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儒道至圣-第4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下方的众官员看到竟然有飞页空舟,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纷纷传书询问董文丛。
得到回复后,州衙的官员们聚在一起,议论纷纷。
“此事,定然能上明日《民报》的头版头条!董大人又要出尽风头。”
“这并非仅仅是出风头,而是实实在在的功绩,若朝中没有人阻挠,董大人仅凭此事便可获上上考评。试想象州这些年里,除了董大人,哪个官员能有这样的机会,以景国官员之身,接受庆国宣武军的赔罪?当然,除了方虚圣。”
“你这么一说倒是。这些年两国已经没有大规模战争,多年未出动宣武军,其余天才纵然有天大的能耐,也没办法让在人族都排得上号的宣武军赔罪。不过,董大人真是运气好啊,跟对了人。”
“方虚圣地位太高,亲自去接受赔罪的话,那简直是在抬高宣武军,而且他也不需要这种无足轻重的功绩,自然要让别人代劳,与他亲近的董大人与方都督便得了大便宜。跟着这种上官,永远不会受委屈。”
“呵呵,说到上官,大家想想前几年象州归属庆国的时候,整天宣扬象州与庆国是一家人,亲若父子,但却处处压榨象州,根本不给我等象州读书人晋升的机会。当真羡慕董大人与方都督,多年前就认识并帮助方虚圣,现在,开始获得回报了。”
“这也是因为方虚圣有胸襟,换成那些过于功利之人,不要说担任两州总督,就算担任左相,也会亲自跑过去独揽功劳。方虚圣此次不去,咱们这些读书人和官员反而更尊敬他,这种上官值得追随,即便他日失势,也绝无怨言。”
“之前方虚圣迁总督府,很多官员说方虚圣为了文名清名牺牲我们官员,现在想想,他难道很想去造纸工坊附近住吗?说句难听的,他其实是在帮咱们巴陵官员擦屁股,堂堂总督刚上任,百姓就上街,他没指着鼻子骂咱们已经是够大度。他若是真只为名声不顾下属,此次岂会不亲自出面?”
“说的是……”
“咦?你们看看论榜,似乎有人在挑拨离间,中伤总督大人。”
众人纷纷拿出官印,前往论榜查看。
论榜之上出现一篇文章,题为“当年的世家对赌,当盖棺定论”。
看到这个题目,许多人才蓦然想起,当年方运还是举人的时候,曾经与妖界众圣对赌,后来引发人族内部纷争,妖界众圣违约,要提前杀死方运,但人族各世家的赌约却没有中止。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宗家的一个进士,他先指出过了大年初一,赌局就已经分出胜负,那些当年押方运会胜利的世家,理当把所押财物尽数赔付。
一石激起千层浪。
这篇文章引发了众多读书人的回忆,于是许多读书人开始历数方运的传世战诗,发现最终也只有十四首。
分别是《擒王》《石中箭》《风雨梦战》《夜袭》《白马豪侠篇》《宝剑吟》《龙剑诗》《红尘杀》《泉园观水》《玉门关》《定海志》《大漠夜马》《月刃行天》和《破楼兰》共十四首。
很快有人发现,若是不只算“战诗”,那有传世之能的还有《水调歌头》和《庐山局》等,足以凑上十六首传世。
但是,对于“传世诗词”还是“传世战诗”,许多读书人展开了讨论甚至争执。
一方人认为,定下十六首传世成天下师的是半圣董仲舒,那时候人族并没有过于重视战诗,董圣自然不会强调是传世战诗,所以只要创作十六首传世诗词,即便不是战诗,也能成为天下师。而双方赌的是方运是否能成为天下师,理论上,方运并没有输。
更何况,在人族的著作中,一些书籍明确写着,当年董仲舒说的是“传世诗词”。
反对的一方认为,当年董仲舒最先说的是“传世战诗”,虽然有书籍记载是“传世诗词”,但超过九成的书籍写的是“战诗”。
反对方同时认为,当年赌的并非是“天下师”,而是方运能否完成十六首传世战诗,无论董仲舒当年说的是什么,都不会影响此次赌约。
一些人找到董圣世家的人询问,董圣世家的人全部讳莫如深,因为一旦说出确切的答案,必然会得罪另一方,没准会把董圣气得圣魂降临。
还有一些人想找方运与妖界众圣的赌约原件,可惜无论如何也找不到。
双方都没有足够的证据,于是论榜上再度因为方运开始大战。
没过多久,那个宗家进士突然再度发文,这一篇文章更加激烈,竟然在论榜上询问陈圣世家家主,今年到底要不要把荒城古地的第六十三城赔给宗家,他代表自己要账来了。
许多人这才记起,当年陈家与宗家赌的极大,各拿荒城古地的一座城市当赌注。
第1682章 众圣之位
荒城古地极为空旷,环境恶劣,但出产一些稀少的神物,价值还算可以。
但是,若仅仅是因为神物,人族没必要在那里建立基地,与那里的妖蛮拼死战斗。
人族之所以坚守荒城古地,是因为孔子曾经发布圣谕,而且荒城古地位置独特,一旦被妖蛮占领,极可能会成为妖界通往圣元大陆的跳板。防守荒城古地,便是守护圣元大陆。
文章下面许多人在谈论陈家、宗家和荒城古地。
一些人表示奇怪,既然荒城古地的神物只能说一般,远比不上十寒古地和孔圣古地,甚至不如血芒古地,那陈家干脆放弃算了,反正荒城古地处处是荒城,随便占领即可。
支持这个观点的人越来越多,过了足足一个小时,才有一个半圣世家的举人解开谜团。
原来,第一次两界山大战结束后,人族众圣就发现,不仅普通读书人没有危机意识,连众圣世家的弟子也失去当年开疆扩土的热诚,失去了最重要的探索精神。
为了激励人族,众圣不仅实行诸如重视战诗词、增加实战课等最所周知的举措,还仿照文榜针对众圣世家制定了新的制度,那便是只有世家子弟才知道的众圣之位的变更制度。
人族众圣殿供奉着孔圣、六大亚圣与所有半圣。
孔圣居于众圣殿的最深处,是毋庸置疑的众圣殿第一人。
六大亚圣排成一排,立于孔圣圣像的下方,也位于中间的位置。
其余众圣的雕像则在众圣殿的两侧,如同上朝的文武大臣。
众圣的最初排位,是根据封圣先后,即便这样,在各世家中依旧有争议,许多人认为应该凭借功劳排位,有的人认为应该给一些半圣以优待,排在更前面。
在两界山第一次大战之后,圣院每三年验审核众圣世家为人族做出的贡献,包括家族中的天才数量、新生代的进士人数、获得的圣道成果以及屠妖灭蛮的军功。
其中,军功所占比例最高,达到七成。
众圣之位的排序改为,完全按照三年中世家功勋的多少来排列。
众圣之位的排序引发了各世家的强烈反对,但众圣联手强行实施,众圣世家不得不接受。
荒城古地的军功在每个世家的总功勋中,基本占据一成半到两成的比例。
宗家或陈家任何一家失去一座荒城古地,都会影响众圣之位。
现在宗家如日中天,即便失去荒城古地,宗圣的排序也只是后退十几位,但景国陈家若失去荒城古地,会跌入排名最靠后的二十世家之列。
若是进入排名最靠后的二十世家,那么会受到惩罚,越靠后,惩罚越重。
相反,众圣之位越靠前,各世家所获得的好处越多,世家子弟在圣院的权力就越大。
宗圣世家的众圣之位是第十五。
不算虚圣,众圣殿共有九十八尊圣像,这还包括孔圣与六位亚圣。
若是不算这七家,那么宗圣世家在半圣世家中排名达到第八,这一直是宗家人的骄傲。
在陈观海最巅峰时期,陈圣世家能排在众圣之位前二十,但是自两界山大战受伤后,他很少顾及陈家,这就导致陈家势力快速收缩,导致在众圣之位上不断后退。
陈家人拼尽一切力量,只为让陈观海的圣像立于更前的位置,但随着陈观海长期不露面,陈家快速衰败,陈观海在众圣殿的位置越来越靠后。
尤其是最近两年,陈家摇摇欲坠,若是失去荒城古地一城,后果不堪设想。
现在,一个宗家的进士向陈家隔空喊话,咄咄逼人。
在这篇文章的下面,几个宗家老读书人装模作样呵斥,认为这篇文章的作者太过于放肆,区区一个进士岂能向陈圣世家要账。
一开始他们还说的像模像样,但后来几个宗家人逐渐暴露真实意图,他们一开始批评写这篇文章的宗家进士,但后来加了一句“陈圣世家誉满天下,岂会像你想得这般龌龊?若是输了,陈圣世家定然会将荒城送交宗家,不用你多嘴多舌!”
宗家人在文章下面一唱一和,不断挤兑陈家人,甚至还偶尔提及方运,影射方运无能,让陈家输掉这场赌局。
在文章下面,还有人提到荀家和孟家,因为当年孟家押了一座十寒古地的霜纹铁矿,赌方运能做到,而当时荀家大乱,反对方运的人居多,所以押了冰木湖,赌方运做不到。
无论是霜纹铁矿还是冰木湖,其价值都不下于一州之地,所以轰动人族。
不过,两家人很快回复,两家的赌约早就解除,不能为一个玩笑伤了和气。
陈家人没有回复宗家进士的文章,于是宗家人与一些跟陈圣世家或景国有旧怨的读书人,开始在文章下面冷嘲热讽,不断展开攻击。
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那些人攻击陈家是虚,攻击景国与方运才是实。
很快,有人做出答复。
“陈家定然会在今年内解决此事,不劳诸位费心。若陈家解决不了,那本圣亲自去荒城古地打下一城,然后交给你们宗家!”
答复者是方运。
论榜更加热闹,众多读书人开始议论方运这句话。
方运的官印很快被传书挤爆,很多人想知道内情。
方运放下官印,离开论榜,正要处理公文,却收到陈家家主陈铭鼎的传书。
“此事我们陈家本来准备冷处理,过几天就不会有人在乎,你倒好,竟然先于陈家开口,让事情闹得更大。”
“些许小事,不值得您关注。我只是不喜欢宗家人那副样子而已。”
“一座荒城,可不是什么小事,老夫还不至于视而不见。”
“你们准备如何对待此事?”方运问。
“其实……刚过了年,我们陈家内部就讨论过这个问题。当时我们的态度是,希望以其他财物代替荒城赔给宗家。但是,谈判了数个月,宗家始终不同意,我们陈家不得不放弃。离开一座荒城需要的时间太久,再加上……我承认我们一些陈家人不舍得,心有侥幸,所以故意减慢离城。结果你看到了,宗家人不耐烦了,开始攻击。”
“原来如此。你们也不差几日,就先别动了,等几天八月十五过了,再处理荒城之事。”
第1683章 颜域空求官
“你莫非有什么手段?”陈铭鼎传书询问。
“也不算什么手段,到时候您老就知道了。”方运道。
“好,那我等到八月十五。”
“对了,八月十五你若有空,可以来巴陵走一走,今年象州的中秋文会,将在巴陵城岳阳楼举办。”
“老夫尽量去,就算老夫去不了,也派一位陈家家老去捧场。”
方运与陈铭鼎谈完,又去看其余的传书。
大多数都是自己的友人、同窗或熟人询问,都觉得方运突然贸然说这种话要小心,别被宗家找到把柄。
但是到了后面,有人传书给方运,让方运去论榜看看,宗家人又拿他说事。
方运进入了论榜一看,那个宗家进士重新写了一篇文章,历数那一场赌局中,方运导致一些世家输了多少。
陆陆续续参与对赌的众圣世家共有二十三家,其中一家与两家赌。
在这些年中,过半的众圣世家退出,但以宗圣为首的几个众圣世家并没有退出,一些虚圣家族与豪门也没有中止赌约。
文章举了一些即将输掉的赌注,包括一座荒城、圣元大陆的一处方圆三百里的封地、一颗完整的妖皇头颅、三件大儒文宝、十滴圣血、三十四枚延寿果、六十四枚生身果等等。
最后,文章写到,林林总总加一起,方运让各家族输掉了一件半圣文宝,这种人,不配入选四大才子之首。
这篇文章一出,数不清的人支持或反对。
反对者认为宗家人太无耻,此事虽然由方运引起,但那时候方运只是举人,根本无力左右豪门,更何况半圣世家,明显是那些世家找个借口对赌而已。说这是方运输掉,人身攻击的倾向太过严重,不应该是读书人说出来的话。
还有人嘲讽,宗家的家老们很像是活在地下偷粮的某种动物,做了卑鄙的事不敢出面,于是让一个进士出来指责方虚圣,即便遭到反击,也只是一个进士文胆被废。
支持者则认为这种说法很好,若不是方运自不量力做出这种事,也不会让那些世家如此倒霉,方运摘不掉罪魁祸首的称号。
还有人说妖界众圣简直都是蠢货,什么也不用做,安安静静等三年,方运自己就会因为无法完成十六首传世战诗而自杀,结果倒好,蠢到使用月树神罚,不仅没杀死方运,反而损失一尊妖族大圣。
还有许多读书人因此指责方运,认为这种人不配当四大才子之首,理应给在两界山浴血奋战的张龙象让出位子。
不过,文章下面支持方运的更多,尤其是这几年新中举或中进士的读书人,他们深受方运的诗文影响,是方运的天然盟友。
这篇文章在论榜的影响极大,许多人在回复中担忧,方运的文名或因此而下降,最后导致落选四大才子之首,只能屈居次席。
宗家雷家一直抓不到方运的真正把柄,即便是方运杀了雷重漠,雷家也没有十足的证据,但是,方运若当不上天下师,害得许多家族输掉巨额财富和神物,这便是一个不小的污点。
许多人也看出来,宗雷两家人在用这件事打击方运,即便罪魁祸首不是方运,也跟方运有无法脱离的关系,一旦方运稍微有心结,便会影响大学士之路。
方运看后只是淡然一笑,完全不在乎,继续看传书,在后面的传书中,许多友人安慰方运,让方运不要在意这些小事。
方运一一谢过。
不多时,颜域空传书,根本就没有询问方运为何要说那句话,也没有劝慰方运,反而说了一件与论榜事件毫不相干的事。
“方运啊,我准备去宁安县当个县丞,你能不能举荐我?”
方运看完哭笑不得,若是自己喝水,很可能喷出来,这语气哪里像是颜域空,简直就是那个惫懒的李繁铭。
方运手握官印,传书回复只有两个字。
“别闹。”
“我是认真的,不信你过来看看我严肃的表情。”
方运微微一笑,心道颜域空怕是有了突破,极可能将要晋升翰林,所以语气比以前活泼。
“嗯,不开玩笑了。你真想去宁安县?”
“真想。我即将晋升翰林,但怕进士根基不稳,需要入世磨砺,主政一地是最佳之选。我考虑过在庆国,但深思许久,发现我在庆国的确可以去任何一县任职,却只能让我有所进步,而不会让我真正成长。实话实说,庆国,除了少数人,整体已经落后人族最前沿。庆国重杂家,而杂家重官,读书人做官本是通往圣道之路的磨砺,但许多人深入宦海,只剩和光同尘,完全被官僚风气侵蚀,再难保持赤子之心。我,不想被庆国的大染缸改变。”
“不愧是颜域空,此事你看得很透。庆国那种地方,只适合杂家,你主修儒家,行君子之道,在庆国寸步难行,所受不是磨砺,而是磨难。”方运称赞。
“那你是同意我前往宁安?”颜域空问。
“我倒是同意,内阁也不会反对,毕竟你是半圣弟子、颜家后人,左相就算再蠢也不会得罪你。而且圣院历来有各国读书人交换任职的规矩,让不同国度的官员了解其他国家,你去宁安任职本身没什么。问题是,你一旦去宁安,恐怕会遭到庆国朝野攻击,性质有多严重,你可想明白?”
“愚者诽谤,何须担忧?”
方运微微一笑,这应该也是颜域空不安慰自己的原因,因为他知道自己根本不会在意纷纷扰扰的言论。
“好!是你在走向圣道,又不是他人,清楚这一点,便无畏无惧。你先来巴陵,等八月十五过后,再宣布前往宁安担任县丞。”
“我去的时候,宁安县县令还是那位老先生吧?”
“自然。”
“那便好,咱们巴陵城见。”
宁安县的新县令是一个老进士,他本身就没有权力欲,也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被派到宁安县,所以一直很配合,根本不会揽权,一直在放权给宁安县的其余官员,就算下令,也要跟宁安县众官商量,甚至请教方运。
景国官员有人嘲笑新任县令萧规曹随,但他本人却毫不在乎。
正是这位老人不添乱,让宁安县一直被方运掌控,蒸蒸日上,毫无衰败迹象。
第1684章 筹备中秋文会
在方运与颜域空传书的时候,丁县大部分百姓涌出城门,看着象州人从未见过的一幕。
除却进士或更高文位的读书人,宣武军集体半跪,向丁县被劫掠的百姓道歉,并且拿出一部分宝物作为赔偿。
州牧董文丛与都督方守业亲自接受宣武军的歉意,并表示会安置好被劫掠的百姓。
道歉之后,宣武军头也不回匆匆离开,极为狼狈。
丁县人无比兴奋,就在前些日子,他们因为遭到劫掠大骂丁县县令、州牧和方运,甚至连国君和太后都一起骂上,认定象州还不如归庆国,起码不会被庆国大军抢劫。
但今天,眼前发生的一切震惊了他们,让他们发现,庆国好像已经不是当年的庆国,而景国也不是当年的景国。
随后,董文丛与方守业等人返回巴陵城。
回到巴陵城时,已经是夜里,董文丛独自来到方运的书房外,敲门进入。
“下官董文丛,见过总督大人。”董文丛微笑着进入书房。
“坐吧。”方运随口道。
“下官不敢。”董文丛道。
“丁县的事怎么样,倒是有人在论榜提起。”方运道。
“宣武军拖延了很久,但庆国始终无人来,他们放弃幻想,半跪道歉。唉,那些象州人说,当了这么多年的象州人,第一次知道什么叫扬眉吐气。”董文丛颇为感慨,明明是一个中年人,却像是老人在回首往事。
“嗯,那便好。从今日开始,放下一切杂物,开始筹备八月十五的中秋文会,到时候,会有各国政要与读书人前来,不可马虎。”方运道。
董文丛一愣,问:“在下有些不明白。中秋文会虽然是人族每年最重要的文会之一,但一般只有孔城会邀请各国要员,格外盛大。巴陵城在人族地位平平,每年的中秋文会与其他节日文会毫无区别。您这是想要举办一场盛大的中秋文会?”
方运轻轻点头,道:“我准备在中秋文会上解决一些事,象州人不是一直嚷嚷着要让岳阳楼的名气压过黄鹤楼吗?今年就是最好的机会。”
董文丛道:“下官领命,这就调动所有力量准备,不过……您能透露具体规模吗?是大儒层次的,还是国君层次的,或是半圣层次的?”
方运没有立即回答,思索片刻,道:“国君以上。”
董文丛面露喜色,本以为只是有普通大儒参与,现在既然是国君层次,那意味着,这次文会恐怕能邀请到各国国君、世家家主、文宗文豪或虚圣层次的大人物,而且不再少数。
“这在巴陵城的历史上前所未有,下官一定尽心准备,绝不让文会有一丝纰漏。”
方运却摇摇头,道:“你阻止不了纰漏,你要做的,就是思考出现纰漏后如何修补。”
董文丛立刻听清方运的弦外之音,低声问:“莫非那天有大事发生?”
方运没有回答,董文丛正犹豫是否准问,方运从书桌上拿出一张纸,递向董文丛,道:“这是明天的《民报》头版头条。”
董文丛一直在等头条,汗毛几乎全部竖起,身体内每一缕才气都仿佛做好准备,急忙伸出双手。
董文丛接过那页纸一看,双眼瞪大,呼吸急促。
足足看了三遍,董文丛抬起头望着方运,又惊又喜道:“大人,这是真的?”
“自然。”方运道。
“好!好!好!下官这就去交由《民报》编审堂!”董文丛一撩长袍前摆,一溜小跑出了方运的书房,州衙内的官吏目瞪口呆,堂堂翰林州牧竟然如此,传扬出去定然会被内阁责斥。
八月十二日清晨。
太阳似乎惧怕秋天的凉意,躲在东方的尽头迟迟不肯出来。
天蒙蒙亮,象州各地文院书铺的门口就排着长长的队伍,尤其是巴陵城的州文院书铺外,从昨夜便开始排队,到了清晨五点,门口已经超过三万人,其中有三千多人来自象州之外。
有了上一次的教训,这一次巴陵知府和知县如临大敌,已经早早派遣上千士兵到场维持秩序,同时开辟了五十个销售点。
清晨五点半,州文院书铺门口的人数达到五万。
六点,当文院书铺正式开卖的时候,州文院前的整条大街挤得水泄不通,总人数已经超过十万,有一万多人来自象州之外,其中大多是景国人,甚至有一些外地书贩。
前些天,《民报》的创刊号不再售卖的消息传出后,人族各地读书人纷纷求购《民报》,收购价一路暴涨,现在已经涨到三十两银子一份,而且还在不断升高。
巴陵城的一名熟练工人的年收入也不到十五两现银。
许多人竟然开始倒卖《民报》创刊号,从象州人手中低价收购,然后高价出售。
但是,过半的象州人很珍惜这份《民报》,都留作收藏,只有少数人肯卖。
即便如此,倒卖《民报》也有着上千万白银的市场,吸引了很多人参与其中。
最聪明的一部分人,早就低价囤积了上千份《民报》,正等待时机出手,一旦出手,便能获得上千倍的回报。
“开卖了!”
十余万人顿时激动起来,伸着头向前看,就见一辆辆牛车出来,每辆牛车上都装着小山般的报纸,许多人露出期盼的眼神。
有的人仿佛看到一座座银山向自己走来,有的人仿佛看到一条宽敞的科举之路出现,还有的人仿佛看到自己儿女的未来……
在场的人怀着不同的目的,开始排队买《民报》。
州文院书铺前的人流量,已经超过绝大多数《文报》和《圣道》的贩售场面。
童生杨林站在一支队伍的第一个位置,微笑着看着差役从那车上卸下厚厚的报纸。
在八月初二《民报》发售的当天,他因为想买《文报》和《圣道》最早排队,却阴错阳差买到了人族历史上第一份《民报》,让他成为邻居与好友的名人,在整个巴陵城已经算小有名气。
一些原本不会邀请他的文会,也给他发出请帖,让他在亲友中扬眉吐气。
甚至有人出一千两白银买他手中的第一份《民报》,但都被他拒绝,他曾经半开玩笑对亲友说,这份《民报》会当作传家宝,传给子子孙孙。
今天,他再一次排在最前面,附近的一些人认出他就是购买《民报》的第一人,低声议论,这让杨林心中极为满足。
当《民报》开卖后,他迫不及待付钱抢过第一份《民报》,迅速去看头版头条。
第1685章 中秋文比
《民报》的创刊号,出现了方运用白话写的《我的第一封战书》,虽然很多读书人不满,可许多百姓很高兴,因为就算识字不多的人也能看懂,不像那些花团锦簇的文字,看着让人头疼。
在第二份《民报》的头条,杨林看到,标题赫然是“我的第二封战书”。
杨林也顾不得后面的人,快速阅读头版的战书内容,看到最后忍不住读出来。
“中秋之夜,岳阳楼上,本圣恭候张鸣州大驾光临,文比定四大才子之首,届时欢迎天下读书人莅临。”
“什么?方虚圣对张龙象下战书?”附近的人群顿时炸了锅。
“快点买!”
“别当道!”
“再不快点,老子要骂人了!秀才也是有火气的!”
“快快快……”
排队的人如同热锅上的蚂蚁,目光里充满了急切。
“让开!”身后那人一把推开杨林,冲上前拿出十两纹银大喊,“我要一万份!”
那店员微笑道:“不好意思,每人只能买一份,您若是想买第二份,可以重新排队。”说着麻利地递出一份《民报》,然后伸出手。
那人无奈收回十两银子,递上一文钱,接过《民报》。
杨林被推开后也懒得理那人,双手拿着报纸,一边看一边走,两侧的人全都探着头看他手中的《民报》,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秀才举人,甚至连一位老进士也跟着凑热闹。
方运的吸引力冠绝圣元大陆,而《民报》的吸引力同样致命,两者相加,让天下的读书人根本无力抵挡《民报》的吸引力。
许多外地的读书人结伴来此,知道头版头条的内容后,无比兴奋。
由于象州就在江州对面,昨日跨江而来的江州读书人极多,若方运在这里,一定会认出其中一些人,陆宇、宁志远、杜书岱、汤善越、马渊等等皆是当年大源府文院的同窗好友,甚至与其中一些人曾经迎战鸣奇鸟与妖龟,乃是曾经同生共死的战友。
这几人当年都是秀才,才智过人,但离顶尖天才有极大的差距,很难在五年内中举,但现在这些人个个都是举人,而且最晚也是去年中举,成就远超当年同时中秀才的读书人。
几人排成一列,笑着交谈,即便压低声音,附近的人也都又惊讶又羡慕地看着他们,并侧耳倾听。
“你们还记得当年第一次与方虚圣……不,是方双甲见面的场景吧?”
“当然记得。记得当时方双甲还是童生,王先生正讲经义,讲完让咱们写,结果方虚圣的经义做得极佳,众人皆赞叹。王先生怕方运自满,于是问我们,当年陈圣中状元的时候榜眼是谁。一百多年前的事谁还记得?这也达到王先生教学的目的,让我们明白,要努力争第一,读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否则很难名留青史。哪知,方双甲张口回答‘吴焕意’,现场那气氛,简直尴尬得要命。王先生毕竟是讲郎,灵机一动,又问第三名探花是谁,结果方运立即回答是‘赵霖甲’。我看了一眼王先生的脸色,当时笑死我了,哈哈……”
大源府文院的好友虽然都知道这件事,但时隔数年说起,都情不自禁微笑。
附近不知道此事的人听后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