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儒道至圣-第4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韦长弦的身体倒在地上,鲜血如溪水从脖子的伤口流淌。
以鹿门侯之令,杀鹿门侯之人!
众多珠江军之人深吸一口气,然后长长呼出,这些天积郁在心中的愤怒终于缓缓散尽。
“杀的好!”前将军王黎一瘸一拐地从远处走来,他全身浴血,到处都是药布,显然在追击蛮族的时候不惜受伤,只为杀敌。
方运望着韦长弦的尸体,心念通达。
“本侯先巩固力量,大军就地生火做饭!”
方运说着,坐回马车里,苏伦和亲卫军的士兵立刻包围住马车,防止他人打扰。
众多读书人立刻就地坐下,神念入文宫,吸收文曲星光的力量。
方运站在文宫之中,环视四周。
文宫又大了一圈。
文宫屋顶的星空越发璀璨,已经有一百多颗星辰,那些都是他的作品凝聚的力量,而正中则是那颗文曲星碎片形成的星辰。
方运心中清楚,自己的文位之所以提升如此快,而且根基牢固,除了因为自己每天进行自虐式的学习磨砺,还因为这颗文曲星残片的缘故。
圣墟与彗星长廊之行,这颗文曲星碎片是自己最大的收获,不过也因此毁了彗星长廊,若是妖祖降临,不知道会如何收场。
文胆和文心灯火并无大变化。
方运把目光望向文宫的深处。
自我雕像屹立不动,手持奇书天地,面色沉稳,波澜不惊。
在自我雕像的上空,原本应该有五根十寸长的才气烟柱,而现在,却是六朵才气云朵。
寻常新晋大学士应该只有一片才气云朵,但方运拥有“才高八斗”文心,文位每提高一层,则多一道才气力量。
每朵才气云直径一寸,会随着积累慢慢变大,等达到十寸的时候,才气云的量便会达到大学士的极致,若是突破晋升大儒,才气云会再度变化。
现在的才气云朵看上去犹如橙色的棉花,柔柔弱弱,但却酝酿着庞大的力量。
晋升大学士,是在圣道之上迈出了第一步!
在大学士之前,仅仅是为圣道做准备而已。
在第一朵才气云的下方,有一座梯形台,梯形台上,伫立着一座小小的城市,城市自成一国,有着形形色色各行各业的人,他们犹如活人一样,在里面生活繁衍。
在晋升大学士之后,方运有许多选择,但最终选择了万民文台。
万民文台和其他文台不一样,正常的文台都能把力量凝聚为一体,形成莫大威能,或攻或防,但万民文台没有,因为组成万民文台的力量太杂乱,也太基础,只能单拿出来一部分力量使用。
方运之前斩出的三次斩雪剑,都只能各借用一部分文台力量,而不能借用万民全力。
方运望着万民文台,心道,若是自己只想铸造一两座文台,那选儒家最强的几种文台最好不过,可自己有任何人都不具备的野心,要铸造成人族最多最强的文台,为以后封圣打下坚不可摧的圣道根基。
“以人族最根本最基本的组成为根基,才能铸就至强的圣道力量!更何况,万民文台另有妙用!”
方运微笑望着万民文台,这文台看似是死物,但在方运的感知中,却如同活着的生灵,正在呼吸才气,吸纳天地元气,沐浴文曲星光,吸收一切的力量来增强自己。
第1511章 铸文台,锻天命
万民文台如同青石铸造,看上去大约一丈立方,稳稳地悬在才气云之下。
在万民文台四面的下端,有少数细微的纹路,那便是文台云纹,文台越强大,云纹越多,一旦云纹遍布文台四面,并且已经晋升大儒,便可以把星位融入文台,最后可以锻天命。
天命,是儒家经典中多次探讨的力量,无论是《尚书》《诗经》《论语》《春秋》还是《荀子》等等众多书籍中都有相关记载。
方运静静看着文台。
有关文台之说,莫衷一是,但大多数读书人都认为,文台是圣道根基的最原始形态,用以承载圣道力量。
“下一座文台,理当如何铸就?”
方运心中思索,万民文台本身无法形成强大的杀伤力,但是,若配合其他力量,所发挥的威能将超越一切文台。
“万民文台乃是儒家文台,那以后的文台便不需要铸就儒家类文台。史家、法家、兵家、工家等等都可以,而我有龙族力量和古妖传承,也可以自创两种相关的文台,就如同雷重漠铸就蛟龙文台。不过,自然不会铸就蛟龙那种低层次的文台。”
“万民文台既然只有基础力量,没有强大攻伐能力,那第二座文台必须要弥补自身的不足,或者攻击,或者防守。墨家文台大概是最强的防守之力,其他文台很难超过,不过,我若能凝聚负岳文台,威力当相差不远。毕竟负岳是跟玄武或霸下等力量相近的古妖,半圣负岳便能背负一界,吞食日月,大圣更是了不得,若是晋升祖帝,那万界无人能制。”
“至于最强的攻击力量,那就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史家看似弱,但能直接从历史长河中请来强大的人族先贤,配合他们遗留在天地间的意念,可以轻松唤圣,据说当年司马迁《史记》外放,能唤来多位半圣圣魂助战,堪称半圣之中无敌。”
“兵家不用说,杀伐无双,军势一立,任你何等力量,终究会被冲垮。”
“法家的力量同样防不胜防,各种刑具文台让人痛不欲生,而罪名类力量更是神异非凡,真正的言出法随,那些妖蛮看到法家读书人就头疼。至于法家半圣,在许多妖圣眼中比兵家半圣更可恨。在妖圣眼中,把兵家半圣分为打得过和打不过的,但他们遇到法家,只有一个想法,让其他妖圣去解决。”
“杂家我倒是可以一用,毕竟包罗万象,不过我既然有了万民文台,无需杂家力量。”
“农家文台也很可怕,唤来风雨雷电,利用天象之力杀敌,哪怕是兵家也不敢轻视。”
“至于医家文台,一般用来治病,若是能铸就疾病类文台,绝对可以成为战场灾星,无人敢更靠近。”
“名家可增强唇枪舌剑,纵横家同样有惑敌之功效,但都不能算有至强的力量,目前不予考虑。”
“工家的话,太重实践,若给我足够的时间倒可以,否则的话,最好不要铸就相关文台。”
“除了明确在各家分类的文台,还有一些其他类的奇特文台,比如增强战诗词类的文台,比如琴棋书画类的文台,多种多样。”
方运想了许久,还是无法确定第二座文台应该如何铸就,便决定暂时放一放。
“已成大学士,便可以进入巩固阶段,而这段时间可以稍稍减少正常意义的修习,从而把时间用在其余地方。记录华夏古国的《帝君典》和古妖的《古妖史》可以继续,兵法和一些作品也可以尽量完成,以备不时之需。等回到圣元大陆,便要去取十四支文台锥,增强文台。”
最后,方运看向文宫雕像。
文宫中的雕像看上去由灰色的石头雕刻,外形与方运一模一样,和之前比,文宫雕像有了细微的变化,雕像的双目偶尔散逸出极为细小稀少的星光。
方运微微一笑,退出文宫。
方运睁开双目,走出马车,环视周围。
明明都是同一片天地,但晋升格物境大学士后有巨大的差别。
方运望着远方,之前自己的视力很厉害,可以看到一里之外的蚊蝇,而现在,举目远眺,甚至可以看到百里之外的蚊虫。
方运看向最近处的士兵,双方相距三丈远,但这个士兵体表的汗毛、毛孔、汗腺、角质层等多方面都分毫毕现,甚至能隐隐看到皮肤下血液的流动。
仅仅看了一眼,方运就本能联系学过的医书,看出他身体的一些病症。
格物境之后,大学士的双目被极大加强,这种力量因此被称为格物之目。不过,视力加强只是表面的成长,内在的成长是大学士的洞察力变强。
看到皮肤的细节仅仅是视力,但通过那些细节直接判断出士兵的身体状况,便是强大的洞察力。
这种洞察力的作用非常巨大,很多人有观察力,也有强大的知识储备,但无法将两者联合在一起。
格物之目最根本的作用,就是把看到的一切与所学所知的一切联系起来,从而做出最准确的判断。
有了格物之目,让大学士即便身体反应不如妖蛮、移动速度不如妖蛮,但总能获得一定的优势,从而在战斗中不至于一败涂地。
观其因,知其象,这便是格物之目。
格物,便是追寻圣道,探寻道理。
格物境之后,便是致知境。
致知,便是理解圣道,深思道理。
在观其因、知其象后,得其果、通其理,便是先格物而后致知。
到达致知境后,大学士的头脑格外灵活,理解力无比强大,因此这种力量被称为致知之颅。
“若是我到了致知境,看到这个士兵的皮肤,判断出他的身体状况后,便可以知道是什么力量造成他身体的变化,将表里相连,直面始末。”
深夜,星光如银。
方运抬头看了一眼裂开的文曲星,微微皱眉,因为自己所学所知的一切,都无法解释这种现象。别说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便是到了大儒的境界,也不可能知道文曲星裂的根源,更不可能知道对人族到底有何等影响。
“大概,只有半圣勉强知道文曲星裂的好坏。裂开就算了,希望别裂太大,导致整颗星辰崩溃,那人族恐怕就真完了。”
第1512章 攻克莲山关!
古妖群山,众星之巅。
负岳身形如龟,身长千里,背负连绵山峰,歪着头,斜斜看向星空深处的文曲星。
众星之巅上空,圣力激荡,神念碰撞,古妖众圣议论纷纷,讨论文曲星。
负岳一边思索,一边听那些古妖圣聊天。
在古妖传承中,文曲星属于很特别的一颗星辰,无论是龙族、古妖和妖蛮,都无法从中获得真正的力量,顶多如同人族被太阳照一样,获得微不足道的力量。
在很久以前,古妖知道文曲星有莫大的力量,但因为不得其法,无法动用,万界之中星辰比比皆是,但能与文曲星相提并论的,只有少数的几颗星。
自从人族诞生后,文曲星才初步发力,因此古妖一直在关注人族。
负岳想了许久,轻声一叹,小声嘀咕。
“哼,我才不听那些老家伙唠叨。经过几年的修炼,本圣的圣位力量已经稳定,已经可以寻找一界背负,然后将自身与那一界相连,获取力量,晋升大圣!这倒不急,慢慢寻找。不过,当务之急是找到方运那个家伙!本圣真是阴沟里翻船,竟然被他偷走完整的古妖传承,一定要想办法找他要回来,弥补我自身缺失的传承。圣元大陆遥远,不知道多久才能赶到,唉,那就慢慢爬吧……”
负岳轻轻动了动庞大的身躯,离开众星之巅。
孔圣文界,鹿门军与珠江军在群星照耀之下,向莲山关的方向赶路。
来时四十余万,但现在能赶路的只剩二十七万,其余人要么战死,要么受伤太重无法战斗,被送往珠城。
临近黎明,大军抵达之前回撤的地方,那里还有大量的营帐和军械物资。
方运命令大军尽可能带上物资,然后继续向莲山关赶路,继续快步前进。
有出征诗的力量在,众多士兵只是稍感疲劳,足以持续赶路。
经过长途跋涉,大军终于来到莲山关前。
莲山关大门紧闭,城墙上的蛮族惊慌失措,大军远远地听到连山关内传来各种号角声。
方运一声令下,辎重队伍不变,其余各军加速冲锋。
“杀啊!”
二十余万士兵齐声喊杀,声势震天。
随着人族冲锋,城头的蛮族越来越少,越来越少。
等二十多万军士兵临城下的时候,城头之上一个蛮族的人影也没有。
二十多万大军站在城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难道是空城计?”
“莫非狐暮死前留下后手?”
只有方运与荀天凌面带微笑。
荀天凌道:“龙象兄,你看如何?”
“你我同为格物境大学士,就不用卖关子了,里面的蛮族已经逃亡。”方运说着,脚踏平步青云,直飞向莲山关城头。
“侯爷当心!”众多将领纷纷劝说。
方运很快越过城头,降落在要塞之内,失去身影。
众将焦急等待,不多时,大门内突然轻响,随后扎扎声响起,大门被机关打开。
城门之内,空无一物。
数息后,方运出现在城门之后,微微一笑。
“入城!”
众人愣了一下,这才意识到蛮族真的全部逃走,这意味着,成功夺下莲山关!
“万胜!万胜!”
大军入城,第一件事便是清理打扫莲山关的里里外外。
莲山关落入蛮族手里近十年,已经被糟蹋成了猪圈。
原本的莲山关将军府还好一些,方运暂时在那里办公。
大军刚刚抵达,军务极为繁重,方运坐到椅子上后,就开始不断下达军令,比如调换职务、各军防区、给养军械、值守时间、追杀蛮族、扫荡周边等等,要考虑到方方面面,以至于方运干脆把所有的翰林与进士将军叫到一起,足足商议了两个时辰,才做出基本的决定。
珠江军的前军与鹿门军所有大军留在莲山关,珠江军前军将军王黎担任莲山关主将,负责莲山关日常事务和对外军务。
明天,方运会带领其余珠江军返回珠城。
处理完大军事务,已经是深夜,方运没有入睡,而是拿出纸笔,开始书写《古妖史》。
晋升大学士后,方运的才气更多,力量更强,书写《古妖史》的速度提升,虽然已经难以达到奋笔疾书的速度,但也是普通人书写的数倍。
随着书写《古妖史》增多,方运感到自己对史道的力量理解更深,而且这种力量并非揠苗助长,是潜移默化增强自身。
史家读书人众多,人人都会编撰史书,但真正有大成就的并不多,而最后被圣院钦定为“正史”的,迄今为止只有八十四套,远远少于人族历史上出现的史家大学士的数量。
方运在写《古妖史》之前,进行过总结,能不能成为正史,能不能形成强大的圣道力量,有几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排在第一位的,便是真实性,占据史书比重的五成。每一位史家读书人在写属于自己的史书前,都要查证前人资料,最终留在史书中的内容与历史越相近,则史书的地位越高、力量越强。
排在第二位的,便是史家读书人对历史的理解,比重占三成。有一些史家读书人之所以能成半圣,便是在这方面完美无缺,他们不会被表面的历史事件影响,总能站在客观且更高的角度来看待历史。
他们既不会蠢到完全相信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这种话,也不会被稗官野史所蒙骗。
因为,“历史由胜利者书写”这句话从字面上理解过于肤浅,换一种说法,强者有改变历史的能力,才是正确的理解。
嘲笑胜利者而忽视其改变历史的强大能力,是愚昧的行为,而最愚昧的行为是,不仅嘲讽否定胜利者,反而认定失败者才是更强大更完美的一方。
强者们改变历史,历史选择正确的最强者,所以,历史是由胜利的最强者书写。
排在第三位的,则是史家读书人的表达能力,或者是天赋,或者是后天积累,能呈现出更好的历史画卷,占据约一成的比重。
其余因素众多,加在一起占据了一成左右的比重。
方运相信,自己的《古妖史》必然会位列正史之一,因为古妖传承的记忆都是真实发生过,这本书的真实性甚至胜于史家半圣的史书。
而对历史的理解,方运更有自信,龙族、古妖、妖蛮、人族和华夏古国共五种历史呈现在自己面前,已经将自己熏陶成合格的史家读书人。
第1513章 杀鸡儆猴
在攻克莲山关的第二天,方运带领珠江军的中军、左军、右军和后军回返,而前军与鹿门军留在莲山关。
珠江军前将军王黎作为莲山关主将和荀天凌暂时留在莲山关。
荀天凌体悟最近所得,吸收文曲星力量,过些日子寻找莲山关周边的蛮王磨砺自己。
大军南归,在四月初一的上午,早就得到消息的珠城文武官员以及十数万的居民前往南城外,望着前方黑压压的大军。
归来的珠江军中,只有一杆大旗树立。
那是一面有些老旧的大旗,血红为底,金黄色的穗子为边,春风一动,大旗招展,仿佛破开尘封于历史长河中的远古战场,携亿万战魂而出,依稀显露三个黑色的隶书。
珠江军!
猎猎血旗,夺天地之色。
在大旗之后,还有一些甲牛车,每辆车上都堆着大量的蛮族头颅。
在看到珠江军大旗的一瞬间,众多珠城人鼻子一酸,泪水滑落,一些老人甚至放声大哭。
不多时,方运率领大军抵达城门前。
方运骑着黑色的蛟马在大军的最前端,身后有一人举着高高的珠江军大旗。
道路两边的珠城百姓不断呼喊,许多女子甚至不断把自己做的荷包、手帕等物抛向方运,传情示爱。
许多老兵老泪纵横,自从张万空失踪,珠江军不断遭到打压,屡战屡败,最近这两年几乎龟缩在城内,成为珠城人的笑柄。
而现在,珠江军终于取得前所未有的大胜,即便是当年张万空在的时候,也没有一战杀光十数万蛮族外加五头蛮王。
珠江军大旗,重见天日,再现英姿。
方运骑在马上,微笑着向珠城父老致意,坦然接受他们的欢呼。
进入南城,方运这才拿出官印,查看各种传书。
秦国丞相祝奉穹连连称好,并表示之前的不愉快都已经过去,希望“张龙象”继续努力,不仅要在文名上胜过方运,也要在战功上胜过方运。祝奉穹传达了一个消息,不出意外,楚王会派遣方运到两界山。
除了祝奉穹的传书,楚国与他国的读书人纷纷发来贺书,祝贺方运斩杀五头蛮王,完成不朽壮举。
在孔圣文界的历史上,还没有任何大学士能在一场战斗中连杀五头蛮王。
即便是一些与珠江侯府关系冷漠的楚国家族,也发出祝贺传书。
孔圣文界的最高机构大儒殿堂发出了正式的贺书,不仅祝贺方运,还把此次记录在大儒殿堂,凭借这份战功,方运可以从大儒殿堂换取一些诸如文宝或圣页之类的宝物。
方运快速浏览完传书,什么传书都有,甚至还有张经安请祝融书院院长代写的传书。
“父亲,今日珠江军大旗插在莲山关上,希望不久的将来,珠江军大旗能屹立于两界山上!我要让祝融书院的所有学子知道,我们张家人不是吹牛,是真的可以做到!”
方运轻轻摇头,祝融书院也不是什么世外桃源,那里的学子大都是楚国的权贵子孙,还多人与珠江侯府有仇。张经安一定是在吵架的时候说出张万空曾经踏足两界山如何如何,结果被书院的众多学子嘲笑。
方运给珠城知府传书,想知道有没有楚王的圣旨或者军方的嘉奖文书。
结果让人心凉,朝堂上的确谈论过,但楚王中止了这个话题。没有楚王的命令,无论是丞相还是太尉都无法发出嘉奖公文。
不过,楚国丞相与太尉所在的家族发送了贺书,这让方运知道那两位高官与鹿门侯并不相同。
大军进入南城,方运准许珠江军所有人轮休,自己和部分亲卫军搬进元帅府,把鹿门军和鹿门侯的东西打包,让人送往京城荆州。
方运进入元帅府的书房后,快速提笔,写了一份奏章,把一路上的经历用偏向自己的笔法写出,同时在奏章中明确指出,自己是大学士,现在是珠江军之主。
奏章一式两份,一份交由官方驿站传递,在驿站用火漆封好备案后,方运才将另一份传书给朝廷。
方运知道事情不会简单了结,于是开始巩固珠江侯权位。
当天的庆功宴上,方运召集了珠城军方、文官、文院以及有名望的读书人,表面上是闲谈,但实则向他们传递一个信号,自己已经是完整的珠江侯,从今以后,自己才是珠江城的主人,任何人若不知收手,必将斩其臂膀。
宴会之上,无人敢反对。
在孔圣文界,大学士的地位极高,即便国君也不能喝骂,反倒是经常有大学士把国君骂得狗血喷头而国君不敢回骂。
新官上任三把火,杀鸡儆猴是必然要做的。
当天夜里,珠江军连抄珠城的十一个家族,有的家族曾经大肆迫害珠江侯的人,有的家族与珠江侯的敌对家族来往过密,有的家族曾与蛮族有交易,还有的家族甚至是楚王妃子所在家族的旁系。
这些家族的家主基本都有文位,不能随意打杀,但全被囚禁在珠城环境最差的囚牢之中,把他们当死囚对待。
至于那些没有文位的人,方运在天亮后昭告全城,让珠城人揭发那些人的罪名,同时要求珠城知府派人展开调查。
仅仅一天的时间,珠城变了天。
方运不准备烧更大的火,也不准备杀更多的鸡,若这里是圣元大陆,那自己必然大开杀戒严加管束,把珠城打造成自己的地盘,但是,珠城只是一个跳板,通往两界山的跳板。
真正有价值的只有珠江军,没必要把过多的精力浪费在其他方面。
方运根本不关心珠城的其他事务,这次抄家足以让珠城安定到自己离开,于是全力整军。
整军最需要的不是其他,而是银子,对于其他各军来说,军费永远掌握在朝廷手中。但对于现在的珠江军来说,从那十一个家族抄走的银两、金子、珠宝、古董、字画、文宝和地契等等各种财物,足以把珠江军武装到牙齿。
方运立刻展开规划。
珠江军经历一战,所剩兵力不足十五万,近期能参战的不足十万,要另外找十万补充。
方运瞄向鹿门军,给莲山关的王黎下达军令,让他从鹿门军挑出五万精锐,同时把所有翰林、进士、举人和秀才都归入新军之中,到时候补充到珠江军中。
四月初二的午后,方运得到一系列让人头疼的负面消息。
第1514章 《长夜》
首先,鹿门侯家族与韦长弦家族上百人披麻戴孝,跪在楚王宫外,要求彻查鹿门侯和韦长弦之死,严惩凶手。
其次,楚王要求方运回荆州述职,当面汇报五蛮之战。
随后,楚国各地与论榜谣言四起,许多人怀疑方运与蛮族勾结,那些死的蛮王和蛮族都是假的。甚至有人说,就算是真的,也可能是蛮族的苦肉计。
方运坐在元帅府内,手持官印,看着王命传书。
思索许久,方运回复,为防传书有误,等驿站的王命原本抵达后再说。
结果,当天夜里,京城的一位状元翰林脚踏平步青云,奔袭数千里,直入元帅府,亲自把王命文书原本送到方运的案头。
楚王的大印清晰可见。
方运看着那翰林,又看了看那文书,一言不发。
过了好一会儿,方运拆开文书,内容和王命传书一模一样,都是命令自己回荆州。
方运盯着那翰林,直到把那翰林看得浑身发毛,才道:“为防妖蛮反扑,本侯留守珠城。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那翰林面色微变,但仍然微微施礼,道:“请珠江侯大人三思。”
“本侯每每想起那些战死的士兵,无法分辨他们是死于蛮族之手还是死于朝廷之手,颇为费解。还望楚王莫要逼迫本侯,万一本侯做出什么让楚国蒙羞的事,那就尴尬了。本侯连日作战,有些倦了,有话明日再说。”方运斜斜靠在椅子上,下了逐客令,双目在夜中泛着浅浅的水光,颇有深意地看着对面的翰林。
那翰林露出遗憾之色,道:“既然如此,那下官连夜回返,把侯爷的话如实禀报给楚王。”
“嗯,那就如实禀报。”方运道。
“下官告辞!”
“恕不远送。”
等那翰林消失,方运冷哼一声。
第二日,楚王下达王命,命令军方、御史和廷尉联手派人前往珠城,调查莲山关之战与鹿门侯之死。
方运得知后,立刻传书给大儒殿堂,凭借大学士的特权,要求大儒殿堂派遣人手,同时请周天子与各国君王派人监督。
大儒殿堂很快公事公办,要求楚国官员在大儒殿堂的人员抵达之前,不得有任何行动,甚至不准进入珠城,否则以亵渎大儒殿堂论处。
大学士在孔圣文界的地位,几乎相当于大儒在圣元大陆的地位,任何国君敢查大儒,都要在圣院的见证之下,而且圣院有绝对的否决权,任何不守规矩的行为,都会导致调查中断。
在孔圣文界,大学士也享有类似的特权。
不多时,大儒殿堂对外发布消息称,大儒殿堂将派遣人员,带领周朝官员以及韩、赵、魏、燕、齐和秦六国官员前往珠城,在十五日后抵达。
方运看到这个消息后,微微一笑,几乎可以看到楚王一脸吃了苍蝇的表情。
在孔圣文界的历史上,对大学士展开调查用时最短的案例是三年零六个月,结果是被大儒殿堂判定无罪,随后那位燕国大学士举家前往周朝,一年后投靠秦国。
方运相信,各国派来做见证的官员未必能成大事,但搅合大事的能力绝对是一等一的厉害。
方运从来没有坐以待毙的习惯,当天夜里,就让张青枫去论榜发文,表面上是张青枫抒发五蛮之战的感受,但重点则是狐暮说过的话,暗示楚王为了杀张龙象,与蛮族合作。
张青枫的文章一出,孔圣文界哗然,有人把文章发到圣元大陆后,同样掀起了不小的热潮。
以宗家为首的庆国、谷国和雷家等读书人对楚王展开疯狂攻击,甚至有杂家大儒义正词严斥责楚王,甚至还说出若是张龙象身死便潜入孔圣文界让楚王血溅五步之类的话。
方运看到杂家人和雷家人如此支持自己,特意在孔圣文界的论榜发文感谢,并附上一首诗抒发现在的心情。
长夜。
惯于长夜过春时,子幼妻亡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此诗一出,论榜的文章之下哀声连连。
“此文悲愤之意远不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更不如‘一将功成万骨枯’,单说诗文表面的文意,颇有些韵味。”
“此诗表面的文意虽有意味,但也算寻常。诗人习惯了在春天度过难以入眠的漫漫长夜,想到亡故的妻子和年幼的儿子,发现自己两鬓已经有了白发。进入睡梦,似乎看到母亲的眼泪,而城头还不断变幻人族与蛮族的旗号。怎能看着珠江军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