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儒道至圣-第6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半年时间的一颗文曲星碎片使用权,足以让衣知世封圣的机会达到百分之百。
  对比此次交易,衣知世显然是更赚一些,方运愿意如此做,除了要解决雷空鹤和陈圣死后的空白,还是有心帮助衣知世,也算是还人族血墓陵园外衣知世的相助之情。
  但是,衣知世的话也很巧妙,他只能阻止雷空鹤在圣元大陆封圣,若是雷空鹤去其他古地或世界封圣,他便管不得。
  李文鹰放下茶水,微笑道:“现在可以谈经了吧?你为《论语》注解的开篇……”
  随后,两人便如同辩论切磋一般,开始论经。
  李文鹰则一言不发,只是眼中经常会闪出异彩,对方运与衣知世的学问越发敬佩。
  方运与衣知世越谈越是兴奋。
  由于李文鹰也在这里,到了最后,方运故意提出文战之法,尤其是控剑之术,请李文鹰参与。
  论战斗之法,方运与衣知世加一起,也不如李文鹰。
  李文鹰的文名,是杀出来的。
  李文鹰在一旁学到许多,开始投桃报李,将自身所学尽数讲出。
  方运与衣知世听得连连点头,尤其两人刚刚经历过危险的葬圣谷,对李文鹰所讲领悟极深。
  再之后,三人便漫谈天下事,少了一些激烈,多了一些平和以及忧患。
  人族读书人,永远都有忧患意识。
  到了日出,三人还在船上,经过一个白天,到日落时,三人还未曾下船。
  直到第二个子夜,三人才觉尽兴,发现画舫已经重新回到洞庭湖。
  三人都知即将离别,却都依依不舍,无人开口。
  李文鹰先道:“不知旧日是否有人在此地论圣道。”
  衣知世后道:“自有天地,已有洞庭,还有此佳客否?”
  三人相视一笑。
  此前此后,三人乃洞庭湖论道第一。
  衣知世去武国,李文鹰北上入京。
  方运则孤身前往庆国。
  深秋时节,桃山之上竟桃花似锦,怒放满山。
  方运坐在已经修复好的武侯车上,一副病怏怏的样子,来到桃山之下。
  桃山不大,高两百丈。
  附近并无人烟,山脚下有一处庭院,守在上山的阶梯之侧。


第2392章 旧桃居里见宗圣
  山路阶梯盘旋而上,尽头则是一处桃花掩映的山顶庭院。
  方运刚到山脚,就见四个读书人迎上前。
  三位大学士,一个翰林。
  三个大学士还好,那翰林见到方运,格外吃惊。
  这翰林叫宗明,曾在岳阳楼文会被宗甘雨命令到旧桃居担任守庐人,也是当年去岳阳楼文会后,唯一没有文胆蒙尘的宗家人。
  那三个大学士面色阴沉,这已经是竭力掩饰的结果。
  反观宗明,竟然只是纯粹的吃惊,三十多岁的翰林,主动笑嘻嘻地向前一拱手,道:“宗明见过方虚圣,不知方虚圣来此有何贵干?”
  方运诧异地看了宗明一眼,没想到此人竟然如此随性,而且觉得此人似乎有些面善,随后记忆回溯,记忆直接回到当年岳阳楼文会的情景,甚至重新听到了宗明与宗家家主宗甘雨的对话。
  方运含笑看着宗明,点头道:“宗家麒麟子。”
  宗明浮现受宠若惊之色,然后急忙摆手道:“我跟您无冤无仇,您可不能这么捧杀我。三位家老,误会,这都是误会,我要不要骂几句以证清白?”
  三位大学士早知此人性情,白了他一眼。
  其中一位大学士道:“方虚圣来此,宗家可曾知晓?”
  “不知。”方运道。
  “宗圣可曾知晓?”
  “亦不知。”
  那大学士道:“既然都不知,还请回。宗圣正在修炼,不可打扰。”
  方运却不紧不慢拿出一方玉盒,里面放着圣体果,随手抛给宗明,微笑道:“去旧桃居,告诉宗圣陛下我来求见,这是我送宗圣陛下的礼物。至于你们……”
  方运看了三个大学士一眼,问:“难道要逼我打上去?”
  三人还在犹豫,那宗明竟然屁颠屁颠地捧着玉盒往山上跑,三人满面无奈。
  不多时,宗明笑着跑下来,喘着些许粗气道:“方虚圣,老祖宗请您上去。”
  方运点点头,驾驭武侯车登山。
  先前那大学士怒道:“宗圣居所,为何不下车慢行?”
  方运面无表情地咳嗽了三声,道:“我病了。”
  三位大学士气得吹胡子瞪眼,方运这咳嗽都懒得作假,简直是在嘲笑他们。
  宗明眼珠子一转,小跑着跟在武侯车后面。
  “你干什么去?”那大学士怒道。
  宗明露出一副像是在说你们是不是傻的模样,道:“看热闹去啊!”
  三位大学士露出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然后相互看了看,无奈地迈开步子,一起前往。
  宗圣与方运见面,这可是足以震惊圣元大陆的事情,怎么能错过!
  方运虽然身在武侯车上,但礼数还在,武侯车一步一步上升前进,始终与台阶平行。
  那三位大学士看到方运如此,气消了大半。
  许久之后,方运抵达山顶庭院外。
  庭院的正门前的匾额上,上书“旧桃”二字。
  那两字筋骨健朗,形体巍峨,一种宏大的气息扑面而来,与满山的桃花比,竟然有一种别样的美感。
  房门半掩。
  方运手握门环,轻轻叩动。
  咚咚咚。
  里面没有声音。
  方运再敲三声。
  咚咚咚。
  里面还是无人回应。
  方运朗声道:“景国学子方运,特来要账。”
  宗明等四人听到方运说完,面色一变,差点没吓死,方运简直神了,找堂堂半圣要账?
  随后,四人露出恍然之色。
  当时文曲星碎裂的时候,文曲星碎片四散万界,圣元大陆落了多块,其中有一块落在方运的总督府中,结果宗圣竟然强行将那文曲星碎块据为己有。
  这件事,论榜之上无人敢谈,庆国人私底下也不敢说,倒是景国人,总是指桑骂槐,可又无可奈何。
  堂堂半圣抢了东西,谁敢去讨要?
  方运敢!
  宗明看着方运,露出毫不掩饰的敬仰之色,这一刻,他觉得方运简直和宗圣一样高大。
  吱呀一声,方运推开庭院大门,进入庭院。
  就见庭院中有一凉亭,红漆剥落,亭中白色石桌之上,摆着一套紫砂壶茶具。
  一位黑发中年人正侧对方运而坐,为面前的杯子倒茶。
  此人身穿玄色大袍,头顶灰银色束髻小冠,只看半边脸,不染尘霜,面白无须,皮肤光洁,似是不到三十岁,可整体看上去,无论如何,都无法把他跟年轻人联系在一起。
  不知是因为他那如岳在前的气势,还是他周身那自然如江流的气息,抑或是桃花间闲适的氛围。
  此人坐在那里,看是寻常意,却非寻常人。
  方运坐在武侯车上缓缓前行,笑道:“景国方运,拜见宗圣。”
  方运在武侯车上一拱手。
  宗明等四人无奈至极,哪怕是宗家家主宗甘雨见宗圣,也得叩首下拜,方运这简直是来当大爷的。
  哪知宗圣看都不看方运,道:“为何不拜?”
  宗明一听差点笑出声来。
  方运笑道:“身有重伤,有所不便,还请宗圣见谅。”
  “我听闻惊龙先生亲手医治,你已无大碍。”宗圣依旧不看方运,自顾自说道。
  “这种事,谁说的准,我可是遭受葬圣谷的至强意志攻击,差不多相当于圣祖之力,养个三五年才放心。”方运微笑着上前,做到宗圣对面。
  方运再看宗圣,面色一凛。
  因为,呈现在方运面前的是极为古怪的一幕。
  之前从正门而入,看到的是宗圣坐在左侧,他的右半侧脸朝向自己,现在自己明明坐到石桌宗圣的对面,可看到的还是宗圣的右面侧脸。
  好在方运见多了怪异之事,微微一笑,便去拿茶壶给自己倒茶。
  但是,又出现了怪异的一幕,那茶壶明明就在前面,但方运无论如何向前,都碰不到茶壶。
  “唉……”
  方运长叹一声,从天地贝中拿出茶壶,然后取出从一支玉瓶和一个玉盒。
  玉盒一开,就见里面有白烟膨胀,并在半空凝聚成一棵三尺高的白色茶树。
  那茶树之上,并无茶叶,乃是一条条绿色小鱼儿。
  那一条条绿色小鱼儿如同在水中一样,在白色茶树周围玩耍游动。
  宗明等四人站在庭院门外,暗暗称奇。
  随后,方运打开玉瓶。
  一股清冽如奶的奇特香气从玉瓶中扩散,那不过一尺高的玉瓶之中,竟然传出海浪拍岸的哗哗声,格外宏大,隐隐有巨龙呼吸之音。
  “那茶鱼我未曾见过,却有听闻,玉瓶之水又是何物?”
  宗明四人更是吃惊,竟然有连宗圣都不知道的东西。


第2393章 见贤思齐
  “龙圣呼吸生潮,圣化海水,形成龙潮。龙潮之中若有听天螺群,则会分泌出一种奇物,附着在海草之上,如同透明的胶水包裹海草,名为听天螺浆。年常日久,那些听天螺浆会进入海草之中。那些海草在死后,会沉积在海底,经过不知多少年的孕育,便化为听天浆,从海底提炼,便是此物。”
  方运在解说的过程中,先拿出两只茶杯,不是普通差距,正是酿光具的八碗之二。
  方运摘了两条茶鱼,各放置在一只酿光碗中,手持玉瓶,向碗中倒水沏茶。
  听天浆水初出瓶口时,还是微凉,中途方运调用星火浑天鉴的力量,让其在半空沸腾。
  滚沸的水落入酿光碗中,惊得两条茶鱼在水中不得不游动,却始终离不开茶杯。
  最后,两条茶鱼的鳞片张开,如同两只绿叶雕刻的小鱼一样,静静伏在茶杯之中,慢慢变小。
  方运拿起一杯茶,道:“此刻茶水浅绿,其味淡雅。待变草绿,则醇香浓郁。若是最后茶鱼消失,茶水墨绿,则苦后回甜,经久不散。待饮尽茶水后,再送入一杯白水,则甘甜可口,甚是奇特。”
  宗圣也不说话,按照方运所言,分别在浅绿、草绿和墨绿时饮茶,最后又喝光白水。
  饮尽之后,宗圣竟然闭目养神,似是在回味茶韵。
  宗明四人心中啧啧称奇,没想到这茶水如此神奇,竟然值得堂堂半圣如此郑重对待,甚至还在回味,隐约猜到,此茶或许对半圣的修为也有所帮助。
  随后四人看到,方运面色明暗变化,体内竟然生出潮起潮落之声,与之前玉瓶中听天浆水的声音呼应。
  一道道澎湃的气息自他周身散发,冲得亭子吱吱作响,但那力量临近宗圣后,便被无形的力量压回方运体内。
  方运体内,如海波翻腾。
  不多时,方运长长呼出一口气,就见一只白烟小鱼儿从他口中飞出,落在那茶鱼树中。
  方运收起各种茶具,望向宗圣。
  眼前所视,宗圣依旧只露侧面。
  方运沉思片刻,开门见山道:“今日学生来此,欲求一法,欲取借出之物。”
  “求何法?”宗圣已经闭目养神,似乎沉迷在茶韵之中无法自拔。
  “天常分神法。”
  “哦?”
  宗圣缓缓睁开眼睛,方运顿如直视旭日东升,眼前一片光明,却又并不刺眼,只是心神为之震撼。
  刹那后,异象消散,只看到宗圣的侧脸,无法看清宗圣的眼神。
  方运隐隐有种感觉,不是宗圣故意不直视自己,是宗圣的力量太强,或者在修炼什么术法,有强大的力量在影响自己的感知。
  “取何物?”
  宗圣再度询问。
  “当日学生不在总督府,先生怕神物丢失,代为保管,学生甚为感谢。学生既已回返,特来索取此物,并以一枚品相最好的圣体果做谢礼。”方运道。
  虽然宗圣强夺文曲星碎片是因私心,但若是宗圣不出手,景国其他世家或者其他大族,极可能会强行出手抢夺。最后,方运要么撕破脸皮抢回来,要么隐忍,都是自己不想看到的。
  至少从这方面来看,方运的确要谢谢宗圣。
  “你在葬圣谷所得,本圣略有耳闻。”宗圣道。
  方运自然知道这些事瞒不过宗圣,毕竟他是现任的东圣,主管人族内部事务。
  在被救醒后,经过短暂的调养,方运先与王惊龙进入血芒界,做完应做之事,便回到蛟圣宫休养。
  现在方运是长江之主,整座长江都在温养自己。
  至今,方运还没有将宝物上交给圣院,圣院也一直没有催促,各方已经知道方运在葬圣谷的经历,对方运甚为佩服,只等方运主动前去圣院。
  方运本想在昨日去圣院,但衣知世来访,只能改天。
  宗圣说出这话,那自然是认为一颗圣体果不够。
  方运缓缓伸出右手,看着自己的掌心,缓缓道:“这里,曾有一道细细的伤疤,可惜,我吃的圣体果太过,未能留住。”
  宗圣面色不变。
  宗明等人却暗中思忖,不知道方运突然说这话有何意,似乎只有方运与宗圣两人才能听懂。
  过了许久,宗圣问道:“你既治经有成,专攻何经?”
  “《四书》。”方运道。
  “何为《四书》?”宗圣的声音高远通透,给人以极重的距离感,像是一位学问高深的老先生在考校弟子。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为《四书》。”方运道。
  宗圣沉吟许久,道:“善。”
  随后,方运感到宗圣似是轻叹一声,却又仿佛是错觉。
  片刻之后,宗圣又问:“《四书》主何经?”
  “《论语》。”方运道。
  方运看到,宗圣稍稍抬头,虽然还是侧脸,但给人的感觉不同,好像终于开始稍稍正视自己。
  宗圣又问:“《论语》万言,字字珠玑。若取其一,你当如何?”
  方运挺直身躯,正身正容正色道:“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在说完的一刹那,方运好像看到宗圣的身体竟然稍稍转向自己,第一次能看到他的眼神,其中似有惊讶之色。
  但是,一眨眼后,一切恢复正常。
  这句话的原意很寻常,见到贤能之人,向他学习,努力达到他的境界;看到不够贤能的人,也不应该视而不见,而是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同样的不贤之处。
  “为何非‘三人行’?”宗圣问。
  方运知道,宗圣是指那句流传很广的孔圣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句话比见贤思齐更容易理解,三人是虚指,这句话是说哪怕随便遇到路人,也必然有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选择他们好的方面学习,发现他们的缺点,再看看自己身上有没有,若有,便要改正。
  这两句话的意思非常相近,而子贡也说过,孔子无常师,他认为孔圣可以从任何人、任何事学到东西,非是寻常。
  方运却是没想过这个问题,但转瞬间便道:“贤不与善同,省不与改同。”
  “大善。吾道不孤,始可与言《论语》已矣。”
  宗圣说完,天地震动,桃山附近似有瑞气升起,万花绽放,方圆百里的人只觉心旷神怡,如同吃了人参果一样,全身三万六千个毛孔无一不舒服。
  圣心大悦,天下同喜。


第2394章 旧桃论贤
  宗明四人急忙低下头,心中惊骇。
  四人都没想到,方运不过短短几句话,便获得宗圣的高度认可,宗圣甚至认为方运已经可以和他讨论《论语》,这几乎是人族最高的称赞,也是对方运读经的最高认可。
  连半圣都认可,除却孔圣,没有谁可以再在这方面否定方运。
  四人都在心中琢磨,始终不解其意。
  “宗圣谬赞,学生当不得。”方运谦虚地道。
  “天常分神法,须心志坚定,永固不摇。我观你神念与众不同,似是另有际遇,学此术倒无不可。只是,你需去吕圣世家,翻阅《吕氏春秋》原本,方可尽数掌握。”
  说完,宗圣伸出手,对着方运眉心一点。
  两人明明相距不足一丈,方运却感觉那一指犹如万里之遥。
  一点灵光自宗圣指尖飞入,落入方运文宫。
  方运呆坐原地,双目空洞,神念已经包裹那灵光,开始学习天常分神法。
  慢慢地,天色昏暗。
  方运一动不动,宗圣依旧坐在那里饮茶,另外四人也不敢妄动。
  待天明,一切未变。
  一共过了三天三夜,方运才眨了一下眼睛,双目之中透着喜悦之色。
  “多谢莫居先生指教。”方运道。
  “哼!”
  宗圣冷哼一声,又一甩手,只见一点银光飞入方运的眉心,随后便拂袖而去,踏入虚空,不见踪影。
  那银光落在方运文宫,便化作文曲星碎片,向上高飞,融入微型文曲星之中。
  方运起身,向宗圣消失的方向深深作揖,然后继续坐到武侯车上,离开旧桃居。
  出了旧桃居大门,方运正要飞离,但突然停下,望向宗明。
  “他日若困于学,可寻我解惑。”
  说完,方运乘坐武侯车远离。
  宗明深深作揖送别方运,待方运远离,他露出一脸无奈的模样,道:“三位大先生,我与方运决无瓜葛!”
  三人却并不在意,只是在思索。
  一人道:“听老祖宗话里的意思,若在《论语》之中选一句为最佳,定然是那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而方运那……咳咳,方虚圣竟然与老祖宗英雄所见略同。若是老祖宗问你们,你们会选何句?”
  宗家人叫惯了方运之名,很少敬称,但现在把方运与宗圣一起提,若不对方运用敬称,反而拉低宗圣身份,不得不以虚圣敬之。
  另外三人轻轻摇头,闭口不答。
  “那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并无争议,但方虚圣所言‘贤不与善同,省不与改同’,又是何意?在我看来,见贤思齐一句,与三人行一句并无区别。”
  四人思量片刻,宗明突然道:“善者未必贤。”
  三位大学士眼前一亮。
  “你悟性果然非凡,此乃点睛之笔,破开云雾。贤者,能也,善者,更倾向于仁德。”
  “不错。《论语》中,见贤思齐的上一篇,乃是谈君子与小人之别;而三人行上一篇,则是谈怪、力、乱、神。贤与君子呼应,而善与异乱呼应,当略有不同。”
  “三人行虽有善者,但却难有封圣之道,贤者则不同,称贤之人,若非名士,便是大儒,自然高于善。”
  宗明道:“善者通贤,贤者通圣!”
  四人顿时有所悟,喜不自胜。
  “那自省与改之呢?”
  宗明道:“贤人各有圣道,若见自己不贤,心中知晓即可,或自然而改,或无须去改。”
  但另一位大学士却道:“此言有未尽之理。你之贤处,或于我不贤;我之贤能,于你未必是贤能。譬如各家百道,自然有相悖争议之事。故而,方虚圣说自省就够了,绝不能随意改之。可改之事,是小善,自省无改,乃是大贤!”
  “当是此理!”
  “不过,为何两位先生读《论语》首重见贤思齐?”宗明疑惑不解。
  三位大学士相互看了一眼,未能立刻解答,四人讨论许久,才有些眉目。
  “我等未成大儒,却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但勤能补拙。综合诸位见解,最大的可能是,《论语》之道有万千,有政事,有君子事,有仁道,有德行,有义,有礼,凡此种种,难以尽窥。学而时习之妙,三人行亦妙,其他各道同样妙之又妙,但只适合我等封圣无望之人,取一道而行。像老祖宗与方运那种天资之辈,则可尽得全书之妙,自有圣道,所以万万选不得书中圣道,所以选见贤思齐。见贤思齐,是通往圣道之共有之法,非专一某条圣道。”
  宗明突然喜道:“当是此理。如此看来,《论语》有三学,依次递进。一曰学而时习之,二曰三人行必有我师,三曰见贤思齐!下者通人,中者通贤,上者通圣。”
  宗明说完,天地微震,就见一声渺渺之声在天空响起,重复宗明方才所言。
  随后,旧桃山外的小河中,升起一处小小的龙门。
  大道之音。
  “善!”三位大学士惊喜连连,没想到宗家出了一个如此可造之才,假以时日,必成大儒,甚至可称文宗文豪,即便是封圣也有些许机会。
  旧桃山中文曲星光突然浓郁,接着,一道银色光柱落在宗明身上,又旋即消失。
  三位大学士愣了一下,面面相觑,眼中流露出震撼之色。
  宗明却没有多想,而是感慨道:“我与方虚圣,差之何止万里,当隔万界。他与老祖宗聊天的边角料让我等咀嚼,便能得大道之音,若是尽现其思,恐怕万界大震。我这才知晓,两人旧桃论贤,字斟句酌,乃是已得神髓,不再徒逞口舌之利,早就超越引动大道之音的境界。正如那圣杏文会所言,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那三位大学士却想到别处,大道之音虽然罕见,但只要成就大儒,偶尔会有,前几天蜀地就曾出现过。但是,在方运承诺为宗明解惑后,宗明得文曲星照耀,这件事就太古怪了。
  一位大学士忙道:“宗家人早已学不得方虚圣战诗词,即便学了也无法用出。你曾学过《石中箭》,施展一番试试。”
  宗明立刻出口成章,诵《石中箭》。
  诗成,一箭悬空,杀意翻腾。
  三位大学士皆尝试,无一成功。
  宗明突然醒悟,叹道:“我只知老祖宗心胸宽阔,能容方运,赐其圣术,未曾想,方虚圣也有如此胸怀,令人敬佩。”
  一位大学士难掩敬慕之色,道:“知见贤思齐易,行见贤思齐难。方运此人,当真是一骑绝尘,万世难及啊!”


第2395章 十寒取宝
  离了桃山,方运为衣知世飞鸽传书,说明日圣院相会,交给他文曲星碎片。
  随后,方运回到岳阳城文庙,利用虚圣特权,消耗圣庙的力量,将自己挪移到圣院。
  到了圣院,方运先去西圣殿报备,然后去工殿一趟,以虚圣的身份召集工殿阁老明日议事,最后孤身进入十寒古地。
  没了镇魂回廊,没了雪神,祖帝屠庭遗留的力量减弱,整座古地的力量都在发生变化,由于不是球形而是平坦的陆地之形,边缘开始不断崩塌,最多百年之后,整座古地就会消失。
  方运出现在第一寒城之中一座人族的宫殿。
  这里,是十寒古地的中心,原本一直被冰族把持,但经历最后一次十寒生灭后,方运以绝对的力量掌握十寒古地,所有的冰族已经承认他这个十寒之主。
  方运感应到,十寒古地的力量稍稍不如从前,比初次来到的时候,流失了十分之一的力量。
  随后,方运感应到,在寒君宫殿的位置,有文曲星碎片的气息。
  方运走出人族宫殿,就见此地的读书人立刻弯腰躬身,口称十寒之主,而不是把方运当虚圣。
  方运来时没告诉任何人,只是点点头,便乘坐武侯车,直飞向寒君宫殿。
  当年的十寒古地,时时落雪,连绵不断,而现在,天空竟然只是阴沉,并没有下雪。
  方运感觉现在的温度至少比之前高了十五度,随后意识到,自己需要在人族建立更完善的度量衡,温度计是其中之一。
  圣元大陆其实早有类似温度计的地方,比如冰瓶,便是确定水结冰的大概温度。
  医家人早就发现健康人的体温是恒定的,所以有腋温之说。
  工家人也早就发现,不同的金属在火焰中的表现,也可以用以判断温度。
  若再经过几百年,人族自然会发明精确的测温之术或机关,不过,方运等不及了。
  之前,方运虽然会运用一些圣元大陆的知识,但大多只是在圣元大陆的基础上拓展,完全的创新极少,但现在,方运已经不想束手束脚,准备大干一场。
  关于知识的来源,方运已经想好理由。
  凶物,异族,牧星客,龙魂战场,帝族,哪一个都是极好的借口!
  时不我待!
  方运以古地王者之姿,降临在寒君宫殿之中。
  第一寒君竟然早早率领寒宫内的人站立在门口,还有一些刚收到消息的人正在急忙赶来。
  现任第一寒君乃是颜家的颜怀始,为了家族和人族的利益,他舍弃一切,担任寒君,长居此地。
  “拜见十寒之主!”
  以第一寒君为首,所有人行大礼拜见。
  方运道:“免礼。本圣此来,只为取文曲星碎片。第一寒君,你护宝有功,待雪神清醒,我当让你重获新生。”
  第一寒君大喜,连声道谢。
  第一寒君附近的读书人暗暗松了一口气。
  自从文曲星降落在十寒古地的消息传出去,这里便成为各大世家争夺的焦点。
  一些世家甚至不要面皮,要强夺此物,甚至连颜圣世家之中都有杂音,要得这文曲星碎片。
  对于人族来说,一颗文曲星碎片的价值还在半圣之上!
  人族的力量最大的来源,便是那文曲星。
  拥有文曲星碎片,便意味着拥有一切可能。
  若是能长期占据文曲星碎片,大儒封圣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甚至可以说,历史上那些成就文宗的读书人,若是拥有文曲星碎片,至少有十之二三可封圣。
  不过,颜怀始等十寒古地的各族都见识过方运的威能,很清楚若是交出文曲星碎片会惹来什么祸端,甚至可能会引发人族内部大乱,所以他不惜得罪所有人,坚守文曲星碎片。
  “文曲星碎片就在宫殿之内,在下带您去取!”
  方运点点头,坐在武侯车上与颜怀始一起前行,道:“此地发生的事,我前些天已经知晓。你们放心,本圣不会亏待你们。这十寒古地即将不存,本圣已经与圣院定好,到时候,是回圣元大陆还是去血芒界,你们自选。”
  颜怀始倒不太在意离开十寒古地,但其他读书人则面色激动。
  无论是镇守此地还是有罪之人,都已经厌倦了难以忍受的自然环境,能离开此地,是他们毕生的心愿。
  方运又道:“此地之事,还和往常一样,本圣不会过多干涉,时机一到,你们便可自行选择。另外,本圣取了文曲星碎片,于你们不利,你们可挑选一些优秀的后裔,送往血芒界,那里的文曲星辰碎片本圣不欲据为己有。本圣在葬圣谷收获甚丰,凡是此次护宝有功之人,可选一枚生身果同层次的神物增强自身,或者选一条藻鱼。”
  随后,方运解释藻鱼的作用。
  众人得知藻鱼能让后代变得优秀,血脉与观念中最深层的欲求彻底爆发,看向方运的目光无比炽烈。
  方运更希望他们选生身果之类的神物。
  因为杀了太多妖蛮,连衣知世的大部分所得都在方运手里,像生身果这种层次的东西,在葬圣谷太常见,所得太多,更不用说仅仅一个双首龙圣就赠送方运数万枚生身果。
  与普通生身果同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