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儒道至圣-第2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翰林断山,大学士毁城,而大儒的力量则能波及一府之地。
  姜河川甚至不动用毁灭性的战诗词,仅仅口诵《荀子王制篇》。
  方运早就把这篇经典文章倒背如流,此篇讲述荀子心目中的王道和圣王制度,是儒家学说中“政统”的代表作之一。
  大儒诵文,一个个金光大字从姜河川口中飞出,以才气为引,以浩然正气为根基,吸收天地元气,化为可怕的力量。
  金光大字形成如太阳一样的光芒,照射万妖,凡是妖王之下,所有妖蛮的气血之力以惊人的速度消散。实力最差的妖兵们则感到五内俱焚,随时可能死亡。
  但是,无数妖蛮形成的军旗一震,轻易化解姜河川的力量。
  姜河川不以为意,继续朗诵,诵到“惩之以刑罚”的时候,就见数以万计的人族刑具出现,瞬间出现在最前面的妖蛮身上,从最弱的妖兵到很强的妖侯瞬间死亡,只有相当于大学士的妖王是重伤。
  当姜河川诵到“令行禁止”的时候,一股无形的力量遍布前方,数十万的飞行妖蛮宛如下饺子一样噼里啪啦从天空往下掉,死伤惨重。


第751章 过长江
  上千万的妖蛮队伍出现短暂的慌乱。
  位阶高到一定程度,数量已经无法弥补差距。
  千万级的妖蛮战旗配合数十妖王可以抵抗部分大儒的力量,但却无法抵挡浩然正气与微言大义联合众圣经典的强大威能。
  在圣元大陆,众圣经典的威力是界外的数倍之多。
  众多进士与翰林羡慕地看着姜河川,这就是大儒之威,以一敌千千万。
  像姜河川这等浩然正气极强的大儒若是防守,单凭自己的大儒真文,五六个大妖王都难以近身,仅次于墨家的墨守成规。
  念完整章《王制篇》,妖蛮队伍不仅没有靠近,反而因为前面的阵列死伤太多,离空行楼船更远。
  千万妖蛮胆寒,没有大妖王阻拦,再多妖蛮都不可能冲过去。
  妖牛角的号角声再次响起,山上的大妖王再次发出攻击的命令。
  “嗷……”数不清的妖蛮继续冲锋,每个妖蛮的双眼都变得血红,彻底失去了理智,如同饿狼一样扑过来。
  姜河川道:“诸位,白捡的军功,尽可来取。”
  大儒张户微笑道:“那老夫便不客气了。”
  话音刚落,虚空处光影乱动,就见一柄携带雷光的舌剑直飞入妖群,随后万雷轰顶,神光乱闪,方圆一里内所有妖蛮被雷电炭化。
  “鸿羽老匹夫,抢我军功!”张户笑骂完,诵出大儒战诗《观沧海》,就见一片蕴含星光的海啸拔地而起。
  海啸厚达百丈,高达数千丈,长不知几里,犹如一座海水凝聚的巨峰突兀升空,瞬间超越空行楼船的高度,好似一片天空砸向妖蛮。
  所有妖蛮本能地抬头望向巨大的海啸,在海啸形成的阴影中,他们的眼中充满了绝望。
  张户以诗词见长,这可是二境的《观沧海》,连大妖王被击中后伤势都多日难愈,这些妖蛮要是被砸中卷入,会在瞬间化为肉泥。
  百万难挡大儒诗。
  在山上的大妖王们终于坐不住了,与外面的妖王联手使用妖术进行远距离阻截,上百道光华划破长空,陆续击中可怕的海啸。
  海啸与大量的妖术相撞,形成接连不断的大爆炸,向四面八方形成强劲的冲击,连空行楼船都轻轻摇晃。
  不多时,海啸消失,但下方已经变成水泽河国,上百万妖蛮死亡,过半的妖蛮被冲的七零八散。
  方运眼中放光,自己终于亲眼见识了传说中的大儒战诗,若无力量阻止,让这海啸继续推进扩大,足以毁灭一府之地。
  但是,那些妖蛮彻底失去理智,依旧前冲,所有大儒也不客气,展开无情的杀戮,其余大学士甚至没有插手的机会,战斗就已经结束。
  荒妖山上还有许多妖蛮,但那些大妖王已经不准备继续派遣妖蛮来送死。
  那些大妖王商量许久,只能眼睁睁看着空行楼船远离。
  众人松了口气。
  空行楼船飞出荒妖山,平稳地来到长江上空,在飞到江心位置的时候,三百里范围内的江水突然爆开,水浪冲天而起,蕴含一种强大的圣位力量,化为一座巨大的水宫殿包裹空行楼船。
  一股磅礴的圣力自圣院方向而来,瞬间抵达水宫殿上空。
  但是,圣力南来终究耗费了时间,水宫殿已经完全包裹空行楼船。
  整整上百滴的妖蛮圣血突然出现在水宫殿中。
  其中,有整整五滴大圣之血!
  这时候,方运终于明白,那千万妖蛮不过是用来麻痹众人的。
  但是,大儒夜鸿羽一挥手,整整十二册竹简当空浮现,随后十二册竹简滚动铺开,发出喀拉拉的竹片脆响音,练成一道竹简。
  悦耳动听。
  无穷量的清光自那竹简喷发,如日月当空,普照苍穹。
  那百滴妖蛮圣血本来已经化为圣位分身,随时可以自爆甚至发起攻击,但,时光飞逝。
  所有的圣位分身突然一动不动,然后与水宫殿一起,好似成为古墓中尘封万年的纸张,在古墓打开的一瞬间,微风轻抚,化为灰烬,悄无声息。
  好似根本不曾存在。
  众多读书人全身发寒,也全都意识到那竹简是何物。
  《春秋》!
  除了《春秋》这本圣元大陆第一编年体史书,没有什么圣书或文宝有这等力量。
  《春秋》是孔圣编撰的最后一本书,也是最强的一本圣书。
  方运死死盯着《春秋》,从中感受到熟悉的力量,毕竟自己曾经进入《春秋》世界,历经两百余年。
  不过,方运知晓半空的竹简根本不是《春秋》原本,仅仅是圣院《春秋》投射出来的虚影而已。
  百圣分身再强,也不及《春秋》一影。
  竹简分成十二册,飞入听雷大儒夜鸿羽的衣袖之中。
  夜鸿羽后退一步,消失在空行楼船上。
  从水宫殿出现到百圣分身消散,不过一眨眼的时间,空行楼船的众人沉浸在方才惊心动魄的大战中,呆呆地站在船上,任由楼船飞翔。
  “这……这就是传说中的圣书之力?在近处看,简直匪夷所思,和我们学到的诗词经书,完全不是同一种力量啊!”乔居泽道。
  陈礼乐低声道:“废话,《春秋》原本就是不是普通经书,那些强大的圣书文宝,绝非普通,不然我们人族拿什么抗衡那么强大的妖蛮。”
  “可是,这也太强了,强得没有道理。”
  “若强得有道理,孔圣就不会逼得妖界签订千年不战条约,成为妖界第一耻辱,使得许多蛮族都拜孔圣为神。这《春秋》的许多力量,我等根本看不到,也感受不到,只是看个热闹罢了。听说妖界许多蛮族的部落里,至今还有孔圣的雕像,只不过外形更接近猿人。”
  “许多猿人奉孔圣为祖我倒是听说过。”方运点头道。
  礼部的赛侍郎露出羡慕之色,道:“方虚圣,若您能封半圣,到时候以圣页书写完波澜壮阔的《古妖史》,您的《古妖史》必然会立刻成为史家圣书,若能获得史道石门的力量倾注,威能远超普通史书。”
  众人纷纷点头,无不羡慕。
  方运轻咳一声,道:“赛侍郎言重了,编撰完《古妖史》已经极难,成圣之事不提也罢,更何况之后的圣书。”
  “您毕竟有这个可能,我们连这个可能都没有。”
  方运心道《古妖史》虽强,终究是异族历史,若把人族的《帝君典》书写出来,力量必然比《古妖史》更加强大。


第752章 屈寒歌,宗极冰,丘崇山
  对于方才发生的事,众人议论纷纷,没想到在圣元大陆出访会遇到这种事。
  方运没有再参与聊天,这件事为他敲响了警钟。
  之前妖蛮不会舍得用过大的代价刺杀他,但现在不同,哪怕牺牲一尊妖圣都在所不惜,以后的刺杀必然层出不穷。
  幸运的是,圣院明显有防备,此行恐怕就是引蛇出洞,与其日防夜防,不如在这种确定对方会刺杀的时机进行反击。
  “妖界若派出圣位之下的妖蛮行刺,成功率很低,毕竟圣院在暗中保护我。妖圣只能使用各种分身。但,分身终究属于圣位力量,一旦用出,必然会被圣院察觉。”
  “不过,防贼千日,终有一失,现在我应当增强自己的实力。一旦我成大学士甚至大儒,只要不去妖界,根本不会死于刺杀。到了大儒那个层次,除非以寡敌众且死战不退,否则大妖王没有可能留下任何大儒。”
  “在成大儒之前,我大多数时候都在圣庙之内,应该不会出问题。唯一担心的仍然是他们突然困住我们,截断我们与圣院的联系,调动圣位之下的力量袭杀。那样的话,没有圣位力量波动,圣院不可能第一时间发现。”
  方运越发担心,但现在力量不足,担心也无用。
  “只要成大儒,这些帐,咱们一笔一笔算清楚!”
  方运站在空行楼船之上,望着夜空,思绪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
  文曲星依旧明亮,无论春夏秋冬,只要入夜,永远高悬在圣元大陆的正上方。
  方运盯着文曲星,心中有些好奇。
  “我每次晋升文位,文曲星都会出现异变,不知晋升翰林之后,文曲星会有何等变化。”
  方运获封虚圣后,官印表面上还是镇国公的印玺,但实际作用已经相当于国君的玉玺,功用更多,而且在圣庙范围之外也能够接收到传书。
  景国军方、方运结交的好友与庆国或宗家等对立的世家陆续向方运发来传书。
  传书内容大多涉及到庆国参与文战的十人,十位都年过六十,都是进士巅峰,甚至有两个星位进士,都是诗狂,都是浴血之士,可以说是庆国国力的体现。
  而最强的那位,则是进士十老之一,乃是人族最强的老进士之一。
  进士十老,意味着碾压任何同文位的天才,无论是当年的大学士四大才子还是翰林八俊,面对同文位的十老必败无疑。
  这些传书中涉及最多的人,是人族进士十老之一的屈寒歌。
  有关屈寒歌的传说数不胜数。
  他琴棋书画四绝,棋道、琴道和书法都已入三境,画道也在二境巅峰。
  屈寒歌是县试第一、府试第一、州试第一和会试第二,但在殿试中却一举夺魁,成为状元。
  至于屈寒歌为何迟迟未能晋升翰林,一直众说纷纭,有人说他曾发誓把琴棋书画同时练到三境后再晋升翰林,有人说他为情所困终生不晋升,有人说他遭到妖圣诅咒,还有人说他文宫受损心志大受打击等文宫恢复后再难晋升。
  就算是景国身为庆国的敌国,都有许多人为之扼腕叹息。
  在众人看来,以屈寒歌的才智,必然成大学士,哪怕成大儒都不意外。
  无论屈寒歌如何,在进士之中,都有着不容置疑的实力。
  他的军功,比许许多多翰林都高,他杀死的妖侯比许多人一辈子见过的妖侯都多,当年他曾被妖族埋伏,最终从妖王面前逃走,至今是庆国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而这十个文战之人中,不仅有屈寒歌这种进士十老之一,还有两个很奇特的天才,再过数年,这两人都有资格与屈寒歌争夺人族十老之位,因为年轻,胜算都超过五成!
  一位是同时拥有宗圣血脉和冰族血脉的进士,名为宗极冰,此人乃是宗圣第四子的亲儿子,是和十寒古地一位混血女人的后裔。
  宗极冰只是私生子,不入宗家族谱,而且因为人族血脉不纯,靠着科举晋升到进士已经是极限,无论如何也无法晋升翰林。
  但是,有利有弊,他虽然无法晋升翰林,却在前不久激发了冰族血脉的力量,让他的所有战诗都额外附加冰族力量,尤其是涉及冰雪雨水的战诗词,威力都能获得极大的提升。
  宗极冰真正强大的地方在于,他曾进入冰族祖地,获得了冰族传承,意外获得一位死亡的冰族大圣的传承,力量化为亚圣星位!
  连宗家嫡子都只能获得半圣星位而已,因为宗圣也只是半圣。
  另一位则是进士中的传奇,号称庆国进士第一枪的丘崇山,此人不练舌剑,而练唇枪。一般来说,进士的唇枪舌剑不应有真名,但他的唇枪却获得真名,名为“蛟牙古枪”。
  至今没人知道蛟牙古枪的来历,只知道当年在一处古地,丘崇山所在的队伍被困在深山多年。五年后,只有丘崇山一人走出。
  没人知道这五年发生了什么,但他的唇枪有了“蛟牙古枪”的真名。
  而且,蛟牙古枪外形大变,表面布满蛟龙鳞雕刻,每出一枪,必然有一根利齿状的龙角虚影随行。
  有人猜测,丘崇山在深山中获得一根蛟圣龙角,用其磨砺唇枪,最后形成蛟牙古枪。
  这三人,都有杀死圣子妖侯的战绩!
  普通妖侯,王族妖侯,圣族妖侯,圣子妖侯,大圣之子妖侯,双圣之子一直到最后的祖神一族,妖族的血脉等级比人族的文位更加森严,实力很难跨越。
  普通翰林也只能杀普通妖侯而已,若遇到圣子妖侯,九成九的翰林有败无胜。
  可这三人明明只是进士,比翰林低一个文位,却能杀死圣子妖侯,这就是实力的体现。
  方运目前最强的战绩是利用瘟疫之主分身的弱点取胜,但却并没有杀死圣子妖侯的战绩。
  所以,无论是景国军方还是好友,都不看好方运,连续不断传书为他介绍十人的特点,希望能帮助他。
  空行楼船继续在天空飞行,在东方的天色由黑变青的时候,空行楼船穿过长江,靠近一座屹立在长江边的城市,象州的首府,巴陵府的巴陵城。
  凌晨的巴陵城内理当一片漆黑,但是从城外三里通往城内最繁华的客栈的道路却灯火通明。
  在巴陵城外三里的街亭外,排满了大大小小的马车,数不清的官员和读书人正在等候。


第753章 来取东西的
  方运身在船头,俯视下方。
  黄钟大吕,干戚羽旄,乐舞齐备。
  兵甲林立,灯火开路,仪仗完整。
  其中一个年过三十的中年人身穿明黄色龙袍,头戴黑色皇帝冠冕,玉旒垂下,形成的珠串遮挡了他部分的面庞。
  方运认出此人便是庆君,只是此人眼圈微微有些发黑,利用所学医道可以看出这位国君纵欲过度,身体已经被掏空。
  两人四目相交,面无表情。
  空行楼船缓缓下降,在落地的一瞬间,就听有人道:“奏乐!”
  鼓乐齐鸣,庆君一马当先亲自上前,身后还有九宾,再之后是庆国高官,接着是象州的官员,其后是象州名宿,最后则是象州的年轻人。
  在庆国高官和象州官员之间,有十位身穿白色进士服的老人。
  那十位老人不言不语,没有外放丝毫力量,但方运随便一扫,便发觉这十人的不同。
  一股淡淡的杀意在十位老人身边飘荡,周围的人都不由自主远离,哪怕是普通翰林也好似避之不及。
  十人也一起看向方运。
  犹如实质的杀意扑面而来,方运只觉眼前一片血红,整个天地都蒙上了血色。
  方运没有让文胆驱散这未知的力量,因为这都是进士们的经历形成,他们至少经过三十年的杀戮,参加的战斗不计其数,整个人都如同长时间泡在杀气、煞气和死气之中,文胆的性质出现了细微的变化。
  这些人,文胆境界或许不如方运高,文胆外放之力也极差,但文胆的坚定程度却毫不逊色,甚至犹有过之。
  他们的所有攻击之中,都有着学院派进士所不具备的强大意念,那种万军来袭我以笔锋斩灭的气概,连方运都差一些。
  方运杀的妖蛮很多,但经历的战斗次数还不到这些人的十分之一。
  普通进士必然会被这片血色撼动心神,导致文胆迷蒙,但方运却泰然处之,有了书山历练,再有猎场对阵数十万妖蛮,最后还与妖圣分身厮杀,实战经验已经足够。
  方运不动,那片血色慢慢变浅,被遮挡的眼神渐渐恢复。
  庆国的许多读书人正在暗中观察方运,发觉方运竟然不为所动,目光即将恢复清明,越发讶异。
  方运身穿进士白衣剑服,站在阶梯之上,向下方的庆国官员一拱手,道:“晚生方运,见过庆国诸位文友。”
  方运自谦,庆国人可不敢自谦,尤其是庆国礼部和鸿胪寺的官员,雷家被礼殿责罚还不到三个月,万一被景国人挑出失礼的地方,他们都得掉层皮。
  包括庆君和庆国文相在内,所有人毕恭毕敬弯腰作揖,呈标准的九十度,在他们弯腰的那一刻,方运仿佛看到一块块平整的方砖铺在前方。
  等众人作揖完毕,方运微微点头,开始下船,景国的官员跟着下去,而圣殿的人或装作景国官员紧跟方运,或隐藏在高空。
  方运走到地面,庆君主动迎来,关切地问:“听闻虚圣大人在路上遭遇妖蛮刺杀,朕五内俱焚,亲见虚圣大人平安抵达,朕便安心了。”
  方运感觉庆君的称呼和自称很怪,但依旧照常道:“不过是蝇蚁之流,不足挂齿,倒是劳烦庆君了。”
  庆君一本正经地道:“虚圣驾临,本应全城接驾,怎奈此刻正值凌晨,实在不便,若有怠慢之处,还望虚圣见谅。”
  “庆君客气了,我更愿意一切从简。毕竟……”方运说到这里停顿片刻,扫了众人一眼继续道,“我是来取东西的。”
  庆国人无不为之变色,没想到方运竟然一见面就说这种话,实在太不给庆国人面子,实在太不给庆君面子。
  庆君哪怕再掩饰,也难掩眼神中的尴尬,他毕竟是一国之君,像庆国这种大国,庆君的地位在普通大儒之上,方运这话实在不客气。
  但是,方运是虚圣,地位比所有人都高,说这种话最多是欠妥,不算失礼。
  反观景国人却在心中暗暗叫好,活该庆君倒霉,方氏藏书馆说封就封,断了阻挠方运的教化圣道,方运一句“我是来取东西的”,不仅彰显虚圣威严,同时能振奋景国国威,更能警示庆君封方氏藏书馆之后果,最后还能告诉各国那些观望的世家,若抢方运的教化圣道,就不要怪方运去“取东西”!
  此前去猎场的进士大都跟随方运而来,他们听到这话无不心中感慨,不愧是方虚圣,能把文战一州说成“取东西”,普天之下也只有方运一人。
  庆君身后一位翰林突然道:“启禀虚圣大人,您为何只取东西不取南北?”
  方运循声望去,就见一个身穿翰林服的青年人微笑看着自己,此人看似不到三十,相貌与圣墟中的友人宗午德有三分相似。
  方运立刻回忆看过的庆国官员名册,知道此人就是宗午源,宗午德之兄,二十九岁成翰林,任礼部右侍郎,乃是三品大员,也是宗家最杰出的青年人之一,在十国颇有文名。
  方运没想到此人刚一张口就设下语言陷阱,一旦自己解释不好东西的意思,就容易被对方钻空子,哪怕文战取胜也带不走象州。
  实际上,东西两字源自汉朝,那时候的市场都在城东和城西,后来逐渐有人用买东西来指代买物品,而东西也因此泛指物品。
  但,这种解释显然不适合回答宗午源。
  方运微笑道:“四方五行之中,东方属木,西方属金,南方属火,北方属水。金木可握,水火不宜提,自然是取东西。”
  “若依方虚圣所说,那象州之水,不属于东西之列?”宗午源问。
  方运微笑道:“宗翰林乃血肉之躯,必定是东西。”
  景国众人掩嘴而笑,宗午源提水和象州,方运便拿他的血和人体来比较,天衣无缝,偏偏宗午源没法反驳,要说自己不是东西,那就是自己骂自己,沦为十国笑柄。若不反击,“宗翰林是东西”这种叫法也会被人笑。
  宗午源左右为难,哑口无言。
  庆国数百人面露惭色,极少数人向宗午源报以厌恶之色,似是在暗骂堂堂虚圣岂是你一个翰林能羞辱的?


第754章 八佾舞
  方运没有再与宗午源计较,主动对庆君道:“劳烦庆君带我们前往住舍,两国读书人劳累一夜,也该休息了。”
  庆君见方运主动给了台阶,立刻道:“请方虚圣移驾州文院,部分随从请前往巴山客栈住宿。”
  接下来,双方官员相互见礼,别人都坐庆国提供的马车,唯有方运的龙马车从空行楼船上飞下。
  在十八匹龙马飞出来的时候,庆国的所有蛟马吓得跪伏在地,许多马车东倒西歪,甚至还有一些蛟马被吓得口吐白沫,生生晕了过去。
  方运看到这一幕,突然明白姜河川让他带着龙马豪车出访是为了什么。
  方运回头一看,就见景国众多官员各个面带笑容。
  庆国众官脸色极差,没想到方运明明是客,却反客为主,这种事情传扬出去,与庆国有仇的人必然十分高兴,定当添油加醋继续宣扬。
  这种事虽小,但事关国家体面,谁都不愿意露丑,万一《文报》来一句“虚圣驾临象州,庆国万马俯首”,直接把庆国读书人都当畜生给骂了。
  方运也不管许多,坐上龙马豪车,跟着庆国的车队前往州文院住宿。
  方运一切从简,到了象州文院住下后,哪怕一路奔波也没有睡下,而是和往常一样读书学习。
  不过稍微不同的是,他把今天大儒的战斗和在长江上空的战斗仔细回忆了数遍,把看到的每一个细节深深印在脑海中。
  在临睡前,方运回忆了古妖传承中的记忆,过几日准备开始整理《古妖史》,配合《帝君典》慢慢成书。两套史书必然卷帙浩繁,要一卷一卷出,急不得。
  这些天,方运也不断收到医道名家的传书,他们希望方运出席各地的医道文会,方运实在没时间,一一婉拒。
  方运知道,各国的医道名家已经为《瘟疫论》的事吵翻天,若非方运只出了上半部,东圣早就直接用圣力接引《瘟疫论》放入众圣殿,猎场内透露的蛛丝马迹实在惊人,连傻子都能看出这部书的不凡。
  不过,方运始终没有透露温热病的相关细节,那些医道名家也始终没有结果。
  五妙圣手层次的医书,几乎都有开宗立派的潜力。
  清晨方运按时醒来,先与景国众官一起吃了早饭,然后一起前往庆君在巴陵城的行宫。
  文院太庄严,衙门太古板,酒楼太轻浮,只有国君行宫最适合正式接待外国使节。
  整个上午,两国官员都会在友好的气氛中度过,双方哪怕即将文战,也要先礼后兵,等宴会之后再说。
  巴陵行宫位于巴陵城外的一座山上,整座山被大儒的力量改造,山如园林,园林如山,众人已经分不清这里应该称之山还是皇家园林。
  巴陵行宫外,士兵密布,外围是驻扎在象州的州军,里面则是皇家禁卫。
  庆君亲自在门口出迎,然后与方运并肩向里走。
  巴陵行宫原本是休闲游玩之地,但现在这里却两三步就有一个卫兵,防护严密。
  现在,庆国人最不想方运死。
  一旦方运死在庆国,那庆国将背负上千年的骂名,甚至会有一定的惩罚。
  庆君在凌晨连续遭遇方运的下马威,今日却兴致极高,一边走,一边介绍巴陵行宫。
  “这颗池柳乃是妖界之树,生于水中,状如柳树,能驱散蚊虫,落叶等乃是鱼儿最喜之物……”
  “那是东海深海的黑玉石假山,风一吹,隐隐有潮声,乃是朕最爱的假山石。”
  “您看,这就是十二月莲,一月开花,盛放到十二月,每次看到这些莲花,我都会想起您的名作。我至今还记得。毕竟平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好!这首《平湖送张破岳》当真是好诗!”
  庆君兴致勃勃继续说,但是,两国的官员的神色都有了细微的变化。
  方运依旧面带微笑,但心中却在冷笑。
  这首诗《平湖送张破岳》是写景,但也是劝告张破岳,在江州和京城很安全,到了定远军中要更加小心,毕竟不与江州相同。
  这首诗再好,庆君也没有必要完全诵出来,可现在却当着方运的面诵出来,就是在活学活用,警告方运,庆国和景国不一样,最好注意一些。
  方运从头到尾都面带微笑,好似听不懂。
  景国一些官员很不高兴,但都没有说什么。
  一路走来,众人终于来到行宫的大殿,这大殿比不了各国皇宫的正殿,但容纳上千人绰绰有余。今天的人比昨日的少,只有官员随行,象州的名宿和年轻读书人都没在,甚至连十位即将参与文战的老进士都没有来。
  大殿最深处,摆放的不是一把龙椅,而是两张龙椅。
  大厅的两侧有许多桌椅。
  方运与庆君走到龙椅前,相互客气几句,便坐在龙椅之上。
  方运向下望去,他与景国官员居左,而庆君和庆国官员居右,中间空出很大的地方。
  两国官员各坐在桌边,一起看着庆君与方运。
  按照古礼,这些人都要跪坐在席位上,但礼仪有的已经改变,也有的没变。
  “奏礼乐!舞八佾!”
  乐声阵阵,就见八列舞者进入正殿,每列八人,翩翩起舞。
  八佾中的佾就是列的意思,八佾舞在周代乃是天子规格的礼乐舞蹈,只有天子在的时候,才能舞八佾。而六佾则是诸侯使用,四佾则是高官大夫的规格。
  当年鲁国有一个大夫明明只配用四佾舞,却用了周天子才配用的八佾舞,激怒孔子,从而有了那句名言。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如果连大夫用八佾舞都可以忍,那天下还有什么事情是不能忍的?
  各国国君的地位高于当年的诸侯,但又低于当年的周天子,无论派出六列还是八列都可以,若是想羞辱方运,则可用六列,不想激怒方运,就用八佾舞。
  方运无所谓,但景国众官见庆君上八佾舞,十分满意。
  等八佾舞结束,庆国官员才安排人上酒菜,而乐曲也由原本的庄严肃穆变得轻快,并且让穿着相对暴露美丽的舞姬进入正殿跳舞助兴。
  方运没有像昨夜那样咄咄逼人,反而有些收敛,因为毕竟是在庆国,若从头到尾压着庆国,反而失了礼数。
  一开始,宴会的气氛非常平和,方运与庆君喝了几杯酒后,双方派出礼官相互吹捧,称赞对方,之后两国官员便各吃各的,基本不说话。
  宴会进行到尾声,庆国的一个官员突然站起。


第755章 含沙射影
  所有人都在坐着低声交谈,有人突然站起,立刻引发注目。
  场下的歌舞正到《木兰辞》的时候,就见十多个舞姬正用曼妙的身姿展现战斗场面,乐曲也变得有些悲壮。但是,因为这个官员突然站起,大殿发生变化,一些舞姬动作出现明显的错误。
  敖煌四处乱打量,没把那个官员放在眼里。
  方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