说出一部分人想说的话。
孔圣虽然有一些瑕疵,但在教书育人方面,在待人接物方面,在许多地方是真正的楷模,他说的道理,他的言行,充满智慧,传承万载不朽。
方运认为,孔圣的仁是对的,但“仁政”就是空中楼阁。
实际上,人族在各种私下文会中尤其是法家人杂家人,都讨论过这一点,但因为牵扯太大,没有在这方面指责孔圣,毕竟一旦儒家圣道动摇,各家也可能受到影响。
但现在不同,方运直接抢夺了儒家的政道力量,对儒家的影响会小很多。
方运通过两个角度议论为何孔圣的政治理念天真空洞。
第一个角度是人性,方运拿出之前和医家联手调查的数据,利用从小分开的双胞胎兄弟姐妹的喜好、性情等等来作为论据。
这个调查之前方运用过,证明有人与生俱来的固有特性,孪生兄弟姐妹哪怕在不同的环境成长,哪怕从未见过面,他们长大后,在很多方面的喜好或习惯都会惊人一致。
方运以这个论据证明,人性之中有固有的东西,是极难被改变的,孔圣认为君臣愿意施仁政,认为百姓可以被仁政教化,这是一厢情愿的天真幻想。
方运的第二个角度,理想与现实。
方运认为,孔圣虽然从粗鄙的低起点一步一步成长,最终成为人族百代师,开创了仁政的理念之后,但最终走上一条建造空中楼阁的道路,忘记了最关键的问题。
那就是“政”的最后一步。
住在黄土地上的一家人种粟米还是开辟水田种水稻?冶炼铁犁应该是弯刃还是直刃?一个孩子被另一个孩子欺负是应该让双方和解还是惩罚施暴者?一个妇女丧夫后挺着大肚子争夺家产应该怎么办?一个女子被父母被迫嫁给自己不喜欢的人是忍气吞声还是勇敢反对……
这无数的问题,都是政的最后一步,都需要具体而现实的解决手段。
人族有数不清的人,数不清的心思,数不清的活法,数不清的困难。
人族最需要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解决问题更好的方法。
仁政从来不是人族最需要的。
不断的革新才是。
方运认为,有教无类,即所有人都可以接受教育,是正确的,人皆可以为尧舜,也是可能的,但这个过程不是去追求什么尧舜周朝那种落后的文化、制度或生活方式,而是通过不断学习,不断努力,去达到内心的至高境界。
坚守先辈优秀的精神是绝对正确,而且要不断坚守,但过度崇拜古老而轻视现在甚至未来,必然迈向腐朽!
人可以仁,政则不能。
仁政必然意味着亡国。
方运最后列举出历史上无数例子,比如春秋五霸,比如战国七雄,比如秦汉的延续,人族每个国家的强大,其内在核心都不是仁政,用铁一般的事实击碎了假象。
方运在这条最后重申,他个人特别希望人族是行仁政的,但实际上,在弱肉强食的圣元星,在更危险的万界,仁政是一剂剧毒。
幻想和理想,一定要区别开。理想是应该有且可以实现的,仁政是应该有但属于不可实现的幻想。
仁政可以当幌子,甚至可以假意树立为绝对正确,假意树立为普及世界的观念,但如果真正严格施行,自己的国民相信,那就会成为一个族群的枷锁,甚至断头台!
孔圣认为仁能解决一切,而孟子则单独把仁与政相结合,重点阐述过仁政,所以,这第三条不仅批孔圣,也等于在批孟子。
少数人看到这里,感觉方运好像收敛锋芒忌惮什么,这根本不是在批圣,甚至主要也不是指责仁政,更像是在说,我们即将遇到“仁政”无法解决的敌人,如果不抛弃一些东西,必然面临毁灭。
第3022章 我们出发!
方运批圣第四条,比第三条的性质更加严重。
方运认为,礼乐只能用以教化,礼教的对象只能是个人,只能作为治国的参考,不能成为永恒的治国思想!
治国之道,必须要不断改变,不断进步。
任何用落后方式和思想治国的,都将被内外合力摧毁,历史一直在不断重演。
如果说否定仁政只是否定孔子个人的治国之道,那么,否定礼乐思想,不仅仅是否定孔子的治国之道,也否定了周朝的治国之道,甚至否定了整个儒家的治国之道。
周孔之政,彻底断绝!
许多儒家读书人看完这篇文章,再对照《政治学》的内容,最多是文胆轻晃,很少有文胆碎裂。
实际在方运的《政治学》出现后,几乎所有读书人都已经做好心理准备,文胆如果因为批判孔圣就会碎裂,之前早就碎得一干二净。
批到后面,方运话锋一转,说孔圣的圣道虽然有瑕疵,但那是历史的局限性,在那个时代,仁政和礼乐就是人族最崇高的精神追求。
但是,现在还一味崇古,那就是愚昧。
方运认为,孔圣的政治思想有局限性,但个人的学习、革新和谦逊的精神万年不朽,有着超越时代的力量。
方运号召全人族学习孔圣。
最后,方运更是提出了一个震惊全人族的说法。
“尧舜不是我们的终点,周朝不是我们的终点,孔圣也不是我们的终点,他们,只是我们身后的标志。我们的终点,是永远不会终结的未来!在那个未来,人人都会超过孔圣,而且会越超越远!”
“如果我们的未来不能超越现在,那才是对先贤最大的背叛!那才是对祖先最大的辜负!那才是生而为人最应该说对不起的时候!”
“孔圣已经为我们探出两条路,一条是走到尽头的仁政礼乐,另一条,则是拥有万世根基的教化大道!现在,放弃死路,朝着孔圣教化大道指出的正确方向,我们出发!”
方运的话引发了许多读书人的共鸣。
看完方运的批圣全文,许多读书人喃喃自语。
“我们出发!”
但是,无论方运最后如何诚恳,都无法熄灭孔家人、文王世家以及礼殿人的怒火。
方运一旦否定礼乐治国体系的思想,就意味着,和礼殿全面开战!
不过,问题来了。
方运已经不是大儒,是半圣!
圣院,礼殿,大门紧闭。
门外礼殿读书人整齐站立,如临大敌。
礼殿之中,阁老们并排而坐。
最愁的是姜河川。
姜河川暗中观察其余阁老,发现近半阁老神色犹豫。
只有四位阁老义愤填膺,誓要维护礼之圣道。
姜河川目光一动,道:“我与方圣关系复杂,此次阁老会议,我放弃表态。”
“呵……都道河川先生是好人,现在看来,无非是根老油条。”礼殿阁老云骆道。
众阁老一言不发,姜河川不仅没有责怪云骆,反而心生愧疚。
云骆当年在礼殿一直支持方运,并接受了方运的一些革新。
但是,方运跟礼殿虚与委蛇,让礼殿阁老误以为方运不会针对礼道,结果创出政道,让儒家和礼道受到影响。
云骆心中不悦,但修养极好,一直没有因此反对方运。
哪怕之前方运杀庆君,云骆也没有开口反对,毕竟半圣权柄大于国君,只要半圣有理有据,杀国君不算大错。
圣罚无道国君,是半圣天然的权力。
甚至于,像云骆这种智慧过人的大儒心知肚明,方运杀庆君,除了为自己,还是为了庆国!
庆国发展有两大绊脚石,一个是杂家,另一个便是庆君。杀了庆君,庆国一些政策就会改变,只要圣院和各国稍稍相助,国力便会恢复。
这一次,方运批判孔圣,外加否定礼乐治国,彻底激怒了云骆。
所以,云骆也干脆不顾什么阁老涵养、大儒身份,毫不客气地当众指责方运。
只要不是辱骂或污蔑等下作手段,圣院阁老有权指责半圣。
礼乐,是指以礼和乐为基础的周朝制度,包括政治制度、文化体系、社会形态等等一切。
孔圣认为周朝制度是最完美的,所以他无比崇尚礼乐,并在礼乐的基础上创造出自己的仁政理念。
周孔一脉相承。
巫九轻叹道:“我与方圣的交情,在诸位之中仅次于河川。私人交情不谈,只以礼殿阁老身份论,方圣做的过分了。他以政道否定孔圣的仁政,进而否定礼乐,最后否定周朝制度,太过激进!”
“哦?是激进,不是全盘错误?”云骆的阴阳怪气道。
巫九无奈道:“我们成就大儒,并非庸才,所以老夫打开天窗说亮话。扪心自问,我们身为大儒,哪怕守护礼殿,守护礼教,难道真会蠢到认定周朝礼乐会万古不易、百世永续?一旦人族出现另一尊圣人,我们是听他的,还是继续听孔圣的?”
“那就等方圣成为圣人再说!他如果封祖成就圣人,我绝不反对!”云骆冷着脸道。
巫九扫视众大儒,道:“所以啊,在座所有人的心中一定有一个念头,那就是礼殿与礼教终究会出现革新。如果你们心中没有这个念头,在方圣的《批孔子书》出现的时候,就已经文胆碎裂。”
殿中大儒,有的突然抬头望天盯着墙壁上的天然纹理,有的低头揪着衣袖上的线头,有的闭目养神但胡子微微抖动,云骆目光变幻,有恼怒,还有羞意,如同被人揭穿心事。
巫九继续道:“方圣在宁安的时候就说过,革新是好事,但革新太快,对许多人来说,就是坏事。我也不习惯方圣的革新,但是,我们现在礼殿束手无策。”
云骆冷笑道:“我们可以反批圣!集结礼殿的力量,集结孔家的力量,集结儒家的力量,一定可以逼他认错!”
巫九幽幽地看了云骆一眼,道:“跟方圣文比?柳子智、计知白、荀烨、凶君蒙霖堂、那位的执道者柳山、整个杂家甚至更多……哪一个成功了?找出一个我都算你赢!你们忘记那句话了?昨天的方运找到今天的方运文比,一定会一败涂地!你们,拿什么跟方圣文比!”
云骆愣在原地,半天说不出话来。
第3023章 世家流言
过了好一会儿,云骆怒道:“那我们可以联合儒家与孔家,开启圣道之争!”
巫九用怜悯的神色看着云骆,道:“换在五年前,不,哪怕是三年前,礼殿开启圣道之争必然会胜利。但现在,如果礼殿开启圣道之争,那法家刑殿、兵家战殿、医家医殿、工家墨家工殿、农家农殿等等等等势力,会如同一群鬣狗一样跟着方圣这头雄狮彻底分食礼殿,连一点骨头渣子都不剩!”
在场的阁老浑身发冷。
巫九说的太对了,现在人族的形势已经完全不同,别的不敢说,法家刑殿本来就对儒家礼殿虎视眈眈,方运只要一个眼神,所有法家读书人都会如同猎犬一样扑上来撕咬。
直到礼殿断气!
巫九继续道:“与方圣的圣道之争,如果输了,我们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遗臭万年。如果赢了,方圣圣道崩溃,那么很好,我们不用担心耻辱柱的事,因为人类在给我们建造耻辱柱之前,已经被妖蛮灭绝!”
巫九一席话,说的云骆等多位阁老冒汗额头冒汗。
他们完全无法反驳。
他们每个人都好像被一桶冰水泼醒,头脑恢复了冷静,摒弃所有的情绪,用正常的神念去思索。
最终,他们得出和巫九一样的结论。
一旦与方运全面开战,要么自己失败,要么人族失败。
巫九继续道:“这些年,人族堪称历经千古未有之剧变,而如果我们仔细想想,几乎所有的剧变都与方圣有关……”
“最大的变化是文曲星,他与方圣有何关系?”
怪异的是,云骆明明是在质问,但说完之后,神色竟然有些焦虑,就好像自己说了欺骗自己的话。
巫九沉默许久,道:“自孔圣斩水族众圣后,众圣世家的流言,谁人不知?”
“什么流言?”姜河川疑惑地问道,随后他发现,多个大儒也露出好奇之色。
云骆立刻道:“那只是流言!当不得真。”
“不知巫九兄可否详说流言!”姜河川忍不住道。
巫九道:“你们应该知道,当年方圣与妖界对赌,得到一条太古星河支流。”
众大儒点头。
“此物,有穿梭时空之能。”
众阁老面露惊色。
“在龙城开启前,惊龙先生曾将此物让东海龙族带到龙城,此事,圣院有明确记载,我……亲耳所听。”
众阁老心里明白,这种事巫九没资格查看,但亲自去找了相关的人验证,知道了事情真相。
巫九深深地扫视所有人,道:“众圣世家的流言就是,方圣利用时空穿梭,前往未来!他,看到了未来!所以,他做事才那般激进,因为他无法跟我们说,只能解决一切影响未来的灾难!庆君是灾难,礼乐是灾难,崇古守旧是灾难,甚至……某位半圣都可能是灾难!”
没听过这个说法的大儒被震撼,没想到能发生这种事。
“云某不信!”云骆坚定地道。
“那你信什么?”巫九问。
云骆的目光掠过每一个人,缓缓道:“老夫相信,祖宗说的没错,孔圣说的没错,上古时代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没错!老夫相信,老夫的所学没错,老夫的头脑没错,老夫的眼睛没错!我不反对革新,但我反对全盘否定孔圣!我反对全盘否定儒家!儒家没了仁政,没了礼乐,那还是儒家吗?那不是儒家了!”
所有阁老沉默着,无言以对。
姜河川突然长叹一声,道:“我本不想发表意见。但是,这个问题,老夫与方圣聊过。”
“他当时是怎么说的?”云骆问。
姜河川脸上浮现景仰之色,道:“他说,长江的一个船主有一艘船,每过一段时间,船主都会给腐烂的船板换一块新木板。换第一块的时候,这艘船是不是原来的船?”
没有人回应,这个问题好像显而易见,当然是。
“他继续问我,换了一半,这艘船是不是原来的船?”
众大儒愣了一下,这似乎不太好判断。
“他再度问我,如果这艘船最后只剩一块木板没有换的时候,是不是原来的船?”
这一次,所有人陷入思索。
“他最后问我,当最后一块旧的木板被换掉后,这艘船,是不是原来的船?”
没有大儒回答。
巫九问:“您当时是怎么回答的?”
姜河川微微一笑,道:“我一向有一说一,所以我最后说,如果换掉最后一块船板,那当然就不是原来的船了。”
几个大儒点头。
“那方圣后来如何说?”云骆问。
姜河川一指两界山的方向,道:“方圣问我,两界山城墙上哪一块岩石没换过,那是不是两界山?”
礼殿的所有人都愣住了。
“方圣又问我,几千年后,有一个人,从头到尾都和我不一样,完完全全不一样,但我怎么确定他是不是我的后裔?”
礼殿寂静无声。
过了许久,云骆的嘴缓缓动着,很艰难地张口,就好像双唇被缝上一样。
“最后方圣怎么说?”
“方圣说,如果那条船依旧能载着船主去捕鱼,依旧能让一家人吃饱穿暖,依旧能承载一家人的希望乘风破浪,那条船,就还是那条船。”
“方圣说,如果两界山塌了,甚至只剩下残垣断壁,只要有一天有人站在上面说,我们人族,曾经在这里抗击过妖蛮!在这里抛洒过热血!在这里呐喊过,嘶吼过,哭泣过,愤怒过!哪怕只有一个人说过,两界山就还是那座两界山!”
“方圣说,几千年后的那个人,或许在遥远的星辰,或许连口音都完全改变,但当他开口的时候,你会觉得似曾相识;那个人或许穿着奇怪的服饰,但当他写字的时候,那些文字会让你心跳加快;那个人或许不知道什么是礼乐,但当他彬彬有礼向你问好的时候,你会感到舒服;那个人或许不懂什么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但他开口的时候,你会感受到尊重;或许他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儒家,但他说要当个好人的时候,你能看出他眼中的真诚;甚至于……”
第3024章 不相信!
姜河川扫视众人,缓缓道:“甚至于,他会说,孔子只是个教书的,孟子只是个说客,说先贤古人都是糟粕,但是,只要他说要不断学习,好好做人,要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要让自己的家人感到更幸福,要让自己的子女多读书多学习,要热爱脚下的土地,那么,你便会知道,他就是你的后代!”
姜河川轻叹一口气,道:“我们人族,传承的是精神,传承的是文明,传承的是知识。我没有资格判决今天的儒家是不是儒家,我也没资格判决以后的儒家是不是儒家,但只要我们一直在进步,一直在学习,一直在努力,甚至于,哪怕我们的后代忘记‘儒家’这个词,但我依旧敢说,那是儒家!”
云骆呆呆地看着姜河川。
其余人也看着姜河川。
姜河川笑了笑,道:“这就是我离开京城,来到圣院的原因。我相信他!相信方运!”
云骆道:“现在的问题是,谁也分不清方圣在替换旧的木板,还是在凿沉这艘船。”
姜河川好奇地道:“我们人族蒙昧不知多少万年,这艘船没有沉!妖蛮半圣控制商朝,这艘船没有沉!百家争鸣,这艘船没有沉!千年条约失效,这艘船没有沉!大圣杀到两界山外,这艘船没有沉!在人族有痕迹的几十万年中,这艘船都没有沉,而且越来越大,越来越快,你现在告诉我,一个方运就能凿沉这艘船!这种话,你们相信吗?我现在不相信,也永远不相信!”
在场的阁老们眼前一亮。
是啊,人族遇到那么多苦难都坚持下来了,而且越来越好,为什么会认定方运的革新会导致人族崩溃?
“我……”云骆彻底说不出话来。
众人都在回味姜河川的话。
大殿沉寂许久,巫九皱眉道:“不好。我得到消息,杂家人和一些反对方圣的人,可能要在暗中进行一次大动作,但是,具体不知道是什么。之前……我不想干涉,但现在,我想把他们扼杀在萌芽状态!”
哪知姜河川豁达一笑,道:“就如同我们不相信方圣能凿沉人族这艘大船,难道会相信那些鼠雀之辈能妨碍到方圣?”
所有阁老轻轻点头,哪怕是云骆都本能地点了两下头,然后发现不对,突然停住,如同落枕一样。
过了许久,云骆长叹一声,道:“方圣这么继续下去,我们整个礼殿都可能被革新掉,难道我们就眼睁睁看着,什么也不做?”
姜河川微笑道:“怎么会?我们把跟礼殿有关的一切记录下来,让后人知道,在人族文明的高地中,有一层沙土叫礼殿。”
众阁老坐在大椅上,静静地望着前方,双目之中仿佛有迷雾翻腾。
每位大儒都好像看到了另一个方向。
“罢了,此事老夫不插手……”云骆说完,缓缓起身,双手背在身后,慢慢向外走去。
礼殿的门打开,又合拢,一如往常。
童生试的日期慢慢迫近。
整座圣元大陆风起云涌,而各地的蒙童与读书人都开始忙碌起来。
抵达孔城的少数读书人散了去,但大多数读书人都已留下。
因为许多人都知道,一部分男读书人已经准备上书圣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